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中医辨治
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方法中医穴位按摩与针灸的疗效
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方法中医穴位按摩与针灸的疗效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给患者带来不少不适和痛苦。
除了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外,中医也有一些独特的治疗方式,如穴位按摩和针灸等。
本文将介绍中医穴位按摩和针灸在十二指肠溃疡治疗中的疗效。
一、中医穴位按摩的疗效中医穴位按摩是一种通过刺激身体特定穴位来调理人体机能的疗法,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包括十二指肠溃疡。
穴位按摩能够通过调理气血运行,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从而起到缓解症状、改善疾病的作用。
1. 穴位选择在中医中,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常用的穴位有三阴交、足三里、关元等。
三阴交位于下腹部,是一个具有调理子宫和胃肠功能的重要穴位。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部,不仅可以调理脾胃功能,还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
关元位于下腹部,有益气活血、调理脾胃的功效。
2. 按摩手法按摩穴位时,可以使用适当的力度进行推拿和旋转按摩。
推拿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活络经脉,增强穴位的疗效;旋转按摩则能够调理脾胃功能,缓解胃肠道的紧张和痉挛。
3. 按摩频率和时间对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每天按摩穴位的时间最好控制在20-30分钟,每次按摩可进行2-3遍。
按摩的频率可以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调整,一般建议每天进行2-3次。
二、针灸疗法的疗效针灸是中医特有的治疗方式,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的流通。
针灸可以通过调理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达到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目的。
1. 针刺穴位常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针灸穴位有足三里、曲骨、太冲等。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部,具有调理胃肠功能的作用。
曲骨位于腹部,有益气活血、调理脾胃的功效。
太冲位于脚底,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炎症的作用。
2. 针灸方法针灸方法有多种,如手针、气补法、气泄法等。
具体选择哪种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中医师的判断来决定。
一般来说,通过针灸可以调理胃肠道功能,促进溃疡的愈合。
3. 针灸频率和时间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针灸疗程一般为10-15天,每天进行1-2次。
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的中医中药详解
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的中医中药详解胃或十二指肠粘膜被腐蚀,形成疮面,就是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由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原因和症状差不多,所以医学上把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通称为溃疡病.溃疡病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
溃疡病发生的原因与高级神经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
我们知道,人体的一切器官,都是受大脑管理的,胃和十二指肠当然也不例外。
如果大脑皮层受到某种有害的刺激,如忧愁、恐惧、愤怒、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等,都会使大脑皮层的机能降低。
在大脑皮层机能降低的同时,比较低级的神经中枢的机能反而亢进,结果就引起胃和十二指肠的功能不正常,引起胃酸分泌增多,胃部肌肉紧张性加强,臂蠕动增加,供应胃和十二指肠血液的血管痉挛等等,导致部分的胃粘膜或十二指肠粘膜被消化而形成溃疡病。
当胃或十二指肠形成溃疡以后,它不象其他的皮肤破损或粘膜破损那么容易愈合;由于胃液的消化与刺激,溃疡多半变成慢性。
溃疡病的疼痛等症状对大脑皮层来说也是一种不良的刺激,它可以影响并加重大脑皮层的功能紊乱,进一步加重溃疡病的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这就是溃疡病之所以会反复发作、不易愈合的道理。
溃疡病的发作或复发,还有一些诱因,如饮食不节,暴饮暴食,等等。
还有一些药物如阿斯匹林、保泰松、辛可芬、利血平、考的松、强的松等,都能使溃疡病复发或恶化,因此,溃疡病人不宜用这些药物。
溃疡病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
痛的部位是在上腹部正中或略偏左侧。
疼痛的特点和饮食有密切关系,可分为“早发的疼痛”与“迟发的疼痛”两种。
早发的疼痛,在进食后半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出现,疼痛持续1~2个小时才逐渐消失。
直到下次进食以后,疼痛又再度出现。
迟发的疼痛,在进食后2~4小时出现,又可分为“夜间痛”和“饥饿性疼痛”两种。
“饥饿性疼痛”就是一饿就要痛,吃一点东西疼痛就可以减轻或消失。
“夜间痛”是指病人吃了晚饭入睡后被疼痛惊醒。
“夜间痛”吃点东西也可减轻疼痛。
一般的说,“早发的疼痛”是胃溃疡的特征,“迟发的疼痛”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特征。
中医内科胃十二指肠溃疡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胃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多属于中医学“胃院痛”、“吞酸”、“嘈杂”等范围。
发病原因为长期的饮食不节或精神刺激,以致肝胃不和,脾胃不健,胃气郁滞而发生疼痛。
并可进一步气郁化火而伤阴,气滞寒凝而伤阳,或由气及血。
【诊断】1.上腹(胃脱)部疼痛反复发作,常伴暧气、嘈杂、泛酸。
在秋、冬季节发作较多,与饮食有密切关系。
胃溃疡疼痛多在食后半小时〜2小时;十二指肠溃疡多在饭后2~4小时,食后反可减轻。
2 .发作时上腹部有轻微压痛,胃溃疡的压痛点大多在中上腹部剑突下稍偏左处;十二指肠溃疡大多在中上腹或脐上方及其偏右处。
纤维胃镜及胃黏膜活检、胃液分析、钢餐造影均有助于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诊断。
3 .如大便呈黑漆样颜色,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的,提示有内出血。
4 .注意出现并发症凡反复呕吐大量腐臭食物,尤以晚上为甚者,常为幽门梗阻。
中年以上的病人长期不愈,疼痛的规律性消失,消瘦,贫血,或上腹部摸到肿块的,为癌变表现。
可作钢餐造影、纤维胃镜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如合并大量呕血、便血,或因急性穿孔,突然剧烈腹痛,腹部肌肉强直的,应及时送外科作必要的诊查和处理。
5 .鉴别诊断慢性胃炎:上腹疼痛无明显规律性,上腹部压痛区域较广,且不固定,食欲不佳,食后疼痛胀闷加重,常伴呕吐。
胃神经官能症:上腹疼痛无规律,与饮食无明显关系,常因情志刺激引起疼痛,上腹部一般无压痛,或压痛部位常有变动。
慢性胆道疾病:上腹疼痛无规律,以往有阵发性腹绞痛或黄疸史,发作与吃油脂食物有关,右上腹(胆囊区)有压痛,可伴局部腹肌紧张,或有低热。
【治疗】一、辨证论治根据疼痛的时间、性质与饮食的关系,辨别虚实寒热气血的不同。
如久痛不已,痛势隐隐喜按,食后减轻,为虚证;痛势急剧,拒按,食后加重,为实证;冷痛喜热为寒证;灼热急痛为热证;胀痛或走窜疼痛为气滞;刺痛且痛处固定为血瘀。
临床常见证候有肝胃不和、脾胃虚寒两大类。
治疗原则以调和胃气、疏肝运脾为主。
1.肝胃不和胃皖胀痛,攻窜不定,连及胁肋背后,食后痛甚,胸闷,暧气,泛酸,口苦,舌苔薄白,脉细弦。
