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心理学(1)

合集下载

《运动心理学》考试重点

《运动心理学》考试重点

第1章绪论1. 运动心理学、体育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各自的侧重点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运动成绩的影响。

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运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

体育心理学强调研究体育教育教学对学生心理成长和发展的作用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锻炼心理学集中研究体育锻炼对参与者的心理健康的作用2. 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任务和影响其研究方向的因素(p15-17)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它是阐明体育运动的心理学基础、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

运动心理学的任务:1) 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人的个性差异与体育运动的关系2) 研究体育活动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产生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3) 研究掌握运动知识、形成运动技能、进行技能训练的心理学规律4) 研究运动竞赛中人的心理状态问题影响其研究方向的因素:1) 运动项目的普及程度2) 运动项目的性质3) 进行实验控制的难易程度3. 运动心理学之父:1923年,格里菲斯被称为美国运动心理学之父。

1925年,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4. 社会促进效应:特里普利特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心理学问题的人,于1897年在《美国心理学杂志》上发表关于社会促进效应的论文。

第2章运动活动的动机1. 动机的概念和分类概念: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对人的行为具有始发作用、指向作用好强化作用。

分类:①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②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③缺乏性动机和丰富性动机④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以生物性需要为基础,来源于主观内部的动机外部动机:指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来源于客观外部的动机2. 动机的三个理论:1) 成就需要理论:由默里提出的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指一种内化的、出人头地的愿望,反映了人们在个人目标和工作志向方面的差异。

《运动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运动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阐明体育运动的心理学基础,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

本课程主要讲授运动员的认知过程,运动员的心理健康,运动员的社会互动等。

本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的心理特点,了解体育运动为什么可以成为人的心理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重要形式。

本课程先修课程为:《普通心理学》、《教育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

本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是:每周2学时,计划教学周数17周,总课时数34学时,安排在第七学期。

本课程学分数为:2学分二、学时分配表三、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系统掌握运动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了解运动中的心理学问题,具备综合运用运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体育运动实践的基本能力,培养对运动心理学课程学习的兴趣,提高体育人文素养,培养体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本课程各章的教学要求和知识考核点如下:第1章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与任务本章回顾运动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讨论运动心理学的科学地位,分析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特点,介绍中国运动心理学当前的工作领域。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运动心理学史、运动心理学性质和任务、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和特点。

难点是:运动心理学的任务、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向。

第2章运动活动的感知过程本章讨论了对于运动活动具有特殊意义的感知觉问题,包括动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专门化知觉在运动活动中的作用以及知觉特性在训练和比赛中的意义。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在运动活动中的意义,专门化知觉的特征、测量方法及培养手段,知觉的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在训练和比赛中的意义。

难点是:动觉在运动活动中的意义。

第3章运动活动的记忆过程本章讨论了运动记忆的特点、性质和作用。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短时运动记忆、长时运动记忆的特点及在动作学习过程中的意义,动觉表象和视觉表象、内部表象和外部表象的特点及在训练竞赛,组块的含义。

体育心理学(1)

体育心理学(1)

《体育心理学》一、名词解释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心理、行为的科学,具体而言,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目标定向:指个体参与某一活动时所依据的成就目标取向。

学习目标定向:指通过学习新的技能、控制新的环境来发展自己的能力。

成绩目标定向:指通过寻求有利的评价和避免负面的评价来显示和证明自己的能力。

目标设置:指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技能水平,确定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所要达到的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采用的步骤、策略和时间安排。

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运动动机:是由运动目标引发的,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成就动机:是一种较高级的社会性动机,是指个体积极主动地从事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活动并力求达到完美,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倾向。

体育态度:是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运动需要: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自身价值所产生的一种渴求趋势,或想掌握某项体育运动技能的一种需要。

直接兴趣:是由于对体育活动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能促使人们产生愉快感,如对参与体育活动、观看体育比赛等方面的兴趣。

间接兴趣:对体育活动的未来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如保持体型、增进健康、强身健体等等。

归因:是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析和推测的认知过程。

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是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自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锻炼成瘾:是指有规律的锻炼生活方式的一种心理生理依赖。

应激:指某种外力作用于物体而产生的反应改变。

唤醒:指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是由感到兴奋性水平、腺和激素水平以及肌肉的准备性所决定的一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焦虑:是个体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

运动心理学复习题1

运动心理学复习题1

填空3.学生运动兴趣的产生、发展和形成,一般都要经历“”的过程。

有趣—乐趣—志趣4.推动学生参与运动学习与身体锻炼的内部心理动因是。

运动动机5._______是指通过寻求有利的评价和避免负面的评价来显示和证明自己的能力。

成绩目标定向6.Weiner在对归因的研究中区别了两类主要情依赖情绪和依赖情绪。

前者的情绪反应中的成分;后者的情绪反应中的成分。

结果归因没有归因有归因8.与运动损伤有关的重要心理因素有、、、等。

应激应对方式动机人格9.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和。

比赛的重要程度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11.心理技能训练计划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连续性和阶段性多变性和可控性12.系统脱敏,又称为____________,是由沃尔帕首创的。

