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常见7类药物
糖尿病药物医治
![糖尿病药物医治](https://img.taocdn.com/s3/m/aef5ec2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0.png)
糖尿病药物治疗一、磺脲类降糖药(一)促使β细胞释放胰岛素,用于β细胞较好的患者:即存在相当数量30%以上有功能的胰岛β细胞,也可以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代表药物: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美脲(亚莫利,伊瑞)适应症:新诊断的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病人,在饮食控制后,血糖(空腹或餐后)仍高者。
肥胖的2型糖尿病病人在用二甲双胍后,血糖控制仍不满意者,也可加用磺脲类降糖药。
禁忌症:1型糖尿病病人。
患者有肝、肾功能异常者。
对磺脲类药物过敏者。
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或合并有严重的慢性并发症时。
在应激的情况下,如有严重创伤、大手术、感染、妊娠时不应使用,应改用胰岛素治疗选用原则:可作为非肥胖2型糖尿病一线用药。
老年患者或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者,宜选用短效类,如格列吡嗪、格列喹酮。
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可选用格列喹酮。
病程较长、空腹血糖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选用中-长效类药物,如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美脲等各药物作用特点:格列本脲(优降糖):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肝糖输出,口服后15-20分血糖已开始下降,90分达高峰,半衰期约12-24小时。
它在肝内代谢,其代谢产物经胆汁和肾脏排出者各占50%。
适应症:用于2型糖尿病病人,经饮食治疗后其血糖尚不能达到正常者。
禁忌症:1型糖尿病病人;有糖尿病酮症,尤其伴有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昏迷者禁用;有严重感染、高热、外科手术、妊娠、各种严重心、肝、肾、脑部等急慢性并发症者不宜使用;肝、肾功能衰竭者;有黄疽、造血系统受抑制、白细胞减少者;有磺脲类药物过敏史者。
格列齐特: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它增加餐后胰岛素分泌的第一相而不超过正常的第二相,而不产生高胰岛素血症。
促进胰岛素受体数目,通过胰岛素受体后机制,增加骨骼中糖原合成酶的活性,促进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
恢复正常的血小板功能;降低血栓素、增加前列环素的生成,从而恢复2型糖尿病病人的前列腺素平衡,同时改善血脂的紊乱。
糖尿病药物治疗完整版
![糖尿病药物治疗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4cf35c0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6c.png)
糖尿病药物治疗完整版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功能不全引起。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习惯的不合理,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药物治疗是糖尿病患者管理血糖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各种方式和常用药物。
一、口服药物治疗1. 口服降糖药物分类口服降糖药物可以根据作用机制不同分为多种类型,包括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分泌促进剂、胰岛素抑制剂、肝脏糖原酶抑制剂等。
其中,胰岛素增敏剂和胰岛素分泌促进剂是口服降糖药物中最常用的两类。
2. 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增敏剂通过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常见的胰岛素增敏剂包括双胍类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
3. 胰岛素分泌促进剂胰岛素分泌促进剂能够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胰岛素释放,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常见的胰岛素分泌促进剂有磺脲类药物、胰岛肽类药物等。
二、胰岛素治疗1. 胰岛素分类胰岛素根据来源可以分为人胰岛素和动物胰岛素,根据作用时间可以分为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
2. 胰岛素治疗时机和方法胰岛素治疗主要用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明显的情况。
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胰岛素需求量和生活习惯,选择合适的胰岛素种类和用药方法。
三、糖尿病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1. 不良反应糖尿病药物治疗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低血糖、恶心、呕吐、腹泻等。
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如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2. 注意事项患者在进行糖尿病药物治疗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按照规定剂量和用药时间进行治疗。
同时,注意饮食调节、合理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都能够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
四、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1. 糖尿病治疗的个体化原则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选择、用药方法和剂量的确定。
不同患者的疾病程度、病情控制情况和生活习惯等都有所不同,因此个体化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降糖药物的分类
![降糖药物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235499fa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b.png)
降糖药物的分类
一、降血糖类药物的分类
1、二甲双胍:MET
2、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
3、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营养多肽 (GIP) 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 受体双重激动剂:双重GIP/GLP1-RA(用于2型糖尿病)
4、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
5、噻唑烷二酮:TZD
6、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i
7、磺脲类:SU
8、格列奈类:GLN
9、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Gi
10、考来维仑:COLSVL(可单用或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来降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
考来维仑还能与二甲双胍、磺酰脲类降糖药或胰岛素联合用于2型糖尿病)
11、溴隐亭:BCR(具有降低肥胖患者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2009年溴隐亭获FDA批准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
12、普兰林肽:PRAML(可用作1型和2型糖尿病的辅助治疗,普兰林肽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可与胰岛素合用,但不能取代胰岛素)
二、不同降糖药物的作用特点
1、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
2、心脏不良事件:MACE
3、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4、慢性肾脏病:CKD
5、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LFD
6、胃肠道不良反应:GI副作用症状。
糖尿病治疗的口服降糖药有五类.