中医辨证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中医辨证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在祖国医学中属于胃脘痛的范畴,临床表现胃脘痞胀疼痛,多以久痛,饥时痛,喜温喜按,得食少愈为主要特征。
疼痛可为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也可表现为仅在饥饿时隐痛不适。
典型者表现为轻度或中度剑突下持续性疼痛,可被制酸剂或进食缓解。
1 发病特点①慢性过程呈反复发作,病史可达几年甚或十几年。
②发作呈周期性,与缓解期相互交替。
过去发作期可长达数周或数月,现因有效治疗而显著缩短。
缓解期亦可长短不一,短的仅几周或几个月,长的可达几年。
③发作有季节性,多在秋冬或冬春之交发病,可因不良精神情绪或解热镇痛药及消炎药物诱发。
④多发于中青年男性。
2 病因病机溃疡病的形成,大多和情志饮食有关。
思虑伤脾,或情志所郁、肝郁犯胃,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机能损伤,逐渐形成溃疡。
亦由于饮食不节,饥饱失常,饮食生冷辛辣等损伤脾胃,致使溃疡发生或加重。
过度忧愁、持续强烈的精神创伤,如丧偶、离婚、事业失败、恐惧等,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和病情加重有一定的关系。
大量实验材料与临床观察表明,当机体处于高度精神紧张或应激状态时,可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神经内分泌、神经生物化学、免疫功能和心理行为等方面的改变。
近年来国内有人对华东地区891例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提示性情急躁者较易患消化性溃疡,尤以十二指肠溃疡为多。
3 鉴别诊断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同属消化道溃疡,临证时同中有异,不可不辨。
两者均是久痛,喜温喜按,胃溃疡疼痛常于饭后0.5~1 h发作,俗称“食后痛”或“饱食痛”,夹杂胃气不降,不通则痛的病机,属虚中夹实;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常于食后3~4 h发作,俗称“食前痛”或“饥时痛”,多属脾不升清,不荣则痛。
两种溃疡初痛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故均可伴黑便,为脾虚不能统血之征,胃溃疡多兼呕血,夹胃气上逆病机,虚中夹实。
4 类证辨治溃疡病多属虚证,久病体弱,痛喜温按,得食可缓,食少便溏,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质淡,苔厚腻或滑白,脉弱。
中医辨证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分析
中医辨 证治 疗 十二指 肠溃 疡疗效 分 析
林金 德 ‘
摘要 : 目的 : 探讨 中医辩证 治疗十二指 肠溃疡 临床效 果。方法 : 选 取我 院近期 收治十 二指肠溃 疡患者 1 4 0 例, 以随机数 字表 法分为 对照组 ( 7 0 例) 和 中医辨证 治疗组( 7 0 例) ; 对 照组 患者 采用西 医药物 治疗 , 中 医辨证 治疗组 患者则 采用 中医辨证 治疗 ; 比较 两组患者 临床 疗效和 H P感染 清除率 。结果 : 对照组 和 中医辨 证 治疗组 患者 临床 治 疗总有效 率分 别为 6 8 . 5 7 %( 2 8 / 7 0 ) , 9 4 . 2 9  ̄ / 6 ( 6 6 / 7 0 ) ; 中医辨 证 治疗组 患者 临 床 疗 效显 著优 于对照组 ( P < 0 . 0 5 ) ; 对 照组和 中 医辨证 治疗组 患者 H P感 染清除 率分 别为 3 5 . 7 1 % ( 2 5 / 7 0 ) , 6 2 . 8 6 %( 4 4 / 7 0 ) ; 中 医辨 证 治疗组 患者 HP感染清 除率显著 高于对照组 C P < 0 . o 5 ) 。 结论 : 中 医辨证 治疗十二指 肠溃疡 相较 于 西医药物 治疗可有 效改善症状 体征 , 缩 小溃疡 面 积, 并提 高 H p感 染清除效果 。 关键词 : 中医辨证 ; 西 医; 十二指肠 溃疡 中图分类号 : R 6 5 6 . 6 2 文 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4) 2 7 — 0 0 2 3 — 0 1 讨 论 十 二指 肠 溃 疡是 消化 科 常见 病 与多 发 病 之一 , 以食 欲 减退 、 3 流行 病学 研 究显 示 ,我 国 十二 指 肠溃 疡 发病 率 呈 逐 年增 高 上腹疼痛、 纳 差及 反 酸 嗳 气 为 主要 临 床 表 现【 1 】 , 严 重 影 响正 常 工 作生活。 十 二指 肠 溃 疡常 规西 医 药物 治 疗具 有一 定 疗 效 , 但长 期 趋 势 , 这 与 工作 生 活 节 奏加 快 及 饮 食 习惯 改 变 密 切 相 关H 。西 应 用不 良反应 明显 , 治疗 依 从性 较 低[ 2 1 。本次 研 究选 取 十 二指 肠 医药 物治 疗 十二 指肠 溃 疡 近期 疗效 尚可 ,但 远期 预 后 及 复发 风 溃 疡 患者 1 4 0例 , 分别 采 用西 医 药物 和 中 医辨 证 治疗 , 比较 两 组 险较 高 , 无 法 满足 临 床 需要 [ 6 - 7 ] 。十 二 指肠 溃疡 祖 国 传统 医学 将 患者临床疗效和 H P感染清除率,探讨 中医辨证治疗十二指肠 其归于“ 胃脘痛” 范畴 , 认为 胃脾互为表里 阴阳, 故应调肝和 胃, 溃 疡 临床 效 果 。 因果 兼治 ; 十二指 肠 溃 疡 中医 分型 如 下 : ① 胃热 阴亏 型 , 以 胃脘 1 资料 与方 法 隐痛 , 口燥咽 干 , 便结 舌 红及 脉 细数 为 表现 , 治 则 应 清 胃养 阴 , 和 1 . 1 临床 资料 : 选 取我 院 消化 科 2 0 1 1 年 1 月一 2 0 1 2 年1 2 月 收 治 胃止 痛 ; ②肝 胃不 和型 , 以 胃脘 及胁 部 胀 痛 , 胸 闷泛 酸 , 苔 薄 白及 十 二 指肠 溃疡 患 者 1 4 0例 ,均 经 胃镜 活 检 确 诊 ,且 H P感 染 阳 脉 弦为表 现 , 治则 应 疏 肝理 气 , 止 痛益 胃 ; ③ 脾 胃 阳虚 型 , 以 胃迁 性 。人 选 患者 以随机 数 字 表法 分为 对 照组 ( 7 0例 ) 和 中 医辨证 治 延 隐痛 , 反 吐清 水 , 神疲 倦 怠 , 大便 溏 薄及 舌 淡脉 弱 为 表现 , 治 则 疗组( 7 0例 ) 。对 照 组 患者 中男性 3 8 例, 女性 3 2 例, 年龄 4 5 — 7 2 应健脾温胃, 和中止痛。 中药方剂中各种天然动植物组分可有效 岁, 平均年龄( 5 8 . 5 1  ̄ 6 . 2 8 ) 岁, 病程 0 . 5 — 8 年, 平 均 病程 为 ( 3 . 3 7  ̄ 修复 十二 指肠 病 变粘 膜 , 避 免 了西 医药 物 较 明显 毒 性损 伤 , 且无 0 . 7 6 ) 年; 中 医 方 剂组 中男 性 3 6例 , 女性 3 4例 , 年龄 4 3 — 7 3 岁, 耐药 性风 险[ 9 - 1 0 1 。 平均年龄( 5 8 . 7 0  ̄ 6 . 3 1 ) 岁, 病程 1 - 9年 , 平均病程为( 3 . 4 3  ̄ 0 . 7 7 ) 本 次 研究 结 果 中 ,对 照组 和 中医 辨证 治 疗 组患 者 临 床 治疗 年; 两 组 患者 一 般 资料 比较 差 异无 统计 学 意 义( O . 0 5 ) 。 总有 效 率分 别 为 6 8 . 5 7 %( 2 8 / 7 0 ) , 9 4 . 2 9 %( 6 6 / 7 0 ) ; 中医 辨 证 治疗 1 . 2 治 疗方 法 :对 照 组 患者 采 用西 医药 物治 疗 ,包 括 奥 美拉 唑 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0 . 0 5 ) , 提示 中医辨证治疗有 ( 1 5 m g / 次, 3 次, d ) 和 甲硝 唑 ( 0 . 5 次 , 3 次, d ) ; 中 医辨 证 治疗 组 患 助于缓解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症状体征 , 促进溃疡面愈合 ; 而对 照 P感 染 清 除 率 分 别 为 3 5 . 7 1 %( 2 5 / 者 则 采用 中医 辨证 治疗 :胃热 阴亏 型 给予 清 胃散合 一 贯 煎加 减 组 和 中 医 辨 证 治 疗 组 患 者 H 治疗 ; 肝 胃不 和 型 给予 柴胡 疏 肝散 加减 治 疗 ; 脾 胃阳虚 型 给予 黄 7 ( I ) , 6 2 . 8 6 %( 4 4 / 7 0 ) ;中 医辨证 治 疗组 患 者 H P感染 清 除 率 显 著 芪 建 中 汤加 减 治疗 ; 两 组患 者 均 以 1 周为 1 疗程 , 共行 2个疗 程 高 于对 照组 ( P < O . 0 5 ) , 则 证 实 中 医方 剂 辨证 分 型 治疗 十二 指 肠 溃 疡在 促进 病 变部 位 H P清除 方 面具 有 优势 。 治疗。 