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检测一 第1课 百家争鸣(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专题检测一第1课百家争鸣(含解析)人
民版必修3
第1课百家争鸣
基础巩固
1.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
( )
A.仁者爱人B.忠恕之道
C.克己复礼D.中庸之道
答案 C
解析孔子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2.孔子曾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句话揭示了他的主张是
( )
A.无为而治B.仁者爱人
C.因材施教D.有教无类
答案 C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

由此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A项为老子的主张;B项是孔子“仁”的思想;D项虽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但与材料意思无关。

3.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所设计的台词应是
( )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答案 B
解析A项是墨家的主张,C项是孔子的主张,D项是法家的主张。

4.某班同学在对孟子和荀子的思想进行比较时,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明显不正确的是( )
A.二人所代表的阶级利益相同
B.二人都推崇孔子“仁”的思想
C.二人对人性的理解高度一致
D.二人的主张都体现了民本思想
答案 C
解析孟子认为人性“善”,荀子认为人性“恶”。

因此,C项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5.提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一观点的思想家还主张
( )
A.民贵君轻B.无为而治
C.以法治国D.兼爱非攻
答案 B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体现了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老子的辩证法,老子在政治上还主张“无为而治”。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项。

6.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以法为本”。

对他这种思想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B.与当今依法治国有本质的区别C.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
D.强调法律的至高无上地位
答案 D
解析韩非子的主张是建立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之上的,故君权高于法权。

能力提升
7.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积极推行其政治主张,但却“累累如丧家之犬”,失望而归。

这说明
( )
A.周天子强化统治,孔子难以生存
B.“仁”、“礼”思想不合时宜
C.当时兴办私学为官府所禁
D.当时战乱不断,思想萧条
答案 B
解析春秋末年,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轮番称霸,A不正确。

当时“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C不正确。

社会大变革催生了各种不同的思想,思想界十分活跃,D不正确。

孔子之所以不被重视,主要在于其思想不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所以选B。

8.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

这表达了手工业者
( )
A.怀念“小国寡民”的社会B.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
C.要求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政权
D.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选拔人才
答案 B
解析题干中两句引文的大意是:百姓中有才能的,就举荐他们为官,授予厚禄;君主的亲属没有功劳的不能获得富贵。

因此引文体现了墨子“尚贤”的思想,说明希望提高自己政治地位的主张。

A项为道家思想,C、D两项为法家思想。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书·艺文志》:“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


材料二下面是战国时期两位思想家的言论摘录: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材料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材料四庄子在《齐物论》中说:“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材料五“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两位思想家分别是谁?概括二人的思想主张。

(3)材料三代表了哪一社会阶层的利益?
(4)材料四反映出庄子的什么观点?
(5)材料五反映了哪一学派的思想?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哪些思想主张?
答案(1)现象: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意义: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哲学、军事、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思想家:孟子;荀子。

主张:“仁政”;“天行有常”。

(3)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

(4)“齐物”的观点。

(5)法家思想。

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历史不会倒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理解与掌握。

第(1)问,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历史意义结合教材内容回答。

第(2)问,第一则材料反映的核心内容是施行“仁政”,由此可推知该思想家是孟子;由第二则材料中的“天行有常”可知该思想家是荀子。

第(3)问,材料三反映的是墨家的思想,代表的是下层群众的心声。

第(4)问,材料反映了道家的“齐物”观点。

第(5)问,材料反映的是法家思想,根据教材内容即可回答其主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