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课程设计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引言········
二、设计课题·········
三、系统总体方案·········
四、系统硬件设计······
1.硬件电路原理图
2.元件清单
五、系统软件设计·········
1.软件流程图
2.程序清单
六、系统实物图········
七、课程设计体会········
八、参考文献及网站·········
九、附录·········
一.引言
单片机因将其主要组成部分集成在一个芯片上而得名,就是把中央处理器、随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以及I/O接口电路等部件集成在一个芯片上。
基于单片机设计的数字钟精确度较高,因为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任何指令都不影响定时器的正常计数,即便程序很长也不会影响中断的时间。
数字钟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日期、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由于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广泛应用,使得数字钟的精度,远远超过老式钟表,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的报时功能。
数字钟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广泛应用于家庭、车站、码头、剧院、办公室等场所,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
不仅如此,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也离不开电子钟的相关功能和原理,比如机械手的控制、家务的自动化、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自动起闭路灯、定时开关烘箱、通断动力设备、甚至各种定时电气的自动启用等,所有这些,都是以钟表数字化为基础的。
而且是控制的核心部分。
因此,研究数字钟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本设计使用12MHZ晶振与单片机AT89C51相连接,以AT89C51芯片为核心,采用动态扫描方式显示,通过使用该单片机,加之在显示电路部分使用HD74LS373驱动电路,实现在8个LED数码管上显示时间,通过4个按键进行调时、复位等功能,在实现各功能时数码管进行相应显示。
软件部分用C语言实现,分为显示、延迟、调时、复位等部分。
通过软硬件结合达到最终目的。
二.设计课题: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时钟设计
三.系统总体方案
图2.1 整体设计思路
针对要实现的功能,拟采用AT89C51单片机进行设计,AT89C51单片机是一款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单片机,片内含4KB在线可编程(ISP)的可反复擦写1000次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器件采用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制造,兼容标准MCS- 51指令系统及80C51引脚结构。
这样,既能做到经济合理又能实现预期的功能。
在程序方面,采用分块设计的方法,这样既减小了编程
难度、使程序易于理解,又能便于添加各项功能。
程序可分为闹钟的声音程序、显示程序、闹钟显示程序、调时显示、定时程序。
运用这种方法,关键在于各模块的兼容和配合,若各模块不匹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错误。
四、系统硬件设计
1.硬件电路原理图
(1)复位电路
单片机有两种基本复位方式:即上电复位和按键复位。
本次设计用按键复位,如下图所示,通过接通按钮开关,使单片机进入复位状态。
本次按键复位清零。
各元件参考下图。
(2)时钟电路
(3)键盘电路
按键处理设置为:
如没有按键,则时钟正常走时。
按下K0键:进入调分状态,时钟停止走动;
按K1和K2键:可进行加1和减1操作;
继续按K0键:可分别进行分和小时的调整;
最后按K0键:退出调整状态,时钟开始计时运行
电路图如下:
(4)显示电路
本次数码管采用共阴极8段式LED数码管QH5011AS。
该数码管参数见附录本系统共用8个数码管,从右到左依次显示秒个位、秒十位、横线、分个位、分十位、横线、时个位和时十位。
数码管显示的信息用8个内存单元存放,这8个内存单元称为显示缓冲区,其中秒个位和秒十位、分个位和分十位、时个位和时十位分别由秒数据、分数据和小时数据分拆得到。
在本系统中数码管显示采用软件译码动态显示。
在存储器中首先建立一张显示信息的字段码表,显示时,
先从显示缓冲区中取出显示的信息,然后通过查表程序在字段码表中查出所显示的信息的字段码,从P0口输出,同时在P2口将对应的位选码输出选中显示的数码管,就能在相应的数码管上显示显示缓冲区的内容。
同时采用NPN型三极管,三极管接法如下图,其中当三极管基极高电平时,数码管共阴极为高电平,三极管基极接低电平时,数码管共阴极为低电平,该位选中。
还采用了74LS373锁存器,用来缓存输入数码管段选的高低电平,提高电路稳定性。
电路图如下:
(5)总原理图:
2.元件清单
五、系统软件设计
1.软件流程图
(1)主程序执行流程如图,主程序先对显示单元和定时器/计数器初始化,然后重复调用数码管显示模块和按键处理模块,当有键按下,则转入相应的功能程序
(2)中断服务流程图
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图
2.程序清单
采用C语言描写
//采用8位LED软件译码动态显示程序
