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半刚性连接的提高星敏感器指向精度的安装设计
高精度星敏感器结构设计与标定
高精度星敏感器结构设计与标定林为才【摘要】Star sensor is a high precision attitude measurement instrument. Structure design and precision calibration method of high-accuracy star sensor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measure errors of optical system can be decreased by using design of big visual angle and relative diameter lightly optical system. Design methods of specular baffle and focus plane assembly are introduced. The precision calibration method of star sensor is presented. The system errors can be diminished as far as possibly by this way. The sensor is calibrated and tested by leica theodolites. It is testified that the precision of star sensor is met,which the precision of single star is less than 3 second.%星敏感器是一种高精度的姿态敏感测量仪器。
研究了星敏感器的结构设计和精度标定方法,通过大视场、大相对孔径的轻小型光学系统的设计,减小光学系统的测量误差;介绍了星敏感器的遮光罩和焦平面组件的设计方法,给出了星敏感器的精度标定方法,利用该方法来最大限度地减小系统误差。
星敏感器基本原理及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星敏感器基本原理及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0 引言星敏感器是以恒星为参照系,以星空为工作对象的高精度空间姿态测量装置,通过探测天球上不同位置的恒星并进行解算,为卫星、洲际战略导弹、宇航飞船等航空航天飞行器提供准确的空间方位和基准,并且与惯性陀螺一样都具有自主导航能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星敏感器的研究发展与应用已历经半个多世纪,随着新材料,新器件的出现和工艺技术的进步,精度提高,功耗减小,成本降低,应用领域日益广泛的新型星敏感器不断推出。
因此,及时收集整理分析比较国外星敏感器的信息,有利于国内有关姿态测量控制技术的发展。
1 星敏感器研究现状1.1 应用于卫星等空间飞行器的星敏感器星敏感器空间适用性好,且成本较高,因此传统上多用于卫星等空间飞行器的定姿。
1.1.1 基于CCD图像传感器的星敏感器电荷耦合器件(CCD)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耐冲击,可靠性高,像元尺寸及位置固定,对磁场不敏感,适合空间应用需要,自70年代中期美国率先研发出基于CCD的星敏感器后,一直作为主流的图像传感器应用于星敏感器。
(1)德国Jena-Optronik 的ASTRO 系列该公司的第一款星敏感器是ASTRO 1,1984 年研制,1989年应用于MIR(和平)空间站上。
其后的ASTRO 5是全自主星敏感器,重量轻、功耗小、价格便宜,但横滚轴精度较差,需要两枚同时工作以提高精度。
ASTRO 10 为分体式结构,电子模块与光敏模块分离,主要应用于近地轨道的各类卫星(SAR-Lupe,TerraSAR,DARPA’s Orbital Express,我国的HJ-1 与FY-3等)。
ASTRO 10 集高精度低功耗低重量低成本等优点于一身,是全自主式星敏感器。
主要特点是:内置星表,无须先验知识定姿,遮光罩的遮光角可以自定。
自主温控或者由飞行器控制。
电子模块和敏感器头部相互独立,依靠电缆连接,便于在飞行器上的安装与调整。
电子接口可选。
一种用星敏感器自主定位方法的精度分析概要
