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的土地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国历代的土地制度
篇一:中国历代土地制度
中国历代土地制度
一、原始社会:土地氏族公社所有制。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成果。
二、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一一井田制,实质是国王私有制,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三、封建社会: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种形式
1、地主土地所有制(我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土地制度,占支配地位)
①确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标志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商鞅变法规定: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②影响:对中国圭寸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繁荣起过积
极作用,但其闭塞性和自给自足的特点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
的发展,尤其是阻碍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
中国社会的长期贫困和落后
③废除:1950年新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
法》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2、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①屯田制:西汉、东汉、曹魏、蜀、金朝、元朝、明朝、
清初等实行过屯田制,屯田制的推行,安置了大批无地农民,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均田制:始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流行隋唐,且被
日本借鉴、吸取,其影响深远。后随着土地兼并的严重,唐玄宗时国家无地可分,均田制崩溃(这是实行两税法的原因之一)
③更名田:1669年,康熙帝宣布把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耕种人所有,叫“更名田”
3、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其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四、中国近代的土地制度
1、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天朝亩田制度》
①内容:a、土地问题: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b、分配问题: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②特点:绝对的平均主义
③评价: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以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结晶,但这种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2、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平
均地权
①内容: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
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②评价:表明资产阶级已开始注意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①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
a、内容: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的有制
b、意义: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
地,生活上得到保证,提高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②抗日战争时期
内容: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作用: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也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五、建国后的土地政策:土地政策的四次调整
1、1950年土地改革,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
法》
①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新解放区的农民无地或少地
②内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保护富农的政策③意义:连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农民翻了身,为新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1953年开始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内容:把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
③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3、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③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原因:过去的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
作出正确的决策
②内容: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
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③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
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六、农业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完成十五大确定的跨世纪
发展的宏伟任务,必须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持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发展,保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
②我国农村必须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为迎
接挑战,农业发展必须保证落实以下几方面:
a.控制人口增长,保持农村人口稳定。
b.稳定党的农村基本政策,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
为农村中的基本制度确立下来。
c.实行科教兴农,推进农业现代化。
d.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e.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水利建设。
F.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
极性。
g.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h.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合作与交流。
i .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篇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第二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新授课1课时20XX.2.27周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了解土地兼并、租佃关系、商品经济之间的关系,培养整合教材主线及深入挖掘历史名词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案和多媒体相结合,宏观整合与案例分析情境创设相结合,师生合作探究,从他土地制度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与土地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