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新技术试点数据库建设及质量检查技术要求PPT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试行)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试行)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试行)一、引言土地调查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作,在土地利用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土地资源,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试行)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对该数据库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和解读,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用。

二、背景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旨在全面了解我国土地利用状况,为国家决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土地利用数据库是该调查的核心内容之一,用于统计和存储土地利用信息,方便后续的分析和应用。

三、数据库构建原则1. 统一性原则:数据库标准应具有统一的结构和规范,便于数据整合和共享。

2. 开放性原则:数据库应开放给各级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3. 完整性原则:数据库应包含全国范围内的土地利用信息,具备完整的数据内容和分类标准。

4. 可更新性原则:数据库应具有可持续更新和维护的能力,保持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四、数据库结构1. 数据表结构:数据库采用多个数据表组成,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表、土地利用变化表、土地资源表等。

2. 数据字段设计:数据字段应包括土地面积、土地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土地产出等信息,并设定相应的数据格式和单位。

3. 数据分类标准:土地利用类型应按照国家统一的土地分类标准进行划分,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林地等。

4. 数据关联关系:不同数据表之间应建立关联关系,以便实现数据的跨表查询和分析。

五、数据采集与管理1. 数据采集方法: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土地利用信息,并记录数据采集的时间和地点。

2. 数据质量控制:建立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包括数据审核、数据校正和数据验证等环节,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数据管理机制:建立数据管理机制,包括数据备份、数据更新和数据共享等,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六、数据应用1. 政府决策:土地利用数据库可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土地利用统计数据和分析结果,为土地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库建设及质量要求浅析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库建设及质量要求浅析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库建设及质量要求浅析摘要:建立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库,真实准确的掌握土地利用现状,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简要的从县级数据库建设流程、关于建设数据库的关键问题、数据库建设要求、数据库建设用途介绍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库建设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数据库建设;图形数据;属性数据1.县级数据库建设流程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最终数据库成果包需通过国家统一下发的国家级质检软件导出,导出成果包前流程包括:(1)可以使用杭州今奥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调数据建库软件,收集勾绘的县级全区域.shp格式图斑矢量数据、村级调查区、行政区、城镇村范围、路面范围、坡度图、耕地等别等基础数据。

(2)进行拓扑检查,检查规则包括图斑不能重叠、图斑不能有缝隙、行政区域界线与图斑完全套合等,若出现问题需要微调整图斑轮廓,直至拓扑检查错误数为零。

其他检查包括数据属性基础检查、控制面积检查、属性检查、拓扑检查、城乡数据衔接检查、坐落逻辑一致性检查、现状要素内逻辑一致性检查、现状要素与其他要素逻辑一致性检查等矢量数据检查。

(3)进行椭球面积计算、控制平差、汇总平差,县级区域面积需与国家下发区域面积数一致。

(4)利用今奥软件一键成果输出,输出内容包括:①“互联网+”举证成果②DOM影像图③基础数据包④其他资料⑤扫描资料⑥文字报告(5)将成果包导入国家级三调检查软件进行质检,若有质检问题,软件会报告问题类型,通过今奥软件进行修改,反复此过程直到国家级三调质检软件错误数为零。

最终导出的成果包即可上报省级检查。

数据成果目录如下:2.关于建设数据库的关键问题(1)已有数据资料质量控制。

已有的年度变更数据库、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耕地等别更新等数据库坐标系统都是西安1980坐标系统,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要求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因此,要将现有的数据资料首先进行坐标转化,确保大地基准一致。