交互抑制13.表象训练所依据的原理主要有:、和。

心理神经肌肉理论符号学习理论唤醒——注意理论15.体育运动中的注意有三个特点:、和。

选择性强度(阈限性)资源的有限性16.思维可对人的行为直接产生影响,受伤运动员的思维内容直接影响其在康复期的和。

感知行为方式。

17.归因是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和___________的认知过程。

分析解释推测18.成就目标定向不是具体要达到的行为的数量标准,而是个体内心所追求的_____________。

成就取向20.1942年,吴文忠和肖忠国编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

体育心理学22.运动兴趣的效能高低主要表现为以及。

对实际行动的推动力大小起作用时间的长短上23.根据学生参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心理动因指向于体育活动过程还是指向于体育活动的结果,可以将运动动机分为和间接动机。

直接动机25.人类和动物在经历和体验某种过度情境时产生的那种心理和生理的过程称之为,又称为。

应激紧张26.运动员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如果得到足够的,将有利于他们的损伤康复。

社会支持27.注意的强度包括和。

警觉性集中性28.根据人的心理活动指向个体之外的周围环境还是个体本身,可以将注意划分为与。

运动心理学01

运动心理学01

绪论1-1习题(关注问题)1、领域研究运动心理学问题:采取哪些心理学手段才能最大限度地在训练中开发并在比赛中体现运动员的潜在能力?2、领域研究运动心理学问题:解决人们知道运动是良药,但仍久坐不动,知而不行的问题?3、领域研究运动心理学问题:如何通过体育运动完善学生的心理品质。

1-2习题(发展历程)1、特里普利特在1897年完成一项以研究社会促进效应问题,观察观众在场对自行车运动技能表现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2、格里菲斯被称为美国运动心理学之父。

3、格里菲斯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开设了第一个运动心理学课程。

4、格里菲斯在1925 年建立了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5、前苏联的中央体育学院即莫斯科体育学院的心理学教研组和列宁格勒体育学院心理学教研组研究了训练过程中体育对人的认知,个性形成,智力发展等课题。

6、涅恰耶夫在1927年和1930年两次出版了《体育心理学》。

7、国际运动心理学会成立于1965年。

8、第一届运动心理学会议的举办地点为:罗马。

9、国际运动心理学会创刊物《国际运动心理学期刊》创刊于1970年。

10、第十三届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举办时间是2013年,举办地点是北京体育大学。

11、中国现代运动心理学最早的专论《运动迁移的价值》是由马约翰于1926年撰写。

12、1942 年,全国武术和体育研究院的吴文忠,肖忠国编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体育心理学》。

13、1958年苏联运动心理学家车尼克娃的《运动心理学问题》一书被译成中文。

14、1980年,我国成立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分会。

15、马启伟先生是中国心理学会体育运动心理专业委员会的首任委员。

16、1986 年,中国运动心理学会作为团体会员加入国际运动心理学会。

17、亚洲及南太平洋地区运动心理学会成立于1991年18、第一届中国心理学会组织的学术会议举办地点在昆明。

19、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的运动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竞技运动领域1-3习题(性质和任务)1、运动心理研究的三大领域:竞技运动领域、体育教育领域、大众健身领域。

运动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1、运动心理学:是研究体育活动和竞赛活动所涉及的心理特点的科学。

2、3、运动兴趣:是指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运动兴趣的特征:(1)倾向性(2)广泛性(3)稳定性(4)运动兴趣的效能运动兴趣的分类:(1)按兴趣内容: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物质:运动用品;精神:运动偏好渴望(2)按兴趣的倾向性: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直接:对体育本身需要;间接:对体育活动结果的兴趣(3)按兴趣的广泛性:分为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

广泛:多项或多方面感兴趣;中心:某一类或某一方面。

(4)按兴趣的范围、深度、稳定性:有趣、乐趣、志趣(5)4、运动动机:指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动力,具有发使人的行为,并使行为以一定强度保持在运动活动中的特征。

一定水平的运动动机使体育活动参加者在体育运动中表现的更加努力,更能集中注意力,练习的时间更长,坚持得时间更长,也可能使其退出体育活动。

体育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是运动动机的一中。

体育学习动机的功能:始动功能、导向功能、强化功能、维持功能。

体育学习动机的分类:(1)根据需要: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生物性动机:生物性需要为基础的动机,包括个体提高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意志品质的需要,受先天影响较大的动机;社会性动机:以社会需要为基础,满足个体成就需要、交往需要的动机,是后天习得的体育学习动机。

(2)根据个体参加的动机来源分类: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以生物需要为基础,来自自身好动、好奇、好胜的心理动因。

