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合集三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留守儿童”现象成了一个非常现实的社会问题,其核心问题是教育问题,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势在必行。
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收集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合集三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1一、教育案例分析1.“我当官了”。
班上有一名学生辉,性格倔强,有点偏激,比较厌学,由于贪玩,作业经常拖拉,考试成绩不理想。
在班上他是老师经常批评的对象。
因此对学习没有多少积极性。
一次偶然的机会,生活老师让辉当上了“生活小组组长”,这让他激动不已,并有了出色的表现。
由此,我发现这些被教师忽视的学困生群体,他们的内心是多么渴望得到老师的赏识。
因此,我以此为契机,在班级好好地表扬了他,他格外的兴奋,表现更好了。
每个班级都有这样的“后进生”,由于偷懒、调皮、不守纪律等,使得这些学生成绩不理想。
在老师和别的同学眼中,他们是“坏孩子”,看到的尽是缺点,没有优点,因此他们经常感到自卑,没有信心。
如果老师长期训斥他们,批评他们,那只能是让他们感到更加自卑,破罐子破摔,越走越远,最终对家庭和社会带来无穷的问题。
与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能换一种教育方式呢,用我们充满智慧的双眼,及时地发现他们的优点和点滴进步,适时地给予表扬和赏识,帮助他们树立目标,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让他们看到自己努力的希望。
2.“妈妈,您在哪儿”。
班里婷娟同学,来自“单亲”家庭,平时比较孤独、自卑、胆怯。
在她的记事中,妈妈总是痴痴呆呆的,更别提对母爱的诠释了。
由于父亲忙于生活,经常外出打临工,因此无法在家照料她,懂事的她除了学习还要照看生病的妈妈,帮干家里的农活。
生活艰苦的她,穿着比较俭朴,同学都不愿与她交往,甚至都不喜欢和她坐同桌,这使得她总是独来独往,不太合群,感到无比的孤独、自卑。
一次我看到了她的日记《妈妈,您在哪儿》。
日记中写道:每到过年时,看着别的人家都开开心心地过年,我心里就非常难过。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分析案例3篇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分析案例3篇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的变革,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分析案例,希望对你有帮助!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分析案例篇1案例一:与老师对立,逃学上网有一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我遇到了一个曾经教过的男生。
他是一个朋友的孩子——轩。
我见到他时,一个人在大街上溜达,身上背着书包,嘴里还吸着烟。
他开始并没有注意到我,当我喊他的名字时,先是一愣,后急忙扔掉香烟,站在那呆呆得看着我。
也许是老师的身份,让他当时的表情就是诚惶诚恐。
我并没有批评他,只是嘱咐他早些回学校,因为那个时间段是学生在校上自习的时间。
第二天,他主动来到我的办公室,说出了他昨天逃课的原因。
轩本来是个不错的学生,好多老师都说他聪明,给我的印象也很好。
可在高一下半年学校重新调整了班级,轩离开了原来的班级。
新的环境让他感到很陌生,新的同学和老师让他感到很不适应,没能够很快的调整心态,融到新的集体中去。
有一天轩迟到了,新的班主任批评了他,这让他感到很不快。
第二天轩又迟到了,这次他是故意的,他不愿向老师认错,老师很生气,就请了他的家长,面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育,轩不仅没有改正,而是选择了逃避,逃学去网吧待了一个上午。
后来就出现了开始我讲的情况。
轩对我说自己很想回到原来的班级,对原来的老师和同学很留恋。
自己非常担心在新的环境中和同学们处不好,怕被老师和同学们瞧不起,心情非常焦虑,产生了对立情绪。
案例分析:轩的行为是因为心情焦虑时间过长,自己长时间处于无缘无故又无法摆脱的紧张状态引起的。
通过和轩谈话了解到,其实到了新环境中后,他并没有和别人发生矛盾,而是自己过度担心、紧张的情绪使自己产生了焦虑心情,从而导致行为失常。
辅导态度及方法:一是理解接纳他,把他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
尊重他,信任他,宽容他,告诉他相信他讲的话都是实话,产生这种情绪反应是很正常的,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情绪。
中学教育案例分析范文(通用3篇)
中学教育案例分析范文(通用3篇)第一篇:中学教育案例分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案例:中学生王鹏是住校生,脑瓜比较聪明,学习还算可以,反应比较聪敏,劳动也比较积极。
但最近他的学习成绩每况愈下,直线下降,尤其是最近几次月考特别明显。
观察他最近的表现,上课有时趴在课桌上睡觉,经常不完成作业。
即使交上了作业,也是马马虎虎,潦草应付,或是投机取巧,少做少写,不能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完成作业。
他的抽屉里经常有什么武侠小说、情爱小说等,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被上课的老师发现没收了,没过几天又被别的老师发现上课又在偷看小说,不能专心听讲。
晚上宿舍里已经熄灯了,被值班老师发现他还在用手机给女生发短信。
最最可气的是,欺骗老师,谎称病假偷着去校外的网吧里上网玩游戏。
王鹏可以说是集大成者,集贪玩、看小说、谈恋爱、玩游戏于一身,具有中学生典型的代表性。
一、学生不良习惯产生的根源。
1.心理因素。
因为处于青春期,对一些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精力充沛,喜欢尝试,酷爱标新立异。
所以他想谈恋爱、玩电子游戏等。
2.个性因素。
胆子大,任性,对于别人不敢做的他敢,做事从不考虑后果,听不进规劝,喜欢我行我素。
3.家庭因素。
由于王鹏是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北京打工,对其疏于管教。
由于家庭比较富裕,家长总是有求必应,尽量满足他的要求,过多的零用钱使他养成了花钱无度的个性,所以他有钱买小说上网等。
二、学生心理基本状况分析。
1.意志消沉。
由于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整天浑浑噩噩,不关心自己的学业,消极混世,精神萎靡颓废,没有理想信念,得过且过。
2.心理疲惫。
表现为上课时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懒散无力,没有一个青少年应有的朝气等。
3.意志缺失。
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进取精神,自觉性很差。
需要老师经常提醒才能上好课,学习动机不纯,学习目的不明确三、学生心理状况的基本对策。
针对学生心理的基本状况,我们应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做好攻心艺术等。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案例3篇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案例3篇案例一: 学校心理咨询服务背景某初中发现学生在研究和生活中存在心理压力较大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学校决定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实施方案学校成立了心理咨询服务中心,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提供咨询服务。
学生可以自愿前往咨询中心寻求帮助,咨询师会进行心理评估并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咨询和支持。
