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经典教材战斗模型
战争模型
J (0) = 21500, J (36) = 0, ∑ A(t ) = 2037000
t =1
36
从(4.3.9)令t=36解出
b= J ( 0 ) − J ( 36 )
∑ A( t )
t =1
36
=
21500 = 0 . 0106 2037000
求近似解
把 b 代 回 (4.3.9) 式 便 可 求 出 J(t),t=1,2,3……36. 又在(4.3.8)中令t =36解出
2 0
这是一族开口向右的抛物线
c n 2 x = y − 2b 2b
战争结局分析
y n>0 乙胜
n=0,平局
n/c
n<0 甲胜
0
-n/2b
x
初始兵0 2 2b ( ) > x0 cx0
实际上,由于正规军在明处,游击队在暗处, 而且活动区域较大,从而使c很小而b较大.从 而y0/x0较大.
战争模型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nchester就提出了预测战争结局的 数学模型。
考虑因素
nchester的模型十分简单,只考虑:
双方兵力多少和战斗力强弱; 兵力因战斗减员和非战斗减员而减少, 由后备力量的增援而增加; 杀伤对方的能力,与射击率、命中率以 及战争类型有关。
b 2 k x + a a
>0
x→0
时
y→ k
甲方输,乙方胜。
情形三,k<0, 轨线方程为 x =
y → 0 时,x →
a 2 k (y − ) b a
−k >0 b
乙方输,甲方胜
战争结局分析
y k>0,乙胜 k=0,平局
一般战争模型
一般战争模型
设x(t)与y(t)分别表示甲、乙交战双方在时刻t的兵力.初始兵力分别为x
与y0.且假定:
1.每一方战斗减员取决于双方的兵力,分别用f(x,y)与g(x,y)来表示
甲、乙双方的战斗减员率(单位时间战斗减员数)
2.每一方的非战斗减员与本方兵力成正比(如生病人数为1%)
3.每一方的增援力是给定的函数,分别用u(t)与v(t)来表示甲、乙双
方的增援率(单位时间增加的兵力)。
与分别表示甲、乙双方
的兵力变化率。
则有模型为:
以下对不同战争类型研究f、g的具体形式,分析影响战争结局的因素。
战争模型
第一问:在分析战局时忽略非战斗减员因素,并且假设双方都没有支援,可得到方程(1):0000;;(0);(0);;4.dx ay dt dy bx dt x x y y x y a b⎧=-⎪⎪⎪=-⎪⎨⎪===⎪⎪=⎪⎩ (1) 双方的兵力都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故可认为兵力先为零的为失败一方,为了得到乙方取胜时的剩余兵力,可利用相平面讨论相轨线的变化规律,由方程(1)得:4d x y d y x= (2) 其解为224y x k -= (3) 再由初始条件22200043k y x y =-= (4)由(3)式确定的相轨线是双曲线,如图O )(t y )(t x 4kk - 如果k>0,轨线将与y 轴相交。
此时,说明甲方的兵力为0,乙方取胜,乙方取胜时的兵力为02023434)(y y k t y ===,从而可求得乙方的剩余兵力为0.1340y 。
第二问:甲方在战斗开始后有后备部队以不变的速率r 增援 ,同样我们在分析时忽略非战斗减员因素,据此可得到方程:0000();;(0);(0);;4.dx ay u t dt dy bx dt x x y y x y a b⎧=-+⎪⎪⎪=-⎪⎨⎪===⎪⎪=⎪⎩ (5) 由于甲方的兵力以不变的速率r 增援,那甲方的增援率)(t u 为rt 。
设整个战争战斗的时间为n 天,对(5)式两边积分,并用求和来近似代替积分,有111()(0)();()(0)().n n t t n t x t x a y t rt y t y b x t ===⎧-=-+⎪⎪⎨⎪-=-⎪⎩∑∑∑ (6) 由(6)式可得出:111()()()().n n nt t t y t x t b x t a y t rt ===-=-+-∑∑∑令)()(t x t y sl -=,根据sl 在t 时刻与0相比较,若大于0,则乙胜,若小于0,则甲胜。
数学建模的多种作战模型
数学建模中的作战模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F ·W 兰彻斯特(Lanchester )投身于作战模型的研究,他建立了一些可以从中得到交战结果的数学模型,并得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兰彻斯特平方定律”:作战部队的实力同投入战斗的战士人数的平方成正比。
对于一次局部战斗,有些因素可以不考虑,如气候,后勤供应,士气的高低,而有些因素我们把双方看成是相同的,如武器配备,指挥艺术。
还可简单地认为两军的战斗力完全取决于两军的士兵人数。
两军士兵都处于对方火力范围内,由于战斗紧迫,短暂,也不考虑支援部队。