1 _ 3 观察 指 标 : ① 观察 患 者临 床症 状 体 征改 善 情 况 , 包 括食 欲 减 综 上所 述 , 中医辨证 治疗 十二指 肠 溃疡 相较 于西 医药 物 治疗 退、 上腹疼痛 、 纳差及反酸嗳气等 ; ② 胃镜下记录治疗前后溃疡 可有效改善症状体征 , 缩小溃疡面积 , 并提高 H P感染清除效果 。 面积 , 计算 溃疡 面缩 小 百分 比 ; ③记 录治疗 后 胃镜病 理 活 检诊 断 参 考文 献 H P感 染 清除 例 数 , 计算 H P感染 清 除率 。 【 1 】 李冀, 高青竹, 柴剑波, 等. 胃溃疡中医寒( 热) 辨证与儿茶酚胺的 J ] . 中医药 信息 , 2 0 0 9 , 2 6 ( 1 ) : 1 3 — 1 4 . 1 . 4 疗 效 判 定 标 准 : 显效 : 临 床 症 状 体 征 明显 减 轻 , 溃 疡 面 缩 关 系『 d x > 5 0 %; 有效 : 临 床症 状 体 征有 所 减 轻 , 溃 疡 面缩 小 2 5 %一 5 0 %; 【 2 ] 张 团结 . 失 笑散 合 丹 参 饮 治 疗 十 二 指 肠 球部 溃 疡瘀 血 停 胃型 无效 : 临 床症 状 体征 未 见减 轻 。 3 ( ) 例评e e [ j ] 冲 医研 究, 2 0 0 9 , 2 2( 4 ) : 5 2 . 1 . 5 统计学处理: 数 据 处 理软 件 采 用 E p i d a t a 3 . 0 2和 S P S S 1 5 . 0 ; 【 3 】 苏文 台, 孙 薇. 中医辨 证 治 疗 对 消化 性 溃 疡 并 幽 门螺 杆 茵 感 染 统 计 学方 法 选 择 x z 检验; P < 0 . 0 5 判 定 为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 义 。 患 者 的疗 效影 响『 J ] . 陕西 中 医, 2 0 1 1 , 3 2 ( 1 0 ) : 1 3 1 8 — 1 3 1 9 . 2 结 果 f 4 】 刘道 喜 . 溃疡 宁汤 治疗 消 化 性 溃 疡 1 2 6例 临床研 究 [ J ] . 光明 中 2 . 1 两 组 患者 临床 疗效 比较 : 对 照组 和 中医 辨证 治 疗组 患者 临 医, 2 0 1 2 , 2 7 ( 7 ) : 1 3 7 3 - 1 3 7 4 . 床 治 疗 总有 效 率 分 别为 6 8 . 5 7 %( 2 8 / 7 0 ) , 9 4 . 2 9 %( 6 6 , 7 0 ) ; 中 医辨 【 5 】 许邹华. 中 医药 三 步 疗法 治疗 十 二 指 肠 球部 溃 疡伴 出血 疗 效 证 治 疗组 患 者 临床 疗效 显 著优 于对 照组 P < 0 . 0 5 ) ; 见表 1 。 观 察[ J ] . 辽 宁 中 医学 院学报 , 2 0 0 5 , 7 ( 6 ) : 7 1 表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6 】 王冬 梅 . 中 医辨 证 治 疗十 二 指 肠 溃 疡【 J ] . 中 国 实用 医药 , 2 0 0 9 , 4
65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中医辨证治疗
65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中医辨证治疗笔者运用中医辨证分型于1998~2002年6月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65例(本病相当于中医胃脘痛、嘈杂、吞酸等病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在我院或外院进行钡餐透视或胃镜检查确诊,其中胃溃疡9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3例,复合溃疡3例。
本组患者中男49例,女16例。
年龄在20岁以下3例,21~30岁8例,31~40岁27例,41~50岁19例,51岁以下8例。
病程在1年以内7例,1~5年17例,5~10年16例,10年以上25例。
2 辨证分型及治疗2.1 脾胃虚寒型(37例) 症见胃脘隐痛,空腹遇冷疼痛加重,得食疼痛减轻,喜温喜按,神倦便溏,舌苔薄白,舌淡或胖润,脉沉细或沉细无力,宜温中健脾。
用黄芪建中汤加良附丸,主药:黄芪、白芍、甘草、良姜,香附,灵脂、饴糖。
2.2 肝气犯胃型(16例) 症见胃脘胀痛,胸胁胀满,嗳气吞酸,恶心呕吐,心烦易怒,口干舌燥,大便干结,每逢生气后病情加重,舌苔薄白,脉弦。
宜舒肝和胃,理气止痛,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药物组成:柴胡、枳壳、香附、佛手、陈皮、甘草、炒栀子、川楝子、丹皮、元胡、代赭石。
2.3 阴虚胃热型(8例) 症见胃脘灼热,嘈杂易饥而不欲食,口干便艰,手足心烦热,干呕,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宜益胃养阴,用益胃汤加减。
药物组成:沙参、麦冬、白芍、乌梅、石斛、生地、川楝子、甘草。
2.4 气滞血瘀型(4例) 症见胃脘刺痛,痛有定处,固定不移,拒按食后加重,或呕血或便血,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弦涩。
治宜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止血。
药用丹参、蒲黄、五灵脂、当归、赤芍、木香、三七、甘草。
3 疗效标准和治疗结果疗效标准,根据全国消化系统会议制定的疗效设立标准评定,治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大便潜血阴性,钡餐或纤维胃镜检查龛影消失,溃疡及周围炎全部治愈;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显著减轻,纳食精神恢复,大便潜血转服,X 线钡餐或纤维胃镜检查龛影消失;好转:主要症状明显减轻或好转,X线钡餐龛影缩小,胃镜检查溃疡消失仍有炎性反应;无效:主要症状经治疗无变化,X线钡餐及胃镜检查溃疡面缩小不及50%甚至扩大。
中医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药方十二指肠溃疡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药方十二指肠溃疡治疗方法十二指肠溃疡是我国人群中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是消化性溃疡的常见类型。
中医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药方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中医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药方的资料,欢迎阅读。
中医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药方土豆蜂蜜治十二指肠溃疡【功能主治】健脾和胃,养血生肌。
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偏方组成】鲜土豆50克,蜂蜜适量。
【用法用量】将鲜土豆洗净连皮切碎捣烂,用消毒纱布绞汁,加人蜂蜜搅匀。
每日早晨空腹饮用,日服1剂。
【宜忌】治疗期间忌食辣椒、大蒜、浓茶、醋、酒等刺激性食物。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52例,随访1年,疗效显著者36例,有效者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3%。
三七白芨治十二指肠溃疡【功能主治】消肿定痛,收敛止血。
主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偏方组成】三七粉、白芨粉、生大黄粉克6克(冲),仙鹤草、煅瓦楞子克20克,枳实9克,陈皮、茯苓各15各,清半夏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30剂为1疗程。
【病例验证】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35例,临床痊程34例,好转1例,平均止血时间为4天。
白芍延胡索治十二指肠溃疡【功能主治】主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偏方组成】白芍40克,延胡索20克,十大功劳叶、五灵脂各15克,白及30克,乳香、没药、生甘草各10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早、中、晚口服;每日1剂,半个月为1个疗程。
【加减】若胃酸偏低者,加乌药10~15克;若胃酸偏高者,加乌贼骨10~15克。
【病例验证】用本方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56例,其中,治愈者50例,显效5例,无效1例。
对治愈者随访2年,未见复发。
白头翁黄芪治十二指肠溃疡【功能主治】主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偏方组成】白头翁210克,生黄芪105克,蜂蜜280克。
【用法用量】先将白头翁、生黄芪用清水漂洗并浸泡1昼夜,然后用文火浓煎2次去渣取上清液。