同时要检查已有数据之间是否套合,是否存在属性、范围、界线矛盾冲突。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解读及问题探讨 培训PPT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解读及问题探讨 培训PPT
在农村范围内,南方宽度≥1.0米、≤8.0米,北方宽度
农村 ≥2.0米、≤8.0米,用于村间、田间交通运输,并在国家公 道路 路网络体系之外,以服务于农村农业生产为主要用途的道
路(含机耕道)。
设施农用地
指直接用于经营性畜禽养殖生产设施及附属设施用地;
设施 农用 地
直接用于作物栽培或水产养殖等农产品生产的设施及附属 设施用地;直接用于设施农业项目辅助生产的设施用地; 晾晒场、粮食果品烘干设施、粮食和农资临时存放场所、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 技术解读和问题探讨
观点
质量是做出来的,不是查出来的! 技术是为提高管理效率服务的!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提升理论!
目录
第一部分 三调会议精神宣传 第二部分 目标任务和作业流程 第三部分 技术解读和问题探讨
目录
第一部分 三调会议精神宣传
电视电话会议
名称调整 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新增农民建房未审批, 调查为0702(农村宅 基地),标注203(村 庄)属性
图斑标注
农村内部耕地,调查 为耕地,标注203(村 庄)属性
图斑标注
城镇城乡结合部大片的林 地、水面等应按现状调查 ,不标注201或202属性。
调查为林地,不标 注202(建制镇) 属性
具体任务5 - 国土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2 – 服务平台
国土数据库建设
具体任务6 - 成果汇总(1-2)
成果汇总3 – 图件编制
成果汇总
如何干 – 干好


按照何种技术流程开展生产


各工序之间如何衔接 (先后顺序)


各工序采用何种作业模式
如何步步为营心中有数
各工序难点、重点、关键点有哪些? 关键技术问题处理把握对工期、质量、效率影响预估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标准(一)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标准(一)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标准(一)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标准简介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标准是针对国土调查所获得的农田土壤数据的分类和规范制定的。

该数据库的建立对于耕地保护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库分类该数据库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将农田土壤分成了若干类别。

其中主要的分类标准有:土壤质地、土壤肥力、土壤酸碱度等。

通过将土壤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土壤状况,有利于科学的土地利用和差异化的农业生产。

土壤质地分类根据土壤中不同颗粒大小的比例,将土壤分成了三类:粉质土、壤质土和泥质土。

其中,粉质土的含砂量最低,壤质土次之,泥质土的含砂量最高。

土壤肥力分类根据土壤中含有的养分量,将土壤分成了五类:优质土、良质土、中等土、较差土和劣质土。

其中,优质土养分最为丰富,劣质土则相对贫瘠。

土壤酸碱度分类根据土壤的酸碱度,将土壤分成了五类:弱酸性土、中性土、微碱性土、弱碱性土和中碱性土。

不同的作物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也不同,因此有了这一分类标准,可以更好地进行土地规划和设计。

数据库应用通过将土壤分类并建立数据库,可以更好地了解土地的局部特性,有助于科学地规划和设计土地的利用方式。

例如,在种植水稻时,对土壤的要求就不同于种植其他作物,因此需要对土壤进行相应的分类和评估,才能更好地选择种植的区域。

总结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标准的制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耕地资源质量状况,有利于科学的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希望相关单位能够充分利用这份数据库,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和进步。

