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泰斗栗成之的成就看滇剧崛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泰斗栗成之的成就看滇剧崛起
杨军
【摘要】滇剧在民国二三十年代通过改良崛起,戏班众多、名伶辈出、演出兴盛.其中最享有盛名的艺术家就是“滇剧泰斗”栗成之.他吸收百家之长,借鉴京剧、川剧等其他剧种,创造出独树一帜的声腔流派;他创办第一个滇剧改进科班,培养训练滇剧人才;他对滇剧声腔和表演艺术做了非常精要的理论总结,出版12辑《滇戏指南》;他录制滇剧唱片,行销海内外;他还深得龙云等政要的赏识和西南联大刘文典、钱穆等知名教授的追捧,成为“滇萃”文化的代表.通过栗成之的艺术成就可以看出滇剧在民国期间迅速成长、成熟,进入“黄金时代”的路径;也可发现一个地方剧种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产生的交融、再生、传播、生根的文化影响.
【期刊名称】《民族艺术研究》
【年(卷),期】2019(032)003
【总页数】8页(P71-78)
【关键词】滇剧泰斗;栗成之;滇萃;文化影响
【作者】杨军
【作者单位】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云南昆明 6505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825
滇剧形成于清代道光年间。

但南北各地声腔自明代开始,就先后随军队、移民商人
和手工业者等落户红土高原。

当秦腔、梆子、徽调、汉调等外来声腔遇到了云南方言,滇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交融,就产生了自成一派的滇腔滇韵。

辛亥革命前后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下,滇剧经历了改良、改进运动,逐步在民国间走向成熟。

一时间全省范围戏班众多、名伶辈出、观众踊跃、演出兴盛。

其中就产生了一位对滇剧影响深远的表演艺术家:栗成之。

云南的多元文化和开放包容成就了他,同时也因他钻研南北戏曲艺术,不断改良改进,毕生为其推广传播,成为了“滇萃”的代表,被称作“滇剧泰斗”“云南叫天”。

通过栗成之在民国期间的艺术成就可以看出滇剧迅速成长、成熟,甚至进入“黄金时代”的路径和概貌。

也可发现一个地方剧种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产生的交融、再生、传播、生根的文化影响。

一、除旧布新、改良改进的思想形成
栗成之,1880年生。

其少年时代,恰逢世纪之交,清朝统治面临土崩瓦解,英、法侵略势力正在伸向云南,昆明处于辛亥革命的前夜,社会空气里弥漫着一种除旧布新的气息,改良维新是整个社会的新风气。

云南籍日本留学生,在东京创办了反清革命的杂志《云南》,在第六期上刊登了《戏曲改良之建议》,接着他们又创办白话报纸《滇话报》,每期刊登激励滇人反抗侵略的新编改良剧本。

演新滇戏已成一时之风。

栗成之没有梨园世家的背景,也没有专门的老师指引。

改良滇戏里厌弃旧学、追逐新风的思想成了他的文化启蒙。

于是他逃学“下海”跟随艺人去滇南蒙自一带搭班子,从此崭露头角。

栗成之是半路出家的,除了天赋过人、超乎常人地刻苦之外,改良改进滇剧的文化自觉是他不同于同时代艺人之处。

这一思想的形成有以下几个来源。

(一) 滇剧“自救”意识
辛亥革命之后,乘着戏曲改良的时代风潮,当时的昆明城几乎是京剧的天下,从全
国各地来昆的京剧班子很多,名角也不少。

京剧服装华美,扮相、勾脸讲究,声腔、做功都更成熟、规范。

滇剧相比起来还比较粗陋。

更突出的是京剧带来了坤角,即女演员。

滇剧在1915年之前是没有男女同台演出的,旦角都是清一色的男性扮演。

京剧坤角入滇,对昆明戏园子的冲击很大,观众趋之若鹜。

因而坤角演员一个月的薪资比一些政府官员的月俸禄还丰厚,所以妇女学唱戏一时蔚然成风。

就这样,昆明像样的茶园几乎都以唱京剧为主,偶尔京、滇合演,滇剧也只能演开锣戏,形同搭配垫场的。

滇剧地位趋于边缘化。

刚从滇南重返昆明的栗成之面对这样的现状,痛心疾首。

他认识到滇剧要“自救”,必须进行全面提升和改进。

栗成之协同当时滇剧界的名伶:罗香圃、翟云海、郑文斋、鲁子成、蒋耀庭、刘海靖、李瑞兰等,开始在一个叫“群舞台”的茶园戏楼倡导弘扬精致化的“改良滇剧”。

一边在演出中不断摸索滇腔的独特神韵;一边向京剧、川剧等更成熟的剧种吸收借鉴。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演技日臻完善。

