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及反冲洗实验

合集下载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报告书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报告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课程实验报告课程:水处理技术(实验)实验名称:过滤及反冲洗实验成绩评定:班级:组别:姓名:学号:同组成员:指导教师:实验学期:实验七过滤及反冲洗实验实验日期:实验地点:实验成绩:一、实验目的1、掌握反冲洗时冲洗强度与滤层膨胀度之间的关系。

2、了解清洁砂层过滤时水头损失变化规律,以及滤层水头损失的增长对过滤周期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1、过滤原理水的过滤是根据地下水通过地层过滤形成清洁井水的原理而创造的处理浑浊水的方法。

在处理过程中,过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颗粒状滤料层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达到澄清的工艺过程。

过滤是水中悬浮颗粒与滤料颗粒间粘附作用的结果。

粘附作用主要决定于滤料和水中颗粒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当水中颗粒迁移到滤料表面上时,在范得华引力和静电引力以及某些化学键和特殊的化学吸附力作用下,它们被粘附到滤料颗粒的表面上。

此外,某些絮凝颗粒的架桥作用也同时存在。

经研究表明,过滤主要还是悬浮颗粒与滤料颗粒经过迁移和粘附两个过程来完成去除水中杂质的过程。

2、影响过滤的因素在过滤过程中,随着过滤时间的增加,滤层中悬浮颗粒的量也会随着不断增加,这就必然会导致过滤过程水力条件的改变。

当滤料粒径、滤层级配和厚度及水位己定时,如果孔隙率减小,则在水头损失不变的情况下,将引起滤速减小。

反之,在滤速保持不变时.将引起水头损失的增加。

就整个滤料层而言,鉴于上层滤料截污量多,越往下层截污置越小,因而水头损失增值也由上而下逐渐减小。

此外,影响过滤的因素还有很多,诸如水质、水温、滤速、滤料尺寸、滤料形状、滤料级配,以及悬浮物的表面性质、尺寸和强度等等。

3、滤料层的反冲洗过滤时,随着滤层中杂质截留量的增加,当水头损失增至—定程度时,导致滤池产生水量锐减,或由于滤后水质不符合要求,滤池必须停止过滤,并进行反冲洗。

反冲洗的目的是清除滤层中的污物,使滤池恢复过滤能力。

滤池冲洗通常采用自上而下的水流进行反冲洗的方法。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过滤的原理及常用的过滤介质;2.掌握过滤的操作技能,学会选取不同过滤介质对水的杂质进行不同程度的过滤;3.学习实验室 WaterPro RO 纯水机设备及其过滤装置的结构原理;4.熟悉RO纯水机反冲洗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基本原理和步骤过滤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过滤介质对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其中流动过程中的低压气体被捕获。

2.实验步骤一、准备实验器材和过滤介质。

二、洗净实验用玻璃器皿和过滤漏斗。

三、将不同的过滤介质(如滤纸、砂子、活性炭等)装入漏斗,用样品瓶3次洗涤,将水样倒入漏斗。

注意:稀释溶液不可倒太多,掌握用量。

四、过滤完后,用样品瓶接住滤液,观察颜色和透明度等特征。

五、使用RO纯水机设备,将水倒入过滤器并开启机器,观察RO纯水机的工作状态及水的处理后的纯度。

六、学习RO纯水机的反冲洗操作方法,按照反冲洗操作方法进行操作。

三、实验操作要点1.根据实验目的选取合适的过滤介质;2.注意选用洗涤后的玻璃器皿等实验器材;3.掌握样品倒入漏斗的量,避免过量稀释。

4.注意RO纯水机的操作规范,避免操作不当。

5.观察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变化,及时记录实验数据。

6.遵守实验室行规与操作规范,注意实验安全。

四、实验内容及数据分析1.不同过滤介质对水的过滤程度不同,可以根据过滤液的颜色和透明度进行初步判定。

2. RO纯水机处理后的水样性质更为纯净,适合实验室常用,可减小实验误差。

3. RO纯水机操作过程中需要进行反冲洗,以清除过滤器中的杂质和污垢,并保证机器的正常工作状态。

5.实验数据可以通过记录颜色和透明度等特征,进行初步的分析,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

六、安全注意事项2.不使用过期药品和过期化学品。

3.不使用有毒化学品,避免接触到危险化学品。

4.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的健康和生产安全,避免出现事故和伤害。

5.避免污水直接排入下水管道,应妥善处理实验废水。

7、实验总结1.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过滤的基本原理和过滤介质的选择。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报告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报告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报告过滤及反冲洗实验报告概述:过滤是一种常见的分离技术,通过过滤器将混合物中的固体颗粒从溶液或悬浮液中分离出来。

反冲洗则是用来清洗过滤器,去除残留的颗粒和杂质。

本实验旨在探究过滤和反冲洗的原理和方法,并验证其效果。

实验材料和仪器:1. 过滤器:玻璃纤维滤纸2. 溶液:含有固体颗粒的水溶液3. 反冲洗设备:水龙头和水管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玻璃纤维滤纸放入漏斗中,用水湿润滤纸,使其贴合漏斗壁。

2. 过滤操作:将含有固体颗粒的水溶液缓慢倒入漏斗中,观察溶液经过滤纸后的变化。

3. 反冲洗操作:关闭水龙头,将水管连接至漏斗下方的出口,缓慢打开水龙头,使水流通过滤纸反冲洗,清洗滤纸上的颗粒和杂质。

实验结果:经过过滤操作,溶液中的固体颗粒被滤纸截留,滤液变得清澈。

通过反冲洗操作,滤纸上的颗粒和杂质被冲洗掉,滤纸恢复原状。

实验结果验证了过滤和反冲洗的有效性。

实验讨论:1. 过滤原理:过滤是基于孔径选择性的分离技术。

滤纸上的孔径较小,可以截留较大的固体颗粒,而较小的溶质分子可以通过滤纸,从而实现分离。

2. 滤纸选择:滤纸的选择应根据实验需求和溶液性质来确定。

玻璃纤维滤纸具有较小的孔径和较高的过滤速度,适用于大部分实验。

3. 反冲洗原理:反冲洗是通过水流的冲击力将滤纸上的颗粒和杂质冲洗掉。

水流的速度和压力应适中,过大的压力可能会破坏滤纸。

4. 反冲洗注意事项:反冲洗时需要注意水流的方向,应从滤纸的内侧向外冲洗,以避免颗粒被冲入滤液中。

此外,反冲洗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浪费水资源。

实验总结:过滤和反冲洗是常用的分离和清洗技术,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过滤和反冲洗的原理和方法,并验证了其有效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滤纸和反冲洗条件,以提高分离和清洗效果。

