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科诊疗指南
(完整版)康复诊疗指南及规范【可编辑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完整版)康复诊疗指南及规范临床科室诊疗规范科室:康复科负责人:丁笑2017年6月修订版目录GF-01 中风病康复诊疗规范GF-02 头部内伤病康复诊疗规范GF-03 颈椎病康复诊疗规范GF-04 脊髓损伤康复诊疗规范GF-05 骨折的康复诊疗规范GF-06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诊疗规范GF-07 眩晕诊疗规范GF-08 腰痛诊疗规范GF-09 痹症诊疗规范GF-10 面瘫诊疗规范GF-11 常见病种(9种)早期康复诊疗原则GF-12 康复常用技术操作规范GF-13 传统康复常用技术操作规范GF-14附:冬病夏治工作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2年版)GF-01中风病康复诊疗规范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995年版)”。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年版)。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证候诊断1.风痰瘀阻证: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暗紫,苔滑腻,脉弦滑。
2.气虚血瘀证: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康复科诊疗指南
混合型颈椎病【概述】混合型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及椎间关节退变及继发改变,压迫或刺激了相邻的脊髓、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关结构,引起了一系列相应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1、神经根型颈椎病1)颈痛、颈部发僵:常最早出现,常伴肩部及肩胛骨内缘疼痛;2)上肢放射性疼痛和/或麻木:沿着神经根走行和支配区放射,颈部活动、咳嗽、喷嚏时可加重;3)患侧上肢感觉沉重、握力减退,可有血管运动神经症状,如手部肿胀等;4)以三角麻痹为主要表现(无力、萎缩)。
2、脊髓型颈椎病1)慢性起病,外伤后加重;2)四肢麻木无力、活动不灵活;3)上肢:持筷、系扣困难;4)下肢:行走不便、不稳、踩棉花感、瘫痪;5)括约肌功能障碍;6)尿频、尿急、排尿无力、尿不尽感、尿失禁、尿潴留。
3、交感型颈椎病1)头部症状: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2)眼部症状:眼胀、视物不清、干涩等;3)耳部症状:耳鸣、耳堵、听力下降等;4)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5)心血管症状:心悸、心率变化、心律失常、血压变化;6)面部或某一肢体多汗、无汗、畏寒等;以上症状往往与体位或活动有明显关系,颈部活动或劳累时明显,休息时好转。
4、椎动脉型颈椎病当颈椎出现节段性不稳定和椎间隙狭窄时,可以造成椎动脉扭曲并受到挤压;椎体边缘及钩椎关节等处的骨赘可以直接压迫椎动脉,或刺激其周围的交感神经使椎动脉痉挛,出现椎动脉血流瞬间变化,导致椎-基底动脉环供血不足而出现症状。
(近些年指南已将该型颈椎病剔除)【辅助检查】1、X线检查正位片可见钩椎关节变化及椎间隙狭窄;侧位片可见顺列不佳、反曲、椎间隙狭窄、椎体前后缘骨赘等;过伸过屈位片可有节段性不稳定。
2、CT检查可显示椎管形状及后纵韧带骨化,配合造影可显示硬膜囊、脊髓和神经受压情况。
3、MRI检查可见清晰显示椎管内、脊髓内部的改变及脊髓受压部位及形态改变。
【治疗及预防】(一)非手术治疗原则1、颈部制动:症状较轻或站立活动时应佩戴颈托制动;症状较重或卧位休息时推荐平卧硬板床制动并使用低硬枕,治疗期间应尽可能卧床,并减少坐位时间及屈颈动作,时限1-3周。
(完整版)康复诊疗指南及规范
临床科室诊疗规范科室:康复科负责人:丁笑2017年6月修订版目录GF-01 中风病康复诊疗规范GF-02 头部内伤病康复诊疗规范GF-03 颈椎病康复诊疗规范GF-04 脊髓损伤康复诊疗规范GF-05 骨折的康复诊疗规范GF-06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诊疗规范GF-07 眩晕诊疗规范GF-08 腰痛诊疗规范GF-09 痹症诊疗规范GF-10 面瘫诊疗规范GF-11 常见病种(9种)早期康复诊疗原则GF-12 康复常用技术操作规范GF-13 传统康复常用技术操作规范GF-14附:冬病夏治工作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2年版)GF-01中风病康复诊疗规范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995年版)”。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年版)。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证候诊断1.风痰瘀阻证: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暗紫,苔滑腻,脉弦滑。
2.气虚血瘀证: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3.肝肾亏虚证: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细,或舌淡红,脉沉细。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最新资料推荐《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提高综合医院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是对综合医院设臵康复医学科和开展康复医疗服务的基本要求。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应当按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是在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功能评定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康复、传统康复治疗、康复工程等康复医学诊断和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的临床科室。
第四条二级以上(含二级,下同)综合医院应当按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独立设臵科室开展康复医疗服务,科室名称统一为康复医学科。
