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课件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概述ppt课件

16
精选ppt课件2021
互联系统概况——广播系统(PA)
广播系统(PA) 轨道交通线各车站和控制中心设有广播系统(PA),主要用于对
乘客进行公告信息广播,发生灾害时兼做防灾广播,对乘客进行安全疏散 引导,以及为运营管理及维护人员播发有关信息等。
在车站和控制中心,ISCS与PA互联。ISCS实现对PA设备的监控 功能。
EMCS,SCADA,FAS 3个系统。 3、广州轨道交通3号线和4号线开始了国内最大的综合监控系统,
集成和互联的系统有12个。
4
精选ppt课件2021
2、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发展及趋势
三、对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要求
全数字信息 信息平台是开放系统 信息平台是高可靠性系统 信息平台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信息平台可无缝接入城轨各子系统 信息平台具有良好的易用性。
7
精选ppt课件2021
3、ISCS主要监控对象
❖ 采用集成的监控对象主要有6个: ❖ 采用互联的监(测)控对象主要有
✓ 电力监控系统(PSCADA)
9个: ✓ 自动售检票系统(AFC)
✓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FAS)
✓ 感温光纤探测系统(DTS) ✓ 门禁系统(ACS) 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发展及趋势
一、国外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发展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监控系统经历了从低层次的分享离元件
监控、子系统分布监控、子系统集中监控、多系统综合监控、多线路 集中监控的过程。
多线路集中监控目前有两种做法: 1、在各条线路综合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将各线的OCC(operating control center,运行控制中心)联网,形成集中监控中心网络,在此 网络的支持下,建立一个集中监控管理中心,使各条线路与运营相关 的信息共享,实现各条线路的协调管理,实现 整个城市轨道交通的统 一调度指挥。这种方法是构建集中监控中心的主流方法。 2、在在各条线路分立系统的基础上,将多条线路的同一子系统连 接起来,在集中监控中心设立专业的总调度中心,实现对各条线的协 调管理。如东京城轨。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视频监控系统

1.视频监控系统构成
视频监控子系统主要由视频均衡放大器、视频分配器、视频分割器、画面 合成器、视频矩阵、数字硬盘录像机、摄像机等组成。
视频监控系统组成
监控摄像头车站监视中心监视八、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
• 视频监控系统,简称CCTV系统; • 提供实时监控和事后察看两种监控方式; • 采用两级监视方式,即车站一级监视和中心一级监视; • 目的是确保车站、乘客安全和合理进行客流组织。
视频监控系统
• 为车站值班员提供对车站的站厅、站台等主要区域进行监视; • 为列车司机提供对相应站台的旅客上、下车等情况进行监视; • 为中心调度员提供对各车站的集中监视; • 三方监视员是相互独立的,其中车站值班员、中心调度员具有人工和自动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轨道交通日益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
然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如车站管理、列车管理、线路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
为了实现轨道交通系统的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对于各种信息进行监测、分析和处理就至关重要。
这就需要依靠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
什么是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是一种综合性管理系统,它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轨道交通运行、安全、设备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监控管理,有效保障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组成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监测系统监测系统主要负责监测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各种数据信息,比如车辆轨迹、车站信息等,同时还能通过监测装置及时发现车站、车辆等方面的故障和abnormal inspection,进而保障城市轨道交通正常的运营。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主要负责对轨道交通运营过程的控制和调度管理。