实验三 过滤实验

实验三 过滤实验

实验三过滤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过滤及反冲洗实验的方法;2、加深对滤速、冲洗强度、滤层膨胀率等概念的理解;3、测定滤层水头损失和滤速间的关系;4、测定反冲洗强度和滤层膨胀率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过滤通常用在混凝或生化处理之后,它是一种使水通过砂、煤粒或硅藻土等多孔介质的床层以分离水中悬浮物的水处理操作过程,其主要目的是去除水中呈分散悬浊状的无机质和有机质粒子,也包括各种浮游生物、细菌、滤过性病毒与漂浮油、乳化油等。

滤池的形式多种多样,以石英砂为滤料的普通快滤池使用历史最久,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双层滤料、多层滤料和上向流过滤等。

若按作用水头分,有重力式滤池和压力式滤池两类。

为了减少滤池的闸阀并便于操作管理,又发展了虹吸滤池、无阀滤池等自动冲洗滤池。

所有上述各种滤池,其工作原理、工作过程都基本相似。

滤池的过滤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机理也涉及多种因素,常用的几种解释有:阻力截留、重力沉降、接触絮凝。

随着过滤过程的进行,污物在滤料中不断积累,滤料层内的孔隙由上而下逐渐被堵塞,水流流过滤料层的阻力和水头损失随之逐渐增大,当水头损失达到允许的最大值或出水水质达到某一规定值时,过滤中止,需要对滤池进行反冲洗以除去积聚在滤床内部的污染物。

滤池冲洗主要有三种方法:反冲洗、反冲洗加表面冲洗、反冲洗辅以空气冲洗。

反冲洗效果主要取决于冲洗强度和冲洗时间。

三、实验设备与用具滤柱:内径mm;柱高:m;滤料:;滤料厚:mm。

四、实验步骤1、将滤料先进行一定冲洗,冲洗强度加大至12~15 L/s.m2,时间几分钟,目的为去除滤层内气泡;2、做冲洗强度与滤层膨胀率关系实验。

测不同冲洗强度时的滤层膨胀后的厚度与膨胀度,将数据计入表1;3、关闭反冲洗排水阀门,开滤池出水阀门,使水面降至滤层以上30cm左右;4、测不同滤速(8m/h、10m/h、12m/h、16m/h)时滤层顶部测压管水位与底部测压管水位,做出清洁层水头损失和滤速之间的关系,将数据计入表2。

过滤与反冲洗实验报告

过滤与反冲洗实验报告

过滤与反冲洗实验报告过滤与反冲洗实验报告本次实验旨在探究过滤与反冲洗的原理与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其效果。

通过该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过滤与反冲洗的原理,并了解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正确操作。

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探究过滤与反冲洗的原理与方法,并验证其效果。

2. 实验材料与仪器本次实验所需材料与仪器包括:过滤器、滤纸、水样、试管、注射器、水槽等。

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首先,将实验室用具清洗干净,确保无杂质。

然后准备好所需的实验材料与仪器。

3.2 过滤操作将过滤器放置在试管架上,将滤纸放置在过滤器内。

然后,将待过滤的水样倒入试管中,缓慢地倒入过滤器中。

观察水样经过滤纸后的过滤效果。

3.3 反冲洗操作在过滤操作完成后,我们需要进行反冲洗。

首先,用注射器注入适量的清水,然后将注射器连接到过滤器的底部。

慢慢注入清水,并观察过滤器中的杂质是否被冲洗掉。

反复操作几次,直到过滤器中的水变得清澈为止。

4.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操作,我们发现在过滤操作中,滤纸起到了关键作用。

滤纸能够有效地过滤掉水样中的杂质,使水变得更加清澈。

而在反冲洗操作中,通过注入清水并施加压力,可以将过滤器中的杂质冲洗掉,从而保持过滤器的清洁。

在实际应用中,过滤与反冲洗常被用于水处理过程中。

通过过滤,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颗粒物等杂质,提高水质。

而通过反冲洗,可以清洁过滤器,延长其使用寿命。

5. 实验心得与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过滤与反冲洗的原理与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了其效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过滤器的选择和滤纸的使用对过滤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同时,在反冲洗操作中,水的注入速度和压力的控制也需要注意。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过滤与反冲洗原理的理解,还学会了正确操作过滤器和滤纸。

这对我们今后的实验操作和实际应用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过滤与反冲洗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方法,通过过滤和冲洗过滤器,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杂质,提高水质。

过滤及反冲洗试验报告书

过滤及反冲洗试验报告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课程实验报告课程:水处理技术(实验)过滤及反冲洗实验实验名称:成绩评定:级:班别:组名:姓学号:同组成员:指导教师:实验学期:实验七过滤及反冲洗实验实验日期:实验地点:实验成绩:一、实验目的1、掌握反冲洗时冲洗强度与滤层膨胀度之间的关系。

2、了解清洁砂层过滤时水头损失变化规律,以及滤层水头损失的增长对过滤周期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1、过滤原理水的过滤是根据地下水通过地层过滤形成清洁井水的原理而创造的处理浑浊水的方法。

在处理过程中,过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颗粒状滤料层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达到澄清的工艺过程。

过滤是水中悬浮颗粒与滤料颗粒间粘附作用的结果。

粘附作用主要决定于滤料和水中颗粒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当水中颗粒迁移到滤料表面上时,在范得华引力和静电引力以及某些化学键和特殊的化学吸附力作用下,它们被粘附到滤料颗粒的表面上。