效果通过心理咨询服务,学校成功帮助了许多学生解决了心理问题,提升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学生在研究和生活中更加积极乐观,学校的整体氛围也更加和谐。
案例二: 培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背景某初中发现学生情绪管理能力较弱,经常因情绪问题影响研究和人际关系。
为了提升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学校决定开展相关教育活动。
实施方案学校开设了情绪管理课程,教导学生如何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课程内容包括情绪的表达与调节、情绪与健康的关系等。
同时,学校还组织了情绪管理讲座和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分享和倾诉自己的情绪问题。
效果通过情绪管理教育活动,学校帮助学生提升了情绪管理能力。
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效缓解了学业和人际关系带来的压力。
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也得到了增强。
案例三: 家校合作促进心理健康背景某初中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为了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与家长展开了合作。
实施方案学校与家长共同举办了心理健康讲座和家长培训,向家长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教育方法。
学校还与家长建立了心理咨询交流平台,家长可以随时向学校咨询心理问题,并获得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效果通过家校合作,学校成功提升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家长在心理健康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更好地关注和照顾孩子的心理需求。
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合作关系也进一步加强,共同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以上是三个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案例,通过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学校成功提升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篇案例分析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篇案例分析案例一:学业压力过大在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学业压力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以下是一个案例分析:案例描述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在学校表现出色,但是他的学业压力过大,经常感到焦虑和压抑。
他每天花很多时间在研究上,几乎没有时间放松和休息。
他对自己的成绩要求非常高,一旦考试得不到满分,就会感到沮丧和失望。
分析与解决方案学业压力过大会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学校应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学业压力的成因和应对方法。
2. 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努力,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鼓励他们合理安排研究和休息时间。
3. 学生可以参加一些放松活动,如运动、艺术、音乐等,以缓解学业压力。
4. 学校应建立良好的研究氛围,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支持,减少竞争压力。
案例二:社交困难社交困难是另一个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问题。
以下是一个案例分析:案例描述小华是一名内向的初中生,他在班级中很少与同学交流,总是感到孤独和排斥。
他害怕与他人建立联系,缺乏自信。
分析与解决方案解决社交困难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团队活动和合作项目,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
2. 学校和家长应提供支持和鼓励,帮助学生克服社交恐惧,提升自信心。
3. 学校可以开设社交技巧培训课程,教授学生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往。
4. 学校可以成立学生互助小组,提供一个安全和支持的环境,让学生们互相帮助和交流。
案例三:家庭问题影响心理健康家庭问题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个案例分析:案例描述小李的家庭关系紧张,父母经常争吵,他经常感到压力和不安。
家庭环境对他的研究和情绪产生了负面影响。
分析与解决方案解决家庭问题对改善初中生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学校可以提供家庭教育课程,帮助家长了解如何改善家庭关系,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2. 学校和家长应提供支持和帮助,帮助学生应对家庭问题,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中学生心理案例分析
中学生心理案例分析中学生心理案例分析精选五篇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生心理案例分析精选五篇,欢迎品鉴!中学生心理案例分析1班里有这样一名嵇姓学生,父母离异,初一时迷上游戏,为了逃避妈妈的唠叨,可以把自己关在卫生间一玩就是几小时,上课在发呆,学习成绩每况愈下。
到初二已经是有点破罐子破摔了,但是他特别喜欢画画,下课画,上课画,做作业也画,作业本上、书本上,到处是乌漆杂八的画。
开始我很生气,就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有时还奚落他一翻,可效果并不理想。
多次把他叫到办公室苦口婆心地教育,非但没有引起他的重视,反而使他产生了抵触情绪,觉得老师有意和他过不去。
案例分析:父母的离异,对幼小的他造成极大的伤害。
虽然父母仍然非常的爱他,但和他父亲一起生活,却使他觉得很孤单:村中的顽皮小孩还要讥笑他,大人的同情、异样的目光更使他受不了。
学习上由于缺乏方法的指导,疏于监督,又由于教师的疏忽,从而使学习一落千丈。
反过来,教师又要责备他,更使他觉得学习的无味,而沉湎于打游戏机、画画,喜欢上了不需要多与别人接触的活动,完全封闭了自己,平时问他话,抬起空洞辅导方法:从他的爱好入手,有意地给他安排画画的时间,作为下班主任要负责班级中的黑板报,我就让其负责黑板报的画画部分,协助其他同学完成每期的板报。
同时,学校正进行美术的课外辅导,于是把他推荐到学校美术课外小组学习,另外,只要课堂需要画图,都请他帮忙完成。
画画的时间增加了,满足了他的心愿。
又等来一次时机,《科学》正学习电路,借助对他还有一点吸引力,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拿着一个电路连接的题目来问我,这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进初中以来,还是第一次看到他来问题目,我大大地表扬了他一翻,同时,和他谈了一下他的意向,让他自己来说,在目前这个基础上还缺少什么,在画画方面的成绩,对他提出更高的希望,也希望他能各科成绩都有较大的进步,有的功课无法忍受时,要思考一下自己的理想,对感兴趣的功课更要力争上游,他在激动中说要行动证明,我开玩笑地说,在后方我为你鼓劲,在前方看你了。
中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中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心理健康对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然而,现实中存在着许多中学生面临心理健康问题的案例。
