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六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新人教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传记第六章《马克思:现身于实现人类思想的社会》讲义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传记第六章《马克思:现身于实现人类思想的社会》讲义案例一课时1详解预习导引课前思考1.马克思再布鲁塞尔期间有哪些思想建设和革命生活?2.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评价马克思?3.马克思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课前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诵读文本·整体感知1.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期间的思想建设和革命活动:1845年2月马克思被驱逐出巴黎,迁到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七月中旬马克思和恩格斯动身前往英国,在伦敦和正义者同盟的几个领导成员会晤。
其后到曼切斯特作了数周的考察旅行,充分熟悉了英国工人运动的思想财富和实际经验。
阶级民主主义者的联盟,加入了布鲁塞尔的民主协会,并在这一天当选为布鲁塞尔民主协会副主席。
11月28日—12月8日马克思和恩格斯来到伦敦,参加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委托他们起草同盟纲领。
他们向大会提出了一个党纲草案,在其中综合论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各种原因。
11月、12月马克思逗留伦敦,非常活跃地参加了伦敦各种公开的政治活动,比如参加了11月29日许多国家的民主派为纪念1830年波兰起义十七周年而举行的一次聚会,在会上大声疾呼,反对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民族压迫和战争政策。
在此期间,他还同宪章派的领导人讨论了英国工人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的种种问题。
1848年2月共产主义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问世。
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
2.马克思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具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坚持真理和为人类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等等。
高中语文 第六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一)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信息和气息,能够从浩渺的远方,准确地找到这一排杉树,
人
找到它们的巢穴。我猜它们一定会先检查它们一冬没有居
教 版
住的房子,然后进行外墙的修补,并且把卧室装饰一新。
语 文
它们要在那里缠绵相拥、谈论天气和诗歌、生儿育女,当
然也要在那里抵御今年的飓风、雷电和大雨。
很快,我发现我错了。那两只鸟并未干这些事情,它
们选择了另一棵树,开始建造一个新的巢。循着我的目光
从左到右看过去,如果去年的那个巢在第三棵水杉上,那
么,它们选择的就是第五棵。
第六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一)
现在我似乎知道了,这两只鸟不是去年的那两只鸟, 而应该是去年那两只鸟的儿女吧。年轻的一代,风华正茂, 奋发有为,热爱生活,富于幻想,它们怎肯居住父母的旧 巢呢。它们的家族不遗传依赖和懒惰,这是天然的风范; 人
突然发现,它们的家建好了。一只巨大的鸟巢也像是突然 人
教
从枝头上长出来,和树完美地融成一体。我能感觉到巢的 版 语
坚固和安稳,也能想象那卧室的簇新和舒适。
文
第六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一)
那天,让我觉得仿佛整个春天里,我都在向它们仰着 脸。年轻人的新巢建在第五棵树上,父母的旧居建在第三 棵树上;父母亲不在了,高高树顶的旧居空着,仿佛一个 家族的图腾和标志;从我的角度看去,直立的杉树举着那 人
走后我会朝朝暮暮,寂寞孤独,无限凄凉。今夜寄宿在这
山深的地方,似乎听到钱塘江水拍打沙岸的阵阵响声。我
把思念你而悲痛的魂灵交托给了潮水,让它给你带回去。
第六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一)
人 教 版 语 文
第六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一)
第六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课件
摒.弃( bìnɡ ) 愤懑.( mèn ) 囿.于( yòu ) 酝.酿.(yùn niànɡ) 钥.匙.( yào shi ) 炯.炯( jiǒnɡ )
栏目链接
二、写对字形
国jí籍 (1)枕jiè 藉
立jí即
(3) jì
既
然
(5)yléíinɡ羸赢弱利 yínɡ 嬴 政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
探究一 请结合课文理解下列句子 (1)不久,他的夫人和 9 个月的女儿也随后到达,全家几乎已是一 贫如洗。穷困的暗影始终紧紧追逼。
答案:文章一开篇就将一个被.驱.逐.出.境.、无.家.可.归.、.妻.离.子.散.、. 一.贫.如.洗.的.窘.迫.的.马克思推到读者面前。这个人却要用他的伟大思想 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新.生.。特别是“暗影”“始终”“追逼”几乎是一 字千钧,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暗影”,如影随形,“追逼”是拟人 化的说法,“紧紧”说明贫.困.的.浓.重.,给人无限凄.凉.之感。
栏目链接
(2)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别无其他选择,只好在 1845 年底脱离 普鲁士国籍,因为这个国籍给他带来的唯一特权,不过是被“本国” 政府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跟踪迫害罢了。
答案:国籍本是一个人属于某一个国家的国民或公民的法律资 格,表明一个人同一个特定国家间的固定的法律联系,是国家行使属 人管辖权和外交保护权的法律依据,结果国籍却成了迫.害.马.克.思.的工 具。这句话看似轻描淡写,其实脱离本国国籍是多.么.无.可.奈.何.和.令.人. 心.酸.的事呀!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
