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精品教学课件(201页,非图片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典例剖析
例2读世界局部地区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的M气压带是指(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D.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2)关于图中M、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正确的是( )
A.M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可能是3月份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方法技巧 局部图中如何根据气压带、风带移动判断季节 气压带和风带局部分布图中,如何正确判断南北半球、移动方向、 气压带和风带名称,关键抓住两点:①气压带和风带的纬度位置可 作为判断气压带和风带名称、移动方向的依据;②依据风向的偏转 方向,可以判断南北半球。如下图所示。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风向和风力大小的判断
问题探究
下图为2018年4月20日及21日12时亚洲东部地区天气形势图(单位:
百帕)。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结合材料探究: (1)自20日至21日,甲地风向是如何变化的? (2)自20日至21日,黄土高原北部风力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判 断理由。 提示:(1)20日吹东北风,21日吹偏东风。 (2)风力变大。理由:该地20日等压线比较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 风力小。21日等压线变得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风力增大。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关键能力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特征 (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的形成 ①热力型成因:与气温有关。气温高,气压低,如赤道低气压带;气温 低,气压高,如极地高气压带。 ②动力型成因:与气温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气流下沉,则气 压高,如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上升,则气压低,如副极地低气压带。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2)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 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 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 的具体风向。如下图所示。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培优
当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测
(3)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
①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附近分别是赤道低
第一节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P62 第三节 天气系统
第1课时 锋面系统 P120 第2课时 气压系统 P150
本章整合 P193
课标导引
知识建构
课程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
标准 风带的分布
1.理解风的形成,并能结合
等压线图,判断风向和风力
的大小(综合思维)
2.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下图为亚洲某月季风图。读图,完成4~6题。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4.图示季节最有可能为北半球(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5.甲风形成原因主要是( )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B.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C.受信风带的控制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6.受乙风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 ) A.不会形成洪涝灾害 B.普遍寒冷干燥 C.普遍高温多雨 D.多大风天气
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②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且以赤道为轴南
北对称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
③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
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4)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一致,其位置大致是 7月偏北,1月偏南。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典例剖析 例1下图是某地某日不同时刻(甲图是14:00,乙图是20:00)海平面等 压线(单位:百帕)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1)甲图中M点的数值,可能是( ) A.1 003或1 007 B.1 005或1 009 C.1 007或1 009 D.1 009或1 011 (2)从14:00至20:00,有关N地风向和风力大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东北风转为西北风,风力变小 B.由东南风转为西风,风力变大 C.由西南风转为西北风,风力变小 D.由东南风转为偏南风,风力变小
探究一
探究二
思维导引
探究三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解析:第(1)题,观察甲图,图中等压距为2。根据等压线分布,M点外 围等压线数值为1 008或1 006,若M点位于低压中心,则M点数值为1 004~1 006;若M点位于高压中心,则M点数值为1 008~1 010。B正确。 第(2)题,读图可知,图中N地风向由东南风转为偏南风。结合等压线 的疏密可知,N地风力变小。D正确。 答案:(1)B (2)D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下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
读图,完成2~3题。
2.图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的字母
依次是( )
A.a、b、c、d
B.a、b、d、c
C.b、a、d、c
D.c、b、a、d
3.图中决定风速大小的力主要是( )
A.a、d B.c、d
C.a、c D.b、d
目标 及季节移动规律(综合思维)
导引 3.理解北半球大气活动中心
的形成(综合思维)
4.学会判断不同季节东亚和
南亚地区季风环流的特点
及性质(区域认知)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一、大气的水平运动 1.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 2.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做 水平运动。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第一步:判断气压带。根据图示所标示纬度可知,该气压带位于30° 纬线附近,因此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第二步:判断南北半球。风总是由高压吹向低压。根据图示甲风带 或乙风带的风向可知,风向向左发生偏转,因此为南半球。 第三步:判断气压带移动方向。根据图示可知,副热带高气压带全 部位于南纬30°以北,说明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 第四步:气压带、风带是随太阳直射点而移动的,因此此时太阳直 射北半球。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B.M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可能是7月份
C.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可能是7月份
D.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可能是9月份
探究一
探究二
思维导引
