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时导学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9课时实际问题与方程
课题
第9课时实践效果与方程〔4〕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起先生的学习兴味。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不只可以使先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艺,而且可以〝由境生情〞,可以使先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本单调、笼统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笼统、富无情味。本课以〝地球外表积〞为背景,创设了〝求陆地和陆空中积区分是多少〞的效果情境,使先消费生探求愿望,从而更好地进
行新知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
2.发扬主体作用,培育先生剖析效果、处置效果的才干。
课程强调以先生的开展为本,先生在教学进程中的主体位置越来越被注重。在教学中,留意布置先生独立思索与小组交流相结合,让先生自客观察情境图,了解画面信息,找出等量关系,理清处置效果的思绪,小组内解说自己的思索进程,再向全班汇报。这样既能添加先生学习的决计,又能培育先生剖析效果和处置效果的才干,拓宽先生的思想。
4.引导先生依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5.引导先生探求方程的解法,求出陆空中积和陆空中积。在先生汇报的进程中,教员适时
提问,引导先生深化了解方程的解法。
6.〔1〕组织先生对方程停止检验。
〔2〕师生共同总结。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先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处置这个效果,方法很复杂,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聚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先生轮番解说,也可让先生团体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誊写,教员活期反省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那么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先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为所欲为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减色添辉。假设题里有两个未知数,且两个未知数之间又有倍数关系,通常我们设其中的1倍数为x,另一个就是几x,两局部相加就是它们的和。可以依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9课时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导学案新人教版
900÷25= 730÷80= 220÷30=
知识点二:余数的变化规律
算一算
69÷5= 690÷50=
45÷8= 450÷80=
39÷4= 390÷40=
1、教师强调先观察并完成知识点的相关练习。学生可以从知识点的操练中利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运算,同时对余数有所关注。
2、归纳:根据商不变规律,当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时,可以在它们末尾画去同样多的0再除,商不变。如果有余数,在写余数时,要添上与被告除数画去的同样多的0。
200÷4= 1440÷36=
400÷8= 360÷9=
1000÷20= 720÷18=
2、填空
(1)被除数不变,除数乘3,商( )
(2)被除数不变,除数除以4,商( )
(3)除数不变,商扩大到原来的4倍,那么( )就要( )。
(4)被除数不变,要使商扩大到原来的4倍,那么( )就要( )。
引导自学:
1、让学生自学教材第88页,学完后完成自主学习相关练习。
2、完成练习之后,学生相互检测、交流疑问。
3、老师巡视,参与小组交流,并及时提示点拨。
质疑探究
知识点一:运用商不变性质使计算简便
1、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使计算简便。
290 ÷ 25= 720 ÷ 18=
↓×()↓×2↓÷() ↓÷9
____ ÷ ____ ____ ÷ ____
3、根据476÷17=28,你能写出多少个商是28的除法算式?(写出5个以上算式)
1、完成随堂练习。
自我总结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精品导学案:第9课时 两步计算应用题(二)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导学案(一)
学习目标:
1、掌握归总应用题的特点,能正确分析这两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掌握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规律,并会列综合算式解题。
学习重点:掌握归总应用题的特点,能正确分析这两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学习难点:掌握归总应用题的特点,能正确分析这两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掌握归总应用题的特点,能正确分析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一、自主学习
自学教材72页例9
1、妈妈的钱买()元一个的碗,正好可以买()个。
根据这两个信息,我们可以算到一个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2、用这些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
想一想:这些钱是指哪些钱?有多少钱?
3、画线段图分析
4、列式解答
分步列式:综合算式:
5、回顾与反思:4个9元的碗总价是()元,6个6元的碗总价是()元。
总价()。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1、一个工程队修一条路,每天修6米,9天修完,如果每天修9米,几天修完?
2、解决此类问题时,先求出()是多少,再求出()是多少。
三、达标检测
1、完成72页做一做
2、李明的钱买2元一本的日记本,正好可以买本。
用这些钱买4元一本的日记本,可以买几本?
