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三节我国的地质灾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53 1.泥石流暴发前的征兆有:在山区有连续 的降雨天气;轰鸣的巨响;沟谷内水量陡增,继 而断流等 2.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陡峻的、 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②丰富的疏松物质; ③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3.泥石流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迅速的特 点,并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 其危害程度往往比单一的滑坡、崩塌和洪水的危 害更为广泛和严重,具体表现在:摧毁或掩埋村 庄、公路、铁路、房屋。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的 巨大损失;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矿山的正常生 产。诱发某些传染性16, 判断下列哪些省 (区)属于多地震地区: 河北省 湖南省、台湾省、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省 2.你的家乡是否属于地震多发地区或位于地震带上?
1.属于多地震地区有:河北省、台湾省、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云南省。 2.略,因地而异,可结合“我国地震带和主要地震 震中分布图’’或有关资料分析。
下列原因容易诱发滑坡,请你说出这是 为什么。 ①在山区修建公路、铁路 ②依山建房 ③岩石上部透水,下部不透水 ④土石 体中存在断层⑤长时间暴雨
汶川地处我国一个大地震带——南北地 震带上,中部地区的中轴地震带位于东经 100度到105度之间,涉及地区包括从宁夏 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属于我 国的地震密集带。从小的方面说,汶川又 在四川的龙门山地震带上。因此,这里发 生地震的几率较高。 斜跨北东南西方向的龙门山断裂带,位 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东缘之间,其规模 大而位置特殊。该地震带长约400公里,宽 70公里。
唐山大地震 唐山是我国华北重要的工业城市。1976年7月 28 日唐山及周围地区遭受了建国以来我国损失最 严重的一次大地震。这次大地震的震级为里氏7.8 级强烈的地震使唐山这座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 工业城市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人民生命财产遭受 严重损失。据有关资料记载,这次地震共造成 24.2万余人丧生,受伤人数达16.4万,整个唐 山几乎被夷为平地。唐山大地震不仅震撼冀东, 危及京津,而且还波及辽、晋、豫、鲁、内蒙古 等14个省、市、 自治区。
我国的地震分布是不均匀的,有些地区地震 发生较多,且震级较高,震中分布上呈现出条带 状,被称为地震带。地震带往往直接反映地震与 构造之间的关系。我国西部主要的地震带有天山 地震带带、昆仑山震带、喜马拉雅地震带、阿尔 泰山地震带和红河地震带等。东部最强烈的地震 带为台湾地震带,其次是东南沿海地震带、郯城 一庐江地震带、河北平原地震带、汾渭地震带、 燕山地震带和秦岭地震带。总的来说。大陆东部 地震活动比西部弱。



2010年我国多省爆发重大地质灾害,频率大大超过往年, 堪称“灾害年”。8月7日夜,甘肃舟曲县突降强降雨, 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大量下泄,造成舟曲上 千同胞遇难。读右图,回答问题。 (1)此特大地质灾害属于下图中的 。(2分)
(2)此次泥石流灾害最可能诱发的次生灾害是什么?(2分) (3)分析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6分)
地震的形成、分布
地震的形成、分布与板块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 构造运动是大多数地震形成的最初动力。
在地震学中,一般发生的震级越 高,其破坏力度越大。这次汶川 地震7.8级,其震中地区的破坏力 度(烈度)在10度左右,会造成房倒 屋塌、地质滑坡和地面裂缝等灾 害。由于一般地震不可能一次释 放所有能量,因此四川周边地区 有可能发生余震。
甘肃酒勒山大滑坡 1983年3月7日下午5时,我国甘肃省东乡族自 治县酒勒山发生大滑坡。仅1分钟的时间内,整 个酒勒山山 体向下滑动了300多米,崩落的土石 方 被推出1 600米左右,滑塌土石6000多万立方 米,掩盖面积约3平方千米, 山下村庄遭到毁灭 性破坏,多人被土石掩埋,200多公顷良田被压 毁。
冰川泥石流: 102°E 以西的高原
我国的泥石流包括暴雨泥石流和冰川泥石流两 种。在我国 西部和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气候 过渡带的山地环境中,普遍产生暴雨泥石流。 在这些地区,干旱季节的风化提供了大量的松 散物质,湿润季节的降雨成为泥石流暴发的主 要激发因子。冰川泥石流主要发生在东经 102°以西的高原上,由于这些地方人口稀少, 致灾效应并不突出。
Ⅱ为流通区:以 搬运作用为主 Ⅲ为堆积区:以 沉积作用为主
图2—19 泥石流的地貌结构示意