此外,某些絮凝颗粒的架桥作用也同时存在。

经研究表明,过滤主要还是悬浮颗粒与滤料颗粒经过迁移和粘附两个过程来完成去除水中杂质的过程。

2、影响过滤的因素在过滤过程中,随着过滤时间的增加,滤层中悬浮颗粒的量也会随着不断增加,这就必然会导致过滤过程水力条件的改变。

当滤料粒径、滤层级配和厚度及水位己定时,如果孔隙率减小,则在水头损失不变的情况下,将引起滤速减小。

反之,在滤速保持不变时.将引起水头损失的增加。

就整个滤料层而言,鉴于上层滤料截污量多,越往下层截污置越小,因而水头损失增值也由上而下逐渐减小。

此外,影响过滤的因素还有很多,诸如水质、水温、滤速、滤料尺寸、滤料形状、滤料级配,以及悬浮物的表面性质、尺寸和强度等等。

3、滤料层的反冲洗过滤时,随着滤层中杂质截留量的增加,当水头损失增至—定程度时,导致滤池产生水量锐减,或由于滤后水质不符合要求,滤池必须停止过滤,并进行反冲洗。

反冲洗的目的是清除滤层中的污物,使滤池恢复过滤能力。

滤池冲洗通常采用自上而下的水流进行反冲洗的方法。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熟悉普通快滤池的过滤、冲洗的工作过程。

2、观察滤料层的水头损失与工作时间的关系,探求不同滤料层的水质,以了解大部分的过滤效果是在顶上完成的。

3、观察滤池反冲洗的情况:滤料的水力筛分现象,滤料层膨胀与冲洗强度的关系;了解并掌握气、水反冲洗法,以及由实验确定最佳气、水反冲洗强度与反冲洗时间的方法。

4、加深对滤速、冲洗强度、滤层膨胀率、初滤水浊度的变化、冲洗强度与滤层膨胀率关系以及滤速与清洁滤层水压头损失关系的理解。

二、实验装置实验装置(滤池模型)见下图。

有机玻璃滤柱:Φ150×2000mm,δ=5mm 。

其他仪器有:浊度测定仪、温度计、秒表、各种玻璃器皿。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熟悉实验设备。

对照实验设备,熟悉滤池及相应的管路系统,包括配水设备、加药装置、过滤柱、滤池进水阀门及流量计、滤池出水阀门、反冲洗进水阀门及流量计、反冲洗出水阀门、测压管等。

2、水反冲洗:进行滤料层反冲洗膨胀率与反冲洗强度关系的测定。

首先标出滤料层原始高度及各相应膨胀率的高度,然后打开反冲洗排水阀,再慢慢开启反冲洗进水阀,用自来水对滤料层进行反冲洗,量测一定的膨胀率(10,30,40,50,60,70%)时的流量,并测水温。

3、过滤:关闭反冲洗进水阀及排水阀,全部打开滤池出水阀,让水面下降到砂层上10~20cm处,关闭出水。

通进不加药的浑水(浑浊度控制在40~50度)至水位到溢流高度,再开滤池出水,控制等速在6~8 m/h左右。

此时马上记录各测压管的水位高度。

开始过滤后10min、20min、30min、60min、测进出水的浊度、温度和各测压管的水位。

4、气、水反冲洗:(1)停止滤池工作,待水位下降至滤料表面以上10cm位置时,打开空压机阀,往滤柱底部送气注意气量要控制在1m3/min﹒m2以内,以滤层表面均具有紊流状态,看似沸腾开锅,滤层全部冲动为准。

此时记录转子流量计上的读数并记时,气洗至规定时间,关进气阀门。

过滤与反冲洗.doc

过滤与反冲洗.doc

过滤与反冲洗实验一、实验目的①了解过滤实验装置的组成和构造。

②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过滤及反冲洗原理。

③掌握过滤及反冲洗实验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分级筛子可以截留部分比筛孔小的颗粒,地表水渗入地下通过地层过滤可形成清洁井水。

受这些自然现象启发,人类创造了处理浑浊水的方法,即过滤。

分析表明,接触絮凝作用、筛滤作用、沉淀作用是浑浊水通过滤层达到清洁的因素,并以接触絮凝作用为主。

过滤一般用石英砂等颗粒状滤料层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达到澄清的工艺过程。

为提高出水清洁度,应合理进行滤层级配和投加混凝剂。

在过滤过程中,随着过滤时间的增加,滤层中悬浮颗粒的量会随之不断增加,这就必然会导致过滤过程水力条件的改变。

使孔隙率减小滤速减小、滤层两侧压力差增大,并有可能造成部分已被截留的杂质冲出滤层。

因此,当过滤水头损失达到最大允许值或出水浊度超过规定值时,滤池需进行反冲洗,以排除滤层中所截留的杂质。

反冲洗强度以能保证最底层滤料膨胀即可。

滤池冲洗通常采用自下而上的水流进行反冲洗的方法。

反冲洗时,滤料层膨胀起来,截留滤层中的污物,在滤层空隙中的水流剪力作用下,以及在滤料颗粒碰撞摩擦的作用下,从滤层表面脱落下来,然后被冲洗水流带出滤池。

反冲洗效果主要取决于滤层孔隙水流剪力。

该剪力既与冲洗流速有关,又与滤层膨胀有关。

冲洗流速小,水流剪力小;冲洗流速大,使滤层膨胀度大,滤层孔隙中水流剪力又会降低,因此,冲洗流速应控制适当。

影响过滤效果的因素还有很多,诸如水质、水温、滤速、滤料尺寸、滤料形状,以及悬浮物的表面性质、尺寸和强度等。

本系统仅考虑滤速的影响三、实验设备及仪器(1)仪器①过滤与反冲洗的实验装置光电式浑浊度仪(1台)(2)器具①烧杯(200ml,2个)②秒表(1块)③温度计(0~1000C,1支)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做冲洗强度与滤层膨胀率实验①测量滤层初始高度,记录于基本数据记录表中。

②打开阀门1、2和恒压水箱上水阀。

武理工水处理实验指导04过滤与反冲洗实验

武理工水处理实验指导04过滤与反冲洗实验

实验四过滤与反冲洗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过滤设备,掌握过滤与反冲洗的实验方法。

2、证明清洁砂层水头损失与滤速成正比,并将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误差的原因。

3、观察过滤装置反冲洗情况,测定反冲洗强度与膨胀率的关系。

二、实验设备
1、φ100毫米过滤装置 1套
2、秒表 1只
3、50亳升、500毫升量筒、1000亳升烧杯各1个
4、温度计、钢尺各1套
三、实验原理
1、过滤过程中,清洁砂层水头损失与滤速成正比。