鼓励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开展心理康复咨询工作。
第五条综合医院应当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诊疗场所、专业人员、设备设施以及相应的工作制度,以保障康复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六条综合医院应当根据医院级别和功能提供康复医疗服务,以疾病、损伤的急性期临床康复为重点,与其他临床科室建立密切协作的团队工作模式,选派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深入其他临床科室,提供早1 / 22期、专业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为患者转入专业康复机构或回归社区、家庭作好准备。
第七条综合医院应当与专业康复机构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双向转诊关系,实现分层级医疗,分阶段康复,使患者在疾病的各个阶段均能得到适宜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第八条综合医院应当采取适宜技术开展以下康复诊疗活动:一、疾病诊断与康复评定:包括伤病诊断,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活动和参与能力评定、生存质量评定、运动及步态分析、平衡测试、作业分析评定、言语及吞咽功能评定、心肺功能评定、心理测验、认知感知觉评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等。
康复医学科诊疗指南
医院康复医学科诊疗指南(2018年修订)一、脑梗死康复诊断(一)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年版)。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临床检查规范(1)一般检查1、三大常规检查。
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降钙素原、心梗三项、白介素、血乳酸、凝血常规、血栓弹力图、微量元素。
3、心电图检查、头颅CT、头颈部MRA+SWI、经颅多普勒(TCD)检查。
(2)选择性检查1、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
适应征:脑卒中疑为心血管疾病引发时。
临床治疗规范(一)临床常规治疗1、基础病治疗:高血压、高脂症、糖尿病、心脏病等治疗。
常规使用药物为坎地沙坦、乐卡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普罗布考、瑞舒伐他汀钙片、二甲双胍缓释片、美托洛尔片。
2、延续性临床治疗:抗凝、抗聚、改善脑供血、脑神经营养及对症支持治疗等。
常规使用药物为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那曲肝素钙、低分子肝素钙、脑心通、奥拉西坦胶囊、胞磷胆碱钠胶囊、艾地苯醌、脑得生、鼠神经生长因子。
3、中医中药治疗针灸及口服中药,针灸取穴三阴交、手三里、手吴丽、曲池、阴陵泉、阳陵泉、血海、足三里、丰隆、肩井、下廉等穴位,中药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加减。
4、高压氧治疗。
常见并发症的处理1、感染: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感染的防治。
常用药物为哌拉西林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氨溴索、溴己新、肺力咳、羧甲司坦口服液等。
2、痉挛:去除诱因;各类抗痉挛口服药,常用药物巴氯芬。
3、精神障碍:选用精神药物及行为心理治疗等。
氟西汀、黛力新、氟哌啶醇、氯普噻吨等4、压疮:体位处理、换药,必要时手术治疗等。
卫生部《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
各县区卫生局、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站),市直管各医疗卫生单位:现将卫生部制定的《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卫医政发〔2011〕31号)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卫医政发〔2011〕47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六月六日附件1: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提高综合医院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是对综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和开展康复医疗服务的基本要求。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应当按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是在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功能评定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康复、传统康复治疗、康复工程等康复医学诊断和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的临床科室。
第四条二级以上(含二级,下同)综合医院应当按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独立设置科室开展康复医疗服务,科室名称统一为康复医学科。
鼓励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开展心理康复咨询工作。
第五条综合医院应当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诊疗场所、专业人员、设备设施以及相应的工作制度,以保障康复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六条综合医院应当根据医院级别和功能提供康复医疗服务,以疾病、损伤的急性期临床康复为重点,与其他临床科室建立密切协作的团队工作模式,选派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深入其他临床科室,提供早期、专业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为患者转入专业康复机构或回归社区、家庭作好准备。