一、 正规战模型:令()X t 表t时刻甲军人数,()y t 表t时刻乙军人数:在以上假设下,显然甲军人数的减员率与乙军人数成正比,同样乙军减员率与甲军人数成正比.可得正规部队对正规部队的作战模型为dxdt aydydtbx =-=-⎧⎨⎪⎩⎪ (1)其中a > 0,b > 0均为常数,积分(1)得ay bx ay bx c 220202-=-= (2)这就是“兰彻斯特平方定律”,(2)式在X-Y 平面上是一族双曲线。
如图17.8所示,双曲线上的箭头表示战斗力随着时间而变化的方向。
由图17.8可知,乙军要想获胜,即要使不等式2020bx ay >成立。
可采用两种方式:(1) 增加a ,即配备更先进的武器;(2) 增加最初投入战斗的人数y 0。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式中,a 增大两倍,结果ay 02也增大两倍,但y 0增大两倍则会使ay 02增大四倍。
这正是两军摆开战场作正规战时兰彻斯特平方定律的意义,说明兵员增加战斗力将大大增加。
如果考虑两军作战时有增援,令)(t f 和)(t g 分别表示甲军和乙军t 时刻的增援率,所谓增援率,就是增援战士投入战斗或战士撤离战斗的速率。
此时正规部队对正规部队的作战模型为⎪⎩⎪⎨⎧+-=+-=)()(t g bx dtdyt f ay dt dx(3)现在回答一开始时提出的问题,设甲军有m=100人,乙军有n=50人,两军装备性能相同,即令ab=1,没有援军,将(2)变为 y b a x c ay x ca2222-=-=(4)将y = 100,x = 50代入(4)式得 10050750022-==ca(5) 再将c/a=7500代入(17.29)式得y t x t 227500()()-= (6) 战斗结束一方人数为零,显然这里乙军x=0,代入(6)式得y y 2750087=≈即甲军战死13人,剩下87人,乙军50人全部被消灭。
战争模型
美军在控制菲律宾后,于1945年1月3日开始, 对硫磺岛实施轰炸。 2月16日开始硫磺岛战役,美军出动舰艇200 多艘次,飞机400多架次,对硫磺岛日军3个机场 和滩头阵地进行炮击和轰炸。 19日,美海军陆战第4师和第5师在600多架 次飞机和舰炮火力掩护下,以250多艘登陆艇和 500多辆水陆坦克、装甲车组成5个登陆波,在硫 磺岛东南部登陆。经过两周激战,残余的3000多 日军退进山洞死守。 3月8日,日军师团长栗原中将与800余名残 兵在山洞内集体自杀。 此战役日军被击毙2.2万人,被俘1000人;美 军为攻占该岛阵亡7000人,负伤1.9万人。
6
游击战争模型 双方都用游击部队作战. 甲方士兵在乙方士兵看不到的面积为sx 的 隐蔽区域内活动,乙方士兵不是向甲方士兵 开火,而是向这个隐蔽区域射击,并且不知 道杀伤情况. 这时甲方战斗减员率不但与乙 方兵力有关,而且随甲方兵力的增加而增加. 这样可假设f = cxy,且乙方战斗有效系数c可 表为c = rysry/sx,其中ry仍为射击率,而命中 率py 等于乙方一次射击的有效面积sry 与甲方 活动面积sx之比. 类似地有g = dxy, d = rxpx = rxsrx/sy.
正规战争模型的相轨线
5
分析某一方,譬如乙方,取胜的条件. 由(6)式知乙方获胜的条件是 (y0/x0)2 > b/a = rxpx/(rypy), (7) 这说明双方初始兵力之比以平方关系影响 战争结局. 例如,当甲方兵力不变,乙方 的兵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乙方影响战争 结局的能力增加到原来的4倍. 或者说,若 甲方的战斗力譬如射击率rx增加到原来的4 倍(px, ry, py)均不变,则为了与此抗衡,乙 方须将初始兵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 所以正 规战争模型称为平方律模型.
初中数学建模30种经典模型
初中数学建模30种经典模型初中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下是初中数学建模中的30种经典模型,并对每种模型进行简要介绍:1.线性规划模型:通过建立线性目标函数和线性约束条件,优化解决线性规划问题。
2.排队论模型:研究排队系统中的等待时间、服务能力等问题,以优化系统效率。
3.图论模型:利用图的概念和算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最短路径、网络流等。
4.组合数学模型:应用组合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排列组合、集合等。
5.概率模型:利用概率理论分析和预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规律。
6.统计模型: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通过统计方法得出结论和推断。
7.几何模型: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图形的面积、体积等。