数据库建设建设这份数据库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工作。

数据采集可采用自然野外调查、室内分析实验、人工分类和遥感影像分析等方式。

数据分析需要将分散的数据进行整合,建立标准的数据格式和规范,使得各个单位或个人更好地利用和共享这份数据库。

数据库标准制定这份数据库标准需要多方合作,采取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各地土壤特性和实际需求,制定更加科学和合理的标准。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作业汇报PPT幻灯片课件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作业汇报PPT幻灯片课件
八、所有权数据有 证的宗地,同一类 型的图斑,是否可 以合并?边线是否 可调?
55
四 遇到的问题
八、所有权数据有证的宗地,同一类型的图斑,是否可以合并?边线是 否可调?
56
四 遇到的问题
八、所有权数据有证的宗地,同一类型的图斑,是否可以合并?边线是 否可调?
57
四 遇到的问题
八、国有道路范围 内的面积较大图斑 是否应细化?
51
四 遇到的问题
五、原地类图斑为内陆滩涂,国家下发和影像判读为林地,是否可以直 接改为林地?
52
四 遇到的问题
六、基本农田外的可调整地类与实地不一致的,是保留原图斑范围线, 还是按照影像调整?
53
四 遇到的问题
七、基本农田内,原数据库和影像判读为园地的,是否仍按园地调查?
54
四 遇到的问题
图斑边界提取:参考变更调查数据,根据国家下发的正射影像逐图斑勾绘图斑边 界,转换三调土地分类,同时对比原地类和影像的符合性,不符合的提取为不一致图 斑(国家下发不一致图斑不再提取)。
2016年变更数据库
19
调查后图斑
二 作业过程
第二步:地类图斑处理 基本农田内的可调整地
类,原则按耕地调查,根据 影像纹理标注种植属性。
规划局 城镇村规划红线数据,CAD格式,80坐标
林业局 林业数据库,SHP格式,80坐标。
信息局 国情普查数据库,SHP格式,2000坐标
4
一 资料收集及利用情况
收集各部门的相关数据。
水务局 纸质资料,台账,图纸等 农业局 承包经营权数据库,SHP格式,80坐标 发改委 表格数据,省市重点项目,Excel格式
20
二 作业过程
第二步:地类图斑处理 提取外业调查数据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新技术试点数据库建设及质量检查技术要求 ppt课件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新技术试点数据库建设及质量检查技术要求 ppt课件

ppt课件
19
1. 底图制作 2. 数据采集 3. 内业建库 4. 质量检查 5. 数据汇总 6. 成果上报
ppt课件
20
1. 底图制作 ① 搜集资料 ② 数据处理 • 影像数据处理 • 矢量数据叠加 • 输出底图
ppt课件
21
① 搜集资料 • 国家下发的遥感影像(分辨率优于1米) • 地方搜集的航空影像(0.2米,城镇地区) • 国家下发的变化图斑(2000坐标系) • 最新的变更调查数据库(1:1万,2000坐标系) • 最新的城镇地籍数据库(1:500,地方坐标系) • 各类专题空间数据(自然保护区、城市规划等)
约束条件 M M O M M M M M M M M M
15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值域
耕地类型 耕地后备资源
GDLX
Char
GDHBZY
Char
2
见本表注7
2
自然资源类型
ZRZYLX
Char
2
自然资源标识码
GLZRZYBSM
VarChar
基本农田标识码
GLJBNTBSM
VarChar
开发园区标识码
ppt课件
17
耕地细化 地表覆盖物
公益林
草地细化

扩展属性挂接
标识码
地类
面积
权属
关联标 识码
三 次
土地利用图层


湿地 草原 ……
自然资源图层
关联图斑 标识码
数 据
开发区
关联图斑 标识码

自然保护区
关联图斑 标识码
核 心
……
关联图斑 标识码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作业汇报PPT课件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作业汇报PPT课件

34
-
二 作业过程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第六步 第七步
35
-
作业过程
第六步:内业数据建库
依据国家制定的统一建库标 准,采用省级统一下发的建库软 件,根据实地调查成果,建立县 级土地调查数据库。
内业整理入库
36
-
二 作业过程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第六步 第七步
Hale Waihona Puke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第六步 第七步
22
-
作业过程
第三步:城镇村细化调查
利用国土局制作的最新0.1米
影像和收集的数据,把城镇村道路
的范围和属性进行更新,提取城镇
村道路的主干道、次干道、支路,
村庄内部起主要交通功能的道路。
其他道路合并到相邻的图斑中。
套合不动产数据库、地名地址、
地形图数据对城镇村内部的其他图
19
调查后图斑
-
二 作业过程
第二步:地类图斑处理 基本农田内的可调整地
类,原则按耕地调查,根据 影像纹理标注种植属性。
20
-
二 作业过程
第二步:地类图斑处理 提取外业调查数据
(包括国家下发的不一 致图斑、自主提取的不 一致图斑、需要核实标 注属性的图斑、边界不 清楚的图斑)。
21
-
二 作业过程
1、借助现有成果数据不能确定其属性的,进行外业核实 按照第三次土地调查工作分类进行地类转换,无法在内业直接确
定转化的地类(交通场站用地)及标注属性(工业用地类型标注),需 要进行外业核实。
17
-
二 作业过程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第六步 第七步