//使用89C51单片机,12MHZ晶振,P0输出字段码,P2输出位选码
//用共阴极LED数码管,KEY0为调时位选择键,KEY1为加1键,KEY2为减1键#include<reg51.h>
#define char unsigned char
char code
dis_7[12]={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x00,0x40};
//共阴极LED数码管"0~9","灭"和"-"的字段码
char code scan_con[8]={0xfe,0xfd,0xfb,0xf7,0xef,0xdf,0xbf,0x7f};
//位选择码
char data dis[8]={0x00,0x00,0x0b,0x00,0x00,0x0b,0x00,0x00};
//显示缓冲区,时,分,秒初始为0,0x0b为"-"的编码
char data timedata[3]={0x00,0x00,0x00};
//分别为秒,分和小时的值
char data ms50=0x00,con=0x00,con1=0x00,con2=0x00;
sbit key0=P1^0;
sbit key1=P1^1;
sbit key2=P1^2;
//1ms延时函数
delay1ms(int t)
{
int i,j;
for(i=0;i<t;i++)
for(j=0;j<120;j++)
;
}
//按键处理函数
keyscan()
{
EA=0;
if(key0==0)
{
delay1ms(10);
while(key0==0);
con++;
TR0=0;
ET0=0;
if(con>=3)
{con=0;
TR0=1;
ET0=1;}
}
if(con!=0)
{
if(key1==0)
{
delay1ms(10);
while(key1==0);
timedata[con]++;
if(con==2)con1=24;
else con1=60;
if(timedata[con]>=con1)
{timedata[con]=0;}
}
}
if(con!=0)
{
if(key2==0)
{
delay1ms(10);
while(key2==0);
timedata[con]--;
if(con==2)con2=23;
else con2=59;
if(timedata[con]<=0)
{timedata[con]=con2;}
}
EA=1;
}
//数码管显示函数
scan()
{
char k;
dis[0]=timedata[0]%10;
dis[1]=timedata[0]/10;
dis[3]=timedata[1]%10;
dis[4]=timedata[1]/10;
dis[6]=timedata[2]%10;
dis[7]=timedata[2]/10;
for(k=0;k<8;k++)
{
P0=dis_7[dis[k]];
P2=scan_con[k];
delay1ms(1);
P2=0x00;
}
}
//主函数
main()
{
TH0=0x3c;
TL0=0xb0;
TMOD=0x01;
ET0=1;
TR0=1;
EA=1;
while(1)
{
scan();
keyscan();
}
}
//定时器、计数器T0中断服务函数
void time_intt0(void) interrupt 1 {
ET0=0;
TR0=0;
TH0=0x3c;
TL0=0xb0;
TR0=1;
ms50++;
if(ms50==20)
{
ms50==0x00;
timedata[0]++;
if(timedata[0]==60)
{
timedata[0]=0;
timedata[1]++;
if(timedata[1]==60)
{
timedata[1]=0;
timedata[2]++;
if(timedata[2]==24)
{
timedata[2]=0;
}
}
}
}
ET0=1;
}
六、系统实物图
七.课程设计体会
这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我很用心的去完成,当总原理图绘好的那一刻,心里有说不出的满足感。
从这次课程设计中,我真正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
拿到课题后,我首先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中有关本次设计的内容复习了一遍,比如七段译码显示器、计数器、振荡器等等。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我去图书馆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对整体框架做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做完准备工作后就正式开始设计与绘图。
先要将没每一功能模块设计出来,再整体排版、连接。
这次设计让我熟练掌握了课本上的一些理论知识,在这次课程设计中,反复查找资料,发现电路中的错误和改善电路中的错误,让我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重新过了一遍。
回过头来一想,其实设计这些电路也并不是很困难,而且还十分有意思,特别是用protues将电路图模拟成功后很有成就感。
课程设计是一个学习新知识、巩固加深所学课本理论知识的过程,它培养了我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不仅加深了我对单片机课程的理解,还让我感受到了设计电路的乐趣。
在这次设计中,我一点也不怕麻烦,反复设计、绘图与修改,就是希望能把这次课程设计做好。
因此对我来说,这次课程设计是非常有意义的。
八、参考文献及网站
参考书籍:
1.《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第二版)
谢维成杨加国
2.《单片机基础》李广第
3.《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与设计指导书》
罗维平刘丰
参考网站:
九、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