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动机对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论
1.1 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投资、消费和国际贸易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高度依赖与国际贸易,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投资过热、外汇储备增长率居高不下。
同时,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内需的低迷。
尽管国家采取了多种经济刺激措施,如央行连续多次降低存贷款利率等,但是,居民储蓄存款依然不断高企。
如此巨大规模的储蓄如果能有效的转化为消费和投资,将会给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动力,否则如此巨大的储蓄将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包袱,使得经济走向恶性循环。
因此如何降居民低储蓄,刺激居民消费一直是我国学术界和经济管理部门研究的重点。
国内需求的低迷己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地发展,如果从根本上弄清楚这背后的原因,必然会使我国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居民的储蓄率居高不下,储蓄增长率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而在中国,金融资产持有约占中国居民储蓄的75%,而中国居民金融资产中银行存款的比例约为60%-70%(孙凤和王玉华,2001)。
截至2008年底,中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到21.79万亿,同比增长26.3%。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与GDP的比率不断上升,到2000年以后,该比率已经超过了惊人的60%。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的不断转换,储蓄的含义已经和其最原始的定义,即“消费后的剩余”慢慢转变为消费者主动的有意识的为了应对未来收支不确定性而进行的财富的贮藏行为。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现实观测到的现象来看,中国的居民存在很强的预防性储蓄倾向,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渐取消了福利分房,医疗改革和教育改革使得居民的负担不断加重,其次,我国现阶段还没有完全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体制,这对于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我国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特别是在社会保障体系覆盖率低下,商业保险制度发展滞后的情况下,居民为了“防老”而进行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十分强烈。
图1-1 我国GDP增长率与居民储蓄增长的比较(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9)
从历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的GDP增长81.5倍,而同期的居民储蓄余额增长却达到了1033.6倍,远远超过GDP增长的速度,从居民储蓄存款的结构性来看,在居民储蓄中,定期存款所占比例比较大,这表明中国居民试图通过定期存款来应对未来所面临的不确定性,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中国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出现的总需求不足,居民储蓄高速扩张的现象,而背后的原因就是中国居民为了预防未来的不确定而增加了“预防性储蓄”。
表1-1显示的是中国人民银行2000-2002年对于居民储蓄动机调查问卷的结果。
该调查很好的支持了本文之前关于教育、住房和医疗支出是我国居民最重要的储
蓄动机。
图1-2 储蓄存款总额和定期存款总额的比较(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9)
表1-1 中国居民储蓄动机调查
2002
2004
2001
储蓄动机 2000
25.0
14.1
24.0
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动机 22.1
18.9
19.6
教育费 18.0
19.1
12.1
11.8
13.0
买房或者装修 13.7
10.1
-
10.6
购买大件 11.0
10.8
-
10.4
其他 11.1
-
8.9
9.5
生意周转 9.7
-
4.9
5.4
购买其他金融资产 6.4
-
5.1
获得利息 5.1
5.1
-
3.5
购买汽车 3.2
3.1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2000-2002年储蓄动机调查问卷(数字为百分比)。
注:由于2002年以后,央行对于消费者储蓄动机的调查数据不可得,因此此处之列举了截
至到2004年四季度的调查数据
在如何减少预防性动机造成的超额储蓄方面,最关键的就是如何降低消费者
支出的不确定问题。
由于我国的预防性储蓄与医疗、教育以及住房等消费开支密
