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自考复习要点

合集下载

医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医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医学心理学复习资料(临床)第一篇绪论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因素与健康或疾病关系的科学。

是研究机体心理活动规律或行为规律的科学。

医学心理学的内涵:1、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2、研究心理行为、健康和疾病三者的关系。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从总体上认识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的哲学观点。

1)生物医学模式(biological medical model):从生物学角度片面看待健康与疾病及其之间的转化。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恩格尔1877提出是从生物,心理,社会三轴系统综合看待健康和疾病即是说健康是躯体,心理,社会适应三轴系统都处于良好状态;疾病发生和三种因素的关系;心身是统一的,相互影响的。

对任一疾病的诊断、治疗等都应从三轴系统来考虑。

3)整体(或全息)医学模式(holistic medical model)整体医学模式指出:健康是整体素质将抗,即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含行为卫生)和社会素质(含生活方式)三者完整结合好才是健康;疾病是整体素质不好,主要是不良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导致。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影响正常人和病人心身健康的各种心理学问题。

医学心理学的分支: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健康心理学,行为医学,心身医学,心理生理学,神经心理学,护理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实验法,心理测验法、评定量表法,调查法和观察法,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方法纵向发展和横向研究方法“医学心理学”这一术语由德国医生和哲学家洛采于1852年首先提出。

并在同时出版了世界第一本《医学心理学》著作。

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自然哲学时代标志:公元前1100年《周易》的产生。

自然哲学时代代表著作:《周易》、《黄帝内经》、《体液学说》。

医学心理学复习重点总结

医学心理学复习重点总结

医学心理学复习重点总结(我可是完全按照咱们老师勾的重点总结的哦~手打呢)来源:覃仕卿的日志1.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是根据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新兴交叉科学,它既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2.新医学模式特点:传统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新医学模式的转变原因:1 我国的疾病谱排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2 我国广大的人民对医疗的需要也开始向高层次发展。

3.知觉的特性:感觉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特性:相对、整体、理解、恒常。

4.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三个过程。

信息加工方式或保持时间长短分为感觉记忆(0.25-2s)、短时记忆(7±2创克)、长时记忆(1分钟以上)。

5.注意的特征:注意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按注意程度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三种。

注意特征:广度、稳定性、分配、转移。

6.情绪与情感的概念:情绪是人和动物受到情景刺激时,经过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判断后,产生的生理变化、行为变化和对事物态度的主观体验;情感是人对精神性和社会性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7.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8. 需要: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需要层次论:马斯洛认为人存着5个层次的需要:生理性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被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9.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

多血质的人体液混合比例中血液占优势,胆汁质的人体内黄胆汁占优势,粘液质的人体内粘液占优势,抑郁质的人体内黑胆汁占优势。

胆汁质:急躁、直率、热情、情绪兴奋性高、心境变化剧烈、容易冲动。

医学心理学重点复习

医学心理学重点复习

医学心理学复习提纲1.医学心理学的概念、学科性质、与医学模式转化。

医学心理学的概念: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相结合的学科,这门学科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研究心理因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及其互相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规律。

学科性质:(1)学科交叉性(2)基础学科的性质(3)应用学科医学模式:是人们对健康和疾病总体的认识和本质的概括,体现了一定时期内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一种哲学观在医学上的反映。

(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3)生物医学模式(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模式转变的重要意义:(1)强调了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在更高水平上的整合(2)促进了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全面认识和医学的全面发展(3)促进了疾病治疗和预防的统一(4)强调人的整体健康(5)促进了卫生观念的转变。

2.医学心理学发展历史中的关键事件。

(1)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2)1852年德国洛采的著作《医学心理学》,其后,冯特出版的《医学心里学手册》《心理生理学》,讨论用实验方法研究医学临床过程的心理学问题(3)1896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威特默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开设全世界第一个临床心理诊所(4)1907年威特默提出“临床心理学”概念,并开设临床心理学课程(5)1917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协会成立3.医学心理学的技术方法。

(一)观察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和分析,研究各种环境因素影响人的心理行为的规律。

(1)主观观察法和客观观察法(2)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3)临床观察法(二)实验法:是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作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相关或因果关系的方法。

⑴实验技术:①心理物理实验技术②信号检测技术③现代心理实验技术⑵实验方式: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与临床实验(三)调查法:是通过结构式访问或问卷等形式,系统、直接地从某一群体的样本中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心理行为现象及其规律的方法。

医学心理学复习重点

医学心理学复习重点

一、心理学概述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现象的科学2、医学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则是研究医学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的科学,其本体学科是心理学。

