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中考物理复习重难点专题训练:04物态变化【含答案】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训练—物态变化(含解析)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训练—物态变化(含解析)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训练—物态变化(含解析)1.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C【详解】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但不能接触容器底,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相平。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以下温度最接近22℃的是()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C.人的正常体温D.无锡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答案】B【详解】A.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故A不符合题意;BC.人体正常体温为36至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D.无锡盛夏室外最高温度超过35℃,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经过消毒直接用来测体温是37℃和40℃的两个病人,则这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A.37℃和40℃B.40℃和40℃C.39℃和40℃D.39℃和39℃【答案】C【详解】由于体温计有缩口,在不甩的情况下体温计示数只能上升不能下降,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经过消毒后直接用来测体温是37℃和40℃的两个病人,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显示39℃和40℃,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水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通过吸热、放热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间转化,如图所示。

已知甲是水,则()A.乙是冰B.丙是水蒸气C.由丙到甲的过程放热D.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答案】D【详解】AB.由于甲是水,由甲转变成乙要吸热知道,乙是气体,可推导出丙是固体,故A、B错误;CD.从丙到甲是熔化过程,要吸热,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5.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在0~35min内对物质加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在15~20min内没有吸收热量B.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C.该物质熔点为80℃,熔化过程持续了大约15minD.除图甲中器材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器材有天平和停表【答案】C【详解】A.由图乙可知该固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所以该物质是晶体,物质在15~20min内为熔化过程,要持续吸热,故A错误;B.该物质是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C.由图乙可知该晶体的熔点是80℃,熔化过程为10min~25min,持续时间15min,故C正确;D.本实验是探究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需要有计时工具和测温工具,不需要天平,故D错误。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物态变化(含答案)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物态变化(含答案)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物态变化知识点回顾一、熔化和凝固1.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

不同的物质在熔化时,表现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一类物质在熔化时,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直到由固态全部熔化为液态,温度才上升。

这类固体称之为晶体。

另一类物质在熔化时,没有一定不变的温度,在吸热后先变软,再变稀,最后全部变为液态,温度不断升高,这类物质称之为非晶体。

(2)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

晶体溶液在凝固过程中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

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不同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一般是不相同的。

(3)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在于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解读:熔化和凝固图象如图所示是晶体萘的熔化和凝固图象,由图可知:A点开始计时,B点表示t=5 min时萘的温度为80 ℃,此时萘仍全部处于固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萘不断吸收热量,萘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萘的熔化,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萘的熔点是80 ℃。

BC段与时间轴平行,到C点全部熔化成液态。

此后,萘继续吸热升温,如CD段所示。

从图象看出,B点是80 ℃固态的萘,C点是80 ℃液态的萘,BC之间是80 ℃固液共存状态的萘。

若从D点起停止加热后,液态萘温度不断降低。

当降到E点(80 ℃)时,开始凝固,凝固过程中不断放热,但温度仍保持80 ℃不变,直到F点全部凝固。

以后,固态萘放热,温度才开始下降,即图线中FG段。

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没有确定的温度,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凝固时放热,温度不断下降。

二、汽化和液化1.汽化(1)概念: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过程中物质要吸收热量。

(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3)蒸发:只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蒸发要吸热,所以有制冷作用。

(4)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①液体的温度;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

专题04温度、物态变化-2021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第2期)

专题04温度、物态变化-2021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第2期)

专题04温度、物态变化第2期一、单选题1.(2021·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考真题)恩施山美水美,经常可以看到山上云雾缭绕,雾的形成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A.汽化B.升华C.液化D.凝华【答案】C【详解】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2021·湖南邵阳市·中考真题)新宁崀山被有关专家誉为“丹霞之魂,国家瑰宝”、“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其中八角寨景区常年云雾缭绕,这些云雾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A.液化B.熔化C.凝华D.汽化【答案】A【详解】云雾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发生了液化现象,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1·湖南岳阳市·中考真题)生命离不开水,水是宝贵的资源。

以下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面上的水变干了是升华现象B.冬天用热水袋取暖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C.水结冰的过程需要吸热D.岳阳水资源丰富,我们不需要节约用水【答案】B【详解】A.地面上的水变干,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此为汽化现象,故A错误;B.由于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热水袋用水来取暖,故和水的比热容大有关,故B正确;C.水结冰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C错误;D.水是可再生能源,水资源丰富,但是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因此需要节约用水,故D错误。

故选B。

4.(2021·山西中考真题)“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已被列入联合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寒露”节气,露的形成要吸收热量C.“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大雪”节气,雪的形成要吸收热量【答案】C【详解】A.露的形成是液化,故A错误;B.“寒露”节气,露的形成是液化,要放出热量,故B错误;C.“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从气体变为固体,故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D.雪的形成属于凝华,凝华放热,故D错误。

2021年中考物理 专题训练:温度与物态变化(含答案)

2021年中考物理 专题训练:温度与物态变化(含答案)

2021中考物理专题训练:温度与物态变化一、选择题1. 在古代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在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四周流下,这样做主要是()A.为了新奇B.为了美观C.为了清洁房顶D.为了解暑降温2.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成为首位获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青蒿素受热易失去活性,为了从溶液中提取青蒿素,她创造性地选用乙醚代替水或酒精,这是利用乙醚具有()A. 较小的密度B. 较小的比热容C. 较低的熔点D. 较低的沸点3.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绘制成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冰是晶体B. 冰的熔点是0 ℃C. 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15分钟D.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4. 如图所示是加热-30 ℃的冰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B.水的沸点是98 ℃,说明当地的大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C.冰熔化时温度保持0 ℃不变,说明冰是晶体D.加热相同时间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的大5. 为防止食物腐败变质,可利用冰块或干冰使食物降温。

