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造物的设计美学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传统造物的设计美学思想
【摘要】:在中国传统造物中,各种学派的思想对艺术设计都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其中影响中国传统造物设计的主要思想有实用美思想、装饰美思想及道德性思想。
【关键词】:实用美;装饰美;道德性
原始人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在不断积累对工具的使用和设计经验后,才逐渐成为真正意义上具有创造力的”人”。
判断人类进步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人类创造力的发展,而创造力的发展,则往往蕴含在不同时代人们对器物的设计中。
从出土的各时代的遗留物,包括建筑、石器、陶器、装饰物等等,生动形象地向人们展示出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的演变,标志着人类文明所经历过的各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无论是生活必需品还是工艺装饰品,一般都具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功能。
物质功能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精神功能则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要。
1. 造物中的实用美思想
在中国传统造物思想中,一贯遵循”和谐、实用、美观”的设计理念。
北宋范仲淹曾提出”器以象制”之说:”器以象制,水以轮济”,也就是人要想达到提水灌溉的目的,提水功能必须需要依附一个象--形式来实现,也就是功能要依靠形式来承载(”象以载器”)。
范仲淹在这里认为筒车的造型就代表了它的结构,这个器物结构必须依附在”象”这个形态上,才能完成其升水功能,而后四字是说:水通过水轮运转便达到了灌济农事的目的--”转此大水轮,救汝旱岁苦”。
.以人为中心和以实用为本的设计思想,始终贯穿在中国古代艺术设计的思想体系中。
自新石器时代创造了治陶、纺织等之后,人们对美的追求和表现就更迫切了。
其中”彩陶”便是反映这个时期的标志物之一,彩陶从形制来看,其功能的需求已设计的非常合理了,如罐耳的位置设计及罐足的大小高低都设计得合情合理,在制作中,其容量是设计所首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彩陶的形体基本接近球体,在细部处理上,其口缘宽度、厚度及两侧系耳的大小、位置等,都充分考虑到携带与使用的方便。
这时的人们,已学会利用伸展或弯曲的线条、用器物的形体表现力量、情趣或节奏之美。
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是那个时代设计思想、科学文化、宗法制度演变的物化载体,从普遍使用的食用器发展为祭奠礼器和国家重器,从一般的图案装饰到兽面神人等崇拜物,青铜器的造型设计无不与当代的社会形态相一致。
铜鼓是其中颇具特色的重要礼器,它不仅被视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同时它的设计在造型上符合发音原理,通过敲击的鼓声模仿雷鸣声,产生天与人之间的沟通。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韩非子曾说过:”堂谿公謂昭候曰:’今有千金之玉卮,通而无当,可以盛水乎’昭候曰:’不可。
’’有瓦器而不露,可以盛酒乎?’昭候曰:’可。
’对曰:’夫瓦器,至贱也,不漏,可以盛酒。
虽有乎千金之玉卮,至贵而无当,漏,不可盛水,则人孰注浆哉?’”①韩非子认为,一件不能盛水的贵重千金玉卮,还比不上价格低廉却功能完好的陶器。
当然,古人在研制器皿时通常都是将
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
这在《考工记》中有所记载,其中提到的”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
其中”材有美”是提醒造物者关注原材料的特性与质量,也包括材料本身所能体现的美感,说明当时人们在造物时,已有了对材料的充分认识。
而”工有巧”则是从根本上认识了人的创造性是最有价值的,从青铜时代所反映的时代特征中,充分表现了当时人们已开始重视人类自身的力量,用科学与智慧的思想方法进行造物。
到秦代以后,以人为本、以实用为本的设计思想仍然贯穿在造物的艺术设计中。
汉、唐、宋、明时期的艺术设计都非常注重和突出造物设计的实用功能,并将实用性与审美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这与当时的王权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汉代的王府就强调要”以致用为本”,认为:”百工者,以致用为本,以巧饰为末。