四、反思总结
五、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十五11、1
2、13题
2、拓展提高
根据条件和要求补充问题并解答。
招待所新来一批客人,每间隹2人,要15间房,照这样计算。
?(两步计算归总应用题)。
第9课 秦统一中国(导学案)(含答案解析)-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秦统一中国(导学案)1)学习目标:1.识记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史实,了解其重要意义。
2.掌握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知道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具体内容。
3.通过对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分析,认识这种制度对巩固统一的重要性。
4.认识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人民愿望,是历史的进步。
2)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确立中央集权制,巩固统一的措施。
学习难点:秦灭六国的原因及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大一统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一、秦灭六国1.条件(1)时期连年战争,各国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2)秦国经过,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3)秦王,雄才大略,任用贤人,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2.经过(1)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
(2)年,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
3.历史意义:结束了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
二、确立中央集权1.目的: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加强对的统治。
2.中央集权制度(1)皇帝制度:国家最高统治者称,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
(2)中央机构:中央设、太尉、,分别掌管、和监察事务。
(3)地方机构:废除,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的长官都由直接任免。
3.影响: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的基本模式。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1.巩固统一的措施(1)文化:命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2)经济:统一货币,以秦国的作为统一货币;统一制度。
(3)交通: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4)军事:开凿,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派北击匈奴,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2.巩固统一的影响: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的交流与发展,促进了各地的发展。
3.疆域:秦朝的疆域东至,西到,北至一带,南达南海。
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教师版)
第9课《鱼我所欲也》导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把握作者的观点,领会会孟子散文的述风格和语言特色。
2.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辨析本文的比喻、对比论证的方法。
3.熟读成诵,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重点难点】1.抓住文章中“舍身取义”的重要论点,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抉择。
2.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学习运用比喻、举例、对比说理的方法。
【学习过程】预习案导语:我们班将要进行一次演讲比赛,主题是“选择与坚守”。
我们将追寻古人“选择”的足迹,探访名人和普通人的“选择”。
在追寻和探访中,大家肯定会有收获和体悟。
走进青春期,走进社会,我们也会面临更多的分叉路,那我们又该如何去选择我们的人生路呢?相信在这个单元的学习完成后,你将会有明确的方向。
第三单元核心任务:“选择与坚守”主题演讲比赛要求:(1)学习第三单元课文,收集、积累素材,从中汲取思想精华,获得有益启示,感受先贤们的选择与坚守在现代的意义。
(阅读)(2)学习课文中的论证方法,表现手法等,撰写演讲稿,探寻自己内心的坚守。
(写作)(3)演讲比赛,真实感受选择和坚守的内涵。
1.知识简介(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
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他提出“民贵君轻”、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
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
(2)《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著作,也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不食嗟来之食①齐大饥。
黔敖②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辑屦③,贸贸然④来。
黔敖左奉⑤食,右执⑥饮,曰:“嗟⑦!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⑧也!”从而谢焉⑨,终不食而死。
【注释】:①本文出自《礼记·檀弓下》)②黔敖:齐国的一位富商。
第9课时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应用题》导学案
