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1.3民族教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3《民族》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3《民族》

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民族构成的情况和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2、通过课前准备,培养学生查询信息及分析、处理、归纳总结地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小组展示民族风情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3、引导学生感悟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大家庭,激发学生对民族大家庭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应用我国民族分布图说明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

2、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民族其风土人情的不同。

教学准备:1、课前把学生分成四大组,每组选出组长,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做好预习。

2、各小组分别收集有关藏族、蒙古族、壮族、朝鲜族的风土人情资料,作好安排表演和讲述。

教学设过程导入新课:中国有13亿多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同学们知道这13亿人口是由哪些民族构成的吗?学生回答:略新课教学:一、56个民族学生自学P16页内容思考:1、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各民族中,哪一个民族人口最多?占比例是多少?2、少数民族中有多少个?占全国人口总数的多少?,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族?人口在400万以上的有哪些少数民族?学生回答:略教师:在我国多民族的大家庭里,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在这金秋十月,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同学们盼望已久的八年级(3)班民族风情展示会现在开始-----。

藏族组:(齐唱)雪山呀-----闪金光----雅鲁藏布江----把歌唱------。

大家好!我们是来自雪域高原的藏族,扎西德勒!(全班给以热烈掌声)此时几位同学为老师和前排的几位同学献上哈达。

小组代表介绍:藏族的宗教文化。

例如初到藏族地区的人,感受最深的是藏族浓郁的宗教气氛。

你看那写着经文或绘有佛像的各色经幡,在家家户户的房屋上、帐篷上迎风飘扬------。

蒙古族组:一位学生表演蒙古族的舞蹈。

(完毕后全班给以热烈掌声)小组代表介绍:蒙古族自称“蒙古”,其意为“永恒之火”。

别称“马背民族”。

蒙古族有自已的语言文字,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

八年级地理上册(1.3 民族)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1.3 民族)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民族
附:
个性学习检测题:
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我国东临太平洋,东部广大地区雨量充沛,利于农°,南北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2.与我国陆地相邻,并且均为内陆国的有
A.俄罗斯,蒙古、巴基斯坦
B.哈萨克斯坦、印度、缅甸
C.蒙古、阿富汗、老挝
D.朝鲜、尼泊尔、老挝
3.下列各组中,属相邻的两个省级行政区的是
反馈达标检测题:
A.南方人口多,北方人口少
B.北方人口多,南方人口少
C.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
D.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A.东北、东南、西北
B.西南、西北、东北
C.西南、西北、东南
D.东北、西南、东南
3.下面关于我国各民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4.“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曲唱出了各族人民的心声。

请你判断,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所在省(区)是
三、作业设置:
地理填充图P8页1、2、3;H、G层选作3。

《1.3民族》教案(5篇)

《1.3民族》教案(5篇)

《1.3民族》教案(5篇)第一篇:《1.3 民族》教案《民族》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并了解我国各民族有各自的风俗习惯、文化特色等,要懂得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养成正确的民族观。

2.培养学生阅读民族分布图的能力,并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教学重点我国的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

教学方法谈话法、自学法教学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前边我们学习了我国的人口特点与分布等内容。

在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了汉族以外,还有不少兄弟民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民族。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彩图“我国的民族大家庭”,了解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板书】第三节民族一、中华民族大家庭 1.我国有56个民族教师给出数据(汉族占总人口的92%,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人口超过500万的还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学生活动】让学生画出“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扇形图,使学生确认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但各民族不论人数多少,在祖国大家庭中是一律平等的。

引导学生回忆历史课上讲过的:19世纪我国云南的少数民族抗击法军的英勇事迹和广西的少数民族在抗日战争时期,英勇抗击日寇的侵略,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这些典型事例都说明了各民族人民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共同缔造新中国。

为祖国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

2.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师生互动】老师可以让学生拿出随身携带的纸币,让学生发现人民币上的有几种文字,分别是哪几种?并让学生了解“我是中国人”几种民族文字的写法。

