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美德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美德教育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新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出来,为学科教学增添了活力凸显了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初中历史学科而言渗透传统美德具有深刻的教学价值,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发展黄金时期,是养成个性品质的重要时期,此时学生具有更强的模仿性和教育性。

此时学生倘若被社会一些乌烟瘴气的社会不良风气所腐蚀,那么就会影响学生的社会思想和个人道德品质。

此时,学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教育。

将道德引入到课堂当中,真正做到寓美德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教学过程之中,依据青春期学生的身心发育规律进行引导教学,塑造了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体系。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美德教育的内涵
中国传统美德是我国五千年历代流传下来的中国瑰宝,是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其蕴含我国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民族精神,是将我国中华民族的“形”与“魂”有
效融合的结合体。

中国传统美德具有丰富的内涵,涉及到社会、生活、为人处世方方面面的内容。

在漫长的历史实践活动中积淀而成,具有属于中华民族独特的标记是国家长期繁荣发展和民族独立的重要文化支撑,在当今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传统美德内容丰富使得古代中国具有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的美誉。

历史是进行传统美德教学的主要载体,可以促进初中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体会传统美德,在良好的熏陶和长期的教学引导下初中学生的整体道德素养会有一个质的变化。

美德是一个人、一个国家道德素质的反应,中华民族讲求孝、礼、勤、诚、俭等优良品质,美德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方向。

基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进行引导教育意义重大,升华了初中学生的道德素质,为学生今后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初中的历史教材包含多种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和伟大民族精神的人物事迹,甄选了许多有见识,有谋略,有胆识的谋略家和军事家。

他们的胆识与知识以及爱国热情值得每一位初中生学习。

在新课改改革后,历史学科的美德教育被摆到了重要的教学地位,合理引导和强化教学关系着民族
精神、民族品质和道德素养的教育引导途径,拓展了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发展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初中历史学科新课程标准》中制定了详细的教育引导内容,要求历史教师不仅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授,还要以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道德素质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落实,真正把传统美德融入到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突出美德教育内容意义深远,旨在发扬传统美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培养高素质的时代新人,充分发挥了历史学科的教育引导功能,提升了学生的整体道德素质及我国的优良的道德品格、道德情操。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我国的传统美德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科学品格,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从而让学生敢于追求真理,献身于国家,成为受人尊敬的中国新青年。

美德教育和初中历史学科融为一体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第一,初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和个性独立的关键时期,面对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必须增强道德素质,重视传统美德的引导性教育有利于提升道德素质;第二,中国传统美德以孔子的儒家思想为代表,关系着民族精神、优良传统和道德品质等内容,初中学生在接触和感悟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了个人的自我完善;第三,传统美德的相关内容丰富了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初步接触传统美德和中国文化有利于增强文化意识,从而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有效地提升了初中历史学科的整体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第四,历史学科是培养学生爱国教育的重要学科。

因此初中历史老师在历史课堂当中,对学生进行传统道德教育是有必要的。

通过在历史课堂上讲一些爱国义士的历史事迹,能够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美德教育的有效策略
1.更新历史学科教学理念,增强教师整体素质。

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模式和教育理念的限制,课堂内容枯燥呆板教学模式老套,使得初中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极度缺乏,更新教学理念融入传统美德教育具有优化课堂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意义。

从老师层面来讲,一名历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对历史学科的人文性具有充足的把握,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保持持续性的学习,把握良好的机会,进行美德教育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其次,教师的教学综合素质和引导方法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创设一个符合初中学生历史兴趣的趣味性教学情境必须依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创设,创新教育方式融入中国传统美德教育的相关内容。

例如,有效的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必须打造一批高素质的教师人才,遵循科学有效的教学原则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提升传统美德,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

在初中历史学科的传统美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有效设计,创设一个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和自我反思,接触传统美德获得自我的有效思考。

以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典故为例,教师必须进行深度解析带领学生探究大禹身上所代表的传统美德,经过互动性的讨论教学让学生掌握了舍小家为大家、舍己为人和勇于承担责任的传统美德,触动了学生的心弦,提升了历史学科的整体教育质量。

2.深度挖掘历史教材美德,有效渗透传统文化。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许多多英雄人物,他们或者是爱民爱国、或者是专注于某一项事情坚持到底,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画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深度挖掘初中历史学科的美德内容有利于更好的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面对初中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习特点教师必须进行精细化的教学设计,依据历史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来制定合理高效的教学模式,不断增添传统美德于历史知识和教学活动之中,引经据典提升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文化感知力,从而全
面提升传统美德的教育教学水平。

以历史教材内容作为教育切入点使得美德教育效率提升,初中学生会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进行了实际生活过程中的有效践行。

例如,教师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入具有爱国情怀的民族英雄人物进行教学引导,促进初中学生了解人物具备的民族美德从而提升自我的感受力,真正拓展了初中历史美德教育的内容。