几年后,在以栗成之为首的艺人的共同努力下,滇剧有了明显的提升。

比如,服装行头开始有苏绣等制作工艺;化妆上更精细、讲究;表演技术技巧也精彩纷呈。

加上本土方言的亲和力优势,看戏的观众逐渐转向滇剧,京剧班子陆续离开昆明,昆明各大舞台变成了以唱滇剧为主。

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滇剧逐渐迎来了它发展的“黄金”时代,栗成之也逐渐奠定了他“滇剧泰斗”的地位和影响。

(二) 滇剧“改进”经验
滇剧明确提出“改进”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

时任国民党云南省主席的龙云,
在1936年4月一次省务会议上专门说到:“京剧要提倡,滇剧也要改进和复兴。

”[注]杨桐:《云南改进社概况》,《云南戏曲资料1》,中国戏曲志云南卷
编辑部,1984年,第96页。

并责成财政厅厅长陆崇仁每月拨滇币伍佰元作为业务及行政开支,定名为“滇戏改进社”。

因召集的都是业余滇剧爱好者,加之没有明确规划和目标,一年之后,就无形解散。

1938年7月、1941年2月,龙云又分别筹建过两次滇剧改进机构。

他组织了以
栗成之为首的一批滇剧名角名票,明确以唱滇戏、编新戏、改旧本为目的,1938
年因日本人的飞机隔三岔五来轰炸昆明,不能进行正常活动,年内就解散。

1941
年的这次滇剧改进活动,持续了五年多,有一些成效。

龙云自己出任社长,并亲题匾额“滇剧重光”,改名为“云南戏剧改进社”。

责成民政厅长李培天、财政厅长陆崇仁负责组织,云南防空司令部副司令杨德源任常务理事。

这次改进社前后共召集180多人,把当时的滇剧精华都纳入了。

这几次滇剧“改进”实验都是官方推动的,栗成之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对其成败的原因得失有很多体会思考。

政要的支持、官方的推动原本都是好意,但为何最后都以失败告终?除了跟战事等社会外因有关外,军方强制管理、强迫学习、强迫演戏看戏等违反戏曲班社机制和民间需求规律,也是其内因。

这就是后来栗成之说服龙云,创办“继字科班”想努力改变的。

(三) “精英捧角”影响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栗成之已走红多年,当仁不让成为“泰斗级”滇剧名角。


成之的戏迷从省主席龙云开始,财政厅长陆崇仁,新富滇银行董事长缪云台,从欧洲回到昆明的油画巨匠廖新学,原国民党滇南城防中将司令官江燦北,逃离上海滩、取道昆明赴香港的杜月笙,这些人都留下了对栗成之高度欣赏的评价和字画。

1938年,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南迁入滇,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三位大学校长联合管理。

他们在昆期间,经常观看滇戏。

梅贻琦的日记中就多次记录了他们去五华山(省政府所在地)赴宴,观看滇戏的事情。

其中对栗成之的唱腔、表演评价很高。

一次在宴会观看栗成之演出之后,三人联名题写了直幅一张“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有几回闻”[注]陈立言:《西南联大教授与云南滇剧》,《昆明文史资料选辑》,2006年,第167页。

