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现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探究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法、学法。
这里试从教法、学法方面谈谈语文阅读教学如何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为了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阅读教学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通过一篇课文的学习,掌握学习此类文章的方法。
在以后遇到同类型文章时,能够正确地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才能够突出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要达到这一目的,语文阅读教学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发现并教给学生发现的方法。
一、发现法的内涵
从广义上说,“发现”是一种思想——一种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学会学习的教学思想。
从狭义上说,发现法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根据教材或材料,结合老师提供的一些问题或提示,积极思考,独立探索,自己发现并掌握知识,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教给学生发现的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围绕重点、中心来发现,而且指导要具体并及时进行有关训练。
要让学生掌握不同文体文章的感悟重点。
1.学生在自读完阅读材料后应掌握从哪些方面去发现。
在阅读指导中,一般从三个方面去发现:
①文章的内容。
它是指阅读材料讲了些什么。
经常这样感悟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
为深入体会阅读材料的内涵,感受词句之美,鉴赏佳句之妙打下基础。
这也是
阅读教学体现整体性原则的呈现方式。
②文章的内涵。
这是指阅读材料中重点词句的含义和它们所蕴含的事物的特征和特性。
③文章的延伸。
这是指与文章有一定关系的其他问题——超越文章内容和文字内涵的拓展性问题。
让学生去假设、去想象。
④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引起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共鸣。
2.把握不同文体有不同的感悟方向、发现要点。
如在教记叙文时,引导学生从记叙文的要素、线索、结构、人物、事件及中心、写作特点、语言等方面去发现。
要让学生发现文章写得好,好在哪里,引导学生模仿,学习作者构思和写法。
其他文体都有各自不同的要求,教师应教给与其相适应的发现方法。
这样,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也能够兴趣浓厚地自主学习。
三、“发现”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比较高的境界。
教师应自觉地有意识地培养这种能力。
1.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发言。
根据不同类型文章的感悟方向讲自学中所发现的知识点或存在问题,哪怕只发现一点点,也应予以鼓励。
同时要尊重学生,使其增强信心,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必强求标准答案。
教师要循循善诱,营造气氛,让学生开口发问。
教师可经常这样发问:自学后你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让学生运用教给的发现方法发挥自己的感悟能力,领悟文章的妙处。
2.运用发现法要循循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刚开始运用发现法时,学生会无所适从。
这就要求教师正确引导。
首先,可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以字、词为切入点。
如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后找出生字、生词,在课堂上提出大家共同解决。
这是语文教学中采用发现法的最初阶
段。
其次,在精读课文的讲析中,有意识地提醒学生该如何去发现,让学生体会自己的发现与教师讲解的相似处并谈谈自己这样发现的理由。
总之,注重让学生去发现并教给学生发现的方法,是语文教学授之以渔的重要体现,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保障,为学生今后创造性地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