第七条综合医院应当与专业康复机构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双向转诊关系,实现分层级医疗,分阶段康复,使患者在疾病的各个阶段均能得到适宜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第八条综合医院应当采取适宜技术开展以下康复诊疗活动:一、疾病诊断与康复评定:包括伤病诊断,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活动和参与能力评定、生存质量评定、运动及步态分析、平衡测试、作业分析评定、言语及吞咽功能评定、心肺功能评定、心理测验、认知感知觉评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等。
康复医学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脑梗死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 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病变和血液动力学改变是 引起脑梗死主要原因。临床上通常分为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两大类。
【临床表现】 (一)一般表现 多数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TIA 或中风的病史。动脉血栓性 脑梗死常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起病较缓,症状在数小时或 1~2 天内 发展达高峰,脑栓塞可在数秒钟达高峰,且局灶性神经缺失症状与栓塞 动脉的供血区的功能对应,具明显的定位症状和体征,可在 24 小时至 3
3、认知障碍 主要表现在记忆、注意、定向、思维、解决问题等能 力方面。
4、言语障碍 包括失语症和构音障碍。失语症常见有运动性失语、 感觉性失语、命名性失语、传导性失语、皮质性失语等;构音障碍表现 为发音异常和构音不清楚,早期常伴有吞咽功能障碍。
5.吞咽障碍 6.心理情绪障碍 主要为抑郁症或焦虑症。 7.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 表现在穿衣、梳洗、进食、洗澡及大小 便处理等方面的能力减退。 8.脑神经麻痹 包括①面神经麻痹:眶以下的面肌瘫痪,常伴有偏 瘫及舌肌瘫痪。②假性延髓(球)麻痹:为双侧运动皮质及其发出的皮 质脑干束受损引起,属于上运动神经元病变。 【辅助检查】 1.常规检查:血常规;ABO 血型鉴定;尿液分析;大便常规;肝功 能常规;肾功能常规;血电解质常规;凝血常规;心电图;胸片;输血 前五项检查;血糖;腹部超声检查。
9
天内逐渐加重。脑栓塞还有原发病的表现。脑梗死多数无头痛、呕吐、 昏迷等全脑症状,少数起病即有昏迷、抽搐、类似脑出血,多为脑干梗 死。腔隙性梗死往往不引起症状,或部分渐进性或亚急性起病,部分仅 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腔隙病灶。其特点为症状较轻,体征单一,多无头 痛、颅内压增高和意识障碍,预后良好。
康复医学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拟稿者:秦华审核者:张健批准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执行时间: 2017 年2 月第一部分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第一章脑卒中脑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 CVA)又称脑卒中(stroke), 是指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循环障碍和以偏瘫(hemiplegia)为主的肢体功能损害。
偏瘫是脑卒中后常见的运动功能障碍,是由病侧锥体束及锥体外系损害引起的对侧上下肢体瘫痪,病变部位损害的严重程度决定偏瘫的严重程度。
【临床表现】 1.症状1、运动障碍常见的是病变半球对侧肢体的中枢性偏瘫,主要特点为:(1)粗大异常的运动模式①联合反应是指偏瘫时,即使受累侧完全不能产生随意收缩,但当非受累侧肌肉用力收缩时,其兴奋可波及受累侧而引起受累侧肌肉的收缩。
这种反应是与随意运动不同的异常反射活动,表现为肌肉活动失去意识控制,并伴随着痉挛出现。
痉挛程度越高,联合反应就越强。
在偏瘫的早期明显,但在恢复中的后期逐渐减弱。
②共同运动是指偏瘫患者期望完成某项活动时所引发的一种组合活动。
但它们是定型的,无论从事哪种活动,参与活动的肌肉及肌肉反应的强度都是相同的,没有选择性运动。
也就是说是由意志诱发而又不随意志改变的一种固定的运动模式,即屈肌共同运动和伸肌共同运动模式。
(2)反射调节异常当脑部损伤后,高级与低级中枢之间的相互调节,制约功能受到破坏,损伤平面以下反射活动失去了控制,原始反射被释放,姿势反射、脊髓反射亢进及病理反射阳性;使得身体姿势的随意调节能力丧失。
而损伤平面以上的反射受到破坏,大脑皮质及小脑的平衡反射、调整反射能力减弱或消失,造成身体姿势协调、控制、平衡功能异常,影响了正常功能活动的进行。
(3)肌张力异常肌张力异常在脑血管意外的不同时期表现不同,随着病情的自然恢复,肌张力也在发生变化,可以表现为:①肌张力低下逐渐恢复正常;②肌张力低下发展为肌张力增加,以后逐渐恢复正常;③肌张力低下发展为肌张力增加,持续处于肌痉挛状态;④持续处于低肌张力状态。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卫生部关于印发《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1-05-03 16:56:34卫医政发〔2011〕3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指导和加强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建设和管理,推动康复医学的发展,我部对《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卫医发〔1996〕13号)进行了修订,形成《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现印发给你们。
综合医院要根据《指南》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康复医学科的建设和管理,规范服务,逐步提高康复医疗服务水平。
