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期中复习知识点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课程教学资料
高一知识点归纳(期中复习)
一.从实验学化学 物质的量
1、 n ,单位为摩尔(mol)
2、 1 mol 粒子的数目是0.012 kg 12C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约为6.02×1023个。
3、 1 mol 粒子的数目又叫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 A ,单位mol -1。
4、 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粒子的种类,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
5.、数学表达式 :
A
N N
n
摩尔质量
1、定义:1mol 任何物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
符号:M 表示,常用单位为g/mol
2、数学表达式:n = m/M
3、数值:当物质的质量以g 为单位时,其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物质的聚集状态
决定气体体积的主要内因:气体分子数和气体分子间距。
在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分子的间距都相等。
气体摩尔体积
1.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
V;单位:L·mol-1
2.符号:V m表达式:V m=
n
在标准状况(0o C,101KPa)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 L,即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
3.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等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体积相等。
①对定律的理解:条件的三个相同推出结论的一个相同。
即:
②.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a 同温同压,气体的物质的量比等于体积比等于分子数比V1/V2=n1/n2=N1/N2;
b 同温同压,气体的密度比等于其摩尔质量比ρ1/ρ2=M1 / M2;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2)单位:mol/L
(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 B = n B/V液
注意点: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与其溶液的体积没有任何关系
②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 =C(稀溶液)•V(稀溶液)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1、检验是否漏水.
2、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或量取).○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
所需仪器: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X L)容量瓶
注意事项:A 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B 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C 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
D 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
E 定容: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m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3)误差分析:(以配制NaOH为例)根据公式:C=n/V=m/(M·V)
(4)溶液加水稀释的几个规律:
密度大于1的溶液:加等体积水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原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一半。
加等质量水后,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小于原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半。
密度小于1的溶液::加等体积水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原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一半。
加等质量水后,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大于原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半。
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过滤过滤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的方法。
过滤时应注意:
①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②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③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夹嘴应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有三层滤纸处轻轻接触;漏斗颈的末端应与接受器的内壁相接触,例如用过滤法除去粗食盐中少量的泥沙。
2. 几种重要离子的检验(详见《实验探究报告》p6-7
(1)Cl-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2)SO42-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 2CO 3(或NaHCO 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再用NaHCO 3稀溶液冲洗。
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 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3)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4)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5)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6)溴滴到皮肤上,应立即擦去,再用稀酒精等无毒有机溶济洗去,后涂硼酸、凡士林 (7)误食重金属盐,应立即口服蛋清或生牛奶 (8)汞滴落在桌上或地上,应立即撒上硫粉
胶体:烟、云、雾,AgI 溶胶、3)(OH Fe 溶胶、3)(OH Al 溶胶,血液,有色玻璃、烟水晶 (1)概念: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在10-9~10-7m 之间的分散系。
(2)性质:①丁达尔现象(用聚光手电筒照射胶体时,可以看到在胶体中出现一条光亮的
“通路”,这是胶体的丁达尔现象。
)
②凝聚作用(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
(3)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向沸水中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红褐色,停止加热。
FeCl 3 + 3H 2O =△= Fe(OH)3(胶体) + 3HCl (4)胶体的应用:
1、农业生产:土壤的保肥作用.
2、医疗卫生:血液透析,血清纸上电泳,利用电泳分离各种氨基酸和蛋白质.
3、日常生活:制豆腐原理(胶体的聚沉)和豆浆牛奶,粥,明矾净水.
4、自然地理:江河人海口处形成三角洲,其形成原理是海水中的电解质使江河泥沙所形成胶体发生聚沉.
5、工业生产:制有色玻璃(固溶胶),冶金工业利用电泳原理选矿,原油脱水
二.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
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
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
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酒精和蔗糖(化学式)为
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只有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可拆)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3)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1、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
2、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3、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H+和C O 32-,HCO3-,SO32-,OH-和NH4+等
4、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OH-和HCO3-等。
5、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Fe3+与S2-、I-,Fe2+与NO3-(H+)等
6、发生络合反应:如Fe3+与SCN-
(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
1、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
2、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3、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等书写是否符合事实
4、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
5、看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
6、看与量有关的反应表达式是否正确(过量、适量)
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判断依据)
2. 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电子发生转移
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还原剂(有还原性):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氧化产物
氧化剂(有氧化性):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注意:a.“e-”表示电子。
b.双线桥法表示时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箭头起止为同一种元素,应标出“得”与“失”及得失电子的总数。
c.失去电子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得到电子的反应物是氧化剂
d.被氧化得到的产物是氧化产物,被还原得到的产物是还原产物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比较:氧化剂+ 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
(2)从元素化合价考虑:
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Fe3+、H2SO4、KMnO4等;
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S、Cl2等;
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如金属单质、Cl-、S2-等。
学校:年级:班级:姓名:(3)根据其活泼性判断:
①根据金属活泼性:
对应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对应的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②根据非金属活泼性:
对应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Cl2Br2I2S
对应的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4) 根据反应条件进行判断:
不同氧化剂氧化同一还原剂,所需反应条件越低,表明氧化剂的氧化剂越强;不同还原剂还原同一氧化剂,所需反应条件越低,表明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用心用情服务教育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