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汇报ppt课件

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汇报ppt课件

土地变更调查-全国土地调查区别
延时符
总量数据
全县第三次国土调查总面积为916.79平方公里(137.52万亩),其中农用地114.84万亩,占83.50 %,建设用地16.63万亩,占12.10%,未利用地6.05万亩,占4.40% 。
主要地类面积结构表
单位:亩、%
地类名称
面积
占比
建设用地数据
全县建设用地共16.63万亩,主要为住宅用地10.05万亩,占60.43%;交通运输用地2.57万亩(不含农村道路),占15.45%,还包括少量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工矿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水工建筑用地和空闲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调查成果介绍
未利用地数据
未利用地面积6.05万亩,主要包括其他草地1.39万亩,占22.98%;河流、湖泊水面4.57万亩,占75.53%;还有少量的内陆滩涂、盐碱地、裸土地。
16.62954
6.04881
地类变化分析
总体变化情况
二次调查与三次调查地类面积变化对比表
单位:万亩
地类名称
二次调查
三次调查
变化量
耕地
89.12
95.45
6.33
种植园用地
5.57
3.71
-1.86
林地
2.76
8.07
5.31
草地
2.08
1.39
-0.69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15.29
13.78
变化的原因——河流水面和内陆滩涂:三次调查调查精度的提高导致
延时符
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一、现阶段工作对重点地类的数据做进一步的比对分析,对数据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对耕地后备资源加强核实,摸清后备资源的数量和分布;结合省级复审意见,修改完善数据库内容,等待国家核查意见。二、下一阶段工作针对国家下发意见修改数据库成果;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和部署开展统一更新时点。

6-国土三调成果核查及数据库质量检查(34p)

6-国土三调成果核查及数据库质量检查(34p)
对内业核查结果不修改的,根据举证材料,进行内业复核;复核不能通过的, 全国土地调查办组织队伍依据核查结果,对调查成果进行修正,并返回地方进行确 认,地方对全国土地调查办修正结果有异议的,须在一周内提出申诉,未按时申诉 的视为确认。不能依据影像内业能确定图斑边界和地类的,开展在线或实地外业核 查工作,根据核查结果,直接修正调查成果。
14
地类核查_照片 拍摄照片不合理:
照片对地拍摄
15
地类核查_照片 拍摄照片不合理:
照片对天拍摄
16
地类核查_照片 拍摄照片不合理: 照片只能反映局部情况
17
地类核查_现状 三次调查地类为城镇住宅用地,实际照片为楼房,检查通过。
18
地类核查_现状 三次调查地类为坑塘水面,实际照片为水塘,检查通过。
/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行业PPT模板: PPT素材下载: PPT图表下载: PPT教程: Excel教程: PPT课件下载: 试卷下载: PPT论坛:
2018感谢聆听 批评指导 THANK YOU TO LISTEN TO CRITICISM GUIDANCE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
数据库质量检查
2
国家修正
国家修正主要针对外业核查中发现的问题,直接组织技术队伍修正相关地 区的数据成果,并形成成果修正和质量检查报告。修正后的成果下发地方。
29
数据库质量检查
3
地方对接确认
地方对接确认主要是地方根据国家下发的质量检查意见修改数 据成果,修改完成后与国家进行质量对接,由国家再次进行质量检 查。同时,针对通过质量检查的数据成果,地方与国家共同确认。
证照片地类为农作物,审核通过。
26
数据库质量检查
国家级核查通过后,国家组织专业技术队伍,对各省提交的第三次土地调 查成果进行国家级数据库质量检查。国家级数据库质量检查重点检查数据成果 的规范性、正确性,确保数据成果质量达标,数据汇总成果精确。