二○一一年四月十四日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提高综合医院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是对综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和开展康复医疗服务的基本要求。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应当按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是在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功能评定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康复、传统康复治疗、康复工程等康复医学诊断和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的临床科室。
第四条二级以上(含二级,下同)综合医院应当按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独立设置科室开展康复医疗服务,科室名称统一为康复医学科。
鼓励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开展心理康复咨询工作。
第五条综合医院应当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诊疗场所、专业人员、设备设施以及相应的工作制度,以保障康复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六条综合医院应当根据医院级别和功能提供康复医疗服务,以疾病、损伤的急性期临床康复为重点,与其他临床科室建立密切协作的团队工作模式,选派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深入其他临床科室,提供早期、专业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为患者转入专业康复机构或回归社区、家庭作好准备。
康复医学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11)认知训练。 (12)言语治疗:失语症和构音障碍的治疗。 (13)心理治疗: (14)中国传统的康复治疗 目前应用于脑卒中康复的传统医学治 疗有按摩、针刺、中药等手段。 (15)其它:如高压氧疗、体外反博、量子血液治疗等均可用于脑 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 【预后】 本病经积极进行康复治疗,能恢复一定的功能,但应预防二次发病。
肘伸直前臂取中间位上肢上举过头可作球状和圆柱状抓握手指同时伸展但不能单独伸展膝下作踝背屈重心落在健腿上精细协调控制运动接近正常水平运动协调接近正常手指指鼻无明显辨距不良但速度比非受所有抓握均能完成但速度和准确性比非受累侧在站立位可使髋外展到超出抬起该侧骨盆所能达到的范围
康复医学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1
②共同运动 是指偏瘫患者期望完成某项活动时所引发的一种组合 活动。但它们是定型的,无论从事哪种活动,参与活动的肌肉及肌肉反 应的强度都是相同的,没有选择性运动。也就是说是由意志诱发而又不 随意志改变的一种固定的运动模式,即屈肌共同运动和伸肌共同运动模 式。
(2)反射调节异常 当脑部损伤后,高级与低级中枢之间的相互调 节,制约功能受到破坏,损伤平面以下反射活动失去了控制,原始反射 被释放,姿势反射、脊髓反射亢进及病理反射阳性;使得身体姿势的随 意调节能力丧失。而损伤平面以上的反射受到破坏,大脑皮质及小脑的 平衡反射、调整反射能力减弱或消失,造成身体姿势协调、控制、平衡 功能异常,影响了正常功能活动的进行。
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 。 【康复治疗】 1、目的和原则 (1)治疗目的 ①改善功能:大限度地恢复或改善患者的运动、认知、言语功能。 ②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尽可能恢复或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 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③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在精神、心理和社会上的再适应, 重返社会,达到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治疗原则 ①早期开始:对生命体征稳定、症状无进展的患者,发病 48 小时 后即可开始治疗;对昏迷患者或住在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只要没有发 热、瘫痪没有进展、血压稳定,也可以开始肢体的被动活动或通过物理 因子干预。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或规范.1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3.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
4.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趾背伸肌力减弱。
5.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突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
CT检查(或MRI)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6.注意与一些引起腰腿痛的疾病如椎管狭窄及脊柱肿瘤等相鉴别。
【入院指征】1.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明显影响活动及睡眠;2.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和加强试验阳性;3.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突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
CT检查(或MRI)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检查项目】1.专科检查: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突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
CT检查(或MRI)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2.康复评定:JOA评分3.常规检查:全血细胞计数+三分类;ABO血型鉴定;尿液分析;大便常规;肝功能常规;肾功能常规;血电解质常规;凝血常规;心电图;胸片;输血前五项检查;血糖;腹部超声检查。
【治疗原则】约80%患者可经非手术治疗得到缓解或治愈,研究证实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相当。