通过合理的分配和调度,保障轨道交通的高效运作。
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用于综合管理和记录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的各种数据信息,以便于后期数据分析和查询。
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了解车站、车辆、路线等数据信息。
信息处理与决策支持系统信息处理与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对综合监控系统所涉及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为轨道交通运营决策人员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和信息,为运营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对外接口系统对外接口系统主要负责与其他公共管理平台进行多方面的交互,比如公共安全监察、紧急救援等,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和高效运营。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优势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优势:安全性高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可以对各个环节进行综合监控,及时检测潜在的安全隐患,提升轨道交通的安全性。
智能化程度高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能够在智能化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第3章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

车站分界处电动蝶阀 车站引入管电动蝶阀 废水泵 站内设备 给排水设备 厕所污水泵 风道、出入口通道泵 区间主排水泵 区间设备 区间其他泵
• • • • •
4.照明与导向指示 5.电梯与自动扶梯 6.屏蔽门 7. 人防门 8. 防淹门
• 3.1.2 设备分布特点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建设 的蓬勃发展,应用先进的自动化 技术,可以对地铁机电设备尤其 是环控设备进行集中的控制和管 理,这种自动化系统已经随着地 铁建设的发展日趋成熟。 监控及管理上述各类设备运行 的城轨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在城 轨运营中处于较重要的位置,称 为BAS系统。
1 概述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英文简写为 EMCS(Environment and Mechanical Control System),我国地铁规范其为 BAS( Building Automatic System)。
(1) 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设备 此类设备组成的通风系统习惯称之为“大 系统”,同时兼做车站公共区排烟系统。 一般由组合式空调机组、空调新风机、回 排风机、消声器、电动组合风阀、多叶调 节阀、防/排烟防火阀、新风井、风道、混 合室和风管等部分组成。
大系统 小系统 车站空调通风系统 环控系统 水系统 传感器与执行器 TVF系统 BAS系统 隧道通风系统 区间隧道配线通风 UPE/OTE系统 电扶梯系统 照明系统 屏蔽门系统 其他系统及机电设备 乘客导向 给排水设备 人防门 防淹门 其他
如下图所示为BAS系统的控制范围及相互关系。
大系统 小系统 车站空调通风系统 环控系统 水系统 传感器与执行器 TVF系统 BAS系统 隧道通风系统 区间隧道配线通风 UPE/OTE系统 电扶梯系统 照明系统 屏蔽门系统 其他系统及机电设备 乘客导向 给排水设备 人防门 防淹门 其他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

信号系统 自动售检票系统
广播系统 闭路电视监视系
统 旅客信息系统
车载信息系统 无线通信系统
时钟系统
互连 互连 互连 互连 互连 独立 独立 互连
互连 互连 互连 互连 互连 互连 独立 互连
互连 互连 集成 集成 互连 独立 独立 互连
互连 互连 集成 集成 互连 独立 独立 互连
互连 互连 集成 集成
集成 集成 集成
独立 独立 互连 集成 集成
互连 集成 无
独立 独立 互连 集成 集成
互连 集成 无
独立 独立 集成 集成 集成
集成 集成 集成
一、综合监控系统简介
综合监控系统的工程特点
系统规模大,点数多(估算点量20万),通常电力监 控系统的点量仅有4-6万点;
接口多(与12个系统有接口关系),工程协调的工 作量巨大,工程管理难度大(调试工作几乎涵盖地铁 所有的设备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
主要内容
一、综合监控系统简介 二、综合系统构成与功能 三、已实施的综合监控系统介绍 四、综合监控系统选型关注点 五、综合监控系统安装调试要点 六、总结
一、综合监控系统简介
一、发展过程简介 二、采用综合监控系统的必然性 三、系统概况 四、集成与互联系统简介 五、综合监控系统的工程特点
一、综合监控系统简介
发展过程简介