本文将针对其中一个案例展开分析,探讨其成因和解决办法。
案例一:小明(化名),一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
从小明的老师和家长反映来看,小明的表现日趋消极,学习成绩下滑,甚至出现了自卑、情绪低落等问题。
小明是一个比较内向、敏感的孩子。
从他的家庭环境分析,可以发现,小明的父母长期忙于工作,无法关注到他的内心需求,导致小明在生活中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怀。
另外,由于学业压力增加,小明对自己的要求较高,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
面对这种情况,教育机构和家长需要共同努力来解决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首先,教育机构可以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并提供相关的解决方案。
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机制,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沟通渠道,让他们能够分享自己的困扰和不安,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家长在培养子女心理健康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长应该主动与孩子沟通,关注他们的情绪和问题。
在家庭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为他们提供一个稳定和温馨的成长环境。
同时,家长还可以帮助孩子进行情绪调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以提高心理素质和抵抗力。
除了教育机构和家长的努力,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
学校、社区和社会组织可以组织一些有益的活动,充实中学生的课余生活,提供情感支持和帮助。
政府部门可以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
媒体也应该发挥积极作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传播正能量,减少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总之,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社会问题。
针对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教育机构、家长、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提供综合性、多层次的解决方案,从而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个别案例分析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个别案例分析案例一:小明的研究压力过大案例描述小明是一名初中生,在研究方面非常努力和刻苦。
然而,由于家长的过高期望和学校的竞争压力,小明在追求优秀成绩的过程中承受了巨大的研究压力。
问题分析小明的研究压力过大导致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他经常感到焦虑和紧张,对考试结果过于担忧,无法放松自己。
他在学校表现出消极情绪,与同学和教师的关系疏远,逐渐失去了对研究的兴趣和动力。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他的心理健康。
解决方案为了帮助小明缓解研究压力并提高心理健康,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措施:1. 家校合作:家长和学校应该积极配合,共同关注小明的研究状况和心理健康。
家长可以适当减少对小明成绩的过高期望,给予他更多的支持和关爱;学校可以提供心理辅导和研究指导,帮助小明调整研究态度和方法。
2. 情绪管理:小明应该学会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可以通过规律的运动、休息和放松来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也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而分散注意力,放松心情。
3. 研究方式:小明可以通过优化研究方式来提高效率和减轻压力。
可以帮助他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分解任务,合理安排时间。
同时,教他学会有效记忆和复的方法,提高研究效果,减少不必要的焦虑。
4. 心理辅导:如果小明的情况较为严重,无法通过以上方法缓解,建议向专业的心理辅导师咨询和寻求帮助。
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小明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倾诉心声,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案例二:小红的自尊心受挫案例描述小红是一名初中生,长期以来在同学们中被欺负和排斥。
她经常受到同学的嘲笑和歧视,导致她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
问题分析小红的自尊心受挫导致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她变得自卑、沉默寡言,对人产生不信任感,丧失了表达自己的勇气。
这些问题损害了她的心理健康,影响了她与他人的正常交往。
解决方案为了帮助小红重建自尊心和改善心理健康,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措施:1. 了解和接纳:同学和教师应该了解小红的遭遇和感受,给予她理解和关心。
(完整版)中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完整版)中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引言本文旨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案例进行分析。
我们将从一个个案例出发,探讨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更好地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提供有效的支持与帮助。
案例一:研究压力引发的焦虑症该学生在学业上表现出色,但承受着巨大的研究压力。
这导致他产生了焦虑症状,如失眠、食欲不振和情绪波动。
他对自己的期望过高,无法应对研究压力。
此外,来自家庭和同学的期望也给他带来额外的压力。
解决方案:- 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的研究压力来源和具体困扰- 培养良好的研究惯,确保合理安排研究时间和休息时间- 建立支持系统,包括教师、家长和心理咨询师等,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指导- 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放松和调节活动,如运动、艺术创作等案例二:社交困扰引发的抑郁症该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经常感到困难和不安。
他缺乏自信,在人际互动中感到孤立和被忽视。
这导致他逐渐出现抑郁症状,如消极情绪、自卑心理和社交回避行为。
解决方案:- 建立积极的自尊心,通过鼓励和赞赏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提供社交技巧培训,帮助学生改善人际交往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和社区活动,培养合作和团队合作意识-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学生理解和处理消极情绪案例三:家庭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该学生的家庭存在问题,如亲子关系紧张、父母离异等。