1、卧床休息和限制活动 急性期首选治疗方法。
严格卧床不宜超过1周以防制动并发症的发生。
2、药物 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神经营养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药物,肌肉松弛药,必要时可以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3、腰椎牵引4、推拿和按摩5、支具和矫形器 围腰有协助背肌、限制不必要的前屈、增加腰椎稳定性的作用。
康复医学科指南最新版
---------------------------------------------------------------最新资料推荐------------------------------------------------------康复医学科指南最新版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 (2010.4.26 )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提高各级医院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规定,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是在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功能评定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传统康复治疗、康复工程等康复医谊学诊断和治疗技术,为谊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谊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谊的一级临床诊疗科室,谊并负责为社区卫生服务谊网络提供康复医学专业谊咨询、培训和技术指导谊第三条康复医学科的谊诊疗对象包括伤病急性珍期、亚急性期出现身体珍结构与功能异常、个体珍活动以及参与能力受限珍的患者,主要包括:神珍经系统相关伤病、骨与珍关节伤病、心肺疾病、珍代谢性疾病、老年退行珍性病变、儿童神经骨骼珍发育迟缓与先天性缺陷珍等所导致的功能障碍以珍及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珍痛等。
第四条二级珍以上(含二级,下同)珍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以珍相关伤病的早期临床康珍复干预为重点,独立设珍置门诊和病区。
1 / 9一级医珍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珍以向所辖社区的伤、病珍、残患者提供适宜的康珍复诊疗技术服务和残疾珍预防、康复指导及健康珍教育为主。
第五条二辗级以上综合医院独立设辗置科室开展康复医学诊辗疗业务,科室名称应统辗一为康复医学科。
第六辗条本指南是对医院设辗置康复医学科和开展康辗复医学诊疗工作的基本辗要求,各级医院康复医辗学科应按照本指南进行辗建设和管理。
第二章辗基本条件第七条基本条件第七条综辗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应具辗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辗应的诊疗场所、专业人辗员、设备设施以及相应辗的工作制度,以保障康辗复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辗。
(完整版)康复医学科诊疗指南
临沂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诊疗指南(2018年修订)一、脑梗死康复诊断(一)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年版)。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临床检查规范(1)一般检查1、三大常规检查。
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降钙素原、心梗三项、白介素、血乳酸、凝血常规、血栓弹力图、微量元素。
3、心电图检查、头颅CT、头颈部MRA+SWI、经颅多普勒(TCD)检查。
(2)选择性检查1、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
适应征:脑卒中疑为心血管疾病引发时。
临床治疗规范(一)临床常规治疗1、基础病治疗:高血压、高脂症、糖尿病、心脏病等治疗。
常规使用药物为坎地沙坦、乐卡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普罗布考、瑞舒伐他汀钙片、二甲双胍缓释片、美托洛尔片。
2、延续性临床治疗:抗凝、抗聚、改善脑供血、脑神经营养及对症支持治疗等。
常规使用药物为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那曲肝素钙、低分子肝素钙、脑心通、奥拉西坦胶囊、胞磷胆碱钠胶囊、艾地苯醌、脑得生、鼠神经生长因子。
3、中医中药治疗针灸及口服中药,针灸取穴三阴交、手三里、手吴丽、曲池、阴陵泉、阳陵泉、血海、足三里、丰隆、肩井、下廉等穴位,中药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加减。
4、高压氧治疗。
常见并发症的处理1、感染: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感染的防治。
常用药物为哌拉西林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氨溴索、溴己新、肺力咳、羧甲司坦口服液等。
2、痉挛:去除诱因;各类抗痉挛口服药,常用药物巴氯芬。
3、精神障碍:选用精神药物及行为心理治疗等。
氟西汀、黛力新、氟哌啶醇、氯普噻吨等4、压疮:体位处理、换药,必要时手术治疗等。
(完整版)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提高综合医院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是对综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和开展康复医疗服务的基本要求。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应当按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是在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功能评定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康复、传统康复治疗、康复工程等康复医学诊断和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的临床科室。