这是因为() A.冰块和干冰熔化吸热B.冰块和干冰升华吸热C.冰块升华吸热、干冰熔化吸热D.冰块熔化吸热、干冰升华吸热6.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7. 下图中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为了能较快地观察到碘的升华现象又要防止碘熔化,下列加热方式最合适的是(碘的熔点为113.7 ℃,酒精灯外焰温度约800 ℃)()A.浸入开水中B.用酒精灯外焰加热C.放入冰水混合物中D.置于常温下的空气中8. “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你一定听说过,下面有关这两个成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B.二者都能彻底止沸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而“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D.“扬汤止沸”能够彻底止沸,而“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二、填空题9. 寒暑表(如图)的示数是________.10. 盛夏时节天气炎热,小莉从冰箱里拿出一根冰棒吃了起来,顿时感觉凉爽了,冰棒在熔化过程中要________热量;哥哥从冰箱里取出一瓶矿泉水,不久后发现,原本干燥的瓶壁上有了许多水珠,这是发生了________现象(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11. 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喷出水雾,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分的________,就加快了从周围物体________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专项检测卷(附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专项检测卷(附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专项检测卷(附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对应物态变化关系正确的是()A.装热水的暖壶口上方的白气——汽化B.冬天眼镜上的白雾——熔化C.冻肉解冻时冻肉表面的水——凝固D.冬天室外的雪人变小——升华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A.铁水被铸成工件B.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C.深秋地面上出现的霜D.冰箱内的饮料结冰3.正在考试的小浩,对周围环境进行了估测,正确的是()A.第一次考物理心情激动,心跳1 次的时间约是0.1sB.开考铃响,监考老师走进考场,步行速度约为10m/sC.教室里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D.教室的温度大概是50℃4.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让我们领略了许多美妙景色,如图,属于凝固现象的是()A.“雾凇”的形成B.“窗花”的形成C.“露珠”的形成D.“冰柱”的形成5.下列描述与生活实际相符的是()A.令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37℃B.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一般为4℃C.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D.冬天,舒适的洗澡水温度约为80℃6.下列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特点正确的是()A.春天,留仙湖水面上的冰层消融——熔化——放热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汽化——吸热C.秋天,荷叶上晶莹的露珠——液化——吸热D.冬天,六角形的雪花漫天飞舞——凝华——放热7.如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凝器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放热B.液化,放热C.汽化,吸热D.液化,吸热8.冬天,挂在室外墙壁上的空调外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它的散热片上会覆盖一层“白霜”.这种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形式是A.汽化B.熔化C.升华D.凝华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在熔化过程中,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而只与物体振动的快慢和温度有关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目的是为了加快液体蒸发D.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无关,热值越大含有的热量越多10.把如图装碎冰块的试管插入装碎冰块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部分后,试管中的冰块将()A.能够熔化一部分B.不能熔化C.全部熔化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11.请按照物质的物理属性对下列物质进行合理的分类,并写出分类的依据.冰、水银、铅笔芯、玻璃、酒精、牛奶其中一类是.依据为其中另一类是.依据为12.如图所示是热管的工作原理图,当热管的热端受热时,吸液芯里的液体吸收热量变成蒸气,这一过程叫(填物态变化名称),蒸气在管子里跑到冷端热量变成液态,液体通过吸液芯又回到热端。

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专项训练题(附带有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专项训练题(附带有答案)
10.小枫用煤油自制了一个简易温度计(包含刻度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温度计的原理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B.瓶体若灌满水,该温度计也可以准确反映 的温度变化
C.该装置插入瓶中的玻璃管很细,目的是让细管液面变化更明显
D.在标准大气压下,把自制的温度计先后放入沸水和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分别达到 的B处和 的A处,则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B.M0min至25min时间内温度不变,没有吸热
9.如图所示,这是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是某晶体的熔化图像
B.该物质在第4m in时是固态
C.该物质在第12 min时不吸热也不放热
D.该物质的熔点为80 ℃
四、实验题
17.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
(2)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BC段的物质处于状态;
(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得到图像乙中的DE段,由此判断可能是液面上方的气压(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DE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填“能”或“不能”)沸腾;
(1)1℃等于多少华氏度?
(2)新余市的年平均气温约15℃等于多少华氏度?
参考答案:
1.B
2.D
3.B
4.B
5.B
6.C
7.D
8.B
9.D
10.B
11.1.30 -4
12.熔化凝华
13.运动放热
14.压缩体积表面积乙固液共存
15.0 100
16.
17.使得试管里的冰受热均匀固液共存低于不能降低
18.B需要乙水蒸气低于水的质量少

2021年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含答案)

2021年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含答案)

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一、选择题1.已知海波的熔点是48℃,则48℃时海波的状态是()A..一定是固态B.一定是液态C.一定是固液混合态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2.深秋时节、我国北方是滴水成冰的寒冷。