他的行为问题逐渐显现,如冲动爆发、不良惯养成等。
他在家庭环境中感到不安和无助,无法适应变化。
解决方案:- 进行家庭辅导,帮助家长改善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 提供咨询支持,帮助学生理解家庭问题的影响,积极应对挑战- 提供学校支持体系,包括教师和学校心理辅导师等,与家庭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行为问题- 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社交能力结论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性的策略。
学校、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联合起来,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解决方案,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以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3篇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3篇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高中生在身心方面都发生剧烈的变化,在加上升学等方面的压力,使得高中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篇1一、案例摘录及相应精简分析:■典型案例一:新环境下的心理问题高一新生晓强在去年入学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多次和同学动手打架,但原因却往往是一两句不投机的话,或同学间无意的碰撞。
每次打架之后,老师找他谈话他都表示十分后悔,要彻底改正。
可过不了一两天,又会出现一起新的打架事件。
除此之外,他还多次不交作业,不是说自己不会,就是说时间不够没写完,或是忘了带作业本。
课间或自习课上,他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若有所思;有时还紧握双拳表现出一副“ 英雄无用武之地” 的痛苦状……问题分析:其实晓强同学种种异常表现源于对新环境的“适应不良”。
入学适应不良是新生中常见的一种适应性障碍,尤其在高一新生中最为普遍。
从高中到高中,面对突然变得紧张的生活和学习,相当一部分孩子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他们有的一时间没有了精神支柱,甚至失去信心,产生自我怀疑的消极情绪,变得心情抑郁;有的遇事难以自控,便采取种种激烈的方式来发泄。
■典型案例二:与老师冲突,形成对老师所谓的“不满”高一学生张华为人特别直,有时候也显得有些桀骜不驯。
刚上高一的时候,课堂上的他常常不能控制自己在课堂上说话,有时候跟老师意见不一样就大声喧哗,甚至与老师胡搅蛮缠,有时导致一堂课有一半时间都在争论。
按张华的观点来说,是老师们不能接受意见。
最后所有的老师都不愿意上这个班的课,因为大家都觉得张华同学实在是个难剃的刺猬头。
班主任家访的时候多次对家长提出这个问题,张华的家长也极为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孩子这样的行为,批评他吧,他说他就是对的,不批评吧,这样下去迟早没老师愿意教他。
问题分析: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是孩子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关系。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某高中学校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一次教育活动。
以下是对其中一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案例分析:案例描述:小明(化名)是该校高一学生,经调查了解,他在学校生活中表现出较多的压力和焦虑情绪。
他经常抱怨学业繁重,且与同学关系较紧张,经常感到被排斥与孤立。
他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食欲不振、失眠等症状。
同时,他还体验到身体不适,胃口不好且头痛频繁。
他对自己的学习压力非常在意,认为只有通过取得好成绩才能获得家人和老师的认同和喜爱。
问题分析:1. 学业压力过大:小明面临的学业压力非常沉重,他认为只有取得好成绩才能获得他人的认可与喜爱。
这种观念导致了他超出了正常的学习压力范围,加重了他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2. 人际关系问题:小明与同学之间关系紧张,感到被孤立与排斥。
这种情况进一步加重了他的心理负担和抵触情绪。
小明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感到焦虑,加剧了他的心理困扰。
3. 生活习惯与身体状况:小明的食欲不振、失眠和身体不适都与他的心理压力有关。
这些身体状况可能会影响他的学习和心理健康,需要引起重视。
解决方案:1. 学校心理辅导:学校可以安排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与小明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咨询,帮助他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压力来源,并提供适当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2. 学业压力调适:学校可以与小明的班主任、家长共同合作,协助他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减轻学业压力。
同时,鼓励小明寻求成就感和满足感的多元途径,不仅仅依赖于成绩的认可。
3. 人际关系建设:学校可以组织团体活动和班级交流,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与友情,减少排斥和孤立现象。
对于小明个人来说,学校也可以提供相应的人际交往技巧培训,帮助他改善与同学的关系。
4. 健康生活习惯养成:学校可以引导小明进行身体锻炼,如参加校园体育活动、让他了解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以缓解身心压力。
学校和家长还可以共同关注小明的饮食习惯和作息时间,帮助他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总结:通过学校心理辅导、关注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可以帮助小明减轻心理压力,并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发展。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案例3篇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案例3篇案例一: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背景某初中班级中出现了一些学生因研究压力、人际关系等问题而产生的心理困扰。
为了帮助学生们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班主任决定组织心理辅导活动。
实施过程1. 班主任邀请学校心理辅导员来班级进行心理辅导讲座,介绍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
2. 学校心理辅导员针对学生们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及互动,引导学生们分享彼此的心理困扰,并提供解决方案。
3. 班主任定期组织班会,让学生们有机会表达内心感受,鼓励互相支持和帮助。
效果1. 学生们对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学会了倾听和表达情感。
2. 学生们之间的关系得到改善,相互理解与支持增加。
3. 学生们的研究压力得到缓解,积极性和研究成绩有所提高。
