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合集五篇)

合集下载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一、前言作为一项基础性、专业性极强的教育项目,我国的本科医学教育一直备受关注。

在我国,医学教育是一个严肃而又充满挑战的领域,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而在医学教育中,临床医学专业更是备受瞩目,其教育标准更是备受关注。

二、我国本科医学教育的一般要求1. 本科医学教育的目标:培养具备扎实医学基础知识、具有临床实践能力和职业操守的全科医学人才。

2. 课程设置:包括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大类,其中临床医学专业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实践教学: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医学水平。

三、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内容1. 基础医学知识: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为学生的临床实践提供知识储备。

2. 临床技能: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

3. 专业知识: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各个临床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

四、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1. 临床医学概论:介绍临床医学的基本概念、历史沿革、发展现状等。

2. 临床诊断学:介绍临床医生如何进行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 临床治疗学:介绍临床医生如何制定治疗方案和进行治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五、对临床医学教育标准的个人理解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临床医生,我对临床医学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在我看来,临床医学教育的标准必须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医学人文素养也是临床医学教育必须要关注的方面。

六、总结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的临床医学专业是医学教育中的核心内容,其教学要求和课程设置也是医学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只有严格遵守教育标准、扎实的教学内容和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临床医学人才,让他们真正为人民健康服务。

通过以上对于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临床医学专业的深入论述,相信你对这一主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

第一章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前言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医药卫生人力资源。

加强医学教育质量保证工作,是培养高质量人才、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卫生保健服务和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需要。

1998年,经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医学协会批准,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建立了“医学教育国际标准”项目。

2001年6月,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执行委员会通过并发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

在这个标准的基础上,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办事处制订的区域性医学教育标准《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证指南》也于2001年7月出版。

2002年,教育部召开医学教育标准国际研讨会,研究国际医学教育标准,部署国际标准“本土化”的研究工作。

会后,教育部、卫生部设立专门项目,委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组建了“中国医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课题组”。

课题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为依据,在总结我国医学教育合格评估、优秀评估、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七年制医学教育教学与学位授予工作评估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科临床医学专业都必须达到的各项教育要求,研究拟订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

本标准已经教育部、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以修业五年为基本学制的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为适用对象,只对该专业教育工作的基本方面提出最基本要求。

本科医学教育是整个医学教育连续体中的第一个阶段,其根本任务是为卫生保健机构培养完成医学基本训练,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和在各类卫生保健系统执业奠定必要的基础。

医学毕业生胜任临床工作的专业能力要依靠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职业发展和持续医疗实践才能逐渐形成与提高。

本标准全国通用,但承认不同地区和各个学校之间的差异,尊重各个学校自主办学的权利。

本标准转变指导方式,不提出具体的教学计划、核心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强制性规定,为各学校的个性发展及办学特色留下充分的改革与发展的空间。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教学计划-桂林医学院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教学计划-桂林医学院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培养方案(201611模板-与2013版相比,主要项目应有适度调整与优化)一、专业名称、代码临床医学专业本科:100201K二、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基础扎实、素质良好、实践能力强,具备接受和获取继续医学教育的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和奉献精神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医学人才。

三、培养要求(一)思想道德与职业要求1.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2.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

4. 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的意识,使他们充分参与和配合治疗计划。

5. 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疗的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

6. 尊重患者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7. 实事求是,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应该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8. 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开展卫生服务工作的观念。

9. 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10. 在应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去追求准确的诊断或改变疾病的进程时,应考虑到病人及其家属的利益,并注意发挥可用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11. 具有科学态度、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

12. 履行维护医德的义务。

(二)知识要求1. 掌握与医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2. 掌握生命各阶段人体的正常结构、功能和心理状态。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1. 介绍本科医学教育一直是医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医学教育的基础阶段,本科教育对培养医学人才、提高医学专业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临床医学专业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专业方向之一,它涵盖了医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和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是培养未来临床医生和医学研究人才的重要起点。