切相连,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得出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建议。
而迄今
为止,国外的相关研究基本上主要关注养老、医疗以及失业问题。
而本文主要考
察的是前两者。
在养老问题上,King与Dicks-Mireaux(1982)从加拿大的微观数
据出发,使用储蓄的存量概念和未来收益的贴现值分别与持久性收入相比,然后
利用这两个比率作为解释变量建立模型。
此后的一些研究中也推广了这种方法,
如Hubbard(1986),以及Samwick(1997)。
Attanasio与Brugiavini(2003)严格地推
导出一个能够比较深入刻画储蓄与养老金之间的替代性的简单的数理模型,从中可以看出这两个变量之间的负向相关性。
在医疗保险或保障方面,Kotlihoff(1989)的研究从经典的经济理论出发,通过一些理论假设把医疗开支问题加入消费研究的框架。
他们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还过于抽象,距离经验研究尚存在较长的一段路要走。
第二类研究方法则是脱离经典的经济理论框架,单从经济计量方法入手开展研究;但是这类研究对数据的要求比较高。
本文的选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的研究比较注重理论与实证的结合,首要要理清理论上的因果关系,然后在理论的基础上对于当前的国情作出一个比较准备的描述与判断,然后在得出一个基础性的结论,然后再使用计量模型对问题进行解释,最后得出结论及政策建议,即按照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研究。
本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为什么我们的居民会储蓄那么多,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本文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由于支出不确定带来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缓冲储备模型,来解释居民的高储蓄,然后根据结果提出一些降低储蓄,提高消费的建议和措施,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有机的结合起来。
根据上述研究思路,本文的结构主要分成如下几部分,首先是关于预防性储蓄方面的文献综述,主要阐述储蓄理论的发展过程,包括最早的生命周期理论等。
第二部分展开并详细阐述预防性储蓄的理论基础,通过介绍Leland、Kimball的早期预防性储蓄理论引出缓冲储备理论。
第三部分,本文开始定性的考察我国居民预防性储蓄的主要的驱动因素,从此缩小研究的范围,为下一部分的研究提供基础。
而第四部分是本文的核心,该部分的分析以缓冲储备模型为主要的理论依旧,将不确定性引入分析的框架,在对该理论进行详细阐释之后,引入实证计量模型,并在计算不确定性的时候,通过运用核密度估计的方法估计各类消费支出的分布并以此确定消费者面临的不确定性,最后定量的考察了,消费者面临的主要不确定因素对于消费者预防性储蓄的影响。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
1、本文在研究预防性储蓄的时候运用了缓冲储备理论,由于国内外一直以来的该类研究一般都建立在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之上的,而且国内学术界对该理论的研究还停留在不叫早期的阶段,因此使用该类理论的研究还十分少见。
2、关于不确定性的描述方面,国内的研究更多的是运用消费者一段时期内,支出的样本方差来近似模拟,而本文采用了Carroll和Samwick(1998)提出的不确定性计量方法,分别使用消费支出核方差,消费支出自然对数核方差以及消费支出自然对数核方差的自然对数来表示消费者面临的不确定性。
1.2 课题研究目的
预防性储蓄在我国的研究进展一直是与现实经济问题紧密相连的,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总量不断攀升,而同时居民的储蓄存款总额也不断刷新纪录,丝毫没有减退的迹象。
特别是在本文研究的第一个时间段中(1995-2002),中国经济正好经历“软着陆”经济处于通货紧缩当中,央行在当时连续7次调低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刺激消费,减少储蓄,然而结果却换来不断攀升的居民储蓄,而且规模如此巨大,到2002年末,中国的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已经达到了8.69万亿元,占当年GDP的72.23%,人均储蓄余额也已达到了7340元,如能将如此巨大的储蓄转化成消费的话,这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将是一剂“强心针”,否则任由储蓄不断增长,经济增长将会陷入恶性循环。
预防性储蓄假说认为,居民对于未来收入支出的不确定性是导致居民进行预防性储蓄的重要动机。
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阶段,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微观层面的不确定性因素十分突出。
特别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比如计划经济时期由政府以及国有企业负担的职工养老、住房、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正逐步走向市场化,从而增加了城市居民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最终强化了居民预防性储蓄的动机。