明确:四种文字,分别是: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壮文。

在我国,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30多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通信联系、学习、出版以及社会交往中,可以自由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八年级地理上册1.3民族教案新人教版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八年级地理上册1.3民族教案新人教版
-讨论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配备一张桌子、若干椅子,方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展示区:设置一块白板或墙面,用于展示学生研究成果。
5.其他准备:
-提前与学校信息技术部门沟通,确保课堂多媒体设备正常运行。
-准备课堂活动所需的文具,如彩笔、便签纸等。
-与学校图书馆或资料室联系,借阅与民族地理相关的书籍和资料,供学生课下阅读。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按照要求阅读教材,了解民族分布和内蒙古民族风情的基础知识。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思维导图等提交至平台。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民族政策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中的作用
板书设计:
1.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2.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构成
3.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风情
4.民族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5.民族团结与民族政策
4.请谈谈你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
答案示例:民族团结是我国社会稳定、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保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维护国家统一。
5.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风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答案示例:民族风情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如蒙古族游牧生活方式适应草原环境,藏族建筑风格适应高原气候。不同地理环境下,各民族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内容逻辑关系
-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

人教版八上地理1.3民族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上地理1.3民族 教学设计

1.3民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和要求1.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2.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民族共性和差异,养成各民族和睦的情感。

二、重点和难点1.我国民族构成、民族分布。

2.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三、教材设计思路本节教材内容设置“中华民族大家庭”和“民族分布特点”两个黑字标题。

“中华民族大家庭”这一黑字标题,不但说明我国民族众多的国情,还指出各民族共同造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共建伟大的祖国,特别指出我国宪法规定的民族平等国策,扩展了知识范围,提升了情感教育层次。

“民族分布特点”这一黑字标题,不但根据地图描述我国的民族分布,还分析地图归纳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上升为理性认识,并基于民族分布特点,说明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四、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一组“央视主持人”的图片。

问题引领:你知道他们属于我国哪个民族吗?教师小结:同学们的知识储备还真不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大家庭。

出示课件—第三节《民族》(承转)在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到底有多少个民族,组成了我国统一和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呢?【讲授新课】学习活动一:知中华民族大家庭方法指导:自主阅读课本15页的图文资料,了解我国民族构成、所占比例、民族政策。

问题引领:1.我国共多少个民族?多少个少数民族?2.汉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是多少?其他民族呢?3.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4.人口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有哪些?我国的民族政策是什么?小组讨论回答:......(教师一边幻灯片展示,一边讲解。

)教师小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

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称为少数民族。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人口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有9个。

我国宪法规定,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幻灯片展示图片:几种民族文字“我是中国人”的写法。

八年级地理上册1.3民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

八年级地理上册1.3民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
1600万——500万的民族:
民族政策:
2.我国的民族习俗:
3.我国民族的分布:
民族分布的地区:
分布的特点:
结合图和书中文字进行学习。
要求学生多结合相应的地图讲解相关的内容。学会读图分析。
从各民族的生活习惯等方面,引领学生对少数民族要尊重其风俗习惯。
用达标卡测试,每组1——2名同学笔答,老师当堂平定。
展示:
1.我国的民族:
我国的民族总量:
人口最多的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最多:
1600万——500万的民族:
民族政策:
2.我国的民族习俗:
3.我国民族的分布:
民族分布的地区:
分布的特点:
阅读材料:
我国的民族语言
书20页活动
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1.我国的民族:
我国的民族总量:
人口最多的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最多:
重难点
结合地图学习我国的民族分布状况。
读图分析的方法。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设计
复 习
(5分钟)
导 言
(2分钟)
预习
(15分钟)
1.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2.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在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多少个民族?这些民族组成了和谐统一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一、中华民族大家庭
问题1、我国民族总量,说出人口最多的民族;什么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什么?人口在1600~500万的民族有哪些?我国的民族政策是什么?
民族
教学内容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三节民族1
序号
5目 要
标 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各民族和睦的情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1.3多民族的大家庭(word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1.3多民族的大家庭(word版)
必答题: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每组搜集到的图文资料情况进行抽签,展示课件(少数民族知识竞赛必答题)
抢答题:
教师根据学生搜集到的图文资料,从历史、文学、医学和音乐方面设置问题,展示课件(少数民族知识竞赛抢答题)。
组织歌舞表演。
小结、选出优胜组。
2.组织学生讨论:如果到其他民族地区,遇到不同的民族生活习俗,你会怎么办?
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竞赛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竞争能力,渗透乡土民族知识,增强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使学生懂得各民族饮食和民居等生活习惯的形成与气候等地理要素密切相关。
扩大学生的民族知识视野,渗透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理念。
培养学生自我展示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为以后学习民族政策埋下伏笔。
在抢答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歌谣总结答案。
承转:我国民族不仅构成有特点,而且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下面通过小组竞赛来考察同学们对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和文化知识了解多少。
计算汉族、少数民族各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比并归纳少数民族的概念。
三个学生分别扮演日本、美国和中国三个不同的国家,每个“国家”陈述自己民族构成特点,明确不同国家民族构成的不同。
课题
多民族的大家庭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
2.理解少数民族的含义。知道汉族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
3.能背出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名称,说出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
4.知道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5.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作 业
布 置
根据所学内容,题目自拟,以小组为单位,课下各完成一份地理手抄报。