城市轨道交通早期的调度指挥和设备监控主要是采用 人工的方式,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 产生了自动控制系统,也就是各专业按照自身的技术 特点,不同程度地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计算 机监控系统出现了RTU(远程测控终端)加低速(数据传 输率)数据通道的方法,形成了不同专业的监控系统。 进入90年代,由于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通 信网络特别是大型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的长足进步, 分专业的自动化控制被打破,分立的监控系统逐步地 走向综合自动化监控,产生了综合监控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
人口规模的急剧增长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城市交通需要更高效、更安全、更便捷的解决方案。
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由于其安全、快速、便捷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采用。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证轨道交通的安全,需要对轨道交通进行全面监控,及时发现各种故障和安全隐患。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应运而生。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概述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是指对城市轨道交通全线路的安全、运行、维护等方面进行综合监控的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摄像头设备:通过安装摄像头设备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车厢等进行监控,实时记录交通状况。
2.传感器设备:安装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特定位置,通过测量温度、湿度、气压、电压等参数,对轨道道路、信号设备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故障。
3.信号设备: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信号灯、门禁设备等进行监控,并通过软件系统实现对用户乘坐轨道交通时的权限管理。
4.服务器设备: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数据的存储、处理、分析等基本任务,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管理者提供更加完善的信息支持。
5.软件系统:综合管理城市轨道交通的各个方面,包括车站进出站管理、车门控制管理、列车运行管理等功能。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功能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1. 安全监控功能通过监控车厢内和车站区域的摄像头,对一些重要的监控画面进行拍摄,及时记录和处理交通事故,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 运行监功能对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包括列车行驶状态、数据输入和输出,列车进出站时间和次数的监测,轨道交通连锁状态的监控等。
同时,还可对列车站点排队等情况进行监控和分析,进一步提高运作效率。
3. 维修保障功能对轨道交通线路、站点、车辆等进行维修保障,全面跟踪设施设备的状态变化,及时发现故障并制定相关措施加以解决。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

集成系统概况——火灾自动报警(FAS)
火灾自动报警(FAS) 一般地铁线车站、停车场、车辆段和主变电站均设有FAS系统负责
公共区、设备房和区间等区域的火灾报警以及对气体灭火系统、防火阀、 消防水泵等设备进行监控。
ISCS通过网络把各站点FAS集成起来,完成FAS中央级监控功能 和车站级监控功能。ISCS与各站点内相对独立的FAS共同构成全线完整 的FAS。
互联系统概况——时钟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CLK)
时钟系统(CLK) CLK系统为地铁工作人员、乘客和各有关系统提供统一的标准时
间信号。 在控制中心,ISCS与CLK互联,实现全线设备系统的对时功能,并根据 集成系统的需要将此时钟信息发送给相关集成系统。
互联系统概况——信号系统(SIG)
信号系统(SIG) 地铁线各车站和控制中心设有独立的SIG,负责监控全线的列车运
调度电话(DLT) 地铁线各车站和控制中心设有DLT系统,主要用于调度人员之间通
信。 在控制中心,ISCS与DLT互联。ISCS实现监视全线所有调度电话
的分布图、调度电话的工作状态和故障状态,同时实现通话模拟拨号、 选叫、录音控制和召集会议等功能。DLT系统维护功能和后备控制功能 由DLT系统完成。
广播系统(PA)
集成系统概况——变电所自动化(PSCADA)
