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5篇
渗透法制教育的化学教案.doc
渗透法制教育的化学教案篇一: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天桥中学化学组陈云化学是法制教育的隐性课程,但依托化学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结合教学材料,抓住适合的契机、寻找最佳切入点,就能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法制教育。
一.进行人身安全等法律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要求“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安全问题重于泰山,尤其是对青少年学生而言,有意或无意的伤害时常发生,危害自己甚至累及他人。
生命意识、安全意识教育时刻都不能放松。
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要教会他们如何避免伤害,学会自救与救人,避免有意或过失犯罪。
为以后走上社会进行安全生产打下基础。
例如在学习一些危险品,如易爆炸、易燃、易挥发,有刺激性、腐蚀性、放射性及剧毒性,在对这些物质的学习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其性质,更要教会学生在生产生活中如何正确使用、贮存、运输这些物品,熟悉易燃物、易爆物、剧毒性物品的常见标识。
严禁就地排放易燃易爆物料及化学危险品。
如金属钠的性质实验中,如果把用剩的钠随便仍到水池中,立即就会发生爆炸。
在学习浓硫酸的三大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时,讲述了浓硫酸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不慎被洒上浓硫酸,不能先用水冲洗,而要根据情况迅速用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
社会上的一些不法之徒利用浓硫酸打击报复伤害他人,严重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益,是违法犯罪行为。
应及时向学生指出:不仅用浓硫酸伤害人是违法犯罪行为,而且携带爆炸品、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压缩气体、自燃物品、毒害品等乘车、船、飞机都是法律不允许的,要掌握基本安全法律常识,以免不小心造成无意伤害,误触法律,遗憾终生。
在学习可燃物的燃烧条件、爆炸概念时可适时联系2010年“2·26”广东烟花爆炸事故,普宁市军埠镇石桥头村村民杨某非法燃放烟花,引爆家门前堆放的烟花,造成21人死亡,48人受伤。
初中化学法制渗透教育教案
初中化学法制渗透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化学法制渗透,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掌握化学法制渗透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
3. 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培养学生的正确法制意识和遵守法律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化学法制渗透的概念和特点。
2. 化学法制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化学法制渗透的原理和方法。
4. 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渗透”这个词的含义,激发学生对化学法制渗透的兴趣。
2. 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
二、学习(25分钟)1. 讲解化学法制渗透的概念和特点。
2. 分组讨论化学法制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进行汇报。
3. 讲解化学法制渗透的原理和方法。
4.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对法制观念的理解。
三、活动(15分钟)1. 进行化学法制渗透实验。
2. 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加深对化学法制渗透的理解。
四、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法制观念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遵守法律,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化学法制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小短文。
2. 提醒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法制渗透有了初步的了解,增强了法制观念,培养了正确法制意识。
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化学法制渗透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初中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初中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教学内容:渗透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渗透法的定义和基本原理2. 掌握渗透法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3.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教学重点:1. 渗透法的概念和原理2. 渗透法在实验和工业中的应用教学难点:1. 渗透法在实验中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2. 渗透法在工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教学准备:1. 实验装置和试剂:葡萄糖溶液、半透膜袋、蒸馏水2. 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模板3. PPT课件和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渗透现象,并让学生猜想渗透法是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的。
二、渗透法原理讲解(10分钟)1. 解释渗透法的基本原理:溶质在浓度较高的溶液通过半透膜向浓度较低的溶液扩散的现象。
2. 介绍渗透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渗透法实验操作(20分钟)1. 展示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进行渗透法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3. 让学生填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
四、渗透法在工业中的应用(10分钟)1. 介绍渗透法在食品加工、药品制备等领域的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渗透法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优势。
五、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六、作业布置1. 完成实验报告并交给老师。
2. 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渗透法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渗透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展开,通过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一概念,并培养他们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实验训练和案例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九年级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爱护水资源)(精选五篇)
九年级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爱护水资源)(精选五篇)第一篇:九年级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爱护水资源)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公开课教案授课时间:授课地点: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内容: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节《爱护水资源》课题1 爱护水资源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2)了解水污染问题,形成节水和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研究,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状况,学会用辩证的方法来看问题,形成节水和爱水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水资源的丰富与有限。