3、医学心理学的应用范围: 1.防治心身疾病, 2 解决伤残,缺陷,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3.解决护理工作中的心理学问题4.对健康人群的心理健康保健.5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4、医学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1.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病因和治疗学的研究问题 2.研究如何解决疾病发展,治疗与康复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3.研究在医疗过程中如何建立人性化的医患,护患及其他人际关系. 4.研究医疗技术领域中涉及的心理问题.5、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1.心理与生理统一原则(医学心理学研究要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就必须从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全面分析个体的心身状况,坚持心理与生理统一的原则.) 2.定性与定量统一的原则(定性对研究对象有质的认识,定量为定性提供可重复操作和检验的依据) 3.系统原则 4.客观性原则. 5.发展原则 6.伦理原则6、研究方法: 1.观察法(研究者通过对心理现象的科学观察,记录和分析,研究心理行为规律) 2.调查法(通过访谈,座谈,问卷等方式) 3.心理测验(常作为评定心理或行为变量的工具和主要定量手段) 4.实验法(在一定条件下系统的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研究起对心理,生理,行为的影响规律) 5.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 6.个案研究与抽样研究7、疾病谱变化:一些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等逐渐取代传染性疾病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各种适应不良的行为与精神疾患也正日益威胁人类健康二、医学心理学与医学模式转变1、医学模式:指医学中的一种主导思想,是对某一特定时期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它影响着医学工作者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也必然受医学工作者的影响2、生物医学模式: 强调疾病与个体的生物学变化的相互关系,强调一种疾病必然能从生物学角度找到一种原因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在方法学上强调系统, 把人看成是生心社三方面协调统一的整体.其特点为: 1. 指出人同时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强调生理和心理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2.强调人的社会属性,个体生存的环境与所接受的文化熏陶对其心理和生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强调个体的心理因素在适应和调节活动中具有能动作用.4、影响健康的因素: 1.生物学因素:内部因素(遗传,自身免疫力,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状态),外部(各种病原) 2.心理因素 3.社会因素(环境,文化,道德)意识的特征:1)存在性,即意识的发展总是取决于每一时刻的当前社会环境。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第一章绪论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学科,这门学科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研究心理因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医学心理学对疾病与健康的思考:1.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2.人同时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3.人与环境是密切联系的4.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内外环境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研究过程分六个步骤:1提出假设2选择关键变量及其检查方法3确定临床研究范式4选定研究样本5检验假设6结果的解释和发布(医学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1个案研究2相关研究3实验研究第二章心理学基础心理现象分类: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两类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情绪的功能:1情绪的适应功能2.情绪的动机功能3心理活动的组织功能4情绪的信号功能认知情感意志三者之间的关系:意志过程和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共同构成了人的心理过程,认知是基础,情感是动力,意志是保证,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方面认知过程是意志过程的前提和基础,认知协助意志确定目的,制定计划,采取克服困难的合理方法,而情绪对意志具有动力作用,表现为情绪情感既能激发又能阻碍人的意志行动,另一方面意志过程又可以推动认识活动的不断深入,同时意志对情绪情感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1意志具有明确的目的性2意志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3意志是以随意活动为基础的意志的品质:1自觉性2果断性3.坚韧性4自制性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使每个人在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风格人格心理结构:1人格倾向性2人格心理特征3自我调节系统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1先天遗传因素2社会生活环境(社会生活环境和实践活动是人格发展的决定因素)3.教育马斯洛的需要层次: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动机冲突:1双趋冲突2双避冲突3趋避冲突4双重趋避式冲突性格与气质的关系(区别与联系):区别:1气质是生来具有的,受到先天遗传素质的影响,而性格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2气质形成早,不易变化,而性格形成晚,变化要快3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优劣之分联系:1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形成相同的性格特征2性格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3气质影响性格的动态方面,性格形成的速度第三章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也称心理卫生,心理健康是以积极的,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自然环境以及自我内环境的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功能,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我国心理健康的标准:1智力正常2情绪良好3人际和谐4适应环境5人格完整青少年的心理健康:1培养良好的适应能力2及时解决情绪情感问题3防止性的困扰第四章主要理论流派人的心理活动分成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潜意识:是指人的心理结构的深层,那些我们意识不到的,但却激发我们大多数的言语,情感和行为的原始冲动或本能欲望及不愉快的经历人格的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服务于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至善原则)(本我自我超我之间发生冲突时,个体就可能产生焦虑)焦虑的分型: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自我防御机制:1压抑2否认3退行4投射5反向形成6置换7合理化8认同9理智化10.升华行为学习理论(刺激-反应理论):以可观察的行为,以及主观体验、意识等心理活动和内脏活动作为主要观测元素的一种心理学流派,在对动物和人类进行的实验研究基础上,发现并提出一系列有关学习的原理和规律强化物:凡是能增强某个行为概率的刺激操作性条件反射:又叫工具性条件反射,它描述了有机体(动物或人)做出一个特定的行为反应后,导致环境发生某种变化,即发生了一个事件行为强化:一个具体的行为的发生,有一个直接结果紧随着这个行为,导致了这个具体行为在将来被加强的过程正性加强:行为结果使积极刺激增加,进而使该行为反应逐渐加强负性加强:指行为结果使消极刺激减少,进而使该行为反应逐渐加强第五章心理评估心理评估:是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所做出的鉴定心理评估的作用:1辅助诊断2疗效评价3健康鉴定(人才选拔、新职工入职)4司法鉴定(案发时行为能力、精神状况)心理评估的方法:1观察法2会谈发3调查法4心理测验法及临床评定量表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1确定评估目的2明确评估问题与方法3了解特殊问题4结果描述与报告智力水平分级:超常115~130平常85~115边界70~85应激:应激是个体面临或察觉到环境变化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做出的适应性和应对性反应的过程应激系统模型的基本特征(法则)包括:1应激是多因素的系统2各因素互相影响互为因果3各因素之间动态的平衡或失衡决定个体的健康或疾病4认知因素在平衡或失衡中起关键作用5人格因素起核心作用根据系统模型,心理应激可被定义为:个体的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人格特征和心身反应等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当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系统失衡,就是心理应激根据过程模型,心理应激可被定义为:个体在应激源作用下,通过认知、应对、社会支持和个性特征等中间多因素的影响或中介,最终以心理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作用“过程”应激源:是引起应激的刺激,也就是应激的原因。

