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感染后至症状出现前排毒 (2)病原携带者 病愈后病原携带者:症状消失后排毒
健康病原携带者:没有患过该传染病却能排毒
2、传播途径与传播方式
传播途径 (1)概念:病原微生物由病原体排出后,经一定的方式在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历 的路径。
(2)传播途径可分为2个阶段: 第一阶段:病原微生物排出后至刚接触到被感染动物(空气、水源、土壤等) 第二阶段:病原微生物从接触到易感动物后到侵入体内组织器官(消化道、呼
第二节、兽医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一、兽医流行病学概念
兽医流行病学主要研究动物群体间疾病死亡频率分布及其决定因素 的科学。
研究范围:动物群体中的一切疾病 研究对象:动物群体 主要方法:调查研究、收集、分析和解释资料,并作生理学推断 任务:确定病因,阐明分布规律、制定对策
二、兽医流行病学在动物防疫中的作用
表现形式
发病动物数
时间
发病范围
举例
散发性
不多
不定
零星病例
破伤风
地方流行性
比散发多
流行性
比较多
大流行性
很多
较短时间内
一定区域内, 传播范围不大
乡、镇、县、 省或更大范围
国家与国家之 间,非常广泛
猪丹毒、支原 体肺炎
鸡新城疫、口 蹄疫
禽流感、口蹄 疫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对病原微 生物的影
响
对传播媒 介的影响
(4)兽医监督与兽医卫生措施的计划 (5)生物制品和抗生素的使用计划
(二)区域性防疫计划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编好“基本情况” 第二,在拟定防疫措施的计划时,一方面应充分考虑到现有兽医的力 量及其技术水平,不要把经过的努力仍不可能办到的事情勉强写在计 划中;另一方面应估计到在开展预防工作过程中培养基层技术的力量 的可能性等 第三,拟定防疫措施计划时还要考虑应用新的科学成果,只有那些效 果良好而又符合经济原则的新成果才有价值推广。
吸道、皮肤黏膜)
(3)传播媒介:传染源将病原微生物传播给易感动物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称为传播 媒介。如:昆虫、鼠类、饲养员、饲料、饮水、空气、土壤等。
传播方式
概念:病原微生物由病原体排出后,经一定的传播途径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表现的
形式。
传播方式
垂直传播
经 经经
胎 卵产
盘 传道
传 播
播
传 播
水平传播
对动物的 影响
1、夏秋季节:细菌性疾病 较多 2、冬春季节:病毒性疾病 多件 3、口蹄疫每2-5年流行一次
(五)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
自然因素
• 1、对传染源 • 2、对传播媒介 • 3、对易感动物
社会因素
• 1、对传染源 • 2、对传播媒介 • 3、对易感动物
二、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
(一)概念 寄生生活:两个生物体之间的特殊生活方式,其中一种生物体生活在 另一种生物体的体表或体内,吸取营养,并造成损害的现象。 寄生虫:营寄生生活的动物为寄生虫。被寄生虫寄生的生物叫宿主。 寄生虫病: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
1、潜伏期: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开始至出现最初的症状(意义何 在?) 2、前驱期:自出现最初症状到出现主要症状为止 3、明显期:疾病出现全部典型、明显症状的时期 4、转归期:疾病的结束阶段(痊愈、不完全痊愈、死亡)
(四、)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规律性
表现形式根据发病率的高低和传播范围的大小可分为以下4种:
(三)比,用一个统计值A除于另外一个不包含A的统计值B之比,即 A/B。 (四)发病率,在一定时期内某病新病例的发生频率
(五)感染率,所有畜禽感染数量,包括隐性感染畜禽,占所有被检查的畜禽总数的 百分比。
(六)患病率,在一定时间内动物群体中存在某病的病例数与同时群体的平均数之比。
(七)死亡率,因病死亡的动物数占动物总数的百分比。
第四,在各种防疫工作的时间安排上,必须充分考虑到季节性的生产活 动,务使措施的实施和生产实际密切配合,避免冲突。 第五,计划初稿拟定后,应在本单位进行讨论,修订通过后,在征求有 关单位和农牧场的意见,最后报请上级审核批准。
(三)大型畜禽养殖场的防疫计划
1.大型畜禽养殖场的防疫计划的编制 (1)基本情况(2)预防接种计划(3)诊断性检疫计划(4)兽医监
亡率、病死率
???