外部动机由自身之外的诱因引发的体育学习动机。

如获得表扬,同学赏识。

(3)根据兴趣特点: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兴趣直接体育活动本身。

间接指向活动结果。

5、体育动机培养和激发可采取的措施:(1)充分重视和利用学生的各种需要(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学习目标定向和恰当地设置目标(3)培养学生的体育成就动机(4)提高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自我效能感班杜拉: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完成某一行为人为的实际能力的推测,及个体对自己行为的主观评价。

运动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

篮球是一项非常注重集体配合的体育比赛, 尤其是在进攻中,如果一味靠个人突破,成功率 很是有限,一般需要与队友传、拉、切等配合中 得分或为同伴创造得分机会。但有的运动员在场 上往往看不见队友的有利位置而贻误战机,究其 原因有三:
(1)队员的技术不过硬。
(2)比赛紧张造成队员的视野比较狭窄。
(3)队员之间配合不默契。
2024/8/8
21
活动对抑郁病人的益处主要体现在:
①活动能够使人感觉变好。由于活动以后, 不再专注于自身的不良感觉,所以能够适当 减弱抑郁的感觉。
②活动能减轻疲乏感。因为长时间不活动, 呆坐度日,肌肉极易疲劳。而且由于血液流 动缓慢,疲劳恢复更加慢。而一旦活动起来, 血流畅通,疲乏的感觉会随之减轻。
2024/8/8
7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通过研究逐渐形 成运动行为的信息程序论,层次控制论、行 为系统模式论等理论学说。随着认知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以及 健康心理学的发展,运动行为的研究更深入 到运动心理学联系着技能学习与控制和技能 发展的研究。
2024/8/8
8
在研究方法上也从实验室的对单个动作 的研究,发展到联系运动实践、提高运动效 能的研究。随着运动实践的发展更进一步扩 大了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发展到有关认 识,解释和主动影响运动行为的研究,也就 是提高运动效能的理论性研究。
2024/8/8
14
第三节 运动心理学的应用
一、乒乓球运动员对付赛场的噪音 二、在比赛中注意掌握并利用观众心理 三、教练员赢得到队员的尊重 四、运动是抑郁自救的基础
2024/8/8
15
一、乒乓球运动员对付赛场的噪音
乒乓球运动员除视觉外,他们的听 觉也是判断来球力量、速度旋转的信息 渠道。克服赛场噪音干扰的办法:

运动心理学简介

运动心理学简介

运动心理学简介运动心理学是一门涉及运动、身体活动和心理因素的交叉学科。

它探讨了人类在运动、锻炼和竞技比赛中的心理过程、行为和体验。

运动心理学不仅关注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的心理训练,还研究与运动相关的健康问题,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运动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身体自我概念、心理技能训练、动机、应激管理和心理疲劳。

身体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能力和外貌的主观评价和感知。

心理技能训练是指通过心理干预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动机是指推动个体行动的内部或外部力量。

应激管理是指个体在应对挑战和压力时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心理疲劳是指长期心理负荷导致的心理能量的耗竭。

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运动员、体育爱好者、锻炼者和患者。

运动员是运动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因为他们在竞技比赛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体育爱好者是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对象,因为他们参与运动的原因多种多样,需要应对不同的心理挑战。

锻炼者是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新兴对象,因为锻炼在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患者是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特殊对象,因为他们需要通过运动康复提高身体和心理健康。

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

实验法是最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控制实验条件来检验假设。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个体在运动场景中的行为和表现来收集数据。

调查法是通过问卷、访谈和自我报告来收集数据。

案例研究法是通过深入了解个别个体的行为和表现来挖掘背后的原因和机制。

总之,运动心理学是一门涉及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对于提高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的竞技水平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对于人类在运动中的心理过程的了解将更加深入,从而为提高人类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运动心理学》课件

《运动心理学》课件

赛前心理准备
通过心理训练帮助运动 员调整心态,应对比赛
压力。
心理技能训练
将心理训练与技能训练 相结合,提高运动员的
整体表现。
心理康复
在受伤或失败后,运用 心理训练帮助运动员恢
复自信、调整心态。
团队凝聚力
通过心理训练增强团队 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合作 ,提高团队整体表现。
03
运动情绪与应激管理
运动情绪的调节与控制
运动判断的偏差与纠正方法
判断偏差
在运动中,由于各种原因,运动员可能会出现判断偏差,例如感知错误、记忆 偏差等。这些偏差可能会影响运动员的决策和表现。
纠正方法
为了提高运动表现,运动员需要了解和纠正判断偏差。一些常见的纠正方法包 括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注意力集中能力、利用反馈和教练指导等。
提高运动决策与判断能力的训练
预防心理疲劳。
心导、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等手段促进心
理疲劳的恢复。
04
运动决策与判断
运动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运动决策的过程
运动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信 息收集、处理和输出。在运动中,运 动员需要快速准确地做出决策,以应 对各种情境和挑战。
影响因素
运动决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 运动员的经验、技能水平、情绪状态 、外部环境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 共同影响运动员的决策过程。
训练目标
提高运动决策与判断能力的训练旨在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应对运动中的挑战和情境 ,提高其表现和竞争力。
训练方法
训练方法包括模拟训练、实战演练、案例分析、心理训练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 运动员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各种情境,提高其决策和判断能力。同时,运动员还需 要注重全面发展,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体能和心理素质。