第l期航天控制2∞1年一种用星敏感器自主定位方法的精度分析*杨博伍小洁房建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1∞吨3摘要利用星敏感器和地平仪测量星光与地平之间的“星光仰角”作为观测量,提出用推广卡尔曼滤波方法来实时估计航天矗的最佳位王的自主定位方法, 通过仿真实验,分析比较了“星敏感嚣精度”、“采样周期”、“恒星导航星的个数”以厦“星敏感器安装方位角”等诸因素对航天器定位精度的影响,同时总蛄其变化规律,可用于提高航天器自主定位精度。
主量词航天器自主式导航定位精度分析A“Ⅷ啊q A瑾岫∞the M【ethod of A叫伽如m佣s P{【丽钿D曲哪mi珊毗帆U西呜Star&璐叫Yallg B0wuxi舯jie F啦JiaIl妇唱蹦iIlg uIljv啪姆0f^£唧硼d隅蛐dA丑加I皿nicB,酬i鸣1嘲 Al吲蹦撇咿p出向刊d胧如Dd矿彻枷Ⅻ,娜蒯一妇砷讧出细枷赫加删蚵咖如删‰f;f嘲.‰撇州妇旷鲫括删打s柳Ⅻl"刹枷蛔蹦妇删.枷砌H如如n唧棚,如驰旷“加雕-cb加旷j妇・鲫啪r”,“妇cJj删酽矿棚删也呵pe捌”,“旃emmkr矿5函懈,磬蝴”删“妇】crI幽矗枷Dn珊翻q埘I矿珈r跚栅”蠡D如e黼出蛔mjirI砌曲埘Ⅵ移捌珊证伽删Ⅺ,积. &嘴幽矿炯肼删mm珊t划∞Id啪6el埔耐毒D加a阳船妇珊口‘w 旷p∞捌m出龆卜 m拥以拥旷甲咄玛搀.&l哪怔棚晦却伽删山砌舢枷珊叫卵lim 风谢硎增血吼m叮埘拙的b 1引言航天器自主导航主要是确定航天器相对地球运动的轨道,预报其绝对运动的状态矢量,包括位置和速度。
对于空间站,它可以为空间站轨道捕获、保持和机动以及空间交会和数据传输处理提供轨道参数信息。
*航天863青年基金资助项目(863—2.99.1收稿日期∞∞年11月29日一12一第l期航天控制2∞1年在航天器自主定位过程中,影响其精度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主要是:(1自主定位方法的选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半刚性连接的提高星敏感器指向精度的安装设计朱华;张春雨;周徐斌;张宗华;顾志悦;吕凯【摘要】研究和分析了热变形引起的星敏感器和合成孔径雷达(SAR)天线的形变特点,设计了一种SAR天线与星体结构之间的安装方法,并以某卫星为例,将两者半刚性连接(横向游离),其安装设计方法在于将SAR天线框架与星体间的螺钉连接横向刚度减小,使星体的热变形与SAR天线产生了横向游离效果.计算分析和试验表明,这种安装设计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星敏感器相对于SAR天线中板阵面的指向精度,可以满足高分辨率卫星成像的需求,为其他有较高指向精度要求的单机安装提供参考.【期刊名称】《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年(卷),期】2016(036)002【总页数】8页(P66-73)【关键词】星敏感器;指向精度;半刚性连接;计算分析;热变形试验【作者】朱华;张春雨;周徐斌;张宗华;顾志悦;吕凯【作者单位】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上海 201109;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上海201109;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上海 201109;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上海 201109;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上海 201109;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上海 2011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V416.1星敏感器是高精度的卫星姿态测量装置,在卫星姿态测量和控制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提供航天飞行器相对于惯性坐标系的三轴姿态[1-3]。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天线作为一种主动式微波成像传感器,通过发射宽带信号,结合合成孔径技术,能在距离向和方位向上同时获得二维高分辨率图像[4-6]。
星敏感器相对于SAR天线阵面的指向精度直接决定了卫星成像的效果。
其精度除主要受星敏感器的测量噪声和低频漂移误差影响外,还与有效载荷的安装参数测定误差、卫星结构变形等因素有关[7-8]。
