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恩平市地质灾害孕灾地质条件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恩平市地质灾害孕灾地质条件分
析
摘要:恩平市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西南端,属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珠中江经济圈,是广东省内最重要的农业大市之一,其经济地位十分重要。
近年来,随着台
风暴雨天气频发,地质灾害隐患点失稳现象,呈现出日趋加重的情况。
本文通过
对该区地质条件、地质灾害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研究区孕灾地
质背景和孕灾地质条件。
研究表明:研究区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
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以小型为主;孕灾条件有地形地貌、孕灾(易崩易滑)地层、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致塌致滑构造、诱发因素(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
等因素,其中人类工程活动是致灾的主因。
本文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内地质灾害
隐患的早期识别排查及后期治理提供参考依据,也可为相似地质背景地区的地质
灾害调查和预防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字:恩平市、地质灾害、孕灾地质条件
Analysis on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Enping City,Guangdong Province
Ma Shaolong
(The Third Geological Brigade of Guangdong Provincial Geological Bureau,Shaoguan,Guangdong,510080)
Abstract: Enping City is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 of Guangdong
Hong Kong Macao Bay Area, which belongs to the Pearl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Pearl River Economic Circle.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gricultural citi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its economic status is very importan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typhoon and rainstorm, the instability of geological
hazard hidden point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 In this paper,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analyzed and studied, and the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disaster occurrence in the study area are discussed.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main types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occurred in the study area are collapse, landslide, debris flow and ground collapse, mainly small ones; Disaster preparation conditions include landform, disaster preparation (easy to collapse and slide) strata, 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operties of rock and soil mass, collapse and slide causing structures, inducing factors (rainfall and human engineering activities), among which human engineering
activities are the main causes of disaster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is paper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early identification, troubleshooting and later treatment of geological hazards in the study area, and can als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geological hazard investigation and prevention in areas with similar geological background.
Key words:Enping City,geological disasters,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disasters