四、兽医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的方法、步骤、内容
(一)调查分析方法:询问调查、现场查看、实验室检验、统计分析 (二)步骤和内容:
拟定流 行病学
表
确定调 查范围
座谈询 问
查看现 场
收集流 行病学 资料
实验室 检查
流行病 学分析
第三节、动物防疫计划
一、动物防疫措施的概念
在畜牧业生产实践中,养殖场或养殖专业户平时经常性进行 的、以预防畜禽疫病的发生为目的的一系列措施统称为防疫 措施。包括平时的预防措施和发生传染病时的扑灭措施。
补充宿主:幼虫发育期需在两种宿主体内寄生,对第一个中间宿主 起补充作用的宿主(补充宿主或第二中间宿主)
贮藏宿主:有些寄生虫的虫卵或幼虫可进入某种动物体内,在其体 内保持生命力和感染力,但不能继续发育,该动物称贮藏宿主
(三)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
1、机械性损伤:固着、移行、压迫、阻塞、破坏 2、营养消耗:抢夺营养、干扰代谢、影响消化吸收机能 3、毒素作用 4、引入病原性微生物
一防止饮水污染的措施1从畜禽的建筑方面防止饮水污染2注意保护水源3做好饮水卫生工作4定期检测水样5做好饮水的净化和消毒处理6做好污水处理与排放工作四防止饮水与饲料污染的措施第一控制饲料源头的污染第二控制加工过程中的污染第三饲料运输过程中的污染第四饲料销售过程中的污染第五饲料的霉变二防止饲料污染的措施1注意饲料的收贮2控制饲料原料的水分和温度控制饲料原料的污染首要问题就是控制饲料原料的水分和保藏时的湿度造成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的环境
(八)病死率,在一定时期内,因某病死亡的动物数占患该病动物总数的百分比。 (九)带菌率,携带某病原微生物的动物数占调查动物总数的比率。
某肉鸡场某鸡舍有30000只鸡,出现了传染性支气管炎,第一天发现患病 100只、感染200只、死亡20只;第二天新增病鸡300只、感染500只,死 亡100只;第三天新增病鸡500只、感染1000只、死亡300只。计算各天的 发病率、感染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
直
间
接
接
接
接
触
触
传
传
播
播
3、易感动物
易感性:对某种病原微生物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特性成 为易感性。 易感动物:有易感性的动物为易感动物。 影响动物易感性的因素:动物内在因素、外界因素、特异免疫状 态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缺一不可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动物
传染源 传染源
易感动物
传染源
传播途径
(三、)传染病的发展过程
二、畜禽饮水与饲料卫生的要求
(一)畜禽饮水的卫生要求 水是畜禽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在养分的消化吸收、代谢无的排
泄、血液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畜禽的而饮水卫生要求十分重 要,我国对畜禽的饮水水质的安全指标见课本28页表1-5. (二)畜禽饲料的卫生要求
(四)寄生虫感染宿主的途径
经口感 经皮肤
染
感染
接触感 经胎盘
染
感染
(五)影响畜禽寄生虫病的因素
1、宿主的防御能力 2、营养因素 3、年龄因素 4、易感动物群的范围
1、寄生虫生长生活环境 2、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对寄生虫病的影响 3、环境条件对畜禽健康与活动的影响
1、社会制度、生产力水平、 2、人民的经济、文化、科学技术水平 3、法律意识与贯彻执行法规的情况
第一天发病率=(100+20)(第一天新发病例数)/30000(畜群动物平均数)×100% 第一天感染率=(100+20+200)(感染传染病的动物数)/30000(检查总数)×100% 第一天患病率=(100+20)(第一天存在病例数)/30000(第一天动物暴露数)×100% 第一天死亡率=20(第一天死亡动物数)/30000(动物总数)×100% 第一天病死率=20(第一天死亡动物数)/(100+20)(第一天患病动物数)×100%
二、动物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动物防疫工作的方针:预防为主的方针 (二)动物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
1、依靠党和政府的领导原则:只有建立健全的各级动物防疫监督 机构,才能保证动物防疫措施的贯彻实施。
2、坚持专业防疫队伍与群众性防疫队伍相结合:由于动物防疫工 作牵扯面广,工作量大,分散性复杂,导致了必须依靠群众性防疫队伍。
3、严格执法、依法办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三、制定动物防疫计划的意义
防疫工作能否正常开展决定于防疫计划的拟定,好的计划能指导全盘 的防疫工作和体现流行病的地方特点。能促使疫情尽快缩小和消灭, 从而达到最高的防疫效果。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规划由国家制定;各养 殖根据国家和地方的防疫计划结合本厂的实际情况制定防疫计划。防 疫计划的好坏体现有关部门及兽医人员的工作质量和业务水平。 。