对于滴水成冰这一过程,有关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态变化是凝固,放出热量B.物态变化是熔化,吸收热量C.物态变化是汽化,吸收热量D.物态变化是液化,放出热量3.下列物质熔化时都没有熔点的一组是()A.铜、食盐、松香B.冰、石蜡、海波C.玻璃、沥青、松香D.硫酸、水晶、食盐4.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B.标准大气压下,纯金掉入钢水(液态钢)中不会熔化C.固态氢的熔点比固态水银的熔点低D.标准大气压下,-260℃的氢为固态,且属于晶体5.如图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48CB.在BC段,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BC段,该物质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D.该物质熔化用了10分钟,之后该物质处于液态6.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下雪后人感到寒冷的原因是()A.熔化吸热B.熔化放热C.凝固吸热D.凝固放热7.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B.纯金掉入铜水中不会熔化C.水银温度计在-40℃时已失效,不能使用D.在-265℃时,氢气是固态8.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在-260℃时,氢是固态B.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C.48℃时的海波不一定是固体D.水银温度计在-40℃时能够使用9.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到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A.冰全部熔化B.冰有少部分熔化C.水有少部分凝固D.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10.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液态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15min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二、填空题11.非物质文化遗产——画“糖人”,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专项练习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专项练习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专项练习题-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北京冬奥会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式的倒计时,彰显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下列与节气有关的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A.雨水,冰雪消融B.立夏,雾绕山峦C.霜降,霜满枝头D.大寒,滴水成冰2.下列有关温度和温度计的说法正确的是()A.体温计读数时不能离开人体B.温度计是根据玻璃泡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C.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D.某同学的体温是36.6℃,该同学体温正常3.“二十四节气”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10月23日开始的半个月是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属于()A.凝华B.液化C.凝固D.汽化4.如图所示,是我国农业生产中采用的滴灌技术,它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农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从而减少水分的蒸发,使水的利用率可达95%,主要原因是滴灌时()A.水的温度低B.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小C.水和植物的接触面积大D.水的流速大5.课本中想想做做的小实验-纸锅烧水,把盛有水的纸锅放在火焰上烧,水烧开了纸锅仍不会燃烧,这是因为()A.水能灭火,所以纸锅不会燃烧B.火焰的温度较低,低于纸的着火点C.水烧开后温度保持不变且低于纸的着火点D.纸不吸收热量,所以纸锅不会燃烧6.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6.9℃。

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6.5℃和37.5℃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A.36.5℃,37.5℃B.36.5℃,36.9℃C.36.9℃,37.5℃D.36.9℃,36.9℃7.图是某物质凝固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物质属于非晶体B.该物质的凝固点为80℃C.该物质的凝固过程用时18min D.该物质在第8min时处于固态8.如图是新推出的一款甜品,因为在下面盛水的大碗里加了干冰,所以盛甜品的小碗的周围冒着大量“白气”。

专题04 物态变化(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精讲讲练(全国通用)

专题04  物态变化(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精讲讲练(全国通用)

第四课物态变化基础知识过关一、温度及其测量1.温度(1)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摄氏度,符号:℃。

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沸水的温度为100 ℃;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2.温度计(1)工作原理: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

(2)使用方法:①看: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②放: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③读: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凹液面相平。

3.体温计:刻度范围为 35-42 ℃,分度值为 0.1℃;体温计有缩口,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应用力将细管中的水银柱甩回玻璃泡。

人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

二、熔化和凝固1.定义熔化前:持续吸热,温凝固前:持续放整个过程持续吸整个过程持续放热,1.定义考点一:温度计的使用1.(2022•遵义)游泳时为了谨防抽筋现象,最适宜的水温是()A.10℃B.20℃C.28℃D.40℃【答案】C【解答】解:适合游泳的水温有很多,一般室内游泳池的水温在26~28℃,而儿童池和残疾人池的水温则略高一些,所以下水前应试试水温,最适宜的水温约为28℃。

故选:C。

2.(2022•鄂州)妈妈对你说,今天降温了,看看墙上挂的寒暑表,自己选择合适的衣服。

如图所示,关于该寒暑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寒暑表的量程是﹣50~50℃B.寒暑表的分度值是0.1℃C.寒暑表的示数是21℃D.寒暑表的示数是39℃【答案】C【解答】解:A、寒暑表的量程是﹣30~50℃,故A错误;B、寒暑表的分度值是1℃,故B错误;CD、寒暑表的分度值是1℃,则其示数是21℃,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3.(2021•成都)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碰到容器壁B.将感温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C.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D.读数时如图所示,测量数据偏大【答案】D【解答】解:A.使用温度计时,感温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故选项A错误;B.使用温度计时,将感温泡浸入热水中,等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否则,测量结果可能偏小,故选项B错误;C.读数时,温度计继续留在被测热水中,避免因温度计离开热水导致温度下降,故选项C错误;D.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温度计内液柱上表面相平,图中俯视读数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故选项D正确。

中考物理真题汇编专题04温度、物态变化(解析版)

中考物理真题汇编专题04温度、物态变化(解析版)

专题04温度、物态变化一、单选题1.(2021·江苏扬州市·中考真题)冬天,打开装有热水的保温杯杯盖,有“白气”冒出,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B.熔化C.凝华D.液化【答案】D【详解】A.有“白气”冒出,白气是液态水,是水蒸气变为液态,故是液化,升华是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故A不符合题意;B.有“白气”冒出,白气是液态水,是水蒸气变为液态,故是液化,熔化是固态变为液态,故B不符合题意;C.有“白气”冒出,白气是液态水,是水蒸气变为液态,故是液化,凝华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故C不符合题意;D.有“白气”冒出,白气是液态水,是水蒸气变为液态,故是液化,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1·四川南充市·中考真题)以下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屋顶的霜B.窗玻璃上的冰花C.树枝上的雾凇D.水面上的冰【答案】D【详解】A.霜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B.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C.雾凇是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D.水面上的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