(2)、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相关的法律知识。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1、材料的整理与分析及探究活动的开展;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我们每天都要用水,要喝水,你能说出水对于我们人类有哪些用途吗?2、假如没有水,你想世界将是什么样?二、探究新知[自主学习] 水对我们来说如此重要,我们人类拥有的水资源状况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8-P70页,并完成测试内容。
[交流讨论]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对水资源有了初步的认识,请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进行交流并回答下列问题。
1、浩瀚的海洋不仅繁衍着无数水生生物,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请谈谈有关海水的成分及应用前景方面的知识?2、你如何看待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很多,但人类不久将出现水危机?3、阅读课本第70页图4-4、图4-5及水资源紧缺指标说一说你获得哪些信息?[归纳板书]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既丰富又短缺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水球”。
2、淡水资源极度缺乏,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冰川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难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即1.07×1016m3。
初中化学渗透责任教育教案
初中化学渗透责任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渗透在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熟悉渗透的表达方式和计算方法;
3. 掌握渗透的影响因素和应用;
4.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渗透的概念和作用;
2. 渗透压和渗透速率;
3. 渗透的影响因素;
4. 渗透的应用。
三、教学步骤:
1. 输入环节:通过教师讲解、视频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渗透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引发
学生对渗透现象的兴趣。
2. 讨论环节: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探讨渗透压和渗透速率的影响因素,引导学生提出新的
问题和观点。
3. 实验环节: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渗透过程,掌握渗透的表达方
式和计算方法。
4. 拓展环节:讲解渗透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渗透技术的发展前
景和社会意义。
5. 总结环节:教师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让学生掌握重点和难点知识,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评价:
1. 完成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渗透相关的习题和实验报告;
2. 参与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环节中的表现和贡献;
3.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验环节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
五、课后作业:
1. 复习渗透压和渗透速率的相关知识点;
2. 完成相关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3. 思考渗透技术在解决环境污染和水资源利用中的应用。
希望以上教案范本可以帮助您更好地进行初中化学渗透责任教育的教学工作。
祝教学顺利!。
九年级化学学科法制教育渗透计划
九年级化学学科法制教育渗透计划新课程标准的精髓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而法制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形成符合社会主流的正确的观念与意识,明确个人的责任与义务,伸张正义,惩恶扬善。
加强学生的法律法规教育,培养遵纪守法的一代新人,是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和任务。
化学学科教学中对学生法制观念的形成同样也承载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化学是法制教育的隐性课程,但依托化学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结合教学材料,抓住适合的契机、寻找最佳切入点,就能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法制教育。
依据化学教材的内容,结合《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化学部分,对本学期化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特做下列计划:1.在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一节中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条为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大气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大气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六十一条对违反本法规定,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直接经济损失百分之五十以下罚款,但最高不超过五十万元;情节较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造成重大大气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在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爱护水资源一节中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一条为了防治水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饮用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水环境,并有权对污染损害水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
初中化学渗透德育教育教案
初中化学渗透德育教育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介绍化学渗透的基本概念,并通过渗透实验引导学生探讨渗透现象背后的道德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渗透的定义和原理;2. 学习渗透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 探讨渗透现象与责任、诚实、团队合作等道德价值观的关系。
教学重点:1. 化学渗透的定义及原理;2. 渗透实验的操作步骤;3. 渗透现象与道德教育的联系。
教学难点:1. 渗透现象与道德教育的深入探讨。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玻璃试管、试管夹、色素溶液、薄膜袋;2. 实验原料:色素溶液;3. 实验步骤和操作指导。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渗透”一词,让学生猜测其可能的含义,并讨论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况。
2. 理论讲解:简要介绍化学渗透的定义和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渗透现象的基本概念。
3.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渗透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4. 实验讨论:引导学生就实验结果展开讨论,探讨渗透现象与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之间的联系。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渗透现象背后的道德教育意义。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运用渗透理论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困境;2. 组织学生进行相关道德教育主题讨论,深化对渗透现象与道德教育的认识。
教学反馈:1.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渗透实验,监督学生实验操作,及时反馈实验结果;2.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主题讨论,评价学生对道德价值观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实验结果的分析,评价学生对化学渗透的理解和道德教育的掌握程度,为进一步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课题1 空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最常见的物质──空气,并了解空气的组成;