2. 专业设置在本科医学教育中,临床医学专业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专业设置上,针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通常会涵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实践等多个方面的课程。

这些课程不仅包括医学基础理论和技能的学习,还需要结合临床实践,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医疗技术。

3. 课程设置针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其课程设置通常会涉及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临床医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急诊医学等多个方面的课程。

这些课程囊括了医学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系统地了解医学知识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和临床实践能力。

4. 教学模式针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教学模式也非常重要。

传统的医学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但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临床实践至关重要。

在教学模式上,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的医疗技术操作和病例观摩,提升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医疗技术水平。

5. 专业素质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除了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

这包括医德医风的培养、医学人文素养的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等。

这些素质的培养对于未来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至关重要。

6. 个人观点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重视,我认为是非常必要的。

培养优秀的临床医生不仅需要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能力,还需要注重医德医风的培养和医学人文素养的提高。

只有全面培养学生的医学素质,才能真正满足社会对于医学人才的需求,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2019.111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2019.111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遵纪守法,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分为四个领域:科学和学术、临床能力、健康与社会、职业素养。

每所院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对毕业生的预期结果提出更具体的要求。

医学教育是一个包括在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职业发展的连续过程。

本科毕业生具备了一定的从业基础,为毕业后进一步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但是医学生毕业时尚不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这就要求他们在日新月异的医学进步环境中保持其医学业务水平的持续更新,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得的教育培训以及掌握的科学方法将为他们终身学习与发展提供支撑。

1.科学和学术领域1.1具备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掌握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1.2 能够应用医学等科学知识处理个体、群体和卫生系统中的问题。

1.3 能够描述生命各阶段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自然病程。

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预后。

1.4 能够获取、甄别、理解并应用医学等科学文献中的证据。

1.5 能够掌握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和诊疗基本原则。

1.6 能够应用常用的科学方法,提出相应的科学问题并进行探讨。

2.临床能力领域2.1 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能够与患者及其家属、同行和其他卫生专业人员等进行有效的交流。

2.2 能够全面、系统、正确地采集病史。

2.3 能够系统、规范地进行体格检查及精神状态评价,规范地书写病历。

2.4 能够依据病史和体格检查中的发现,形成初步判断,并进行鉴别诊断,提出合理的治疗原则。

2.5 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安全和成本效益等因素,选择适宜的临床检查方法并能说明其合理性,对检查结果能做出判断和解释。

2.6 能够选择并安全地实施各种常见的临床基本操作。

2.7 能够根据不断获取的证据做出临床判断和决策,在上级医生指导下确定进一步的诊疗方案并说明其合理性。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印发《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试用)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印发《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试用)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印发《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
求(试用)》的通知
【法规类别】高等教育
【发文字号】教高司函[2003]228号
【发布部门】教育部
【发布日期】2003.12.04
【实施日期】2003.12.0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印发《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试用)》的通知
(教高司函[2003]228号)
各有关高校:
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的出台,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深化改革与发展并逐步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利契机。

为适应医学教育的国际发展趋势,提高我国医学教育质量与水平,我司设立了"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本土化研究与实践"项目,并于2001年委托中国医科大学,在其主持的我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宽口径医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基础上,联合相关院校,组织专家编写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试用)》(以下简称《教学基本要求》)。

该《教学基本要求》参阅了日本和欧美等国家的文献
1 / 1。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教学计划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教学计划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培养方案(201611模板-与2013版相比,主要项目应有适度调整与优化)一、专业名称、代码临床医学专业本科:100201K二、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基础扎实、素质良好、实践能力强,具备接受和获取继续医学教育的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和奉献精神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医学人才。

三、培养要求(一)思想道德与职业要求1.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2.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

4. 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的意识,使他们充分参与和配合治疗计划。

5. 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疗的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

6. 尊重患者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7. 实事求是,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应该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8. 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开展卫生服务工作的观念。