某肉鸡场某鸡舍有30000只鸡,出现了传染性支气管炎,第一天发现患病 100只、感染200只、死亡20只;第二天新增病鸡300只、感染500只,死 亡100只;第三天新增病鸡500只、感染1000只、死亡300只。计算各天的 发病率、感染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
请问第三天的发病率、 感染率、患病率、死
督和兽医卫生措施计划(5)生物制品和抗生素计划(6)普通药械使用 计划(7)经费预算 2、大型养殖场防疫计划编制的注意事项 (1)计划制定要有重点 (2)防疫计划要符合经济原则 (3)应注重防疫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
第四节 动物环境卫生
一、动物环境卫生的概念
环境:作用于家畜机体的一切外界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 方面。 动物的环境:是指动物周围空间对其生存和生产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 种种因素的总和。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和群体四个方面 动物环境卫生:动物所处的各种环境因素对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发生的 影响。 动物环境卫生学:研究外界环境因素对家畜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规律, 并依据这些规律制定相应的卫生学措施,保护和改造环境,增进家畜健 康提高其生命力的科学。
(二)寄生虫和宿主的类型
寄生虫的分类
生活方式
暂时性寄生虫:只在需求营养时接触宿主, 营短暂的寄生生活
永久性寄生虫:终生居住在宿主身上
寄生பைடு நூலகம்位
外寄生虫:寄生在皮肤表面、皮内或与体表相通的 腔、窦内。多为暂时性寄生虫。
内寄生虫:寄生在宿主的某些器官、组织上
寄生虫的类型
宿主的分类
终末宿主:成虫期或有性繁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中间宿主:幼虫期或无性繁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传染病的特性:a、由病原微生物引起 b、有一定的潜伏期 c、被感染的机体会发生特异性反应 d、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e、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f、耐过动物获得特异性免疫
(二、)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易感动物
1、传染源
被病原微生物感染并能排出病原微生物的动物,通常包括患病动物和病 原携带者。 (1)患病动物是重要的传染源
某肉鸡场某鸡舍有30000只鸡,出现了传染性支气管炎,第一天发现患病 100只、感染200只、死亡20只;第二天新增病鸡300只、感染500只,死 亡100只;第三天新增病鸡500只、感染1000只、死亡300只。计算各天的 发病率、感染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 第二天发病率=(300+100)(第二天新发病例数)/(30000-20-100)(畜群动物平均 数)×100% 第二天感染率=(300+500+100)(感染传染病的动物数)/(30000-20-100)(检查总 数)×100% 第二天患病率=(300+100)(第二天存在病例数)/(30000-20-100)(第二天动物总 数)×100% 第二天死亡率=100(第二天死亡动物数)/ (30000-20-100)(动物总数)×100% 第二天病死率=100(第二天死亡动物数)/(300+100)(第二天患病动物数)×100%
四、区域性动物防疫计划的编制
(一)区域性动物防疫计划的内容和范围 内容:包括一般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的预防、某些慢性传染病与寄
生虫的检疫及控制、遗留疫情的扑灭等工作。 (1)基本情况 简述所属地区与流行病学有关的自然概况和社会、 经济因素;畜牧业的经营管理,家畜家禽数目及饲养条件。 (2)预防接种计划 (3)诊断性检疫计划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第一节、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一、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一、)概念
1、感染
感染是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动物机体与侵入体内的病原微生物 相互斗争所表现的不同程度的感受过程。