变电所自动化(PSCADA) 一般地铁线的各车站、停车场、车辆段、主变电站和控制中心设有相 对独立的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PSCADA),负责对主变电站 110kV和变电所33kV交流高中压系统、1500V直流供电系统、0.4kV 交流系统、接触网系统等进行实时监控。PSCADA系统的功能主要有 控制、数据采集处理、显示、报警、调度事务管理以及维修、事故抢 修等调度功能。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1概述---10

在控制中心和车站ISCS通过网络与ACS系统互联,ISCS完成对 ACS设备的监控功能。
互联系统概况——广播系统(PA)
广播系统(PA) 地铁线各车站和控制中心设有广播系统(PA),主要用于对乘客
进行公告信息广播,发生灾害时兼做防灾广播,对乘客进行安全疏散引 导,以及为运营管理及维护人员播发有关信息等。
深度集成的综合监控系统采用同一软件平台将被集成的子系统完全 集成在一起。被集成子系统的中央层、车站监控层和控制层被集成在综 合监控平台上,它们的功能都由综合监控软件来实现。深度集成的综合 监控系统以数个被集成子系统的集成平台为基础,再将被互联子系统接 入,构建一个功能强大、体系结构完整的综合监控系统。
互联系统概况——时钟系统(CLK)
时钟系统(CLK) CLK系统为地铁工作人员、乘客和各有关系统提供统一的标准时
间信号。 在控制中心,ISCS与CLK互联,实现全线设备系统的对时功能,并根据 集成系统的需要将此时钟信息发送给相关集成系统。
互联系统概况——信号系统(SIG)
信号系统(SIG) 地铁线各车站和控制中心设有独立的SIG,负责监控全线的列车运
调度电话(DLT) 地铁线各车站和控制中心设有DLT系统,主要用于调度人员之间通
信。 在控制中心,ISCS与DLT互联。ISCS实现监视全线所有调度电话
的分布图、调度电话的工作状态和故障状态,同时实现通话模拟拨号、 选叫、录音控制和召集会议等功能。DLT系统维护功能和后备控制功能 由DLT系统完成。
✓ 信号系统(SIG) ✓ 闭路电视系统(CCTV) ✓ 无线通信系统(RCS) ✓ 乘客信息显示系统(PIS)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课件--单元1----颜月霞

1.3智能大厦技术
• 常说的智能大厦就是建筑物内环境的监测。智能大厦或者智能 建筑物通常包括三大基本要素:楼宇自动化系统( BuildingAutomationSystem,简称BAS)、通信自动化系统( CommunicationAutomationSystem,简称CA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 (OfficeAutomationSystem,简称OAS)通常人们把它们称为3A系 统。这三者是有机结合的,而建筑环境是智能大厦基本组成要素 的支持平台。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大厦于美国的哈特福德城市1984 年建成。 • 地下铁道环境相对封闭,由于运送客流,人们比较关注地铁密 闭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含氧量等密切关系到人体健康以及安全 的方方面面,借鉴智能大厦,逐渐发展了地铁的环境监控系统包 括环境和机电设备监控系统(BAS)、火灾报警系统(FAS)等。
1.2监控分类
•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监测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 用,监测技术按照监测实施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人工监测、自 动监测。自动监测随着技术的发展,有了传统自动监测和智能监 测之分。监测按照监测主体与监测对象的距离有现场监测和和遥 测之分。 • 监测技术按监测的过程可以分为:静态监测、动态监测、采样 (瞬态)监测;按照监测的途径可以包括直接监测和间接监测。 飞机的黑匣子飞行记录仪就是一种常见的动态监测设备。 • 监测技术按照监测的物理量可以包括几何量监测、电磁量监测 、力学量监测、时间频率量监测、电离辐射量监测等等。 • 监测按照监测对象的不同:有环境监测、仪器监测等
4.2综合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
• 4.2.1综合监控系统功能的概念
• 集成:表明综合监控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存在紧密的耦合关系,子 系统不需要提供操作界面,所有对子系统的操作完全通过综合监 控系统的操作界面完成。正常情况下集成子系统依赖综合监控系 统实现正常操作功能。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课件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课件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介绍一、什么是综合监控系统?是一个高度集成的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其目的是主要是通过集成多个主要弱电系统,形成统一的监控层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从而实现对地铁主要弱电设备的集中监控和管理功能,实现对列车运行情况和客流统计数据的关联监视功能,最终实现相关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互动功能。