2、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方法,在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探究过程中,能提出问题,并设计简单实验解决问题;
2、初步学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从实验信息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教学重点
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
教学方法
讲演法、自学指导法、分组实验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仪器、药品
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装置、500 mL量筒、100 mL量筒、10 mL量筒、500 mL 烧杯、红磷、水、火柴。
……
2012年12月24日。
初中化学渗透教案
初中化学渗透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渗透现象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渗透现象的表现形式。
3. 能够利用实验方法观察和验证渗透现象。
教学内容:
1. 渗透的定义和特点。
2. 渗透现象的表现形式。
3. 渗透实验的设计和观察方法。
教学重难点:
1. 渗透现象的表现形式。
2. 渗透实验的设计和观察方法。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玻璃漏斗、砂糖、纸杯、水。
2. 实验布置:在纸杯中放入一定量的水,加入适量的砂糖搅拌均匀。
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渗透现象,让学生了解渗透现象的基本概念。
2. 实验操作:让学生观察纸杯中水和砂糖的情况,观察是否发生了渗透现象,并记录观察结果。
3.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观察结果,讨论渗透现象的原理和表现形式。
4. 总结归纳:总结渗透现象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并引导学生归纳渗透的概念和实际应用。
教学延伸:
1. 让学生观察不同浓度溶液的渗透现象,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2. 让学生设计其他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的渗透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观察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了解渗透现象的表现形式和原理,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和实验能力。
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初中化学法制渗透教案
初中化学法制渗透教案目标:学习和了解法制渗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对化学相关法律规定的理解和遵守意识。
教学内容:1. 什么是法制渗透2. 化学相关法律规定3. 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4. 化学品的标识和储存教学目标:1. 了解法制渗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化学相关法律规定3. 培养学生对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重视意识4. 提高学生对化学品标识和储存的正确操作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化学相关法律规定和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难点:化学品标识和储存的实际操作技能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品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危害性。
二、讲解法制渗透的概念和原理(15分钟)教师讲解法制渗透的定义和作用,并举例说明化学法制渗透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三、介绍化学相关法律规定(15分钟)教师讲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化学品管理条例》等,让学生了解化学品在生产、使用和储存过程中的相关规定。
四、讲解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15分钟)教师详细介绍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强调学生在使用和储存化学品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如必须佩戴防护用具等。
五、学生合作实践(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化学品标识和储存的实际操作,让他们熟练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
六、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认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正确使用和储存化学品。
作业:整理化学品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写一篇小结。
扩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了解化学品在企业中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并与所学知识进行对比讨论。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法律法规的灵活运用,引导他们始终保持对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重视和遵守。
九年级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5篇九年级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化学,认识到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能进一步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
2.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3.知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
4.了解化学学科的学习特点,从而为学好化学做充分准备。
5.知道探究性学习是学好化学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6.绿色化学必将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学策略】1.魔术表演。
(1)魔棒点灯。
在酒精灯的灯芯里预先放有少量高锰酸钾,将玻璃棒预先插在盛有浓硫酸的试管里(试管里的浓硫酸不要被学生看出来)。
表演时将玻璃棒点在灯芯里的高锰酸钾上,即可产生火焰。
(2)水变“牛奶”,“牛奶”变水。
用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呼出的气体,石灰水变浑,继续吹气,浑浊变清。
(3)白纸显字。
预先在白纸上用酚酞溶液写好“奇妙化学,源于生活”八个字,晾干呈无色,将稀氨水贮于小型喷雾器内,表演时,将氨水喷在白纸上即可显现出8个红字。
面对学生好奇、兴奋的眼神,教师很自豪地告诉学生,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2.小组交流“你对化学学科的认识”。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推荐组内的1个同学到全班交流。
(针对不能很好合作的小组,让他们加强合作重要性的体验)3.全班交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以下要点。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学习化学的要求:①认真预习,重视实验。
②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学会与同学合作与交流。
③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积极探究。
④独立完成作业(包含书面、手工、调查、研究等作业)。
5.[要点1] 化学的作用学习化学,可以认识物质性质及变化规律,弄清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并且可以控制化学变化,使其向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
例如,懂得了燃烧的原理,就可以使燃烧充分,节约能源,并能有效地防火灭火等。
初中渗透法制的化学教案
初中渗透法制的化学教案
年级:初中
主题:法制的渗透
目标:
1. 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2. 了解化学实验中可能涉及到的法律规定和安全要求;