另将蜂蜜煮沸去浮沫加人药液中浓缩成糖浆,备用。
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方法中医药疗法的应用和效果
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方法中医药疗法的应用和效果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胃肠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腹痛、消化不良和胃烧灼感。
传统的中医药疗法在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和效果。
本文将重点讨论中医药疗法在十二指肠溃疡治疗中的应用和效果。
中医药疗法是一种综合治疗方法,依靠中药的药性调理和针灸的微刺激来恢复身体的平衡。
针对十二指肠溃疡,中医药疗法主要包括中药内服和外用,以及针灸疗法。
首先,在中药内服方面,中医药疗法主要使用具有抗炎、消炎、止痛和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的中药。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陈皮、黄芩、白蔹等。
这些中药可以通过适当的煎煮和配方搭配,来消除病灶周围的炎症,减轻疼痛感,并促进溃疡的愈合。
此外,中药中还包括一些滋补药材,如人参和党参,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帮助身体抵抗溃疡病变。
其次,在中药外用方面,中医药疗法主要采用中药外敷或熏洗的方式。
在外用治疗中,常用的中药有黄连粉、黄柏粉等,可以直接敷在患处,起到抑制炎症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此外,还可以采用中药熏洗的方式,将中药煎汤加入热水中,让患者用腹部或背部进行熏洗,通过药性的刺激来改善症状和加速愈合过程。
最后,在针灸疗法方面,中医药疗法采用经络针刺的方式刺激相关的穴位,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和经络的通畅。
对于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中脘和维道等。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理脾胃功能,促进胃液分泌和胃肠道的消化吸收,从而达到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药疗法在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良好的效果。
通过中药内服和外用,可以消炎止痛,促进伤口愈合,辅助治疗溃疡病变。
而针灸疗法则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当然,在采用中医药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时,还需要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的调治,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之,中医药疗法在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和疗效。
通过中药内服、外用和针灸疗法的综合应用,可以缓解病痛,促进溃疡病变的愈合。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的中医辩证论治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的中医辩证论治【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的概述】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又称为消化性溃疡,其形成和发展与酸性胃液、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密切相关。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居多,其中男性较女性更多,两者之比为2~4:l。
本病若防治不当。
可引起大出血、胃穿孔、幽门梗阻等严重并发症。
中医将本病归属“胃痛”、“嘈杂”、“吞酸”等范畴。
认为脾胃虚弱,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
其中脾胃虚弱所致者,大多素体脾胃功能衰弱,运化失司,升降失调,使清阳不升,阴寒内聚;或胃中津液不足,郁热内生。
情志内伤所致者,大多忧思恼怒,使肝郁气滞,疏泄失职,横逆犯胃;若气滞日久测血行不畅,血脉凝涩。
饮食不节所致者,大多饮食过饱,胃纳太过;牌运不及,胃气失和;或饮食过少,生化无源,胃络失养;或恣食辛辣肥甘厚味,酷嗜烟酒,灼伤胃络,或贪食生冷不洁、寒积中院等。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表现】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又称为消化性溃疡,其形成和发展与酸性胃液、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密切相关。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居多,其中男性较女性更多,两者之比为2~4:l。
本病若防治不当。
可引起大出血、胃穿孔、幽门梗阻等严重并发症。
中医将本病归属“胃痛”、“嘈杂”、“吞酸”等范畴。
认为脾胃虚弱,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
其中脾胃虚弱所致者,大多素体脾胃功能衰弱,运化失司,升降失调,使清阳不升,阴寒内聚;或胃中津液不足,郁热内生。
情志内伤所致者,大多忧思恼怒,使肝郁气滞,疏泄失职,横逆犯胃;若气滞日久测血行不畅,血脉凝涩。
饮食不节所致者,大多饮食过饱,胃纳太过;牌运不及,胃气失和;或饮食过少,生化无源,胃络失养;或恣食辛辣肥甘厚味,酷嗜烟酒,灼伤胃络,或贪食生冷不洁、寒积中院等。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的辩证分型及治疗】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又称为消化性溃疡,其形成和发展与酸性胃液、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密切相关。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居多,其中男性较女性更多,两者之比为2~4:l。
十二指肠溃疡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十二指肠溃疡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随着西医在临床医学当中大放异彩,为很多患者提供了治疗和治愈的希望,我们也需要注意切莫在此过程中忽视了传统中医治疗方法的优势。
今后的医学发展方向势必是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实现医学领域的再度提升。
本篇文章针对十二指肠溃疡的中医治疗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广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考方向。
1关于十二指肠溃疡的中医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疾病之一,在溃疡发作的时候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体痛苦和精神方面的痛苦。
中西医的辨证治疗法在我国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治疗历史,研究发现,将中医疗法应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治疗,能够相应提高治疗成效,起到帮助患者疏肝理气,缓和中气的作用。
并且相对来说,中医药物的安全性更高一些,再利用中药对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并不会损害到其他的器官,能够极大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满意度。
十二指肠溃疡这种疾病的一个典型特征即是患者自身疼痛与饮食之间的关系,疼痛之后即可进食,进食之后的缓解期一旦度过又会重新引发疼痛,而此种疾病的另一特征即是疼痛呈现周期性。
除了疼痛表现之外,患者还容易表现出反酸烧心、体重无明显变化、左下腹朊痛和贫血的症状。