![糖尿病治疗的口服降糖药有五类.](https://img.taocdn.com/s3/m/28d261c44afe04a1b071dec2.png)
糖尿病治疗的口服降糖药有五类::一、磺脲类:适用于II型糖尿病,消瘦的患者1.D860(甲糖宁,甲苯磺丁脲)2. 格列本(苯)脲(优降糖)3.消渴丸4. 格列吡嗪(美吡哒、优哒灵美、迪沙、依必达、瑞易宁等)5. 格列齐特(达美康)6. 瑞易宁(格列吡嗪控释片)7.*** 格列喹酮(糖适平)8. *** 格列美脲(迪北、万苏平、圣平、伊瑞、亚莫利):二、双胍类:适用于II型、肥胖的患者1.降糖灵(苯乙双胍)2.降糖片3.盐酸二甲双胍片三、苯甲酸衍生物(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适应于基础血糖正常的患者1. *** 瑞格列奈(诺和龙,孚来迪)2. 那格列奈(唐力、唐瑞、万苏欣)四、α-糖苷酶抑制剂:适用于饭后血糖高1. *** 拜唐苹(平)(阿卡波糖,Acarbose、卡搏平、倍欣)2. 伏格列波糖五、噻唑烷二酮类(格列酮类):适合肥胖患者1.罗格列酮(文迪雅)2. 吡格列酮(曲格列酮)(艾汀)------------其中,格列美脲、阿卡波糖(拜糖平)、罗格列酮(文迪雅)、吡格列酮和瑞格列奈进入市场较晚,但它们由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巨大的市场潜力而被称为“五朵金花”,其对应产品的代表品牌分别是亚莫利(万苏平,迪北...))、拜糖平、文迪雅、艾汀、诺和龙(孚来迪)。
================================================一、磺脲类:适用于II型糖尿病,不胖的患者如果你是II型糖尿病,不胖的人,医生一定会首选黄脲类的药给你用,一般的讲,我们用黄脲类的药只用其中的一种,不可能用两种同样的黄脲类的药用在你一个人身上,你又用优降糖,又用美吡达是不对的,就用黄脲病类里一种药,而且开始用药都是用小量的开始,因为黄脲类的药能够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分泌多了以后,假如你血糖本身不太高,它可以引起低血糖,低血糖以后呢有症状不说有时候还有危险,所以开始小量,然后监测血糖,控制要是不理想,慢慢加量,所以这是黄脲类的用药是这样一个用药原则,朋友们要知道黄脲类用药一般是在饭前半小时用药,适合于不胖的人用。
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常见7类药物
![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常见7类药物](https://img.taocdn.com/s3/m/0121db22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e8.png)
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常见 7类药物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病毒感染等有关,遗传因素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多数存在家族病史,饮食因素则是患者日常饮食缺少限制,身体肥胖,易诱发2型糖尿病,病毒感染则是由于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影响了免疫系统。
一旦人体胰岛素功能分泌不足,或是胰岛素无法发挥作用,都会引起血糖水平过高,最终诱发糖尿病。
糖尿病危害性极高,人体长期维持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身体重要器官,眼、肾、心等均会因高血糖受损,因此需要尽早治疗。
疾病治疗以药物干预为主,一般是胰岛素联合降糖药物,就降糖药物而言,较为常见的就有7种,为疾病治疗提供了较多帮助,这7种药物主要是双胍类药物、磺脲类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格列奈类胰岛素促分泌剂、二肽基肽酶IV抑制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临床上最为常用的就是双胍类药物,此类药物对于胰岛功能完成丧失的患者也能起到较好效果,其发挥作用并不依赖胰岛功能。
此类药物能顾促进葡萄糖的无氧酵解,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并且可以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药物存在一定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乳酸血症,若是肝肾功能损伤,会增加乳酸血症发生率,临床应用时需要明确患者情况,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应该及时停药。
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的双胍类药物是二甲双胍,该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比之已经停用的苯乙双胍,应用更为安全。
磺脲类药物是最早用于糖尿病临床治疗的降糖药,随着技术发展,已经更新到第三代,此类药物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起到分解糖分的作用,餐前半小时服用能够取得最为理想的效果。
但是需要注意,此类药物降糖效果较强,可能引起低血糖,其中以优降糖最为突出,常会引起低血糖症状,严重时还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由于磺脲类药物种类较多,并且还在不断发展中,各种药物的临床效果、药理、药代动力学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在实际应用时,必须考虑患者身体情况和疾病治疗需要,选取合理的药物进行治疗。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发挥作用主要是该药物可以延迟食物的吸收,在食物吸收过程中,α-葡萄糖苷酶起到重要作用,食物必须与之结合,才能被正常消化,若是抑制该物质发挥作用,就可以起到延迟食物吸收的效果,从而降低餐后血糖值。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945db49ccfc789eb162dc816.png)
禁忌症
• 慎用或禁用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尤其和胰岛素 合用或使用大剂量时。
• 对心肌梗塞、心绞痛、心肌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 等,可能引起心力衰竭(伴随循环血浆容量的增加 有可能诱发心力衰竭)。以最小有效剂量开始,逐 渐增加剂量可能有助于了解患者对水潴留的敏感 性。
• 肝功能或肾功能障碍,严重贫血。
二、胰岛素制剂
12、人胰岛素类似物预混制剂
BIAsp30:Aspart30%+NPH70%) NOVOMix30:Aspart30%
鱼精蛋白Aspart70% HumalogMix25:Lispro25%
NPL75%-鱼精蛋白Lispro HumalogMix50:Lispro50%+NPL50%