3.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尊重规则的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1. 导入(5分钟):
介绍法制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法律对社会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讨论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演示实验(10分钟):
进行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如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和法律规定,例如穿戴实验服装、戴护目镜等。
3. 分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化学实验中可能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并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例如实验室中的废物处理、实验器材的规范使用等。
4. 知识输入(10分钟):
讲解实验中可能涉及的法律规定和安全要求,引导学生认识到遵守法律和规则的重要性。
5. 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尊重法律、遵守规则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极遵守法律。
作业安排:
1. 阅读有关化学实验中的法律规定和安全要求的材料,写一份总结;
2. 研究一个有关化学安全的案例,分析案例中的法律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对法律规定的遵守情况;
2.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并对作业进行评分。
九年级化学上册法制渗透教案(完整版)
九年级化学教案上册科目:化学年级:九年级教师:梁艳教材分析:在小学自然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化学知识,现在作为一门独立的“化学”猝然客人类似学习,大家会提出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
绪言从大家的亲身感受,提出了很多饶有趣味,并带有一定想象力的问题,指出这些并非都是一些美好的愿望,它们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从而引导大家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科学,它们的任务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接着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化学学科和现代科技成果,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注重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
教学思路:教材创设了一些情景,从殷实的史实出发,展示了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我们要仔细地阅读认真的品味,初步从化学、技术、社会这三者的密切关系中领悟化学学习的价值,建立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责任感。
中考分析:本课题重点引入了什么是化学,为什么学化学,这是学习化学必须弄清楚的最基本知识,并贯穿了学习的全过程,是中考必考的重点。
中考热点为化学研究的对象、作用及发展史。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1、什么是化学2、化学的作用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四、课时设计一课时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教材分析:本单元由“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使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走进化学实验室”三个课题组成。
初中化学知识的渗透式教学方法范文
初中化学知识的渗透式教学方法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知识的渗透式教学方法摘要:渗透式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方法。
本文以初中化学教学为例,探讨了渗透式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为初中化学教师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渗透式教学;初中化学;教学方法;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化学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此,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实现知识的渗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当前化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渗透式教学方法的内涵渗透式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技能、方法融入学生的思维活动之中,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自然地接受和领悟知识,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渗透式教学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学生主体:渗透式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2.情境创设: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思维训练:渗透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分析、综合、评价等思维活动。
4.实践操作: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其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初中化学渗透式教学方法的应用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例、实验现象等方式,创设有趣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例如,在讲解氧气的作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使学生自然地领悟到氧气的氧化性。
2.提出问题,引导探究教师要善于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例如,在讲解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初中化学知识的渗透式教学方法(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知识的渗透式教学方法第一篇范文在教育领域,渗透式教学方法逐渐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手段。
特别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采用渗透式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初中化学知识的渗透式教学方法。
1. 理解渗透式教学理念渗透式教学方法认为,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一个被动接收的过程,更是一个主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将知识点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 创设生活情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情境,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例如,在讲解化学反应原理时,可以以日常生活中的食品腐败、清洁剂的使用等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和过程。