医学心理学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总结

医学心理学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总结

1.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医学实践,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预防,诊断和治疗作用的一门学科。

其研究对象是“人”。

2.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①研究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心理因素的作用规律;②研究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对各器官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③研究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康复中的租用;④研究如何通过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和认知思维来控制或调动自身生理机能,以达到治病,防病和养生保健的目的。

3.几个关键人物及作用①1852年,德国洛采为医学心理学奠定了基础;②1879年,德国冯特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③1896年,美国韦特卖创立了第一个心理诊所,美国心理学之父4.医学模式:是指一定历时时期内医学的基本观点,概念框架,思维模式和发展规范的总和。

分类:①神灵主义模式,②自然哲学医学模式,③生物医学模式,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系统沦为框架,心身一元论为基本思想。

5.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①观察法,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②实验法,③调查法,④个案法,⑤测验法二、心理学基础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也叫心理活动,它指的是人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反映。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2.心理的实质:所谓想“人的心理实质”,就是从理论上弄清楚什么事心理,心理与物质是怎样的关系,心理如何发生以及人的心理有哪些主要特点等问题。

其主要内容:心理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反映形式,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3.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认识过程①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称作感受性。

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前者刚刚能感受到最小刺激的能力,后者刚刚能察觉出最小差异量的能力。

感受性是感觉阈来衡量,二者呈反比关系。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一)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一)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一)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前言作为一门综合医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医学心理学在医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掌握医学心理学的知识不仅对医学生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对他们将来成为优秀的医生起到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对医学心理学考试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帮助考生高效备考。

正文1. 医学心理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医学心理学的定义•生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病人的认知与态度•疼痛的心理机制和调控2.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观察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统计分析和数据处理3. 医学心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疾病与心理因素的相互关系•医患沟通与患者满意度•患者行为与医学治疗的效果•心理治疗的原则和方法4. 医学心理学中的专题研究•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心理因素与免疫机能•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支持•医学教育与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结尾通过总结医学心理学考试的重点内容,我们可以明确备考的重点。

掌握医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熟悉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理解医学心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以及专题研究的内容,将有助于我们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希望本文能为各位考生提供有效的备考指导,祝各位顺利通过医学心理学考试!前言作为一名资深的创作者,我深知医学心理学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医学心理学涉及到医学知识和心理学理论的结合,对于医学生及从医人员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学科。

本文将以Markdown格式,按照标题副标题的形式,针对医学心理学考试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帮助考生进行备考。

正文1. 医学心理学基本概念与原理•医学心理学的定义和范畴•神经生物学基础与心理学理论的融合•医学心理学的三个基本原则:生物-心理-社会模型、心身疾病关系、心理治疗的功能和原则•疼痛感知与心理调节的关系2.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设计、变量操作、数据收集与分析•观察研究方法:自然观察、案例研究•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设计问卷、访谈技巧、数据分析•统计分析和数据处理:常用统计方法、数据处理软件3. 医学心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疾病与心理因素的关系:应激与心理健康、心身疾病与心理因素、心理疾病与身体健康•医患沟通与患者满意度:良好沟通技巧、个体差异的考虑、情绪管理与情感表达•患者行为与医学治疗效果:遵医行为、药物依从性、康复训练•心理治疗的原则和方法:认知行为疗法、解释性治疗、支持性治疗4. 医学心理学中的专题研究•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心理健康的评估与干预措施、压力管理的方法与技巧•心理因素与免疫机能:免疫器官与心理因素的交互作用、免疫功能调节的心理干预•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支持:心理支持的类型与方法、心理因素对慢性病患者康复的影响•医学教育与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医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内容结尾通过对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的总结,我希望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医学心理学复习提纲