胰岛素的给药途径
酮类、胰岛素合用
禁忌症
➢1型糖尿病患者; ➢妊娠糖尿病或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有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
对磺脲类降糖药物过敏者;在发生糖尿 病急性合并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 或并有严重慢性合并症者;在有应激情 况下,如有严重创伤、大手术、严重感 染等。
副作用
► 低血糖:增加药物低血糖事件的主要因 素有高龄,饮酒,肝/肾疾病,多种药 物相互作用。
接作用,但可通过降低餐后高血糖、减轻葡萄糖 的毒性作用,改善胰岛素抵抗而轻度降低空腹血 糖
适应症
❖空腹血糖在6.1-7.8mmol•L-1 、餐后血糖升 高为主的患者,是单独使用AGI的最佳适应 症
❖ 空腹、餐后血糖均升高的患者,可与其它 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合用
❖ 治疗糖耐量异常,可延缓或减少T2D的发 生
4.中性短效可溶性人胰岛素
(如诺和灵R和优必林R):皮下注射起效 0.5小时,最大作用时间1 ~3h,持续时 间8h。亦可通过肌肉、静脉或腹腔内给 药或通过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
糖尿病常见口服药物分类
![糖尿病常见口服药物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4df68151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55.png)
适应症与禁忌
适应症
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尤其是胰岛B细胞功能尚存的患者。对于新诊断 的T2DM非肥胖患者、用饮食和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时,可以采用磺脲类药 物治疗。
禁忌症
对磺脲类药物过敏者禁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 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患者禁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此外,1型糖尿病患 者及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不宜使用磺脲类药物。
禁忌
对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过敏者禁用;有明显消化和吸收障碍的慢性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禁用;患有由 于肠胀气而可能恶化的疾患(如Roemheld综合症、严重的疝、肠梗阻和肠溃疡)的病人禁用;严重 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禁用。
04
DPP-4抑制剂
作用机制
抑制DPP-4活性
DPP-4抑制剂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4(DPP-4)的活性,减少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的降解,从而增加内源性胰岛素分泌,
要点二
常见药物
恩格列净、卡格列净、利格列汀、沙 格列汀等。
要点三
注意事项
使用此类药物时需注意,SGLT2抑制 剂可能导致泌尿生殖道感染风险增加 ,需保持外阴清洁;DPP-4抑制剂主 要不良反应包括鼻咽炎、头痛、上呼 吸道感染等,其他一些很少见的不良 反应有血管神经性水肿、超敏反应等 。
THANKS
VS
禁忌
对DPP-4抑制剂过敏的患者禁用;妊娠期 和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严重肝肾功能不 全的患者应慎用;同时使用其他降糖药物 时应注意调整剂量,避免低血糖发生。
05
SGLT-2抑制剂
作用机制
抑制SGLT-2
SGLT-2抑制剂通过抑制肾脏中的钠-葡萄糖 共转运蛋白2(SGLT-2),减少肾脏对葡萄 糖的重吸收,从而增加尿糖排泄,降低血糖 水平。
糖尿病药物分类及代表药物
![糖尿病药物分类及代表药物](https://img.taocdn.com/s3/m/95cf8e61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a.png)
28Biblioteka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GLP-1受体激动 剂)
9.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受体激动剂)
• 胰编高辑血母糖素版样文肽-本1受样体式激动剂是一类新型降糖药,通过
激 泌来动• 第降GL•低P二-第血1级受三糖体级。,其增代加表胰药岛物素有分泌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
需要注意的是,每种药物都有其适应症、 禁忌症和不良反应,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 下使用。同时,药物治疗只是糖尿病综合 治疗的一部分,患者还需注意改善生活方 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
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教育 与心理治疗
17.
糖尿病教育与心理治疗
1
对于糖尿病患者,糖 尿病教育和心理治疗
和生物•利第用•三度第级。四其级代表药物有
• 第五级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 岛素、赖脯胰岛素等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 岛素、地特胰岛素等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 30、诺和锐50等
7
磺脲类 2.
磺脲类
磺脲类是一类口服 降糖药,通过刺激 胰岛β细胞释放胰 岛素来降低血糖。
其代表药物有
磺脲类
第一代磺脲类:甲苯 磺丁脲、氯磺丙脲等
西格列汀
阿格列汀
DPP-4抑制剂(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利格列汀
SGLT-2抑制剂 (钠-葡萄糖共转 运蛋白2抑制剂)
8.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SGLT-2抑制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 S新编G型LT辑口-2母服抑降制版糖剂文药是,一本通类样式
过抑• 第制肾二脏级近曲小管
的SGLT•-2第蛋三白级活性, 减少葡萄糖•的第重四• 吸级第收五级 ,降低血糖。其代表 药物有
糖尿病药物分类及机理
![糖尿病药物分类及机理](https://img.taocdn.com/s3/m/d649c3da0b4c2e3f56276347.png)