在中国居民储蓄存款持续走高的现象中,由于未来收入支出不确定性即预防性动机引起的储蓄增加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它与不断增长的居民储蓄存款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联;政府到底应该采取怎样的宏观政策才能真正有效降低居民储蓄动机,从而将大量的居民存款转化为投资和消费,刺激经济持续、将康增长。
预防性储蓄理论为研究这些政治经济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思路。
目前,中国经济正经历艰难转型时期,单一出口驱动型经济以及投资拉动型经济发展已经不可持续,中国经济需要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首先就要弄清楚居民为何要储蓄,只有找到了背后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事半功倍。
到目前为止己,经有很多的中国经济学者在传统的预防性储蓄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国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大多都是建立在早期的以生命周期理论之上的,由于很多原因,这些学者很少能得出比较统一的结论。
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理论基础不统一,迄今为止的好多研究都是建立在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之上的,但是,关于储蓄的研究还存在很多不一致的观点,此外,
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以及我国特有各种经济制度导致西方
的研究方法不能很好的运用于中国的实际。
因此这些研究很难得到
比较统一的结果。
2)关于数据的选取。
由于在研究储蓄的时候,大家在对于不确定性的度量和替代变量的选取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导致结果出现偏差。
此
外关于数据时间段的选取也存在较大的差别,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研
究结果的准确性与一致性。
本文的研究也是建立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同时本文尝试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去研究和解决居民储蓄的问题。
本文的研究以城乡居民的储蓄数据为中心,结合主流的储蓄理论模型以及通用的计量软件对所收集的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由于西藏的数据不完整,因此没有加入到样本中,而重庆和四川的数据为何并数据),的宏观数据进行模拟与分析找出问题的答案。
本次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如下:
1)经济学对于预防性储蓄的研究已经较多,但是很难得出统一的结论,究其原因可能是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下存在较大差异,而且在模型选取和数据处理上存在不同。
我国从90年代中期储蓄开始超常增长,因此本文选取的数据范围是从1995年到2008年,分析中将对这个时间段的数据分成两段,原因如下:1995-2002这个时间段,由于这段时间正好是中国经济正好从经济过热到“软着陆”,央行连续7次降息,但是还是不能有效减少储蓄,刺激消费,此外,2002年之前,房地产市场没有完善,特别是房地产商业借贷没有完善,这对于居民在住房支出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2003-2008这段时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逐步完善,买房可以贷款使得消费者对于住房性支出的不确定性下降,而且教育制度和医疗的改革也减小了对消费者支出的不确定性,而且此期间还发生了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综上原因,本文选择了这样的分段方法,期望得到一个有比较且比较有说服力的结果。
2)一些国内的经济学者对于预防性储蓄的研究中,一般将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看作是预防性动机的原因,但是他们往往没有将支出的不确定性加入进模型,本文将考察支出的不确定性对于预防性储蓄的影响以及不同的消费支出(教育、医疗、住房等)对于预防性储蓄的冲击,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是结论更有说服力。
3)本问还将结合中国近年来在经济和制度建设的现状,来分析问题,希望对刺激消费,降低储蓄,以及扩大内需提供帮助。
4)此外,本文希望通过搜集资料,调查研究撰写论文的一整个过程,系统的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再次基础上,我还想通过学习新的计量知识来扩充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
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预防性储蓄文献综述
在开始介绍储蓄理论之前,先大致的解释一下一些即在下文中即将提到的概念:居民储蓄是指一定时期内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减去消费后的结余,其主要的表现形式为对于各种(实物的和金融的)资产的持有,当前,银行储蓄存款是中国居民储蓄的主要形式。