通过综合监控系统的统一用户界面,运营管理人员能够更加方便、更加有效地监控管理整条线路的运营情况。
达到提升自动化水平,提高地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响应性的要求。
二、综合监控系统构成概况及主要监控对象1、概况:综合监控系统分中央综合监控系统和车站(包括定修段及停车场)综合监控系统组成,分为控制中心级、车站级、现场级。
控制中心级与车站之间通过主干网联网,车站级与各子系统的现场级通过局域网互联,控制中心级、车站级以及控制中心与车站级采用客户/服务器(C/S)结构,网络协议采用TCP/IP,软件系统采用统一的操作系统平台和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
主要设备包括实时服务器、历史服务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磁盘阵列及网络设备、以太网交换机、冗余的前端处理器(FEP)等。
组成方式:集成和互联。
ISCS集成相关系统是指ISCS与各被集成系统之间存在紧密的耦合关系,被集成系统的数据处理、监控功能、人机界面均通过ISCS完成,正常情况下集成的相关系统依赖lSCS实现面向调度、值班人员的正常监控功能。
ISCS互联相关系统是指ISCS与各互联系统之间是采用松耦合的结构,各互联系统与ISCS之间存在数据交换,但其数据处理相对独立,ISCS 与各互联系统交换必要的信息,实现联动等功能。
2、集成项目:电力监控系统(PSCADA)、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互联项目:屏蔽门(PSD)、防淹门(FG)、隧道温度探测系统(TFDS)、门禁系统(ACS)、信号系统(SIG)、自动售检票系统(AFC)、广播系统(PA)、闭路电视监视系统(CCTV)、乘客信息系统(PIS)、时钟系统(CLK)、通信集中告警系统(TEL/ALARM)。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80页PPT

六、有线信道与无线信道
1、双绞线(Twisted Pair)与非双绞线(Untwisted) 分单对及多对双绞,常用2对(工业控制系统网络、
工业以太网)、4对(以太网)。 Category 5(CAT5) : 四线对,数据级UTP(Unshielded
Twisted Pair),相对四类线增加了绕线密度,每英 寸(2.54cm)至少绞合3次。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BAS系统通信网络与 现场总线技术
七、信道编码及差错控制方式
差错控制:
利用信道编码控制通信系统传输差错的方法
差错控制三类基本方法
时间冗余法:多次发送,相互比较以判断正确性。 以时间换可靠性,不能保证实时性,工业网中并不 采用。
信道冗余法:发送端经多个信道发给接收端,接收 端通过表决方式取得正确数据。工业网络中常采用 物理信道冗余方式,但不是为了差错控制,每个独 立的链路还是采用数据冗余法进行差错控制。
RJ-45插头
EIA/TIA的布线标准中规定了两种双绞线的线序568A与568B。 标准568B: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
-6,棕白--7,棕--8;(国内使用) 标准568A:绿白--1,绿--2,橙白--3,蓝--4,蓝白--5,橙-
-6,棕白--7,棕--8。 100BASE-T4 RJ-45对双绞线的规定如下: 1、2用于发送,3、6用于接收,4、5,7、8是双向线。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课件--单元13--颜月霞

• ⑩主控机(PSC)应具有对屏蔽门系统故障及操作 情况进行显示记录和打印、对系统进行编程、监 控管理等功能,还应具有对屏蔽门进行调试用的 监控软件。
系统控制
• 系统级控制 • 站台级控制 • 手动控制
13.4 屏情况下,列车正确定位或列车停站时间到 ,经列车司机确认按开/关列车门按钮,经车一 地通信,将信息传送至信号系统,信号系统以继 电器触点方式向上
• ⑤当ATC系统不能够正确自动控制本系统时,列 车司机可操作站台端门的控制盒(PSL),旁路ATC 系统,直接控制屏蔽门的开/关。
• ⑥主控机(PSC)的设计应符合故障隔离的原则, 以保证任何一樘屏蔽门或任何一侧屏蔽门的故障 ,不应影响该侧其他屏蔽门或另一侧屏蔽门的正 常运行。
PART thirteen
单元十三 安全门监控子系 统
学习情境
在某职业学校的专业课上,老师讲到:2014年10月6日,北京地铁某 号线有一乘客被夹在车门和安全门之间,列车开动后,掉下站台,最终 身亡。最后老师问道:这种情况能不能进行监控呢?
工作内容
(1)领取安全门钥匙 (2) 认识安全门监控子系统 (3) 安全门控制的基本操作。
• SIG(信号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通过CANBUS总 线监视所有DCU的工作运行状况。PEDC执行来自 信号系统或PSL的指令,控制DCU实现相应操作 ,并向信号系统反馈屏蔽门的状态信息、PSL的 操作和状态信息。PEDC发出2种允许信号,分别
传递给单、双数门,任何一个信号发生故障,仍 有一半的门可自动操作。通过PEDC内设置的编
思考题
• 1.安全门监控子系统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 2.正常与非正常情况下安全门的控制是怎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什么是综合监控系统?