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 开展实验教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渗透式教学方法强调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富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例如,在讲解氧气制备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制备氧气并观察其性质。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4. 注重思维训练渗透式教学方法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等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解化学方程式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和分析方程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5. 开展合作学习渗透式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实验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例如,在讲解化学概念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完整word版)彭彪九年级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德江县长堡镇水塘学校彭彪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铁)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2、了解防止金属生锈的简单方法,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具体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2、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1、了解从常见铁矿石中提炼铁的原理。
2、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和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三、教学难点1、冶炼铁的原理和含杂质等不纯量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如何使学生解决生活中金属锈蚀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收集资料,指导阅读,动画演示,讨论交流,拓展探究,实验展示,自主评价。
五、教学内容【引入】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新授课】一、金属资源概况1、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少数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以单质形式存在。
【阅读资料——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普遍使用的金属如铝、铁与其在地壳中的含量有关。
【看图8-17】 2、几种常见的矿石: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菱铁矿(FeCO3) 黄铁矿(FeS2)、铝土矿(Al2O3)、黄铜矿(CuFeS2)、辉铜矿(Cu2S)二、铁的冶炼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 CO + Fe2O3高温2 Fe + 3CO2↑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3、设备:高炉4、实验室还原氧化铁现象:玻璃管内粉末由红色逐渐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①先通CO再加热,反应后,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CO。
②尾气要做处理(点燃或收集),以免污染空气。
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教案标题: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化学渗透法制的概念和原理;2. 掌握化学渗透法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法制意识。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化学渗透法制的兴趣,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知识讲解:2. 介绍化学渗透法制的概念和原理,包括渗透、化学反应和法制的基本概念。
通过简单的实例解释化学渗透法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案例分析:3. 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化学渗透法制问题,并讨论其合法性和合理性。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其科学思维和法制意识。
实验活动:4. 设计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化学渗透法制现象。
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化学渗透法制的理解和应用。
讨论和总结:5. 结合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化学渗透法制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进行互相交流和辩论。
作业布置:6. 布置相关的作业,如文献调研、案例分析或实验报告等,巩固学生对化学渗透法制的理解和应用。
评价方式:7. 根据学生的参与度、讨论质量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给予相应的反馈和指导。
教学资源:- 图片或实物相关材料- 化学渗透法制的案例和实例- 化学实验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药品- 相关的参考书籍、网站或视频资源教学扩展:教师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来进行讲座或座谈会,深入探讨化学渗透法制的前沿发展和实际应用。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实验室或企业,了解更多关于化学渗透法制的实际操作和应用场景。
备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可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渗透法制教育化学
第二单元咱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术:1.熟悉干净的空气对人类的重要性及污染后的空气所带来的危害。
2.了解生产、生活中哪些物质的排放会致使空气污染。
二、进程和方式:由于我国很多地域普遍利用煤作燃料,因此易产生硫酸型酸雨,咱们通过实验探讨充分熟悉到酸雨对建筑物、植物,对人和动物产生的危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空气污染的危害的熟悉,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激发环保动机,明白采取什么办法能够减少空气污染,促使咱们自觉地尽自己所能去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空气质量。
渗透法制教育:通过学习空气中的成份,可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三条:违背本法规定,造成重大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严峻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教学重点:空气污染及防治。
教学难点:酸雨的形成及危害。
课型:新课,1课时。
教法:多媒体、探讨实验。
教具:空气污染来源的图片、空气污染危害的图片、瓶装SO2气体、集气瓶、水、小草、石灰石、铁片、镊子、试管、稀盐酸、紫色石蕊试液、滴管、玻璃片。
教学进程:教学总流程:测评导入新课→讨论空气污染物→探讨酸雨危害→讨论空气污染的防治作业设计:1.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C.可吸入颗粒D.二氧化碳2.下列办法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工业上废气的任意排放B.鼓励农人利用燃煤C.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D.焚烧生活垃圾3.交流讨论①酸雨是如何形成的?列举两例,说明生活中酸雨危害。
②结合你所学知识和身旁的生活、生产实际,谈防治酸雨可采用哪些有效办法。
板书设计:课题1:空气一.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气体(主如果:CO、SO2、NO2等);烟尘。
二.空气污染物的来源1.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2.工业废气三.空气污染的防治办法四.酸雨的形成、危害和防治课后反思:第三单元自然界中的水课题4:珍惜水资源二、珍惜水资源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术:1.说出自然界中的水的特性。
化学法制教育教案设计
化学法制教育教案设计(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计划、教学总结、教学发言、教案大全、教学课件、教学心得、教学感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plans, teaching summaries, teaching speeches, lesson plans, teaching courseware, teaching experiences, teaching insigh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化学法制教育教案设计化学法制教育教案设计篇1化学学科法制教育教案设计引言化学学科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的学科,对学生培养科学思维、实验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化学渗透法制教育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一、教案背景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是针对中学化学课程中的法制教育内容而设计的一份教学计划。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制意识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因此,通过化学课程的渗透,以化学的原理和实践为基础,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增强学生的法律素养,已成为当今中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教学目标1.了解法制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2.掌握化学综合知识,并能够将其与法制知识相结合。