1、引言
恩平市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西南端,江门市的西部,珠江三角洲的西南部,是
粤中粤西交汇地,属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珠中江经济圈,是广东省内最重要的农
业大市之一,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和第一批
“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素享“中国温泉之乡”的美誉,经济地位十分重要。
恩平市西部、北西部及东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地质构造较发育,岩石抗风
化能力差,局部风化厚度较大,岩石风化后破碎,强度较低,在强降雨及人类活
动影响下,易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东部、中部、南部主要为河流阶地、
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丘陵、台地错落其间,局部为隐伏岩溶区,受人类工程
活动的影响,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较为发育[1]。
据《广东省恩平市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成果报告》,截至2022年8月
31日,恩平市共有已发地质灾害点74处,已发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各灾点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473.2万元,威胁经济约
5261.4万元,威胁人口907人[1]。
近年来,随着台风暴雨天气频发,地质灾害隐
患点失稳现象,呈现出日趋加重的情况,已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
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因此,对其进行地质灾害孕灾条
件分析,从致灾的根子上进行治理和防范,对规避、减少或杜绝灾害的再次发生,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是在收集归纳研究区内气象水文、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区域地质等方面的资料基础上,开展野外实地调查研究,从地质灾害的孕灾地质
条件角度进行深入研究。
本次研究成果对加强研究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的早期识
别和排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后期该区域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及治理等方
面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可为同行在具有相似地质背景的地区进行孕灾地
质条件调查和研究方面的工作提供具有一定价值的参考。
2、研究区地质环境背景
2.1、气象
恩平市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长年温和湿润、无霜期长。
受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中高纬度天气系统的交替影响,气象灾害具有种类多、发生频率高、时空分布不均、强度大、损失大等特点。
恩平市多年平均降雨量2508.3mm,恩平市一年之中降雨时间分配不均,有明显的雨季汛期,每年4~9
月为主要降雨期,降雨量占全年的55.4%~94.1%,4~9月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084.2mm,占全年的83.1%,10月~次年3月为少雨期,多年平均降雨量之和为424.4mm,占全年的16.9%,恩平市多年平均月降雨量分布情况。
降雨量在空间分
布上,山区多于平原,降雨量大于2400mm的多雨中心位于那吉镇。
恩平市夏秋
多吹偏南风,常有台风侵袭,并夹带暴雨,风力达12级,中心最大风力8~12
级,风速可达34m/s;冬季有冷空气侵入,偶有奇寒。
年平均风速2~3m/s,实
测最大风速17~32m/s。
2.2、地形地貌
恩平市总体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中西部和北西部山地丘陵广布,东部、中部、南部河流阶地、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宽广,丘陵、台地错落其间,组成错
综复杂的多元化地貌景观。
恩平全市95%的陆地在海拔10米以上,西部山岭重叠,由开平、新兴、恩平3市交界的天露山余脉延伸至恩平市境内,与阳春、阳东连
成一条山脊;腹部的大人山峰,从西南向西北延伸,形成低山丘陵区;锦江自西
向东贯穿中部,汇入潭江,形成南部丘陵区和东北部宽谷冲积平原区;东南临南海,出口直通台山市镇海湾。
境内海拔标高500m以上的山地面积约为42km2,约占全市总面积的2.44%。
500m以上的山脉有9座,多为东北~西南走向。
丘陵、台地面积为493km2,约占
总面积的29.0%,多分布于山地外围。
丘陵无峰顶,呈缓坡起伏,坡面多为第四
系堆积。
河流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面积为1162km2,占总面积的68.56%。
由那龙河、锦江支流形成的河流冲积平原沿河谷作带状分布,中游狭长,下游宽阔,现多为
良田。
图1恩平市地貌图
2.3、地质背景
研究区内出露的地层有南华系、震旦系、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及第四系等,尤以第四系分布最为广泛,侵入岩形成期
次为燕山期[1],详情见图2。
南华系大绀山组(Nh d)分布于调查区西部白鹤头一带,岩性主要为石英云