第三次土壤普查数据库规范

第三次土壤普查数据库规范

土壤普查数据库规范(试行)2022年7月目次1范围 (66)2规范性引用文件 (66)3术语和定义 (66)3.1土壤制图单元soil mapping unit (66)3.2矢量数据vector data (66)3.3栅格数据raster data (66)3.4属性数据attribute data (66)3.5元数据metadata (66)3.6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 (66)4缩略语 (66)5数据组织管理 (67)5.1分类与编码 (67)5.2要素代码与描述 (68)5.3空间要素分层 (69)5.4非空间数据分类 (70)6数据结构定义 (70)6.1空间要素属性结构 (70)6.1.1境界与管辖区域 (70)6.1.2栅格数据属性结构 (72)6.1.3底图 (73)6.1.4样点 (75)6.1.5制图 (78)6.2非空间要素属性结构 (78)6.2.1调查采样 (78)6.2.2样品制备 (83)6.2.3检测分析 (84)6.2.4样品流转 (88)6.2.5质量控制 (90)6.2.6样品库 (92)6.2.7辅助管理 (93)7数据质量检查 (94)7.1检查方法 (94)7.2质量检查内容 (94)7.2.1成果完整性检查 (94)7.2.2图形数据检查 (95)7.2.3属性规范性检查 (95)7.2.4关联关系检查 (95)8数据交换内容与格式 (96)8.1空间信息数据 (96)8.2非空间信息数据 (96)8.3元数据 (97)附录A矢量数据元数据 (98)表A.1数据标识(表名:dataIdInfo) (98)表A.2空间参照系统(表名:refSysInfo) (99)表A.3数据内容(表名:contInfo) (99)表A.4数据质量(表名:dqInfo) (99)附录B属性值字典表 (100)表B.1界表线类型代码表 (100)表B.2界线性质代码表 (100)表B.3坡度级别代码表 (100)表B.4自然植被型代码表 (101)表B.5作物类型代码表 (102)表B.6轮作制度代码表 (103)表B.7复种类型代码表 (104)表B.8布设网格类型代码表 (104)表B.10采样类型代码表 (104)表B.11天气情况代码表 (104)表B.12大地形分类 (105)表B.13中地形分类 (105)表B.14小地形分类 (105)表B.15成土母岩代码表 (106)表B.16成土母质代码表 (107)表B.17侵蚀类型代码表 (107)表B.18侵蚀程度代码表 (107)表B.19主要土壤层次类型代码表 (108)表B.20土壤结构代码表 (108)表B.21耕层质地代码表 (108)表B.22紧实度代码表 (109)表B.23剖面标本类型 (109)表B.24地形部位分类 (109)表B.25坡向分类 (109)表B.26岩石出露-丰度 (110)表B.27岩石出露-间距 (110)表B.28地表砾石程度 (110)表B.29地表砾石大小 (110)表B.30地表盐斑-丰度 (111)表B.31地表盐斑-厚度 (111)表B.32地表裂隙描述-宽度 (111)表B.33地表裂隙描述-长度 (111)表B.34地表裂隙-丰度 (112)表B.35地表裂隙-间距 (112)表B.36地表裂隙-方向 (112)表B.37地表裂隙-连续性 (112)表B.39植被覆盖度分类(不含农作物) (113)表B.40农田排水条件 (113)表B.41发生层层次过渡-明显度 (113)表B.42发生层层次过渡-过渡形状 (113)表B.43根系-粗细 (114)表B.44根系-丰度 (114)表B.45土壤结构-形状大小 (114)表B.46土壤结构-发育程度 (115)表B.47岩石和矿物碎屑-丰度 (115)表B.48岩石和矿物碎屑描述-大小 (115)表B.49岩石和矿物碎屑-形状 (116)表B.50岩石和矿物碎屑-风化状态 (116)表B.51岩石和矿物碎屑描述-莫氏硬度 (116)表B.52岩石和矿物碎屑描述-组成物质 (116)表B.53孔隙-总孔隙度 (117)表B.54孔隙-丰度 (117)表B.55孔隙描述-粗细 (117)表B.56孔隙描述-类型 (117)表B.57孔隙描述-分布位置 (118)表B.58斑纹定量描述-丰度 (118)表B.59斑纹定量描述-大小 (118)表B.60斑纹定量描述-位置 (118)表B.61斑纹定量描述-与土壤基质对比度 (118)表B.62斑纹定量描述-边界 (119)表B.63斑纹定量描述-组成物质 (119)表B.64胶膜-丰度 (119)表B.65胶膜-位置 (119)表B.66胶膜-组成物质 (120)表B.68矿质瘤状结核-丰度 (120)表B.69矿质瘤状结核-种类 (120)表B.70矿质瘤状结核-大小 (121)表B.71矿质瘤状结核-形状 (121)表B.72矿质瘤状结核描述-硬度 (121)表B.73矿质瘤状结核-组成物质 (121)表B.74磐层胶结与紧实状况-连续性 (121)表B.75磐层胶结与紧实状况-内部构造 (122)表B.76磐层胶结与紧实状况-胶结程度 (122)表B.77磐层胶结与紧实状况-组成物质 (122)表B.78磐层胶结与紧实状况-成因或起源 (122)表B.79滑擦面 (123)表B.80土壤侵入体-组成物质 (123)表B.81土壤侵入体描述-丰度 (123)表B.82土壤动物种类 (123)表B.83土壤动物-丰度 (124)表B.84土壤动物-影响情况 (124)表B.85土壤反应-石灰反应 (124)表B.86土壤反应-亚铁反应 (124)表B.87土壤反应-土壤碱化度 (124)表B.88土壤酸碱性分级 (125)表B.89样品类型 (125)表B.90实验室类型 (125)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数据组织与管理、数据结构定义、数据交换内容与格式、数据质量检查等。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重点和难点 共43页PPT资料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重点和难点 共43页PPT资料