第9课时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应用题》导学案 知识目标:1、通过解三元一次方程组进一步掌握代入消元、加减消元思想; 2、会根据相等关系列三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
能力目标:1、掌握消元思想; 自主学习(我愿学,我会学) 阅读课本111页“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到114页,回答下列问题。
1、方程组中含有 个 的未知数,每个方程中含未知数的 的 都是1,并且一共有 个方程,这样的方程组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组。
2、根据概念,请写出一个三元一次方程组: 3、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通过 法或 法进行消元,把“三元”化为“ ”,使解三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解 ,进而转化为解 。
这与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路是一样的。
例1:解三元一次方程组⎪⎩⎪⎨⎧=+=+=+③②①453c a c b b a 解: ④②,得:①2-=--c a由③和④得到方程组:⎩⎨⎧=+-=-③④42c a c a 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得:⎩⎨⎧==31c a 把1=a 代入①得,2=b⎪⎩⎪⎨⎧===∴321c b a学习方法指导 (学生提问题)三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元一次方程 消元法 消元法 消元法 消元法 针对概念提问的方法:少一个或几个条件还是不是原来的概念?请把问题写在下方。
针对例题提问的方法:每一步的目的是什么?练习:解方程组:⎪⎩⎪⎨⎧=+=+=+321x z z y y x⎪⎩⎪⎨⎧=+=--=-472392x z z y y x例2:书本112页例题1,针对每一步进行思考,它们的作用是什么?练习:在正面做课本114页第1题的(1),第2题的(1)应用题:1、 一个三位数,个位、百位上的数字的和等于十位上的数字,百倍上的数字的7倍比个位、十位上的数字的和大2,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字的和是14.求这个三位数。
分析:由“个位、百位上的数字的和等于十位上的数字”可得到相等关系: 由“百倍上的数字的7倍比个位、十位上的数字的和大2”可得到相等关系: 由“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字的和是14”可得到相等关系: , 这三种关系都体现着这种类型是:“和差倍分”类型的问题。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第三单元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目标 1.学习默读,养成一气呵成读完全文的习惯,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
2.精读“百草园”段落,品味准确传神的描写语言,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3.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学习生活的乐趣。
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检查预习】1.走进作者(填空)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2.给加点字注音逃窜.(cuàn)菜畦.(qí)确凿.(záo)轻捷.(jié)啄.食(zhuó)云霄.(xiāo)脑髓.(suǐ)倘.若(tǎng)跪.地(guì)拗.断(ǎo)觅.食(mì)鉴.赏(jiàn)倜.傥(tì)和蔼.(ǎi)恭.敬(gōng)渊.博(yuān)淋漓.(lí)盔.甲(kuī)绅.士(shēn)斑蝥.(máo)蝉蜕.(tuì)博.学(bó)人迹罕.至(hǎn)人声鼎.沸(dǐng)3.把握词语确凿:确实。
长吟:长声鸣叫。
轻捷:轻快敏捷。
宿儒: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
【课堂活动】学习任务:默读感知,读情感之“变”1.静悄悄地阅读:默读课文,做到不动唇、不出声,在5分钟内内读完,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地点所属自然段主要内容作者主要情感百草园1-8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看到的景物、听到的美女蛇的传说以及与闰土父亲在冬日捕鸟的经历,交代了百草园后来的归属童年时在百草园感到趣味,对离开百草园和归属感到不舍和遗憾三味书屋10-24描述了三味书屋的环境和礼节;我问三味书屋先生怪哉虫子没对三味书屋枯燥的教学感到不满;对先生的尊敬;与伙伴们嬉有得到回答;在三味闹读书的快乐书屋读书习字对课的日常;和伙伴们去后院,在课堂上读书画画的经历。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美丽的颜色》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美丽的颜色》导学案9.美丽的颜色素养目标 1.把握本文作为传记的主要特点,了解文中记述的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
2.体会生动细致地描写人物的方法,理解对比、引用的手法。
3.学习居里夫人刻苦钻研、献身科学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
学法指引传记中引用的作用在传记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增加作品的可信性、真实性,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也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课前预习1.简介艾芙居里(1904—2023),居里夫人的次女,法国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代表作《居里夫人传》。
2.背景简介1937年,在母亲居里夫人去世3周年之际,艾芙居里发表了《居里夫人传》一书,在法国国内和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本文节选自《居里夫人传》第二卷,内容是居里夫妇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通过艰辛的工作,终于在沥青铀矿里提炼出镭的过程。