3.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
4.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的适用和实践。
5.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1.法制教育导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了解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让学生明确法治社会的价值观。
2.化学知识梳理结合化学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对化学原理、实验以及化学应用进行梳理和总结,为后续的法制教育渗透做好准备。
3.法律法规介绍介绍与化学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危险化学品管理法、环境保护法等,通过讲解法律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和约束力。
4.案例分析选取与化学相关的典型案例,例如化学实验过程中的意外伤害案例,化学品泄漏案例等,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在化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
5.综合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化学实验和课堂展示等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化学与法律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通过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案例分析法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理解法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
3.游戏化教学法通过设计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化学知识和法制教育知识。
五、教学评价1.教学评估方式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观察、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报告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理解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5篇九年级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化学,认识到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能进一步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
2.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3.知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
4.了解化学学科的学习特点,从而为学好化学做充分准备。
5.知道探究性学习是学好化学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6.绿色化学必将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学策略】1.魔术表演。
(1)魔棒点灯。
在酒精灯的灯芯里预先放有少量高锰酸钾,将玻璃棒预先插在盛有浓硫酸的试管里(试管里的浓硫酸不要被学生看出来)。
表演时将玻璃棒点在灯芯里的高锰酸钾上,即可产生火焰。
(2)水变“牛奶”,“牛奶”变水。
用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呼出的气体,石灰水变浑,继续吹气,浑浊变清。
(3)白纸显字。
预先在白纸上用酚酞溶液写好“奇妙化学,源于生活”八个字,晾干呈无色,将稀氨水贮于小型喷雾器内,表演时,将氨水喷在白纸上即可显现出8个红字。
面对学生好奇、兴奋的眼神,教师很自豪地告诉学生,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2.小组交流“你对化学学科的认识”。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推荐组内的1个同学到全班交流。
(针对不能很好合作的小组,让他们加强合作重要性的体验)3.全班交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以下要点。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学习化学的要求:①认真预习,重视实验。
②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学会与同学合作与交流。
③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积极探究。
④独立完成作业(包含书面、手工、调查、研究等作业)。
5.[要点1] 化学的作用学习化学,可以认识物质性质及变化规律,弄清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并且可以控制化学变化,使其向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
例如,懂得了燃烧的原理,就可以使燃烧充分,节约能源,并能有效地防火灭火等。
学习化学,可以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自然界中的物质,如可以从石油中提炼汽油、煤油、柴油等,从空气中提纯氧气等。
学习化学,可以帮助人们研制新的材料,研究新能源,研究生命现象、合理利用资源,防止污染和保护环境,推动农业增产,推动人体健康等。
学习化学,也有利于人们学习和研究其他学科或领域。
[要点2] 怎样学好化学学好初中化学,最重要的是要牢固地、系统地、了解地掌握好化学基础知识,掌握好基本的实验技能。
一部分同学在初学化学时感到有极大的兴趣,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会感到“容易懂、记不住、难理解,不会解答问题”,从而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其实学习化学同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只要了解学科的特点,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就能取得不错的学习效果。
要想学好化学,希望同学们注意以下几点:1.树立信心。
要深刻认识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化学是中学生必须学好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不能有轻视的思想,更不能有畏难的情绪,应该充分相信自身的能力,相信自身一定能学好化学。
2.加强记忆。
要学好化学,记忆是关键,初中化学作为起点学科,要认识、了解的新东西太多,如元素符号、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的化学式、基本的定义定律等。
不能仅满足听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同时通过勤复习、勤记忆更进一步加深理解。
3.认真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学好化学,必须认真做好实验,仔细观察,并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还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思考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4.不错的思维习惯。
化学学习中,思维习惯很重要,对遇到的现象、问题要善于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学会对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逐渐培养自身分析推理能力,找出学习化学的“窍门”。
在化学解题过程中,更要善于抓突破口,或正推或逆推,或发散性地进行思考,逐步使问题明朗化。
5.学好其他学科。
学好化学,除要注意化学的学科特点外,更要注意多学科间的渗透与联系。
学好数学、物理、生物等是学好化学的有力保证,当今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在化学这门学科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除进行化学实验外,更要利用先进的测试手段,同时通过了解世界上关于环境、生命科学、材料、能源等各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从而进一步明确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总之,只要同学们能抓住化学学科的特点,有不错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多看书、勤记忆,认真做好实验,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要学好化学必须做到以下“六个字”。