4.6.3基本农田上图。
4.6.6 专项用地调查与评价。 4.6.7 各级数据库建设。
4.6.4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包括农村土地调查数 据库、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
4.6.8 统计汇总。
4.6.5统计汇总。
4.6.9 成果整理与分析
4.6.6成果整理:包括图件编制及报告编写等。
4.6.10 报告编写。
一、调查原则——全面深入理解
(一)实事求是原则,以实地现状为依据认定地类。 (总调查)
(二)科学继承原则,以原有调查成果为基础调查核实。(充分利用资料)
(三)外业调查与实地举证一体化同步开展的原则。 (强化质量控制)
(四)现状调查与管理属性有机结合的原则。
(满足多用途)
二、调查步骤——如何提升效率与质量
判读、勾绘、调整界线,转换成图斑
(3)导入土地审批、土地征用等界线,坐标转换,并根据相关资料说明和影像特征进行判读、
勾绘读、勾绘、调整时存在疑问的,到野外实地核查。
二、调查步骤
作业组技术流程
5、农村区域地类调查上图 (1)导入线性地物,坐标转换, 并根据相关资料说明和影像特征进行判读、勾绘、调整界线,转 换成图斑 (2)导入201—205图斑,坐标转换, 并根据相关资料说明和影像特征进行判读、勾绘、调整界 线 (3)导入地类图斑, 坐标转换, 并根据相关资料说明和影像特征进行判读、勾绘、调整界线 (4)对室内判读、勾绘、调整时存在疑问的,到野外实地核实调查。 6、城镇地类调查: (1)导入城镇内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坐标转换,转换成图斑 (2)城镇内部图斑判读、勾绘、调整 (3)对室内判读、勾绘、调整时存在疑问的,到野外实地核实调查。 7、村庄地类调查 (1)导入村内宅基地使用权宗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坐标转换 ,转换成图斑 (2)村内部图斑判读、勾绘、调整 (3)对室内判读、勾绘、调整时存在疑问的,到野外实地核实调查。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库建设报告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库建设报告