2中医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方法分析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十二指肠溃疡这种疾病属于微软痛和泛酸的范围之内,一般临床上大部分十二指肠溃疡属于虚状或虚中夹实,单纯属于实状的患者是比较少见的。
中医往往会通过患者的临床症状来判断患者疾病,同时安排合适的中医药配方。
(1)如果患者存在胃脘隐痛症状,并且灼热不适,感觉到自身胃中有热乱感,仿佛存在饥饿感受但是吃饭量较少,口中比较干燥,大便也比较干燥等等。
针对此种症状反应的患者,中医建议可以采用如下中药配方:沙参12克,麦冬15克,玉竹12克,生地12克,冰糖12克,花粉12克,甘草6克。
基于此基础药方之上,若是患者的大便干燥情况比较严重,还可以适当加上火麻仁、郁李仁、元参等。
民间中医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效方
民间中医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效方多年以来中医界涌现出来了很多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好方剂和好方法,疗效自不必说,基本上都不错。
十多年前一位乡村中医朋友送我一本《民间医独特疗法》的小册子,其中有几首不错的方子,海蒲龙骨汤就是其中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方。
此方是作者梁兴才医师生病自拟自疗过程中发现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病有特效,而且基本上没有什么不良反应。
由于药物组合简单合理,价廉效高而广为传播。
我自从得到此方后开始研究实践于临床,治疗了几十例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均取得了可喜的疗效。
尤其对一些多年的老胃病,略有气滞血瘀的患者最为合拍。
而且对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诸如痛经等疾病效果也不错。
我用此方治疗的第一位患者姓杨,40多岁,好酒之徒,胃溃疡已经多年,曾经服过多种中成药和西药,胃病时好时坏,迁延至今。
近日胃痛加剧,来请我治疗,我首先做了一下思想工作,告诉他不忌白酒就没有办法治疗,吃药也是白搭钱。
而且恶性胃溃疡有可能转化成为胃癌,实在酒瘾上来了忍不住就少喝点啤酒,还健胃。
我着实吓了他一番,这位病人听我说完连连承诺。
于是乎我大笔一挥,开了海蒲龙骨汤。
当时也没有去具体辩证加减,只是根据学来的小经验加上了蒲公英15克,病人吃了几次后,感觉有效果,又连续吃了大概一个多月,多年的胃病基本上告一段落。
我又给他配制了白及甘草丸一料,巩固了一个月,再没有复发,并再三嘱咐他一定禁忌白酒和刺激之品。
这种病人很难治疗,如果他不遵守医嘱,我们往往白费一场功夫。
王姓,镇上的小干部,将近50了,胃十二指肠溃疡已经多年,除了疼痛还有反酸、嗳气、纳差,夜晚疼痛加重。
近段时间由于应酬增多,美酒喝得太多,舞厅去的太频,导致病情加剧,大便呈黑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柏油便。
在家吃了几天西咪替丁、胃必治等药,还输了液,可能是止血芳酸和法莫替丁。
胃酸感觉减少了,其余不太见效。
于是经别人推荐来找我治疗。
这个病人面白神疲,胃脘部位压痛,舌苔薄黄略腻,脉略弦。
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经验分享中药调理和食疗的效果
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经验分享中药调理和食疗的效果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它的发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中药调理和食疗都被广泛应用于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中,通过调理身体和合理的饮食来减轻症状并促进溃疡的愈合。
本文将分享我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方面的一些经验。
一、中药调理的效果中药调理在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我发现中药对于改善症状、促进溃疡的愈合具有显著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药方和其功效:1. 白术汤:该方通过益气健脾、温中和胃的作用,可以缓解胃肠道的痉挛症状,减轻疼痛感。
2. 三仙汤:该方能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对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情况非常有效。
3. 平胃散:该方具有健胃、消食、调整胃酸分泌等作用,适用于十二指肠溃疡伴有胃酸过多的患者。
二、食疗的效果除了中药调理,合理的食疗同样十分重要。
以下是一些我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中给出的食疗建议:1. 避免辛辣食物和刺激性饮料:辛辣食物和刺激性饮料会刺激胃黏膜,进一步加重溃疡症状。
尽量避免食用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及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料。
2.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维生素C可以促进溃疡表面的愈合,并增强机体免疫力。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柠檬、橙子、草莓等,有助于十二指肠溃疡的康复。
3. 均衡饮食,少量多餐: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对于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至关重要。
分多次进食,避免过饱,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
三、中药调理和食疗的综合应用中药调理和食疗不是相互独立的,两者的综合应用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治疗患有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时,我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中药方,并给出相应的食疗建议。
例如,对于溃疡伴有胃酸过多的患者,我会开具平胃散,并建议患者少食多餐,避免辛辣食物。
对于溃疡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我会开具三仙汤,并建议患者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通过中药调理和食疗的综合应用,我已经治愈了许多患有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并提高了生活质量。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
在过去几千年中,中药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医认为,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胃酸分泌过多,损伤十二指肠黏膜而形成的溃疡。
中药治疗以调理脾胃、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为主要目标。
本文将一步一步介绍中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具体方法和常用的中药配方。
一、中医诊断中医治疗十二指肠溃疡首先需要进行准确的中医诊断,明确病因和病程。
中医认为,十二指肠溃疡与脾胃虚弱、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等因素有关。
常见的中医证候包括脘腹胀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口干口苦、舌苔黄腻等。
根据不同的证候类型,中医医生会开出相应的中药处方。
二、调理脾胃中医认为,十二指肠溃疡与脾胃功能紊乱密切相关。
因此,治疗的首要任务是调理脾胃功能,提升消化功能和营养吸收能力。
常用的中药如参、黄精、白术、陈皮等,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同时,适当的饮食调理也是必要的。
建议患者少食多餐,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三、抑制胃酸分泌胃酸分泌过多是导致十二指肠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药中有许多具有抑制胃酸分泌作用的药物,如黄连、草果、山楂等。
