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中标点符号的使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的学习中,一、二年级主要是打好基础。

可以从拼音、简单的生字、词语入手,渐渐加入较难的字词,让学生练习说话、造句。

然而在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标点符号使用的重要性,造成现在有许多学生在使用标点符号时错漏百出。

一个标点符号使用不当便会闹成很大的笑话。

在书面表达中,标点符号的作用极其显著。

因为一个看似平常的标点符号,却可以增强文本的表达效果,延伸出文本的未尽之意。

通过标点,可以把语言的语调、结构、停顿,词语的性质和作用以及各种特殊情况清楚地表达出来。

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需要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的等常用的标点符号。

随着年级的逐渐升高,学生的学习要求也不断提高。

尤其是在小学三年级后,标点符号中的引号和冒号的用法,使学生常常觉得难以理解、接受和正确而熟练地运用。

三年级这个转折点,是非常关键而重要的。

这一阶段的学习,对其今后的写作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三年级的时候,学生能正确使用它们,对准确表达文意,对推动语言的规范化,都有积极意义。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教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呢?这的确是一个引人深思且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明确标点符号的作用:
(1)使读者容易看懂,不至于发生误解
写文章时,一句话过长,就可以把它分成几个部分,就形成了一定的停顿。

有了停顿,读者才能明白所写的意思。

如“北京队打败了天津队得了冠军。

”这句话不用标点就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是北京队得了冠军,还是天津队得了冠军呢?读者看不明白。

只是因为停顿的地方不一样,所表达的意思也就不同了。

如“北京队打败了天津队,得了冠军。

”和“北京队打败了,天津队得了冠军。

”由于逗号的位置不同,表达的意思完全不一样。

(2)便于表情达意
在书面语言里,不同的标点符号,表示不同的语气。

如“我的书找到了。

”“我的书找到了?”“我的书找到了!”第一句是陈述句,告诉别人书找到了这件事。

第二句是疑问句,向别人问这件事。

第三句是感叹句,表示找到这本书自己十分高兴的心情。

(3)便于朗读
一篇新闻、一首诗、一个剧本、一部小说,如果没有标点符号,播音员就难以顺利地进行广播,演员难以在舞台上表演角色。

如何让三年级的学生理解和接受标点符号的重要,而不认为它是书面表达中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呢?我们不妨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来入手。

1、从故事入手;新奇、有趣的事物,对于小学生而言,总是有巨大吸引力的。

尤其是三年级学生处在低、高年级的过渡期,对故事的需求和接受力比空洞的说教效果更大。

为此,我给学生找了一些标点符号误用或不用而发生的故事,让学生增强对标点符号在书面表达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其一:
《xx着急》
李久放学回家,家里每人,桌上有张纸条,上写:
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在这张纸条上,没有标点。

李久琢磨了半天,也没琢磨出这里面究竟想说些什么,很着急。

小朋友们,你们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经过讨论之后,认为原因是:
没有在句子上加上标点,导致句子所包含的意思多样化,让看的人不能知道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

“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这句话,包含着好几种可能:
①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弟弟丢了,着急的是爸爸妈妈。

②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爸爸不见了,着急的是妈妈。

③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爸妈不见了,着急的是弟弟。

其二:
《xx逗号》
抗日战争期间,日寇在沦陷区搞“强化治安”,在大街的墙上写了一条标语:
“有粮食不卖给八路军吃”。

标语的本意是:
有粮食,不卖给八路军吃,要饿死八路军。

但写标语的人没加标点。

第二天一早,这条标语加了一个逗号,变成了:
有粮食不卖,给八路军吃!给敌人的阴谋以沉重的打击。

如此的一节语文课,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使学生更认识到了貌似平凡的标点,其实蕴藏着巨大力量,增加了学生认真学习标点的热情。

2、从朗读入手;在课文朗读中,标点符号常能给人一定的朗读语气和感情的指导。

先给学生出示一段没有任何标点符号的短文,让学生自主朗读。

结果,很少有同学能够把短文所要表达的意思读出来。

然后,再把有标点的这一段短文给学生。

学生在标点的指引下,能够比较准确地把其中的感情通过朗读来体现。

此举,又让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作用有了切身的认识。

二、标点符号的具体教学
1、以“文”为本。

在小学学习中,课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大部分的知识,都以课本为基点,再进行深入和展开。

因此,在学习标点符号时,课本是应该充分重视和利用的资源。

在三年级课本中,几乎每个单元、每篇课文,都有具代表性的标点符号使用句子。

尤其在第二单元中,“说”的三种不同情况下的标点符号使用,得到了充分而淋漓尽致地展现。

如《小摄影师》和《我不能失信》这两篇,对学生而言,就是极好的教学范本。

在《小摄影师》中,有如下对话:
“是的。

”小男孩子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在《我不能失信》中,有如下对话:
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
“庆龄,你怎么不走了?”“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

”庆龄说。

对于冒号、引号在不同情况下的使用,学生最初感到难以理解和接受:
为什么会有引号,为什么引号、冒号、句号等在不同的情况下有这么多不同的用法呢?但随着文本的学习和深入,学生渐渐理解:
冒号,表示下面要出现对话了,或者是告诉我们,下面的内容都是对冒号前的内容的展开;引号,则表明是把嘴里心里的话写在纸上要使用的符号。

在文本中接触多了,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对标点符号的运用原因有一个了解。

在教学中,我大胆的尝试了让学生充分活动,全面发挥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的做法,我只点拨了一下而已,教学效果出人意料的好。

实验证明这样放手做,比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挖掘学生的潜力。

另外,小学生在作文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问题:
引号中,只有上引号,而忘了将下引号加上。

这时,教师可以用通俗而使学生容易接受的话语来帮助学生改掉这一毛病。

我在学生引号的学习时,对学生这样讲,上引号是给这句话开了一扇门,话讲完了,就像人开了门之后进了门,自然不要忘了把门关上,所以我们要给它加一个下引号。

这样通俗的话,使小学生能够更方便地接受,而且,记忆效果好。

现在,如果有学生忘了加下引号,班中同学就会用这样的话来提醒。

可以说,记忆的作用比较显著。

2、练习。

标点符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使用。

但练习的题目,可多以课本为主,课外的应选取较简单的题目。

通过练习,学生得到了巩固和运用。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

让学生做,让学生学。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小学阶段,教师不需提出过高的要求,只要学生能够较准确地使用好常用标点符号,就是学生的成功和知识的掌握、运用。

最后,让一首标点符号歌使我们在教学中运用自如。

一标点符号很重要,组成文章不可少。

该用哪种小符号,都要认真来思考。

意思未完用逗号,一句完了用句号。

喜怒哀乐感叹号,提出问题用问号。

并列词语用顿号,并列分句用分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对话引用加引号。

书文名称要标明,前后加上书名号。

有些意思要省掉,可以加个省略号。

转折解释破折号,表示注释加括号。

标点符号用准确,文章清楚都称好。

二一句话完了,划个小圆圈〔。


中间要停顿,圆点带个尾〔,〕
并列词语间,点个瓜子点〔、〕
总结导语前,上下两圆点〔:〕并列分句间,圆点加逗点〔;〕
疑问与发问,耳朵坠耳环〔?〕
命令打招呼,滴水下屋檐〔!〕
引文特殊词,蝌蚪上下窜〔“”〕
转折或注释,一横写后边〔——〕
意思说不完,六点紧相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