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十一章 让网事随风而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网络的虚拟性
• 虚拟性是网络社会的主要特征。它是指在网络中创造出一种虚拟的环 境,给人以一种真实的感受和体验。正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葛 洛•庞蒂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认为,在虚拟现实中你可以张开双 臂,拥抱银河,在人类的血液中游泳,或者造访仙境中的爱丽丝。可以 说,网络社会,是人类自己给自己创造的另一个社会。它是人与计算 机生成的虚拟环境,是两者进行交互的技术手段。在人工构造的虚拟 情境中,网络赋予人一种在现实中非实在的体验,从功能效应上来说 这是真实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许多难以获取的体验,网络可以给我 们提供。当然,这种虚拟给人的影响具有双重作用。如网络成瘾,就 是这把双刃剑的另一面锋刃。
2.塑造思维方式 • 网络时代,知识的生产传播、信息的选择运用越来越重要,唯有创造 才能带来知识的更新与增值,促使人们必须根据并选择面向未来的参 照系,形成动态性、创造性的面向未来的思维方式。互联网还促使大 学生获取信息材料的思维方式发生转变。以往,人们往往以传统的线 性思维方式获取信息材料,而网络空间大量超文本信息链接,以多重 路径提供了一个非线性的语义网络,从而凸显出非线性、非等级、无 疆界和客体指向的阅读与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转换,有助于培 养大学生的信息发现、评价、利用、交流等各种能力,这也是网络时 代大学生的必备素质。
(四)超越型
• 当代大学生由于在文化品位需要上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而网络这种 符合时代潮流且含有现代高科技信息的新生事物,在他们心中显然成 为一种高雅时尚的东西。但复杂多变的现实社会往往会让有些大学生 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的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与冲突,心理会产生 失衡,一些同学在神奇的数字世界里、虚拟的空间里,戴上符号的面 具与网上知音进行沟通,以此宣泄压抑的情趣,共鸣与认同,来寻求 满足归属和实现超越心理的需要。
学习目标
1、了解网络与大学生活的关系 2、明确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 3、学会正确使用网络
关键概念
网络 网络成瘾 பைடு நூலகம்络使用
第一节:登陆e时代
——网络与大学生的生活
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
• 21世纪,互联网的出现把人类真正推入了信息时代。目前,互联网因 为具有全球性、匿名性、虚拟性、共享性、开放性、平等性、高速性、 便捷性、文化多元性和信息量巨大等特点,已经全面融入我们的日常 生活,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网络时代。目前上网已经成 为大学生从事科研、获取知识、了解时事、交流感情、查询信息和休 闲娱乐的重要途径,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的 普及,确实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帮助和乐趣,但随之 而产生的问题,特别是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甚至已经 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 青年的情绪波动比较大,情感体验也较强烈、深刻,个体的许多本能 欲望诸如攻击本能和性本能为正常的社会意识所不容许,在现实生活 中缺乏表达的机会和空间,使得个体必须寻找一个适宜的环境来释放 潜意识中积聚的张力。一部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独立性、自尊心较 强,在现实生活的交往中真正交流思想和情感的机会很少,性格内向 的人更是如此。网络的匿名性,为他们打开闭锁心理、发泄情感提供 了很好的空间。情感表达是大学生网民的一个重要的需要。
(一)满足型
• 当代大学生的年龄都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之间,正值青年中期。 这是一个充满波折的人生过渡时期,也是大学生第二次诞生和真正实 现心理性断乳的人格再构时期。大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高峰、风华正 茂、精力充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的阶段,往往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富 于想象。这正满足了大学生们在单调、枯燥的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满 足的需求,使之在网络的海洋里漫游,猎取着不同的信息。这些信息 极大地刺激和开拓着大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网络知识的欲 望,吸取新鲜的精神文化成果。
(二)体验型
• 有些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断遭遇挫折,希望在网上能够忘记现实生 活中的一些烦恼。对于那些焦虑比较严重者,通过搜索引擎就能更快 捷地获取信息,使他们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社交中的心理需求。网络 社交中许多同学热衷于充满血腥和暴力的游戏,甚至搜索到的是难于 启齿的充满了消极、颓废、不堪入眼色情内容。这是他们为转移、倾 诉和发泄自己潜在的攻击、愤怒或仇恨的不良情绪所提供的机会和场 所,这是他们感知体验型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
案例分析
• 小张的问题——网瘾,如今在我们大学校园时有耳闻。许多本来聪慧 的学生,因为过度沉迷网络导致荒废学业。互联网时代,人人皆离不 开网络。那么何以这些人会用之成瘾呢? 思考题 网络成瘾问题,到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又演化成了“智能手机成 瘾”。有人以为,这些成瘾问题,是因为科技的发展造成的。因此为 了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应该让他们尽量远离网络。你对此怎么看?