8.算术平均模型:利用算术平均数来描述和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9.加权平均模型:利用加权平均数考虑不同数据的重要性来得出综合结论。
10.正态分布模型:应用正态分布来描述和分析数据的分布情况。
11.投影模型:通过投影的方法解决几何体在平面上的投影问题。
12.比例模型:利用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如物体的放大缩小比例等。
13.数据拟合模型:根据已知数据点,通过曲线或函数拟合来推测未知数据点。
14.最优化模型:寻找最大值或最小值,优化某种指标或目标函数。
15.路径分析模型:研究在网络或图中找到最优路径的问题。
16.树状图模型:通过树状图的结构来描述和解决问题,如决策树等。
17.随机模型:基于随机事件和概率进行建模和分析。
18.多项式拟合模型:利用多项式函数对数据进行拟合和预测。
19.逻辑回归模型:通过逻辑回归分析,预测和分类离散型数据。
20.回归分析模型: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进行预测和推断。
21.梯度下降模型:通过梯度下降算法来求解最优解的问题。
22.贪心算法模型:基于贪心策略解决最优化问题,每次选择当前最优解。
23.线性回归模型:通过线性关系对数据进行建模和预测。
24.模拟模型:通过构建模拟实验来模拟和分析实际情况。
数学建模-战争模型
在战争模型中,设乙方与甲方战斗系数之比为a/b=4,初始兵力相同,则 (1)问乙方取胜时的剩余兵力是多少,乙方取胜的时间如何确定。
(2)若甲方在战斗开始时有后备部队以不变的速率r 增援,重新建立模型,讨论如何判断双方的胜负。
解:(1)模型建立:(在没有增援的情况下)设()x t 为t 时刻甲方存活的士兵数,()y t 为t 时刻乙方存活的士兵数。
假设:(1)双方所有士兵不是战死就是活着参加战斗,()x t 和()y t 都是连续变量。
(2)乙方军队的一个士兵在单位时间内杀死甲方军队a 名士兵; (3)甲方军队的一个士兵在单位时间内杀死乙方军队b 名士兵; 则有x ay t y bx t∆=-∆∆=-∆令0t ∆→,得微分方程组模型:(0) (0)dxay a dtdy bx b dt⎧=->⎪⎪⎨⎪=->⎪⎩ (1) 记bE a=,称为甲军与乙军的交换比。
对上式求解得 dy bx x E dx ay y== 分离变量并积分得22y Ex C -= (2)再设初始条件为0(0)(0)x x y y =⎧⎨=⎩从而2200C y Ex =- (3) 易知,式(2)表示一个双曲线,图形如下:由图可知:若0C >,乙军胜,且当yx 为零。
若0C =,平局。
且当y 减少到零时,x 也为零。
若0C <,甲军胜,且当x时,y 将为零。
第一个问题:若初始兵力相同,即00x y =,则2220034C y Ex x =-=,所以乙军02x =。
令4,1a b ==,求解(1)式,得2200220031()2231()44t t t tx t x e x e y t x e x e --⎧=-⎪⎪⎨⎪=+⎪⎩令()0x t =或0()y t x =得取胜时间为1ln 30.27t =≈(2)有增援的情况下,模型变为(0) (0)dxay r a dtdy bx b dt⎧=-+>⎪⎪⎨⎪=->⎪⎩ (4) 解之得222ay bx ry C --= (5)配方得222()r r a y bx C a a--=+ (6)即 2222()r C r y Ex a a a--=+显然(6)仍然是一个双曲线,类似于前面的讨论。
战争模型
■忽略非战斗减员 ■假设没有增援
ay x bx y x(0) x , y (0) y 0 0
为判断战争的结局, 不直接求x(t), y(t), 而在相 平面上讨论 x 与 y 的关系
y (t )
dy bx dx ay
ay 2 bx 2 k
k ay0 bx0
2 2
0
x (t )
22
由上式确定的相 轨线是双曲线
相轨线: ay bx k , k ay bx
2 2 2 0
2 0
k 0 y 0时x 0 k 0 x 0时y 0
y (t )
k 0
甲方胜 平局 乙方胜
k 0 x 0时y 0
兰彻斯特作战分析
在全歼联合舰队后部后,英国舰队两个主纵列还 可以保留 (1024 529)1/2 = 22.25 艘,再与小纵列 中舰队联合,对联合舰纵列前部作战还占有优势。 即在最坏情况下, “纳尔森秘诀”也可以使英国 舰队获得胜利。 思考:小纵列的战术?
游击战争模型 双方都用游击部队作战
167艘战舰抵英, 经典海战重演.
乐队在游行中
8
英国演员 装扮纳尔逊在 座舰胜利号前
9
重现当年海战的油画
10
兰彻斯特作战分析
例 特拉法尔加海战(The Battle of Trafalgar)
1805年, 纳尔逊海军上将率领的英国舰队与 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在特拉法尔加角进行了一场海战 . 当 时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有战舰F0 = 33艘, 英国舰队有 战舰B0 = 27艘. 双方的战斗力与各自的战舰数成比 例.