材料一:某日夜间,云南东川蒋家沟一带乌云密布。次 日凌晨3时,狂风呼啸,大雨倾盆。到天亮,大雨逐渐 转为小雨。6时25分的时候,雨还在下,忽然从山沟里 传出火车轰鸣一般的巨响。这种怪声就是泥石流暴发的 响声。在巨响传出之前,往常流水不大的沟槽中,流量 很快增大到每秒3~4立方米。稍过片刻,突然出现断流 状态。又过了几分钟,随着响声增大,泥石流就滚滚而 出。 材料二:在一些山区的沟谷中, 由于地表径流对山 坡和沟床不断地冲刷掏挖,山体常常滑落下来大量的泥、 沙、石块等固体物质,这些物质被水流挟带搅拌,变成 黏稠的浆体,沿着斜坡或沟谷急速奔泻而下,成为泥石 流。 1.泥石流暴发前有什么征兆? 2.泥石流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3.泥石流对人类会产生什么危害?
泥石流的基本成因 泥石流形成的因素可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如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气象、暴 雨等;人为因素如乱砍滥伐森林和不当的开挖、 堆积等。在具备泥石流发生的地质和地形条件时, 降雨往往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人为活动为泥石流的形成起了扩大和加快的 作用,有时甚至变为主导作用。
Ⅰ为形成区:以 侵蚀作用为主
原因: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雨量集中,森林 覆盖率低,加之人为因素的不良影响,泥石流与 滑坡的发生比较普遍。我国泥石流和滑坡的分布 范围之广、危害之大世界少有。其形成和分布与 地形、地势有着明显的关系。
二、我国的泥石流和滑坡灾害
(一)泥石流
1、定义: 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 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类型: 暴雨泥石流:西部和半湿润、半干旱气候过渡带
10010540070西部主要地震带天山地震带昆仑山地震带喜马拉雅山地震带阿尔泰山地震带祁连山地震带红河地震带东部主要地震带台湾地震带东南沿海地震带郯城庐江地震带河北平原地震带汾渭地震带燕山地震带秦岭地震带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会处加之又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所以地震发生的频率较高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 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地质力学所等单位专家 根据调查监测和评价研究结果,对灾情进行“会诊”初步形成 三个结论。 一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 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 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 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 二是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构造带 中央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东逆冲运动;这 次地震属于单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东迁移,致使余震向北 东方向扩张;挤压型逆冲断层地震在主震之后,应力传播和释 放过程比较缓慢,可能导致余震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三是浅源地震。汶川地震不属于深板块边界的效应,发生在地 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 坏性巨大。
(1)乙(2分) (2)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引发涝灾(2分) (3)舟曲地区山体陡峭、地形起伏大;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 稀少;地表物质疏松(汶川地震破坏了山体结构)。(任答3点,6分)
第二章中国自然灾害
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震级与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多少相关
地震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从时间上看, 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 从空间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带状,称地震 带, (原因是地应力的积累和释放在时间和空间 上分布所造成的).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和地中 海—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太平洋地震带几乎集 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千米~70千 米),全部的中源(70千米~300千米)和深源 地震,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部能量的80%。