(一)网络的开放性
• 开放性是互联网最根本的特性,整个互联网就是建立在自由开放的基 础之上的。互联网是开放的,可以自由连接,而且没有时间和空间的 限制,没有地理上的距离概念。任何人随时随地可加入互联网,只要 你遵循规定的网络协议。在网络中没有所谓的最高权力机构,也没有 管制,网络的运作是由使用者相互协调来决定,网络的每个用户都是 平等的,这种开放性使得网络用户不存在是与否的限制,只要你入网 便是用户。
第十一章:让网事随风而去
第一节:登陆e时代——网络与大学生的生活 第二节:虚拟世界的诱惑——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现象分析 第三节:生活初始化——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与戒除
• 1987年9月14日,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从北京发出,邮件内容为 “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 • 1994年4月20日,NCFC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Internet的64K国 际专线开通,中国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 • 1997年我国上网用户数为62万人,2012年已经达到了5.38亿,是15年 前的867倍,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57%; • 截至2012年,全球每100个网民中,就有24个是中国人;如果参加世 界各国人口排名,我国网民数排在全球第三位,仅次于中国和印度人 口数; • 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12亿,占网民总体的 46.3%,同比增长8.7%,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普及率达到60.1%。 — —中国互联网大事记
• 总之,网络为大学生实现自我提供了广阔空间。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比 传统时代的大学生,从整体上来说眼界要开阔些,思想要开放些。多 元比较、全球性思维视角已不再是少数精英的专利,普通大学生也能 够参与。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激情澎湃,充满好奇心,富于想象, 勇于探索开拓,急于实现远大理想和抱负,网络给予他们无限的平台, 网络文化给予他们无限的创作空间,网络的虚拟世界给了他们一个自 由想象、自由创造、实现自我的平台,在此可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塑造独特的自我。
• 互动性又称交互性,包含“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传 播方式,它是网络的特性和优势。论坛、聊天室、电子邮件、QQ、 MSN、微博、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由于具有了超强的交互性,极大 地吸引了人们参与的兴趣,吸引着大量网民积极参与传播信息。
二、大学生的网络使用
• 大学生上网到底做什么,与其年龄、环境、需求等因素有关,他们的 上网心理一般有满足型、体验型、宣泄型、超越型和逃避型等五种。
(五)逃避型
• 如今许多当代大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比较差,到了大学以后父母亲关 心比较少,许多事情需要自己处理。他们平时在与师生的人际交往过 程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很少顾及他人的心理需要,发生矛盾与挫 折后就到虚拟的网络空间里回避现实。根据统计,大学生低年级的学 生比高年级学生上网的人数更多,因为低年级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比 较脆弱,随着学生年级的增加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增强,到虚拟的网络 空间里逃避的可能就会变小。
(三)网络的迅捷性
• 互联网是一个海量信息高速传播的通道,并且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信 息的更新。这种迅捷性极大促进了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速度。无论 是人际沟通、电子商务还是新闻发布,互联网都给人们带来高速的沟 通体验,让人们能够迅速接受大量的信息。与此同时,垃圾信息、网 络谣言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四)网络的互动性