其中,卫星结构变形主要是在轨时由太阳辐射、地球辐射反照引起温度交变的热变形导致的。
SAR天线框架和星敏感器支架都是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的,其热膨胀系数极低,它们自身产生的热变形很小。
研究分析表明,卫星的热变形主要是由星体变化产生的。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的半刚性连接(横向游离)的安装方法,通过计算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证明其有效地降低了由热变形引起的对星敏感器相对SAR天线中板指向精度的影响。
目前,对星敏感器精度的研究主要从姿态控制、算法改进、信号调制等方面进行[9-11],通过改变结构连接方法降低热变形引起的星敏感器精度变化的研究尚处于探索状态。
国内空间热分析的研究对象多为对空间环境温度与型面热变形敏感的空间结构与星载设备,研究范围正在不断扩大,采用的方法多为有限元或有限差分法。
与国外不同的是,以前较少应用已有优秀CAD/ CAE软件,通常自己开发程序,程序没有通用性,现在这种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12-13]。
SAR天线框架是大型结构件,具有一定刚度,为SAR天线内部各组件提供构型支撑,同时提供外部接口[14]。
以某卫星为例,SAR天线框架共有三块,其中SAR天线两侧框架发射时收拢在星体两侧,入轨时展开,SAR天线中板框架与星体固定。
三个星敏感器通过星敏支架与SAR天线中板框架的边框连接,与星体无接触。
SAR天线框架、星敏感器与卫星之间的安装关系如图1所示。
1.1 星敏感器和SAR天线之间的连接星敏感器通过星敏支架与SAR天线中板框架连接。
由于星敏感器质量较大且向星外延伸安装,可认为其是悬臂梁结构形式。
故为了能通过发射阶段的力学考验,星敏支架与SAR天线中板框架采用刚性连接,采用镙接加胶接组合方式,这样发射时其响应才能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星敏支架安装示意如图2所示。
1.2 SAR天线框架和星体之间的连接(1)刚性连接方式SAR天线中板框架与星体通过18个M5螺钉刚性连接的形式相连,这样充分保证了连接刚度,能够承受卫星发射阶段的力学环境。
螺钉连接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可靠,能够产生自锁[15]。
图3所示为SAR天线中板框架与星体普通螺钉刚性连接,星体连接件上原为Φ3配打孔,钻头进行配打时极有可能沿着SAR天线框架上的阶梯孔下孔壁进行,这样就使得SAR框架与螺钉完全处于无缝接触,限制了SAR框架的横向移动;而采用弹垫和平垫,加强了连接刚度的同时也增加了SAR框架和星体之间的摩擦系数,更限制了其横向移动。
但是卫星在轨时星体的热变形会通过刚性连接全部传递到SAR天线和星敏感器上,横向移动的限制使SAR天线框架自身无法将星体带来的热变形消化,造成星敏感器相对SAR天线中板指向精度受到很大的影响,进而大大降低了卫星成像效果。
(2)半刚性连接方法针对以上刚性连接所带来的星敏感器相对指向精度偏差较大的问题,在保证一定的连接刚度的同时,将螺钉连接对SAR天线框架横向约束适当降低,通过同时采取4种措施达到这种目的。
1)取消弹垫,减小纵向压紧力,减小横向摩擦系数。
2)在平垫和SAR框架接触面之间镀润滑膜(二硫化钼),增大横向润滑作用。
3)在SAR天线框架阶梯孔上孔中安装一个限位衬套,使钻头配打时钻孔必然在阶梯孔下孔中心位置,螺钉与SAR天线框架的阶梯孔下孔孔壁保持一定的间隙。
这样当星体热变形传导至SAR天线框架时,其自身能够通过间隙产生横向移动将热变形消化,相当于将星体的热变形对SAR天线框架横向的影响进行了游离,同时螺钉处于悬臂状态,也可吸收一定的热变形。
4)安装螺钉时按对角线安装方式,将SAR天线中板对角的两个螺钉先安装,保证这两个螺钉与SAR中板配打时有间隙,再将中板两侧其余螺钉一一相向安装,这样可以保证剩余螺钉与SAR中板有一定间隙。
为区别刚性连接,将这种横向刚度降低的方法称为半刚性连接,图4所示为SAR天线框架和星体间半刚性连接状态。
以下将通过计算分析对比上述两种连接方式,并对半刚性连接方法进行试验验证,来证明第二种连接方法有效地降低了热变形对星敏感器相对SAR天线中板指向精度的影响。
2.1 计算分析卫星的星箭连接环固定约束,初始温度为20℃。
卫星的温度边界条件设置是通过卫星热控分系统提供的整星在轨温度分布,借助于有限元分析软件MSC.PATRAN/NASTRAN,根据高温工况和低温工况两种温度场进行计算仿真。