2、过滤装置反冲洗过程中,反冲洗强度与膨胀率成正比。

四、实验步骤
1、清水过滤
(1)滤层先进行反冲洗,然后以清水快速过滤约5分钟,使砂面在以后过滤过程中保持稳定。

(2)将过滤器出水阀门关小至出水流量约为11亳升/秒(相当于φ100过滤器中的滤速约为5米/小时),待测压管水头稳定后,一人用量筒和秒表测定流量,一人同时读出滤层面以上和滤层底部以下两测压管水头读数,如此测定三次,记入表中。

(3)将过滤器出水阀门逐渐开大,按步骤(2)依次测定6~8次,记入表中,最后一次出水流量控制在60~70毫升/秒左右。

(相当于φ100过滤器滤速约28~32米/时)。

2、滤池反冲洗
(1)关闭过滤器进水阀门,待过滤器中水位降至砂面上10cm处,然后关闭过滤器出水阀门。

(2)缓缓开启反冲洗水管及反冲洗排水管阀门,控制滤层膨胀率为10%、20%、30%、40%、50%(膨胀率刻度事先已标好),待滤层表面稳定后,一人用秒表和量筒测定反冲洗流量,记入表中。

水处理过滤实验报告

水处理过滤实验报告

过滤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察过滤及反冲洗现象,进一步掌握过滤及反冲洗原理。

(2)了解过滤及反冲洗实验设备的组成与构造。

(3)掌握光电浊度仪测定浊度的操作方法。

(4)加深对滤速、冲洗强度、滤层膨胀率、初滤水浊度的变化以及冲洗强度与滤层膨胀率关系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过滤是为了去除那些靠混凝沉淀还不能除去的细小颗粒,过滤效果主要取决于筛滤作用、沉淀作用、吸附(接触絮凝)作用,其中主导因素是接触絮凝作用,因此滤料的粗细对去除效率有直接的影响。

三、实验设备与试剂(1)过滤装置1套,如图1所示。

(2)光电式浊度仪l台。

(3)200 ml烧杯2个,取水样测浊度用。

(4)20ml量筒1个,秒表1块。

(5)2m钢卷尺1个,温度计1个。

(6)1%硫酸铝或氯化铁试剂。

四、实验步骤及记录(1)反冲洗强度与滤层膨胀率关系实验量取滤层厚度,开启反冲洗节门,调节冲洗流量为350 L/h、300 L/h、250 L/h、200 L/h、150 L/h、100 L/h,记录膨胀高度,测原水水温,关闭节门,将数据记入表1。

(2)过滤(不加药)开启出水节门,将水位降至距砂面10cm-20cm,并关闭出水节门,开启进水节门,放入原水,接近溢流口,测原水浊度,调节进水,流量为45L/h,运行10min (调节出水节门保持水面不变),之后每5min测出水浊度,运行30min,关闭出水节门,进水节门,将数据记入表2。

(3)过滤(加药)步骤同(3),将数据记入表3。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整理1、实验数据记录滤池模型尺寸内径cm,高度m。

表1反冲洗强度与滤层膨胀率关系实验数据,浊度NTU,混凝剂。

表2 不加药过滤实验数据表3 加药过滤实验数据2、结果分析(1)作出不加药和加药过滤两种情况下的出水浊度与工作时间关系曲线。

(2)以冲洗强度为横坐标,滤层膨胀率为纵坐标,绘冲洗强度与滤层膨胀率关系曲线。

六、思考题(1)试分析原水加药过滤与不加药过滤对出水浊度的影响?(2)对反冲洗强度与膨胀率关系曲线进行理论分析?。

过滤与反冲洗实验报告

过滤与反冲洗实验报告

过滤与反冲洗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过滤的原理和分类;2、掌握利用实验方法检验、调节和评价过滤水的效果;3、学会如何进行过滤反冲洗的操作。

二、实验原理1、过滤的原理及分类过滤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物理现象,其原理是利用过滤材料的孔隙,使液体通过但固体不通过,分离掉混合物中较细小的颗粒或杂质,从而达到过滤效果。

按过滤材料不同,过滤可分为机械过滤、化学过滤、生物过滤等几种,其中机械过滤应用最广。

基本原理是利用一些含有孔隙的过滤材料,如滤纸、滤膜等,让紊流流体中的含悬浮颗粒的流体通过孔隙而捕捉这些颗粒,从而使得过滤液变得清澈。

2、反冲洗的原理水处理通常用的滤料包括石英砂、活性炭、以及各种颗粒材料。

随着过滤的进行,这些颗粒将被留下作为过滤物,污物的沉积和储存在过滤料上的时间变长。

当污物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将会大大阻碍过滤液向下而持续不断的流动,产生负面的影响。

所以必须进行反冲洗,目的是冲走过滤料表面的污物,以恢复过滤层的清洁状况。

常规反冲洗会使得本来定存于过滤料中的颗粒高速移动,撞击生石英砂颗粒,从而把混入过滤料中的杂质冲洗出来。

三、实验步骤1、装压滤器:在锥体上插上三只橡胶贴片,把锥体放进过滤杯里,将装有滤底的蠕动泵调好,连接与滤器连通的胶管。

2、实验记录:记录滤底材料厚度,滤料材料颗粒大小、过滤滤液质量、滤液最大流速、滤液最小流速和滤液的流速;3、收集过滤液:滤液从蠕动泵流入滤杯,等重量水收集器看到“0”时立即关闭阀门,称称取的水重量,计算出滤的时间和滤液流量;4、反冲洗:先关闭阀门,开启逆向吸水,之后倒入适量反冲洗溶液,打开逆向水泵,使其按照原来相反的方向通过滤底材料,把被快速气泡的水润透的过滤物给震落,从而达到洗涤的目的,反复三次,洗完后抽干,加入清水中进行洗漱,然后开始新一轮的过滤。

四、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选择了一种过滤材料——石英砂,过滤液为自来水,滤器的口径为50mm,滤底材料深度为5cm,通过记录实验数据得到:过程中流速的最大值约为400 L/h,滤液最大流速为475 mL/min,最小为250 mL/min。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察过滤及反冲洗现象,加深理解过滤及反冲洗原理。

2、了解过滤及反冲洗模型试验设备的组成与构造。

3、了解进行过滤及反冲洗模型试验的方法。

4、测定滤池工作的主要技术参数并掌握观测方法。

二、实验原理水的过滤是在滤池中进行的,滤池净化的主要作用是接触凝聚作用,水中经过絮凝的杂质截留在滤池之中,或者有接触絮凝作用的滤料表面粘附水中的杂质。

滤层去除水中杂质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滤料的总表面积,过滤及反冲洗装置如图1—2—1所示。