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是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每 年因此而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相当巨大。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地震灾害呈现出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分布 范围广。全国大部分省(区)都发生过里氏6级以上 的地震灾害。二是地震频率高,强度大。20世纪 以采,我国已发生里氏6级以上地震700多次,平 均每年发生一次里氏7级以上地震。三是地震 震源浅,危害大。我国绝大多数地震都是浅源地 震,浅源地震对地表及其建筑物破坏严重,造成 人员的大量伤亡。
天山地震带 昆仑山地震带 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台湾地震带 东南沿海地震带 郯城庐江地震带
西部主要地震带
阿尔泰山地震带 祁连山地震带 红河地震带
东部主要地震带
河北平原地震带 汾渭地震带 燕山地震带 秦岭地震带
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 交会处,加之又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 地震带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所以地 震发生的频率较高。 我国的台湾省 位于环太平洋 地震带上,西 藏、新疆、云 南、四川、青 海等省区位于 喜马拉雅-地中 海地震带上
我国泥石流的分布,
大体以燕山、太行山、龙门山、邛崃山、大 凉山和乌蒙山一线为界分为两部分。 该线以西的华北山地、黄土高原、秦岭山 地、川滇 山地和西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是我 国泥石流的主要发育地区,泥石流呈带状或 片状分布。如川西的南坪、汶川、理县等地, 每遇大雨(尤其 是0.5~1小时的短历时强降 雨),就有小至中型的灾害型泥石流发生。该 线以东的辽东、华东和中南山地以及台湾、 海南山地,泥石流呈零星分布。
我国地质灾害的特点
①我国地质灾害种类齐。主要地质灾害种类有地震、泥石 流、滑坡、崩塌、地裂缝、火山、地面沉降、地面塌陷、 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海水入侵等 ②我国地质灾害分布广。据统计, 目前全国共发育有较 大型崩塌3000多处、滑坡2000多处、泥石流2000多处, 中小规模的崩塌、滑坡、泥石 流则多达数十万处。全国 有350多个县(市)的上万个村庄、100余座大型工厂、55 座大型矿山、3 000多千米铁路线,受到泥石流、滑坡、 崩塌的严重危害。 ③我国地质灾害危害大。我国构造运动强烈,地形地貌复 杂,地质环境人为破坏严重,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 国家之一。近年来,各种地质灾害对我国危害程度日益加 重,造成的损失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我国的地震预报 1966年河北邢台大地震之后,我国的地震预 报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发展起来。到20世纪90年 代初,我国大陆建立了规模宏大的地震观测系 统,其中包括20个区域遥测台网、400多个测 震台站、1 700多项地震前兆观测。在取得大量 现场震例和实际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了具 有我国特色的地震预报方法,形成了“长期一 中期一短期一临震”的阶段性渐进式地震预报 的科 学思路、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
地震预报 :是 一个全球性难题
地震多数发生在地下15公里以下的 地壳里,当前人类对于地壳的研究只能通 过钻机钻至地下12公里,远远做不到直接 观察到地震孕育发生的全过程,只能在地 表凭借有限的仪器设备捕捉地壳内部结构 和状态变化的间接信息,以此来判断地震 发生的可能性。
地震预报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到目前 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哪个科学家有办 法能把地震准确地预报出来。在此之前, 我国也曾有极少数成功预报的先例,然而, 由于各地的地震地质环境差别巨大,历史 地震记载不全,地震观测站点密度偏少以 及地震预测理论水平等原因,对地震做出 准确预报现在还做不到。尽管地震所在地 区也会出现一些先兆,但能否用于临震预 报,还要积累和研究。
我国滑坡的形成原因很多,既有如岩体或 土体的性质、内部结构以及外表形态等内 在因素,又有如地下水活动、暴雨、地震、 河流冲刷、人工爆破等外部因素,而暴雨 (尤其是特大暴雨)。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外部 因素。每年的6—8月为我国滑坡灾害的主 要活动期。
我国滑坡的地理分布大致以大兴安岭一太行 山一巫山一雪峰山为界,东部滑坡分布较为 稀疏,西部较为密集,而秦岭一川西一滇西 山地为极密集区。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滑坡灾害频率最高的是四川省,约占全 国同类灾害的25%,其次是陕西、云南、甘 肃、青海、贵州等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