选项D和ABC形成原因不同。

故选D。

3.(2021·四川成都市·中考真题)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碰到容器壁B.将感温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C.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D.读数时如图所示,测量数据偏大【答案】D【详解】A.温度计感温泡不可以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否则会造成所测温度不准确,故A错误;B.将感温泡浸没热水后,应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故B错误;C.读数时温度计不应离开热水来读数,否则会造成读数有偏差,故C错误;D.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值保持水平,图中俯视读数或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故D正确。

故选D。

4.(2021·江苏扬州市·中考真题)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两个活动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A.都是为了受热均匀B.都是为了控制温度C.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D.前者是为了控制温度,后者是为了受热均匀【答案】C【详解】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是为了受热均匀,使用水浴法对碘锤加热目的是使碘的温度不高于其熔点,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专项提升训练(带含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专项提升训练(带含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专项提升训练(带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小明洗完了衣服,下列举措中能使衣服更快晾干的是()A.把衣服晾晒在阳光下B.把衣服晾晒在阴凉处C.把衣服折叠起来晾晒D.将衣服放在无风处晾晒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吸收热量的是()A.树叶上的霜B.护目镜上的“水雾”C.湿手被干手器烘干D.千里冰封3.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热的柏油路上时,刚好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A.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温度很高B.洒水后空气的温度升高,身上的汗较难蒸发C.地面上的水反射了阳光,使身体得到更多的热量D.水蒸发时把地面的热带到了人的身上4.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是中国独创的美食之一、它可根据个人喜好加入不同汤料和食物,使得众口可调、老少皆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汤汁沸腾后,仍然持续加热,汤汁温度保持不变B.在煮食物的过程中,汤汁会越来越少,该过程是液化C.用燃气灶加热火锅时,调大火力可以提高燃气的热值D.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因为汤里含有的热量多5.把塑料袋套在浓密的树叶上扎紧袋口,经过一段时间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A.附着在塑料袋的外表面B.由原料袋中空气直接液化而成C.由空气中的水先升华后凝华而成D.由树叶中的水先蒸发后液化而成6.有两支温度计,甲的玻璃泡用沾有酒精的棉花包上,乙什么也不包,然后用扇子不停地向两支温度计扇风,在酒精未蒸发完前会看到A.两支温度计的示数都升高B.两支温度计的示数都不变C.两支温度计的示数都降低D.甲的示数降低,乙的示数不变7.把100℃的水蒸气和等质量0℃的冰混合后达到热平衡,若此过程中与外界无热传递,最后的温度和状态是(冰的溶解热为3.36×105J/kg,水在100℃时的汽化热为2.26×106J/kg)()A.温度高于0℃低于100℃的水B.温度100℃的水C.温度0℃的冰水混合物D.温度100℃的水和水蒸气8.下面是与热现象有关的四幅图形,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寒冷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而成B.图乙中昆虫和植物上的露珠是水蒸气汽化而成C.图丙是某次温度计读数的示意图,这样读数会使测量结果偏大D.图丁是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曲线,其中晶体在BC段不吸收热量9.如图所示是某地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A.当天的风速可达9.0m/sB.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C.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因为要吸热,所以感觉很冷D.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6度”10.一位年轻的护士将一支体温计用力甩了几下测了甲的体温,在忙碌中她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乙和丙两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人体温一定都是39.3℃B.三个人中有只有一人体温是39.3℃C.乙、丙两人的体温一定都低于39.3℃D.甲的体温一定是39.3℃二、填空题11.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其中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专题训练(含有答案)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专题训练(含有答案)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专题训练(含有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图像。

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A.水的凝固过程B.海波的凝固过程C.玻璃的凝固过程D.蜡的凝固过程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B.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吸热C.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D.水到100℃就沸腾3.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杯子中装有0℃的冰水混合物,水较少,冰块较大,冰与杯底有接触且对杯底有压力,在冰块熔化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杯中水位高度将保持不变B.冰块受到水的浮力将逐渐减小C.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将逐渐增大D.杯中水的温度降逐渐升高4.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在0~35min内对物质加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在15~20min内没有吸收热量B.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该物质熔点为80℃,熔化过程持续了大约15minD.除图甲中器材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器材有天平和停表5.2011年上半年,长江中下游遭受百年一遇的大面积干旱,如图是岳阳洞庭湖大桥下裸露的湖床.为了缓解旱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要水,其中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播撒到云中,使其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导致降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升华现象B.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汽化现象C.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是凝固现象D.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6.汽车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下列关于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的导航仪是利用接收卫星发射的超声波工作的B.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工作的C.汽车的防冻液的熔点较高,可以保持在低温天气时冷却系统不凝固D.汽车的后视镜相当于凹面镜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来扩大司机的观察视野7.小明对教室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合理的是()A.黑板擦受到的重力约为100NB.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C.教室内一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1000WD.教室内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约为37℃8.下列现象与物理知识相对应的是()A.深秋早晨的雾﹣﹣液化B.磁铁能吸引大头针﹣﹣分子间存在引力C.灰尘在空中飞舞﹣﹣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D.冬季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做功改变物体内能9.下列现象由凝华形成的是A.春天,草木上的露珠B.夏天,池塘水变干C.秋天,地面上霜D.冬天,冰凉衣服变干10.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B.课桌的高度大约是1.8 mC.1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 kgD.在青藏高原上用普通的锅烧开水,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11.下列知识结构错误的是()A.B.C.D.12.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二、填空题13.小刚在物理课上学习了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气流速度三个因素有关。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物态变化(含答案)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物态变化(含答案)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物态变化一、选择题1.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如图,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A.液化放热B.蒸发吸热C.凝固放热D.升华吸热2.用两根相同的棉签分别蘸上等量的水和酒精,然后同时在黑板上画两条线,发现用酒精画出的线先“消失”了,此证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A.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B.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得越快C.蒸发得快慢与液体的种类有关D.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3.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A.春天,白雾弥漫B.夏天,大雨滂沱C.秋天,霜打枝头D.冬天,千里冰封4.习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彰显出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江河、湖、海、湿地、森林和草原等在调节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于降雨和地球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表水和海水放出热量后,汽化成水蒸气B.部分上升的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会液化成小水滴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时放出热量,凝华成小冰珠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中吸收热量,液化成雨水5.解决问题时,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