医学心理学复习提纲

1 绪论心理学的发展起源,医学模式的改变
2 各种心理现象的内容(知觉、思维、情绪、情感、人格)
3 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健康问题(幼儿、青少年、成年早期)
4 着重掌握心理学理论:精神分析(弗洛伊德)、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人本主义(马斯洛、罗杰斯)
5、心理评估:标准心理化测验的技术指标及概念,各类心理测验的类型,英文缩写及应用
6、应激的概念及心理中介机制
7、异常心理的概念,常见类型(焦虑、抑郁、恐怖、惊恐发作、强迫、人格障碍)及临床症状,诊断依据
8、病人适应不良的几种现象
9、医患关系概念及类型
10、心理咨询与心理干预的异同,常见的各种心理干预方法(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森田)。

自考医学心理学重点速记口诀

自考医学心理学重点速记口诀

自考医学心理学概念速记口诀-看第一题,琢磨、背,很有效哦。

知觉的基本特性――选整恒理(理解性选择性整体性恒常性)。

人格的特性――整稳独社倾。

性格的特征――倾意情理。

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构冯功詹行华完韦精佛人罗马认奈。

心理治疗的原则――信保中计针回灵综。

心理护理的原则――交服启自针。

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个心认主情社。

影响疼痛的心理社会因素――人文暗注早情,原因后果。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涉及的时间分-纵横前回
――研究的手段分—实观调测个。

自我意识系统包括――认体调。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人形知性情。

狼孩共同特点――口感动情交智。

心理健康的标准――人人智情社。

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知定功迁。

信度――可一,效度――正效(信可一,效正效)。

心理应急源――心躯社文。

心理测验按测验目的分类――智人特诊,按测验方法-操问投。

心理评估的方法――调观访作心。

被试因素对测验的影响-技巧练习焦虑动机特需生理。

神经心理成套测验-范敲节触失语连侧握感。

心理测验的原则――客保标(4标1固1代)。

医学心理学复习要点

医学心理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医学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既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医学模式的定义:医学的主导思想,影响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使之带有一定倾向性,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局。

*解释医学模式转变的必要性:1.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人类死亡谱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2.主要致死性疾病与不良生活或行为方式有关,心理社会因素则是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的原因;3.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类的内部适应能力提出了挑战;4.心理活动的操作和调节对维持健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5.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病人同时要求医生同时帮助他们减轻精神上的痛苦。

所以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已不足满足病人的需求,医学模式转变已经不可避免。

*医学心理学如何理解疾病和健康?把人看成一个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多层次完整的连续题,主要为:1.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2.心身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3,人与环境是密切联系的;4.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内外环境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

第二章* 1.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情绪、意志、人格、能力、气质和性格的概念感觉: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对过去经历的事物的反映。

思维: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认识的高级形式。

能揭示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

注意:对一定对象的指向性集中。

情绪:对客光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求的态度的体验。

意志: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以实现预定目标的过程。

人格:一个人的真个精神面貌,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能力:人格的重要组成,使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气质: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

性格: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 2.感觉和知觉的特点感觉: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对刺激的强度有要求2.感觉后像: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的印象暂时存留3.感觉适应:持续刺激导致感觉性变化4.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下对强度和性质会发生变化5.联觉:特定感觉可以产生不同感觉知觉:1.相对性:不同背景下体验不同2.整体性:个别特征个别属性整合为整体3.理解性:根据过去经验理解知觉的事物,经验不同,结果不同4.恒常性:一定范围内对象仍保持不变* 3.记忆信息加工方式的三级分类1.感觉记忆:感觉器官刺激引起的短暂记忆,信息储存时间短2.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信息处理的中间站3.长时记忆:容量很大,保持时间长* 4.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1.遗忘先快后慢2.遗忘多少与记忆材料的性质和长度有关3.遗忘多少与个体的心理状态有关,正面心态有助记忆4.遗忘与个体的学习程度和方式有关,重复次数多不容易忘,学习同时回忆记忆效果好* 5.注意的分类、注意的特征(品质)分类:1.无意注意,被动注意2.有意注意,主动注意3.有意后注意,关键在于培养对活动的直接兴趣特征:1.广度:单位时间内能把握对象的数量2.稳定性:长时间保持感受某事物或从事某活动的特征3.分配:同一时间内指向不同事物4.转移:有目的的主动的转移注意* 6.情绪情感的区别和联系、情绪的功能、情绪状态的三个类别区别:1.情绪主要指感情的主要过程,原始,任何动物都有;情感是人才有的高级心理现象,是由稳定性,深刻社会意义的感情。

