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获得性评价模式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标获得性评价模式案例
要实现“目标一教学一评价”的一致性,最难的是做到评价与目标的匹配。

这个月,我听了我校张英红老师执教的《雪》,对此获益匪浅。

张老师这节课学习目标只确定了一个:体悟作者对雪景的描绘,学习用细腻的修饰语表达细腻的感情,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张老师运用了多种评价方式。

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多种朗读方式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我们都知道,没有读书声的课堂不是完整的语文课。

张老师这节课可以说是以读导学,以读促学。

为了让学生更深一步理解江南雪的优美和朔方雪壮美的特点,张老师采取了男女生对读的方式。

在理解文章结尾一句: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时,更是巧妙地捕捉到这句文眼,抓住“孤独、死掉”这样的微点,让生自读,齐读,以读解文,以读促思,深入理解了鲁迅先生的战斗情怀。

不仅如此,张老师还安排了学生自读、默读、品读等多种形式,特别是两次默读,让学生从细处着眼,推敲、品味关键的字句,这对于理解先生的文章是必不可少的。

即使如此,《雪》这篇文章对于初三学生来说还是有些太难理解了,此时张老师的巧妙引导发挥了很大作用。

张老师先和学生一起品析一个句子,再大屏出示文中的典型例句,最后让学生自己从
文章找出使用细腻修饰语的句子,给学生时间,引导,发现,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味笔法,感悟情感。

最后课堂小练笔环节中,两个同学的习作展示也很好印证了这一点。

令我佩服的还有一点,张老师总是适时搭建问题阶梯,让学生自然生成对文章的个性解读,在探究先生喜欢哪里的雪这一问题时,学生提出喜欢北方的雪,张老师大屏出示文章的写作背景,恰到好处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适时追问,鲁迅仅仅想写北方的雪吗,学生顺着老师的点拨直入文章的主旨。

总之,这节课,多种评价方式的运用,很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要想达到实效,就应该目标要小而实,评价方式应该多种多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