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的水舀起来高高扬起再倒回去,使得水温暂时低于水的沸点而停止沸腾;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烧着的木材,使得水无法吸热而停止沸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扬汤止沸”说明水沸腾时温度不需要达到沸点也能沸腾B.“釜底抽薪”说明水沸腾时需要吸热C.“扬汤止沸”是加快水的蒸发,降低水的温度D.“扬汤止沸”是解决表面问题,“釜底抽薪”才是解决根本问题6.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态变化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C.天气炎热的夏天,往地上洒水,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利用了水汽化吸热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7.住在非洲沙漠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电冰箱保鲜食物,当地人发明了一种简易陶制的罐中罐——沙漠冰箱。

2021年中考物理考点专题复习:物态变化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1年中考物理考点专题复习:物态变化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1年中考物理考点专题复习:物态变化专项练习题考点一:熔化与凝固1.图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像。

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25minB.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CC.在第30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在第10min到第25min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2.小明对甲、乙两种物质做凝固实验,得到温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甲在第2min时是液态B.甲在ab段吸热C.甲的凝固点是48℃D.乙是非晶体3.海波的熔点是48℃,则48℃的海波()A.一定是固态B.一定是液态C.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4.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B.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C.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D.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先变软,然后变成粘稠体,最后变成液体5.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如图乙所示是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根据图象特征可判断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当冰熔化一段时间后,试管中冰的质量(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冰在熔化过程中(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大约持续了min。

(3)加热到第3min时,物质的状态为(选填“液态”、“固态”或“固液共存”)。

(4)再加热过程中,杯口上方出现“白气”,“白气”是水蒸气(填一物态变化)而成的。

(5)在实验过程中,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而是把装有冰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这样做不但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冰的温度上升速度较(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6.在探究“固体的熔化特点”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某物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该物体的熔点是_________℃,这种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2)0℃时物质的状态_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固液共存状态”或“三者都有可能”)(3)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设置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二:汽化和液化1.一瓶冰冻的矿泉水置于常温下,表面会变湿,这属于物态变化中的()A.熔化B.汽化C.凝华D.液化2.下列事实中,能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的是()A.湿雨伞撑开后干得较快B.将洗过的衣服在阳光下晒一晒干得较快C.拖过地板后开窗通风地板干得较快D.游泳者上岸后会感到冷3.夏天,坐在湖边的树底下,风吹来人感到凉爽.下列对其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水的比热容大,湖水吸热温度升高较快B.树叶里水蒸发带走大量的热C.风减慢了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D.地形宽旷,不利于散热4.当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会()A.升高B.降低C.不变D.与气压无关5.新鲜的菠菜放两天就“蔫”了,其中水分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发生了()A.液化B.沸腾C.凝固D.蒸发6.在海拔数千米的高原上,牧民用水煮了很久的牛肉往往煮不烂,这是因为()。

《物态变化 》2021年中考物理专项模块练习(人教版)(附答案)

《物态变化 》2021年中考物理专项模块练习(人教版)(附答案)

本课的设计初衷,是为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

作为教师要充分保护好孩子的自信心,只有孩子们有了自信,才有可能持续保持对某些事物的兴趣和热情。

“失败是成功之母”应该改为“成功是成功之母”,特别是在孩子刚开始对某些事物倾注热情和精力的时候,对他们自信心的保护至关重要。

所以强烈建议平时的测验应在学目标范围内尽可能的简单,最大限度的保持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正所谓“大道至简”,在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情况下,教师的课堂要设计的简便扼要,要把较难的、复杂的问题、深刻的问题讲的轻松自然,诙谐幽默,像涓涓细流,于无声中浸润学生的思维。

本课在单元中,属于承上而启下的教学内容。

2021年中考物理专项模块练习模块一04物态变化1.如图是一种新型材料﹣海绵金属,它是往熔融的金属里加进起泡剂,金属中产生大量气泡,再将金属强制冷却、快速凝固:气泡被“冻结”在固体的金属里,这样就使海绵金属具有了多孔的独特结构,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海绵金属的密度比同成分金属的密度大B.海绵金属的导电性能比同成分金属的导电性能弱C.由于海绵金属多孔,可作为消音设备的材料D.由于海绵金属里有大量气泡,可作为保湿材料【解析】解:A、由于海绵金属中有大量气泡,在体积一定时,比同成分金属的质量小,所以密度小,故A 错误;B、由于空气是绝缘体,故海绵金属的导电性能比同成分金属的导电性能弱,故B正确;C、由于海绵金属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利于吸收声音的能量,起到消音的作用,故可作为消音设备的材料,故C正确;D、空气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作为保温材料而不能作为保湿材料,故D错误。

【答案】A。

2.英国两名勇敢的物理学家为了进行实验,走进面包房的烤箱里,请人把烤箱的温度逐渐升高,直到箱内干燥空气的温度升到160℃时才停止,几小时后,两位勇敢的科学家平安无事的从烤箱中出来。

