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前赤壁赋》赏析三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东坡《前赤壁赋》赏析三题
【一】苏轼《前赤壁赋》赏析
苏轼,四川眉山人,嘉祐二年进士。元祐间官至端明殿、翰林侍读学士。其书“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擅长行书,开创“尚意”书风,为“宋四家”之首。
苏轼《前赤壁赋》,书卷,纵23.9厘米,横258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1082年,苏轼与友人乘舟游览黄州城外赤鼻矶,遥想八百多年前,三国时代孙权破曹军的赤壁之战,而作《赤壁赋》。文中以怀古的方式表达了其豁达淡然的人生态度。同年十月重游,又作这篇《后赤壁赋》,两文后世传诵不绝,除了书学价值,更是文学史上的杰作。
此卷用笔锋正力劲,欲透纸背。在宽厚丰腴的字形中,力凝聚收敛在筋骨中,可谓“纯绵裹铁”。其中表现出的静穆深远气息,使此作成为苏轼中年时期少见的用意之作。
明董其昌赞扬此赋“是坡公之《兰亭》也”。同时还称此书墨法“每波画尽处每每有聚墨痕,如黍米珠,恨非石刻所能传耳。”
(图为苏轼《前赤壁赋》局部)
【二】文徵明书苏轼《前赤壁赋》
文徵明,原名壁,字徵明,擅长诗文、书法、绘画。其书法,大字端劲蕴藉,小楷精工温纯,真、行、草、隶俱佳。他早年从苏轼书法入手,后来融入了米芾、黄庭坚和王羲之书法的笔意,淳和圆熟而不失清劲。
文徵明书苏轼《前赤壁赋》,残失19字。据题记年月,此卷是文徵明去世前4个月即89岁时所书。字体结构严谨,字形秀美,笔法刚劲,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虽然他自己以为“笔尤不精,殊不成字”,其实比现在所见其他各种印本的《赤壁赋》都为精到。由于年龄的原因,这幅作品没有中年时所书写的作品那样潇洒流利,但却翰逸神飞,已至“人书俱老”的境地。
(图为文徵明书苏轼《前赤壁赋》局部)
【三】以月表时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对时间的交待常通过描写月亮来表示。
如中秋节又称月夕、月节。唐代诗人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有“今夜月明人尽望”诗句,用月明之语表示中秋之时。
苏轼《前赤壁赋》开篇就交待了作赋时间为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月满为望,既望是望日的后一日。因此,可知此文写于七月十六日。
月上弦,又称新月,出现在傍晚天空西边,此时是农历月初。残月则是黎明出现在天空东边。白居易《客中月》有“晓随残月行,夕与新月宿”诗句。因此,我们要知道,残月代表清晨,新月则代表傍晚。
【四】诗歌鉴赏
八月十五夜玩月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
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
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
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
攸然是玉京。
《覃志刚先生书画展观感张飙》
年逢花甲岁逢秋,
有味人生更上楼。
画里雄凤藏壮志,
书中潇洒蕴追求。
真情交友琴心照,
磊落为官著绩留。
华丽转身期可待,
冲天笔墨写风流。
切不可将残月来描写晚景,以免闹出笑话。以月亮代表时间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多加留心,也是一种学识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