(3)申明/声明 _____申__明__:__是__郑__重__说__明__的__意__思__,__重__在__说__明__,__以__说__服__对__方__。__声__ _明_:__是__公__开__表__示__态__度__或__说__明___真__相__,__用__作__名__词__时__,__指__声__明__的__文__ _告__。__重__在__公__开__宣__布__,__以__让__公__众__知__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 精品课教案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分析并概括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期间的思想发展和革命活动内容。
2. 进一步学习“评传”叙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悟马克思作为伟大思想家、伟大革命家的崇高人格和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2.培养学生在逆境中奋发向上,为理想执着追求的崇高精神。
【教学方法】整体感知课文,理清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期间的三年革命经历,两部著作,三次论战。
体会马克思与恩格斯及与其他友人的真挚友情,感受马克思的人格魅力。
赏析作品脉络清晰、环环相扣、重点突出、评点精当的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一、预习任务1.感知教材①回顾评传的有关知识。
②阅读课文,理清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期间的三年革命经历,两部著作,三次论战。
2.识记教材①识记文学常识:评传是带有研究与评论性质的传记,它有哪些特点?②识记下列词语的音形义:桎梏着手摒弃梦呓愤懑沉湎模样撰写一贫如洗归根结蒂刻不容缓饥肠辘辘推波助澜袖手旁观赫然在目不言而喻迫在眉睫不遗余力娓娓动听恰如其分3.初步理解教材节选的这一部分评述了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期间的思想建设和革命活动。
请总结这段。
③革命理论在传播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错误观念需要澄清,马克思用了很大精力1 / 2与之进行论战。
课文中叙述了几次这样的论战?各有什么样的意义?④课文用大段篇幅评述了马克思的两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
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这两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⑤总结学过的几种传记特点。
本文可归入_____二、自主检测1.为下列加粗字注音桎梏着手摒弃梦呓愤懑沉湎模样撰写2.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给“心理咨询”下定义:①心理咨询是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活动②这种活动必须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来妥善处理各种心理问题③这种活动通过言语、文字或其他信息传播媒介来达到咨询目的2 / 2。
高中语文第六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选读》
目标导航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预习导引
1
2
3
4
羁������à������(绊) (7) 搅������à������(拌) 湖������à������(畔) 挑������ì������(衅) (8)
������������ã(诘)难 ������������ã(拮)据 ������������ē(秸)秆 ������í(佶)屈聱牙
目标导航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预习导引
1
2
⑤
剥削(������ō) 剥皮(������ā������) 得心应手(������ì������������) 应届(������ī������������) 干劲(������ì������) 苍劲(������ì������������) 撮合(������������ō) 撮子(������������ǒ)
目标导航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预习导引
1
2
3
4
2.字形辨认
谨������������â������(慎) (1) ������������ě������(缜)密 ������������ē������(嗔)怪 永 ������ã������������(恒) (3) 盘 ������������á������(桓) ������â������(亘)古 ������ě������(诽)谤 (5) ������ē������(绯)红 ������á������(徘)徊
目标导航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预习导引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一文详细记述了伟大革 命导师马克思和他的战友恩格斯等人在布鲁塞尔的生活和战斗,特 别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进行的思想建设和革命活动,用大段篇幅评 述了马克思的两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 产生的艰难过程。面对革命理论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 错误观念,马克思用了很大的精力,与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论战。 他公而忘私,大义凛然,机智、风趣,在团结和斗争中引领我们向前 去。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6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教案(系列二)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分析并概括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期间的思想发展和革命活动内容。
能力目标:理清马克思革命经历,两部著作,三次论战;赏析作品脉络清晰、环环相扣、重点突出、评点精当的写作特色。
情感目标:感悟马克思作为伟大思想家、伟大革命家的崇高人格和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难点1、理清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期间的三年革命经历,两部著作,三次论战。