随着过滤时间的增加,滤层截留的杂质增加,滤层的水头损失也随之增长,其增长速度随滤速大小、滤料颗粒的大小和形状,过滤进水中悬浮物含量及截留杂质在垂直方向的分布而定。

当滤速大、滤料颗粒粗、滤料层较薄时,滤过水水质将很快变差,过滤水质的周期变短;如滤速大,滤料颗粒细,滤池中的水头损失增加很快,这样很快达到过滤压力周期,所以在处理一定性质的水时,正确确定滤速、滤料颗粒的大小、滤料及厚度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技术意义与经济意义,这一关系可用实验方法确定。

滤料层在反冲洗时,当膨胀率一定,滤料颗粒越大,所需冲洗强度便越大;水温越高(即水的粘滞系数越小),所需冲洗强度也越大。

对于不同的滤料来说,同样大小颗粒的滤料,当密度大的与密度小的滤料膨胀相同时,其所需冲洗强度就大。

精确确定在一定的水温下冲洗强度与膨胀率的关系,最可靠的方法是进行反冲洗实验。

反冲洗的方式很多,其原理是一致的,反冲洗开始时承托层、滤料层未完全膨胀、相当于滤池处于反向过滤状态,这时滤层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为:e =%10000⨯-L L L式中:L -―沙层膨胀后的厚度,cm ;L 0――沙层膨胀前的厚度,cm 。

当反冲洗速度增大后,滤料层完全膨胀,处于流态化状态。

根据滤料层前后的厚度便可求出膨胀率。

膨胀率e 值的大小直接影响了反冲洗效果。

三、实验设备与仪器 1、过滤实验装置。

2、2100P 浊度仪。

3、钢卷尺。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报告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过滤及反冲洗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 掌握全自动反冲洗过滤器的使用和调试;3. 分析过滤效果,评估反冲洗对过滤效果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1. 过滤原理:过滤是利用过滤介质(如滤网、滤烛、滤盘等)拦截液体中的悬浮物、颗粒物,使液体达到一定净化程度的固液分离过程。

2. 反冲洗原理:反冲洗是利用流体压力和速度将过滤介质表面的滤饼剥离并冲刷掉,使过滤介质恢复过滤性能的过程。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原水、粗滤网、细滤网、滤烛、滤盘、反冲洗液、排污阀、电机、吸污管等。

2. 实验设备:全自动反冲洗过滤器、流量计、压力计、计时器、水样采集器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全自动反冲洗过滤器连接好,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确认设备运行正常。

2. 过滤实验:(1)打开进水阀,调节流量,使原水以一定流速进入过滤器;(2)观察过滤器进出口压力差,记录过滤过程中的压差变化;(3)待过滤器进出口压力差达到预设值时,关闭进水阀,记录过滤时间。

3. 反冲洗实验:(1)打开反冲洗液阀门,调节流量,使反冲洗液以一定流速进入过滤器;(2)观察过滤器进出口压力差,记录反冲洗过程中的压差变化;(3)待反冲洗液冲洗完毕,关闭反冲洗液阀门,记录反冲洗时间。

4. 分析与讨论:(1)分析过滤过程中的压差变化,评估过滤效果;(2)分析反冲洗过程中的压差变化,评估反冲洗对过滤效果的影响;(3)总结实验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过滤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过滤器进出口压力差逐渐增大,说明过滤效果良好。

2. 反冲洗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过滤器进出口压力差迅速减小,说明反冲洗效果明显。

3. 分析与讨论:(1)过滤实验表明,全自动反冲洗过滤器具有良好的过滤效果,能够有效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2)反冲洗实验表明,反冲洗过程能够有效清除过滤介质表面的滤饼,恢复过滤性能;(3)反冲洗对过滤效果的影响较小,说明反冲洗过程对过滤性能的恢复效果较好。

过滤反冲洗实验报告

过滤反冲洗实验报告

过滤反冲洗实验报告过滤反冲洗实验报告引言:过滤是一种常见的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

而反冲洗则是过滤操作中的一项重要步骤,通过逆向冲洗可以清除过滤器中的杂质,延长过滤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验旨在探究过滤反冲洗的原理,以及对不同材料的过滤器进行反冲洗的效果。

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 纸质滤纸- 玻璃纤维滤纸- 陶瓷滤芯- 过滤漏斗- 反冲洗设备2. 实验方法:1) 将纸质滤纸、玻璃纤维滤纸和陶瓷滤芯分别装入过滤漏斗中。

2) 使用不同的悬浮液,如沙子、砂糖溶液和染料溶液,进行过滤实验。

3) 在每次过滤结束后,使用反冲洗设备对过滤器进行反冲洗处理。

4) 观察并记录每种过滤器在不同悬浮液下的过滤效果和反冲洗后的恢复情况。

实验结果:1. 纸质滤纸:在过滤沙子悬浮液时,纸质滤纸能有效去除悬浮颗粒,但滤纸会逐渐堵塞,导致过滤速度变慢。

经过反冲洗处理后,滤纸的堵塞情况有所改善,但并不能完全恢复到初始状态。

在过滤砂糖溶液时,纸质滤纸无法过滤出砂糖分子,溶液通过滤纸后仍呈现混浊状态。

反冲洗处理对此情况无明显改善作用。

在过滤染料溶液时,纸质滤纸能有效去除染料颗粒,但颜色仍然能透过滤纸,溶液仍呈现微弱的染色。

反冲洗处理后,滤纸的颜色变浅,但染料颗粒并未完全去除。

2. 玻璃纤维滤纸:玻璃纤维滤纸在过滤沙子悬浮液时,能够较好地去除悬浮颗粒,且滤速较快。

经过反冲洗处理后,滤纸的堵塞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滤速恢复到较初次使用时的水平。

在过滤砂糖溶液时,玻璃纤维滤纸能有效去除砂糖分子,溶液通过滤纸后呈现清澈的状态。

反冲洗处理对此情况无明显改善作用。

在过滤染料溶液时,玻璃纤维滤纸能有效去除染料颗粒,滤液呈现较浅的染色。

经过反冲洗处理后,滤纸的颜色进一步变浅,染料颗粒得到进一步去除。

3. 陶瓷滤芯:陶瓷滤芯具有较高的过滤效果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在过滤沙子、砂糖溶液和染料溶液时,陶瓷滤芯均能有效去除悬浮颗粒和溶解物质,滤液呈现清澈的状态。