战争分类: 正规战争、游击战争、混合战争
常微分方程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之战争模型
常微分方程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之战争模型作者:高瑜高艺王伟来源:《知识文库》2019年第17期本文详细介绍了以微分方程为基础的正规战争、游击战争、混合战争等三种战争模型的建立,求解,得出三种战争的胜负与初始兵力的关系。
1 引言微分方程作为数学学科的一个中心学科,经过三百余年的不断发展,不论在求解方法上还是在定性理论分析方面日臻完善,使得微分方程模型具有极大的普遍性、有效性与非常丰富的数学内涵。
在高等數学教学中,常微分方程也在不断的被研究与探索,并且融入数学建模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现实世界中,能够通过建立微分方程模型研究的实际问题非常之多。
如物理学中的振动现象、化学中物质间反应的酶促作用、生态学中单种群的增长模型、多种群间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经济学中研究经济规律的动态模型、艾滋病防治的数学模型、传染病模型与战争模型。
本文以战争模型为例做简要研究。
第一次世界大战Lanchester提出预测战役结局的模型,战争分为正规战争,游击战争,混合战争三种类型。
为了便于分析,本文只考虑双方兵力多少和战斗力强弱,并假设兵力因战斗及非战斗减员而减少,因增援而增加,战斗力与射击次数及命中率有关。
2 模型分析设一场战争中有甲乙两方部队。
甲方的兵力为(初始兵力),增援率为,乙方兵力为(初始兵力),增援率为。
假设每方战斗减员率取决于双方的兵力和战斗力,且每方非战斗减员率与本方兵力成正比。
即有(1)其中取决于战争类型。
下面具体分析三种:2.3混合战争模型假设甲方为游击部队,乙方为正规部队,则,(为乙方每个士兵的杀伤率),,(为射击率,为命中率),(为甲方活动面积,为乙方的射击有效面积),,假设没有增援,忽略非战斗减员,则(5)由方程(5)可得:,代入初值得:。
此方程为抛物线,如下图:若可得:当时,乙方胜利。
同理时,甲方胜利,时平局。
3 小结常微分方程在数学建模中有广泛应用,本文对战争模型作了简单研究,得到三种战争模型的特点,模型没有研究兵力的自身减员和自然因素,还可以做进一步研究。
数学模型解决战争问题
常微分方程解决战争问题问题的提出:影响一个军队战斗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方士兵人数、单个士兵的作战素质以及部队的军事装备,而具体到一次战争的胜负,部队采取的作战方式同样至关重要,此时作战空间同样成为讨论一个作战部队整体战斗力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本节介绍几个作战模型,导出评估一个部队综合战斗力的一些方法,以预测一场战争的大致结局。
模型假设:1.设 x(t) 、 y(t)为双方的士兵人数;2.设x(t) 、 y(t)是连续变化的,并且充分光滑;3.每一方的战斗减员率取决于双方的兵力,不妨以f(x,y)、g(x,y)分别表示甲乙双方的战斗减员率;4. 每一方的非战斗减员率与本方的兵力成正比,甲乙双方的比例系数分别α, β; α, β>05.每一方的增援率取决于一个已投入战争部队以外的因素,甲乙双方的增援率函数分别以 u(t), v(t)表示。
一般的战争模型:模型假设:1. 不考虑增援,并忽略非战斗减员;2. 甲乙双方均以正规部队作战,每一方士兵的活动均公开,处于对方士兵的监视与杀伤范围之内,一旦一方的某个士兵被杀伤,对方的火力立即转移到其他士兵身上。
因此,甲乙双方的战斗减员率仅与对方的兵力有关,简单的设为是正比例关系,以b 、a 分别表示甲乙双方单个士兵在单位时间的杀伤力,称为战斗有效系数。
3. 以rx 、ry 分别表示甲乙双方单个士兵的射击率,它们通常主要取决于部队的武器装备;4. 以px 、py 分别表示甲乙双方士兵一次射击的(平均)命中率,它们主要取决于士兵的个人素质。
模型建立:又由假设2,甲乙双方的战斗减员率分别为:模型求解:⎪⎩⎪⎨⎧==+⋅--=+⋅--=00)0( ,)0()(),()()(),()(y y x x t v y y x g t y t u x y x f t x βα ⎪⎩⎪⎨⎧==-=-=00)0( ,)0(),()(),()(y y x x y x g t y y x f t x ay y x f =),(bx y x g =),(⎪⎩⎪⎨⎧==⋅-=⋅-=00)0(,)0(y y x x x b y y a x y y p r a ⋅=x x p r b ⋅=模型求解 :战争结局分析:模型解确定的图形是一条双曲线。
16759-数学模型课件(北邮)-2 (10)
§6.2 战争模型一.问题分析影响一个军队战斗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方士兵人数、单个士兵的作战素质以及部队的军事装备,而具体到一次战争的胜负,部队采取的作战方式同样至关重要,此时作战空间同样成为讨论一个作战部队整体战斗力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本节介绍几个作战模型,导出评估一个部队综合战斗力的一些方法,以预测一场战争的大致结局。
总以)(t x 、)(t y 表示甲乙交战双方在时刻t 的兵力,不妨视为双方的士兵人数,0)0(x x =、0)0(y y =表示甲乙双方在开战时的初始兵力,显然0,00>y x 。
在整个战争期间,双方的兵力在不断发生变化,而影响兵力变化主要有如下三个因素:1.战斗减员率,它取决于双方的兵力,不妨以),(y x f 、),(y x g 分别表示甲乙双方的战斗减员率;2.非战斗减员率,比方由于疾病或逃跑等因素导致一个部队减员,它通常可被设与本方的兵力成正比,比例系数0,>βα分别对应甲乙双方;3.增援率,它通常取决于一个已投入战争部队以外的因素,甲乙双方的增援率函数分别以)(),(t v t u 表示。
由此,可以得到一般的战争模型:⎩⎨⎧+⋅--=+⋅--=)(),()()(),()(t v y y x g t y t u x y x f t x βα 而评价双方的胜负,总认定兵力先降为“零”(全部投诚或被歼灭)的一方为败。
以下分正规战和游击战来讨论。
二. 正规作战模型模型假设:1.不考虑增援,忽略非战斗减员;2.甲乙双方均以正规部队作战,每一方士兵的活动均公开,处于对方士兵的监视与杀伤范围之内,一旦一方的某个士兵被杀伤,对方的火力立即转移到其他士兵身上。
因此,甲乙双方的战斗减员率仅与对方的兵力有关,简单的设为是正比关系,以a 、b 分别表示甲乙双方单个士兵在单位时间的杀伤力。
若以x r 、y r 分别表示甲乙双方单个士兵的射击率,它们通常主要取决于部队的武器装备;以x p 、yp 分别表示甲乙双方士兵一次射击的(平均)命中率,它们主要取决于士兵的个人素质,则有y y p r a ⋅=、x x p r b ⋅=。
Lanchester战争模型
dx ay x u( t ), dt dy bx y v ( t ). dt
决定.)
