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导学案--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学习目标】
1.识记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和到达地区等相关史实,认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及意义。2.了解戚继光抗倭的基本史实,学习戚继光的爱国主义精神。
3.认识郑和的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4.了解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相关史实。
【合作探究导学】
【基础梳理】
1.背景: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
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2.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________和威
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
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3.概况
(1)起止时间:从1405年到1433年。
(2)远航次数:________次。
(3)到达范围: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
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装载物品:_________、瓷器、________、________、金银货币等。
(5)物品用途:有的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的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6)双方互动:郑和及随行人员访问当地首领,赠送物品,表达通好的意愿,同时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船队回国时,一些国家还派出使者随行。
4.地位:________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5.意义: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________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合作探究】(1)上图是我国为纪念郑和下西洋而发行的纪念邮票。你知道是哪位皇帝开始派郑和下西洋的吗?其目的是什么?
(2)结合教材知识,说说郑和远航了几次。郑和率船队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
(3)郑和远航在世界航海史上的地位如何?有何历史意义?
【基础梳理】
1.背景
(1)________,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________”。(2)________,随着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特别是由于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
(3)倭寇所到之处,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称“________”。
2.概况
(1)整顿军队
①目的:提高军队战斗力,彻底打败倭寇。
②举措:大力整顿军队,招募农民和矿工,严格训练,操练新阵法。
③结果:戚继光统领的军队,由于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被人们誉为“________”。
(2)抗击倭寇
①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戚继光率军在________九战九捷,平定了________的倭患。
②戚继光与其他抗倭将领带领军民消灭________、广东地区的倭寇。
(3)结果:使________的倭患基本解除。3.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______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______和爱国主义者。
【合作探究】
戚继光针对倭寇的作战特点和江南的地理情况,创造了“鸳鸯阵”,以12人为一作战小组,长短兵器结合,协同作战,攻防两便,战斗力大为增强。
(1)结合教材知识,说说材料中的“倭寇”之患开始于何时。明朝中期,倭患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和教材知识,说说戚继光为提高军队战斗力,都采取了哪些举措。
(3)结合教材知识,归纳戚继光抗倭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
(4)你认为戚继光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1.背景: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2.时间:1553年。
3.结果: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知能提升练习】
1.郑和能够实现7次下西洋壮举的主要原因是()
A.皇帝的支持
B.国力强盛
C.指南针的应用
D.造船技术高超
2.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获取黄金
B.开拓疆域
C.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D.发展对外贸易
3.郑和下西洋是古代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这表现在()
①远航多达7次
②船队规模浩大
③今天的伊朗、沙特阿拉伯、肯尼亚等国家都曾被郑和船队访问过
④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老师要求学生用两句话评论郑和及其远航活动,同学们积极发言。下面是当时的发言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甲:探寻新路,寻找黄金
乙:友好往来,促进交流
丙:和平使者,扬威异域
丁:殖民先驱,海盗鼻祖
A.甲和丙B.乙和丁
C.甲和乙D.乙和丙
5.1558年,倭寇攻掠福建长乐城,城崩二十余丈,居民数千“少壮守阵,老稚妇女运砖石”,终于击退倭寇。这一史实说明() A.抗倭是人民的一致要求
B.戚继光发动人民抗倭
C.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人民起义抗倭反明
6.“岳家军”和“戚家军”都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A.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B.其斗争都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C.都获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D.都是南宋时著名的抗金军队
7.下列关于明朝对外关系的历史,陈述错误的一项是()
A.明朝中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B.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郑和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D.戚继光抗倭过程中最著名的战役是台州大捷
8.下列古代对外交往的事件中,体现“和平交往”的是()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戚继光抗倭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成祖……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占城、爪哇……凡三十余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
——《明史》材料二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1)明成祖命郑和等“通使西洋”的目的是什么?郑和“先后七奉使”,其船队最远到达何处?
(2)请简要评价郑和船队的远航。
(3)材料二中图片人物是谁?简述他的主要事迹。
(4)材料二文字内容表达了他怎样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