3.完成自学结构图基础夯实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wēi miào(微妙)的快乐,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2)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zào rè(燥热)得像温室。
(3)他们炼制lì qīnɡ(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陋。
(4)每逢zhòu yǔ(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因烟zhì xī(窒息)。
(5)这种极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玛丽多半没有对佛提埃大夫chuī xū(吹嘘)过!(6)它们那些略带蓝色yínɡ ɡuānɡ(荧光)的轮廓闪耀着,悬在夜的黑暗中。
(7)到了晚上,简直是jīn pí lì jìn(筋疲力尽)。
(8)拉斐尔笔下的圣母淳朴、仁慈、美丽、hé yán yuè sè(和颜悦色),表现了一种平民式的母爱和人情味。
第三单元第9课时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导学案一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9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1分钟,学生阅读下面的导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方法)1.结合五代十国的社会动荡,理解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认识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2.结合北宋初期的社会危机,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王安石变法的必然性。
(1分钟,教师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首《登飞来峰》是王安石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整首诗气势磅礴,每一句都是经典。
王安石写这首诗时刚刚30岁,他从地方上卸任,经过杭州准备回临川老家,于是去登了飞来峰。
这一时期他可以说是春风得意,宋神宗由于很欣赏他的才华,再加上两个人理念一致,于是起用王安石,准备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作为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无论是才华,还是学识,都无出其右。
他始终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品格,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王安石为什么要变法?结果如何?对我们有何启发?(16分钟,教师以问题引导和精讲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习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一、读史识史(一)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作用史料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藩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范祖禹《范太史集》卷22《转对条上四事状》结合所学说说这段史料印证了教材哪一观点。
【精讲要点】史料印证了教材关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积极作用的论述;这些措施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因素,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
(二)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利弊史料今内外上下,一事之小,一罪之微,皆先有法以待之。
极一世之人志虑之所周浃(jiā),忽得一智,自以为甚奇,而法固已备之矣,是法之密也。
虽然,人之才不获尽,人之志不获伸,昏然俯首一听于法度,而事功日隳(huī),风俗日坏,贫民愈无告,奸人愈得志。
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
第9课时 《数与单项式的代数和的计算》导学案
第9课时 《数与单项式的代数和的计算》导学案 学习目标:1、会计算两个数的代数和; 2、会计算两个单项式的代数和; 能力目标:1、由知识点:“两个数的代数和的计算”迁移到知识点:“两个单项式的代数和的计算”; 2、会用分类的思想,对“两个数的代数和的计算” 进行总结。
知识点一:两个数的代数和的计算 1、判断下列式子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2=2+3; (正确、错误),理由: -3-2=-2-3; (正确、错误),理由: -3+5=5-3; (正确、错误),理由: -5+2=2-5; (正确、错误),理由: 2、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计算出下列式子的结果。
①、3+2= ; ②、-3-2= ; 观察①、②两个式子的特点,发现:式子①是两个 的 和,也可用小学方法求解。
式子②是两个 的和,但它与式子①有明显的关系: 式子②中每一个数都与式子①中每个数互为 数。
而式子 ②的结果也互式子①的结果为互为 数。
那么,你想到求解这种题目的方法了吗? 练习:-7-5= ,-2-1= ③、-2+3= ; ④、3-2= ; 学习方法指导B A O 65431-120-5B AO -21-4-3-10B A O -25431-120B A O -25431-120两个数的代数和,即是把任意两个数之间的加减法运算看成一种加法运算。
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理解:两个数的代数和的计算。
每个数都具有方向性。
正数向正方向运动,负数向负方向运动。
终点即是运算的结果。
新知识转化为学过的知识,是我们学习的捷径,提高成绩的最佳方法之一,由此也说明每一个知识点的重要,为今后的继续学习打好基础。
观察③、④两个式子的特点,可以发现:它们是一个 与一个 的和,式子④是我们小学学过的运算,可用小学的方法做出来,式子③与式子④的结果一样的,这是因为:式子③与式子④都是 与 的和,由此,计算式子③时,可先化成式子④,即把:“负数+正数”的形式先写成:“正数-正数”的形式求解。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课文同步导学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其作者的文学常识。