是一个高度集成的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其目的是主要是通过集成多个主要弱电系统,形成统一的监控层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从而实现对地铁主要弱电设备的集中监控和管理功能,实现对列车运行情况和客流统计数据的关联监视功能,最终实现相关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互动功能。
通过综合监控系统的统一用户界面,运营管理人员能够更加方便、更加有效地监控管理整条路线的运营情况。
达到提升自动化水平,提高地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响应性的要求。
二、综合监控系统构成概况及主要监控对象
1、概况:
综合监控系统分中央综合监控系统和车站〔包括定修段及停车场综合监控系统组成,分为控制中心级、车站级、现场级。
控制中心级与车站之间通过主干网联网,车站级与各子系统的现场级通过局域网互联,控制中心级、车站级以及控制中心与车站级采用客户/服务器〔C/S 结构,网络协议采用TCP/IP,软件系统采用统一的操作系统平台和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
主要设备包括实时服务器、历史服务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LC、磁盘阵列及网络设备、以太网交换机、冗余的前端处理器〔FEP 等。
ISCS ISCS 与各被集成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耦合关系,被集成系统的数据处理、监控功能、人机界面均通过 ISCS 完成,正常情况下集成的相关系统依赖 lSCS 实现面向调度、值班人员的正常监控功能。
ISCS 与各互联系统之间是采用松耦合的结构,各互联系统与 ISCS 之间存在数据交换,但其数据处理相对独立,ISCS 与各互联系统交换必要的信息,实现联动等功能。
2、集成项目:电力监控系统<PSCADA>、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
互联项目:屏蔽门<PSD>、防淹门<FG>、隧道温度探测系统<TFDS>、门禁系统<ACS>、信号系统<SIG>、自动售检票系统〔AFC、广播系统<PA>、闭路电视监视系统<CCTV>、乘客信息系统<PIS、时钟系统<CLK>、通信集中告警系统<TEL/ALARM。
( 1 ) 电力监控系统〔PSCADA
普通地铁线的各车站、停车场、车辆段、主变电站和控制中心设有相对独立的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PSCADA,负责对主变电站 110KV 和变电所 33KV 交流高中压系统、1500V 直流供电系统、 0.4KV 交流系统、接触网系统等进行实时监控。
PSCADA 系统的功能主要有控制、数据采集处理、显示、报警、调度事务管理,以及维修、事故抢修等调度功能。
PSCADA 系统实行中心级、车站控制室两级管理,中心级、车站控制室和设备现场级三级控制。
ISCS 通过网络把各变电所 PSCADA 系统集成起来,完成对全线各类电力设备的中央级监控功能和车站控制功能。
变电所内的电力设备现场级监控功能由变电所 PSCADA 系统自身完成。
〔2、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概况
BAS 对全线所有地下车站、地下区间隧道、定修段、停车场,摔制中心大楼〔地铁范围内设置的各种正常运营保障设施〔包括通风空调设备、给排水设备、照明设备、自动电/扶梯等和事故紧急防救灾设施〔防排烟系统、应急照明系统等进行实时的监控管理.并确保以上这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特殊是在地下车站发生火灾事故的情况下,使有关救灾设施按照设计工况及时有效地运行,从而保障人身安全。
各车站/定修段/停车场 BAS 通过冗余通信接口与 ISCS 连接,将信息集中上传至 ISCS,实现 BAS 在 ISCS 中的集成。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概述
普通地铁线车站.停车场.车辆段和主变电站设有 FAS 系统负责公共区、设备房和区间等区域的火灾报警以及对气体灭火系统、防火阀、消防水泵等设备进行监控。
ISCS 通过网络把各站点 FAS 集成起来,完成 FAS 中央级监控功能和车站级监控功能。
ISCS 与各站点内相对独立的FAS 共同构成全线完整的 FAS.
三、接口
接口技术包括系统级接口、设备级接口和管理级接口。
接口技术体现在监控系统软件平台的数据接口层,专用于数据采集和与外部系统或者设备的数据交换,执行必要的规约转换和信号量程变换。
接口技术是实现大型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点之一,不光要解决纯通信技术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对通信协议标准/规范的掌握、驱动开辟的经验积累和开辟流程的规范。
电力监控专业的设计应分界到变电所间隔层<间隔层:就是在现场运行的那些设备的数据采集,保护和控制装置。
比如:综保继电器,保护控制柜,多功能电表啊等等。
他们是和一次设备联系最密切的部门,实际的数据采集,设备控制都是由它们来完成。
>的设备端子,环境与设备监控专业的设计应分界到现场设备的控制端子.