三种表现形式:a、带菌、带毒现象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传染病)
2、传染病
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表现,
(一)确定已知病因的疾病来源 (二)研究未知疾病的防控对策 (三)获取有关疾病自然史的资料 (四)制定疫病监测和防控计划 (五)估计疾病防控的经济影响
三、常用的度量
(一)数,即数量,包括发病动物数、易感动物数、健康动物数、死 亡动物数、带菌动物数等。 (二)率,衡量一定时间内事件或发病动物出现频率的量度。
健康病原携带者:没有患过该传染病却能排毒
2、传播途径与传播方式
传播途径 (1)概念:病原微生物由病原体排出后,经一定的方式在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历 的路径。
(2)传播途径可分为2个阶段: 第一阶段:病原微生物排出后至刚接触到被感染动物(空气、水源、土壤等) 第二阶段:病原微生物从接触到易感动物后到侵入体内组织器官(消化道、呼
第二节、兽医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一、兽医流行病学概念
兽医流行病学主要研究动物群体间疾病死亡频率分布及其决定因素 的科学。
研究范围:动物群体中的一切疾病 研究对象:动物群体 主要方法:调查研究、收集、分析和解释资料,并作生理学推断 任务:确定病因,阐明分布规律、制定对策
二、兽医流行病学在动物防疫中的作用
表现形式
发病动物数
时间
发病范围
举例
散发性
不多
不定
零星病例
破伤风
地方流行性
比散发多
流行性
比较多
大流行性
很多
较短时间内
一定区域内, 传播范围不大
乡、镇、县、 省或更大范围
国家与国家之 间,非常广泛
猪丹毒、支原 体肺炎
鸡新城疫、口 蹄疫
禽流感、口蹄 疫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对病原微 生物的影
响
对传播媒 介的影响
(4)兽医监督与兽医卫生措施的计划 (5)生物制品和抗生素的使用计划
(二)区域性防疫计划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编好“基本情况” 第二,在拟定防疫措施的计划时,一方面应充分考虑到现有兽医的力 量及其技术水平,不要把经过的努力仍不可能办到的事情勉强写在计 划中;另一方面应估计到在开展预防工作过程中培养基层技术的力量 的可能性等 第三,拟定防疫措施计划时还要考虑应用新的科学成果,只有那些效 果良好而又符合经济原则的新成果才有价值推广。
吸道、皮肤黏膜)
(3)传播媒介:传染源将病原微生物传播给易感动物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称为传播 媒介。如:昆虫、鼠类、饲养员、饲料、饮水、空气、土壤等。
传播方式
概念:病原微生物由病原体排出后,经一定的传播途径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表现的
形式。
传播方式
垂直传播
经 经经
胎 卵产
盘 传道
传 播
播
传 播
水平传播
对动物的 影响
1、夏秋季节:细菌性疾病 较多 2、冬春季节:病毒性疾病 多件 3、口蹄疫每2-5年流行一次
(五)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
自然因素
• 1、对传染源 • 2、对传播媒介 • 3、对易感动物
社会因素
• 1、对传染源 • 2、对传播媒介 • 3、对易感动物
二、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
(一)概念 寄生生活:两个生物体之间的特殊生活方式,其中一种生物体生活在 另一种生物体的体表或体内,吸取营养,并造成损害的现象。 寄生虫:营寄生生活的动物为寄生虫。被寄生虫寄生的生物叫宿主。 寄生虫病: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
1、潜伏期: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开始至出现最初的症状(意义何 在?) 2、前驱期:自出现最初症状到出现主要症状为止 3、明显期:疾病出现全部典型、明显症状的时期 4、转归期:疾病的结束阶段(痊愈、不完全痊愈、死亡)
(四、)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规律性
表现形式根据发病率的高低和传播范围的大小可分为以下4种:
(三)比,用一个统计值A除于另外一个不包含A的统计值B之比,即 A/B。 (四)发病率,在一定时期内某病新病例的发生频率
(五)感染率,所有畜禽感染数量,包括隐性感染畜禽,占所有被检查的畜禽总数的 百分比。
(六)患病率,在一定时间内动物群体中存在某病的病例数与同时群体的平均数之比。
(七)死亡率,因病死亡的动物数占动物总数的百分比。
第四,在各种防疫工作的时间安排上,必须充分考虑到季节性的生产活 动,务使措施的实施和生产实际密切配合,避免冲突。 第五,计划初稿拟定后,应在本单位进行讨论,修订通过后,在征求有 关单位和农牧场的意见,最后报请上级审核批准。
(三)大型畜禽养殖场的防疫计划
1.大型畜禽养殖场的防疫计划的编制 (1)基本情况(2)预防接种计划(3)诊断性检疫计划(4)兽医监
亡率、病死率
???