第四条二级以上(含二级,下同)综合医院应当按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独立设置科室开展康复医疗服务,科室名称统一为康复医学科。
鼓励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开展心理康复咨询工作。
第五条综合医院应当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诊疗场所、专业人员、设备设施以及相应的工作制度,以保障康复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六条综合医院应当根据医院级别和功能提供康复医疗服务,以疾病、损伤的急性期临床康复为重点,与其他临床科室建立密切协作的团队工作模式,选派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深入其他临床科室,提供早期、专业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为患者转入专业康复机构或回归社区、家庭作好准备。
第七条综合医院应当与专业康复机构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双向转诊关系,实现分层级医疗,分阶段康复,使患者在疾病的各个阶段均能得到适宜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第八条综合医院应当采取适宜技术开展以下康复诊疗活动:一、疾病诊断与康复评定:包括伤病诊断,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活动和参与能力评定、生存质量评定、运动及步态分析、平衡测试、作业分析评定、言语及吞咽功能评定、心肺功能评定、心理测验、认知感知觉评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等。
二、临床治疗:针对功能障碍以及其他临床问题,由康复医师实施的医疗技术和药物治疗等。
儿童康复科诊疗指南
儿童康复科诊疗指南引言儿童康复科是专门针对儿童发展障碍、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等问题进行康复治疗的一门医学科目。
本诊疗指南为了帮助医生、家长和其他相关人员正确了解和实施儿童康复科的治疗措施,提供了一系列的指导原则和建议。
评估与诊断首先,评估与诊断是儿童康复治疗的第一步。
医生通过对儿童的观察、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儿童的发育及功能水平。
此外,医生还可能要求进行一些辅助检查,如神经电生理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帮助确诊疾病和制定治疗计划。
康复治疗方法康复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职能治疗等。
物理治疗主要通过运动训练和物理疗法改善儿童的运动功能,促进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
语言治疗主要针对儿童的语言和交流障碍,帮助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职能治疗主要通过日常生活活动的练和训练,帮助儿童改善自理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康复治疗计划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根据儿童的评估结果和诊断,医生会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治疗计划,包括治疗目标、治疗方案和治疗时间。
康复治疗计划应该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和发展情况进行调整,并与家长和学校等相关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和协作。
家庭支持与自我管理康复治疗不仅仅在医院进行,家庭支持和自我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需要参与治疗过程,积极配合医生和治疗师的工作,并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儿童适当的支持和关怀。
此外,儿童本身也应该在治疗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和努力,提高自身的康复能力。
康复效果评估与调整康复治疗需要定期评估康复效果,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治疗调整。
医生和治疗师应该与家长和学校等相关人员保持密切的沟通,及时了解儿童的康复进展和问题,以及时调整康复治疗计划。
结论儿童康复科诊疗指南提供了系统的指导原则和建议,可帮助医生、家长和其他相关人员更好地了解儿童康复科的治疗措施。
正确评估和诊断、科学制定康复治疗计划、家庭支持和自我管理以及康复效果评估与调整都是儿童康复治疗的重要环节,希望本指南对广大儿童康复科工作者和家长有所帮助。
卫生部《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一)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提高综合医院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是对综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和开展康复医疗服务的基本要求。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应当按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是在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功能评定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康复、传统康复治疗、康复工程等康复医学诊断和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的临床科室。
第四条二级以上(含二级,下同)综合医院应当按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设置科室开展康复医疗服务,科室名称统一为康复医学科。
鼓励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开展心理康复咨询工作。