1.3-民族-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地理学八年级上学期学案

1.3-民族-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地理学八年级上学期学案

1.3 民族学案【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了解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3.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树立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4.读图并总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学习重难点】(一)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学习难点】通过人物图,知道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情。

【预习新知】(一)预习新知中华民族大家庭] 阅读课本15-18页,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数最多,占全国总人口的%,其他民族人口占%,称为。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族。

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民族不论大小,都具有地位。

2、我国宪法规定的民族政策:民族无论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研讨:P17-18页活动题你知道下面是那些少数民族的习俗、文化传统或发明创造吗?集体舞、藏药、藏医、脱袖长袍——()族干栏式木楼、泼水节——()族摔跤、马头琴——()族长鼓舞、跳板——()族弹奏冬不拉——()族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族[民族分布特点]阅读课本19-20页并读图1.19,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各民族的地区分布的状况是: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以_____和_____最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 和_______ 地区;各民族分布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读图1.19,居住的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是_____省;各民族图例有重叠,说明了各民族分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我国一共有民族,其中的人数最多。

2、我国一共有少数民族,其中的人数最多。

3、汉族遍布全国,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

1.3《民族》课件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1.3《民族》课件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相互交错,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
B.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回族
C.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D.民族分布具有“小散居、大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2.来中国旅游的外国朋友,如果想了解尽可能多的少数民族,你建议他最好去
()
A.云南
B.湖南
1.我国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人口比例是多少?另外的
55个民族为何被称为少数民族?
2.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哪个?人口超过500万的少数民
族有哪些?
3.我国的民族政策有哪些?
4.我国主要民族有何文化特色?
5分钟
问题1 我国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人口比例是多少?另外的55个民族为何被称为少 数民族?
汉族 人口最多,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
鄂伦春族
独龙族
塔塔尔族
赫哲族
珞巴族
联系已学过的世界地理知识,比较我国与日本的民族组成有何差异?
多民族
单一民族
问题3 我国的民族政策有哪些?
1.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2.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3.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4.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 5.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6.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7.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少数民族 ④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东南 ⑤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
交错居住”的特点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下面小题。
8.图中省级行政区中,有北回归线穿过是
()
A.①

1.3民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1.3民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对于学生的课后作业,我进行了认真的批改和点评。通过作业,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和风俗习惯有较好的理解,但在民族政策的理解和应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我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正确部分给予肯定和鼓励,对错误部分进行了详细的指导和纠正,并提供了改进的建议。
1.3民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主要涉及“1.3民族”章节。本章节内容主要包括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及我国民族政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我国的民族状况,掌握各民族的基本特点,并理解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性。
在教学管理方面,我注意到学生在小组讨论时,个别学生可能会游离于讨论之外。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引导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来,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总结方面,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体良好,学生对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风俗习惯及民族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也有部分学生对于民族政策的理解仍存在一定的困难,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通过更多实例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和建议:
1.提高自己的多媒体设备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水平,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2.在小组讨论环节,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引导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来,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于民族政策这部分内容,通过更多实例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系统地传授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风俗习惯及民族政策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八年级地理上册1.3民族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1.3民族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概念。我国民族政策是……(详细解释概念)。它是……(解释其重要性)。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我国民族政策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民族的分布特点和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2.学生能够了解民族的分布特点和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3.学生能够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培养维护民族团结、和谐共处的价值观。
4.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思想,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当堂检测:
1.请简述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
示例:
```
民族政策民族团结
-------------------------
基本概念重要性
-------------------------
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的風俗习惯
-------------------------
民族团结的实际应用
```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1.学生能够掌握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
学生可以将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写一篇关于我国民族政策或某一个民族的介绍文章,或者制作一份手抄报,展示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成果。
学生在拓展学习过程中,如果有疑问或需要帮助,可以随时向教师请教,教师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学生可以通过课后拓展,进一步加深对我国民族政策、民族的分布特点和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的理解和认识,提高自己的地理素养和文化素养。