动脑──思考、反思。
动口──提问、交流、解答。
动手──实验操作、探究、验证。
板书设计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化学学习方法。
“六个字”动脑──思考、反思。
动口──提问、交流、解答。
动手──实验操作、探究、验证。
九年级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2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爱护水资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教材主要介绍了水资源概况和水资源保护两部分内容。
水资源概况,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说明水的短缺,教材主要通过一些数据和图表来说明水资源情况,如利用几组对比数字突出我国大部分城市用水紧张的现状,意在加强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
水资源保护是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角度谈的,同样阐述不多,以图、表代文字。
这里只给学生关于节水和水污染问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想,具体的内容留待学生在课内外的一些活动中自身去寻求、获得。
本课题后的调查与研究和习题就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这类活动。
这样既体现了本课题最基本的教育目的,又给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探索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
(2) 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3) 初步学会写调查报告,围绕课题制作学生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采访、查阅文献、网上搜索等方法,收集关于水资源及其利用、保护等信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在学习活动中加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以及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3)认识网络资源在学习中的作用。
3.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二.学情分析山区农村的水资源比较丰富,水的污染程度也比较轻微,学生对水资源的缺乏和水的污染缺少感性认识;学生爱好电脑也喜欢上网,但只会在网上游戏而不知道如何利用网络来学习。
三.教法和学法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本节课要在网络教室里进行。
教师通过展示多媒体素材创设教学情景,制作网络课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设置学生任务来驱动教学目标的实现。
学生采用自主性学习、协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准备1.教师:收集多媒体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自主分成小组,对学校、家乡的水资源现状、使用以及污染程度进行调查。
五.教学程序1.创设情境(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美丽水景图》,通过欣赏大自然水体的美丽,让学生感受到是水把大自然打扮得绚丽多彩,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好朋友,从而产生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
(2)播放一段《走访环保专家》的录像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到我国水资源的缺乏以及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激发起学生的水危机意识。
(3)出示“国家节水标志”图,引导学生先思考,再通过网络搜索,查出“国家节水标志”图的准确含义,让学生初步体验网络在学习中的作用。
2.自主学习:(1)打开课件,点击“学习目标”。
(2)在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件,围绕学习目标进行自主性学习。
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教学所探索的核心为了突出本课的重点,我在课件中收集了丰富的文字材料和录像资料,设置了几个优秀的关于《水资源保护》网站的链接,学生能方便的点击相关链接查看具体内容,通过查看这些内容,能深刻的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从而也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山区的信息比较闭塞,好在今年国家给我们配备了远程教育资源卫星接收系统,从此我们山里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外面优秀的教育资源了,《校园主页》上有《XX省教育网台》和中央电教馆的《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的链接,学生点击这些链接也能查看相关内容。
我设置的《同步练习》有两个目的,首先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第二是告诉学生,生产纸需要很多木材和水,在我们的学习或生活中尽量减少纸的使用而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如这次的练习通过电子邮件上交给老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只强调个别化学习是不够的,我在课件中设计了与校园论坛的链接,教师引导学生参与交流,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交流学习成果的空间。
在学习中,学生会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要来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多看、多听几遍,感兴趣的地方可以深入地了解,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教师苦口婆心地灌输,学生反而能更主动、更快乐、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3.学生作品制作:开放式的自主学习有较大的随意性,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办法,部分学生是很难实现学习目标的,我采用任务驱动法,设置了任务:(一)每一位学生写一份关于家乡、学校水污染和用水情况的调查报告,找出问题并明确提出整改方案;(二)分小组以《爱护水资源》为主题,制作一个学生作品:学生网站、演示文稿、化学墙报(选其中的一项)。
素材来源于网络搜寻和社会调查,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相互合作,共同完成。
既加强了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对信息的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的能力。
4.作品展示:在校园内张贴化学墙报,邀请学校领导和老师参加学生的社会调查汇报,观看学生网站和演示文稿的展示,向全校的师生进行爱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首先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第二是可以加强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热爱家乡的观念。
5.总结评价: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寻求解决方案,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
将优秀的学生作品发布在校园网上,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六.设计理念设计这堂课,主要依据《化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些精神,使学生“懂得利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加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引导“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在了解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关于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逐渐学会“用”化学,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然的关注程度。
另外,我想把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扩大信息时空,提升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