,赠予栗成之。

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对栗成之的表演、声腔艺术极为倾倒。

他认为栗成之的老生唱
腔字正腔圆、苍老有劲,表演上书卷气浓厚,潇洒大方,连背脊、足尖下都有戏,他为栗成之题写过多幅赞誉的字画。

1949年京剧名家马连良来昆,与栗成之切磋戏曲表演时,刘文典专门题写了“北马南栗”助兴。

1947年9月3日昆明广播电台为纪念抗战胜利两周年举办的滇剧名伶演唱会上,刘文典致辞讲述戏坛的演变概况,他说:“真正能保持中国之正统者,唯有滇戏。

希望爱护东方艺术者,有以提倡之。

”[注]刘文典著、诸伟奇等编:《刘文典全集补编》,合肥:黄山书社出版社,2008年版,第223页。

西南联大还有一位著名教授、国学大师钱穆对滇剧、对栗成之的评价也很高。

他在《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中,回顾其在昆明生活的两段时光,都特别记录了对栗成
之的欣赏。

其中第二次详细描述了栗成之在舞台上表演的眼神、气息、做功的风采。

他文中说:“每逢一登台,余必得一次领悟。

实为余再次赴滇一莫大收获。

亦为余生平一番莫大之欣悦也。

”[注]陈立言:《西南联大教授与云南滇剧》,《昆明文史资料选辑》,2006年,第170页。

政要官员、文化人、商业等精英“捧角”对戏曲剧种和艺术家的影响推动很重要,他们的文化视野、社会思考、观念格局、行动方法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栗成之。

就像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身边如果没有齐如山等一群文化精英构成的“梅党”,也成就不了一代大师梅兰芳。

栗成之原本就善于思考,心系改良滇剧,加上身边有这么多各界社会精英,致使他思想开放、志向高远、改良有方、成效卓著。

二、栗成之对滇剧艺术的贡献
(一)学习京剧、提炼滇韵
当前全国戏曲剧种有一种趋同化的倾向,这很让人担忧。

如果各地方剧种失去了她多元文化表达的特征,戏曲百花园也就失去了百花齐放的瑰丽多姿。

百年前,栗成之既学习京剧,又提炼出滇人滇韵的独特表达,至今仍然具有启示作用。

栗成之曾经登台与来昆的京剧班子一起演出过京剧《窦尔敦》《黄鹤楼》《御碑亭》
《宝莲灯》等,得到京剧同行和观众的认可,可见他通晓京剧的程度很深。

他通过听京剧名家谭鑫培的唱片研究、领悟声腔音韵的要领,然后结合云南音韵的特点,尝试改造滇剧须生的行腔和念白;他向京剧演员李春庭请教“反二黄”的演唱技巧,重新润色了滇剧的胡琴阴调,后来成为滇剧旦行的很有代表性的声腔;他与来滇的京剧名角马连良以戏会友,切磋《马房失火》的表演,被传为京滇艺人之间的佳话;他比较海派和京派的《徐策跑城》优长,设计出自己饰演的滇剧《跑皇城》中徐策拔去帽翅的跑城身段技巧。

栗成之在自己千锤百炼的研习和演出中提炼、形成了滇剧独具特色的神韵。

在栗成之的带动下,滇剧声腔、表演趋于稳定规范,各个行当都出现代表流派,并且各自培养门人,因而新秀迭出。

栗成之向京剧学习、改革滇剧的主张及其实践,曾被当时有保守思想的人加以反对,并作了三不落脚的打油诗挖苦他:“成之本姓栗,滇戏数第一,有时玩京派,何必!”[注]李荫厚:《滇剧泰斗栗成之》,《云南戏剧杂谈》,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21页。

这些挖苦,不仅没有使栗成之灰心,反而更坚定了
其用他山之石,改进滇剧的决心。

他后来在编《滇戏指南》就有明白的宣称:“以吾滇而论,所演戏剧,实与京剧大同小异,唯因演习者之固步自封,漫不经意,遂令无可表著,推衍所极,竟自流弊日滋,每况愈下……今京角来滇,因聆始悟规矩之严,迥非滇剧所及,乃更潜心研究,虚已探求……”其良苦用心,意味深远。

(二) 泰斗技艺、炉火纯青
在栗成之之前,滇剧舞台上不乏身怀绝技的艺人,能把武戏身段做得精致。

但是能把文戏演绝的,还不多。

栗成之则是唱、做、念、舞均有很高造诣,达到了形神兼备、生动逼真的高超境界。

这不仅是他善于选择、设计外部动作,充分运用表演程式来加强表现手段,关键在于栗成之对他所扮演的角色人物总是有着深刻、丰富的内心体验,使外部动作“发于内形于外”,以形带神,以神传情,刻画人物内心活动。