第五条综合医院应当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诊疗场所、专业人员、设备设施以及相应的工作制度,以保障康复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六条综合医院应当根据医院级别和功能提供康复医疗服务,以疾病、损伤的急性期临床康复为重点,与其他临床科室建立密切协作的团队工作模式,选派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深入其他临床科室,提供早期、专业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为患者转入专业康复机构或回归社区、家庭作好准备。
第七条综合医院应当与专业康复机构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双向转诊关系,实现分层级医疗,分阶段康复,使患者在疾病的各个阶段均能得到适宜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第八条综合医院应当采取适宜技术开展以下康复诊疗活动:一、疾病诊断与康复评定:包括伤病诊断,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活动和参与能力评定、生存质量评定、运动及步态分析、平衡测试、作业分析评定、言语及吞咽功能评定、心肺功能评定、心理测验、认知感知觉评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等。
二、临床治疗:针对功能障碍以及其他临床问题,由康复医师实施的医疗技术和药物治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沂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诊疗指南(2018年修订)一、脑梗死康复诊断(一)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年版)。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临床检查规范(1)一般检查1、三大常规检查.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降钙素原、心梗三项、白介素、血乳酸、凝血常规、血栓弹力图、微量元素。
3、心电图检查、头颅CT、头颈部MRA+SWI、经颅多普勒(TCD)检查.(2)选择性检查1、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适应征:脑卒中疑为心血管疾病引发时。
临床治疗规范(一)临床常规治疗1、基础病治疗:高血压、高脂症、糖尿病、心脏病等治疗.常规使用药物为坎地沙坦、乐卡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普罗布考、瑞舒伐他汀钙片、二甲双胍缓释片、美托洛尔片.2、延续性临床治疗:抗凝、抗聚、改善脑供血、脑神经营养及对症支持治疗等。
常规使用药物为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那曲肝素钙、低分子肝素钙、脑心通、奥拉西坦胶囊、胞磷胆碱钠胶囊、艾地苯醌、脑得生、鼠神经生长因子。
3、中医中药治疗针灸及口服中药,针灸取穴三阴交、手三里、手吴丽、曲池、阴陵泉、阳陵泉、血海、足三里、丰隆、肩井、下廉等穴位,中药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加减。
4、高压氧治疗.常见并发症的处理1、感染: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感染的防治.常用药物为哌拉西林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氨溴索、溴己新、肺力咳、羧甲司坦口服液等。
2、痉挛:去除诱因;各类抗痉挛口服药,常用药物巴氯芬。
3、精神障碍:选用精神药物及行为心理治疗等.氟西汀、黛力新、氟哌啶醇、氯普噻吨等4、压疮:体位处理、换药,必要时手术治疗等.5、深静脉血栓:溶栓、抗凝药物应用等.常用药物为低分子肝素钙、那曲肝素钙、利伐沙班、华法林钠等。
6、肩痛、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消炎镇痛药物,矫形器配置等。
7、其它合并症的防治:如肌萎缩、骨质疏松、关节挛缩、异位骨化、体位性低血压、水肿等的防治。
常用药物为碳酸钙D3片、地奥司明等上述并发症,根据需要请专科会诊治疗,必要时转院行专科治疗.医疗康复规范(一)、功能评价入院后三天内进行初期评价,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可进行一次或多次中期评价,出院前进行末期评价.脑卒中的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认知障碍、情绪障碍、言语和语言障碍、吞咽障碍、排泄障碍及心肺功能障碍等。
评价项目如下:1、躯体功能评价Brunnstrom评价、Fugl—Meyer评价(FMA)、MMSE、肌痉挛评价、关节活动度(ROM)评价、感觉评价、平衡功能评价、协调评价、肢体形态评价、上肢功能评价、日常生活活动(ADL)评价、疼痛评价、肌力评价、.2、言语、吞咽功能评价首先进行失语症和构音障碍筛查,对存在或可疑存在失语症或构音障碍者需进一步进行失语症标准检查和构音障碍检查,部分患者需进行吞咽障碍评价、肺活量检查。
3、康复效果的评定疗效的结果判定是指末次评估与初次评估分值之差。
(二)、康复治疗规范康复治疗注意循序渐进,要有脑卒中患者的主动参与及其家属的配合,并与日常生活和健康教育相结合。
1、物理治疗(1)运动治疗:早期主要进行床上良肢位摆放、翻身训练、呼吸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被动活动、牵伸等)、坐位平衡训练、转移训练、血管舒缩训练等.恢复期继续进行关节主、被动运动、牵伸训练、呼吸训练、体位变换训练等,并进行患侧肢体的运动控制训练,以及各种体位间的变换及转移训练,同时进行站立床治疗及坐、跪、站立位的平衡训练和步行训练等。
后期在继续加强前期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运动控制能力、肌力、平衡功能等情况,循序渐进进行减重步行、辅助步行、独立步行及步态训练等。
(2)物理因子治疗:选用电子生物反馈疗法、中药透治疗、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等.2、作业治疗(1)认知训练:对有认知障碍者根据认知评价结果进行定向、记忆、注意、思维、计算等训练,严重病例早期可进行多种感觉刺激和提供丰富的环境以提高认知功能,有条件的单位可使用电脑辅助认知训练。
(2)知觉障碍治疗:对存在知觉障碍者进行相应的失认症训练和(或)失用症训练,训练内容根据知觉评价结果可选择视扫描、颜色、图形、图象辨认、空间结构、位置关系训练等等,提供必要的辅助训练标识或器具,并结合实际生活和工作场景进行训练。