预防性储蓄是指风险厌恶(risk aversion)的消费者为了预防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而减小当期消费水平,同时增加当期储蓄的经济现象,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收入和支出的波动。
预防性储蓄理论是对于近些年来研究储蓄的主要理论框架即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模型的一个重要的扩充,强调居民的储蓄不仅仅是为了在生命周期内优化配置其资源,同时也是应对对自己所面临的未来的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
预防性理论背后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在一定程度上,不确定性与财富积累之间存在某种正相关关系,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越高,则居民手中积聚的财富就越多。
1.3.1 国外储蓄理论的发展
从宏观经济学角度来说,消费函数理论可以分为收入确定下的消费理论和收入不确定性下的消费理论。
前者包括: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以及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收入不确定性下的消费理论主要包括:Hall的随机游走假说,Leland提出并经过Kimball, Carroll等人发展的预防性储蓄动机理论,Deaton提出的并由Carroll完善的缓冲储备假说,流动性约束假说以及λ假说等。
一开始,储蓄仅仅是被当作是消费的另一面来研究的,宏观经济学从设立以来就一直很重视对于消费的研究,因为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几乎是所有经济体增长的“三驾马车”,从凯恩斯开始,一系列的经典理论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
此后的经济增长理论,如索洛(1956)以及后来的拉姆塞-卡斯-库普曼(1965)模型以及此后的内生增长理论都将储蓄率当做一个十分重要的变量。
而宏观经济学真正的开始单独研究储蓄问题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最早从Sandmo(1970),Juster(1975)等开始到后期的Cook(1995),Lantz(2001)等从理论和模型上对储蓄理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对预防性储蓄的研究开始兴起,其实最早发现预防性储蓄的是Friedman(1957),他发现许多证据证明当消费者的职业面对更有风险的收入时,他们将储蓄更多,这与预防性储蓄理论完全一致。
而首次提出预防
性储蓄模型的是Leland(1968),他定义预防性储蓄为:由未来收入的不确定而引发的额外储蓄。
从此以后,许多经济学家,都相继提出自己的关于这方面的理论,比如Zeldes(1986)提出若消费者存在预防性储蓄动机,那么通过的适当的税收政策减少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有利于提高现期消费。
Kimball(1989)初步的探讨了如何在不确定下选择最优消费和储蓄的问题,以及Caballero(1990)讨论了在收入不确定性下,预防性动机如何影响财富积累过程,同时也指出,在特定条件下,减少不确定性不仅可以提高当期消费,而且还可以增加下一代消费者的福利。
而Kimball(1990)年根据Arrow-Pratt的风险规避理论提出绝对谨慎系数以及相对谨慎系数的概念,从而使我们可以从微观角度来衡量经济主体在面临不确定性时的最优选择的程度。
缓冲储备模型理论是对于传统预防性储蓄理论的重要突破,。
它在理论在生命周期假说和持久收入假说的基础上,将不确定下消费者行为引入分析框架。
该理论还对目前的一些无法被经典消费模型所解释的现象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这些现象主要包括:收入和消费平行增长现象——即现实数据表明消费增长同收入增长在一年或更长时间内是非常接近的;消费与收入的偏离现象,即对单个家庭而言,消费经常偏离他们收入水平;消费者过多的持有流动性财富。
此后,预防性储蓄理论在实证检验上也产生了很多新的检验模型和结论,比如Dynan(1993)结合CRRA函数提出了消费增长率期望于消费增长率平方期望以及风险规避系数还有谨慎系数之间的计量模型,并且用家庭支出数据来模拟预防性储蓄,证明在流动性约束下,家庭储蓄的预防性储蓄倾向不是很明显。
此后Xu(1995)尝试了将流动性约束下的预防性储蓄分解,对计量模型作了新的尝试。
Daniel(1997)分析了预防性储蓄与经常帐户长期不平衡之间的关系。
Sarantis 与Stewart(2003)运用时间序列分析与面板数据分析技术对经济合作组织有关国家的宏观累加数据进行了研究。
最早使用缓冲储备模型来阐释预防性储蓄动机的是Deaton(1991),在他的基础上,Carroll(1992)完善了缓冲储备模型,并且对该模型进行了拓展,最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框架。
而这个新的理论框架为本文在研究我国居民高储蓄现象时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思路。
尤其是该理论的核心假设与我国居民面临的实际情况十分吻合,而且由于我国现时的社会福利制度的落后,居民收入的波动明显,甚至会出现零收入的情况,这些条件都说明缓冲储备模型比较适合解释当前我国居民预防性储蓄的问题。
1.3.2 国内储蓄理论的发展