糖尿病药物分类及机理汇总抗糖尿病化学药物按效用机理分类,主要有:1.胰岛素及其类似物。
2.磺酰脲类(格列苯脲(优降糖)、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吡嗪(瑞易宁)、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美脲(亚莫利))。
3.双胍类。
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拜唐苹(阿卡波糖);卡博平(阿卡波糖);倍欣(伏格列波糖);奥恬苹(米格列醇,))。
5.噻唑烷二酮衍有生命的物质(吡格列酮(艾汀片)、马来酸罗格列酮(文迪雅))。
6.促胰岛素分泌剂(瑞格列奈(诺和龙、普瑞丁)、⑵那格列奈(唐力、唐瑞)、(3)米格列奈)。
7.中成药七大类品种。
1.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TZDs) 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一类新药。
该类药物与体受体结合后激活,从而改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和高糖血症代紊乱,与此同时,这一类药物在降血压、调节脂质代、抑制炎症反映、抗动脉粥样硬化和对肾脏的保护方面也预示了效用。
最先开发成功的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环格列酮、恩格列酮和曲格列酮。
在药效较低、严重不良反映及肝毒性的影响下,这些药物逐渐被淘汰或撤市。
今朝临床使用的胰岛素增敏剂有日本武田的吡格列酮,兰素史克的马来酸罗格列酮。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独特的地方是能较着增强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使成为事实对血糖的长期控制,以此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
因为其同时具有出色的耐受性与平安性,因此具有延缓糖尿病进展的潜力。
在这一巨大的应用前景的影响下,外洋对噻唑烷二酮系列药物的研究与开发远未停顿,正待上市的药物有英国兰素史克公司研制的法格列酮(Farglitazar)和日本武田制药研制的达格列酮(Darglitazoan)。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一个不变增长的大类,2003年占抗糖尿病药物市场的比重为3.53%,2004年为4.08%,2005年增长到4.52%。
国产罗格列酮对原研药攻势甚猛罗格列酮是兰素史克公司开发上市的品种, 1999年5月25日经FDA审查核定后在美国上市,商品名为“Avandia〞、“安糖健〞。
糖尿病药物一览表
![糖尿病药物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13608f5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40.png)
糖尿病药物一览表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有多种药物可用于控制血糖。
以下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糖尿病药物:一、双胍类药物二甲双胍是这类药物的代表。
它主要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降低血糖。
二甲双胍适用于 2 型糖尿病,尤其是肥胖和伴有高胰岛素血症的患者。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但多数患者在持续用药后可逐渐耐受。
二、磺脲类药物常见的有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美脲等。
这类药物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发挥降糖作用。
适用于胰岛功能尚存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其副作用可能包括低血糖、体重增加等。
三、格列奈类药物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作用机制与磺脲类相似,但起效更快,作用时间更短,能有效控制餐后血糖。
低血糖风险相对较低,但仍需注意。
四、α糖苷酶抑制剂包括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
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常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如腹胀、排气增多等。
五、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代表药物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它们能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
但使用时需要注意可能引起水肿、体重增加以及心血管方面的风险。
六、DPP-4 抑制剂常见的有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等。
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4(DPP-4)的活性,提高内源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IP)的水平,从而发挥降糖作用。
具有降糖效果平稳、低血糖风险低等优点。
七、GLP-1 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艾塞那肽等。
这类药物可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从而降低血糖。
常见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
八、SGLT-2 抑制剂代表药物有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
通过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促进尿糖排泄来降低血糖。
可能的副作用包括泌尿生殖道感染等。
九、胰岛素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包括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以及预混胰岛素等。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9c9185ef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07.png)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世界范围内有数百万人受到糖尿病的困扰。