母片岩、云母石英片岩、变质石英砂岩、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变质粉砂岩、石英
岩夹黑色炭质千枚岩、灰白色硅质岩、(锰质)灰岩、凝灰岩;震旦系下统坝里
组(Z1b)主要分布于调查区南部横河山—灯心垅一带,在调查区西部白鹤头一带零星分布,岩性为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变质粉砂岩、云母石英片岩、千枚岩
为主夹薄层状含炭质千枚岩、薄层石英岩(硅质岩)及石英云母片岩;寒武系中
统高滩组(Є2g)主要分布于调查区中部、西部大田镇—莲塘、河排林场—白鹤头一带,在调查区南部恩侨镇、横陂镇等地,北部牛江镇七保里、和平等地零星分布,岩性为灰、灰绿、紫红色变质(石英)砂岩、变质粉砂岩、云母石英片岩、
薄层状(含炭质)绢云母千枚岩;泥盆系在调查区出露较广泛,下—中统、上统
均有出露。
与下伏寒武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内部地层间整合接触;石炭系下统
大赛坝组(C1ds)仅分布于横陂镇南部,岩性为深灰色粉砂岩、泥岩、生物碎屑
灰岩、泥晶灰岩等;石炭系下统测水组(C1c)分布于牛江镇一带,岩性为页岩、粉砂岩、砂岩;二叠系中统栖霞组(P2q)、孤峰组(P2g)、童子岩组(P2t)主
要分布于东成镇、横陂镇,岩性为灰黑色灰岩夹钙质或炭质页岩及薄层硅质岩;
二叠系上统沙湖组—圣堂组(P s^t-s^h)主要分布于沙湖镇—圣堂镇一带,沙湖
组岩性为灰—灰绿及紫红色等杂色粉砂岩、细砂岩、页岩及长石石英砂岩,岩石
常具蓝色铁质斑点,夹炭质页岩;侏罗系下统金鸡组(J1j)分布于圣堂、沙湖、横陂一带,零星出露,岩性为含砾粗砂岩、中(细)粒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
粉砂质泥岩,页岩及炭质页岩等;白垩系下统百足山组(K1b)、西垌组(K1x)
分布于恩侨镇、东成镇、君堂镇一带,岩性为紫、紫红色砾岩、砂砾岩、含砾砂岩、粉砂岩和页岩等,夹沉凝砂岩、凝灰质粉砂岩;古近系古新统莘庄村组
(E1x),分布于圣堂镇、君堂镇、沙湖镇一带,岩性为暗红色砾岩、砂砾岩、含砾砂岩、钙质粉砂质泥岩、钙质泥质粉砂岩夹泥灰岩。
本组沉积环境应为陆相红
色盆地沉积;第四系(Q),广泛发育于恩平市各地,分布面积大,主要分布于
低洼地带、江河的两岸及江河口。
根据成因和地貌特征,将第四系分为洪冲积、
冲积成因类型。
图2恩平市地质图
3、研究区地质灾害现状
恩平市西部、北西部及东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地质构造较发育,岩石抗风
化能力差,局部风化厚度较大,岩石风化后破碎,强度较低,在强降雨及人类活
动影响下,易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东部、中部、南部主要为河流阶地、
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丘陵、台地错落其间,局部为隐伏岩溶区,受人类工程
活动的影响,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较为发育。
崩塌滑坡主要威胁道路、居民点、水库、学校、水电站等,地面塌陷主要威胁农田、居民点等,崩塌滑坡泥石流规模、灾情、险情均以小型为主,地面塌陷规模、灾情为大型,险情中等。
截至2022年8月31日,恩平市共有已发地质灾害点74处,已发地质灾害
类型主要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其中,崩塌29处,占总灾害数的39.19%;滑坡17处,占总灾害数的22.97%;泥石流4处,占总灾害数的5.41%;地面塌陷24处,占总灾害数的32.43%[1],据以上数据分析可知,现阶段恩平市
地质灾害以崩塌、地面塌陷为主,滑坡次之,泥石流较少。
从区域分布看,各镇均有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发育,其中恩城街道、横陂镇
和大田镇地质灾害较为发育,受地质灾害威胁较为严重。
大田镇灾种主要为崩滑
流,这是由于大田镇位于恩平市西北部的低山丘陵区,地质构造较发育,岩石抗
风化能力差,局部风化厚度较大,岩石风化后破碎,强度较低,在强降雨及人类
活动影响下,易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横陂镇以丘陵为主,局部平原,丘
陵区崩滑流较发育,平原区局部为隐伏岩溶区,受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岩溶地
面塌陷地质灾害较为发育(见图3)。
从恩平市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来看,区内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
高发期与强降雨发生时间相吻合,恩平市降雨主要集中在4~9月份,六个月降
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88.15%。
通过对50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时
间的统计,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时间主要为4~9月份。
可见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时间与灾害性暴雨时间基本同步。
滑坡、崩塌、泥石流不管是自然还是人为因素诱发的,往往发生在大气强降雨期间或延后
几天,说明大气降雨是滑坡、崩塌发生的最主要的外在诱因。
图3 恩平市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图
4、孕灾地质条件特征分析
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其所处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及岩土体类型、
降雨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地质环境密切相关[2~6]。
对于斜坡类地质灾害,研究区