探究三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解析:第(1)题,根据纬度位置和南北两侧的风向,风从M气压带向两 侧吹,且向右偏,可以推断M气压带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D正 确。第(2)题,读图可知,M气压带向南移动,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 半球,M气压带反映的时间是可能1月份。N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 向北移动,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N气压带反映的时间可能是 7月份,C正确。 答案:(1)D (2)C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3.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 类型 高空的风
近地面的风
图示 (北半球)
受力 状况
风向
F1(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 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F2(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 与等压线平行
F1(水平气压梯度力) F2(地转偏向力) F3(摩擦力)与风向相反 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1.影响因素: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的,引起大气运动 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关键能力 1.风向的判断 (1)作图法 第一步:作水平气压梯度力 过某点作垂直于等压线的箭头, 由高压指向低压,即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判断风向 根据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近地面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 的基础上偏转30°~45°,高空偏转90°。下面为北半球某点近地面风 向的判断。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2)左右手法则 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具体方法:伸出右(左)手,手心向上, 四指指向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拇指指向就是风向。高空风 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垂直;近地面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 成一锐角。下图为北半球某点近地面风向的判断。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解析:第2题,图示a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表示水平气压梯 度力;b与c、d垂直,表示地转偏向力;c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表示风向;d与风向相反,表示摩擦力,B正确。第3题,由第2题分析可 知,a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b表示地转偏向力,c表示风向,d表示摩擦 力。决定风速大小的力主要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地转偏向 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A正确。 答案:2.B 3.A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2.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 风环流 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规律: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 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来 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1)北半球 ①冬季: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高气压所切断,尤以 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最强,控制范围最广,这就 使副极地低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 ②夏季: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低气压所切断,其中 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最为突出,这就使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 在海洋上。 (2)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的纬向分布比北半球明显, 特别是南纬30°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解析:第4题,读图分析可知,此时南亚盛行西南季风,东亚盛行东南 季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由此判断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B正确。第 5题,甲地为南亚的西南季风,形成原因主要是夏季气压带、风带北 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西 南季风,A正确。第6题,乙为东南季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性质湿热, 受其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高温多雨,因此可能形成洪涝灾害,A、B 错误,C正确。夏季风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不能影响我国大部分 地区,且夏季风势力弱于冬季风,D错误。 答案:4.B 5.A 6.C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2.风力大小的判断 在同一幅图中,等压线密集,单位距离间的气压梯度大,风力大;等压 线稀疏,单位距离间的气压梯度小,风力小。在不同等压线图中,相 同图幅、相同等压距的地图相比,比例尺越大,表示单位距离间的 气压梯度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单位距离间的气压梯度 越小,风力越小。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培优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问题探究 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当堂检测
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结合材料探究: (1)该半球反映的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图?理 由是什么? (2)图示中哪些气压带的形成与热力作用无关? 提示:(1)该图反映的是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图。理由:图中 风向向右发生了偏转,因此为北半球。 (2)②③的形成与热力作用无关。②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是高空气流 被迫下沉形成的。③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冷而重的极地东风与暖 而轻的盛行西风相遇,暖而轻的盛行西风爬升到冷而重的极地东风 上形成的。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3.季风环流
(1)季风: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向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2)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3)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亚洲东部的季风环
流最为典型。
(4)亚洲的季风环流
地区
东亚
东南亚、南亚
冬季 季风 西北季风
东北季风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 季风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思考感悟为什么说东亚是世界上季风环流最典型的地区? 提示:东亚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东部,最大的大洋西岸,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最显著,因此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1.判断正误 (1)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因为地面冷却,气流收缩下沉而形成。( ) (2)从季节上看,夏季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冬季向南移。( ) (3)冬季,北半球亚欧大陆上形成低压中心。( ) (4)来自南亚的西南季风夏季也可影响到我国西南地区。( ) (5)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季风环流强度会发生变化。( ) 答案:(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