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本文将探讨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包括治疗目标、常用药物和用药原则等内容。
一、治疗目标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维持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减少并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血糖水平控制的好坏与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息息相关。
药物治疗的目标是通过调节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敏感性来降低血糖水平。
二、常用药物1. 口服降糖药物:口服降糖药物是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之一。
常见的药物包括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α-糖苷酶抑制剂等。
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来降低血糖水平。
2. 胰岛素类药物: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重要激素,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类药物是必不可少的治疗药物。
胰岛素类药物可以分为快速作用型、中等作用型和长效型等多种类型,患者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用法。
三、用药原则1. 个体化用药:糖尿病患者的情况各异,因此用药也应该个体化。
医生在给糖尿病患者开具药物处方时,需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合并症及生活方式等因素,从而确定最适合患者的药物组合和用量。
2. 合理搭配用药:糖尿病患者常常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来降低血糖水平。
合理搭配用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同时,患者需定期向医生报告用药情况,以便医生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3.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掌握疾病的控制情况。
如果发现血糖水平偏高或偏低,患者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医生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4.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一些副作用。
糖尿病患者在用药过程中需密切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如低血糖、胃肠道不适等,及时向医生反馈情况,以便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四、其他治疗方法除了药物治疗外,糖尿病患者还可以采取其他治疗方法来改善病情。
例如,合理饮食控制、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都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
糖尿病用药指南
![糖尿病用药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4ba0617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e4.png)
糖尿病用药指南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由于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而导致血糖升高。
为了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和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合理的药物治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糖尿病用药的指南和几种常用的药物。
一、大类药物1. 口服降糖药物口服降糖药物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
根据其作用机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双胍类药物双胍类药物通过抑制肝脏的糖原合成和提高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来降低血糖水平。
目前常用的双胍类药物有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
(2) 磺酰脲类药物磺酰脲类药物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来降低血糖水平。
在此类药物中,格列奈类药物是最常用的代表,如格列奈普利和格列美脲。
(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能够抑制肠道的葡萄糖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常用的药物有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
2. 胰岛素治疗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胰岛素能够直接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维持血糖的稳定。
胰岛素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 快速作用型胰岛素快速作用型胰岛素通常在餐前注射,能够迅速达到峰值,以模拟正常的胰岛素分泌情况。
常见的有胰岛素肽、胰岛素酸等。
(2) 中长效作用型胰岛素中长效作用型胰岛素能够延长血糖降低的持续时间,常见的有人工合成的胰岛素和巴真类胰岛素。
二、药物治疗的选择原则糖尿病用药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个体化治疗不同病情和患者的特点决定了治疗方案的个体化。
例如,年轻人在糖尿病的早期可以首选口服降糖药物,而老年患者或存在其他合并症的患者可能需要以胰岛素为主。
2. 药物效果不同的药物对血糖的降低效果也是不同的。
在选择药物时,应充分考虑其降糖效果和潜在的副作用。
3. 考虑并发症糖尿病常伴随着一系列并发症,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