内地质灾害的孕育地质条件有地形地貌、易崩易滑地层、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
致塌致滑构造、降雨等五类[2~5]。
对于岩溶地面塌陷,岩溶洞隙的存在,易溶岩
分布,一定厚度的松散盖层和水动力条件是岩溶地面塌陷形成的基本条件,岩溶
洞隙和易溶岩是岩溶塌陷产生的基础[1]。
恩平市已发地质灾害主要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面塌陷,下面分别以崩
滑流及地面塌陷为研究对象,对恩平市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进行研究。
4.1、地形地貌与地灾发生频率相关度分析
滑坡和崩塌等斜坡类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地形地貌的关系十分密切,不利的地
形地貌是滑坡、崩塌、泥石流发生的主控因素,为其灾害提供能量和活动场所
(能量转换条件)。
影响滑坡、崩塌、泥石流发育的主要地貌因素为海拔高程、
地形坡度以及坡形,下面就以上三种地形地貌因素对恩平市斜坡类地质灾害的影
响进行分析。
据研究组现场调查统计成果(见图4)总结:
在研究区内,原始坡度在15°~35°时最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向两侧逐渐递
减趋势,这是由于地质灾害的调查多集中于人类活动可到达的范围,该坡度范围
内人类活动较为频繁,崩塌滑坡多数为人为因素(削坡建房、开挖坡脚等)造成,人工削坡为了减少土方量,削坡坡度一般较陡,极易发生地质灾害,削坡破坏了
斜坡结构,较矮的斜坡则发生岩土体崩塌,而滑坡的产生需要一定的发育时间和
空间,人工削坡坡度较缓时可能孕育滑坡地质灾害;
斜坡坡形纵剖面形态可分为凸形、凹形、直线形等[6],通过统计研究区内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所处斜坡的纵剖面形态,结果显示,原始坡形为凸形坡更易于
发生地质灾害,且凸形坡坡面弯曲程度越大,坡体应力集中越明显,对坡体稳定
性影响越大,凹形坡发生地质灾害的几率相对较小,但不同地质环境条件下也可
能相反;
海拔高程是影响地质灾害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6],本次调查研究发现,地质
灾害受小区域地形的限制和影响较大,为了表示小区域内高程的相对变化值进行
度量,引入起伏度概念。
根据统计情况,地质灾害主要发育于地形起伏度10~
50m的范围,且相对集中于15~45m范围,地质灾害发生主要在起伏度较低的地
方,数量较多,主要是由于在地形起伏度较低的地方人类工程活动强烈,这与现
场调查时恩平市大部分地质灾害主要由修建道路、削坡建房所引起的得到的认识
是吻合的。
图4地形地貌与地灾频率相关度统计成果图
4.2、孕灾岩土层及诱因分析
恩平市74处已发地质灾害中,有斜坡类地质灾害点50处,地面塌陷24处;从灾害体的物质组成分析,恩平市斜坡类历史地质灾害点可分为土质、岩质及岩
土混合三种类型。
其中,土质类35处,占灾害点总数70.00%;岩质类2处,占
灾害点总数4.00%;岩土混合类13处,占灾害点总数26.00%。
由此可知,恩平
市地质灾害以土质类型为主,岩土混合类次之,岩质类较少。
土质斜坡在降雨条
件下,水体入渗使土体渗流条件发生改变,水分向坡脚范围渗透并积聚,导致坡
脚处土体自重加大并软化,当压力超过承载极限,则边坡失稳发生位移,形成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岩土混合斜坡受构造及风化影响,节理裂隙发育,局部斜
坡顺层或软弱相间,在强降雨或人类活动诱发因素影响下,易沿层面或软弱面崩
落或滑落。
从地质灾害的成因类型分析,地质灾害产生的因素类型分为自然和人为,但
通常为共同诱发,且以人为因素为主,主要为工程建设形成的高陡边坡、凌空面
和大规模抽排地下水所引起的水位变化等。
恩平市以自然因素为主的地质灾害10处,占已发灾害点总数13.51%,以人为因素为主的地质灾害64处,占有记录的
灾害点总数86.49%,详见表1。
表1地质灾害点岩土和诱发因素类型分类统计表
分类
崩
塌
滑
坡
地
面塌陷
泥
石流
小
计
百分比
(%)
岩
质
22 4.00%
土质
1
8
1
3
4
3
5
70.00%
复合94
1
3
26.00%
自然1153
1
13.51%
人为
2
8
1
6
191
6
4
86.49%
4.3、孕灾体岩土性质与地灾点分布关系分析
地层的岩土性质是产生地质灾害的物质基础,斜坡岩土体决定了岩土体强度、应力分布、变形破坏特征。
不同性质岩土体组合不仅制约灾害的方式和规模,还
控制它的发育及分布。
因此,工程地质岩组对于地质灾害的分布起着重要的作用。
经调查统计分析,研究区按岩石强度划分为6种岩土体,强度从大到小分别为:
块状坚硬侵入岩组(Ⅵ)、层状坚硬强-中岩溶化碳酸盐岩组(Ⅴ)、层状较硬-
坚硬碎屑岩组(Ⅳ)、层状软红层碎屑岩组(Ⅲ)、层状较软浅变质岩组(Ⅱ)、砂、砾石、粘土多层土体(Ⅰ)。
图5斜坡类灾害点及工程地质岩组相关图图6历史灾害点及工程地质岩组
分布图
图5中可以看出,处于层状较硬-坚硬碎屑岩组(Ⅳ)的地区,灾害点数量
最多,其次是块状坚硬侵入岩组(Ⅵ),这可能是由于这两种岩组分布面积较大,且受岩体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岩体极易风化,形成较厚的软
弱层,在地表径流等条件的干预下,使得岩土体强度降低,诱发地质灾害。
根据野外调查成果,在恩平市范围内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孕灾可溶性岩主要
为石炭系石磴子组(C1s)白云质灰岩、含炭质灰岩,经钻探揭露,岩面溶蚀明显,往往形成较多的溶隙,有利于地下水的流通,易形成溶洞或溶沟,整体岩溶
发育中等。
当上覆盖层为粉质粘土层时,土体易流失,易发生岩溶地面塌陷。
区
内的石炭系石磴子组灰岩,是岩溶发育的物质基础,是岩溶地面塌陷形成的基本
条件之一,上部覆盖第四系,属砂、砾石、粘土多层土体(Ⅰ)中下伏隐伏岩溶
的区域(见图6)。
4.4、致塌致滑构造分析
4.4.1、斜坡构造
通过对恩平市斜坡进行逐坡段调查研究,斜坡结构类型以及地层岩性组合是
斜坡失稳的基础,它不但控制着滑动面的位置和产状,还影响着斜坡失稳的破坏
模式,尤其是一些易滑地层在斜坡结构中更是构成了滑坡成灾模式的复杂性。
斜