一、概述(一)项目背景开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目的是在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基础上,全面细化和完善全国土地利用基础数据,掌握翔实准确的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国土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编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调控、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统一确权登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等各项工作的需要。

开展“三调”对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提升国土资源管理精准化水平,支撑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1)开展“三调”是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障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不动产统一登记、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工作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这些都对土地基础数据提出了更高、更精、更准的需求。

开展“三调”,全面掌握各行各业用地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和利用状况,是实施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依据;是合理确定土地供应总量、结构和时序,围绕“三去一降一补”精准发力的必要前提;是优先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用地,促进产业转型和优化升级,推进实体经济振兴和制造业迈向中高端的现实需要。

(2)开展“三调”是促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尽职尽责保护耕地资源的重要支撑。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和粮食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最基础的生活保障。

我国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中低产田约占72%,粮食生产保障能力不够稳定。

随着人口持续增长,我国人均耕地还将下降,耕地资源紧约束态势仍将进一步加剧。

这一基本国情决定我们要多措并举,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开展“三调”,全面掌握全国耕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和构成,是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合理安排生态退耕和轮作休耕,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根本前提;是确保永久基本农田“划足、划优、划实”,实现“落地块、明责任、建表册、入图库”的重要基础;是全面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加强耕地建设性保护、激励性保护和管控性保护,建立健全耕地保护长效机制的根本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土地利用图层:标识码标注图斑唯一性,并用于挂接扩展 属性,关联标识码标注其他图层关联属性
✓ 自然资源图层:标识码标注图斑唯一性,并在关联图斑标 识码中填写关联图斑标识码。
✓ 其他图层:标识码标注图斑唯一性,并在关联图斑标识码 中填写关联图斑标识码。
13
层名
层要素
几何特征
属性表名
水流资源
Polygon
GLKFYQBSM
VarChar
城市开发范围标识码
GLCSKFFWBSM
VarChar
VarChar 自然生态保护区标识码 GLZRSTBHQBSM
见本表注12 见本表注12 见本表注12 见本表注12 见本表注12
约束条件 O C C C C C C C
16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条件
约束条件 M M O M M M M M M M M M
15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值域
耕地类型 耕地后备资源
GDLX
Char
GDHBZY
Char
2
见本表注7
2
自然资源类型
ZRZYLX
Char
2
自然资源标识码
GLZRZYBSM
VarChar
基本农田标识码
GLJBNTBSM
VarChar
开发园区标识码
备注
标识码
BSM
Int
10
要素代码