( 2)
(a, b分别为双方每个士兵的 平均杀伤力 ,由多种因素
若考虑无后援与无非战斗减员,则(2)可简化为:
dx ay dt dy bx dt x ( 0 ) x 0 , y ( 0 ) y0
dA dt aJ ( t ) u( t ), dJ bA( t ), dt A(0) 0, J (0) 21500 ,
(8)
其中
54000, 6000, u (t ) 13000, 0,
0 t 1 2t 3 5t 6 其它
Lanchester战争模型
背景: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nchester就提出了几 个预测战争结局的模型.后来人们对这些模型作了改进和进 一步解释,用以分析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战争,而且曾对说服 美国1975年结束越南战争起了重要的作用.
1.一般战争模型
用x(t)和y(t)表示甲乙交战双方在时刻t的 兵力,不妨就假设为双方的士兵数.假设 1.每一方的战斗减员率取决于双方的兵力和战斗力,甲乙双方 的战斗减员率分别用f(x,y)和g(x,y)表示. 2.每方的非战斗减员率(由疾病,逃跑等因素引起的)只与本方的 兵力成正比,分别用αx和βy表示. 3.甲乙双方的增援率是给定的函数,分别用u(t)和v(t)表示. 模型为
模型验证的思想方法:
1.美军每天的实际兵力可由上面的数据和伤亡记录得到. 2.将已经得到的实际数据代入方程组(8),并用求和代替积分. 3.估计出a,b的值.
4.计算出A(t)的理论上的值,与实际数据比较.
数学建模经典教材战斗模型
第六节 战斗模型:高阶线性模型人类会厌倦睡觉,厌倦爱情; 会厌倦唱歌;厌倦跳舞; 但是战争,却永不停歇。
——荷马〈伊利亚特〉很早以前荷马的这句话,一直被人类所证实。
战争是一个古老的而又很新的事情,许多人想逃避却又不得不面对。
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因素是很多的,也是很复杂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所能解决的。
毛主席说: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
哲人说:人心的向背决定战争的胜负。
但人心是模糊的,很难说清楚。
这里,我们不想讨论战争胜负的原因。
只是从数学的角度来探讨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一些因素。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nchester 就指出了几个预测战争结局的数学模型,其中有描述传统的正规战争的,也有考虑稍微复杂的游击战争的,以及双方分别使用正规部队和游击部队的所谓混合战争的,后来人们对这些模型作了改进和进一步的解释,用以分析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战争,如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日硫黄岛之战和1975年结束的越南战争。
Lanchester 提出的模型是非常简单的,他只考虑双方兵力的多少和战斗力的强弱,兵力因战斗减员和非战斗减员而减少,又由后备力量的增援而增加;战斗力即杀伤对方的能力,则与射击率(单位时间的射击次数)、射击命中率以及战争的类型(正规战、游击战)等有关,这些模型当然没有考虑交战双方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而仅靠战场上兵力的优劣是很难估计战争胜负的,所以我们认为用这些模型判断整个战争的结局是不可能的,但是对于局部战役来说还有参考价值。
更重要的是,建模的思路和方法为我们借助数学模型讨论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示例。
一般战争模型用)(t x 和)(t y 表示甲乙交战双方时刻t 的兵力,不妨视为双方的士兵人数,假设1、每一方的战斗减员率取决于双方的兵力和战斗力,用),(y x f 和),(y x g 表示。
2、第一方的非战斗减员率(由疾病、逃跑等因素引起)与本方的兵力成正比。
3、每一方的增援率是给定的函数,用)(t u 和)(t v 表示。
数学建模实例-战争模型
2021/4/1
10
矩阵乘积AB的计算量分析
a a a … a 11
12
13
1n
a ....… ...
a a a …a m1
m2
mm-1
mn
b b b … b 11
12
13
1s
b b b … b 21
22
23
2s
......… ...