坡结构类型与岩土体特征往往决定着斜坡变形破坏的类型、规模和数量。
斜坡地
形起伏及展布,岩性基覆界面和优势结构面与坡面组合关系等因素均可成为斜坡
失稳破坏的重要因素。
岩质斜坡根据基岩层面倾向与地形坡向组合关系分为顺向、斜向、逆向3类。
根据统计,恩平市50处历史已发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土质斜坡中,共有35处,
占总数的70.00%;其次为岩土复合斜坡,有13处,占26.00%;岩质斜坡,有2处,占总数的4.00%。
按单灾种统计,滑坡主要发生在粘性土类斜坡中,有13处,占滑坡总数的76.47%,其次为复合斜坡4处,占滑坡总数的23.53%,岩土复合
斜坡下部岩层多为顺向;崩塌也主要发生在粘性土类斜坡中,有18处,占崩塌
总数的62.07%,其次为复合坡有9处,占崩塌总数的31.03%,岩土复合斜坡下
部岩层多为顺向。
4.4.2、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力、外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变位,从而形成诸多如褶皱、节理、断裂、劈裂以及其他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等组
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
恩平市构造主要为华力西—印支期构造层、燕山期构造层,印支运动形成各种过渡性的褶皱和断裂,主要是北东或近南北向,部分为东西向
及北西向的短轴向斜或背斜,其特点是沿横向及顺走向都延伸不远,即被北东向
及北西向两组断裂系统互相交切割,形成几何状断块。
其中恩苍大断裂在印支运
动形成之后一直起着控制构造作用,燕山运动阶段形成与印支断裂构造平行的北
北东向开恩断陷。
研究区内断裂构造发育,按断裂构造产出形态可分为北北东向、近南北向和北西向三组,以北北东向断裂为主,其中恩苍大断裂属区域性断裂,
具体主要断裂有北东向海陵—苍城断裂、均安断裂、塘坪断裂、大带头断裂、大
沙断裂,东西向的中兴里断裂及南北向那吉断裂等。
图7断裂缓冲距离与斜坡类灾点发生频率相关图图8断裂与斜坡类灾点空间分布图
由图7、图8可以看出,处于距断裂300m以外区域灾害点数量最多,这可能与300m以外面积大较大有关,并且断裂所处300m以内范围多为沟谷,一般较少人到达,即使发生地质灾害也不易被发现,但整体上灾害点基本上分布于断裂较为密集的区域,尤其在断裂构造交错地带,地质灾害较为发育,因此,说明区域地质构造对地质灾害的形成发育有一定影响。
根据收集资料显示,恩平市隐伏岩溶区呈北东向分布,与恩平市恩平—新丰断裂带分布位置及展布方向均一致,在断裂构造的影响范围内,可溶岩岩体破碎和节理裂隙发育,是地下水运移的主要通道,有利于地下水的侵蚀运移,地下水活动强烈,控制了岩溶空间分布和发育速度,沿断裂走向形成岩溶发育区,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岩溶地面塌陷的发生。
综上,恩平市斜坡类及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发育均与区域性地质构造存在一定的联系。
5、结论
1、根据研究区内已有的地质资料研究分析:恩平市境内地质灾害及隐患发育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斜坡类地质灾害在丘陵地带,低丘陵一带灾害点数量最多规模以小型为主,灾害发生时间主要为4~9月份;地面塌陷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中部恩城街道、圣堂交界处隐伏岩溶区,东北部牛江
与沙湖交界周边隐伏岩溶区及南部横陂西联、白银村隐伏岩溶区,还与恩平—新丰断裂带展布区域相关。
2、研究内地质灾害孕育条件按单因素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为:人类工程活动、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岩土体类型、致塌致滑构造、降雨,其中人类工程活动是致灾的主因,该因素所致的地灾占比为86.49%,在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工作过程中应重点对工程建设进行防范,加强相关的配套治理防护措施。
3、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的早期识别和排查,后期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及治理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可为同行在具有相似地质背景的地区进行孕灾地质条件调查和研究方面的工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韶关地质工程勘察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恩平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1:50000)[R].2022,广东韶关.
[2]罗承,陈廷芳等.江油市地质灾害时空分布规律和孕灾环境研究[J].人民长江,2019,50(12):95-100.
[3]袁玉华,曾洋等.武当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灾害形成条件研究[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7,31(3):321-326.
[4]张佳文,陈连进等.环泉州湾地质灾害风险评估[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2,29(1):1-7.
[5]杨强,王高峰等.白龙江舟曲段泥石流孕灾条件及发育特征分析[J].城市地质,2022,17(1):43-49.
[6]郭芳芳,杨农等.地形起伏度和坡度分析在区域滑坡灾害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2008,35(1):13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