• 他们在网络中结识朋友,获得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的情感交流、尊重 和满足感。网络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最好的能满足爱的需要的场所。在 社会转型时期的大学生渴望安宁又普遍缺乏安全感,加上传统教育只 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播、积累,忽视大学生社交技能的培养,使其社会 发展能力滞后,这又与他们渴望交往、害怕孤独的心理特征相冲突。 虚拟的网上交往给大学生提供了全新的渠道,利于他们敞开心扉。通 过表达心情,排解忧虑,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他们的情绪会得到一 定的放松,由于得到网友的情感支持,感受到被关心的满足,有利于 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案例导读
• 小张,男,大学三年级学生,从小聪慧,学习成绩也不错。进中学后, 时间安排都是父母为他计划,他对此很反感。上高一时特别逆反,故 意不好好学习,结果那一年成绩非常不理想,父亲没有同他商量,就 强迫他重读一年高一,当时他就下定决心,考大学一定要考得远远的。 进大学后的第一学期他获得了二等奖学金,第二学期开始迷上了电子 游戏,彻底放弃了学习,几乎不上课,到期末学习成绩全线崩溃。这 时他又特别自卑,有些自暴自弃,由于怕被退学,只好无奈休学。大 二第二学期复学,该学期又获二等奖学金。大三第二学期又因玩电子 游戏被迫休学。
3.提供情感宣泄场所
• 互联网中的交流既是直接的,又是间接的,直接性是指人们通过互联 网可以进行同时性的交互谈话;间接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必须通 过网络这一媒介。网络交往所具有的虚拟性、安全性和广泛性恰恰迎 合了大学生渴望交往而内心闭锁、渴望获得真情而又怀疑真情的矛盾 心理。大学生的这种捉摸不定的情感特征,既与他们年龄段所具有的 心理特征相关,又与社会转型期人们既迷茫又渴望安宁的心理相吻合。
(三)宣泄型
• 当代大学生承受社会竞争激烈、学业繁重和就业困难等心理压力,惶 惑、烦躁、苦恼等情绪经常伴随他们,如果他们的心理压力不能得到 及时有效的宣泄与化解,将导致大学生出现人际交往困难、学业不顺、 失恋等心理障碍,此时上网加以发泄无疑是较为方便的途径。由于网 上的交流比起现实生活可以更少顾忌、更自然充分,可以毫不顾忌地 向网友倾诉自己的烦恼,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因此通过上网来以 此释放着求学、就业中充满着竞争与冲突、矛盾与挫折的心理压力, 是大学生松弛身心的最佳选择。
• 网络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多元知识和时代精神的形成。由于网络的匿名 性和虚拟性,人们的网上交往无须考虑自己或对方的社会地位、经济 收入、宗教信仰等社会现实生活中无法回避的因素,不必顾虑世俗的 偏见和利益冲突,不用屈服于权威,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提供了多 元文化共存的虚拟载体,多元化和多样的文化可以在共同的网络空间 中生存和发展,网络正在成为人类文化遗产以及新文化资源的集散地。 大学生们从中感受到了以前无法想象的绚丽多彩的文化内容和人类智 慧,这为大学生多元知识的形成、知识的更新和调整创造了不可忽视 的客观条件。而且在网络中所流动的不仅仅是科学、技术、历史、艺 术等信息本身,还蕴含着深层次的科学理念和时代精神,这将引起大 学生思想观念的重大变化。大学生需要向外部世界呈现真实的或内在 的自我,让其他人全面、准确地了解他们,网络交往则使这种需要成 为可能。
三、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丰富内涵、完善自我 • 网络以它广阔的空间,丰富的信息资源,向大学生展示了一个全新的 世界,为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了自由的空间,正好为大学生提供了 新的能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网络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影响面广, 传递快速,意识观念开放,气氛轻松自由,满足了大学生对新生事物 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了他们学习网络知识和掌握网络技能的愿望。 大学生强烈追求能充分体现个性的东西,网络开阔认知视野,激发想 象力、求知欲和创造性,使思维得到活跃和拓展,促进了心智潜能的 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