过滤与反冲洗实验

过滤与反冲洗实验

实验一过滤与反冲洗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过滤实验装置的组成与构造。

2、通过观察过滤及反冲洗现象,进一步了解过滤及反冲洗原理;加深对滤速、冲洗强度、滤层膨胀率、初滤水浊度的变化、冲洗强度与滤层膨胀率关系的理解。

3、掌握滤池主要技术参数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1、过滤原理。

过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颗粒状滤料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得到澄清的工艺过程。

过滤是水中悬浮颗粒与滤料颗粒间黏附作用的结果。

黏附作用主要决定于滤料和水中颗粒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当水中颗粒迁移到滤料表面上时,在范德华引力和静电引力以及某些化学键和特殊的化学吸附作用下,它们黏附到滤料颗粒的表面上。

此外,某些絮凝颗粒的架桥作用也同时存在。

经研究表明,过滤主要还是悬浮颗粒与滤料颗粒经过迁移和黏附两个过程来完成去除水中杂质的过程。

2、影响过滤的因素。

随着过滤时间的增加,滤层截留杂质的增多,滤层的水头损失也随之增大,其增长速度随滤速大小、滤料颗粒的大小和形状,过滤进水中悬浮物含量及截留杂质在垂直方向的分布而定。

在处理一定性质的水时,正确确定滤速,滤料颗粒的大小,进水水质,滤料及厚度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技术意义与经济意义,该关系可通过试验的方法来确定。

3、滤料层的反冲洗。

当水头损失达到一定程度,滤池产水量锐减,小于进水量或由于出水水质不符合要求(出水SS浓度超过限制时即滤床穿透)时,水位不断上升,升到最高允许水位时,滤池必须停止过滤,进行反冲洗。

反冲洗的目的是清除滤层中的污物,使滤池恢复过滤能力。

冲洗采用自下而上的水流进行。

反冲洗时,滤料层膨胀起来,截留于滤层的污物,在滤层孔隙中的水流剪力以及颗粒相互碰撞摩擦的作用下,从滤料表面脱落下来,然后被反冲洗水流带出滤池。

反冲洗效果主要取决于滤层孔隙水流剪力。

该剪力与冲洗流速和滤层膨胀率有关。

冲洗流速小,水流剪力小;而冲洗流速较大时,滤层膨胀度大,滤层孔隙中水流剪力又会降低,因此,冲洗流速应控制在适当范围。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

实验二过滤及反冲洗实验(演示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过滤系统的组成与构造,观察过滤及反冲洗现象,加深理解过滤及反冲洗原理。

(2)了解过滤及反冲洗模型的组成。

(3)熟悉过滤及反冲洗实验的方法。

(4)测定滤池工作中的主要技术并掌握观测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一)过滤原理滤池净化的主要作用是接触凝聚作用,水中经过絮凝的杂质截留在滤池之中,或者有接触絮凝作用的滤料表面粘附水中的杂质。

滤层去除水中杂质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滤料的总表面积。

随着过滤时间的增加,滤层截留杂质的增多,滤层的水头损失也随之增大,其增长速度随滤速大小、滤料颗粒的大小和形状,过滤进水中悬浮物含量及截留杂质在垂直方向的分布而定。

当滤速大,滤料颗粒粗,滤层较薄时,滤过的水水质很快变差,过滤水质周期较短;如滤速大,滤料颗粒细,滤池中的水头损失增加也很快,这样很快达到过滤压力周期。

所以在处理一定性质的水时,正确确定滤速,滤料颗粒的大小,滤料及厚度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技术意义与经济意义,该关系可通过试验的方法来确定。

(二)反冲洗原理当水头损失达到极限,使出水水质恶化时就要进行反冲洗。

反冲洗的目的是清除滤层中的污物,使滤池恢复过滤能力。

冲洗采用自下而上的水流进行。

滤料层在反冲洗时,当膨胀率一定,滤料颗粒越大,所需的冲洗强度便越大,水温越高(水的粘滞系数越小),所需冲洗强度也越大。

对于不同的滤料,同样颗粒的滤料,当比重大的与比重小的膨胀率相同时,所需的冲洗强度就越大。

精确地确定在一定的水温下冲洗强度与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最可靠的方法是进行反冲洗实验。

反冲洗的目的是除去滤层截留的污物,恢复滤床的过滤能力。

反冲洗的方法有两种:水洗和水气联合清洗。

经过大量研究和实际运行验证,认为反冲洗造成滤料洁净的主要原因是水流剪切作用和滤料间碰撞磨擦作用。

前者通过水对粘附在滤料表面污物的冲刷剪力作用,以及滤料颗粒旋转的离心作用,使污泥脱落;后者则在滤料颗粒碰撞磨擦作用下,使污泥脱落下来。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熟悉普通快滤池的过滤、冲洗的工作过程。

2、观察滤料层的水头损失与工作时间的关系,探求不同滤料层的水质,以了解大部分的过滤效果是在顶上完成的。

3、观察滤池反冲洗的情况:滤料的水力筛分现象,滤料层膨胀与冲洗强度的关系;了解并掌握气、水反冲洗法,以及由实验确定最佳气、水反冲洗强度与反冲洗时间的方法。

4、加深对滤速、冲洗强度、滤层膨胀率、初滤水浊度的变化、冲洗强度与滤层膨胀率关系以及滤速与清洁滤层水压头损失关系的理解。

二、实验装置实验装置(滤池模型)见下图。

有机玻璃滤柱:Φ150×2000mm,δ=5mm 。

其他仪器有:浊度测定仪、温度计、秒表、各种玻璃器皿。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熟悉实验设备。

对照实验设备,熟悉滤池及相应的管路系统,包括配水设备、加药装置、过滤柱、滤池进水阀门及流量计、滤池出水阀门、反冲洗进水阀门及流量计、反冲洗出水阀门、测压管等。

2、水反冲洗:进行滤料层反冲洗膨胀率与反冲洗强度关系的测定。

首先标出滤料层原始高度及各相应膨胀率的高度,然后打开反冲洗排水阀,再慢慢开启反冲洗进水阀,用自来水对滤料层进行反冲洗,量测一定的膨胀率(10,30,40,50,60,70%)时的流量,并测水温。