(完整版)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自己总结的

(完整版)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自己总结的

第一章绪论1.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与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作用规律的学科。

2.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指医学的一种主导思想,是某一时代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包括疾病观、健康观。

3.医学模式转变的动因:人类死亡谱的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行为危险因子成为人类重要的死因,人类遭受心理社会因素的挑战增加,心理行为调节具有维持健康的作用,人类对心身舒适的要求不断的提高4.主要的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亚里士多德.朴素唯物主义与辨证法为指导)生物医学模式(法国巴斯德创立微生物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5.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1.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sensitivity):各种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敏感程度和感觉能力。

感受阈限:衡量感觉能力的客观指标感受的特征:感受性,适应性,对比性2.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基本特征:⒈选择性⒉整体性⒊理解性⒋恒常性⒌定势,即心向3.错觉(illusion)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是不正确的知觉。

4.记忆(memory)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识记、.保持、遗忘.、再认和重现(回忆)的心理过程。

德国艾宾浩斯发现了遗忘曲线:先多后少,先快后慢注意基本特性:指向性与集中性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思维重要特性:间接性与概括性分类:1.思维方式:动作思维(1-3岁)、形象思维(3-6岁)、抽象思维(核心模式)2。

探索答案:聚合思维、发散思维3.独立程度:常规思维、创造思维过程: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情绪和情感5.虽然是由客观事物刺激而产生,但不是任何刺激都能引起,只有那些与需要有密切关系的刺激才能引起。

医学心理学复习提纲

医学心理学复习提纲

医学心理学复习要点1、心身疾病的狭义和广义的概念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病。

(P117)狭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心身障碍: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功能性障碍。

狭义的心身疾病的特征:1.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2.都伴有明显的情绪变化3.都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内分你系统、免疫系统等造成一定的躯体损害。

广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包括了狭义的心身疾病和狭义的心身障碍。

2、心理应激是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产生的关于环境要求与自身应对能力不平衡的认识所引起的一种心身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倾向于通过非特异性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

3、心理的实质(P15)①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②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③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4、感觉(P16)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5、知觉(P16)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特征:(P19)①知觉的选择性②知觉的整体性③知觉的理解性④知觉的恒常性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

感觉的相互作用:指一种感觉在其他感觉的影响下发生感受性的变化。

知觉的整体性: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有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6、心理咨询(P168)又称心理辅导,是通过对话对来访者予心理上指导和帮助的过程。

7、心理治疗(P152)也称精神治疗,是以一定的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影响或改变患者的认识、情绪及行为,调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8、人的心理或心理现象分别分为基本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

医学心理学 复习重点

医学心理学 复习重点

08救援第一章绪论(注意把概念与例子之间的对应)1。

(定义)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交叉的学科,它既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2。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⑴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⑵研究深信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机制;⑶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⑷研究各类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即变化规律;⑸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治疗。

3。

(概念)医学模式,是指医学的主导思想,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并影像医学工作的思想及行为方式,使之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局。

(注意对生物医学模式的理解P5)身心分离观是生物医学模式下的观念.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77年由美国学者恩格尔提出。

5。

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可以分为观察法、调查法、心理测量法、个案法、实验法和相关研究法.第二章心理学基础认知过程心理过程情感过程心理现象意志过程人格倾向性人格(个性) 人格特征自我意识系统第一节认知过程1。

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反映。

2.感觉的特征(注意与例子的对应):⑴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其间成反比关系;⑵感觉后像: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印象的暂时停留现象,可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⑶感觉的适应:嗅觉的适应现象最强,听觉和痛觉的适应现象较为少见,痛觉无适应现象;⑷感觉的对比:同一感觉器官由于不同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会使感觉在强度上和性质上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对比(包括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⑸联觉:当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外一种不同的感觉。

如沉重的乐曲、甜蜜的笑容。

3。

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如看到红红的苹果、听见动人的歌曲等。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前言医学心理学是医学生必修课程之一,也是医学生必考的重要科目之一。

本文将从章节、知识点和重点三个层面,总结医学心理学考试的重点内容。

正文1. 章节•简介与概念•个体的生理构成与心理活动•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心理障碍与心理治疗•社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2. 知识点2.1 简介与概念•医学心理学的定义和作用•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分类•医学心理学和其他心理学分支的关系2.2 个体的生理构成与心理活动•人体生理系统及其功能•神经元和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人体的感觉与知觉过程•感情与情绪的定义及形成机制2.3 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及特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与问题•成年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问题•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4 心理障碍与心理治疗•常见心理障碍的分类和特点•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和诊断标准•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药物治疗在心理障碍中的作用和应用2.5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的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群体与集体行为的心理机制•社会心理学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2.6 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实验研究和问卷调查的基本原理和步骤•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比较及应用范围•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的解释•医学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和方法3. 重点•熟悉医学心理学各章节的基本内容•理解各个知识点的定义、原理和应用范围•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掌握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结尾医学心理学是医学生必考的重要科目,通过掌握各章节、知识点和重点内容,可以提高复习效果和考试成绩。