创造了很多让人们津津乐道的舞台艺术形象和代表作。

为了刻画好《七星灯》中孔明,栗成之经过长期苦练形成“滞气功”绝活。

能运用气息使面部由白变红,又变灰白,眼睛由发呆到瞪目,甚至使眼睛珠呈现灰白色。

整个过程把孔明临死前的思想和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令人叫绝。

上海大亨杜月笙曾在龙云的招待宴席上,看到栗成之的这场表演,震惊不已。

京剧须生泰斗马连良专门慕名拜访栗成之,看了《七星灯》后,他对同仁说:“我演这出戏,在台上最后总‘死不掉’。

但栗先生表演时能用气功将脸色从死灰变寡白,两眼翻白而眼珠定住。

这个绝招我学不会、赶不上。

”[注]张在云:《京剧大师马连良在昆明的演出活动》,《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第62页。

《醉金殿》中栗成之扮演李太白。

这出戏的成败在开场,李白要带醉“骑马”上场。

骑马不见马,就靠手持马鞭和足下、身形动作表现骑马。

难的是要“带醉”。

如果表演的是人醉“马”也醉,便有被扔破草鞋、喝倒彩的危险;如果表演的是人醉而“坐骑”不醉,则是内行能人。

一阵武场打击乐之后,栗成之唱“倒板”(滇剧声
腔名)“骑马”出。

只见他身形修长、举止潇洒,醉眼微张微闭,一个醉太白的形
象便活脱脱地呈现在观众的眼前。

再一看他的下半身,步履刚健,与有节奏的马鞭动作相照应,大有飘然醉态而坐骑稳健不乱之感。

他一个亮相,台下立即传来雷鸣般的掌声。

栗成之的表演总是能抓住每一个人物内心情绪充沛之处来做戏。

在《三击掌》中饰演王允,戏演至“父女击掌”的高潮戏。

栗成之用眼神、摇头、摆髯、眩晕、瘫下,表现王允作为父亲的“痛心”,使人物心理更复杂,也更能令观众产生共鸣。

在《审刺客》中,栗成之饰演刑部主管闵觉的“愤怒”也令人印象深刻。

闵觉抱病出审刺客,在奸人的指示下,刺客当庭翻供时。

这时栗成之用双手将水袖同时抛出,立身双手扶住公案外沿,怒视刺客,配合鼓点摇头抖髯,由慢及快,心血上涌,喷口而出。

一系列夸张放大的外部动作,将人物汹涌、激荡的内心世界外化得淋漓尽致。

栗成之注重对本土文化的研究,使滇腔滇韵保持浓郁的地方特色,即使是演
“三国戏”这类全国戏曲共有的历史题材,他也立足在云南人对此类题材和人物认识的文化心理和积淀上,创造性地塑造了《空城计》孔明的“谋”、《拜月赐环》王允的“智”、《捉放曹》陈宫的“识”、《击鼓骂曹》弥衡的“胆”、《甘露寺》中乔玄的“趣”。

除了须生,栗成之还放得下身段,把丑角,小花脸的戏也演得很好。

他演过《秋胡戏妻》中的秋胡,《游龙戏凤》里的正德皇帝。

在民间戏班岁末演封箱戏的时候,要连唱三天反串戏,讨吉利。

栗成之就演过《跪门吃草》《江油关》《拜寿劝赌》里的袍带丑,受到观众的追捧。

栗成之这些跨行当、跨剧种、文武兼备的全才能力,为后世演员树立了滇剧表演的巅峰榜样。

三、栗成之对滇文化传播的影响
(一)灌制唱片、行销海内外
民国初年,西洋留声机和唱片流入云南。

国外唱片公司看到戏曲唱片在海内外有着巨大市场,为了扩大业务,又选择了除京剧外的一些易于在全国推广的剧种。

滇剧就是其中之一。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上海百代公司(法商)和胜利公司(美商),曾
在沪、昆两地三次录制滇剧唱片,这对滇剧的传播与推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34年,法国百代公司上海代表来昆明联系灌制滇剧唱片的事宜。