案例二:心理健康课程开设背景某初中学校发现学生们普遍存在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校决定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实施过程1. 学校组织心理辅导员和教师共同编写心理健康课程教材,并制定教学计划。
2. 学校安排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时间,每周为学生们上一节心理健康课。
3. 心理健康课程内容涵盖心理问题的认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方面,采用互动教学的方式进行。
效果1. 学生们对心理问题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能够主动寻求帮助和解决问题。
2. 学生们学会了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能够更好地应对研究和生活中的压力。
3. 学生们的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升,班级氛围更加融洽。
案例三:学生心理辅导中心设立背景某初中学校发现学生们心理问题的数量和严重程度逐渐增加,为了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扰,学校决定设立学生心理辅导中心。
实施过程1. 学校招聘专业的心理辅导员,组建学生心理辅导团队。
2. 学生心理辅导中心设立固定时间,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学生可以自愿前往寻求帮助。
3. 学生心理辅导中心还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测试等活动,提高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意识。
效果1. 学生们有了一个安全、开放的环境,能够更容易地分享和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心里健康教育典型案例分析
心里健康教育典型案例分析
《心里健康教育典型案例分析》
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心里健康教育成为许多学校和机构关注的热点。
本文通过一个典型案例来分析心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
小明,一个初中生,自小就比较内向和胆怯,对学习和社交不太感兴趣。
渐渐地,他变得越来越消极,经常感到孤独和无助,甚至有自杀的念头。
他的家人和老师都感到很担忧,经过一番探讨后,决定让他参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在心里健康课程中,小明开始接触到一些正面的心里健康知识,学会了自我情绪调节和应对压力的方法。
同时,他也通过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来建立了更多的友谊和信任。
慢慢地,小明开始变得开朗和积极,对学习也有了更大的投入。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心里健康教育对于孩子们的重要性。
它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面对自己的情绪,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面的人际关系和增强抗压能力。
同时,也能够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并给予更有效的支持。
因此,心里健康教育应该成为学校和社会教育的重要一部分,帮助更多的孩子在心灵上健康成长。
同时,家长和社会也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帮助。
只有这样,我们的下一代才能真正健康地成长。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案例3篇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案例3篇
案例1:心理咨询师的讲座
在某中学,心理咨询师被邀请来给学生们做讲座,主题为“如何面对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讲座中,心理咨询师分享了几个自我放松的方法,如深呼吸、瑜伽、冥想等。
学生们也积极参与互动环节,分享了自己的压力和解决方法,气氛热烈。
通过这次讲座,学生们了解到了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同时也获得了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案例2: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班主任
某中学的班主任非常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他每周会安排一些班会时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其中一次班会,班主任给学生们讲解了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和情感管理。
班主任还通过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这样的班会让学生们感到班主任的关爱和支持,增强了他们的心理韧性和抗挫能力。
案例3: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
一所中学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让学生们系统地研究心理学知
识和技能。
课程内容包括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压力管理等方面,
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
知识。
学生们反馈,这些课程不仅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也提高
了他们的心理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三个案例都体现了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从讲座、
班会到课程设置,都是通过不同形式让学生们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心理素质和抗挫能力的。
这对于初中生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也是我们需要关注和支持的。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3篇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3篇教育案例研究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和研究方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我们可把中国古代举一反三的实践思想视作教育案例研究法的一种雏形。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篇1案例介绍:王某,女,17岁,住校。
各科成绩较好,写得一手漂亮的字,喜欢画画、舞蹈、运动,有较好的艺术天赋,身材容貌较好,感情细腻,给人一种充满青春活力、漂亮文静的感觉。
父亲在某公司任中层干部,母亲为一般工人,家庭条件不错。
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过后不久,原来各方面不错的她,出现了迟到、旷课,甚至夜不归宿的现象,据观察,以及同学反映,王某中午、晚上、周末经常和别班某男生在一起,上街、上网、看电影,变得特别爱打扮。
赵某的这一系列行为,成了同学们议论关注的焦点,任课老师对此也有了许多意见。
后来,还从她的初中同班同学那里了解到她在初中时就曾经与男生交往甚密,被老师多次教育过。
案例分析:该生的行为是因身材和心理发育,以及客观环境等影响,性意识的萌芽而对异性产生特殊的情绪体验,有意识地爱慕异性,这种早恋现象是青少年发育过程中的一种生理,心理的需要,陷入恋爱关系的青少年,十分敏感,生怕被家长,老师和同学知道,所以,往往是私下偷偷地接触和往来。
由于早恋带有幼稚性、盲目性、朦胧性和幻想性,加上青少年自控能力较差,往往在浪漫的接触中忘了时间,以至造成夜不归宿。