因此,在选择药物时,还要考虑其对其他合并症的治疗效果。
4. 患者接受程度药物的选择还应考虑到患者的接受程度和个人意愿。
一些患者可能不适合注射胰岛素,因此口服药物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5be78db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df.png)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糖水平长期高于正常范围。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药物治疗是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一、糖尿病药物的分类目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双胍类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是 2 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用药。
它可以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
此外,二甲双胍还有一定的减轻体重、改善血脂代谢的作用。
2、磺脲类磺脲类药物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
常见的磺脲类药物有格列本脲、格列齐特等。
这类药物适用于胰岛功能尚存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3、格列奈类格列奈类药物属于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它们的作用特点是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能有效控制餐后血糖。
4、α糖苷酶抑制剂α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通过抑制肠道α糖苷酶的活性,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从而降低餐后血糖。
5、噻唑烷二酮类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能够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
6、 DPP-4 抑制剂DPP-4 抑制剂,如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等,通过抑制 DPP-4 酶的活性,提高体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IP)的水平,从而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
7、 GLP-1 受体激动剂GLP-1 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艾塞那肽等,能够模拟 GLP-1 的作用,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从而降低血糖。
8、胰岛素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药物之一,适用于 1 型糖尿病、2 型糖尿病胰岛功能严重受损或存在急性并发症等情况。
胰岛素根据作用时间的长短可分为速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
二、药物治疗的选择选择糖尿病药物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并发症、胰岛功能等因素。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d588ef8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4.png)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患者的血糖水平持续升高,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有效控制糖尿病,药物治疗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包括目前常用的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治疗。
一、口服药物治疗口服药物是糖尿病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适用于2型糖尿病感染者。
根据其作用机制,口服药物可分为以下几类:1、胰岛素释放促进剂这类药物通过刺激胰岛素的释放来降低血糖水平。
目前常用的促胰岛素释放药物有磺脲类似物和非磺脲类似物。
磺脲类似物包括磺脲(例如格列美脲)和替格列美脲。
它们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更多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水平。
非磺脲类似物包括利格列汀和噻格列汀等,通过其他机制来促进胰岛素的释放。
2、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GLP-1受体激动剂是一类可以模拟GLP-1效应的药物。
GLP-1是一种能够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肠激素,同时还能延缓胃排空、抑制胃酸分泌和食欲。
这些药物包括阿利-格列汀、利拉鲁肽和达格列汀等。
GLP-1受体激动剂的优点是能够显著降低血糖水平,同时减少体重增加的风险。
3、胰岛素抵抗改善剂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之一。
胰岛素抵抗改善药物能够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抗性。
常用的胰岛素抵抗改善剂包括二甲双胍和胰岛素敏感性增加剂(例如吡格列酮和罗格列酮)等。
4、糖苷酶抑制剂糖苷酶是一种能够降解大分子糖类的酶,包括α-葡萄糖苷酶和蔗糖酶。
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糖苷酶的活性,减缓糖类的消化和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常用的糖苷酶抑制剂有阿卡波糖和沙格列酮等。
5、胆固醇吸收抑制剂胆固醇是一种脂类,不仅存在于血液中,也可以通过食物摄入。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能够减少胆固醇的吸收,从而改善胆固醇代谢,降低血糖水平。
常用的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包括依折麦布和罗伐司特等。