运动心理学(1)

运动心理学(1)

运动心理学主讲:温志宏运动心理学教学目录1、体育心理学对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发展的问题。

2、体育心理学对学生体育参与的动机兴趣习惯培养的问题。

3、体育心理学研究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教学及教学组织中的心理学问题。

4、心理问题矫正和辅导运动心理学教学目录第一章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与任务教学目标:了解运动心理学发展历史中的标志性事件。

了解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了解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和研究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学习热情,为今后学习研究打下基础。

重点:了解运动心理学发展历史中的标志性事件。

了解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难点1、了解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2、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学习热情,为今后学习研究打下基础。

第一节运动心理学发展历史中的标志事件特里普里特于1897年进行的社会促进效应实验研究,既开社会心理学研究之路,也创运动心理学研究之先。

1965年,国际运动心理学会成立,推动了运动心理学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

第二节运动心理学的研究特点一、研究领域:从研究内容分析,运动心理学有三大研究领域,即竞技运动心理、体育教育心理和大众锻炼心理。

20世纪80和90年代,中国运动心理学在竞技运动心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和实践工作;2000年以后,研究领域明显扩大,体育教育心理和大众锻炼心理的研究明显增加。

二、性质与任务运动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是阐明体育运动的心理学基础,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应用科学。

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人的个性差异与体育运动关系;研究体育运动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产生的影响;研究掌握运动知识、形成运动技能、进行技能训练的心理学规律;研究运动竞赛中人的心理状态。

思考与练习:何年何人何事件,可被视为运动心理学学科建立的标志。

国际运动心理学会成立于何年,推动了运动心理学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

从研究内容分析,运动心理学有三大研究领域是什么?运动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运动心理学的定义是什么?研究对象是什么?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什么?第二章运动活动的动机第二章运动活动的动机教学目标:1.列举成就需要理论、认知评价理论和目标定向理论的要点并说明其应用意义。

运动心理学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运动心理学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运动心理学一(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划分标准是( D )。

A 60~65岁B 60岁C 60~74岁D 75岁以上2. 影响身体脂肪含量的有关因素是( B )。

A 心泵血功能B 体力活动C 肺活量大小D 肌肉的体积3. 对老年人心血管机能有益的练习是( A )。

A 太极拳B 力量练习C 伸展运动D 乒乓球4. 老年人在运动前要进行的医学检查有( C )。

A 尿十项测定B 血乳酸测定C 运动机能评定D 身体素质评定5. 属于生理性老化的心脏变化是( C )。

A 心输出量增加B 管壁弹性减退C 心肌萎缩,发生纤维样变化D 毛细血管数目减少6. 社会文明、医学进步使残障的原因排序发生变化,呈下降趋势的残障原因是( B )。

A 疾病残障B 先天残障C 外伤残障D 战争残障7. 残障人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作用是( A )。

A 克服心理障碍B 恢复生理功能C 取得运动成绩D 增强身体素质8. 国际上通用的残障分类方法是( D )。

A 疾病性质分类法B 神经反射弧分类法C 生理能力分类法D 生理功能分类法9. 残障人学习新的技能,属于( B )。

A 增强性训练B 发展性训练C 矫正性训练D 代替性训练10. 肢体残障人使用假肢等辅助工具的训练,属于( D )。

A 增强性训练B 发展性训练C 矫正性训练D 代替性训练11. HDL的( B )也被认为是高脂血症。

A 升高B 降低C 不变 D升高或降低12. 下列哪种运动对于降低血脂效果更好( B )。

A 力量练习B 有氧运动C 柔韧性练习D 平衡能力练习13. 在耐力性运动中,脂肪氧化供能起着节省( A )的作用。

A 糖和蛋白质B 糖和维生素C 蛋白质和维生素D 维生素和无机盐14. 国际糖尿病联盟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确定每年的( B )为“世界糖尿病日”,以在世界范围内唤起人们对糖尿病的重视。

A 12月1日B 11月14日C 12月3日D 6月24日15. 糖尿病最常见的表现为“三多一少”综合征,其中“一少”是指( D )。

运动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运动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人们在运动和体育领域中的心理过程与表现,包括认知、情绪、动机、自信、焦虑等方面。

运动心理学不仅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竞技表现,还可以促进身心健康、增强自我意识和情感管理能力。

在本文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历程、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应用。