2、感悟马克思作为伟大思想家、伟大革命家的崇高人格和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安排二教学过程第一一、新课导入近代中国饱受屈辱,多少仁人志士在黑暗中苦苦求索。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早期的共产党人正是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找到了救国救民的道路,中国人民才当家作主站立起来。
马克思是饮誉世界的思想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
他以毕生的精力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人类生活,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为什么我要把他的影响定义在全世界全人类这个范围内呢?而不是只限于社会主义社会。
因为马克思在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社会,同样受到尊重,同样受到推崇,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已经成为了西方国家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
在美国的大学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成了一门必修的科目。
可见,马克思在西方世界中的地位。
可以说,马克思一生的贡献是卓越的、伟大的。
为什么马克思一生能做出如此卓越、如此伟大的贡献呢?他背后存在着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今天我们学习《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从中也许我们能获得答案。
二、传主介绍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被评为二十世纪影响世界最深的人。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生于德国莱茵省(现属于联邦州莱茵兰普法尔茨)特里尔一个律师家庭。
他的祖父马克思•列维是一名犹太人律法学家,他的父亲希尔舍•卡尔•马克思,后改名亨利希•马克思,生于1782年,同荷兰女子罕丽•普列斯堡结婚,生育多名子女,但从一确定继承人的文件中发现,只有卡尔•马克思和三个女儿索非亚、爱米尔、路易莎存活。
人教版选修《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word教案
第六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学习目标:1.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马克思与恩格斯及与其他友人的真挚友情,感受马克思的人格魅力2、学习马克思在逆境中奋发向上,为理想执着追求,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崇高精神。
学习重点:3、学习“评传”叙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手法学习难点:把握“评传”注重学术评价,理论色彩浓,材料严谨的特点学习方法:多媒体教学学识安排:3学时学习过程:第一学时一、导入:1、音乐欣赏(1).这是一首红色的经典,一首经典中的经典,一首让全世界人民为之振奋的歌曲,请用心倾听!(2).哪位同学能说出这首歌的歌名,请举手。
(3).你听完这首歌之后的心情是怎样的,有什么感受?(畅所欲言)(4).在这首歌中,有一个反复唱响的词,一个意义重大的词,一个没有任何国界的词,请大家听完后把他准确地找出来。
(先回答1、2、3,稍后再回答4)2、《国际歌》赏析《国际歌》节奏抑扬顿挫,慷慨激扬,感情丰富,蕴涵深刻的道理。
国际歌代表着社会底层人民的一种反抗精神,一种反抗压迫、反抗专制、反抗剥削的一种精神。
哪里有压迫,哪里有专制,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着国际歌的声音!据说,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跨越草地极其艰难困苦的时刻,红军战士搀连臂膀唱响了《国际歌》,顿刻精神鼓舞,增添了无穷力量,最终跨越了生死地,踏上革命胜利的道路。
我不相信这个镜头是臆造,应当说共产党革命取得成功,确实是《国际歌》给红军战士以无穷的力量。
《国际歌》是穷人的歌,是无产者的歌,是穷人的呐喊,是无产者的倾诉,代表着受压迫心声。
那么,这首歌为什么有这么巨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它是在怎样的情景下创作出来的呢?(回答4)3、国际歌创作背景英特纳雄耐尔,即英文international 源于法语的internationale,国际的意思;“国际”(“国际工人协会”的简称)的音译,也译作英特雄耐纳尔。
在《国际歌》中指国际共产主义的理想。
“英特纳雄耐尔”,外文的音译为“共产主义”。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外传记选读 》教师用书:第6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 含解析
第六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一〉卡尔·亨利希·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
(一)求学时期1830年10月,马克思进入特利尔中学。
中学毕业后,进入波恩大学,18岁后转学到柏林大学学习法律,但他大部分的学习焦点却在哲学和历史上。
1841年马克思以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区别》申请学位,并因得到委员会一致认可,顺利获得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二)婚姻家庭1843年6月马克思与苦等了他7年之久的、生于1814年的出身德国贵族(男爵)家庭的燕妮结婚。
同年10月底,马克思和燕妮一起来到巴黎,拉开了充满困苦和自我牺牲的生活序幕。
由于马克思对地主、资产阶级的无情揭露和批判,使得一切反动势力驱逐他。
他不得不携带家小四处转移,其生活困难有时达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马克思和燕妮共生了四女二子,由于上述原因,只有三个女儿长大成人。
燕妮除了母亲和主妇的责任,还担负起了许多其他工作:比如,马克思的几乎所有手稿——其中大部分是很难辨认的——在送到印刷厂或出版社以前,总得由她誊写清楚。
(三)伟大的友谊1844年9月,恩格斯到访巴黎,两人并肩开始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由于马克思先后被法国、比利时等国驱逐,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他常常囊空如洗,衣食无着。