希望本文的总结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准备医学心理学考试。

加油!前言医学心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医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章节、知识点和重点三个角度,对医学心理学考试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正文1. 章节医学心理学主要划分为以下几个章节:•第一章:简介与概念•第二章:个体的生理构成与心理活动•第三章: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四章:心理障碍与心理治疗•第五章:社会心理学•第六章: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2. 知识点2.1 简介与概念•理解医学心理学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类•了解医学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分支的关系2.2 个体的生理构成与心理活动•熟悉人体生理系统及其功能•掌握神经元和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了解人体的感觉与知觉过程•理解感情与情绪的定义及形成机制2.3 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特点•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与问题•熟悉成年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问题•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4 心理障碍与心理治疗•理解常见心理障碍的分类和特点•熟悉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和诊断标准•掌握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药物治疗在心理障碍中的作用和应用2.5 社会心理学•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掌握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的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熟悉群体与集体行为的心理机制•了解社会心理学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2.6 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掌握实验研究和问卷调查的基本原理和步骤•了解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比较及应用范围•熟悉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的解释•了解医学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和方法3. 重点•对每章节的基本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定义、原理和应用范围•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熟悉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结尾医学心理学考试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各章节的基本内容、各个知识点的定义和应用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医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医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醫學心理學第一章绪论【考纲要求】1.医学心理学的概念及其地位:①医学心理学的概念与性质;②医学心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

2.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分支与方法:①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②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③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分支;④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医学心理学主要学派的理论观点:①精神分析基本理论;②心理生理学理论;③行为主义理论④人本主义理论;⑤认知学派理论。

【考点纵览】1.医学心理学在现代医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促进了医学模式的转变和预防疾病战略的转变;符合临床医疗工作的需要,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

2.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临床观察方法、实验室方法、个案调查方法、心理测验方法与评定量表法。

3.医学心理学主要学派的理论观点:①精神分析基本理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个层次;童年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是心理障碍的根源。

②心理生理学的理论:心身是统一的;神经系统、内分系统、免疫系统是三大生理中介。

③行为主义理论:人的一切行为、习惯、生活方式都是通过学习得来的。

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社会观察学习。

④人本主义理论:人的本性是善的、向上的、是要自我实现的。

各种心理障碍都是自我实现受到阻碍不能实现的结果。

⑤认知学派理论:人的行为是个人理性认识、评价的结果。

只有矫正错误观念,才能解除心理障碍。

【历年考题点津】D 1.研究心理咨询、心理诊断的属于A.变态心理学B.健康心理学C.神经心理学D.临床心理学E.生理心理学C 2.研究脑和行为关系的属于A.变态心理学B.健康心理学C.神经心理学D.临床心理学E.生理心理学B 3.研究促进心身疾病康复和预防的属于A.变态心理学B.健康心理学C.神经心理学D.临床心理学E.生理心理学D 4.在人本主义治疗中最重要的是A.表达B.分析C.指导D.倾听E.同情D 5.关于医学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方法,其主要特点是A.只在实验室中完成B.只以人为被试对象C.只记录生物学指标D.只在有目的的一定控制条件下进行E.只使用各种现代仪器设备D 6.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为A.心理活动的规律的学科B.人类行为的科学发展C.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规律D.影响健康的有关心理问题和行为E.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原则第二章医学心理学基础【考纲要求】1.心理活动:①心理学的概念;②心理活动的定义与分类。

医学心理学复习要点概要

医学心理学复习要点概要

医学心理学复习要点心理学 :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医学心理学 :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

心理现象 :包括人们的心理过程和人格特征。

健康 :WHO 把健康定义为人们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良好的状态,而健康的反面就是疾病。

生物医学模式 :在医学发展的某一时期,医学界主要采用自然科学的“证实加推理”认识论和方法论来认识疾病和健康,因此,医疗活动也往往反映出明显的生物科学属性,故有人称其为生物医学模式。

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观察法: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和分析,探讨心理行为变化规律的的一种方法。

调查法 :通过晤谈或问卷等方式获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

心理测量法:一心里测验或评定量表作为心理或行为变量的主要定量手段, 采用经过信度、效度检验的测验工具或量表已达到医学心理学临床和和科研工作的要求的一种方法。

个案法:对单一案例的研究。

实验法:在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测量和记录个体行为的一种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因果研究的最主要方法。

相关研究方法:是考察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有联系的一种研究方法与统计技术。

认知过程 :是心理过程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部分, 它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 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