由于中国经济社会的特性使得对于预防性储蓄的研究变得更加有现实意义,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猛,经济转型较快,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居民对于未来收支的不确定性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
因此近些年来,国内很多经济学家做了很多关于收入和支出不确定性与预防性储蓄相关领域的研究。
在实证分析方面宋铮(1999)分析了计划经济时期和转轨时期的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的变化。
他用居民收入的标准差作为不确定性的代表,对1985-1997年间中国城镇居民的宏观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在中国经济的转轨过程中,收入分配面临着巨大的改变,城镇居民开始面临健康、雇主满意程度和企业经营状况等个人风险,同时城镇居民还面临利率汇率、总需求疲软等系统性的风险。
因此,不断加强的不确定性将会使得城镇居民不得不进行较多的预防性储蓄以防范未来的收入支出的不确定性。
此外,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以及我国居民面临的流动性约束也对我国城镇居民的储蓄率的上升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住房、养老、医疗、就业和教育改革应尽快到位。
这篇论文的不足之处在于:其结论都是结合中国现实情况定性分析而得出的,没有定量分析和相应的数据支持。
龙志和与周浩明(2000)利用Dynan的理论框架以及计量方法,根据1991-1998年中国城镇居民的分地区数据(面板数据)和GMM估计方法分析了预防性动机对于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和储蓄的影响,得出中国城镇居民在1991年至1998年有着较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的结论,该时期内,中国城镇居民的相对谨慎系数约为5.2。
孙凤和王玉华利用1991—1998年的时间序列资料分析了中国城市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居民收支的不确定性对于当期消费有负面的影响,即中国居民储蓄行为中存在预防性储蓄动机,她们的研究方法是在生命周期假说的基础上引入预防性储蓄假说的分析框架,但是她们的估计方程没有理论上的支持。
而且她们将当前收入的某一固定比例作为未来收入的替代,这种假设的合理性也是值得商榷的。
综上所述,尽管国内在该领域已有若干较深入的研究成果,但与国际先
进该领域最前沿的研究相比,我国研究的整体水平还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
而中国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是在中国特有的制度改革中产生的,其强烈程度大大超出了任何西方国家。
因此,无论是为了提高国内该领域的研究水平,还是为了扩大我国内需的现实需要,本文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
第二章 储蓄理论发展
2.1 绝对收入假说与相对收入假说
凯恩斯提出,总体上来说,消费倾向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函数,因此而言,居民总消费主要取决于总收入。
而且,在短期内,一系列影响个人消费的主观因素是比较稳定的,实际消费与实际收入之间有稳定的函数关系。
随着消费者的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长。
但同时,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里强调:“无论从先验的人性看,或从经验中之具体事实看,有一个基本心理法则,我们可以确信不疑。
一般而论,当所得增加时,人们将增加其消费,但消费之增加,不若其所得增加之甚”。
这段话就是绝对消费理论的核心,这其中包含了两个重要的结论:
1)
消费者的当期消费和消费者的收入成正比关系 2) 随着收入增加,消费增加额小于收入的增加额
在该理论下,消费函数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t t C Y αβ=+ (2.1.1)
其中t C 为t 期的消费,
t Y 为t 期的绝对收入,0<β<1为边际消费倾向,且t t t t dC C dY Y <。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提出并解释了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其消费理论的政策含义十分简单,即要想增加消费就要增加居民收入,而增加边际消费倾向较高的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是最关键的。
绝对收入假说对消费行为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但却存在明显的缺陷:首先,它的建立完全没有将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和效用最大化原理纳入分析框架,没有充分的微观基础作为支撑。
其次,它并没有考虑利率以及未来收入不确定等因素对于当前消费的影响,该理论下的消费者行为更多的是“短视”的,预算约束只考虑了当期的因素,完全忽略了流动性约束和不确定性的影响。
自从凯恩斯提出绝对收入消费理论之后,许多的经济学家都开始着手研究消费者的当期消费与当期收入的关系。
但许多的研究结果却表明,与凯恩斯的说法相反,消费和当期收入间的关系并非一致同时两者的关系并不稳定。
杜森贝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