由于不了解滇剧的情况,只联系到华国琴棋社的滇剧票友,共计8人前往上海录制。

“报酬是:每人大洋(即国币)200元;演员每灌一张片子20元;来往车旅费、食宿费等由百
代公司负担。

去上海的路线是:开远-河口-海防-琼州-北海-香港-汕头-上海。


间坐火车三天,乘轮船六天,第十天便抵目的地上海。

”[注]彭幼山记述、秀山整理:《滇剧首次灌唱片始末》,《云南戏曲资料1》,中国戏曲志云南卷编辑部,1984年,第125页。

这一批滇剧唱片录制完毕,行销海内外,由于云南方言南北
偕通,声腔又蕴含南北声腔的元素,易于传播,所以供不应求。

百代公司首次灌制滇剧唱片就收到了不错的效益,随即决定要录制第二批滇剧唱片。

为了吸取上一次的经验,节省交通成本,百代公司这次派技术人员携器材设备来到昆明。

这次他们明确了要录滇剧名角的,所以第一目标就是找滇剧泰斗栗成之。

不巧的是,栗成之此时正好去了四川演出,由于他与四川签订的演出合同未满,无法赶回。

百代公司不甘心,就派人到四川找栗成之,承诺酬金高达一千元一张唱片,并且请他从重庆坐飞机回到昆明,录制完,又让他坐飞机返回重庆。

如此,栗成之的滇剧唱片才灌制完成。

1936年前后灌制的滇剧唱片中,栗成之个人唱片最多,有15张:《孔明拜灯》《磨房会》《程婴救主》《徐策跑城》《醉写黑蛮》《打侄上坟》《弦高救国》《八义图》《捉放曹》《拜月赐环》《薛刚哭城》《教子》《放葵生》《斩李广》《北海祭祖》。

由于这一批滇剧唱片录制效果良好、成本降低,且行销更广,上至北京、下至南洋、远及边疆小镇都有滇剧唱片的传播,因而百代公司又一再复制、获利甚厚。

美国胜利唱片公司看百代公司录制滇剧唱片赚得盆满钵满,随即也派来了人员和设备,又录制了一批(即第三批)滇戏唱片。

为了与百代唱片不重复,就更扩大了滇剧名角名票的范围。

此间热销全国的滇剧唱片多达200多种,滇腔滇韵风靡一时。

(二) 编纂12册《滇剧指南》,留下珍贵文献
栗成之在成名之后曾因为劳累过度,得了怔忡病(病症类似心悸)。

故从民国19年(1930)开始,他停演养病两年。

这段时间里,他静心总结自己的表演、思考滇剧
的改良,整理滇剧表演艺术特色和技巧,编纂了12册对滇剧意义非凡的《滇戏指南》。

他在《滇戏指南》的“自序”里,对滇剧事业的革新主张,有比较精辟的阐述。

“序言”的一开头就说:“戏剧之学,本属文艺范围,其在社会,原有相当价值。

”一语道破了戏剧在社会上的作用。

他进而具体指出,戏剧“虽云寄兴怡情,要之针砭末俗,补救颓风,未始无裨于世”。

这就明确地指出了要通过戏剧揭露和抨击社会的阴暗事物和不正之风,才能对社会有所裨益,以达到“文艺更新,社会改进”
之目的。

“针砭末俗,补救颓风”虽不可能改变当时的社会制度,但通过戏剧,去直接或间接地揭露社会的弊端,鼓舞人民积极向上的斗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砭末俗、挽颓风的作用。

这在客观上说,对历史,对人民都有进步意义。

这也是栗成之艺术观中人民性的具体体现。

栗成之认为,要能发挥好滇剧的社会功能作用就必须对滇剧进行综合性的革新。

他在《滇戏指南》里说道:“二十年来,精力交瘁,虽未逮于深造,而虚荣过誉,谬蒙社会人士称许,惭汗之余,爰具宏愿,矢志欲尽全功,借谋剧界之成功……随将滇剧,悉从检校,并决然立志改善。