一、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历程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在这个时期,运动心理学主要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在运动训练中提高体能。

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克卢戈曼提出了“运动心理学”的概念,并开始研究运动员的心理因素与表现之间的关系。

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期,嗜好性运动的发展使得运动心理学逐渐成为独立的学术研究领域。

80年代,运动心理学开始研究情绪、动机、自信和焦虑等心理因素对运动员表现的影响。

90年代至今,随着运动训练的专业化和科学化,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也日益丰富,涉及到运动员的心理准备、团队合作、教练员的管理和心理辅导等。

二、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运动心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用于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态度和行为。

通常,研究者会编制一份问卷,采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运动员进行调查。

2.实验法:实验法是运动心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实验干预来研究某些心理因素对运动员表现的影响。

实验通常会建立一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中对实验组进行心理干预,观察其对运动员的表现有无影响。

3.观察法:观察法是运动心理学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观察者通过观察运动员的行为、言语及非言语表现,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认知:认知是指人们进行信息处理、思考和判断的过程。

在运动中,认知对运动员的表现具有重要影响。

运动员需要通过认知过程来处理复杂的情境,例如分析比赛的形势、判断对手的策略等。

2.情绪:情绪是指人们对特定对象或事件产生的情绪体验。

《运动心理学》试题集(含答案)

《运动心理学》试题集(含答案)

《运动心理学》试题集(含答案)《运动心理学》试题集(含答案)一、选择题1. 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 运动员的心理特征B. 运动行为C. 运动环境D. 以上都是答案:D2. 以下哪个不是运动心理学家研究的重点?()A. 运动员的心理状态B. 运动技能的研究与掌握C. 运动动机D. 动物的运动行为答案:D3. 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A. 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B. 测验法、访谈法、案例研究法C. 问卷法、心理测试法、生理指标法D. 经验总结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答案:A4. 以下哪个不是运动心理咨询的主要内容?()A.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B. 运动技能的改进C. 运动员的心理辅导D. 运动损伤的康复答案:D5. 运动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始于()A. 20世纪50年代B. 20世纪60年代C. 20世纪70年代D. 20世纪80年代答案:A二、简答题1. 请简述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答案:运动心理学是研究运动员心理特征、运动行为、运动环境等方面的学科。

主要包括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运动技能的研究与掌握、运动动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等内容。

2. 请简述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案: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等。

实验法是通过实验室或现场实验来研究运动员心理问题的方法;观察法是通过观察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表现来研究其心理特征的方法;调查法是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来收集运动员心理信息的方法。

3. 请简述运动心理咨询的主要内容。

答案:运动心理咨询主要包括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运动技能的改进、运动员的心理辅导等。

心理训练主要包括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压力的调节、竞赛心理的调整等;运动技能的改进主要包括技术动作的优化、动作协调性的提高等;心理辅导主要包括解决运动员心理问题、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等。

4. 请简述运动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答案:运动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主要借鉴前苏联的运动心理学研究成果。

体育心理学(1)

体育心理学(1)

体育心理学一、选择题1、在中国, B 最早论述了体育心理学的有关问题。

A. 吴文忠B. 马约翰C.肖国忠D. 马启伟2、众多的研究和实践表明,高水平的竞技运动比赛中,获胜的因素中 A 归于心理因素。

A.70%B.80%C.90%D. 60%3、通过学习新的技能、控制新的环境来发展自己能力的目标定向是属于_B______。

A成绩目标定向 B学习目标定向 C自我目标定向 D结果目标定向4、通过寻求有利的评价和避免负面的评价来显示和证明自己能力的是属于_____A___。

A成绩目标定向 B学习目标定向 C掌握目标定向 D结果目标定向5、以人的物质需要为基础的兴趣,主要表现在对运动用品(如对运动服装、运动器材等物品)的兴趣,即 A 。

A. 物质兴趣B. 直接兴趣C.中心兴趣D. 间接兴趣6、由于对体育活动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如对参与体育活动、观看体育比赛等方面的兴趣,即B 。

A. 物质兴趣B. 直接兴趣C.中心兴趣D. 间接兴趣7、为了获得刺激、产生眩晕、运动愉悦感觉和渲泄身心能量,满足个体的生理性需要,这种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属于 C 。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生物性动机D.社会性动机8、为了在体育活动中与同伴接近、交往,得到认同、发展友谊,追求完美、施展才能、获得成功、赢得荣誉,满足个体的社会性需要,这种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属于 D 。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生物性动机D.社会性动机9、来自于学生自身好动、好奇或好胜的心理,如渴望从体育活动中获得身体上的快感、乐趣、刺激,以及希望满足自尊心、上进心、荣誉感、义务感、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等心理需要的动机,属于 A 。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生物性动机D.社会性动机10、由学生自身之外的诱因转化而来的动机,如教师的表扬、同学的赏识、竞争获胜的奖励、荣誉,或因为迫于压力、避免惩罚与升学考试等原因而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为 B 。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生物性动机D.社会性动机11、指向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内容、方法或组织形式等当前特征的动机,是 C 。