辅导方法:1、个别会谈。
教师经常与王某个别进行轻松谈心。
一般从关心王某的生活入手,真诚赞美她的优点和长处,教师也主动谈自己的经历,以朋友的身份答应她谈话内容绝对保密,让她放心。
这样王某逐渐敞开心扉,主动讲出自己的烦恼,家长及以前学校的老师同学不理解她,总认为她有越轨行为。
家长对她要求很严,周末和假期外出玩,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回家稍晚些就会受罚。
她觉得自己家和别人家不一样,她不喜欢回家。
教师在了解她的内心世界和心理状况后,和她一起认真分析,并找出问题的根源,定出计划,重新认识自己,树立自信,改变自己。
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案例解析
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案例解析引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本文档将深入解析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案例,从而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一、案例背景案例选取我国某知名中学,该中学一直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将其纳入整体教育体系,并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该中学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心理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二、案例实施1. 课程设置:学校设置了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包括心理辅导课、心理讲座、心理沙龙等,涵盖了心理素质、情绪管理、人际沟通、自我认知等多个方面。
2. 教师培训:学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确保教师具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
3. 家校合作:学校积极与家长合作,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和心理辅导,帮助家长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家长正确处理与孩子的关系。
4. 心理测评:学校定期进行心理测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为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数据支持。
5. 心理咨询与干预: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干预服务,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三、案例成效1.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学会了自我调适、情绪管理、人际沟通等关键心理技能,提高了心理素质。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心态,有利于学生在学术、艺术、体育等各方面的发展。
3. 构建和谐校园氛围: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了基础。
四、启示与建议1. 强化课程体系建设:学校应进一步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关键。
3. 深化家校合作: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让家长了解并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案例分析》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态度,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个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
小明是一名初中生,性格内向、孤僻。
他在学校的社交中表现得很被动,总是不愿意和同学们交流。
在课堂上,他也经常表现得很消极,对学习缺乏兴趣。
在一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课上,老师注意到了小明的表现,并主动与他交谈,了解了他的困扰。
通过与小明的交流,老师发现小明内心深处隐藏着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在老师的帮助下,学校成立了一个心理健康小组,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并提供心理支持。
小明主动参加了心理健康小组的活动,通过交流和倾诉,他不再把问题埋在心底,也不再感到孤单。
同时,学校还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们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通过心理调适技巧的学习和实践,帮助学生们提高心理调适水平。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心理状态。
他勇敢地与同学交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变得更加活泼、开朗。
在学习上,他也表现出了新的进步,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才能真正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提高自我认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培养积极的心理健康态度,使他们更加自信、坚强、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
同时,学校也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让学生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案例:李明(化名)是一名中学生,现在就读于初二年级。
自从进入中学后,李明的学习成绩开始下滑,频繁迟到、早退,甚至旷课不在少数。
在班级中,李明总是一个人沉默寡言,不与同学交流。
他总是低着头,神情疲惫。
在和他的老师进行交流时,老师发现他的回答总是迟疑、含糊不清。
李明的父母开始感到担心,并希望学校能够帮助他解决问题。
分析:从李明的表现来看,他可能正在经历一些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可能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1.学习压力:进入中学后,学习难度和作业负担可能会增加,这可能使李明感到压力增加。
他的学习成绩下滑可能是因为他无法应对这种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以下策略:-督促李明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提供帮助和指导。
-鼓励他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沟通,寻求帮助和支持。
-引导他学会放松的方法,如运动、艺术等。
2.社交困难:李明在班级中沉默寡言,不与同学交流,可能是因为他缺乏自信或遇到了一些社交问题。
社交困难可能对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策略:-组织一些团队活动,鼓励同学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鼓励他参加一些兴趣社团或社区活动,扩大社交圈子。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针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学习如何面对压力、解决问题和建立积极的心态。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课程内容:-压力管理和放松技巧的介绍和实践。