1851年至1869年,马克思总共收到了恩格斯的汇款3 121镑,使马克思勉强维持生计,得以长期地专心从事科学著述。
恩格斯成为马克思家中的一名“编外”成员。
马克思一家人对恩格斯的健康,更是牵肠挂肚。
恩格斯和马克思的崇高友谊,为人类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四)巨大贡献(1)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人类社会开始所经历的是漫长的原始社会,之后是文明时代。
代替文明时代的将是无阶级的、全社会公有制时代。
河南省洛阳市高中语文 第六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教学目标1、巩固评传的特点,继续加深对评传文体的认识深度;2、了解马克思的革命事迹及贡献,品味他伟大的人格魅力;3、提高阅读传记这种文体的能力,总结传记的写作。
教学重点1、掌握马克思的革命事迹及功绩,感受他的人格力量;2、巩固评传的文体特点,理解《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对马克思的著作所作的学术评价,理论色彩浓,应结合历史和实际细心领会,从而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的意义。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联盟起草了《共产党宣言》,用犀利的语言解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揭示了资产阶级把人和人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现金交易,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人被异化为商品。
他们提出用暴力手段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实现没有阶级对立、每个人都自由发展的理想社会。
这个信念使20世纪地球上半数人口的生存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动。
据说西方许多大学要求学生阅读世界文化代表性的经典,马克思的著作往往是最基本的选目,可见影响之大。
马克思主义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精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我们社会主义中国而言,更是根本的指导思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六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
二、快速阅读,总体把握1、知识回顾与巩固:这篇课文依然是一篇评传。
前面我们刚刚学过一篇评传,同学们还记得是哪一篇吗?(学生中一定有人回答是《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对,就是《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说明大家学习上很有心。
那么,你们还记得评传的主要特点吗?(学生中一定也有人能回答出来,没记住的可快速翻一下书,加以巩固。
对记住的学生注意鼓励——)对,应该是“史述与评论的紧密结合”。
很好,这说明一部分同学学习上很用心,没记住的同学应向他们学习。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这种文体的基本特点,那我们就围绕着这个特点来学习这篇课文。
2、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说说本文的总体特点:本文在对马克思的革命事迹进行叙述的过程中,插入了大段关于马克思的两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的学术评价,还有对一些事件的历史意义的评述。
[学习资料]高中语文 第六课 马克思 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课后演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第六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渐.染(jiān) 透彻.(chè) 卑.劣(bēi) 畏葸.不前(sī) B.雇佣.(yōng) 桎梏.(gù)囿.于(yòu) 骁.勇善战(xiāo) C.赝.品(yàn) 谥.号(yì) 藐.视(miǎo) 暴殄.天物(tiǎn) D.翘.首(qiào) 劲.敌(jìn) 沉湎.(miǎn) 人才济.济(jǐ) 解析:A 项,“葸”应读“xǐ”;C 项,“谥”应读“shì”;D 项,“翘”应读“qiáo”,“劲”应读“jìng”。
答案:B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汇合 云宵 赋予 穷困潦倒B.谴责热忱 周详 有条不紊 C.愤懑荒诞 花费 绿草如荫 D.取谛 臆造 匮乏 布衣草履 解析:A 项,“云宵”应为“云霄”;C 项,“绿草如荫”应为“绿草如茵”;D 项,“取谛”应为“取缔”。
答案:B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本奇异的方言小说《繁花》虽不是出自一个赫赫有名....的大作家之手,但其艺术成色的上乘丝毫不输于大家手笔。
B.某化工厂车间发生爆炸,爆炸发生后整个车间立刻变得一贫如洗....。
C.超级大蛋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物联网产业,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出台,更是推波助澜....,淘金潮趋势已现。
D.雷锋精神是一个民族艰难奋进中必须拥有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新时期改革创业举足轻重....的精神支柱,更是中华民族可以引以为豪的文明成果。
解析:A 项,“赫赫有名”指声名显赫。
B 项,“一贫如洗”形容穷得一无所有。
据语境,说的是爆炸破坏的厉害,不是指经济或生活方面,应为“一片狼藉”。
C 项,“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
xx省xx市高中语文第六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学习重点】1.记:掌握本文的字音词语,背诵传主的名言。
2.读:通过探究方式,思考马克思在进行共产主义理论研究、创立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共产党宣言》时经受了许多困难和压力,文中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困难和压力?3.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写一段描写“快乐”的文字。
4.练:传记(评传)文学的特征。