这些中药可以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胃黏膜来缓解症状和促进溃疡的愈合。
四、促进溃疡愈合溃疡的愈合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最终目标。
中药中有一些具有明显愈合作用的药物,如黄连素、三七、蒲黄等。
这些中药可以促进黏膜再生和修复,加速溃疡的愈合过程。
五、常用中药配方在临床实践中,中医医生常用一些经典中药配方来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其中最常见的是四君子汤和六君子丸。
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主要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和脾胃虚弱引起的十二指肠溃疡。
它可以调理脾胃,促进消化功能,缓解腹胀和恶心等症状。
六君子丸由人参、白术、陈皮、茯苓、半夏、甘草组成,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它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和十二指肠溃疡,可以提升消化和吸收能力,缓解难消化和腹泻等症状。
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方法中医药疗法的应用与效果评估
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方法中医药疗法的应用与效果评估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患者常常出现上腹疼痛、胃灼热、嗳气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传统的中医药疗法在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中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疗法在十二指肠溃疡治疗中的应用,并评估其效果。
一、中医药疗法的基本理论中医药疗法的理论基础包括阴阳理论、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等。
中医药疗法强调整体观念,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调节阴阳平衡、疏通经络、调和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中,中医药疗法采用综合调理的方法,既治标又治本,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二、中医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方法1. 中药内服中药内服是中医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常用方法。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连素、生地黄、知母等。
这些中药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能够有效减轻十二指肠黏膜的炎症反应,促进溃疡的愈合。
中药内服一般需要配合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改变,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 中药外用中药外用是指将煎煮好的中药药液直接涂抹在患处,或者采用中药熏蒸的方法,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溃疡表面。
中药外用能够直接消炎、杀菌、止痛,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疼痛和炎症反应,促进溃疡的愈合。
常用的中药外用方法包括药物粉末敷贴、药物泡脚、药物香熏等。
3.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药疗法的独特之处,通过刺激经络来调节脏腑功能和人体的阴阳平衡。
针灸疗法可以缓解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症状,增强胃肠道运动功能,促进食欲和消化液分泌。
常用的针灸疗法包括穴位刺激、电针疗法和灸疗等。
三、中医药疗法的优点与限制1. 优点中医药疗法注重个体诊断和调理,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中医药疗法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还可以调节患者的整体身心状态,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此外,中医药疗法的疗效稳定,副作用少,对于一些病情复杂或者慢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尤为适用。
2. 限制中医药疗法需要严格的临床应用标准和操作技巧,对于医生的临床经验要求较高,同时需要患者有较好的配合度。
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经验分享草药疗法的应用与效果评估及注意事项
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经验分享草药疗法的应用与效果评估及注意事项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经验分享:草药疗法的应用与效果评估及注意事项引言: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给患者带来很多不便和痛苦。
传统的草药疗法在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分享一些中药疗法的应用和效果评估,并提供一些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期为患者的康复提供参考。
一、中药的应用中药在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治疗方法:1. 陈皮、山楂:这两味中药有助于促进消化液的分泌,缓解胃肠道不适,并起到护胃的作用。
制作方法:将陈皮和山楂煮水,加入适量的蜂蜜调味,每日饭后饮用。
2. 金银花、连翘:这两味中药具有消炎、解毒的作用,可以减轻溃疡症状,促进溃疡的愈合。
制作方法:将金银花和连翘煮水,待水温下降后口服,每日两次。
3. 桑叶、蜂蜜:桑叶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蜂蜜则能起到滋养胃肠道的作用,二者的结合可以改善胃肠道环境,促进溃疡的愈合。
制作方法:将桑叶煮水后,加入适量的蜂蜜调味,每日空腹饮用。
二、中药治疗的效果评估中药治疗对于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需要通过临床实践进行评估。
以下是一些相关研究的结果:1. 李XX等人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中药治疗在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他们观察了一百例患者,在中药治疗后,溃疡面积显著缩小,疼痛症状明显减轻。
2. 王XX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治疗不仅可以治疗溃疡,还可以预防溃疡的复发。
他们观察了二百例患者,中药治疗后的一年内,复发率明显降低。
3. 郑XX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与传统药物治疗相比,中药治疗的副作用更小。
他们观察了五十例患者,在中药治疗中,患者的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减少。
三、注意事项在使用中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医师指导:使用中药前应咨询医师,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中药治疗方案。
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方法中医药疗法的应用与效果评估及经验分享
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方法中医药疗法的应用与效果评估及经验分享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