(3)日常生活活动(ADL)训练:早期可在床边进行平衡、进食、穿衣、转移、步行、入厕、洗澡、个人卫生等方面,实际生活环境中或尽量模拟真实生活环境进行训练.(4)上肢功能训练:通过有选择的作业活动来提高运动控制能力、维持和改善上肢关节活动度(ROM)、降低肌张力、减轻疼痛、提高手灵活性和实用功能.(5)功能训练指导:包括日常生活活动指导,辅助器具使用训练和指导,并对有需要的患者进行环境改造指导和环境适应训练.3、语言治疗对有构音障碍者进行构音训练、发音训练、交流能力训练等,对存在失语症的患者需进行听、说、读、写、计算、交流能力等内容的语言训练等,部分患者需进行摄食-吞咽训练,存在言语失用者进行针对性训练.(三)康复护理规范1、康复护理评估包括皮肤状况、压疮发生危险因素、意外伤害危险因素、二便功能及对伤病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
2、康复护理(1)体位护理:良肢位摆放、体位变换、体位转移等。
(2)膀胱与肠道功能训练,二便管理。
(3)康复延伸治疗:根据康复治疗师的意见,监督和指导患者在病房进行关节活动度(ROM)、日常生活活动(ADL)、吞咽、语言交流等延续性训练.(4)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预防继发性损伤的护理(如摔伤、烫伤等),各类感染的预防护理,防压疮护理,预防深静脉血栓、关节挛缩及废用综合征的护理,.康复出院标准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并符合以下条件:1、已达到康复住院时限.2、无严重并发症或并发症已控制。
3、已达到预期康复目标。
4、出院后电话随访并给予康复指导。
二、脑出血康复诊断(一)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5年版)。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脑梗塞和其它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3。
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临床检查规范(1)一般检查1、三大常规检查.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降钙素原、心梗三项、白介素、血乳酸、凝血常规、血栓弹力图、微量元素.3、心电图检查、头颅CT、头颈部MRA+SWI、经颅多普勒(TCD)检查。
(2)选择性检查1、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
适应征:脑卒中疑为心血管疾病引发时.临床治疗规范(一)临床常规治疗1、基础病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等治疗.常规使用药物为坎地沙坦、乐卡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普罗布考、瑞舒伐他汀钙片、二甲双胍缓释片、美托洛尔片.2、延续性临床治疗:抗凝、抗聚、改善脑供血、脑神经营养及对症支持治疗等。
常规使用药物为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那曲肝素钙、低分子肝素钙、脑心通、奥拉西坦胶囊、胞磷胆碱钠胶囊、艾地苯醌、脑得生、鼠神经生长因子.3、中医中药治疗针灸及口服中药,针灸取穴三阴交、手三里、手吴丽、曲池、阴陵泉、阳陵泉、血海、足三里、丰隆、肩井、下廉等穴位,中药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加减。
4、高压氧治疗.常见并发症的处理1、感染: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感染的防治.常用药物为哌拉西林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氨溴索、溴己新、肺力咳、羧甲司坦口服液等.2、痉挛:去除诱因;各类抗痉挛口服药,常用药物巴氯芬。
3、精神障碍:选用精神药物及行为心理治疗等.氟西汀、黛力新、氟哌啶醇、氯普噻吨等4、压疮:体位处理、换药,必要时手术治疗等。
5、深静脉血栓:溶栓、抗凝药物应用等.常用药物为低分子肝素钙、那曲肝素钙、利伐沙班、华法林钠等。
6、肩痛、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消炎镇痛药物,矫形器配置等。
7、其它合并症的防治:如肌萎缩、骨质疏松、关节挛缩、异位骨化、体位性低血压、水肿等的防治.常用药物为碳酸钙D3片、地奥司明等上述并发症,根据需要请专科会诊治疗,必要时转院行专科治疗。
医疗康复规范(一)、功能评价入院后三天内进行初期评价,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可进行一次或多次中期评价,出院前进行末期评价.脑卒中的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认知障碍、情绪障碍、言语和语言障碍、吞咽障碍、排泄障碍及心肺功能障碍等。
评价项目如下:1、躯体功能评价Brunnstrom评价、Fugl—Meyer评价(FMA)、MMSE、肌痉挛评价、关节活动度(ROM)评价、感觉评价、平衡功能评价、协调评价、肢体形态评价、上肢功能评价、日常生活活动(ADL)评价、疼痛评价、肌力评价、。
2、言语、吞咽功能评价首先进行失语症和构音障碍筛查,对存在或可疑存在失语症或构音障碍者需进一步进行失语症标准检查和构音障碍检查,部分患者需进行吞咽障碍评价、肺活量检查。
3、康复效果的评定疗效的结果判定是指末次评估与初次评估分值之差.(二)、康复治疗规范康复治疗注意循序渐进,要有脑卒中患者的主动参与及其家属的配合,并与日常生活和健康教育相结合。
1、物理治疗(1)运动治疗:早期主要进行床上良肢位摆放、翻身训练、呼吸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被动活动、牵伸等)、坐位平衡训练、转移训练、血管舒缩训练等.恢复期继续进行关节主、被动运动、牵伸训练、呼吸训练、体位变换训练等,并进行患侧肢体的运动控制训练,以及各种体位间的变换及转移训练,同时进行站立床治疗及坐、跪、站立位的平衡训练和步行训练等。
后期在继续加强前期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运动控制能力、肌力、平衡功能等情况,循序渐进进行减重步行、辅助步行、独立步行及步态训练等。
(2)物理因子治疗:选用电子生物反馈疗法、中药透治疗、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等。
3、作业治疗(1)认知训练:对有认知障碍者根据认知评价结果进行定向、记忆、注意、思维、计算等训练,严重病例早期可进行多种感觉刺激和提供丰富的环境以提高认知功能,有条件的单位可使用电脑辅助认知训练。
(2)知觉障碍治疗:对存在知觉障碍者进行相应的失认症训练和(或)失用症训练,训练内容根据知觉评价结果可选择视扫描、颜色、图形、图象辨认、空间结构、位置关系训练等等,提供必要的辅助训练标识或器具,并结合实际生活和工作场景进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