科学家为什么能忍受高温,以下解释不正确的是()A.空气不善于传热B.人体附近空气温度为160℃C.人体不断出汗,汗液汽化吸热,维持体温36.5℃左右D.为了防止人体水分流失应不断喝水【解析】解:人站在高温烤箱中,此时人体在较高外界温度下主要通过蒸发散热。

人教版2021年中考物理考点精练:物态变化(解析版)

人教版2021年中考物理考点精练:物态变化(解析版)

2021年中考物理考点精练第二部分物态变化一.温度计及其使用1.(2020·长沙)体温检测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常用工具有水银体温计和红外线测温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外线属于可见光B.水银体温计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C.使用水银体温计之前,应该用沸水给体温计消毒D.使用水银体温计之前,要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把水银甩下去【答案】D【解析】A、红外线是一种看不见的光,故A错误;B、水银体温计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故B错误;C、体温计的量程35℃~42℃,沸水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沸点为100℃,体温计不能放在沸水中消毒,故C 错误;D、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直管中的水银不能自动回到玻璃泡内,所以使用体温计之前应先甩一甩使水银回到玻璃泡,故D正确。

故选:D。

2.(2020·云南)如图所示,寒暑表测出的气温是______°C。

【答案】-3;【解析】如图甲所示,寒暑表分度值为1°C,指针位于0刻度线以下第3个小格,故测出的气温是-3°C。

二.物态变化辨析1.(2020·黄冈)下列现象由液化产生的是()A. 吉林雾淞B. 草上露珠C. 浓雾消散D. 冰雪融化【答案】B【解析】A.雾淞是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草叶上有露珠,是水蒸气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故B符合题意;C.浓雾消散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冰雪融化冰由固态变成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2020·吉林)冬捕时,刚打捞上来的鱼,体表的水会迅速结冰。

冰的形成属于()A.汽化B.液化C.凝固D.凝华【答案】C【解析】冰是鱼表面的水遇冷凝固形成的,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2020·龙东)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不是放热的是()A.冬天衣服冻干 B.冬天窗上冰花C.冬天草上白霜D.压缩乙醚成液体【答案】A【解析】A、冬天衣服冻干,是冰的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A正确。

2021年广东省中考物理复习专练(广州专版)(4)——物态变化

2021年广东省中考物理复习专练(广州专版)(4)——物态变化

2021年广东省中考物理复习专练(广州专版)(4)——物态变化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1春•黄埔区校级月考)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像反映的是非晶体凝固图像B.t2,t3时刻物体温度相等,内能相等C.凝固过程中放热但物质的温度不变D.相较于t3时刻,t2时刻分子运动更剧烈2.(2020•番禺区一模)广州在“回南天”的时候,房间里“湿气”很大,地砖上湿漉漉的。

小明打开空调,调节到制冷模式,观察到空调出风口喷出“白气”,地面上的水很快变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气”是空调吹出来的冷空气B.“白气”形成过程需要放热C.“白气”是汽化形成的D.地面上的水很快变干主要是因为空气温度低,加快了水的放热3.(2020•荔湾区校级二模)下方是标准大气压下,物质的熔点与沸点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沸点(℃)熔点(℃)物质沸点(℃)熔点(℃)碘185113水1000液氮﹣196﹣210酒精78﹣117 A.工业制纯度更高的酒精的方法是标准大气压下加热水和酒精混合物,使其一种液体从液态迅速变为气态,一种仍保持液态。

可推断这个过程中混合物温度应当控制在0℃到﹣117℃之间B.标准大气压下,在约80℃热水中加热碘,发现有碘蒸气产生,说明此时固体碘可能先熔化再汽化C.标准大气压下,将液氮倒入牛奶中制作冰淇淋,发现液氮剧烈变为氮气,产生大量气泡,此时液氮的温度等于﹣196℃D.标准大气压下,将液氮倒入牛奶中制作冰淇淋,发现空气中有白雾,白雾是水蒸气4.(2020秋•番禺区月考)根据如表所提供的数据,在1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标准大气压下物质熔点/℃酒精﹣117水银﹣39铅328氧﹣218A.酒精的凝固点是﹣117℃B.320℃的铅吸热时,温度可能不变C.﹣220℃的氧应是气态D.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温度计5.(2019秋•花都区期末)如图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a是晶体,b物质是非晶体B.物质b的凝固点为50℃C.物质a的熔化过程持续了6分钟D.物质b在第3至第9分钟内不吸热6.(2019秋•白云区校级月考)如图是某物质在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2021年湖南省中考物理复习专练(长沙专版)(4)——物态变化

2021年湖南省中考物理复习专练(长沙专版)(4)——物态变化

2021年湖南省中考物理复习专练(长沙专版)(4)——物态变化一.选择题(共16小题)1.(2020秋•雨花区校级期末)如图是某种物质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面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这是非晶体的凝固图像B.该物质的凝固过程经历15minC.在AB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D.在BC段物质放热,温度保持不变2.(2019秋•盐田区校级期中)2019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下列有关水的现象发生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初春,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B.盛夏,晾在外面的衣服很快变干C.深秋,夜晚草叶上形成露珠D.寒冬,树枝上形成雾凇3.(2020秋•长沙期中)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次实验时大气压都高于标准大气压B.100℃的水蒸气和100℃的水温度一样,如果烫伤到人以后,烫伤效果也一定相同C.实验中会观察到水沸腾时形成的大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越来越小D.分析图乙中的图线可知,第一次实验比第二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多4.(2018秋•长沙期末)小敏做冰的熔化实验时,绘制了如图所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得出的说法正确的是()A.冰是非晶体B.冰的熔点是0℃C.第5min 一定是液态D.冰熔化过程用时10min5.(2021春•长沙月考)表中列出了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