运动心理学考试题答案

运动心理学考试题答案

运动心理学考试题答案1. 运动心理学中,运动员在比赛前进行的心理训练包括哪些方面?A. 放松训练B. 情绪管理C. 注意力集中D. 以上都是答案:D2. 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如何通过心理调节来提高表现?A. 通过自我暗示提升信心B. 采用呼吸调节来控制紧张情绪C. 利用想象训练模拟比赛场景D. 以上都是答案:D3. 在运动心理学中,动机和动机理论是如何影响运动员表现的?A. 动机可以激发运动员的积极性B. 动机理论帮助教练和运动员理解动机的来源和作用C. 高动机水平通常与更好的运动表现相关D. 以上都是答案:D4. 运动员在面对失败时,如何运用运动心理学的策略来应对?A. 进行归因训练,正确认识失败原因B. 采用积极的心理建设,避免消极情绪的影响C. 通过社会支持系统寻求帮助和鼓励D. 以上都是答案:D5. 运动心理学在团队运动中的作用是什么?A. 增强团队凝聚力B. 提升团队沟通效率C. 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D. 以上都是答案:D6. 运动员在长期训练中,如何通过运动心理学来维持动力和避免倦怠?A. 设定具体可达成的短期目标B. 定期进行自我反思和目标调整C. 寻求外部激励,如教练和队友的支持D. 以上都是答案:D7. 运动心理学中,如何定义和测量运动员的心理韧性?A. 通过标准化的心理韧性量表进行评估B. 观察运动员在面对挑战时的应对策略C. 分析运动员在逆境中的表现和恢复能力D. 以上都是答案:D8. 在运动心理学的研究中,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对其表现有何影响?A. 自我效能感高的运动员更有可能坚持训练B. 自我效能感可以预测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C. 提高自我效能感有助于运动员克服困难D. 以上都是答案:D结束语:通过以上题目和答案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运动心理学在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的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帮助运动员提高表现,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逆境。

大一运动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运动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运动心理学知识点总结运动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运动和体育竞技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它不仅关注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还致力于提高运动员的表现和增强他们的竞技能力。

下面是大一运动心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一、自信心自信心是运动员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自信心可以增强运动员对自己能力的信任,提高他们在比赛中应对压力和困难的能力。

自信心的培养可以通过肯定自己的实力,设置可行的目标,并持续努力来实现。

二、目标设定目标设定是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关键。

明确具体的目标可以让运动员更加专注和努力,避免浪费精力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

目标应该具有挑战性,但又要合理可行,可以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逐步实现。

三、注意力控制注意力的控制对于运动员来说至关重要。

在比赛中,运动员需要集中注意力在关键的任务上,避免被外界干扰和负面思维所影响。

运动员可以通过练习专注力的训练和调整思维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注意力控制能力。

四、放松训练放松训练是帮助运动员缓解紧张和焦虑的有效方法。

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和冥想等放松技巧可以帮助运动员放松身心,提高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

放松训练可以在比赛前或比赛中遇到压力时进行。

五、心理预设心理预设是运动员在比赛前预先设想自己的表现和结果。

通过积极的心理预设,运动员可以帮助自己建立积极的信念和情绪,提高自己在比赛中的表现。

运动员可以通过可视化练习和积极的内部对话来进行心理预设。

六、团队合作在团体项目中,团队合作至关重要。

运动员需要学会与其他队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建立互相信任和支持的关系。

团队合作可以通过定期的团队训练、相互合作的比赛项目和建立共同目标来培养。

七、心理压力管理心理压力是运动员常常面对的挑战之一。

运动员需要学会管理和应对来自训练、比赛和外界的压力。

运动员可以通过寻求支持、积极的情绪调节和寻找应对策略等方式来管理自己的心理压力。

八、自我评价和调整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需要不断评价和调整自己的表现和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心理学主讲:温志宏运动心理学教学目录1、体育心理学对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发展的问题。

2、体育心理学对学生体育参与的动机兴趣习惯培养的问题。

3、体育心理学研究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教学及教学组织中的心理学问题。

4、心理问题矫正和辅导运动心理学教学目录第一章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与任务教学目标:了解运动心理学发展历史中的标志性事件。

了解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了解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和研究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学习热情,为今后学习研究打下基础。

重点:了解运动心理学发展历史中的标志性事件。

了解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难点1、了解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2、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学习热情,为今后学习研究打下基础。

第一节运动心理学发展历史中的标志事件特里普里特于1897年进行的社会促进效应实验研究,既开社会心理学研究之路,也创运动心理学研究之先。

1965年,国际运动心理学会成立,推动了运动心理学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

第二节运动心理学的研究特点一、研究领域:从研究内容分析,运动心理学有三大研究领域,即竞技运动心理、体育教育心理和大众锻炼心理。

20世纪80和90年代,中国运动心理学在竞技运动心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和实践工作;2000年以后,研究领域明显扩大,体育教育心理和大众锻炼心理的研究明显增加。