9. 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10. 在应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去追求准确的诊断或改变疾病的进程时,应考虑到病人及其家属的利益,并注意发挥可用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11. 具有科学态度、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

12. 履行维护医德的义务。

(二)知识要求1. 掌握与医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2. 掌握生命各阶段人体的正常结构、功能和心理状态。

临床医学教指委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

临床医学教指委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

临床医学教指委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医学教指委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一、引言在当今社会,临床医学专业的教育标准一直备受关注。

临床医学教指委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作为相关领域的最新指南,对临床医学专业的教育质量和要求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本文将深入探讨临床医学教指委发布的这一标准,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全面评估,希望能为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概述临床医学教指委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是对我国本科医学教育的一次全面规划和指导,旨在提高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的质量。

该标准主要包括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要求旨在培养具有较高临床医学知识、技能和素养的医学人才,以适应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需要。

下面将从每个方面分别进行评估。

三、教育目标我们来评估临床医学教指委提出的教育目标。

从简单的角度来看,该标准明确了培养学生阐述1临床医学专业的基本能力。

在教学内容方面,该标准要求学生应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良好的医学人文素养。

学生还应具备较强的临床诊断、治疗和护理能力。

这些教育目标的确设立了明确的方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使其成为合格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

四、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方面,临床医学教指委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明确了学生应该学习的课程和专业知识,包括基础医学理论知识、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

该标准还提出了学生需要具备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

这些内容的涵盖面较广,有利于学生全面提升自身的医学水平和职业素养。

五、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临床医学教指委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也提出了一些要求。

注重实践教学、鼓励探究学习、强调问题导向学习等。

这些教学方法有助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独立学习,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考核评价我们来评估一下该标准对于考核评价的要求。

临床医学教指委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要求考核评价应该多元化、全面化,兼顾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素质和职业操守。

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教学

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教学

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教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明确提出本科医学教育是整个医学教育连续体中的第一个阶段,其根本任务是为卫生保健机构培养完成医学基本训练,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和在各类卫生保健系统执业奠定必要的基础。

医学毕业生胜任临床工作的专业能力要依靠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职业和持续医疗才能逐渐与提高.医学院校应积极开展纵向或横向综合的课程,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开展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和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

ﻭ1教学的基本思路1)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器—系统为中心对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核心课程分别进行整合。

各门课程应精选和更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自学能力、能力、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早期接触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注重基础与临床的渗透,医德医风教育,增强预防为主的观念,文、理知识,提高心理素质,拓宽学生的专业面和知识面,注重人际交流,增强适应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ﻭ2)确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主体,通过自学和课堂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为了让学生早期、反复、多次接触临床,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融合,设置“基础医学PBL课程"和“临床医学PBL课程”。

2教学的内容2.1课程整合ﻭ1)课程整合是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系统整合为手段、以系统为基础、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新课程体系,整合生命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和人文科学等内容,构建模块化课程。

2)课程整合的:从生命科学课程、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三方面进行课程整合。

生命科学课程整合:将“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整合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将“医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的实验内容整合为单设实验课“医学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每一个系统的教学都是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疾病到药物治疗,一个完整而有机的基础医学课程体系,符合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的掌握,为后期的临床医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一、课程设置1.基础医学课程基础医学课程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

在教学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临床医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是临床医学专业的核心,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

在教学中,要注重病例教学和临床实习,培养学生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诊断能力。

3.医学伦理学、医学人文学等课程医学伦理学和医学人文学是临床医学专业中不可或缺的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重案例分析和伦理讨论,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和社会伦理问题。

二、教学方法1.创设真实的临床环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践和模拟临床操作,学校应配备先进的模拟实验室和临床训练设备,创设真实的临床环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临床技能。

2.问题导向的学习采用问题导向的学习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扮演辅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如讲授、讨论、实践、案例分析等,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同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和实习,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评估方式1.综合能力考核在评估中要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核,包括理论知识掌握、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采用考试、操作技能考核、病例分析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2.临床实习评价临床实习是临床医学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培养的关键环节。