请根据此表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铁钨固态氢熔点/℃﹣38.81064108315353410﹣259A.铜球放入铁水中不会熔化B.零下255℃时的氢是固态C.3408℃时的钨是固态D.水银温度计可测零下40℃的气温6.(2020秋•雨花区期末)长沙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分明。

下列自然界发生的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A.初春时节冰雪开始消融B.夏末时分有露珠凝结C.深秋时节枯叶有凝霜现象D.严冬时分屋檐有冰棱7.(2020秋•长沙期末)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A.该物质是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50℃C.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且温度升高D.该物质在第35分钟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8.(2020秋•雨花区校级期末)下表为几种物质熔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几种物质的熔点/℃(标准大气压下)物质熔点物质熔点物质熔点纯铁1535铝660固态水银﹣38.8铜1083铅328固态酒精﹣117金1064冰0A.表中所有物质均为晶体B.铁锅可以用来熔化铜C.﹣38.8℃的水银一定为液态D.测量﹣50℃的气温要用酒精温度计9.(2020秋•雨花区校级月考)关于生活中的一些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体温计能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石油气通常采用降温的方法将其液化储存在钢罐内C.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中,是为了减慢水分的蒸发D.锅内的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继续升高10.(2020秋•天心区校级月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为37℃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m/sC.一间普通教室的高度约3mD.人以正常速度上一层楼所用时间为10s11.(2020秋•岳麓区校级月考)某房间里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将甲放在空气中,乙的玻璃泡插入被密封在玻璃瓶内的酒精中,丙玻璃泡用浸有酒精的湿棉花包裹着放在空气中,关于它们的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示数相同,都等于室温B.甲的示数为室温,乙、丙的示数相同,并都低于室温C.只有甲温度计的示数与室温相同D.甲、乙、丙示数都相同,都等于室温12.(2020秋•开福区校级期中)2020年10月11日凌晨3时,位于大兴安岭之巅的中国最冷小镇呼中镇降下今秋第一场大雪,这是今年第一场大范围降雪,部分地区积雪深度达到6厘米,正式开启“童话模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们在雪地里活动时,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B.气温低于0℃时若不采取其他措施,雪是不能熔化的C.雪的形成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D.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13.(2020秋•开福区校级期中)科技推动社会发展,科研人员发明一种新型材料,它在150℃时开始熔化,当温度升到200℃时还没有熔化完,如图中能反映这种材料凝固特点的图像是()A.B.C.D.14.(2020秋•开福区校级期中)水银温度计中封闭着一定量的水银,在用这种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过程中,水银发生热胀冷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计中水银的体积不变B.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不变C.温度计中水银的高度不变D.温度计中水银的状态不变15.(2020秋•长沙月考)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利用物态变化中所伴随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为人们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中考物理复习重难点专题训练04物态变化【知识梳理】1.六种物态变化物态变化名称变化前的物态变化后的物态吸、放热情况生活实例举例生活应用举例熔化固液吸热冰化成水、蜡化成蜡水冶炼金属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浇铸浇铸工艺品汽化液气吸热水蒸发、水沸腾晾晒粮食、衣服;分离混合液体液化气液放热露、雾、“白气”天然气液化升华固气吸热“干冰”升华用“干冰”人工降雨凝华气固放热霜、雪、雾凇冰冻衣服变干2.液体温度计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使用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体温计有缩口,可以离开人体读数;量程35-42℃,分度值0.1℃;用前要用力甩几下,使液体回到感温泡中。

3.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一样。

晶体熔化的特点是: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简记为“只吸热不升温”)。

4.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

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沸腾时,要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蒸发吸热致冷,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上方的气体流动速度。

5.“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使物体受热均匀;“熔化过程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晶体质量少或者加热功率太大。

6.“探究水的沸腾的规律”的实验中气泡大小的变化规律:沸腾前,由大变小;沸腾时,由小变大。

使水较快沸腾的常见方法:用温度较高的热水、减少水的质量、加盖、加大加热的火力。

7.几种图像【易混淆点】1.凝华与凝固:凝华是气态变为固态;凝固是液态变为固态。

二者变化后的物态相同,但变化前的物态不同。

2.升华与汽化:升华是固态变为气态;汽化是液态变为气态。

二者变化后的物态相同,但变化前的物态不同。

3.“熔化”的“熔”子,常常被错写为“融”“溶”等。

4.“华”与“化”字时常用错。

没有“液态”出现的物态变化过程,用“华”;其余用“化”。

5.沸腾时液体内的“气泡”大小问题:沸腾前,由大变小;沸腾时,由小变大。

【典例分析】【例1】(2020滨州3)以下对中华古诗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C.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答案】C【解析】AB .雨、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现象,AB 错。

CD .霜、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凝华现象,C 正确。

D 错。

选C 。

【思路小结】注意区分各种物态变化时变化前和变化后的物态,根据物态变化来确定物态变化的种类。

【例2】(2020广东23)为了“探究水满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取0.2kg 水进行实验。

液体沸腾图像(1)如题图甲所示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2)根据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时间/min1 2 3 4 5 6 7 8 温度/°C9092 94 96 98 99 99 99 99(3)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

为提高水的沸点,换用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4)假如酒精灯均匀放热,且释放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忽略沸腾前水的质量变化以及热量的损耗,从第5 min 起1分钟内水吸收的热量是J 。