-沟通和人际关系技巧的培养。
-自我认识和自尊心的建立。
-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寻求帮助的方法。
4.家庭支持:与家长合作是帮助中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策略:-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李明的担忧和期望。
-给予家长指导,如如何与李明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支持。
总结:。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案例分析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这个案例涉及一名中学生在学业和人际关系方面遇到困难,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师的帮助。
案例分析
问题识别
学生在研究上感到压力很大,成绩下降,同时也面临人际关系问题,导致情绪低落和自信心下降。
解决方案
1. 建立信任关系: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师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以便学生能够开放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问题。
2. 提供情绪管理技巧:辅导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放松技巧和积极思考方法,以帮助学生应对压力和消除负面情绪。
3. 研究技巧指导:辅导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研究计划,并教授
一些高效的研究技巧,如时间管理、记笔记和归纳总结,以提升学
生的研究效果。
4. 培养积极人际关系:辅导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提供一些解决冲突和沟通技巧,以帮助
学生改善人际关系问题。
5. 鼓励寻求支持:辅导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寻求支持,包括向老师、家长或其他专业人士寻求帮助,以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支
持和指导。
结论
通过以上的辅导方案,中学生在学业和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可
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师在实施辅导过程中应密切
关注学生的反应和进展,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辅导策略调整。
同时,辅导师也应保持对学生的保密性和尊重,确保学生在安
全和信任的环境中接受辅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中小学生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我们要加强对小学生的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篇1案例一:与老师对立,逃学上网有一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我遇到了一个曾经教过的男生。
他是一个朋友的孩子——轩。
我见到他时,一个人在大街上溜达,身上背着书包,嘴里还吸着烟。
他开始并没有注意到我,当我喊他的名字时,先是一愣,后急忙扔掉香烟,站在那呆呆得看着我。
也许是老师的身份,让他当时的表情就是诚惶诚恐。
我并没有批评他,只是嘱咐他早些回学校,因为那个时间段是学生在校上自习的时间。
第二天,他主动来到我的办公室,说出了他昨天逃课的原因。
轩本来是个不错的学生,好多老师都说他聪明,给我的印象也很好。
可在高一下半年学校重新调整了班级,轩离开了原来的班级。
新的环境让他感到很陌生,新的同学和老师让他感到很不适应,没能够很快的调整心态,融到新的集体中去。
有一天轩迟到了,新的班主任批评了他,这让他感到很不快。
第二天轩又迟到了,这次他是故意的,他不愿向老师认错,老师很生气,就请了他的家长,面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育,轩不仅没有改正,而是选择了逃避,逃学去网吧待了一个上午。
后来就出现了开始我讲的情况。
轩对我说自己很想回到原来的班级,对原来的老师和同学很留恋。
自己非常担心在新的环境中和同学们处不好,怕被老师和同学们瞧不起,心情非常焦虑,产生了对立情绪。
案例分析:轩的行为是因为心情焦虑时间过长,自己长时间处于无缘无故又无法摆脱的紧张状态引起的。
通过和轩谈话了解到,其实到了新环境中后,他并没有和别人发生矛盾,而是自己过度担心、紧张的情绪使自己产生了焦虑心情,从而导致行为失常。
辅导态度及方法:一是理解接纳他,把他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
尊重他,信任他,宽容他,告诉他相信他讲的话都是实话,产生这种情绪反应是很正常的,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情绪。
二是鼓励他给予他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充分肯定他的过去,帮助他分析原因,要能够正视自己和他人,学会在新的环境中学习并成长,以前能做好的在新的环境中也一定能做好。
遇到较困难的事情应该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
三是积极关注他的进步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并把这种做法持续下去,直到他的情绪有了明显的改变。
四是帮他建立正常合理的信念。
当通过辅导他的心态好转的时候,委婉适时的引导他建立正确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去除不合理的信念,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新问题。
当然,轩的心理和情绪后来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不仅改善了和老师及同学的关系,学习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案例二:新橡皮,旧橡皮学生娟平时在我的眼里还是个比较开朗的学生,可有一段一连几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听讲精神比较差。
凭着自己多年做班主任的的直觉,我感到她一定有什么心事。
于是我在一个自习课的时候找到了她,娟向我讲述了发生在她身上的一件事。
娟新学期开学的时候,买了一块新橡皮,式样很新颖,娟很是喜欢,时常从文具袋中拿出来独自欣赏。
自己舍不得使用,擦字时还是用原来的旧橡皮。
这个举动被同桌和前桌的三位同学观察到了,三个人都注意到了娟有了新橡皮。
有一天,前桌蕾同学写字正好要用橡皮,就向娟借用。
娟就随手把旧橡皮递给了蕾。
蕾知道娟有了新橡皮,本想借机会看看,可没成想娟递给自己的是旧橡皮,心里不是很高兴。
下课后,蕾和另两个同学讲了向娟借橡皮的事儿。
说娟“抠”不愿把新橡皮借给她。
三个人的谈话恰巧被走过来的娟听到了,娟心里很不是滋味,感到很委屈,虽然当时没有说什么,可就此背上了心理负担。
一连几天本来和娟很要好的三个伙伴让她有了疏远的感觉,自己感到怕见到这三个同学,尤其看到她们三个在一起聊天就更感到一种心理恐惧,觉得她们三个人就是在议论自己,在说自己的坏话。
越是这样想心里就越是不安,以至于出现了上课时常走神的表现。
案例分析:娟的行为在处于心理成长期的孩子来说,也是常有的现象。
这是一种社交障碍。
渴望和别人交流又存在害怕被伤害的心里,是他们出现社交障碍的主要原因。
这是一种令人感觉很不舒服的情绪,它带来紧张、焦虑、甚至恐慌,也会带来身体上的各种不良反应。
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他们很难客观的认识自己,疑神疑鬼,因为抗挫折心里不够,所以才渐渐形成了恐惧心理。
辅导态度及方法:对于娟和其他的三个伙伴,可以通过个体辅导的方式指导她们相互包容和理解,教授她们人际交往的技巧。
辅导时一要给予她们充分的理解,要耐心听他们讲出自己心中的疑惑,也要告诉她们是相互猜忌的心理在作怪,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要让她们能够接受心理辅导。