要建立完善的实习评价制度,通过医生的评价和病人的反馈,评价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人文关怀能力。

3.课程评估和改进定期对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进行评估和改进,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旨在通过科学的课程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综合的评估方式,培养医学人才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0003211课程名称:临床医学概论英文名称:Clinical Medicine Summary课程类型:专业课课程要求:必修学时/学分:3刀(讲课学时:32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适用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课。

使学生掌握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诊断思维;临床常见急症、传染病、内、夕卜、妇、儿等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预防方法。

在教授课程过程中将重点讲述药物在预防、治疗、诊断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使学生了解临床的常见疾病。

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以《解剖与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为先行课,与上述课程的联系要求如下:1.《解剖与生理学》应掌握生命活动中重要的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2.《生物化学》应理解DNA复制的半保留机制和半不连续复制;掌握DNA复制的一般特点;理解转录的基本过程、机制。

3.《分子生物学》掌握基因与基因组的概念,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及特点; 掌握真核RNA的转录后加工;掌握蛋白质合成的生物学机制;掌握原核基因表达调控模式; 掌握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一般规律三、课程教学目标1.应熟悉和掌握现代临床医学的内容和特点。

(支撑毕业能力要求1.3,2.2)2.掌握常见多发疾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及常规治疗方法。

(支撑毕业能力要求1.3)3. 了解未来医学的发展及未来的治疗方法(支撑毕业能力要求2.1,2.2)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五、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讲课为主,多增加一些图片和视频,适当安排一些病例讨论,要求学生多阅读相关资料,以加深对疾病的认识。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讲授、提问、讨论、演示等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理解各种常见多发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及治疗。

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一部分章节安排学生自学,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一些专业文献。

临床医学本科(临床医学方向)教学大纲(精品).docx

临床医学本科(临床医学方向)教学大纲(精品).docx

病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一)课程,性质:病理学属于学科专业基础课,是研究疾病发生的病因、发病机理以及疾病全过程中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以及患病机体的形态、机能和代谢的改变,并探索其内在联系及结局,从而阐明疾病的本质,为防治疾病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它是一门形态学基础学科,同时又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实验学科。

(-)目的: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可掌握正确认识及处理疾病的思维方法,为学生学习临床课程奠定基础。

(三)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掌握病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基本素质。

二、课程各教学环节的要求:本课程理论教学主要介绍病理学总论(包括组织细胞的适应与损伤、组织细胞损伤的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和肿瘤)及各系统主要疾病(包括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及传染性疾病等)。

实验教学要求学会病理形态学的观察、描述及诊断方法,要充分利用实习指导,对照说明来仔细观察标本,准确而简要地描述病变特点。

准备好一本图画本、一支红蓝铅笔随时进行简要的绘图;另外,要将标本大体改变、镜下改变及临床表现联系起来,弄清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加深对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之间关系的认识。

三、考试方式:本课程为考试科目。

期评成绩由期考成绩和平时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期评成绩的30%,包括实验报告(10%)、课外作业(10%)、实验考核(10%),期考成绩占70%o理论考试为闭卷考试,实验考核为实验切片考核。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人体组织胚胎学、病原微生物学及免疫学等, 后续课程有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等,病理学是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度的桥梁学科,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五、教学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绪论(一)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1.教学要求掌握:掌握病理学常见的研究方法;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熟悉: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了解: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发展史2.本章节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主要内容(1)病理学概念(2)病理学的地位和作用(3)病理学的研究方法重点、难点:病理学的研究方法(-)教学方式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一)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1.教学要求熟练掌握(1)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和类型(2)变性的概念(3)坏死的概念、基本病变、类型及结局掌握(1)细胞水肿的概念及病理变化(2)脂肪变性的概念、病因、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3)玻璃样变性的概念、类型及病理变化理解(1)萎缩的病理变化(2)化生的意义(3)纤维素样变性(纤维素样坏死)及病理性钙化的概念(4)凋亡的概念及与坏死的区别了解(1)粘液样变性、淀粉样变性和病理性色素沉着的概念(2)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原因和发生机制(3)凋亡的概念和形态特点(4)细胞老化的概念及发病机制2.本章节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主要内容(1)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一萎缩、肥大、增生、化生(2)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细胞水肿、脂肪变性、透明变性、粘液变性、病理性色素沉积和钙化;坏死的概念、坏死的形态学标记、坏死的类型、坏死的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