3、过滤:关闭反冲洗进水阀及排水阀,全部打开滤池出水阀,让水面下降到砂层上10~20cm处,关闭出水。

通进不加药的浑水(浑浊度控制在40~50度)至水位到溢流高度,再开滤池出水,控制等速在6~8 m/h左右。

此时马上记录各测压管的水位高度。

开始过滤后10min、20min、30min、60min、测进出水的浊度、温度和各测压管的水位。

4、气、水反冲洗:(1)停止滤池工作,待水位下降至滤料表面以上10cm位置时,打开空压机阀,往滤柱底部送气注意气量要控制在1m3/min﹒m2以内,以滤层表面均具有紊流状态,看似沸腾开锅,滤层全部冲动为准。

此时记录转子流量计上的读数并记时,气洗至规定时间,关进气阀门。

实验三过滤与反冲洗

实验三过滤与反冲洗

实验三过滤与反冲洗一、实验目的1.熟悉滤池实验设备和方法;2.比较不同加药量过滤的处理效果,加深对过滤原理的理解;3.观察滤池反冲洗的情况;滤料的水力筛分现象,滤料层膨胀与冲洗强度;4.观察滤料层的水头损失与工作时间的关系,也可以测量不同滤料层的水质以说明大部分过滤效果在顶层完成。

二、实验原理过滤工艺是给水和废水预处理或深度处理中的一种常见方法,可以采用不同过滤介质进行过滤,如石英砂、无烟煤、活性炭等。

滤料层能截留粒径远比滤料孔隙小的水中杂质,主要通过接触絮凝作用,其次为筛滤和沉淀作用。

当过滤水头损失达到最大允许水头损失时或出水水质恶化时,需要反冲洗。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1.滤池模型,如图3-1所示;2.721分光光度计;3.温度计、秒表、各种玻璃器皿、尺子、浊度仪。

1-低位水箱;2-高位水箱;3-流量计;4-砂滤柱;5-砂层;6-垫层;7-反冲洗出水口;8-测压管;9-放空管;10-滤后水;11-冲洗水;12-流量计;13-进水管;14混凝剂瓶图3-1砂滤实验流程示意图四、实验耗材Al2(SO4)3;生活污水;自配水样。

五、实验步骤1.熟悉实验设备。

对照实验设备,熟悉滤池及相应的管路系统,包括配水设备、加药装置、过滤柱、滤水阀门及流量计、反冲洗阀门、测压管等。

2.进行滤料层反冲洗膨胀与反冲洗强度关系的测定。

首先标出滤料层原始高度及各膨胀率对应的高度,然后打开反冲洗排水阀,再慢慢开启反冲洗进水阀,用自来水对滤料层进行反冲洗,测量一定膨胀率(10%、30%、40%、50%、60%、70%)下的流量,并测水温。