八年级地理上册 1.3民族资料拓展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1.3民族资料拓展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章第三节民族龙舞:汉族的传统舞蹈龙舞是中国汉族民间舞蹈。

因舞蹈者持传说中的龙形道具而得名。

龙舞,有的地方称之为“舞龙”,也有的地方称之为“龙灯舞”。

龙舞是广泛流行于中国各地,如广东、浙江、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及山西等省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

演出的时间,一般都在农历正月初一拜年、十五闹“红火”、闹“元宵”的时候,也有一些地方在农历二月初二的“龙抬头”时表演,这是一种极为普遍的民间艺术,这种传统的艺术节目,大都与中国的传统节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龙舞中的龙,由龙头、龙身和龙尾构成,龙身较长,是龙的主体。

在制作这种表演的龙时,用竹篾或者铁丝为架子,外面抹上纸或者是布,龙身的节与节之间,用布缝成筒状连接,然后彩绘其形。

龙身、龙头、龙尾制成后,在龙身的每节中部插置蜡梗,下部安置木柄,供表演的人用手抓握。

龙舞在开始表演时,由许多人每人各举一节木柄,左右挥舞,使龙体在空中悠悠蠕动。

夜晚舞龙时,要点燃龙体内的蜡烛,辅以彩灯、莲花灯等各式花灯,同时施放烟火、爆竹,造成一定声势,吸引观众,使龙舞呈现出不同凡响的风采来。

“龙舞”,其造型制作与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流传较为广泛的有:龙灯。

又称火龙、金龙。

用竹篾和绸布扎成龙头、龙身(3~10节)和龙尾,彩绘龙鳞,每节龙身中都装有烛灯。

起舞时,一人手持彩灯(象征宝珠)在前领舞,其他多人持龙头、龙身和龙尾下的木柄随舞,表演“二龙戏珠”“金龙盘玉柱”等。

龙灯多在节庆之夜舞弄,以锣鼓、唢呐伴奏,同时燃放烟花爆竹,蔚为壮观热闹。

草龙。

亦称“香火龙”,用稻草、青藤扎成龙形,上面插满点燃的线香,夏夜舞耍时,流星闪烁,引来飞虫追逐,舞毕将草龙急插于水塘内把小虫淹死,娱乐之余还能除虫,因此舞草龙又有防虫的含义。

南方农民在夏历五六月间,用柳条、青藤、稻草等扎成龙形。

龙身上插满香火,傍晚以后在田间场院舞弄,看起来星火点点、香烟缭绕。

过去多在闹虫灾或干旱时的祭祀活动中舞弄,有驱虫、祈雨之意。

此外还有些龙身不相联结的龙舞,如流行于浙江一带的百叶龙,是由几十盏甚至上百盏荷花灯、荷叶灯、蝴蝶灯穿插串连而成,大荷花灯作龙头,蝴蝶灯当龙尾,来回穿梭游走。

初二地理上册民族教案

初二地理上册民族教案

初二地理上册民族教课方案【篇一: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1.3 《民族》教课方案】《民族》教课方案【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认识我公民族的构成状况。

2.认识到我国一个一致的民族国家。

3.认识我国一些主要少量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过程与方法经过读图总结我国的民族散布特点,初步学会借助地图及资料获得地理知识的方法。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正确理解我国的少量民族政策,建立各少量民族一律同等相互尊敬,共同保护祖国一致的正确看法。