二是给予她们耐心和鼓励,告诉谈们要尝试真心和他人交流,告诉对方自己的真实想法。
娟就说自己其实不是不愿意借新橡皮给同学,只是想多保留几天,好好享受一下新橡皮带给自己的快乐。
我就告诉她如果当时自己能够和伙伴们讲清楚,伙伴们一定会理解的,就不会出项相互的猜忌和不安了。
而其他三位同学也讲清楚就是想欣赏一下新橡皮,并不是非得用它去擦字,那结果就会是另一个样子了。
可见,帮她们澄清问题,在解决孩子们的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
三是帮助他们改变对人际交往中的恐惧态度。
告诉她们,当出现问题是,要能够把心中的不快讲出来,克服恐惧心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谈论它,同我们信任应且能够倾听我们谈话的人讲出自己的心里,这样才能有助于克服困难,消除人际交往中的困惑。
当一个人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与家庭的亲密关系得不到满足,如失去父母、生活在单亲家庭、缺少父母关爱等,或与周围的同学、老师人际交往困难,难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等,都容易产生孤独感、无助感。
于是,部分学生借助网络交友或玩游戏,通过虚拟的人际沟通和情感上的交流,获得安慰、支持和理解,弥补现实生活中。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篇2一.案例介绍沈某是我班一位二年级的女同学,她长着一对会说话的大眼睛,头发黄黄的,稍稍有些蜷曲,成绩上游,中等智商,非常腼腆,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脸蛋涨得绯红。
下课除了上厕所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老师叫她去和同学玩,她会冲你勉强笑一下,仍坐着不动。
平时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里,不和同学玩。
遇到节假日,连外婆家也不去。
二.案例分析自卑畏怯的心理大家都不同程度的有,有的同学在小学五年里顺利地走过来了,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却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自卑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走进六年级的学习,特别是参加毕业会考,心理可能就忐忑不安。
一旦中途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确实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
1.个人因素通过观察,我发现她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
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
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庭,造成家长对孩子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导致许多的小学生肩负重担,过重的压力在学生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学生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
母亲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力不从心,父亲每晚工作到深夜才回家,偶尔才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期望也很高,但表达的方式十分粗暴。
3.教师因素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叹,久而久之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却慢慢占了上风。
另外,老师对少数心目中的优等生日益产生的偏爱,对多数属于中间状态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压力,普遍滋长严重的自卑心理。
再加上老师片面地认识学生,对优等生日趋偏爱,更进一步加深小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的自卑心理日趋严重。
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沈某同学出现这种情况,极可能是因为她的心理有一定问题。
如何帮助他克服自卑心理,走出这个阴影呢?三.辅导策略这半学期以来,我在班级里进行了“班级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活动管理实践,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惊喜地发现沈某同学的情况明显好转,她在班级各项活动的影响下,逐步消除了自卑心理,真正树立起了"我能行"的良好心态。
现在她不但喜欢与同学一道做游戏了,而且积极参加班级管理、年级管理。
看到她身上的变化,这可谓是感受良多: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师爱是教育的基础”,为了去除沈某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的找沈某闲谈,中午她在校午睡时,帮她盖好被子,让她帮我拿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她,发现她有所进步及时表扬,经常对同学说:“看,我们的沈某今天坐得真端正!”“我们的沈某同学回答问题真响亮”“我们的……”在有意无意的语气中,全班同学看成一个整体,沈某是我们整体中的一员。
渐渐的,沈某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有一次,她还天真的问我:“老师,你是老师吗?”“我不像老师吗?”我反问。
“不太像,你上课老爱笑,老师上课是不笑的!”我欣然地拉着她的手说:“好孩子,这是因为你不知道,其实上课爱笑的老师多得很!”2.树立信心,激起动力。
记得有一次班级举行小组间的演讲比赛,作为胆小的沈某被所在小组选上了,我知道这是小组成员给她的机会,我就发动她的好朋友动员,并让他们一起上。
开始她不愿意,最后加上家长和老师的鼓励,她上了。
而且表现得还不错。
我和其他老师都在自己所任课上以她为典型进行了表扬。
她第一次在同学们面前有了开心的笑容。
从此她变了好多。
对好多课似乎也有了一定兴趣。
后经过不断鼓励,巩固,她进步了。
有一天她问我:"我能行吗?"我说:"你这么棒,当然行。
演讲都说得那么好,还有什么不能上去的呢!"她激动地不住点头。
从此,她真的非常努力,成绩有了飞跃。
3.重视家庭,提高能力。
沈某心理上的自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
因此,我把她的父母请来,详细地分析了沈某在校的表现及原因,与他们交流,反馈情况,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我们要为自卑的同学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
比如在家里:有客人来到家里,家长可以让她为客人递茶、剥糖果等,也可以让她与客人玩一会儿,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
同时,适当地让孩子做家务,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从家务劳动中锻炼与家人交往的能力。
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肯定、表扬。
4.进行评价,促进自信.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用激励的方式使其扬长避短,我们让她自主设立了自己的成长档案,每月评一次,让她通过自评、小组评,把自己所取得的进步记录下来,在评价中沈某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获得了自信;在自我批评中,学会反省,逐步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