【诵记名句】1.书是我的奴隶,应该服从我的意志,供我使用。
2.不学无术,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无所帮助,也不会带来利益。
3.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
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4.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真而不幼稚,勇敢而不鲁莽,倔强而有原则,热情而不冲动,乐观而不盲目。
5.当我们得到理解的时候,智慧是不枯竭的;智慧同智慧相碰,就迸溅出无数的火花。
6.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
7.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8.自暴自弃,这是一条永远腐蚀和啃噬着心灵的毒蛇,它吸走心灵的新鲜血液,并在其中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汁。
【了解常识】1.传主简介卡尔·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
1818年5月5日出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一个律师家庭。
曾先后进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但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历史和哲学上。
1843年10月迁居巴黎,同德国和法国秘密工人团体的领导人建立了联系,并经常参加德国和法国工人、手工业者的集会。
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受该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委托,同恩格斯一起起草了同盟的纲领,这就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67年出版了不朽著作《资本论》第一卷(第二、三卷在他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出版;第四卷即《剩余价值理论》,在恩格斯逝世后出版)。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因病与世长辞。
高中语文6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课件新人教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加点字 桎梏 .. 臆 造 . 摒 弃 .
读音 zhìgù yì bì ng
加点字 沉湎 . 愤懑 . 囿 于 .
读音 miǎn mè n yò u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加点字 澄 清 . 澄 澄 干净 . 亟 亟 待 . 亟 来问讯 .
读音 ché ng dè ng jí qì
加点字 凶恶 . 恶 恶 心 . 厌恶 .
读音
è
ě
wù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2.写汉字
词语 yí ng 利 lé i弱 yí ng 政
易错字 赢 羸
词语 bià n论 bià n别
易错字 辩 辨
qì 今 嬴 言 qì
迄 讫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3.解词义 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 趁热打铁:比喻做事抓紧时机,加速进行。 羁绊:缠住了不能脱身;束缚。 匮乏:(物资)缺乏;贫乏。 爱莫能助:心里愿意帮助,但是力量做不到。 迫在眉睫:形容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 赫赫有名:声名非常显赫。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 举足轻重: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局。 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审美鉴赏
1.不久,他的夫人和9个月的女儿也随后到达,全家几乎已是一贫 如洗。穷困的暗影始终紧紧追逼。 点评:文章一开篇就将一个被驱逐出境、无家可归、一贫如洗的 窘迫的马克思推到读者面前。然而这个人要用他的伟大思想给我 们带来光明和新生。特别是“暗影”“始终”“紧紧”“追逼”几乎是一 字千钧,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暗影”,如影随形;“追逼”是拟人化的 说法;“紧紧”说明贫困的程度,给人无限凄凉之感。 2.这部手稿不得不像马克思日后辛酸而幽默地提到的:只好留给 “老鼠的牙齿去批判”。 点评:“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这是马克思的戏言,是自嘲的说 法,是说自己呕心沥血写出来的书没办法出版,没法让人看到,只能 交给老鼠的牙齿去啃、去“批判”了。非常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辛 酸。革命的道路艰难曲折,马克思备受煎熬。
高中语文 第六课 马克思 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第六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学案(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学习重点1.记:掌握本文的字音词语,背诵传主的名言。
2.读:通过探究方式,思考马克思在进行共产主义理论研究、创立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共产党宣言》时经受了许多困难和压力,文中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困难和压力?3.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写一段描写“快乐”的文字。
4.练:传记(评传)文学的特征。
一、诵记名言警句传主名言1.书是我的奴隶,应该服从我的意志,供我使用。
2.不学无术,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无所帮助,也不会带来利益。
3.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
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4.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真而不幼稚,勇敢而不鲁莽,倔强而有原则,热情而不冲动,乐观而不盲目。
5.当我们得到理解的时候,智慧是不枯竭的;智慧同智慧相碰,就迸溅出无数的火花。