像通过对光辉英雄人物身上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渗透,初中学生深刻认识到对于一个民族而言不甘心屈服和顽强斗争是最可贵的精神品质。

比如爱国主义诗人杜甫一心心系国家和社稷以及百姓生活;民族英雄戚继光为消灭倭寇历经几年的血战维护了民族的独立;虎门销烟林则徐;血溅沙场关天培等等,无一不是初中历史学科进行美德教育的高效素材。

教师只有深度挖掘教材内容,才能把握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事迹,从而进行精细化的教学设计。

提高历史课堂对德育教育的渗透又加强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

通过深度挖掘教材内容,能够让学生对历史人物的爱国事迹有所了解,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更好的在课堂当中认真学习,报效国家。

3.丰富传统美德教育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升初中历史学科的美德教育质量必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教学地位,融入切合实际的美德内容,使得初中学生乐于接受和进行自主学习,提升教学质量,兴趣作为最主要的因素应当得到落实。

经过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总结,以下几种模式契合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升美德教育质量:第一,营造良好的美德教育环境,展示人物名言警句以增强学生的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激昂的警句进行优秀品德的教育和引导;第二,合理应用影视资源和多媒体设备进行引导教育,发挥其生动、形象和具体的特点,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感觉,有效进行美德的渗透教育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例如,美德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可以鼓舞人心,震撼人的心灵、唤起人的良知和陶冶情操,有利于推动初中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追求人生的高远目标。

像在进行国家制度建设和基层发展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以焦裕禄带领人民克服困难改变兰考县的贫穷落后局面入手,体会到一个共产党员所能做到的最大努力,真正提升初中学生学好本领建设国家的动力。

为提升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
可以利用观看电影《焦裕禄》纪录片的形式进行教学,理解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

随着信息手段的提高,社会发展日益进步。

教师应当学会利用多媒体以及信息技术平台来拓展教育教学模式。

通过借助信息化平台来加强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渗透。

让学生加入到建设我国和谐社会,让学生更加高效的在课堂上接受历史教育。

4.找准历史教学的切入点,促进传统美德学习。

历史教材当中包含的美德教育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不过这些资源往往不是表面存在的,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而在挖掘了相应的教学资源之后,还需要找到历史教学的正确切入点,让传统美德的渗透变得更加适时和适当。

教师找准历史课本教学的切入点之后,还应当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把握适当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来增强初中学生对我国传统美德的渗透教育。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保持睿智,善于应用教学艺术,留心观察学生的学习与思想等方面的情况,真正立足实际,在恰当时机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避免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教师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点拨。

例如,在教学《战国七雄》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先用一句话开题:“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句话描述的是什么?历史故事主人公是谁?教师要鼓励学生踊跃回答问题,指导学生积极收集关于荆轲刺秦的故事,并让学生分析,这则历史故事当中所涉及人物的特征以及主人翁的精神品质。

学生可以通过这个故事了解到荆轲的忠义执着,不畏牺牲与视死如归的精神,这正是学生学习传统美德的机会和载体。

找准了教学切入点,不仅能够让美德教育事半功倍,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教师找准切入点之后,通过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还应当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要善于引导学生敢质疑,敢提出问题的勇气。

并且教师应当根据学生所提出的质疑和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答,不应当让学生根据教师或教材内容所讲授的知识进行盲目的崇拜和遵从。

5.选择合适教学手段方法,优化美德渗透效果。

教师在选好教学切入点把握正确的教育时机后,教师还需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方式方法来优化美德渗透的效果,让学生不仅能够把优秀传统美德转化成自己的积极思想,还要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

在教学手段的运用方面,首先应该运用史论结合方法,真正触动学生内心。

历史教师为确保传统美德的教育和渗透效果,首先应该坚持历史和理论的有机整合,避免单纯说教。

教师通过某个历史事件体现怎样的问题,用事实说话从而引出相应的传统美德。

比如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出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积极回应学生的质疑,针对性解决学生思想与行动等方面的问题,避免学生盲目崇拜和遵从。

另外,教师还要恰当运用品评历史人物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以人为鉴。

比如在完成某个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讲解后,教师需要趁热打铁,鼓励学生对其中的历史人物进行客观评判,学习优秀人物体现出来的美德和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

比如在讲到抗美援朝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黄继光等英雄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引入英雄人物事迹帮助学生提高对英雄人物的认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从而在历史课堂中完成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渗透的教育。

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推行传统美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符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发育特征和成长过程中对美德的需求,挖掘历史教材中的相关美德内容并进行适度拓展,使得课堂的教学内容得以丰富,实现了学生文化意识增强的教学目标,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的过程中规范学生的个人行为和道德修养,不断提升历史学科的整体教学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