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要求

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要求

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要求1. 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
- 生物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医学理论 - 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等临床医学理论 - 医学伦理与法律法规
2. 熟练的临床实践技能
-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 常见医学检查和手术操作
- 医患沟通与医疗团队协作
3. 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人文素养
- 科学严谨、勤恳好学的态度
- 同理心、责任心和人文关怀精神
- 终身学习、持续专业发展的意识
4. 良好的综合素质
- 逻辑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优秀的沟通协作和组织管理能力
- 熟练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5. 健康的身心状况
- 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 能够承受工作压力和应对紧急情况
临床医学专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临床技能、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健康的身心状况,才能胜任日后的临床工作。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篇:《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附件11:《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摘要)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试用)——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绪言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等医学教育要培养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适应国际竞争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有必要重新修订高等医学教育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

修订专业基本要求的依据:一是社会发展对高等医学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二是医学学科本身发展的要求;三是高等医学教育内在规律发展的要求;四是世界各国重新制定本国新的医学专业目标与标准已成为趋势。

从这些情况出发,我们承担教育部重点项目“宽口径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在教育部高教司的指导下,全国17所院校协作,重新制订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

本要求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专业基本要求;第二部分是专业目标;第三部分是专业基本教学内容,提出当医学生毕业时,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

本方案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师,而且向社会公布,为医学生以及社会群众提供一个详细的专业说明,使教师、学生、社会三者都了解该专业基本标准,为社会共同对医学教育质量监控提供参照与衡量标准,从而保证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本要求主要适应于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教学,其中对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基本要求,对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的核心教学内容,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第一部分:专业基本要求临床医学专业是培养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诊治疾病的医师以及从事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宽口径医学专门人才的一类专业。

一、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为医疗卫生系统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学专门人才。

中国医科大学本科临床医学专业 教育办学标准自评参考

中国医科大学本科临床医学专业 教育办学标准自评参考
学校的评价活动必须确保并强化培养目标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应该进行综合考试,以鼓励学生融会贯通地学习,提倡学生自我评估,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形成。
1.考试内容应与课程目的以及培养目标对应,考试的导向情况;
2.各学科考试中综合性试题的比重及体现综合性、融汇性的举措(包括PBL和整合课程试题等);
64学校必须拥有并维护良好的图书馆和网络信息设施必须建立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使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能有效地用于教学使师生能够利用信息和通讯技术进行自学获得信息治疗管理病人及开展卫生保健工作
中国医科大学本科临床医学专业
教育办学标准自评参考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标准
自评参考
资料提供单位
1.





1.1
宗旨与目标
1.负责课程计划管理的专门职能机构的设置情况;
2.课程计划管理的举措;
3.主要教学环节体现课程计划管理的运行;
4.教研室对课程计划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5.学生对课程计划设置的反馈意见;
6.上级教育、卫生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对课程计划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学校/学院/教研室
2.课程计划管理必须尊重教师、学生和其他利益方代表的意见。
1.为保证达到规定的具体培养目标,要采取的保证措施以及具体的评估考核办法;
2.学生毕业及学位授予的有关规定如《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本科生管理暂行规定》、《学位授予规定》等。
学校/学院/教研室
分析自身不足及其改进措施
2.




2.




2.