”到了明代,明式家具就以造型简洁,线条流畅装饰适度为特点,十分重视实用美术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并擅于体现在选材、结构、装饰的整个制作环节中。
明清的工艺美术中,都能以极节俭的工本,充分发挥材质的性能,将经济、美观、适用统一在朴素清新的风格中,在器物造型中表现了巨大的创造才能。
器物的功能必须通过形式这个载体表现出来,即通过具体的形象、合理的形式表现出来,功能与形式的统一构成了人为事物功能美的基本范畴。
因为合理的功能形式是一个善的形式,因而在中国古代器物设计者看来也是一个功能美的形式。
依托于农业文化的社会背景,特别是地理环境形成的许多优势,许多设计的物品器具有着积极的功能使用价值,往往还是作用大于形式,功能服从于需要。
2. 造物中的装饰美思想
从艺术设计发展史上看,器物造型的装饰性与实用性一直是艺术设计者所关注的问题。
在中国传统艺术设计中,则更注重器物造型的实用性与美观性。
孔子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中所包含的美学思想,对于造型艺术来说,外在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装饰美上,而内在的本质的内容,实际上指的就是器物的功能性。
人类告别动物界,是以制造工具为标志的。
人类按预定目的造成的工具,凝结了自身的意志和力量,实际上也开始了美的创造。
西周前期创作出的《易经》,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包括对中国传统艺术设计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
《蒃》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
《说文》:”贲,饰也。
”“亨”,是说事物加以必要的纹饰,可致亨通。
而”小利有攸往”,指柔小者经适当的文饰,必有利于增显其美。
而《易经》杂卦中说,”贲,无色也。
”这其中包含了一个重要的美学思想,即认为质地本身放光,才是真正的美。
因此,《易经》中主要体现了几种观念:一是适当的装饰可以增加美感,二是质地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易经》中的文质观,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和设计思想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例如唐代生产的三彩瓷具有浓郁的时代特征,其造型雍容饱满,潇洒脱俗,展现出民族文化交流的繁荣景象。
其莲花装饰纹样开始摆脱宗教的束缚,呈现出新的生命力,在装饰中游刃有余。
唐三彩的生命活力还反映在图案结构的设计中有了大胆突破,让人们从中体味到当时制作者的聪慧、自由地创造性,多元化的风格交融成为该时代陶瓷制造的特点。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认为,器物的刻镂彩绘就如同文章的修饰,要使其奇巧华丽,就不要实用;要使其实用,就不要奇巧华丽。
因此,要以适用作为本质,刻镂彩绘作为装饰。
王安石强调器物的功能本质,也不主张
忽略装饰。
王安石的观点,已接近现代艺术设计所强调的,装饰的形式美应首先服从功能内容需要的理论。
在艺术家的心目中,”和”是宇宙万物的一种最正常的状态、最本真的状态和最具有生命力的状态,因此也是一种最美的状态。
所以他们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和”是具有包容性的,是丰富的,所以是美的。
”以和为美”,也就是以丰富为美,以多样性为美,这是对”和”的理解的另一层涵义。
把”和”的观念应用于造物工艺之上,主要就体现在形式与功能的适度结合。
在中国设计的历史上,漆器和瓷器的设计是对这一观点最具代表性的诠释。
漆器工艺在秦汉时期就在造型设计、装饰、工艺材料以及技术等诸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它具有质轻、形美、耐用和华贵的特点。
为了适应生活中的需要,古代工匠设计出了多功能、组合化、系列化的漆器产品。
从马王堆出土的15件漆奁中就有双层奁5件,制作精细,装饰华美,表现出高度的设计匠心和功能的合理性。
漆器的设计将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既有良好的使用性、操作性,造型与装饰又是多样化的。
瓷器的设计同样也是如此,造型优美,比例尺度恰当,工艺精巧。
设计与使用目的的和谐统一,造型与装饰在注重整体效果之下的多样化,创造出了实用和美观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