它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

感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是个体最简单、最初级的心理活动。

知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特性 :相对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错觉 :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是不正确的知觉。

思维 :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知高级形式。

思维方式的分类 :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或操作来解决问题思维,即思维以动作为支柱,依赖实际动作解决具体直观的问题。

1~3岁幼儿的主要思维方式。

医学心理学复习知识点

医学心理学复习知识点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名词解释】1.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是根据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既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2.医学模式:是指医学的主导思想,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并影响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使之带有一定倾向性,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果。

3.心理现象『psychological phenomenon』:是个体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两类,即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

4.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

5.感觉『sensation』:是人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

6.感受性:也叫感觉的敏锐程度,是感受器对刺激的感受能力。

7.感觉阈限:感受性的高低用感觉阈限大小来测量。

感觉阈限是衡量感觉能力的客观指标,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8.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某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

9.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是差别感觉阈限,觉察出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别量的能力是差别感受性。

10.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

11.错觉『illusion』: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是不正确的知觉。

12.记忆『memory』:是指在头脑中积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13.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客观事物在头脑中再现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心理学第一章绪论一、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应用于医学领域,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预防与护理中的作用的科学。

二、1879年,德国的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现代心理学的诞生。

三、医学模式的转化: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3.机械论医学模式4.生物医学模式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77年美国医生恩格尔在美国的《科学》杂志上著文《需要新的医学模式》,批评了生物医学模式的“还原论”和“心身二元论”,并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这一模式认为:对于疾病和健康问题来说(特点),无论是致病、治病、预防及康复,都应将人视为一个整体,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特点,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交互作用,而不能机械发将它们分开。

四、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影响正常人和病人身心健康的各种心理问题。

五、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2.心理评估手段在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与预防中的作用。

3.运用心理治疗的方法达到治病、防病与养生保健的目的。

4.患者心理活动的特点以及心理护理的方法的运用。

六、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1.心、身统一的观点2.社会对个体的影响的观点3.认知评价的观点4.主动适应与调节的观点5.情绪因素作用的观点6.个性特征作用的观点七、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按研究时间分类:●横断研究——几组同一时间研究●纵向研究——同一个人或同一组长时间的研究●回顾研究——过去经验●前瞻研究——预见未来2.根据研究手段分类:●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法●实验法八、中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1.人贵论2.形神论3.性习论4.知行论5.情欲论九、南朝的刘勰设计了一个注意分配的实验:同时完成左手画方,右手画圆的任务。

十、德国哲学教授洛采于1852年出版了第一本医学心理学的著作。

十一、现代心理学诞生的演变:1.构造主义—德国的冯特2.功能主义—美国的詹姆斯3.行为主义—美国的华生4.完形主义—德国的韦特海默5.精神分析—奥地利的弗洛伊德6.皮亚杰学派—瑞士的皮亚杰7.人本主义—美国的罗杰斯和马斯洛8.认知学派—美国的奈塞尔十二、中国心理学的发展:1.1917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开设了心理学课,陈大齐教授首次建立了我国的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我国的心理学进入也科学的时代。

2.1920年,南京高等师范学院筹建了心理学系。

3.1921年成立了中华心理学会。

4.1922年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的杂志《心理》。

5.1936年4月,在南京成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6.1985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恢复成立。

十三、医学心理学的发展:1.医生心理学建立的两个显著标志:1852年德国的洛采出版了第一部《医学心理学》,1892年美国在加州建立第一个临床心理诊所。

2.医学心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初创阶段: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10年代●应用阶段: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今3.护理科学的先驱南丁格尔,她于1860年在英国创办世界上第所护士学校,把护理作为科学,倡导护理教育,并最早提出心理护理。

十四、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个性心理特征)1.心理过程: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情感过程:喜、怒、忧、思、悲、恐、惊●意志过程:有意识地确定目的、克服困难、调节和支配自身的行动2.人格:人格倾向性、人格特征和自我意识系统●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观点和信念等●人格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自我意识系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3.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十五、心理的发生和发展:1.生命的标志是有感应性2.心理的标志信号性反应3.动物心理的发展的三个阶段:●感觉阶段●知觉阶段●思维萌芽阶段4.意识的特征:●概括性●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5.个体心理的发展●遗传和环境●成熟和学习十六、心理的实质: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反应。

1.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功能:●主要是新皮质区的发展,人的颞区、下顶区和额区的面积显著增大。

●人脑的进货主要表现在皮质第二级区和第三级区的面积增大。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3.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第二章感觉与知觉一、感觉: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

可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二、感觉的作用:感觉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对维持大脑皮层处于觉醒状态十分重要。

三、感觉的一般特性:1.感受性与特殊性:●感受性:感受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受性的大小可以用感觉阈限来度量。