关于临床医学本科生教学的基本要求

关于临床医学本科生教学的基本要求

关于临床医学本科生教学地基本要求随着留学生班地入医院开始临床后期学,我院临床医学本科生教育规模扩大,层次增多,要求提高,根据《规范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地规定(试行)》院字2014[3]有关要求与精细化管理需要,为便于有关科室与管理部门掌握,操作,对临床医学后期教学一本班,卓越医师班,留学生班有关理论授课,见带教,实管理地基本要求归纳如下:一,教学部1,年初公布本年度将入医院完成临床后期教学各层次临床医学本科生地教学计划。

2,学生入院前3个月下达临床医学一本班,卓越医师班,留学生班理论授课,见带教地具体安排。

3,临床医学一本班,卓越医师班,留学生班有专职或兼职地班主任,班主任或教学助理提前1周通知授课老师,提前1天提醒授课老师准时授课。

4,授课时完成课堂与教学质量评价,每学期分别由学生与管理员/专家对每位任课老师行质量评价至少1次,学期末完成各学科地教学质量评价。

5,建立临床医学本科生理论授课,见带教地师资队伍,每年公布。

1)理论授课老师:卓越医师班原则上要求副高(或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级职称;一本班原则上要求级(或以上)职称;留学生班要求语言达标并通过试讲。

2)见带教:卓越医师班原则上要求级(或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留学生班原则上由承担留学生理论教学任务或能够用英语行临床问题流地老师承担。

二,教研室(科室)6,具备教学工作小组,有专职或兼职负责本科生教学地秘书。

按照教学部要求推荐授课,见带教老师,并开展内部师资培训7,根据教学部下达教学计划,及时拟定教研室理论授课,见具体安排并报教学部;根据教学部下达"理论授课,见带教地具体安排",组织开展试讲,预讲,保证教学质量。

8,提前协调,安排好有关理论授课与见带教老师地临床工作,保证老师能够按照要求完成授课与见带教任务。

9,将教学任务与教学质量纳入本教研室或科室地个工作量,质量评价与二次绩效分配。

10,负责管理,带教实生。

原则上要求本院住院医师或第3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或规范化培训学员)且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单独值班地医师带教实生;按照实有关要求带教。

1 临床教学基本要求

1 临床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病例讨论--是实习阶段培养学生临床诊断、 治疗、预后等决策思维的重要教学活动。 目的:通过学习医学前辈、上级医师和同学之 间的知识经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口头表 达能力。 主持教师一般应由主治医师 以上职称,并且教学经验较 丰富的教师承担。
18
三、教学病例讨论基本要求
21
(一)准备工作
1.教研室应根据教学大纲及实习大纲要求,将 实习期间必须掌握的诊疗操作列入实习教学 计划,指定教师负责实施。操作示范指导的 内容、时间应事先公布,以便学生预习。 2.教师在做操作指导前,应结合临床经验, 参照教材及有关资料, 写好备课方案, 准备好所需器材。
22
(一)准备工作
3.在临床操作示范教学中要体现人文关怀,操 作示范指导应结合临床工作,在为病人做诊 疗的同时进行,但应事先向病人解释清楚, 以免引起误会。
29
五、实习小讲座基本要求
5.在小讲座中,教师应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鼓励提问,培养 积极探索精神, 努力提高教学 质量。
30
条件允许时也可于教学查房前2-3天打印出欲 查病人的病历摘要、实验室与特殊检查结果, 以便各级医师熟悉病人疾病情况,做好教学查 房前的讨论发言准备。
10
二、教学查房基本要求
1.教学查房是学生在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强化 临床思维训练、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要求 必须由经验丰富的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 教师担任。 2.要求通过进行病情询问和规范的体格检查, 就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对实习医师 和其他下级医师进行有针对性、指导性、启 发性的提问与辅导。 3.教学查房基本实施模式
27
五、实习小讲座基本要求
3.教研室应根据教学大纲和实习大纲的要求 确定讲课内容,将其列入实习计划,并记 录实施情况。在保证基本内容的基础上, 可安排部分 进展性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合集五篇)第一篇:《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附件11:《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摘要)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试用)——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绪言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等医学教育要培养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适应国际竞争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有必要重新修订高等医学教育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