”[注]李荫厚:《滇剧改革的先驱者栗成之》,《云南戏剧杂谈》,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可见栗成之
对大家称赞有客观的估价,进行革新的励志坚定清晰。

作为一个艺术改革家,他从演出剧目着手改革,提出了“汰其渣滓,摭其精华,删其繁冗,证其讹误”的16
字改良原则。

他精心编著的这12册《滇戏指南》,大部分篇幅均刊载经他亲手整理校订的剧本,剧名前冠之以“改良”二字。

对滇剧传统剧本词句繁冗,且不合理的,即行删除。

既保留传统戏特质,又作了必要的精炼,突出了主要人物和事件。

栗成之把这些现象提到了理论高度来认识,提出反对“冗沓成习”,批评了每因四、五曲剧即“耗尽终日晨光”的做法。

他认为整理剧目时对于“无谓之周折,过场糜时松懈,反令观者生厌的则应概行减裁,仅存精华”。

[注]李荫厚:《滇剧改革的先驱者栗成之》,《云南戏剧杂谈》,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
36页。

栗成之本人亲手整理的数十出滇剧传统剧目,在文风上都遵循了这一原则。

《滇戏指南》不仅收录剧本,还写下了一些声韵唱念的要诀、方法,因为被当成了“名伶秘本”,受到追捧。

《滇戏指南》登载了六项“滇剧之要诀”。

一是戏有四要:嗓音、字眼、腔调、板眼,二是戏有五声:唇、齿、鼻、舌、喉;三是十三韵之分;四是字音之四呼:开口、齐齿、合口、撮口;五是应辨字音之尖团;六是滇调之腔板系统[注] 李荫厚:《滇剧改革的先驱者栗成之》,《云南戏剧杂谈》,
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36、37页。

很明显,这六项“要诀”都是属于唱腔和念白的范畴,这也是戏曲艺术表意的最主要的特征。

栗成之还总结一些表演口诀供滇戏学习者学习,这些看似很通俗易懂的口诀和经验总结,使滇剧艺术前所未有地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系统。

这里我们仅举他总结的“辨八形”“分四状”为例。

他说,所谓“辨八形”,即从表演上分辨贵、富、贫、贱、痴、疯、病、醉者的不同面容、身段和势态。

所谓“分四状”即指喜、怒、哀、惊四大情绪的表演势态[注]李荫厚:《滇剧改革的先驱者栗成之》,《云南戏剧杂谈》,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 2007年版,第39页。

并对“八形”和“四状”又逐一做出细致形象的阐述。

这是高度总结出的滇剧表演艺术的要旨,至今对演员都非常具有指导作用。

栗成之在他编著的《滇戏指南》的“卷头语”中态度谦虚:“滇戏指南的内容,纵不能说尽善尽美,但从切实、纯正上努力,举凡一切规矩、诀要、借载无遗。

指南二字,差可相符。

顾编者谫陋,难免谬误,深望读者加以指正,如有具体的纠正,更所欢迎!”[注]李荫厚:《滇剧改革的先驱者栗成之》,《云南戏剧杂谈》,
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 2007年版,第42页。

正是栗成之的艺高有德、
谦逊诚朴,致使他得到了人们的称颂。

几乎每一册《滇戏指南》的头几页,都分别刊印有社会各阶层人士对栗成之赞誉的题字:称他是“滇剧泰斗”“云南叫
天”“滇剧一人”“戏曲津梁”;赞他的艺术为“清新俊逸”“超神入化”“誉满梨园”……这些褒誉,栗成之是受之无愧的。

(三) 创办“继字科班”,探索滇剧传承模式
编著《滇戏指南》是栗成之对滇剧艺术的一次理论总结,那么民国28年(1939)创办“继字科班”,就是他探索滇剧人才培养模式,对滇剧做出开创性贡献的功绩。

在“继字科班”之前,滇剧的传承多以家传、拜师入门为主。

做学徒就像卖身给师傅家一样,连基本的人格和自由都没有。

栗成之是没有经过正式拜师学艺的,他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