【要点与难点】1.我公民族的基本构成、民族的散布特点。

2.充足认识我国的民族政策。

【教课方法】自主学习、合作研究、读图剖析。

【教课过程】一、兴趣情形导入“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从歌词你知道吗:中华民族大家庭有多少个民族?这些民族是如何散布的?在人口数目上又存在着哪些差别?此图所示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互动回答进入新课学习)二、新课学习(一)中华民族大家庭1.我国的民族构成(1)自主学习:读56 个民族人口构成状况统计图及教材p15 页第一、二段,回答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 ; 55 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2)1)少量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什么族?(壮族,超出1600 万人)2)少量民族中人口超出500 万的有哪些?(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3)有些少量民族人口极少,不到 1 万人。

如珞巴族、赫哲族等。

思想拓展:比较我国的民族构成与日本的差别我国:多民族国家,共有56 个民族,汉族人口占绝大部分。

日本:民族构成比较单调,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

2.民族地位: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同等。

读图,领会“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同等”3.民族文化(1)语言:阅读资料认识我国的民族语言。

(2)文字:读图认识几种民族文字对“我爱中国”的写法及奖状上的民族文字。

(说了然多样的民族文字是祖国绚烂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3)传统节日1)观看视频:傣族的泼水节2)读图,你知道以下各图中分别反应了我国哪些民族的文化特点吗?藏族雪顿节、傣族泼水节、回族开斋节、蒙古族那达慕节、高峰族丰产节、汉族元宵节3)思想拓展:少量民族的乐器、重要节日或传统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______族的________运动 E_______族的________运动
合作探究
一、问题引导 自学探究
讲解,组织、引导学生
讨论完成学案
培养学生结合课本的自学能力,
展示达标
二、当堂训练
巡视
独立完成
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我,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抽象、概括能力。
总结拓展
1.民族构成及分布
2. 我国的民族政策
我国的民族政策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导入
大家回忆
(1)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的是哪三级?
(2)说出我国省级行政区的构成情况。
(3)写湖南省邻省(市)的简称。
(4)写出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
引入
回顾
复习
明确学习目标
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知道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民情。
解析学习目标
识记
明确学习
学案展示
三、预习交流
1.我国大家庭中共有( )个民族( )个少数民族。
2.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 )%,其他民族人口的比例是( )%,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人口有( )。
3.各民族不论大小,( )。
4.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 ,以利于保障少数民族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物的权利,利于加快发展民族经济、文化,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8.读图1.17“我国民族的分布”,思考、回答:
①汉族主要分布在( )地区,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 ) 、( ) 、( ) 地区。
②分布最广泛的民族是( )族,傣族主要分布在( )省。
③( )省是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
9.大杂居、小聚居的含义(从汉族、少数民族分布情况分析)
10.我国有哪些民族政策?
五、当堂检测
1.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
A.汉族 B.苗族 C.壮族 D.蒙古族
2.泼水节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 )
A.回族 B.满族 C.汉族 D.傣族
3.说出分别反映哪个民族的风俗
A______族的______活动 B_____族的_______舞 C_____族的____舞
评价学生,补充完善
总结
系统知识
教学反思
3.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 )
A.贵州 B.云南 C.广西 D.新疆
4.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西北、华北、东北 B.西南、中南、东南
C.西南、西北、东北 D.华北、华南、西藏
7.读图1.16“我国几个少数民族的体育、艺术、民居和传统节日” 说一说下面各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哪个少数民族? 你还了解该民族的哪些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请你补充说明。
第三节 民族
课题
第三节 民族
科目
地理
设计者
授课者
授课班级
八年级
授课时间
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我国的民族构成状况和分布特点,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征,我国的民族政策。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要从疆域、人口和民族三个方面认识我国的国情,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课既是第二节《人口》的延伸和拓展,又为以后深入的学习区域地理和高中地理奠定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对我国民族的知识已有了解,但不多,各个民族的民俗风情和文化传统对他 们有一种神秘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因此,这部分知识必将成为学生学习的热点。
教学目标
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知道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民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我国的民族构成及分布
【教学难点】
5.在我国,各民族都有使用自己民族的( )和保持自己( )的自由,都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列省区中,人口密度较大的是 ( )
A.山东 B.云南 C.内蒙古 D.新疆
2. 我国人口分布的重要地理界线是 ( )
A.漠河—腾冲 B.黑河—腾冲
C.大兴安岭—太行山 D.昆仑山-祁连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