二、性质与任务运动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是阐明体育运动的心理学基础,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应用科学。

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人的个性差异与体育运动关系;研究体育运动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产生的影响;研究掌握运动知识、形成运动技能、进行技能训练的心理学规律;研究运动竞赛中人的心理状态。

思考与练习:何年何人何事件,可被视为运动心理学学科建立的标志。

国际运动心理学会成立于何年,推动了运动心理学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

从研究内容分析,运动心理学有三大研究领域是什么?运动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运动心理学的定义是什么?研究对象是什么?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什么?第二章运动活动的动机第二章运动活动的动机教学目标:1.列举成就需要理论、认知评价理论和目标定向理论的要点并说明其应用意义。

2.了解为什么成就需要对运动员的成长和发展如此重要。

3.了解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关系以及维持内部动机的方法。

4.了解自我定向和任务定向的关系以及这两种定向在训练和比赛中的意义。

重点:1、了解为什么成就需要对运动员的成长和发展如此重要。

2、掌握培养和激发运动员动机的主要原则和操作手段。

3、理解解成就需要理论、认知评价理论和目标定向理论。

难点:1、成就需要理论、认知评价理论和目标定向理论姓名:胡佳(Hu Jia)籍贯:湖北武汉性别:男生日:1983.1.10身高:1.70米体重:58公斤项目:跳水最好成绩: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10米跳台冠军胡佳,在中国跳水队中出了名的拼命三郎,连队医都叫他“战神”平时训练总是自己加量,在获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10米跳台冠军后记者采访他今天胜利最关键的是什么时,他说:我觉得今天的胜利最关键的是我平时的训练和努力,这几年我真是吃了很多很多的苦,但现在所有的付出都有了回报。

第一节动机理论一、本能理论二、驱力理论相关知识链接三、成就动机理论要激励人们的积极动机,就要满足人的这种高层次的成就需要。

成就需要是由默里〈Murray,1938〉提出的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指一种内化的、出人投地的愿望(Coon,2004)反映了人们在个人目标和工作志向方面的差异(Zimbardo﹠Gerrig,1999)。

四、归因理论五、动机系统理论第二节运动动机理论运用成就需要是运动员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和卓越成就需要哪些条件?心理学家布卢姆曾对美国最优秀的钢琴家、雕塑家、数学家、神经病学家、游泳选手和网球运动员进行了一项有趣的调查。

结果发现,决定未来取得卓越成就的首要因素不是“天才”,而是“动机”和“奋斗目标”。

应不断对运动员进行成就需要方面的教育和培养正确运用奖励,保护运动员内部动机认知评价理论强调人的兴趣感、能力感、控制感和主动感在体育运动中的重要性,而这些心理现象是属于内部动机。

内部动机:是指以生物性需要为基础、来源于主观内部原因的动机。

外部动机:是指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源于客观外部原因的动机。

影响内部动机的因素德西效应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做过一系列的实验,他将被试分为三组,主他们去完成一些十分有意思的题目第一组开始解题前告知解一题给付一定酬金,第二组在解题后告知,第三组被试不给任何酬金。

并三组在各自的房间内随意活动,没人在场,也不提任何要求。

实验假设是看哪组会主动凭兴趣去用更多时间去解题。

实验结果表明,第二、三组有更多的人在实验后自由活动时间用更多时间继续解题。

因此,德西得出结论:奖励会产生使内部动机削弱的效应,被称为德西效应。

奖励是一种社会控制手段,限制了人的自主性,自主性是自主选择行为和承担行为责任的程度,控制性是在压力下做出特定行为的程度。

案例认知评价理论在竞技体育中运用思考与练习:动机问题为什么如此重要?成就需要理论,认识评价理论和目标定向理论有那些共同点?向运动员发放奖金,会产生哪些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如何控制向运动员发放奖金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如何长时间地维持运动活动的动机?如何测量运动活动的动机水平?第三节运动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成就需要对运动员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2、掌握培养和激发运动员运动动机的主要原则和操作手段。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态度,增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重点:1、掌握培养和激发运动员动机的主要原则和操作手难点:1、对运动动机培养中有关理论的理解.2、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关系。

第三节运动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一、满足运动员的需要二、正确运用强化手段强化是指出现可接受的行为时,或者给予奖励,或者撤除消极刺激的过程。