b b b … b n1
n2
12
1. 《数值分析》第四版,李庆杨编 , 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1
2. 《数值分析基础》,关治等编 , 高教出版社,1998
3.《应用数学基础》,熊洪云等著,天大出版社
参考书
2021/4/1
13
考试方法
2021/4/1
1.闭卷考试占70% 2.平时作业及课堂回答问题占30%
注:平时作业采用指定一组做多媒体
综合战斗力的评价函数 rx p x x 2
2021/4/1
8
游击作战模型
模型假设:
1. 不考虑增援,忽略非战斗减员;
2. 甲乙双方的战斗减员率不光与对方的兵力有关,同样设 为是正比关系;而且与自己一方的士兵数有关
3. Sx、Sy 分别表示甲乙双方的有效活动区域的面积,sx、
sy分别表示甲乙双方一枚炮弹的有效杀伤范围的面积
2021/4/1
2
模型假设
1.设 x(t) 、 y(t)为双方的士兵人数; 2.设x(t) 、 y(t)是连续变化的,并且充分光滑;
3.每一方的战斗减员率取决于双方的兵力,不妨以f(x,y)、
g(x,y)分别表示甲乙双方的战斗减员率; 4. 每一方的非战斗减员率与本方的兵力成正比,甲乙双方
学生建模报告:战斗模型2
信息与计算科学周丹20031090045 惠洁20031090046 秦剑20031090099战斗模型摘要本文以二战时期的阿登高原战役为背景,运用兰彻斯特关于战争的数学模型对其进行分析。
文中从兰彻斯特的三种战斗模型中寻找方法,它们分别是常规战模型,游击战模型以及混合战模型,对阿登高原战役的战场数据进行分析,提出问题。
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常规战中双方的伤亡有何规律;第二,游击战中双方的伤亡有何规律;第三,混合战中双方的伤亡有何规律。
关键词:兰彻斯特模型常规战模型游击战模型混合战模型一. 问题的重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国防军进行的最后一场大规模的进攻是阿登高原战斗。
德军于1944年12月~1945年1月在阿登地区对盟军发动了战略性反攻战役.这次战役德军的目的是为了夺回其在西线战场的主动权.1944年12月16日拂晓,德军发起进攻.20日抵达昂布莱沃河谷,17日围歼美军2个团,19日进抵巴斯托涅,但未能占领交通枢纽圣维特和巴斯托涅.在战役的初期德军的攻势一度非常迅猛,.之后盟军判明德军的企图后,采取了一定有针对性的局部战斗,并逐渐扭转了战役的局势.1月3日德军再次进攻巴斯托涅失利后,希特勒下令撤退.美军立即转入反攻,但由于天气恶劣,美军的进展缓慢,12日苏军营盟国要求参战,这场战役直到28日德军撤回本国境内宣告结束.此役是德军在西线最后一次进攻战役.德军损失10万人,美军损失8.1万人,英军损失1400人.德军虽使盟军遭受较大损失,推迟了其进攻齐格菲防线的时间,但未能扭转西线局势,反而严重降低了自己的防御力量和东线的机动兵力,从而加快了其在西线的溃败.战争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涉及的因素很多,如兵员的多少,武器的先进与落后,两军所处地理位置的有利与不利,士气的高低,指挥员的指挥艺术,,后勤供应状况,气候条件等诸多原因.因此,如果把战争涉及到的因素都要考虑进去,这样的模型是难以建立的,但对于通常情况下的局部战争,在合理的假设下建立一个作战数学模型,得出的结论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二.模型的假设甲乙两支部队互相交战,设x(t) 和y(t) 分别代表两支队伍在t 时刻的力量,其中t 是从战斗开始时以天为单位计算的时间.我们所作模型仅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1.双方兵力的多少和战斗力的强弱,同时考虑兵力因战斗减员和非战斗减员,又由后备力量的增援而增加;2.战斗力即杀伤对方的能力与射击率,即单位时间内的射击次数,射击命中率;3.战争类型:包括常规战,游击战以及二者混用的战争类型——混合战;4.交战双方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均不予以考虑.为此,我们作如下假定:(1)假设两军人数关于时间的函数是连续变化的,并且充分光滑.(2)每一方的减员率取决于敌军的兵力.(3)每一方的非战斗伤亡数字为固定值.(4)每一方的增援率是给定的函数.符号说明:x(t),y(t) :第t 天甲乙两军人数;f(t),g(t) :第t 天甲乙两军减员率;u(t),v(t) :第t 天甲乙两军增援率;rx ,ry :x 军y 军的射击率(每个士兵单位时间射击次数);sx ,sy :x军y 军的活动面积;srx,sry :x军y 军的每次射击有效面积;px :x 军每次射击的命中率;三,模型的分析与求解下面分别就不同的战争类型进行讨论:1、常规战模型显然甲军人数越多,乙军伤亡越大,反之亦然,所以有假设:(1)甲军人数的减员率与乙军人数成正比;(2)乙军人数的减员率与甲军人数成正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节 战斗模型:高阶线性模型人类会厌倦睡觉,厌倦爱情; 会厌倦唱歌;厌倦跳舞; 但是战争,却永不停歇。
——荷马〈伊利亚特〉很早以前荷马的这句话,一直被人类所证实。
战争是一个古老的而又很新的事情,许多人想逃避却又不得不面对。
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因素是很多的,也是很复杂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所能解决的。