除了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外,中医药疗法在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中医药疗法在十二指肠溃疡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进行评估,并分享一些经验。
一、中医药疗法的应用1. 中药内服治疗:中医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基本思路是改善消化系统功能,缓解炎症反应,促进溃疡愈合。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连、黄芩、升麻等,通过舒肝解郁、清热解毒的作用起到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
2. 中药外用治疗:除了内服中药,外用中药也可以作为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辅助手段。
常见的外用中药包括黄连粉、当归等,可以通过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疼痛等方式起到治疗效果。
3. 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在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具体的治疗方法包括腹部经络针刺、保留针等,通过调整气血运行,促进身体自愈能力发挥起到治疗效果。
二、中医药疗法的效果评估1. 临床疗效观察:通过实际的临床案例观察,中医药疗法在十二指肠溃疡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患者症状得到缓解,溃疡面积减小,同时还能改善消化系统功能,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2. 实验研究数据支持:一些实验研究也证明了中医药疗法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中的有效性。
通过动物实验和体外细胞实验,研究人员发现中药能够抑制胃酸分泌,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溃疡愈合。
三、经验分享1. 配伍用药的重要性:在中医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过程中,合理的药物搭配非常关键。
需要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功效互补等因素,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 治疗过程的个体化:每个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症状表现都有所不同,因此在中医药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提高治疗效果。
3. 综合疗法的维持:中医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通常需要持之以恒,缓慢而温和地进行。
综合运用中药内服、外用、针灸疗法等手段,并结合调整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方面,以保持治疗效果。
十二指肠溃疡中医防治讲座
十二指肠溃疡中医防治讲座1.十二指肠溃疡症状是什么怎么治疗?2.胃溃疡,十二指肠胃炎中医怎么治疗?3.中医学对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病机是如何认识的?4.十二指肠溃疡5.十二指肠溃疡怎样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症状是什么怎么治疗?上腹部疼痛,可为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
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可为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也可表现为仅在饥饿时隐痛不适。
典型者表现为轻度或中度剑突下持续性疼痛,可被制酸剂或进食缓解。
临床上约有2/3的疼痛呈节律性:早餐后1~3小时开始出现上腹痛,如不服药或进食则要持续至午餐后才缓解。
食后2~4小时又痛,进餐后可缓解。
约半数患者有午夜痛,患者常可痛醒。
节律性疼痛大多持续几周,随着缓解数月,可反复发生。
扩展资料注意事项:1、改善饮食习惯消除过度的精神紧张日常的饮食也要注意,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刺激性物质,吃七分饱,维持规律、正常的饮食习惯。
溃疡虽然容易治疗,但是出容易复发。
除饮食要注意外,烟、酒,都要限制,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度的运动及消除过度的紧张,是基本有效的方法2、可强化胃壁的马铃薯马铃薯含丰富的维生素C、钾、钙均衡的矿物质,而且有淀粉,即使加热,维生素C也不易被破坏,方便摄取。
人民网—十二指肠溃疡如何预防?百度百科—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胃炎中医怎么治疗?溃疡病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俗称,中医称之为胃痛或胃脘痛,胃痛的部位虽在胃,但中医认为这类病与肝脾的关系甚为密切。
胃与脾以膜相连,互为表里,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以和降为顺,脾主饮食精微的运化转输,以上升为常,二者在生理上相互为用,在病理上赤相互影响,肝为刚脏,性喜条达,主疏泄;肝气横逆,则可克脾犯胃,导致胃痛,故胃痛跟肝有密切的关系。
临床上中医把胃痛的原因分为以下几点:1、寒邪犯胃:外感寒邪,内客于胃,寒主收引,致胃气不和而痛。
2、饮食伤胃:暴饮暴食致脾胃受伤,食滞中焦,气机不利而胃痛。
3、肝气犯胃: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若忧思恼怒,气郁伤肝,则肝之疏泄失常,横逆犯胃,致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发生胃痛。
中医治十二指肠溃疡,中医效果佳
中医治十二指肠溃疡,中医效果佳当患者出现十二指肠溃疡的时候,则说明其饮食习惯不规律,十二指肠溃疡会给患者的胃部带来很大的伤害,所以患者朋友们一定要早日引起重视,早日接受治疗才行。
1)百合30g,丹参20g,水煎空腹服,治疗虚热胃痛型十二指肠溃疡。
2)百合30g,乌药、元胡各9g,水煎空腹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证属虚热胃痛者。
3)川乌、草乌各9g,白芷、白及各12g,研末和面少许,调合成饼,外敷于剑突下胃脘部,一昼夜后除去。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证属胃寒疼痛者。
4)暖脐膏(由沉香、小茴香、乳香、肉桂、麝香等组成)每次1张,微火化开,贴脐腹部。
功能温中散寒,暖腹止痛。
主治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溃疡。
5)桃仁、五灵脂各15g,微炒为末,米醋为丸如豆粒大,每服15~20粒,开水送服,孕妇忌服。
治疗血瘀阻络型十二指肠溃疡。
6)姜黄18g,炒香附15g,共研细末,每服2~3g。
治疗十二指肠溃证属气滞胃痛者。
7)毕澄茄、白豆蔻各等份,研末,每服1.5~3g。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证属虚寒胃痛者。
8)荔枝核,烧焦,每3g加木香0.5g,共为细末,热汤调下。
治疗胃寒气滞型十二指肠溃疡。
9)附子理中丸(附子、干姜、人参、白术、甘草),每次1丸,每天2~3次。
适用于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溃疡。
10)十香丸(由沉香、丁香、木香、肉桂、元胡、砂仁等组成),蜜丸,每次1丸,每日2~3 次。
用于胃寒气滞型十二指肠溃疡。
类型:1、肝胃不和型①佛手茶:鲜佛手15克(干品6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②梅花粥:粳米50克,白糖适量,加水煮成粥,放入梅花5克,文火稍煮成稠粥,每日早晚各温服1次,3~5天为1疗程。
③吴茱萸粥:吴茱萸3克,粳米50克,葱白少许。
将吴茱萸焙干,研为末。
粳米煮粥,熟后加吴茱萸末与葱白和匀,空腹食之。
④金橘饮:金橘200克,白蔻仁20克,白糖适量。
金橘加水适量,用中火烧5分钟,加入白蔻仁、白糖,用小火略煮片刻即可。
随意温服。
2、脾胃虚寒型①黄芪粥:黄芪20克,水煎取汁100毫升,入粳米50克,再加水煮成粥,入红糖适量,每日早晚各服1次,7~10天为1个疗程。
中医中药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糜烂性...
中医中药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糜烂性...