修订专业基本要求的依据:一是社会发展对高等医学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二是医学学科本身发展的要求;三是高等医学教育内在规律发展的要求;四是世界各国重新制定本国新的医学专业目标与标准已成为趋势。

从这些情况出发,我们承担教育部重点项目“宽口径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在教育部高教司的指导下,全国17所院校协作,重新制订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

本要求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专业基本要求;第二部分是专业目标;第三部分是专业基本教学内容,提出当医学生毕业时,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

本方案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师,而且向社会公布,为医学生以及社会群众提供一个详细的专业说明,使教师、学生、社会三者都了解该专业基本标准,为社会共同对医学教育质量监控提供参照与衡量标准,从而保证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本要求主要适应于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教学,其中对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基本要求,对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的核心教学内容,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第一部分:专业基本要求临床医学专业是培养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诊治疾病的医师以及从事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宽口径医学专门人才的一类专业。

一、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为医疗卫生系统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学专门人才。

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初步达到临床医生的基本要求,为进入毕业后实践和专科教育与实践奠定基础。

二、修业年限5年三、授予学位医学学士四、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五、课程(包括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等)1.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道德课程;2.人文社科行为类课程,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医学法学、医学史、医学哲学以及文学艺术类课程等;3.普通基础类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化学、物理学、计算机、外语、体育等;4.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类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理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以及临床医学导论;公共卫生、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等课程;5.临床医学类课程: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诊断学(检体、实验)、神经科学、精神病学、医学影像学、传染病学、中医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皮肤科学、麻醉学、家庭/全科医学以及急救医学、康复医学、老年病学等。

(以上课程包括实验与见习)。

六、授课时数建议授课学时,按周学时26小时统计,必修课约3400学时左右,选修课约300学时左右。

理论课与实验课学时比约为1:0.6。

七、实习科目建议第五学年总共实习45周左右,其中:内科约12周,外科约12周,妇产科约4周,儿科约4周,神经科和精神科约2周,急诊科约2周,社区卫生保健实习约2周,高级选修实习3—4周等。

八、说明以上课程设置、实习科目及授课时数,各学校可以按照本地区本单位需求适当调整。

但是变化幅度应当在20%以内。

第二部分:专业目标本专业学生应掌握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为主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习公共卫生及与医学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有关知识与方法。

毕业时能达到如下目标: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学生要达到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要求以及职业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的要求。

特别强调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及医学人文精神,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树立为医学事业敬业终身的精神。

掌握医学伦理学原则,同情病人、尊重病人、救死扶伤,实行医学人道主义。

具有人际交流的能力,乐于向他人学习,善于与他人合作。

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活动,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

二、掌握医学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一)与医学相关的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二)人体各系统的正常结构与功能的知识。

(三)维持机体稳态的分子生物化学与细胞学理论。

(四)引起疾病的各种原因:遗传发育、代谢、中毒、微生物、免疫、肿瘤、老化、损伤等。

(五)人体主要器官系统在疾病过程中的结构与功能的病理与病理生理变化的知识。

(六)药物体内过程、作用原理、使用原则及不良反应的知识。

(七)理解科学实验在疾病研究中的作用。

三、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与临床技能(一)有效与病人沟通的能力,准确获取病史所有方面信息的能力(包括社会经济状况)。