绝对感受性:指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感受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差别感受性: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刺激物同时出现或先后出现,能够分辨这个两个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差别感受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间的最小差异量。

●特殊性:每种感受器对一种形式的刺激敏感,即每种感受器的感受性具有特殊性。

2.时间特性;感觉的持续时间是感觉的时间特性一,主要表现为潜伏期和后效。

●感觉的潜伏期:是指刺激物作用于感受器官到产生感觉之间所经过的时间,不同的感觉潜伏期是不同的。

●后效:当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的现象称为感觉后效,最明显的是视觉的后效,称为视觉后像。

四、感觉变化的规律:1.感觉适应: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感受性改变的现象称为感觉适应。

如明适应和暗适应,但痛觉很难适应。

2.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可分为同时对比(如颜色)和继时对比(如吃完一样东西再吃另一样的时候的味道变化)。

3.感觉的相互作用:指一种感觉在其他感觉的影响下发生感受性的变化。

感觉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是弱刺激能提高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而强刺激则产生降低的效果。

4.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心理活动的发生,也是感觉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

5.感受性的发展与补偿:丧失某种感觉能力的人,可以在生活实践中发展其他健全的感觉来弥补。

五、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主观态度和过去的知识经验。

六、知觉的基本特征:1.知觉的选择性:在众多刺激物中选择少数刺激物作为知觉对象,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影响知觉的整体性的因素: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对象本身特性各部分之间的构成3.知觉的理解性:在知觉过程中,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概念或名称的形式把它标示出来,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知觉的理解性受人的情绪、动机、态度以及实践活动的任务等因素的影响。

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像仍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七、知觉的种类:1.根据参与知觉的分析器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触知觉2.根据知觉对象存在的形式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等。

3.痛知觉:疼痛是个体对现实刺激和已贮存的经验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主观感受和体验。

●在身体许多部位都分布着大量游离神经末梢,是产生痛觉的主要感受器。

●痛觉不仅包含感觉成分,还包含有情感成分,并自主神经活动改变和运动反应。

●影响疼痛的心理社会因素:早期经验产生疼痛原因和后果评价情绪注意暗示人格特点文化教育八、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这种歪曲带有固定的倾向。

1.图形错觉2.大小错觉3.形重错觉4.运动错觉九、常见的感觉障碍:1.感觉过敏: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强,感觉阈值降低。

2.感觉减退: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降低,感觉阈值升高,严重时甚至对外界刺激完全不能感知,达到感觉缺失的程度。

3.内感性不适:也称体感异常,表现为躯体内部产生各种不舒服或者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

十、知觉的障碍:1.错觉: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2.幻觉:指没有相应的客观刺激用于感觉器官时个体出现的虚幻的知觉体验。

3.感知综合障碍:患者对某一客观事物的整体认知是正确的,但对这一事物的形象、大小、、位置等某一个别属性却产生错误感知。

第三章记忆、思维和想象一、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即通过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三个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二、记忆的分类:1.按内容分类:●形象记忆:指以感知过和事物形象为记内容的记忆。

●运动记忆:指以过去做过的动作或运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逻辑记忆:指以要领和逻辑思维过程内容的记忆。

●情绪记忆:指以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2.按输入信息、编码、加工方式的不同和储存时间长短分类:●感觉记忆:瞬时记忆,指外界刺激对感觉器官的刺激停止工作以后,刺激物的映像仍然持续极短时间才消失的记忆。

两秒钟以内。

●短时记忆:指在感觉记忆基础上,信息能保持1分钟左右的记忆。

容量为7 2个组块。

●长时记忆:指从几分钟至多年甚至保持终生的记忆。

三、记忆过程:`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1.识记:●识记的分类:识记是人们获得经验的过程,或者说对信息进行了编码的过程。

有意记忆、无意记忆意义记忆、机械记忆●影响识记的因素:目的任务理解材料的数量和性质复习2.保持和遗忘:●保持:是记忆过程的一个环节,是把感知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储存在脑中的过程。

●遗忘:是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或是错误码的再认或回忆。

分为永久性遗忘或暂时性遗忘。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不均匀的,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的发展速度较快,后来逐渐缓慢,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遗忘的原因:干扰说: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压抑说:回忆中涉及愉快经验的约点55%,不愉快的约点33%,平淡的约占12%。

抵制遗忘的方法:提高保持效果的条件和方法✧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尝试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复习方式多样化✧要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利用外部记忆手段✧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3.再认和回忆:是对已储存的信息提取的过程。

四、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的的反映。

五、思维的特征:1.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两个基本特征。

2.思维还有具有指向性、逻辑性和连贯性。

六、思维的形式:基本形式有概念、判断和推理。

通过思维形式可以进行对事物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等心智操作,人们就可以透过事物的现象而认识事物内部的特征和规律性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