[()34.210J kg c =⨯⋅水℃] 【答案】 (1)自下而上 (2)(3)99不可行 (4)1.68×103【分析】(1)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应先固定酒精灯的位置,再固定烧杯的位置,最后调整温度计的位置,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自下而上。

(2)根据表中数据,分别描出水在相应时段内的温度,最后线将各点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3)由液体沸腾时的特点知: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从外界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为99℃。

液体的沸点与液体的种类和气压有关,与火力大小无关,为提高水的沸点,换用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不可行。

(4)因酒精灯均匀放热,且释放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忽略沸腾前水的质量变化以及热量的损耗,由图像可知:酒精灯每分钟放出的热量使酒精每分钟升高温度2℃,从第5 min起1分钟内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cm△t=4.2×103J/(kg.℃)×0.2kg×2℃=1.68×103J。

【思路小结】注意装配器材时的顺序(先下后上,留意酒精灯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结合比热容分析加快沸腾的方法;利用描点法绘制图像。

【真题操练】1.(2020巴中3)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冰箱冷冻室内壁霜的形成是液化现象B. 衣柜里的樟脑丸不断变小是凝华现象C. 潮湿的衣服放在通风处能使蒸发加快D. 烧开水时,壶嘴不断冒出“白气”是汽化吸热过程【答案】C【解析】A.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A错。

B.衣柜里的樟脑丸不断变小,是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升华现象,B错。

C.潮湿的衣服放在通风处,空气的流动速度快,衣服上的水分蒸发加快,C正确。

D.“白气”是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放热过程,D错。

选C。

2. (2020北京5)隆冬,滴水成冰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熔化B. 凝固C. 液化D. 升华【答案】B【解析】滴水成冰,水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

B正确,选B。

3. (2020滨州4)甲乙两图分别是根据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图甲:冰在BC段处于液态B. 图甲:冰熔化的时间为10minC. 图乙:水的沸点为98℃D. 图乙:实验地点的大气压强高于1标准大气压【答案】C【解析】AB.由图甲可知:冰在BC段处于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冰熔化的时间为t=t C—t B=10min-4min=6min,AB错。

CD.通过图乙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98℃,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液体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所以此时大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C正确,D错。

选C。

4. (2020成都4) 在“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防疫“神器”,戴眼镜的人常因口罩佩戴不严实,出现眼镜“起雾”的情况。

“起雾”是因为发生了()A. 液化现象B. 汽化现象C. 熔化现象D. 升华现象【答案】A【解析】“雾”是人呼出的水蒸气温度较暖,遇到冷的眼镜液化成小水滴。

选A。

5. (2020鄂州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 湿衣服晾干B. 冰棒周围冒白气C. 冰雪消融D. 用久的灯泡内壁发黑【答案】B【解析】A.湿衣服晾干是水汽化成了水蒸气,蒸发现象,A错。

B.冰棒周围冒白气是冰棒周围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液化现象,B正确。

C.冰雪消融是冰变成水,熔化现象,C错。

D.灯泡内壁发黑是灯的钨丝先升华再凝华造成的,D错。

选B。

6. (2020甘孜5)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 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是升华现象B. 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 深秋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D. 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固现象【答案】C【解析】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A错。

B.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白气”是小水珠),是液化现象,B错。

C.深秋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C正确。

D.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D错。

选C。

7.(2020广元3)学校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要求对每位师生进行体温检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体温计的量程是35℃~45℃B. 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C. 检测某同学体温是36.8℃,该同学体温正常D.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为0℃【答案】C【解析】A.体温计测量的范围是35∼42℃,A错。

B.体温计分度值是0.1℃,B错。

C.人的正常体温大约37℃左右,体温是36.8℃属于正常体温,C正确。

D.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D错。

选C。

8. (2020宜昌14)如图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霜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 水蒸气形成白霜时吸收了热量C. 冰中加盐提高了冰的熔点D. 如果不加盐,则罐底出现小水珠而不是白霜【答案】D【解析】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盐会让冰的熔点降低,所以会有大量的冰融化成水。

冰融化成水是一个吸热过程,因此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温度会变低,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凝华成为固态的霜,同时放出热量;如果不加盐,则罐底附近的空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D正确。

选D。

9. (2020黄冈1)下列现象由液化产生的是()A. 吉林雾淞B. 草上露珠C. 浓雾消散D. 冰雪融化【答案】B【解析】A.雾淞是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成固态,凝华现象,A错。

B.草叶上有露珠,是水蒸气由气态变成液态,液化现象,B正确。

C.浓雾消散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汽化现象,C错。

D.冰雪融化是冰由固态变成液态的水,熔化现象,D错。

选B。

10.(2020南京5)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冰袋降温②冰冻的衣服晾干③干冰变小④冰花的形成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冰袋降温,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熔化现象;②冰冻的衣服晾干,冰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于升华现象;③干冰变小,干冰由固态变成气态,升华现象;④冰花的形成,水蒸气变成冰晶,凝华现象;所以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②③。

选C。

11.(2020北京24)做研究水沸腾的实验时,当水温为8℃时,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水沸腾后持续加热一段时间。

利用记录的数据绘制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从图像可知,从计时开始,水被加热min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

【答案】599【解析】由图可知,从第5min开始,水的温度保持99℃不变,所以从第5min水开始沸腾,沸点是99℃。

12. (2020达州12)午餐前老师向我们的双手喷洒消毒酒精进行消毒,喷洒在我们手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此时酒精发生了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双手感觉很凉,表明此物态变化是一个热过程。

【答案】汽化吸【解析】喷洒在手上的酒精很快变干,酒精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汽化现象。

同时双手感觉很凉,表明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