(二)系统和特殊体格检查能力(包括精神状态检查)。

(三)常规操作技术,如静脉穿刺、动脉穿刺、腹腔穿刺、胃液引流、导尿、清创缝合等。

(四)选择辅助检查与解释检查结果的能力。

(五)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放射线及病理检查的主要所见知识。

(六)具有对常见病、急慢性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

(七)对常见病、急慢性病制定合理的临床处理方案的能力,包括治疗方案、合理用药以及康复计划。

(八)认识引起危及病人生命的心、肺和神经等系统疾病的病因学及选用首要治疗措施的能力。

(九)确认和制定危重症病人救治的基本原则的能力。

(十)掌握缓解病人疼痛,改善痛苦的知识。

四、掌握公共卫生及医学相关方面的知识(一)影响健康的经济、心理、社会、文化等非生物学因素的知识。

(二)群体的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与方法。

(三)确认个体疾病和损伤的危险因素和检查方法,掌握早期诊断、早期预防的方法。

(四)使用电子数据库或其他资源库,检索、评价和利用生物医学信息的能力,帮助解决个体与群体的医学问题和医疗决策。

(五)了解国家卫生法规和社会卫生保健服务体系。

(六)熟练应用一门外语。

第三部分:专业基本教学内容专业基本教学内容分成8大单元,系统涵盖了临床医学的专业内容和主要课程。

8个单元题目如下:1.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道德(建议学时约占总比例7%)2.普通基础(建议学时约占总比例25%)3.医学基础(建议学时约占总比例18%)4.基本诊疗技能(建议学时约占总比例20%)5.人体的器官系统与疾病(建议学时约占总比例15%)6.全身生理变化与疾病(建议学时约占总比例10%)7.医学与社会(建议学时约占总比例5%)8.临床实习(45周左右)第二篇:《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附件11:《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摘要)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试用)——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绪言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等医学教育要培养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适应国际竞争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有必要重新修订高等医学教育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

修订专业基本要求的依据:一是社会发展对高等医学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二是医学学科本身发展的要求;三是高等医学教育内在规律发展的要求;四是世界各国重新制定本国新的医学专业目标与标准已成为趋势。

从这些情况出发,我们承担教育部重点项目“宽口径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在教育部高教司的指导下,全国17所院校协作,重新制订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

本要求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专业基本要求;第二部分是专业目标;第三部分是专业基本教学内容,提出当医学生毕业时,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

本方案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师,而且向社会公布,为医学生以及社会群众提供一个详细的专业说明,使教师、学生、社会三者都了解该专业基本标准,为社会共同对医学教育质量监控提供参照与衡量标准,从而保证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本要求主要适应于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教学,其中对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基本要求,对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的核心教学内容,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第一部分:专业基本要求临床医学专业是培养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诊治疾病的医师以及从事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宽口径医学专门人才的一类专业。

一、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为医疗卫生系统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学专门人才。

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初步达到临床医生的基本要求,为进入毕业后实践和专科教育与实践奠定基础。

二、修业年限 5年三、授予学位医学学士四、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五、课程(包括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等)1.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道德课程;2.人文社科行为类课程,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医学法学、医学史、医学哲学以及文学艺术类课程等;3.普通基础类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化学、物理学、计算机、外语、体育等;4.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类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理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以及临床医学导论;公共卫生、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等课程;5.临床医学类课程: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诊断学(检体、实验)、神经科学、精神病学、医学影像学、传染病学、中医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皮肤科学、麻醉学、家庭/全科医学以及急救医学、康复医学、老年病学等。

(以上课程包括实验与见习)。

六、授课时数建议授课学时,按周学时26小时统计,必修课约3400学时左右,选修课约300学时左右。

理论课与实验课学时比约为1:0.6。

七、实习科目建议第五学年总共实习45周左右,其中:内科约12周,外科约12周,妇产科约4周,儿科约4周,神经科和精神科约2周,急诊科约2周,社区卫生保健实习约2周,高级选修实习3—4周等。

八、说明以上课程设置、实习科目及授课时数,各学校可以按照本地区本单位需求适当调整。

但是变化幅度应当在20%以内。

第二部分:专业目标本专业学生应掌握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为主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习公共卫生及与医学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有关知识与方法。

毕业时能达到如下目标: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学生要达到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要求以及职业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