二、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是治疗1型糖尿病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方法。
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常见7类药物
![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常见7类药物](https://img.taocdn.com/s3/m/275da23b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6f.png)
智汇大家·诊疗Family life guide -137-游畅(成都天府新区华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原因通常十分复杂,患者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慢性高血糖,属于常见的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患者主要表现为体重下降的同时,伴随着多食、多饮、多尿,部分患者还存在着皮肤瘙痒、乏力软弱的症状。
不同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措施不同,在选择药物治疗过程,需要考虑以下因素:糖尿病的类型;患者的体形;血糖升高的时间;患者的并发症以及疗效与安全并重的原则等。
不同药物适用于不同患者,在人体内发挥不同的作用,具体药物治疗种类如下。
双胍类双胍类药物在实际治疗过程当中,可以有效地避免糖尿病患者的肝糖过度生成。
在服用药物过程当中,可以有效地控制肌肉等一系列外周组织对于体内葡萄糖的摄取,在一定程度上加快糖类的消化分解,避免大量的糖分在肠道中得到有效吸收,更好地降低尿酸。
通常情况下,双胍类药物被用在二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尤其是针对肥胖型的糖尿病患者,此类药物有着行之有效的治疗结果。
但双胍类药物在使用过程当中,需要尽可能地避免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或者肝功能不全患者的情况,其会对于一些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有很强的不良反应,会导致患者出现恶心、腹痛、厌食等情况,进而影响患者的药物治疗疗效。
磺胺类磺胺类药物的主要身体作用点是位于患者胰岛B 细胞,通过磺胺类药物的治疗,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自身分泌胰岛素。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当中,一些有肾功能障碍以及肝功能障碍的糖尿病患者,往往在其胡乱用药的过程当中导致低血糖,这种情况尤常见于在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给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效果。
磺胺类药物的副作用,有可能会导致患者的体重增加。
不过,磺胺类仍旧是当前治疗二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药物治疗方案之一。
苯甲酸衍生物类促泌剂苯甲酸衍生物类促泌剂药物在使用过程当中有着很强的吸收效果,药物在服用之后的短时间内可以迅速发挥疗效,并且其自身在人体机能内的作用时间很短。
糖尿病的常用药物总结
![糖尿病的常用药物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133a618ad02de80d4d840c4.png)
糖尿病的常用药物总结:一,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和非磺脲类)。
磺脲类: 1. 1第一代为甲磺丁脲,D860,因其副作用多已趋淘汰。
主要副作用是低血糖,且有肝损害和加重黄胆。
2. 第二代主要有:优降糖、达美康、美比达、糖适平。
只有优降糖发生低血糖的机会多,其它不多,副作用也比第一代少。
受其他药物的影响也较小。
并且都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3. 第三代,近年才出现的,格列美脲(亚莫利或万苏平或安尼平)。
为长效制剂,一天只服一次。
优降糖(格列本脲):该药具有剂量小、作用快、疗效高、药效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服药后15-20分钟开始发挥降糖作用,2-6小时达到血浆高峰浓度,此后逐渐下降,半衰期为10-16小时,虽然半衰不是很长,但因为药物可与β细胞结合,缓慢释放,故作用时间要维持24小时。
此药在肝内代谢,其代谢产物经胆汁和肾脏排出者各占50%。
一般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以防低血糖的发生,小剂量治疗以早餐前半小时一次服药为宜,根据血糖调整剂量,极量为每日15mg,超过7.5mg者,以早、晚餐前口服为宜。
主要副作用为:为低血糖。
因为要经肝脏和肾脏排泄。
肝、肾功能不全的要慎用。
还有是严重冠心病人也要慎用,因为其可以阻断心脏的缺血预适应作用。
(比如:慢性的严重贫血和慢性的严重低血糖。
这类病人虽然病情很重,但他能适应)达美康(格列齐特):口服吸收迅速,3-4小时血中浓度达高峰。
半衰期为10-12小时。
经肝脏代谢后约60-70%从肾脏排泄,10-20%从胃肠道排泄。
遇肾功能衰竭或老年人肾脏功能衰退时,半衰期延长,排出缓慢。
该药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显著),还有调血脂和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
初始量为40-80mg,每日1-2次服用,一般为餐前30分钟服用。
以后可以改为80mg,每日1-3次,最大量为320mg.。
副作用少。
美吡达(格列吡嗪):此药优点有吸收迅速,降糖作用显著(尢其对降餐后高血糖),产生低血糖危险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常见 7类药物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而导致的一种慢性代谢疾病,主要是由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血糖升高,同时伴有脂肪、蛋白质、矿物质代谢紊乱。
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以高血糖为特征,长期高血糖可引起众多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迅猛增,对患者的身体、心理和日常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
糖尿病在老年人中最为常见,可分为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
药物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的降糖药物按作用机制不同共分为七大类。
1.