四、综合监控工程特点
1、系统服务管理接口多、接口测试复杂,集成难度大
综合监控系统的设备种类多、技术复杂,涉及产品设计、创造、安装、调试、试运行等多个环节,同时涉及多个子系统和专业接口,集成难度大。
XX 地铁九号线综合监控系统内外部接口繁多,外部各相关专业主要包括:装修、供电、信号、防灾报警、车辆、自动售检票等,与各相关专业配合的工作量大。
2、协调工作量大。
XX 地铁九号线综合监控系统是将整个九号线各系统整合在一起,因此综合监控系统工程和各参建单位都存在着接口,从而产生大量的协调工作。
3、技术难度大
综合监控系统的技术含量高,这也决定了其技术难度大、精度高、施工和调试艰难多的特点。
而设备调试的工作量也很大,包括工厂调试和现场调试,工厂调试又分为协议调试、点对点调试和组网调试,现场调试又分为单系统调试、整个综合监控系统调试和地铁全系统大联调等。
4、路线地处主干道区域,设备运输艰难
本线全部为地下站,穿越市中心,地处繁华闹市区,交通流量大,沿线建造物密集,这给设备装卸运输带来一定艰难。
同时在本线市区核心区域,上下班接送人员需用时间长,影响工程进度。
5、路线长、交叉施工多、施工干扰大,施工管理难度大
地铁工程建设是多专业、多系统、多施工主体的施工大会战,施工项目多、施工专业及队伍多,各专业间交叉施工在所难免,本项目与轨道、车站通风、空调以及其他机电项目的交叉施工现象尤其突出,施工管理难度大。
6、成品保护难度大
管槽成品保护:管槽安装工序与土建装修单位交叉作业, 施工作业面在站厅层公共区,均属于施工要道,因此给管槽的成品保护带来了难度。
因此,凡是安装到位的均应保护起来, 监理应监督、检查承包单位成品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
设备成品保护:综合监控设备均由电子元器件、精密仪器等部件构成,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但在通常情况下,综合监控设备安装到位时间,现场仍有部份土建、装修工作未完,设备机房尚未达到彻底交付的程度。
现场环境较差,粉尘较大, 给设备的成品保护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监理会借鉴以往的监理经验,根据其他城市地铁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与承包单位共同讨论确定一套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成品保护方案。
监控系统功能要求
〔1 信息监测中心能显示监控对象,通过菜单或者其它方式选择显示指定监控对象的工作状态等资料 ,完成监控数据报表的处理和存储。
〔2 监测中心应具有处理功能,监控数目和内容应根据维护管理的实际需要确定 ,并能对生成的各种报表进行存储和打印。
〔3 信息监测中心应能对被监测端站完成周期测试、故障告警测试、点名测试,测试级别的优先级顺序可由操作人员设定,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发现故障即发出告警并判别故障类别。
当故障发生时 ,无论系统处于任何画面 ,都能自动发
出告警提示 ,并可以自动或者手动转入告警画面 ,显示故障类型、故障位置和故障时间等,告警画面中的故障点应以显目鲜明的颜色表示,同时应能提供声光报警。
〔4 系统应能提供报警分级,不同等级采用不同提示方式, 投标方应提供报警分级方案。
〔5 信息监测中心能通过管理员的操作对远端监控设备进行相关的控制和参数设置操作。
〔6 信息监测中心具有操作员用户帐号和权限管理功能, 具有高安全性 ,系统支持多用户、多级密码 ,为不同级别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操作使用权限。
〔7 信息监测中心采用以太网实现设备的联网。
管理中心具有高可靠性,保证系统能 24 小时不间断运行,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
〔8 监测中心具有通信处理单元,能处理接收由传输系统E1 通道提供的数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