YSDM
Char
10
关联图斑标识码 GLTBBSM VarChar
坐落
ZL
Char
100
水流名称
SLMC
Char
100
水流类型
SLLX
Char
2
>0
M
见表1
M
见本表注 1
M
M
非空
M
M
水流面积
SLMJ
Float
15
2
>0
M
单位:平方 米
限制情况
XZQK
Char
20
见本表注 2
11
4. 三次调查土地利用数据库结构
① 三大类图层:土地利用图层、自然资源图层、其他图 层
✓ 土地利用图层: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权属…… ✓ 自然资源图层:滩涂、湿地、矿产、河流、其他自然资源 ✓ 其他图层:开发区、自然保护区、城市边界
12
4. 三次调查土地利用数据库结构
② 标识码核心关联:标识码、关联图斑标识码
TBYBH Char
8
TBBH Char
8
TBDM Char
17
DLBM Char
5
DLMC Char
60
QLLX
Char3ຫໍສະໝຸດ QSDWDM Char19
QSDWMC Char
60
ZLDWDM Char
19
ZLDWMC Char
60
小数 位数
值域 >0 见表1 非空 见本表注1 见本表注2 见本表注3 见本表注3 见表57 见本表注4 非空 见本表注5 非空
C
% 1:水流图斑关联的地类图斑层中的所有地类图斑标识码,水流图斑关联多个地类图斑时,各地类图斑 标识码之间用全角逗号(“,”)分隔。
% 2:自然资源用途管制、生态保护红线、公共管制及特殊保护要求等限制情况,下同。 % 3:权利人信息用扩展属性表描述,扩展属性表的标识码应于本表中对应的标识码保持完全一致, 下同。
10
3. 三次调查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是土地调查成果的具体表现,三调成果 的变化均体现在数据库标准上。三次调查数据库标准 的核心有以下几点:
① 土地利用图层维持不变,新增内容用单独图层或扩展 属性的方式表达。
② 线状地物主体取消,用图斑的方式表达。 ③ 同时适用于城镇和农村土地调查。
9
2. 三次调查分类变化
① 新增/调整耕地细化、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区、自然保 护区、公益林、批而未用土地等信息。
② 关于05—09建设用地调查:05(商服用地)调查到一 级地类,06(工矿仓储用地)、07(住宅用地)调查 到二级地类,08(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9 (特殊用地)根据需要适当归并或细化。
5
数据库怎么建,核心有三方面: 三调增加的内容,变化的内容 增加/变化的内容如何入库 建成的数据库是什么样
6
(一)三次调查数据库标准 (二)县级数据库建设流程
7
(一)三次调查数据库标准
8
1. 三次调查新增/细化内容
① 城镇村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② 自然资源调查 ③ 湿地调查 ④ 耕地细化调查 ⑤ “批而未用”土地调查 ⑥ 农用地质量分等定级评价调查 ⑦ 城市开发边界及生态红线调查
SLZY
自然资源 其他
森林资源 山岭资源 草原资源 荒地资源 滩涂资源 矿产资源 其他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注记 湿地 湿地注记 开发园区 开发园区边界 开发园区注记 城市开发范围 城市开发边界 城市开发注记 自然生态保护区 自然生态保护区边界 自然生态保护区注记
Polygon Polygon Polygon Polygon Polygon Polygon Polygon Annotation Polygon Annotation Polygon Line Annotation Polygon
Line Annotation Polygon
Line Annotation
SLZY SHLZY CYZY HDZY TTZY KCZY QTZRZY ZJ SD ZJ KFYQ KFYQBJ ZJ CSKFFW CSKFBJ ZJ ZRSTBHQ ZRSTBHQBJ ZJ
% : 约束条件取值:M(必选)、O(可选)、C(条件可选)。
2
数据库是三次调查成果的载体,三次调查将: ① 全面修订数据库标准 ② 全面调整土地调查数据公开格式 ③ 优化数据库建设与更新的技术方法 ④ 进一步明确各级数据库建设的要求 ⑤ 加强各级数据成果的共享应用
3
培训提纲 数据库怎么建 数据库怎么交 数据库怎么用 试点数据库怎么搞
4
一、数据库怎么建
17
耕地细化 地表覆盖物
约束条件 C C C C C C C C C C C
O O C
M O C
O O C
说明
14
字段名称 标识码 要素代码 图斑预编号 图斑编号 图斑代码 地类编码 地类名称 权利类型 权属单位代码 权属单位名称 座落单位代码 座落单位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BSM
Int
10
YSDM Char
10
土地调查新技术试点 数据库建设及质量检查技术要求
2017年5月9日
1
三调数据库建设关注点
1. 三调数据库建设要求(流程、方法、技术指标) 2. 调查内容如何上图入库(新增的、原有的) 3. 城乡一体化调查,数据库怎么建(城乡一体化建库) 4. 三调数据库怎么用(数据应用与共享) 5. 三调数据库更新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