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作者:————————————————————————————————日期:
马鞍山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马鞍山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1安全预评价目的 (1)
1.2安全预评价依据 (1)
1.3预评价的主要技术标准及规定 (3)
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 (5)
2.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5)
2.2建设项目介绍 (5)
2.3项目选址、所在地自然条件与平面布置 (12)
2.4项目生产工艺过程及主要设备 (18)
2.5 公用工程与辅助设施 (55)
第三章安全预评价范围和程序 (74)
3.1安全预评价范围 (74)
3.2评价的程序 (74)
第四章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75)
4.1 主要物料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75)
4.2 工艺过程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76)
4.2.3焚烧、等离子体无害化热解处置工艺危险性分析 (78)
4.3储存过程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79)
4.4 作业活动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80)
4.5事故类型分析 (81)
4.6主要有害因素分析 (85)
4.7重大危险源辨识 (86)
4.8 各系统危险有害因素分布汇总表 (88)
第五章安全评价方法和评价单元 (89)
5.1拟选用的安全评价方法 (89)
5.2评价单元的确定 (89)
第六章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定性定量评价 (91)
6.1暂存库、填埋场定性定量评价 (91)
6.2物理/化学处理车间定性定量评价 (94)
6.3焚烧车间、等离子处理车间定性定量评价 (98)
6.6配套公辅设施定性定量评价 (106)
第七章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及安全生产条件分析 (115)
7.1 项目选址、周边环境、自然条件 (115)
7.2 主要工艺和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122)
7.3 总体布置、建筑和配套设施 (122)
第八章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126)
第九章安全评价结论 (153)
9.1 项目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153)
9.2 项目的危险、有害程度 (153)
9.3 拟选择的主要技术、工艺或者方式和装置、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性 (154)
9.4 建设项目的安全条件 (154)
9.5 评价结论 (155)
附件一安全评价方法的确定说明和安全评价方法简介 (156)
一、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156)
二、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EA) (156)
三、安全检查表法(SCL) (158)
附件二工程中的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技术说明书 (159)
附件三平面布置图、区位图 (172)
附件四其它资料 (173)
第一章概述
1.1安全预评价目的
1、辨识本项目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2、对本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价。
3、补充提出消除、预防或减弱装置危险性、提高装置安全运行
等级的对策措施,为工程下一步的安全设施设计提供依据,以最终实
现工程的本质安全化。
4、为本工程建成后生产运行及日常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1.2安全预评价依据
表1-1 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一览表
序号名称发文部门及文号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年)第70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4年)第31号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年)第6号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1年)第60号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年)第65号
6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0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591号(2011年
7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修订)
8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352号
9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54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586号(2010年10 工伤保险条例
修订)
11 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493号
12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13
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
规定》的决定
国发〔2005〕40号
14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
15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
16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
17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
暂行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3号
18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
19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
20 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1号)
21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3号
22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
23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
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6号
