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量子力学基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px
2
海森堡不确定性关系
海森堡(W.K.Heisenberg)
1901--1976 德国理论物理学家。他在 1925 年 为 量 子 力 学 的 创 立 作 出 了 最 早 的 贡 献 , 在 26 岁 时 提出的不确定关系和玻恩的 波函数,共同奠定了量子力 学 的 基 础 。 为 此 , 他 于 1932 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 德布罗意假设 一切实物粒子都有具有波粒二象性
一个总能量为E,动量为 P 的实物粒子,相应的物质波的频
率和波长满足:
E h
p h
源自文库
—德布罗意关系式
与粒子相联系的波称为物质波或德布罗意波.
注意:光波的波速等于光子的运动速度,都等于c 。
而物质波的波速 u 并不等于相应粒子的运动速度v;
即:对光波有 = c; 而物质波 v
德布罗意实物粒子也具有波粒二相性的假设是正确的。
2d sin k
2、G.P.汤姆逊(1927 )电子束穿过多晶片的衍射实验
多晶 铝箔
3、约恩逊(1961) 电子的单缝、双缝、三缝和四缝衍射实验图象
单缝衍射
双缝衍射 三缝衍射
四缝衍射
戴维逊(美.1881-1958)和汤姆逊(英.1892 -1975)共同获得1937年诺贝尔物理奖。
子弹是经典粒子
2. 水波实验
I12 I1 I2 2 I1I2 cos
经典波 y y x, t y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3. 光子实验
波 粒
I12 I1 I2 2 I1I2 cos
I Nh
二 象
P12 P1 P2 2 P1P2 cos
性 粒子性—光子的整体性, 波动性—可叠加性
三、应用 1932年德国人鲁斯卡成功研制了电子显微镜 (磁聚
焦); 1981年德国人宾尼希和瑞士人罗雷尔制成了扫瞄隧 道显微镜,获1986年Nobel物理学奖。
§17.2 微观粒子的不确定关系
一、几个典型实验 1.子弹实验
子弹总是整颗到达,且有明确的 轨道,打开两孔的效应是单独打 开每孔效应之和: P12= P1+P2,不呈现干涉现象。
例:原子线度为10-10m , 计算原子中电子速度的不确定量。
解: x 1010 m
x Px 2
v x
Px m
Px = m vx
M
v
+
m
h 5.8 105 m s1 2mx
按经典力学计算,氢原子中电子的轨道速度v ~106 m·s-1 。
v与其不确定量的数量级基本一样,v 没有意义了! 粒子的轨道概念不适用!
例:电子经过电势差为U的电场加速,求其德布罗意波长。
解:电子在电场里加速所获得的动能
Ek
1 2
mv2
eU
p2 Ek 2m
v = c
h h h p 2mEk 2meU
A 12.25 1010 m 12.25 o
U
U
U=150V 时, = 0.1nm — X 射线波段
二、实验验证
1.戴维逊 — 革末实验(1927年)
原子中电子的运动呈现明显的波动性,受不确定原理 的制约,是微观粒子。
例:显象管中的电子加速电压为10kV,电子枪直径为0.1mm 。 计算电子出枪后的横向速度不确定量及速度。
n,
n 1, 2,3,L
r
表示:氢原子中的电子在定态轨道上运
动时,其周长等于电子物质波波长的整数倍,
即满足驻波条件。
导师朗之万把德布洛意的文章寄给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看后
称:
“揭开了自然界巨大帷幕的一角”
“看来疯狂,可真是站得住脚呢”
经爱因斯坦的推荐,物质波理论受到了关注,物理学家们
纷纷做起了电子衍射实验。
实验结果与布拉格公式:
2d sin k (d为晶面间距, I
K为整数)能很好地对应。当入
射波长满足上式时,出现衍射峰
值。
电子衍射实验经电压加速后, 0 5 10 15 20 25 U
波长为 :
12
. 25 U
o
A
可见,电压改变,则波长改变。当波长满足布拉格公
式时,出现峰值。
戴维逊—革末实验证实了电子具有波动性,也证明了
论物理德学布整。罗个他意世善原纪于来以用学来历习,史历在的史辐观,射点后理,来论用改上对学,比理比的 方法分起析波问动题的。研究方法,是过于忽视了粒
子19的23研年究,方德法布;罗在意实试物图理把论粒上子,性是和否波
L.V.de Broglie 1892 ——1987
动性统发一生起了来相。反1的92错4误年呢,?在是博不士是论我文们《关 于量子于理粒论子的图研象究想》得中太提多出,了而物过质分波地的忽假略设。 指证出思实路了物。波粒获的子得图具1象9有2呢9“?年波—诺粒—贝二德尔象布物性罗理”意奖及。实验验
探测器B
栏缝 热灯丝 D
K
G 电流计
U
M 镍单晶
加速电压
A 根据德布罗意理论: 12 . 25 o
U
固定θ,改变U,I如何变化?
若电子只具有粒子性,电压增大,电子速度增大,单
位时间内射到晶面上的电子数增多,电流应该单调增大。
但电子衍射的实验结果,电流强度不是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单
调增加,而是显示出有规律的选择性。如图所示: 矛盾!
4. 电子实验
p1
pP1122
p2
奇异的结果:本是一个个粒子,但它落到屏上哪一点确是 随机的。只能估计它到达某点可能性(概率)有多大。 实物粒子的二象性就统一在“概率波”上。
二、不确定关系 1. 位置与动量的不确定性关系
1927年,海森堡提出:如果 用x表示一个粒子在x方向上位 置的不确定量(不确定范围), 用px代表沿x方向的动量的不确 定量,那么它们的乘积有一个下 限,即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不确定关系 波函数 薛定谔方程 氢原子 电子的自旋 四个量子数 原子的电子壳层结构
旧量子论:在经典理论框架中引入量子假设,通过革新基本 观念,解决各局部领域的问题。
量子力学:从基本属性上认识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
§17.1 物质波假设及其实验验证
一.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设
1.基本思想:自然界是法对国称物统理一学的家,,光波与动实力物学粒的子创(如始电人子,、 质子、中子等)也应量该子有力波学粒的二奠象基性人。之一。
例:速度v =5.0102m/s飞行的子弹,质量为m =10-2Kg,
对应的德布罗意波长为多少?
h h 1.31025 nm
p mv
太小测不到! “宏观物体只表现出粒子性”
物质波的概念可以成功地解释原子中令人困惑的轨道量子化
条件。
氢原子量子化条件:rnmvn
n
h
2
2 rn
n h mvn
n
h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