四、兽医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的方法、步骤、内容
(一)调查分析方法:询问调查、现场查看、实验室检验、统计分析 (二)步骤和内容:
拟定流 行病学
表
确定调 查范围
座谈询 问
查看现 场
收集流 行病学 资料
实验室 检查
流行病 学分析
第三节、动物防疫计划
一、动物防疫措施的概念
在畜牧业生产实践中,养殖场或养殖专业户平时经常性进行 的、以预防畜禽疫病的发生为目的的一系列措施统称为防疫 措施。包括平时的预防措施和发生传染病时的扑灭措施。
补充宿主:幼虫发育期需在两种宿主体内寄生,对第一个中间宿主 起补充作用的宿主(补充宿主或第二中间宿主)
贮藏宿主:有些寄生虫的虫卵或幼虫可进入某种动物体内,在其体 内保持生命力和感染力,但不能继续发育,该动物称贮藏宿主
(三)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
1、机械性损伤:固着、移行、压迫、阻塞、破坏 2、营养消耗:抢夺营养、干扰代谢、影响消化吸收机能 3、毒素作用 4、引入病原性微生物
一防止饮水污染的措施1从畜禽的建筑方面防止饮水污染2注意保护水源3做好饮水卫生工作4定期检测水样5做好饮水的净化和消毒处理6做好污水处理与排放工作四防止饮水与饲料污染的措施第一控制饲料源头的污染第二控制加工过程中的污染第三饲料运输过程中的污染第四饲料销售过程中的污染第五饲料的霉变二防止饲料污染的措施1注意饲料的收贮2控制饲料原料的水分和温度控制饲料原料的污染首要问题就是控制饲料原料的水分和保藏时的湿度造成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的环境
(八)病死率,在一定时期内,因某病死亡的动物数占患该病动物总数的百分比。 (九)带菌率,携带某病原微生物的动物数占调查动物总数的比率。
某肉鸡场某鸡舍有30000只鸡,出现了传染性支气管炎,第一天发现患病 100只、感染200只、死亡20只;第二天新增病鸡300只、感染500只,死 亡100只;第三天新增病鸡500只、感染1000只、死亡300只。计算各天的 发病率、感染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
直
间
接
接
接
接
触
触
传
传
播
播
3、易感动物
易感性:对某种病原微生物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特性成 为易感性。 易感动物:有易感性的动物为易感动物。 影响动物易感性的因素:动物内在因素、外界因素、特异免疫状 态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缺一不可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动物
传染源 传染源
易感动物
传染源
传播途径
(三、)传染病的发展过程
二、畜禽饮水与饲料卫生的要求
(一)畜禽饮水的卫生要求 水是畜禽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在养分的消化吸收、代谢无的排
泄、血液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畜禽的而饮水卫生要求十分重 要,我国对畜禽的饮水水质的安全指标见课本28页表1-5. (二)畜禽饲料的卫生要求
(四)寄生虫感染宿主的途径
经口感 经皮肤
染
感染
接触感 经胎盘
染
感染
(五)影响畜禽寄生虫病的因素
1、宿主的防御能力 2、营养因素 3、年龄因素 4、易感动物群的范围
1、寄生虫生长生活环境 2、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对寄生虫病的影响 3、环境条件对畜禽健康与活动的影响
1、社会制度、生产力水平、 2、人民的经济、文化、科学技术水平 3、法律意识与贯彻执行法规的情况
第一天发病率=(100+20)(第一天新发病例数)/30000(畜群动物平均数)×100% 第一天感染率=(100+20+200)(感染传染病的动物数)/30000(检查总数)×100% 第一天患病率=(100+20)(第一天存在病例数)/30000(第一天动物暴露数)×100% 第一天死亡率=20(第一天死亡动物数)/30000(动物总数)×100% 第一天病死率=20(第一天死亡动物数)/(100+20)(第一天患病动物数)×100%
二、动物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动物防疫工作的方针:预防为主的方针 (二)动物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
1、依靠党和政府的领导原则:只有建立健全的各级动物防疫监督 机构,才能保证动物防疫措施的贯彻实施。
2、坚持专业防疫队伍与群众性防疫队伍相结合:由于动物防疫工 作牵扯面广,工作量大,分散性复杂,导致了必须依靠群众性防疫队伍。
3、严格执法、依法办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三、制定动物防疫计划的意义
防疫工作能否正常开展决定于防疫计划的拟定,好的计划能指导全盘 的防疫工作和体现流行病的地方特点。能促使疫情尽快缩小和消灭, 从而达到最高的防疫效果。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规划由国家制定;各养 殖根据国家和地方的防疫计划结合本厂的实际情况制定防疫计划。防 疫计划的好坏体现有关部门及兽医人员的工作质量和业务水平。 。