24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
见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25
关于实行危险废物处置收费制度促进危险废
物处置产业化的通知发展改革委、环保总局等五部委发改价格[2003]1874号文件)
26
关于实行危险废物处置收费制度促进危险废
物处置产业化的通知发展改革委、环保总局等五部委发改价格[2003]1874号文件
27 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国函〔2003〕128号
28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发[1998]089号
29 安徽省安全生产条例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92
号
30 安徽省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182号
31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
产工作的实施意见
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2010〕89号
32 安徽省消防条例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2
号)
1.3预评价的主要技术标准及规定
表1-2 技术标准一览表
序号名称标准号
1 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
2 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
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修订版)GB50057-94
6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
7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2008
8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
9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10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
11 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176-2005
12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环发[2004]75号
13 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T177-2005
14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15 工业管路的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GB 7231-2003
16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92
17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19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
20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D0001-2009
21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22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
23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1993
24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1993
25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1992
26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
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
GB8196—2003 27
一般要求
28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
29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30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1985
3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3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33 安全色GB2893-2008
3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
35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
36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GB3836-2000
3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016-1998
38 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试行)GB19217-2003
39 医疗废物焚烧炉技术要求(试行GB19218-2003
40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
1.2.3其它资料
1、马鞍山市益生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瑞林技术有限公司编写)
2、评价合同
3、其它资料
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
2.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马鞍山市益生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是由马鞍山市环境科学研究所、马鞍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共同出资于2006年8月组建。
注册资金20万元,其中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出资12万元(60%)、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出资8万元(40%),后于2008年7月增资2000万元,公司注册资本增加为2020万元,其中马鞍山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出资1212万元,马鞍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出资808万元,两股东持股比例不变。
公司法人代表:朱晓庆, 公司地址:湖东中路16号。
2008年8月马鞍山市政府批准同意马鞍山市益生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为该项目国有资本出资方代表,由公司负责马鞍山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完成该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2.2建设项目介绍
2.2.1立项背景