毛主席说: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
哲人说:人心的向背决定战争的胜负。
但人心是模糊的,很难说清楚。
这里,我们不想讨论战争胜负的原因。
只是从数学的角度来探讨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一些因素。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nchester 就指出了几个预测战争结局的数学模型,其中有描述传统的正规战争的,也有考虑稍微复杂的游击战争的,以及双方分别使用正规部队和游击部队的所谓混合战争的,后来人们对这些模型作了改进和进一步的解释,用以分析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战争,如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日硫黄岛之战和1975年结束的越南战争。
Lanchester 提出的模型是非常简单的,他只考虑双方兵力的多少和战斗力的强弱,兵力因战斗减员和非战斗减员而减少,又由后备力量的增援而增加;战斗力即杀伤对方的能力,则与射击率(单位时间的射击次数)、射击命中率以及战争的类型(正规战、游击战)等有关,这些模型当然没有考虑交战双方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而仅靠战场上兵力的优劣是很难估计战争胜负的,所以我们认为用这些模型判断整个战争的结局是不可能的,但是对于局部战役来说还有参考价值。
更重要的是,建模的思路和方法为我们借助数学模型讨论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示例。
一般战争模型用)(t x 和)(t y 表示甲乙交战双方时刻t 的兵力,不妨视为双方的士兵人数,假设1、每一方的战斗减员率取决于双方的兵力和战斗力,用),(y x f 和),(y x g 表示。
2、第一方的非战斗减员率(由疾病、逃跑等因素引起)与本方的兵力成正比。
3、每一方的增援率是给定的函数,用)(t u 和)(t v 表示。
由此可以写出关于)(t x 和)(t y 的微分方程为(,)(),0(,)(),dx f x y x u t dt dy g x y yv t dt(1)下面针对不同的战争类型讨论战斗减员率f 、g 的具体表示形式,并分析影响战争结局的因素。
正规战争模型设想一下中世纪的欧洲战场或者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作战的双方摆好队型,堂堂正正开战。
我们假设: 甲乙双方都用正规部队作战,我们只须分析甲方的战斗减员率),(y x f 。
甲方士兵公开活动,处于乙方每一个士兵的监视和杀伤范围之内,一旦甲方某个士兵被杀伤,乙方的火力立即集中在其余士兵身上,所以甲方的战斗减员率只与乙方兵力有关,可以简单地设f 与y 成正比,即f=ay ,a 表示乙方平均每个士兵对甲方士兵的杀伤率(单位时间的杀伤数),称乙方的战斗有效系数,a 可以进一步分解为y y ar p ,其中y r 是乙方的射击率(每个士兵单位时间的射击次数),y p 是每次射击的命中率。
类似地有gbx ,且甲方的战斗有效系数,,x x x x br P r p 是甲方的射击率和命中率,于是在这个模型中方程(1)化为()()dxay x u t dt dy bxyv t dt(2)在分析战争结局时忽略非战斗减员一项(与战斗减员相比,这项很小),并且假设双方都没有增援,记双方的初始兵力分别是00,y x ,方程(2)简化为(0)0(0)0,dxay dt dybxdtx x y y (3) 不直接求解方程(3),而在相平面上讨论相轨线的变化规律更容易判断双方的胜负,由方程(3)可得dy bxdxay(4) 其解为22ay bx k (5)注意到方程(3)的初始条件,有2200kay bx (6)由(5)式确定的相轨线是双曲线族,如右图 ,箭头表示随时间t 的增加,)(),(t y t x 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如果0k,轨线将与y 轨相交,这就是说存在1t ,使11()0,()0kx g y t a,即当甲方兵力为零时乙方兵力为正值,表明乙方获胜,同理可知,0k 时甲方获胜,而当k=0时双方战平。
进一步分析某一方譬如乙方取胜的条件,由(6)式并注意到a,b 的含义,乙方获胜的条件可表为200()x xy yy r p b x ar p (7) (7)式说明双方初始兵力之比00/x y 以平方关系影响着战争的结局,例如若乙方兵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甲方不变),则影响战争结局的能力增加到4倍,或者说,若甲方的战斗力譬如射击率x r 增加到原来的4倍(y y x p r p ,,均不变),那么为了与此相抗衡,乙方只须将初始兵力0y 增加到原来的2倍,由于这个原因正规战争模型称为平方律模型。
游击战争模型双方都用游击部队作战。
甲方士兵在乙方士兵看不到的某个面积为x s 的隐蔽区域内活动,乙方士兵不是向甲方士兵开火,而是这个隐蔽区域射击,并且不知道杀伤情况,这时甲方战斗减员率不仅与乙方兵力有关,而且随着甲方兵力的增加而增加,因为在一个有限区域内,士兵越多,被杀伤的就越多,这样可以简单地假设cxy f ,且乙方战斗有效系数c 可表为rvy y y yxs cr p r r s ,其中y r 仍为射击率,而命中率y p 等于乙方一次射击的有效面积ry s 与甲方活动面积x s 之比。
