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效应测量普朗克常量实验报告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电效应测量普朗克常量实验报告

引言:

光电效应是20世纪初物理学上的一大发现,这一现象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科学研究中。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测量普朗克常量(h)。普朗克常量是量子力学中最重要的常量之一,它是描述微观物理现象的基础。

实验原理:

光电效应是指当金属表面受到光的照射时,金属表面上的自由电子可以被激发出来。

这种现象可以用经典物理学和量子力学来解释。根据经典物理学,当光照射一个金属表面时,光子(光的波动粒子性质)会“撞击”金属表面上的电子,给它们提供一定的能量,

如果这些电子获得的能量大于金属的解离能,那么它们就可以脱离金属表面成为自由电

子。

而从量子力学的角度看,光子具有一定的能量和波长,对于金属来说,只有能量大于

它的等效电离能才能将电子脱离金属表面,且脱离电子的动能与光子的能量差相等。

根据这两种解释,在光照射下,从金属表面脱离的电子数随着入射光的强度和频率而

改变。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改变光的频率来控制金属表面上脱离的电子数,进而测量普朗

克常量。另外,测量光电子的动能也是实验的重要指标之一。

实验器材:

实验器材主要包括:汞灯、透镜、绿色滤波片(546 nm)和金属片。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依次将汞灯、透镜和绿色滤波片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光源,将金属片放在光源

前方,这样当光照射在金属片上时,就可以观察到光电子的逸出现象。并使用一个数据采

集器来测量电压和电流的变化,并通过计算来推导出普朗克常量。

实验步骤:

1.首先将汞灯、透镜和绿色滤波片按照实验要求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光源,在不同

的电压下调整汞灯的强度,保证光线对金属片的照射强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2.将金属片放置在光源前方,调整金属片的位置,使得光照射在金属片的表面上。在

不同的电压下,记录金属片释放出的光电子电流的变化情况。

3.保持光源的强度和金属片的位置不变,更换不同颜色的滤波片(即不同的波长),

测量在不同波长下金属片释放出的光电子电流的变化情况。

4.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计算出光子的能量和波长,并推导出普朗克常量的数值。

实验结果与分析:

在实验中,通过测量光电流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到一组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可以得到金属片逸出电子动能与可控参数(光源电压、滤波片波长或频率等)之间的关系。在这组数据中,我们需要找到一组数据,使得光电流为零时的波长或频率与可控参数的数值有明显的变化。

当光电流为零时,对应的光子能量等于金属的逸出功,因此可以得到光子能量的表达式:

E=h*f−φ

其中,h为普朗克常量,f为光子频率,φ为光电子初动能,即金属的逸出功。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并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得到了普朗克常量的计算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得到的普朗克常量的值为6.63×10^-34 J·s,与实验值相比较接近,误差在2%以内。说明实验的结果比较准确。

结论:

通过测量光电效应的实验过程,我们得到了普朗克常量的计算结果,验证了光电子释放规律,并加深了我们对光电效应这一现象的认识。该实验不仅是量子物理的重要实验之一,而且对实践的科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如在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的应用。

参考文献:

郑世铭,郑杏玲.大学物理实验(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56~160页。

李光辉.普朗克常量的测量实验,大学物理,(35)3:64-67,20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