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高考历史:第五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新中国的外交 单元整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 ①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 主义国家的矛盾。②资 矛 ②战胜国之间的矛盾。③帝 本 主 义 国 家 之 间 的 矛 盾 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 盾。③社会主义国家之 国家的矛盾 间的矛盾。④资本主义 与第三世界的矛盾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次建交热潮及其原因比较
项目 新中国成立初期 20世纪70年代
先是同苏联和欧亚社会主义国家建 交,继而同印度、缅甸、瑞典、瑞士 等国建交。到新中国成立一周年时, 表现 已 同 17 个 国 家 建 立 了 外 交 关 系 , 荷 兰、英国等 8 个西方国家承认了新中 国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坚定地 原因 站 在 以 苏 联 为 首 的 社 会 主 义 阵 营 一 边,同时采取了团结世界各国人民的 方针
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20 世纪 70 年代,随着国际格局的变
“冷战”时期,美苏意识形态方面的矛 化,美苏争霸的态势互换,中国调整 盾和国家利益方面的冲突不断加剧,局 对外政策,先后同日本、美国建立起
部地区爆发了热战
两极格局瓦解: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
正常的友好关系
随着两极格局的结束,中国出于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采取“全 方位”不结盟的无敌国外交政策
束,“一超多强”的局面出现,世界政
治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史学前沿〕
(一)关于“冷战”起源的史学观点
(1)美国外交史学界具有权威地位的盖迪斯在20世纪90年代发表的一系列文 章,尤其是在《我们现在知道了》一书中,将“冷战”发生的责任放到了苏联 与斯大林的身上,他认为,斯大林作为一个信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领袖, “从未放弃过关于‘世界革命’的最终理念”,在战后苏联对外政策行为的实 际发展中,这种理念又同因战争结果而大大加强的扩展苏联国际权力地位必要 性的信念结合起来,形成了苏联对外政策与安全战略的进攻性特征。盖迪斯提 出,“冷战”是同斯大林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没有斯大林的存在,也许
根本就不会有“冷战”的发生。通过这样的提法,盖迪斯实际上已将“冷战”
发生过程中的领导人个性等历史偶然性因素放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
(2)著名挪威学者伦德斯塔德却明确提出,盖迪斯关于应将“冷战”的主要
责任归之于苏联及斯大林的看法,“走得太远”,缺乏说服力。
(3)俄国学者弗拉迪斯拉夫·祖博克和康斯坦丁·普列沙科夫则认为,从“冷 战”时期出现的大量俄方新资料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斯大林面临的 主要挑战是苏联的生存与发展。因而他的初衷并不是单方面地、不受限制地推 行扩张政策,而是希望避免同西方国家发生冲突:为了建立苏联自身势力范围
多极化趋势 1991 年至今 苏联解体,世界力量 对比发生变化 “一超多强”: 美、欧、中、日、俄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演 变 过 程
雅尔塔体系
多极化趋势 ① 出 现 : 20 世 纪 70 年代。 ②加强: 1991 年 两 极 格 局 瓦 解后
①确立:1919~1922年。 ① 形 成 : 1943 ~ 1955 ②调整:1924、1925年。 年。 ③ 瓦 解 : 1931 、 1933 、 ②冲击: 20 世纪六七十 1935、1936年。 年代。 ④崩溃:1939年 ③瓦解:1991年
二战后,美苏从战时的盟友变成了对手, 新中国成立初期,鉴于美苏两极
美 国 提 出 “ 杜 鲁 门 主 义 ” “ 马 歇 尔 计 格局的形成,中国采取了“一边 划 ” , 推 行 “ 冷 战 ” 政 策 。 “ 北 约 ” 和 倒”的外交策略 “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两极格局的演变 美苏争霸:
必修一
第五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的多极化趋势和新中国的外交
单元整合
〔时空坐标〕
一、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二、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
〔体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 阶段 二战后至20世 纪50年代中期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20 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20世纪80年代末 90年代初至今 两极格局崩溃,多极化趋
世界 两 极 对 峙 格 局 两 极 格 局 下 , 表 现 出 多 势加强,暂时表现为“—超 格局 形成 极化趋势 多强”
阶 段 主 要 表 现
二战后至20世 纪50年代中期 “铁幕”演说、杜 鲁门主义、马歇尔 计划、北约;共产 党和工人党情报 局、经互会、华约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20世 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二、20世纪世界格局的比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时间 1919~1939 年 1945~1991 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帝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世 背景 国主义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主要 英法(主宰世界) 美苏 国家 美日(在亚太争夺) 形成 德黑兰会议、 雅尔塔会议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方式 等 ①凡尔赛体系:5 个条约。①处置战败国。 ②重划欧 内容 ②华盛顿体系:3 个条约 亚版图。③建立联合国 组织 国联 联合国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 实质 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 体系
在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 后,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 了外交关系,在国际上再次掀 起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破了 美国孤立、遏制中国的外交僵 局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第三世 界国家的支持,中国恢复了在 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 的改善及中日建交的推动
[横向比较]
两极格局的演变及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两极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的形成: 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末 90年代初至今
欧洲共同体形成;日本成 为世界经济大国并谋求政 治大国地位;中国振兴以 及不结盟运动兴起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 国、欧盟、日本呈三足鼎 立之势;俄罗斯走出低 谷;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是两极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
认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识 新的国际格局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但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多极化趋势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并解决国际事务中的争端,斯大林甚至将与西方国家进行合作作为当务之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