类似地有,rxx x xys gdxy dr p r s 。
于是在这个模型中方程(1)化为 ()()dx cxy x u t dt dy dxy yv t dt(8)忽略,x y 并设0uv ,在初始条件下(8)式为 (0)0(0)0,dx xcy dt dy dxydtx x yy (9)与正规战争模型中方程(3)的解法类似,方程(9)的解为cy dx m (10) 00mcy dx (11)(10)式确定的相轨线是直线族,如右下图,像分析正规战争模型一样,可知0m 时乙方胜,0m 时甲方胜,0m 时战平。
乙方获胜的条件还可以表为00x rx xy ry yy r s s d x cr s s (12)伊拉克战争下面我们用这个模型来分析一下伊拉克战争。
从去年3月19日开始的伊拉克战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3月19日到4月25日,这可看成正规战争;第二个阶段,应是从那以后到现在。
第一阶段3月19日到4月25日,这个阶段可看成正规战争,尽管也有游击战,但主要的还是正规战。
下表是美军的美军伤亡人数。
美军投入战斗的部队约为15万。
伊拉克方面没有伤亡报告,估计约为300人/天,投入的兵力号称100万,但我们知道,实际约为40万左右。
同时,由于作战的时间不长,美国支援的部队没有赶上战斗;所以不考虑支援。
将这些代入模型(3):(0)0(0)0,dxay dt dybxdtx x y y (25) 这里,x 0=150000,y 0=400000;a=3/400000,b=300/150000=0.002。
关于a ,b 的说明:因为伤亡的人数和总的人数相比十分小,所以,在计算参数时基本将参战人数看成不变。
另外,在战争刚开始时,美军采用大量高科技武器,使得己方的伤亡基本为0;为便于计算,估计时,采用的是平均战斗死亡人数。
(25)的解为:K=ay 2-bx 2 (26)将初始值代入,得:K=-43800000由于这个数据远远小于0,因此美军获胜是毫无疑问的。
现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甲方获胜所付出的代价有多少? 为此,在(26)中令y=0,得x=147986也就是说,美军要付出死亡150000-147986=2014人的代价。
但为什么美军的实际战斗减员只有111人,不到估计的6%呢?这有两个原因:一是战争中获胜的一方并不需要把对方全部杀死,往往只需战斗进行到一定程度,使对方心理上觉得获胜无望时,就会放弃抵抗。
伊拉克战争如此,我国的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也是如此。
在(26)中,考虑到伊方的实际死亡人数:约1万1千人,则x=149891也就是说,到4月25日,美军的战斗减员的理论值为109人。
这个结果和实际的战斗减员数111人吻合得非常好。
另一个原因美军使用了许多非战斗手段,恩威并致,使伊拉克的军队放弃抵抗。
从而使战争提前结束。
伊拉克战争的结果使许多人大吃一惊:原来可以这么快打跨一个地方强国。
据说利比亚因此而放弃了与西方的对抗。
此是后话,第二阶段伊拉克战争的第二阶段应该是从第一阶段结束以后开始,但是,由于美军刚开始以解放者自居,大部分伊拉克人在战争刚结束时也是如此认为。
所以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和美军对抗的可能有不同阶层的人,详细来分析是很难的。
我们将他们简化:交战的一方为美军y ,约12万部队;另一方为游击队或恐怖分子或伊斯兰圣战者x ,不知道有多少,大致在数千人和数万人之间,为方便建模,取x=1万人。
到今年5月上旬,美军死亡人数约为580人(5月初美军实际死亡人数713,减去去年4月25日之前死去的132)。
游击队的死亡人数无法统计,因为一方说是恐怖分子,另一方说是无辜平民。
为便于统计,设他们的伤亡率为美军的十倍。
据此,建立Lanchester 微分方程:(0)0(0)0,dxcxy dt dybxdtx x yy (27) 这里,x 0=1万,y 0=12万,b=1.63410-⨯/日,c=1.3583810-⨯/日。
(27)的解为:n=cy 2-2bx (28) n=cy 02-2bx 0=192.3 (29)n=192.3>0,所以,美军获胜。
这似乎也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
问题:美军什么时候可以结束战争? 由(28):y =(30) 怎样理解战争结束呢? 一是敌人全部被消灭,此时:118996y ==,美军损失1004人,时间大于一年8个月. 二是敌人被消灭大部,考虑60%,这样的话,大约1年时间可以解决, 美军损失601人.但是,如果美军在伊拉克的行动引起伊拉克人民的强烈不满而导致一场人民起义的话,会怎样呢?伊拉克的人口大约有几千万,其中,什叶派穆斯林占将近60%,这些人在萨达姆时代是受打击的;因此伊拉克战争开始时,他们与美军合作。
但时间一长,他们会中立或同情其他反抗美军的人;而其他40%则大部会采取不同方式与美军对抗。
我们来设想一下,如果有多于60万的伊拉克人起义,而美军不增加兵力的话,由(29),有n<0。
也就是说,美军会失败。
另外,即使伊拉克人不起义,如果美国继续现有的压制政策,那么游击队的伤亡就会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
不妨设游击队的数目大致不变,即dx/dt=0。
于是,方程(27)变为(0)0(0)00,dxdtdybxdtx x yy (30) 解为:00y bx t y =-+;0x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