强化可分两种:一是积极强化:出现特定的行为时就给予奖励。

二是消极强化:通过撤除消极的结果来鼓励特定行为。

进行强化时应注意以下原则:明确规定应获奖励的行为、奖励的条件以及奖励的标准。

最好对达到标准的良好表现进行没有规律的强化。

鼓励运动员间的相互强化。

奖励不能过量,不能让运动员感到教练员正在企图控制他们的行为。

应使运动员懂得,奖励不是最终目的,它是能力、努力和自我价值的标志,这有利于加强内部动机。

三、因人而异,用直接法激发动机四、变化环境以间接法激发动机五、给学生自主权,培养责任心六、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思考与练习:动机问题为什么如此重要?成就需要理论,认识评价理论和目标定向理论有那些共同点?向运动员发放奖金,会产生哪些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如何控制向运动员发放奖金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如何长时间地维持运动活动的动机?如何测量运动活动的动机水平?第三章唤醒、紧张及焦虑与运动成绩的关系第三章唤醒、紧张及焦虑与运动成绩的关系教学目标:掌握唤醒、焦虑等重要的心理学概念。

解释唤醒、焦虑是如何影响运动表现和运动成绩的。

了解如何检验赛前情绪与运动成绩关系的理。

了解如何根据不同的理论对赛前情绪进行调。

重点:掌握唤醒、焦虑等重要的心理学概念。

解释唤醒、焦虑是如何影响运动表现和运动成绩的。

难点:解释唤醒、焦虑是如何影响运动表现和运动成绩的。

第一节竞赛焦虑一、唤醒与焦虑二、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三、躯体焦虑与认知焦虑四、竞赛焦虑的实质第二节动机对运动表现的影响奥克斯丁(Oxendine,1970)总结了有关唤醒水平与任务性质关系的研究,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点:高唤醒水平是耐力、力量和速度性运动项目取得最佳成绩所必要的。

高唤醒水平会对复杂运动技能活动、精细肌肉活动以及要求协调性、稳定性和一般注意力的活动会产生干扰。

对所有运动任务而言,稍高于平均水平的唤醒比平均水平或低于平均水平的唤醒更合适。

二、内驱力理论操作成绩(P)= 内驱力(D)Х习惯强度(H)内驱力定义为一种所有行为普遍的和非特定的活动冲动,并将内驱力与文献中的生理唤醒相提并论。

第三节焦虑对运动表现的影响一、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二、突变模型三、多维焦虑理论四、焦虑方向理论一、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苏联学者汉宁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

该理论认为:每个个体有一个自己的理想机能区段,当焦虑水平处于这一区段内时,可获得最佳操作成绩。

二、突变模型认知焦虑较低时,操作成绩与生理唤醒的关系开头似一条柔和的倒U形曲线;认知焦虑较高时,生理唤醒提高到一定程度时,操作操作成绩会呈现突然性的大幅度下降。

三、多维焦虑理论将竞赛焦虑分为:认知状态焦虑----与操作成绩呈负线性关系。

躯体状态焦虑----与操作成绩呈倒U型关系状态自信------与操作成绩呈正线性关系。

四、焦虑方向理论琼斯的焦虑方向理论认为,运动员竞赛焦虑体验的强度不是最好的运动成绩相关变量。

竞赛焦虑体验的方向(积极性或消极性的解释)和频率对于运动成绩可能具有更好的预测作用。

思考与练习:唤醒、紧张、焦虑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将焦虑区分为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躯体焦虑有哪些实践意义?关于唤醒、焦虑与操作成绩关系的早期理论和现代理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突变模型和多维焦虑理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什么地方?设计一项研究,检验倒U形假说的第二项预测:不同的运动任务,倒U形曲线不同。

你更赞同哪种(些)理论?为什么?上述理论对运动员的赛前的心理准备和赛中的心理调节有什么指导意义?第四章运动活动的归因学员?我打比赛时,心理状态很差。

例如在日常训练时我的发球成功率不低,但是一到比赛就频频失误,请问有什么方法能够有效调节自己的心态呢王:练为战,不为看请思考“练为战,不为看”包含了怎样的心理学或体育学原理?第四章运动活动的归因教学目标:了解海德、维纳、琼斯及戴维斯、凯利的4种归因理论及其意义。

了解人们经常出现的4个维度。

了解归因的基本概念和4个维度。

了解习得性无助的性质和原因。

掌握归因训练的应用原则和操作方法。

重点:人们经常出现的4类归因偏差的性质和原因。

归因的基本概念和维度;归因训练的应用原则和操作方法。

难点:海德、维纳等归因理论及其意义第一节各种归因理论的特点一、海德归因理论二、维纳归因理论二、维纳归因理论二、维纳归因理论第二节归因偏差第五节有助于训练比赛的归因进行积极反馈增加成功体验建立成败标准明确哪些因素是可控的设置合理目标强调个人努力坚持实事求是思考与练习:整理本课所学的概念。

思考归因对体育运动训练与竞赛的实际作用。

第五章运动员的自信第五章运动员的自信教学目标:了解自我效能和自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理解自我效能的来源和作用。

了解几种测量自信的方法。

掌握几种培养、增高和保持自信的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