2.学习默读,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
3.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地描绘景物的写法,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
【预习学案】一、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18年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代表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2.创作背景本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作者当时在厦门。
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说道:“后五篇(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等)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
”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鲁迅只能借回忆旧时的美好事物,来获得一丝安慰,排解一些苦闷。
3.关于《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一本家喻户晓的散文集,是一本我们必读的文集。
虽然《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读起来兴趣盎然。
这本书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中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
全书由《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12部分组成。
原名“旧事重提”。
“朝”表示早年时期,“夕”表示晚年时期。
题目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晩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
二、初读感悟(一)掌握字词1.明确字音。
确凿.(záo) 菜畦.(qí) 蟋蟀.(shuài)缠络.(luò) 竹筛.(shāi) 觅.食(mì)鼎.沸(dǐng) 鉴.赏(jiàn) 脑髓.(suǐ)盔.甲(kuī) 蝉蜕.(tuì) 秕.谷( bǐ)(tìtǎng) 拗(ǎo)锡箔.(bó) 倜傥..2.理解词语人迹罕至: 少有人来。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第9课时导学案
榆华杰双语学校生本高效课堂数学导学案
编号: 009 日期: 2月13日编写人:五年级备课组班级姓名
课题:《确定位置》
【自学课导学】预习课:(晚自习30分钟)
展示课(时段:确定位置第九课时)
【学习目标】我能在经历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
1.今天你需要辅导吗?(是否)
2.效果描述:
【教师寄语】我思考,我展示,我快乐,我成功!……今天你展示了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导学案1-3课时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2.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和主题。
【学习重难点】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和主题。
【自主学习】1.本文作者鲁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革命家。
原名___________,字_______,浙江绍兴人。
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___,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_、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2.自主阅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设问导读】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有一颗敏锐易感的心,童年的一切记忆都会深深留在心中。
今天我们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解鲁迅先生童年的记忆。
1.速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及中间的过渡段,划上记号。
写出自己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总体上的感受。
①用自己的话概述百草园为什么是“我的乐园”。
②文中的过渡段起什么作用?③“我”是否知道被送到书塾去的原因?从哪里可以看出?最后带着情感读这一段,看谁读得好。
【拓展延伸】1.“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对课”就是拟对联。
请根据课文内容拟写出下联。
上联:百草园里赏景捕鸟听故事其乐无穷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巩固练习】1.选择最准确的动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______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_____些秕谷,棒上_____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__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A.撑放系拉 B.支撒绑拿C.支撒系牵 D.顶放连牵2.请在下面方框中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语文七年级上册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作品走近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选自《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共收录了10篇文章,大部分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散文。