图5所示为高低温工况下,整星温度场分布状态。
为了求得星敏感器相对于SAR天线中板指向角度,将星敏感器安装面的节点拟合出一个曲面求得其法线。
同样地,将SAR天线中板框架阵面的节点拟合出一个曲面,并求得其法线。
这两条法线的夹角即指向角度,它们热变形前后的夹角变化大小即为指向精度。
设星敏安装面上各节点原始坐标为xn,yn,zn,热变形后的坐标为x′n,y′n,z′n,其矩阵表示:空间平面方程:式中:C为热变形后星敏安装面拟合曲面的法向向量;D为初始面的法向向量。
同理可得SAR天线中板框架热变形后拟合曲面的法向向量为E和初始面的法向向量为F。
向量夹角:式中:a为初始状态星敏安装面和SAR天线中板框架阵面法向指向夹角;b为热变形时两个法向指向夹角;θ为星敏感器相对SAR天线中板的指向精度,单位为角秒(″)。
2.2 计算结果SAR天线框架和星体间按1.2节中的两种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其中连接采用bush单元,半刚性连接时将X向和Y向(横向)两个刚度释放。
高低温两种工况下,通过仿真分析可以得到星敏感器和SAR天线中板框架位移形变,如图6所示。
提取星敏安装面和SAR天线中板阵面的节点热变形前后的坐标,将式(1)~(4)通过Matlab软件编写计算程序后代入,计算得出相对指向精度,其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从上述位移形变和指向精度的数据中可以得出:1)比较不同温度工况的两种连接方式,同一台星敏感器自身的指向精度成正相关的关系。
2)采用刚性连接的方式时,高低温形变的峰峰值(p-p)分别为1.902×10-4mm和5.485×10-4mm;半刚性连接方法时,高低温p-p分别为0.669×10-4mm和0.98×10-4mm。
同种温度工况下,后者优于前者的形变为3~5倍;3)比较同种温度工况下同一台星敏感器指向精度,半刚性连接方法的星敏精度优于刚性连接方式2~6倍。
计算仿真的结果反映了两种连接方式对星敏感器相对SAR天线中板指向精度的有效性,采用半刚性连接方法所得的精度计算结果大大优于刚性连接。
针对上述结论,考虑到型号试验的不可逆性与复杂性,通过SAR天线与星体半刚性连接的热变形试验直接验证仿真计算结果,以此证明仿真计算值与真实情况基本吻合。
3.1 试验工装及温度加载工况为尽可能模拟卫星在轨工作时失重的状态,将星上所有单机拆除,SAR天线展开,通过重力卸载装置悬挂。
为保证试验的有效性,将星箭连接环固支并采取隔热措施,温度加载区域包括平台舱、载荷舱、星敏感器支架和SAR天线阵面等。
其中平台舱、载荷舱和SAR天线阵面采用照射加热装置控制,星敏感器支架采用电加热器控制,整星共布置1000个温度测量点,SAR天线中板框架与星体连接形式为半刚性连接。
热变形试验如图7所示。
采用电子经纬仪进行测量,电子经纬仪跟踪架为三轴(垂直轴、水平轴、视准轴)地平装置。
图8所示为SAR天线阵面测点分布,其中两台经纬仪对SAR天线阵面上靶标点的坐标值进行测量,三台经纬仪分别对三个星敏安装面上棱镜进行测量。
3.2 试验数据(1)热变形试验由于条件限制,没有降温环境,故试验只模拟升温过程,且采取拉偏形式进行。
同时采集试验数据,取三次的平均值。
试验厂房的环境温度要求控制在(20±5)°C。
共有三种试验工况:整星拉偏为(40±5)°C;整星拉偏为(60±5)°C;SAR天线和星敏感器保持在(20±5)°C,星体拉偏为(60±5)°C。
将这三种试验工况进行仿真分析后和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其结果如表2所示。
前两种试验工况的目的是为了验证2.2节中高低温工况仿真的有效性,第三种试验工况是为了验证SAR天线与星体的连接产生是否产生游离作用。
从试验数据和仿真结果中可以得到:1)试验工况2和3比较,星体产生的热变形对星敏的指向精度影响很大。
2)试验工况2中星敏1和星敏2的趋势与仿真结果趋势不一致,可能由于靠近星敏感器1和2的半刚性连接实际存在较大的摩擦,导致星体热变形对SAR天线和星敏感器有较大影响,同时可能存在测量系统误差等因素;其他试验工况与仿真结果的趋势保持相同,从而验证了2.2节中卫星两种连接方式高低温工况的仿真分析的准确性。
3)试验工况4中,星体的加热对星敏指向精度基本无影响,说明半刚性连接的方法有助于将星体热变形进行游离。
(2)力学试验为验证半刚性连接对卫星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卫星进行振动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