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会考的复习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会考的复习策略
发表日期:2010年9月20日出处:教科室作者:刘静【编辑录入:sl】
又到了临近初中生物会考的时间了,为了使学生考试时能发挥出最高的水平,上好这一阶段的复习课就显得非常重要。

传统的复习课,无非就是讲、练、背的简单结合,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亲身体会,发现效果并不明显。

如何做得更能有效度?我在教学实践中有如下考量。

1、要按照知识遗忘曲线的规律进行复习
本学期刚学完八年级下册的内容,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印象相对要较深一些,所以在安排复习的时候,如果能按照学生对知识的遗忘曲线,科学地安排了复习的先后次序,依次从八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的顺序对学生展开复习,一方面学生较容易掌握考点,提高了复习效率;另一方面,复习的顺序从易到难,在学生的心理上无形中给了一定的鼓励,增加了学生学习、复习的信心。

2、依照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开展针对性复习
我们全年级统一采用了《会考考试指南》的复习资料,依照考试大纲,有针对性的完成阶段性习题和综合性试题。

在上课之前,教师把所要与学生讲解的复习题自己先做1遍,把握考试的难易程度和考点的大致分布,结合教材找出相对应的知识点,整理复习提纲,找出重难点,这样才能在课上逐个突破。

3、及时巩固,追求实效
复习完一遍知识点以后,必须抽时间对所做题目进行巩固,防止学生遗忘。

为了模拟考试场景,让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对待考试,我们利用课上时间,进行反复的阶段性和综合性的模拟测验。

模拟测验,可以检测出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让学生有效地牢记考点,可以使学生在一遍一遍的测试过程中,达到最佳心理状态,以便考试的正常发挥。

4、摆正心态,不放弃
对待知识掌握比较缓慢的同学,教师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不轻言放弃。

要不时鼓励他们,肯定他们的进步;要不时鞭策他们,给他们适度的压力。

学生,总是像是未挖掘的璞玉一样,一定要有人去发现他们,打造他们。

这个打造的过程,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且最终也不一定在我们手上打造成功。

但教师要摆正心态,对症下药,充满责任心,充满爱心,相信璞玉终会闪亮!
生物新课改模式教学反思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全新的课程理念,新的课程标准,为新一轮课程实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

我校新课程实施以来,在这过程中,我体验到了新课程改革的种种酸甜苦辣,下面就谈谈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心得与反思。

1、转变教学观念,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本着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一教学思想,结合学校推行兖州教学
模式,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导,以学生为先驱,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我通过学生自主预习、自行讲述、相互探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育由主教转向主学。

通过备课组教师全员参与式的研讨,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

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取得共识,发挥群体效应,全面挖掘教材,探讨教学方法。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教师间互相听课,课后及时组织评课,倾听老教师对教材理解和传授重点的意见,汲取其他教师的新颖的、更贴近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模式,争取吸引更多的年轻学子。

通过听课、交谈等途径将教师一些好的教学方法进行梳理、小结。

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得教学方式呈现个性化、多样化。

2、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充分合理地开发新教材
新教材中的课程资源是十分丰富的,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每章节开始都有学习目标、关键词提示,每节中开设课题研究、边学边做、知识海洋和评价指南等板块。

苏教版高一必修模块,注重给学生创造相应的学习情境,“课题研究”板块通过对事物发现过程的讲解和叙述,让学生身临其境,亲历科学家探索发现科学真理的经历过程,使知识架构更加牢固。

“边学边做”通过自主学习,动手动脑的过程理解生物学概念,应用生物学知识。

“知识海洋”拓展了学生相关信息和知识点,多层面、多方位、多侧面的理解相关章节知识。

“评价指南”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问题设计由浅入深、逐步提高,题目极具针对性和特殊性。

教师宜于加强对教材的充分研习,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新教材。

3、保证实验课的数量和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要保证实验课的数量。

有些实验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无法实施的,我们采取的措施是看实验录象,如观察DNA的复制过程、减数分裂过程。

在保证数量的前提下,更要保证每次实验的质量。

一旦实验课安排不妥就会事倍功半,出现学生到实验室图个热闹新鲜,而学不到任何东西的现象。

因此我们在上实验课时,一定要做好二个环节——实验前的预习引导和实验后的总结交流。

让学生预习好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并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导,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忌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地克隆课本的实验步骤。

实验完成后,让学生完成一份实验报告,并且把实验结果以实物或文字描述的形式呈现在实验报告上。

实验报告不是对实验过程的简单记录,而是将具体的实验现象,分析为什么得出这个结果。

不管实验成功或失败,都要分析原因,进一步总结并在班上交流。

通过这样一节完整的实验课,既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原理的建构,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科学、作科学,更加有效得促进能力的发展和情感价值的培养。

教材中的探究提供了背景资料和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通过这些现象和知识点的联系,从而提出问题。

学生对生活的问题很感兴趣,迫不及待地想找出问题的答案,有了问题之后老师不能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或者设计探究方案,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