写这篇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岁,发表时题为《旧事重提》,后结集时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起,在晚年回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事。
归纳总结结构图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旨点睛 这篇叙事散文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活泼、自由欢乐的心理特征。
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
自主学习字音字形确凿.(z áo ) 菜畦.(q í) 皂荚.(ji á) 桑椹.(sh èn ) 油蛉.(l ín ɡ) 斑蝥.(m áo ) 攒成(cu án )脑髓.(su ǐ) 秕.谷(b ǐ) 蝉蜕.(tu ì) 倜傥..(t ì t ǎn ɡ ) 锡箔.(b ó) 书sh ú(塾) 缠.络(ch án ) sh ān (珊)瑚 人迹hǎn(罕)至 盔.甲(ku ī) 云xi āo (霄) 渊b ó(博) 人声鼎.沸(d ǐn ɡ) 拗.过去(ǎo) 绅.士(sh ēn ) 词语释义1.倜傥:洒脱;不拘束。
2.觅食:寻找食物。
觅,寻找。
3.宿儒: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宿,长久从事某事的。
4.长吟:长声鸣叫。
5.轻捷:轻快敏捷。
6.机关:文中是秘密的意思。
百草园三味 书屋 枯燥的内容 单调的形式 压抑的环境 欢乐 有趣 对比 枯燥 无味 天真幼稚 自由快乐 美好的景物 神秘的故事 有趣的捕鸟7.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第9课 追忆童年岁月感悟成长滋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
第9课追忆童年岁月感悟成长滋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默读,养成一气呵成读完全文的习惯,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
2.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以及通过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3.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叙述视角,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童年的美好与成长的意义。
【重点难点】1.学习默读,养成一气呵成读完全文的习惯,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
2.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叙述视角,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童年的美好与成长的意义。
【任务群】任务一:积累·扫清字词常识障碍任务二:默读·感知儿时成长之路任务三:精读·探寻“百草园”之“乐”任务四:研读·辨析“三味书屋”之“严”与“趣”任务五:品读·鉴赏叙事视角之妙【学习过程】童年是一段难以割舍的回忆。
近期学校将举办“致敬童年,感悟成长”名人童年故事摄影集,校园摄影社团选几组名人岁月回眸的镜头,我们班准备分享鲁迅先生的童年故事。
今天,我们就通过他的一篇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积累素材做好准备。
[课前学习任务]★任务一:积累·扫清字词常识障碍1.考虑到有些同学对鲁迅和本文的出处《朝花夕拾》还是不甚了解,校园摄影社团准备先制作一个“作者简介”和“背景链接”的展板,请你根据课本注释和查阅资料所得,为摄影社团提供素材。
2.自由读一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并把生难字注上拼音。
窜.()觅.()跪.()拗.()攒.()敛.()确凿.()轻捷.()云霄.()倘.若()鉴.赏()啄.食()和蔼.()恭.敬()质朴.()博.学()渊.博()倜傥..()淋漓..()盔.甲()绅.士()人迹罕.至()人声鼎.沸()菜畦.()皂荚.()桑椹.()油蛉.()斑蝥.()秕.谷()蝉蜕.()[课中学习任务]★任务二:默读·感知儿时成长之路1.读一篇文章,我们可以先关注标题,标题有时会给我们很多阅读提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时分数乘法计算练习课
主备人:曾庆华
审核人:栾主任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正确的进行计算
2、进一步熟悉分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灵活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过程设计:
一、预学
(一)情境导入,四基训练
口算:1/2 1/4 3/4 1/5 2/5 3/5 4/5 1/8 3/8
125×8 25×4 25×8 15×15
(二)自主探究
计算
1、5/6×5/41+1/6×5/41
2、5/8×5/17×4/5
3、98×9/97
4、86×8/87
1、每个题是否都有其特殊性,如果有,特殊性在哪儿
2、各个题用简便方法做时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3、第3、4小题应该怎么拆最合适?
二、互学
(一)小组交流,展示点评:
先在小组内交流
(二)由小组在班内展示,学生点评
1、第1小题的加号两边都有5/41,属于典型的“分数乘法运算定律”
2、第2小题是分数连乘,可以用分数乘法的结合律,把5/8和4/5先结合起来,这样可以约分,计算时简单些
3、第3小题可以把98分成(97+1),86可以分成(87-1),这样分可以得到一个和分母相同的数,计算时可以直接约分
4、在计算方法不错的情况下,各小组比比哪个小组计算的正确率最高(由组长代表发言)
三、评学:
(一)巩固反馈
1、计算:
5/14×6/11×14/15 3/10×7/13+7/10×7/13
2、知识应用:
一本故事书共320页,明明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4,第二天看了第一天的1/8,明明第二天看了多少页?
甲地到乙地15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走了全程的4/5,走了多少千米?
爸爸今年40岁,儿子的年龄比爸爸年龄的4
1多4岁,儿子今年多少岁? (二)拓展提升,解决实际问题。
新年时,聪聪有150元的压岁钱,如果聪聪把自己的1/5给明明,这时聪明和明明的压岁钱就一样多了。
大家想知道明明原来有多少压岁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