3.进行过滤周期运行情况测定。

关闭反冲洗进水阀及排水阀,全部打开滤池出水阀,待滤柱中水面下降到测压管水位10~15cm处时,打开滤池进水阀门。

控制流量在L/h,相应滤速为m/h,加药量控制在mL/min,Al2(SO4)3药剂浓度为1%,相应加药量为mg/L。

约3~5分钟后,滤柱中水面达到相对稳定,以此时作为过滤周期的起点时刻开始测定,测定间隔15分钟,测定项目为各测压管水位、进出水浊度、水温。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1. 滤料筛分 (1) (2) (3) (4) 取砂样约 300 克洗净后置于 105℃恒温箱中烘干冷却(此项工作由实验室准备) ; 将标准筛按孔径大小依次排列好筛盘; 用天平称取烘干冷却后的砂样 100 克, 放置于按筛孔大小次序排列好的筛盘上, 加盖, 一次过筛; 仔细收取剩在各层筛网上的砂粒并放在天平上分别称量,结果记入表 1。
原始数据表粘贴处
第 9 页(共 9 页)
2. 滤层冲洗强度与膨胀度的关系 (1) 用钢卷尺测量实验用过滤柱的外径及柱内装填的砂层静止厚度 L0; (2) 计算出砂层膨胀度依次 5%、10%、20%、30%、40%、50%时对应的高度并在滤柱相应位置处做 出标记; (3) 用自来水对滤层进行水反冲洗。慢慢开启反冲进水阀门,将砂层膨胀度调节至 5~10%左右,保 持冲洗 5 分钟; (4) 待膨胀后砂面稳定后,测出膨胀后的砂层厚度 L; (5) 使用秒表和 1000 毫升量筒从滤柱上部溢流管中接取出水量,算出反冲流量记入实验数据记录表 2; (6) 继续将膨胀度分别调至 10~15%、15~25%、25~45%,按上法共测定 4 次,将结果依次记入表 2。 3. 测定过滤时砂层水头损失增长情况 (1) 打开水箱阀门,将高位水箱中预先配置好的原水由上往下流经实验滤柱过滤,用秒表、量筒从滤 柱下部出水管中测出流量,从而求得滤速; (2) 从各测压管上读出不同时间内各段砂层水头损失, 即砂面上不同高度的各测压点水头, 记入表 3。
实验三过滤及反冲洗实验
八、 思考题
1. 根据冲洗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高速水流冲洗的周期有何影响?
3. 如果使用双层滤料,在滤料选择时如何控制保证在冲洗时密度小的滤料不发生流失而密度大的滤料又 能有足够的膨胀度?
4. 如果过滤已到达压力周期,但是水质仍达到要求,并未出现明显的基质泄露,说明什么问题?
第 2 页(共 9 页)
实验三过滤及反冲洗实验
六、 实验数据及分析
过滤柱外直径 =米;滤柱壁厚=毫米 冲洗前砂层厚度 L0 =米;过滤面积 F=平方米 1. 滤料筛分
表 1 天然砂筛分记录 筛孔孔径 /mm 留在筛上的砂量 重量/g ℅ 通过该筛的砂量 重量/g ℅
筛后总重量 W 误差 [(100-W)/100]*100℅=
按表 2 数值在坐标纸上以冲洗强度为横坐标,膨胀度为纵坐标绘出冲洗强度和膨胀度的关系曲线。
3. 测定过滤时砂层水头损失增长情况
表 3 过滤时水头损失增长记录 过滤历时 /min 流量 /L· s
-1
滤速 /m· h
-1
各测压点水头 /m 1 2 5 3 6 4 7 5 8
砂层水头损失 (1—4 水头差) /m
砾石层水头损失 (4—5 水头差) /m
1 0 10 20 30 40 50 60
2
3
4
9
10
第 4 页(共 9 页)
实验三过滤及反冲洗实验
以过滤时间为横坐标,砂层水头损失(表 3 中第 9 项即为整个砂层水头损失)为纵坐标绘出砂层水头损 失随过滤历时的变化曲线。
七、 实验结论
第 5 页(共 9 页)
按表 1 数值绘出筛分曲线,并求出该天然砂的不均匀系数 K80。
第 3 页(共 9 页)
实验三过滤及反冲洗实验
2. 滤层冲洗强度与膨胀度的关系
表 2 冲洗强度和膨胀度试验记录 序号 1 2 3 4 膨胀后砂层厚度 L /m 膨胀度 e =(L-L0)/L0 /% 冲洗水量 Q /L· s
-1
冲洗强度 q=Q/F (/L· m2)-1 (s·
第 6 页(共 9 页)
实验三过滤及反冲洗实验
5. 如何衡量反冲洗的效果?
6. 虹吸滤池、 重力无阀滤池、 翻板阀滤池、 型滤池的工艺简图, V 工艺流程及特点分析。 (代替论文, 1000 字)
第 7 页(共 9 页)
实验三过滤及反冲洗实验
第 8 页(共 9 页)
实验三过滤及反冲洗实验
注: 1 字体一律宋体,五号字,单倍行距 2 请勿随意更改实验报告模板,内容可以依照具体情况酌情增减,不超过模板界限 3 首页单独打印,其余正反面打印,左侧装订 4 未粘贴原始数据记录单(指导教师签章)的实验报告无效,需要补做实验,否则实验课无成绩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水质工程学实验
实验三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
专 班 学 姓 分
业 号 号 名 组
给水排水工程
08431 080431
实验日期
2011 年 4 月 19 日
实验三过滤及反冲洗实验
实验三过滤及反冲洗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2. 3. 了解滤料级配,掌握筛分实验的方法及滤料筛选过程。 掌握反冲洗时冲洗强度与滤层膨胀度之间的关系。 了解清洁砂层过滤时水头损失变化规律,以及滤层水头损失的增长对过滤周期的影响。
e
式中
L L0 100% L
L——砂层膨胀后的厚度(cm) ; L0——砂层膨胀前的厚度(cm) 。 通过长期实验研究,e 为 25%时反冲洗效果即可以为最佳。
第 1 页(共 9 页)
实验三过滤及反冲洗实验
三、 实验装置及器材
天然砂若干克;标准筛一套;托盘天平一架,称量 300 克,感量 0.1 克;钢丝刷一把;有机玻璃过滤 柱一个(附测压板) ;高位水箱及配置好的原水;1000 毫升量筒一个;秒表一块;钢卷尺一个。
五、 注意事项
1. 筛分滤料时,为准确起见,筛前、筛后应用钢丝刷轻轻将筛面刷净。 2. 滤柱用自来水冲洗时,要注意检查冲洗流量,因给水管网压力的变化及其它滤柱进行冲洗都会影响冲 洗流量,应及时调节冲洗自水来水阀门开启度,尽量保持冲洗流量不变。 3. 反冲洗过滤时,不要使进水阀门开启度过大,应缓慢打开,以防滤料冲出柱外。 4. 反冲洗时,为了准备地量出砂层厚度,一定要在砂面稳定后在测量,并在每一个反冲洗流量下连续测 量 3 次。 5. 过滤实验前,滤层中应保持一定水位,不要把水放空,以免过滤实验时测压管中积有空气。
二、 实验原理
1. 过滤原理 水的过滤是根据地下水通过地层过滤形成清洁井水的原理而创造的处理浑浊水的方法。在处理过程 中,过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颗粒状滤料层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达到澄清的工艺过程。过滤是 水中悬浮颗粒与滤料颗粒间粘附作用的结果。 粘附作用主要决定于滤料和水中颗粒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 当水中颗粒迁移到滤料表面上时, 在范得华引力和静电引力以及某些化学键和特殊的化学吸附力作用下, 它们被粘附到滤料颗粒的表面上。此外,某些絮凝颗粒的架桥作用也同时存在。经研究表明,过滤主要 还是悬浮颗粒与滤料颗粒经过迁移和粘附两个过程来完成去除水中杂质的过程。 2. 影响过滤的因素 在过滤过程中,随着过滤时间的增加,滤层中悬浮颗粒的量也会随着不断增加,这就必然会导致过 滤过程水力条件的改变。当滤料粒径、形状、滤层级配和厚度及水位已定时,如果孔隙率减小,则在水 头损失不变的情况下,将引起滤速减小。反之,在滤速保持不变时,将引起水头损失的增加。就整个滤 料层而言,鉴于上层滤料截污量多,越往下层截污量越小,因而水头损失增值也由上而下逐渐减小。此 外,影响过滤的因素还有很多,诸如水质、水温、滤速、滤料尺寸、滤料形状、滤料级配,以及悬浮物 的表面性质、尺寸和强度等等。 3. 滤料层的反冲洗 过滤时,随着滤层中杂质截留量的增加,当水头损失增至一定程度时,导致滤池产生水量锐减,或 由于滤后水质不符合要求,滤池必须停止过滤,并进行反冲洗。反冲洗的目的是清除滤层中的污物,使 滤池恢复过滤能力。滤池冲洗通常采用自上而下的水流进行反冲洗的方法。反冲洗时,滤料层膨胀起来, 截留于滤层中的污物,在滤层孔隙中的水流剪力作用下,以及在滤料颗粒碰撞摩擦的作用下,从滤料表 面脱落下来,然后被冲洗水流带出滤池。反冲洗效果主要取决于滤层孔隙水流剪力。该剪力既与冲洗流 速有关,又与滤层膨胀有关。冲洗流速小,水流剪力小;冲洗流速大,使滤层膨胀度大,滤层孔隙中水 流剪力又会降低,因此,冲洗流速应控制适当。高速水流反冲洗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反冲洗效果通常 由滤床膨胀率 e 来控制,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