中医中药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糜烂性胃炎等疾病。
可以运用理脾愈疡汤加减治疗。
【处方】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桂枝6克,白芍12克,砂仁8克,厚朴10克,甘松10克,刘寄奴15克,乌贼骨10克,生姜10克,元胡10克,炙甘草6克,大枣3枚。
【用法】取冷水先将药物浸泡30分钟,用武火煎沸,再改文火煎30分钟,取汁约150毫升,再将药渣加水二煎。
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以饭后两小时左右服用为宜。
加减:
如溃疡出血,大便色黑如柏油样,加白芨10克、三七粉3克(分2次冲服)、黑地榆12克;
如语言无力,形寒畏冷,四肢欠温,加黄芪15-30克,甚者加附子10-15克;
如嗳气频作,加丁香5克、柿蒂15克;
如食少、胀满,加焦山楂、神曲、麦芽各12克。
【功效】温中健脾,理气活血。
【主治】适用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糜烂性胃炎等病。
症见胃脘隐痛,喜暧喜按,饿时痛甚,得食痛减,腹胀嗳气,手足欠温,身倦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暗,舌苔薄白或白腻,舌体胖大边见齿痕,脉沉细等,中医辨证属于脾胃虚寒、气滞血瘀者。
【注意】本方多香燥,易伤阴津,故于阴虚者不宜使用。
对于脾胃虚寒者也应中病即止,不宜久服。
#中医# #快问中医超能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指肠溃疡中医辨治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中医辨治
临床表现及特点
十二指肠溃疡中医属于胃脘痛的范畴,临床表现胃脘痞胀疼痛,多以久痛,饥时痛,喜温喜按,得食少愈为主要特征。
疼痛可为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也可表现为仅在饥饿时隐痛不适。
典型者表现为轻度或中度剑突下持续性疼痛,可被制酸剂或进食缓解。
十二指肠溃疡发病有以下特点:①慢性过程呈反复发作,病史可达几年甚或十几年。
②发作呈周期性,与缓解期相互交替。
过去发作期可长达数周或数月,現因有效治疗而显著缩短。
缓解期亦可长短不一,短的仅几周或几个月,长的可达几年。
③发作有季节性,多在秋冬或冬春之交发病,可因不良精神情绪或解热镇痛药及消炎药物诱发。
④多发于中青年男性。
鉴别诊断
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同属消化道溃疡,临证时同中有异,不可不辨。
两者均是久痛,喜温喜按,胃溃疡疼痛常于饭后0.5~1小时发作,俗称“食后痛”或“饱食痛”,夹杂胃气不降,不通则痛的病机,属虚中夹实;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常于食后3~4小时发作,俗称“食前痛”或“饥时痛”,多属脾不升清,不荣则痛。
两种溃疡初痛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故均可伴黑便,为脾虚不能统血之征,胃溃疡多兼呕血,夹胃气上逆病机,虚中夹实。
病因病机
溃疡病的形成,大多和情志饮食有关。
思虑伤脾,或情志所郁、肝郁犯胃,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机能损伤,逐渐形成溃疡。
亦由于饮食不节,饥饱失常,饮食生冷辛辣等损伤脾胃,致使溃疡发生或加重。
过度忧愁、持续强烈的精神创伤,如丧偶、离婚、事业失败、恐惧等,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和病情加重有一定的关系。
大量实验材料与临床观察表明,当机体处于高度精神紧张或应激状态时,可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神经内分泌、神经生物化学、免疫功能和心理行为等方面的改变。
近年来国内有人对华东地区891例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提示性情急躁者较易罹患消化性溃疡,尤以十二指肠溃疡为多。
类证辨治
溃疡病多属虚证,久病体弱,痛喜温按,得食可缓,食少便溏,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质淡,苔厚腻或滑白,脉弱。
在类证中分寒证、热证、气阴两虚、气陷等。
虚寒证:先天秉赋不足,饮食生冷,劳倦伤阳,导致胃气不和而胃脘部隐痛,喜温喜按,得食稍减,食少纳呆,大便溏涩,嗳腐吐酸,手足不温,舌体胖大,苔白脉沉弱。
治疗原则:温中散寒、甘温补虚。
方选黄芪建中汤加减。
温中散寒止痛加木香、炮姜等。
泛吐清酸者,用六君子汤,寒甚者,用吴茱萸汤、理中汤加减。
虚热证:平素体弱,久病伤阴,或嗜食辛辣肥甘、饮酒成癖,耗伤胃阴,胃脘灼热胀痛,入暮尤甚,嘈杂脘闷,食少舌酸,若进辛辣,疼痛更重,灼热胀闷,手足心热,口干而不欲饮,大便燥或软,舌质四边鲜红,苔腻或滑,脉沉而关部弦,小数而无力。
治疗原则:益胃调中、滋阴生津。
方选芍药甘草汤加葛根、陈皮。
胃灼热者少佐芩连;脘胀者加枳壳、白蔻;入暮加剧者加丹参、当归。
气阴两虚证:久病未愈,病情迁延日久,阳虚于前,阴失于后。
症见外有形寒肢冷,手足不温,而内胃脘热胀灼痛,虽喜温而恶寒,脘腹胀痛拒按,食少纳呆,神疲乏力,口渴咽干,目赤溲黄,舌体略胖,质红苔黄,脉沉左关虚弦。
治疗原则:益气养阴、调中和胃。
方用益气养阴汤加减,药用:黄芪、陈皮、知母、甘草、白芍、香附、石斛、寸冬。
气陷证:多因情志所伤,劳累过度,且忽视体力锻炼,思劳成疾。
胃脘疼痛不剧,但有重坠木胀之感,饥则嘈杂不舒,食则痛满不安,形体瘦弱,气短气衰,少气懒言,疲倦喜卧,舌体偏瘦,质淡苔白,脉软无力。
治疗原则:增补元气、升阳益胃。
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加枳壳、柯子、木香以导气敛胃。
典型病案
患者,3年前因饮食不节,胃脘疼痛,时作时止,胃纳不佳,大便不正常,偶有黑便,胃痛多在夜间或空腹时发作,每于进食后疼痛转轻。
曾在西医院诊治。
钡餐检验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服西药效果不佳。
近日又感风寒,胃痛尤甚,脘腹挛缩,喜按喜温,四肢不温,畏寒,脘腹发作有似牵拉状,嗳气吞酸,便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迟。
诊断:胃脘痛;证型:脾胃虚寒。
处方:黄芪30g,桂枝20g,白芍40g,甘草15g,生姜25g,红枣10枚,白术15g。
6剂,水煎服。
此方即黄芪建中汤加白术、黄芪益气,桂枝、生姜温中祛寒,芍药、甘草、红枣缓中止痛。
因该患久病体虚,脾胃虚弱,故加白术健脾养胃。
方中重用芍药,以增强柔肝止痛缓解痉挛之功。
本证特征为胃脘挛缩痛。
此侯盖为“虚寒”而成。
姜桂温中散寒,黄芪、白术补虚,甘草、大枣和中,重用芍药以缓解痉挛而止痛。
服药6剂后,疼痛明显减轻,继续服用上方甘温填补,佐以乌贼、瓦楞、乳香等制酸,止血止痛。
处方:黄芪30g,桂枝20g,乌贼15g,芍药30g,木香20g,瓦楞20g,乳香10g,甘草15g,白及15g,生姜25g,白术20g。
服药10剂,手足得温,二便正常,经钡餐检查溃疡基本愈合。
诸症消失,至今未复发。
讨论
消化性溃疡多见于脾胃亏虚症,其特点是病久且虚,症见脘腹隐痛、时作时止、空腹尤甚,泛吐清水,喜温喜按,得食腹胀,嗳气不畅,纳食减少,倦怠乏
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红,或有齿印,或喜甜食,大便溏稀,脉细弱等一派脾胃气虚运化无力之象。
脾气亏虚而不散精气,则血行无力,久病入络成瘀。
消化性溃疡或炎症变化实质也就是瘀血的病理基础之一。
虚是本,在脾,瘀在胃肠,是标。
因而临床治疗时,应针对脾胃病的特点,应以辨证为主,证病结合。
大抵遵“脾以守为补,胃以通为补,肝以散为补”这一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