某肉鸡场某鸡舍有30000只鸡,出现了传染性支气管炎,第一天发现患病 100只、感染200只、死亡20只;第二天新增病鸡300只、感染500只,死 亡100只;第三天新增病鸡500只、感染1000只、死亡300只。计算各天的 发病率、感染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
请问第三天的发病率、 感染率、患病率、死
督和兽医卫生措施计划(5)生物制品和抗生素计划(6)普通药械使用 计划(7)经费预算 2、大型养殖场防疫计划编制的注意事项 (1)计划制定要有重点 (2)防疫计划要符合经济原则 (3)应注重防疫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
第四节 动物环境卫生
一、动物环境卫生的概念
环境:作用于家畜机体的一切外界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 方面。 动物的环境:是指动物周围空间对其生存和生产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 种种因素的总和。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和群体四个方面 动物环境卫生:动物所处的各种环境因素对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发生的 影响。 动物环境卫生学:研究外界环境因素对家畜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规律, 并依据这些规律制定相应的卫生学措施,保护和改造环境,增进家畜健 康提高其生命力的科学。
(二)寄生虫和宿主的类型
寄生虫的分类
生活方式
暂时性寄生虫:只在需求营养时接触宿主, 营短暂的寄生生活
永久性寄生虫:终生居住在宿主身上
寄生பைடு நூலகம்位
外寄生虫:寄生在皮肤表面、皮内或与体表相通的 腔、窦内。多为暂时性寄生虫。
内寄生虫:寄生在宿主的某些器官、组织上
寄生虫的类型
宿主的分类
终末宿主:成虫期或有性繁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中间宿主:幼虫期或无性繁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传染病的特性:a、由病原微生物引起 b、有一定的潜伏期 c、被感染的机体会发生特异性反应 d、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e、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f、耐过动物获得特异性免疫
(二、)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易感动物
1、传染源
被病原微生物感染并能排出病原微生物的动物,通常包括患病动物和病 原携带者。 (1)患病动物是重要的传染源
某肉鸡场某鸡舍有30000只鸡,出现了传染性支气管炎,第一天发现患病 100只、感染200只、死亡20只;第二天新增病鸡300只、感染500只,死 亡100只;第三天新增病鸡500只、感染1000只、死亡300只。计算各天的 发病率、感染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 第二天发病率=(300+100)(第二天新发病例数)/(30000-20-100)(畜群动物平均 数)×100% 第二天感染率=(300+500+100)(感染传染病的动物数)/(30000-20-100)(检查总 数)×100% 第二天患病率=(300+100)(第二天存在病例数)/(30000-20-100)(第二天动物总 数)×100% 第二天死亡率=100(第二天死亡动物数)/ (30000-20-100)(动物总数)×100% 第二天病死率=100(第二天死亡动物数)/(300+100)(第二天患病动物数)×100%
四、区域性动物防疫计划的编制
(一)区域性动物防疫计划的内容和范围 内容:包括一般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的预防、某些慢性传染病与寄
生虫的检疫及控制、遗留疫情的扑灭等工作。 (1)基本情况 简述所属地区与流行病学有关的自然概况和社会、 经济因素;畜牧业的经营管理,家畜家禽数目及饲养条件。 (2)预防接种计划 (3)诊断性检疫计划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第一节、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一、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一、)概念
1、感染
感染是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动物机体与侵入体内的病原微生物 相互斗争所表现的不同程度的感受过程。
三种表现形式:a、带菌、带毒现象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传染病)
2、传染病
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表现,
(一)确定已知病因的疾病来源 (二)研究未知疾病的防控对策 (三)获取有关疾病自然史的资料 (四)制定疫病监测和防控计划 (五)估计疾病防控的经济影响
三、常用的度量
(一)数,即数量,包括发病动物数、易感动物数、健康动物数、死 亡动物数、带菌动物数等。 (二)率,衡量一定时间内事件或发病动物出现频率的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