促进胰岛素分泌的磺脲类降糖药物
此类药物是用于促进胰岛素分泌,口服后可以刺激胰岛素的产生,主要是通过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来降低血糖浓度。
特点是吸收快、起效快,作用时间短。
这一类药物对胰岛素的敏感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还可以提高血流速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管并发症的几率,对于2型的糖尿病患者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但低血糖或年龄大、肝肾功能有损伤的患者不建议使用。
常用的药物有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等。
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低血糖,长期使用者可出现体重增加。
1.
双胍类药物
药物是一种降糖药,能和好的控制患者的肝脏的葡萄糖输出,能够强化周边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程度,提高不是胰岛素的介导的其他葡萄糖吸收消化功能,加强相邻的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以此来防止血糖的升高。
其中二甲双胍为此类药品代表,是一种很安全副作用较少的药物,此药只对已经增长的那部分血糖产
生作用,不会对正常的血糖有任何影响,对患者的内脏也有一定的保护功能,推荐2型的肥胖患者使用,为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
1.
糖苷酶抑制剂
此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肠道葡萄糖苷酶而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有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适用于肥胖、进食主食偏多的患者。
常用的药物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
主要适用于餐后高血糖为主的患者,能让血糖维持在较为稳定的状态。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反应,如腹胀、腹泻、排气过多等。
1.
噻唑烷二酮类的药物,
此类药物属于胰岛素增敏剂,主要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性,阻止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而达到降糖的作用,适用于肥胖的糖尿病患者。
常用的药物是罗格列酮或盐酸吡格列酮。
主要适用于糖尿病早期和有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水肿和体重增加,对已有心衰的患者会导致心衰加重,不宜用于心功能Ⅲ-Ⅳ级的患者。
此种药要注意在吃饭之前的三十分钟服用。
1.
DPP-4抑制剂
又称二肽基肽酶IV抑制剂,是一类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
该类药物能够抑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IP)的灭活,提高内源性GLP-1和GIP的水平,促进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同时抑制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从而提高胰岛素水平,降低血糖,且不易诱发低血糖和增加体重。
代表药物为利格列汀和西格列汀,可以增加体内GLP-1的浓度,能有效地降低血糖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1.
SGLT-2抑制剂
是一种新型的口服降糖药物,SGLT-2抑制剂可减少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尿糖排出,从而降低血糖水平,故又称肾性降糖药。
代表药物为达格列净,通过肾脏排糖利于血糖的控制,而且该类药物还具有抑制钠离子重吸收、轻度利尿、以及减重作用,适合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根据胰岛素作用机制的不同,分为长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以及短效胰岛素。
7、GLP-1类似物,代表药物为艾塞那肽、利拉鲁肽,通过抑制胃排空、抑制食欲、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利于血糖的控制,减轻体重。
不同的类型的药物对于症状不同的糖尿病患者,治疗疗效均不相同,副作用也是因人因药而异,所以患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才能将药效发挥到最佳,达到控制的目的,从而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