6.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
7.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8.自暴自弃,这是一条永远腐蚀和啃噬着心灵的毒蛇,它吸走心灵的新鲜血液,并在其中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汁。
二、了解文学常识1.传主简介卡尔·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
1818年5月5日出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一个律师家庭。
曾先后进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但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历史和哲学上。
1843年10月迁居巴黎,同德国和法国秘密工人团体的领导人建立了联系,并经常参加德国和法国工人、手工业者的集会。
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受该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委托,同恩格斯一起起草了同盟的纲领,这就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67年出版了不朽著作《资本论》第一卷(第二、三卷在他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出版;第四卷即《剩余价值理论》,在恩格斯逝世后出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
教学目标
1、巩固评传的特点,继续加深对评传文体的认识深度;
2、了解马克思的革命事迹及贡献,品味他伟大的人格魅力;
3、提高阅读传记这种文体的能力,总结传记的写作。
教学重点
1、掌握马克思的革命事迹及功绩,感受他的人格力量;
2、巩固评传的文体特点,理解《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
对马克思的著作所作的学术评价,理论色彩浓,应结合历史和实际细心领会,从而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的意义。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联盟起草了《共产党宣言》,用犀利的语言解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揭示了资产阶级把人和人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现金交易,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人被异化为商品。
他们提出用暴力手段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实现没有阶级对立、每个人都自由发展的理想社会。
这个信念使20世纪地球上半数人口的生存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动。
据说西方许多大学要求学生阅读世界文化代表性的经典,马克思的著作往往是最基本的选目,可见影响之大。
马克思主义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精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我们社会主义中国而言,更是根本的指导思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六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
二、快速阅读,总体把握
1、知识回顾与巩固:
这篇课文依然是一篇评传。
前面我们刚刚学过一篇评传,同学们还记得是哪一篇吗?〔学生中一定有人回答是《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对,就是《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
说明大家学习上很有心。
那么,你们还记得评传的主要特点吗?〔学生中一定也有人能回答出来,没记住的可快速翻一下书,加以巩固。
对记住的学生注意鼓励——〕对,应该是“史述与评论的紧密结合〞。
很好,这说明一部分同学学习上很用心,没记住的同学应向他们学习。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这种文体的基本特点,那我们就围绕着这个特点来学习这篇课文。
2、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说说本文的总体特点:
本文在对马克思的革命事迹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插入了大段关于马克思的两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的学术评价,还有对一些事件的历史意义的评述。
学习时,我们应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领会这种写法和特点。
3、抓住中心事件,概括段落大意:〔练习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通过阅读,大家已经发现本文已由文中空行自然地分为三个部分,因此,结构很分明,不需再划分段落。
那么,大家可把主要精力放在段意的概括上,充分练习一下语言概括能力:第一部分:写马克思创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经过、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第二部分:写马克思创建第一个革命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经过及历史意义;
第三部分:写《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及其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小结:语言概括能力是高考《考试大纲》中规定的中学生应必备的能力。
因此,同学们应该经常有意识地去训练自己的语言概括能力,但须注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概括的准确、全面与精练。
那么,概括这种表达性文章段意的方法是:抓住文章所记叙的中心事件,然后发散开来,看看和中心事件相联系的方面,再选择恰当的概括性词语进行概括。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概括不准,以偏概全。
三、作业
将这三部分划分层次,再用上述方法指导自己概括层意,深化自己语言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