危险废物具有有毒性、易燃易爆性、腐蚀性、反应性、传染性等危险特性,对人类和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由于危险废物的危害性以及伴随其越境转移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198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其污染控制问题列为全球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我国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和《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也都把危险废物的管理和处理处置列入了重要工作内容。
根据《国务院关于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批复》(国函[2003]128号文),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环发[2004]16号文),基于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的相关标准、规范、规定及要求,为规范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理处置,从根本上改变危险废物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的现状,在马鞍山市建设马鞍山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工程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十分紧迫。
马鞍山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工程项目在2008年已获得国家环保总局的批准。
服务范围为处理马鞍山市、芜湖市、滁州市、宣城市的工业危险废物和马鞍山市辖区内的医疗废物,其废物种类包括医疗废物、废药品、有机溶剂废物、废矿物油、废乳化液、精(蒸)馏残渣、感光材料废物、表面处理废物、含铬废物、含铜废物、含锌废物、含铅废物、含酚废物、废酸、废碱、含镍废物、石棉废物等。
2.2.2建设内容及规模
根据现状调查分析马鞍山市、芜湖市、滁州市和宣城市规划及经济发展趋势,考虑目前的经济环境承受能力,并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总体规划的危险废物处理规模为5.77×104t/a,内容包括焚烧处理、等离子处理、物/化处理、综合利用、稳定化/固化、安全填埋、废物暂存、污水处理及配套的辅助生产和生活管理设施。
一期工程原生危险废物处理量为26525.91t/a,设计处理规模25700t/a,实际处理能力为32800t/a,内容包括:物/化处理车间、焚烧车间、稳定化/固化车间、安全填埋场、废物暂存库、等离子处
理车间、污水处理,收集运输、计量和试验化验及配套的辅助生产和生活管理设施。
项目建设处理规模和处理处置的危险废物类别及数量见表2-1和表2-2。
表2-1 项目建设处理规模表(单位:t/a)
序号
处置功能一期工程处
理规模
后期新增处理
规模
规划总规
模
年工作时间
(天)
备注
一生产管理区
1 综合利用10000 10000 300
2 物化处理6400 6600 13000 330 一期处置规模不包括厂区废水6600t/a,实际
处理能力13000t/a。
3 焚烧6600 10000 16600 330
4 稳定化/固化9500 5000 14500 300 一期处置规模不包括厂区物化及废水处理污泥500t/a,实际处理能力10000t/a。
5 直接填埋100 400 500 300
6 等离子处理3100 310
合计25700 32000 57700
二填埋库区14100 300
表2-2 本工程处理的危险废物类别和数量表(单位:t/a)
废物编号废物类别来源行业处理方式数量
HW01 医院临床废物马鞍山辖区内各医疗机构焚烧1000 HW02 医药废物医药焚烧10.18 HW03 废药物、药品医药焚烧11.20 HW04 农药废物化工焚烧111.85 HW06 有机溶剂废物化工焚烧59.56 HW09 废乳化液机械物化处理2191.75 HW11 精(蒸)馏残渣化工、石化焚烧2568.28 HW12 染料涂料废物化工、机械焚烧2020.55 HW13 有机树脂类废物化工、机械焚烧11.45 HW16 感光材料废物轻工稳定化固化/填埋80.63 HW17 表面处理废物机械稳定化固化/填埋3551.24 HW21 含铬废物化工、机械、器械稳定化固化/填埋52.40 HW22 含铜废物化工、冶金稳定化固化/填埋1634.00 HW23 含锌废物加工、冶金稳定化固化/填埋1638.30 HW29 含汞废物化工稳定化固化/填埋20.85 HW31 含铅废物化工、轻工、机械稳定化固化/填埋1961.09 HW33 无机氰化物废物化工焚烧28.12 HW34 废酸化工、机械、电子物化处理3555.98
HW35 废碱石化、轻工、机械物化处理527.55 HW36 石棉废物冶金直接填埋100.00 HW39 含酚废物化工焚烧1906.00 HW41 废卤化有机溶剂化工焚烧0.31 HW42 废有机溶剂化工、机械、轻工焚烧0.69 HW45 含有机卤化物废物化工焚烧51.20 HW46 含镍废物化工稳定化固化/填埋332.73 HW18 焚烧飞灰化工等离子2750 HW10 含多氯联苯废物化工、冶金等离子350 小计26525.91
2.2,3建设规划
1、生产区建设规划
工程先期建设物/化处理、焚烧、稳定化/固化、鉴别(化验)、
废物暂存、废水处理,以及配套的维修、废物计量、洗车、给排水、
供配电、停车场等公用、辅助设施。
车间配置和设备选择留有一定空
间和灵活性。
后期工程建设综合利用设施,同时对先期建设工程的预
留能力进行填平补齐或增加作业班次和时间,只有个别种类的废物需
新增生产线。
初始处理处置规模为2.91×104t/a,最终处理处置能力
可达到6.11×104t/a。
2、填埋库区建设内容
安全填埋场起始堆填标高51.00m,主坝顶标高61.00m,最终堆填
标高71.00m,总库容26.0×104m3,起始年填埋量14100t/a,服务年限
为25年。
为尽快启用安全填埋场,并顺利地排出未与填埋废物接触的雨水,尽量减少渗沥液产生量,将填埋场依次分为一、二区,这样也可
以分区建设,减少前期投资,缩短建设周期,具体操作如下:将一区
作为启动区,建设主坝、防渗设施以及到一区的道路,二区设施暂不
建设。
一区总库容10.0×104m3,服务年限10年;一区服务末期建设二区,二区总库容16.0×104m3,服务年限15年。
3、管理区建设内容
管理区主要由综合办公楼和生活辅助楼组成,项目行政办公机构设在综合办公楼内,另外考虑到倒班职工的住宿及员工用餐方便,在管理区设置了生活辅助楼,包括值班宿舍和职工食堂。
2.2.4一期工程设计方案
1、总体工艺方案
经处理处置中心废物经鉴定后,适宜焚烧的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送至焚烧车间进行焚烧处理,适宜物/化处理的废物送至物/化处理车间进行无害化处理,暂时不能处理或需积累到一定量后才处理的废物暂时存储于废物暂存库,危险废物焚烧飞灰、危险废物焚烧灰渣、含重金属污泥等送稳定化/固化车间处理,石棉类废物及其他经检验达到安全填埋场入场标准的危险废物直接进入安全填埋场填埋处置。
稳定化/固化按危险废物性质可分别采取有机螯合剂、硫代硫酸钠稳定化、水泥稳定化/固化、粉煤灰(石灰)稳定化/固化等方法处理废物,经稳定化/固化处理后的固化体用汽车运至安全填埋场作业区进行养护、填埋。
2、物/化处理工艺方案
按物理和化学性质、处理方法相近的废物归类的原则,将物/化处理车间的废物分成废乳化液及含油废水、废酸碱及重金属废水两大类。
废乳化和含油废水液采用破乳及高效油水分离技术;废酸碱和重
金属废水主要采用中和等相应的去除重金属离子的工艺。
3、危险废物焚烧工艺方案
采用回转窑焚烧工艺处理热值较高或毒性较大的工业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处理采用干法和湿法组合工艺,即净化系统由余热锅炉、急冷塔、消石灰和活性炭加入装置、布袋除尘器、湿式洗涤塔、引风机、烟囱、烟气在线检测装置等组成,完成烟气的冷却、脱酸、吸附二噁英和除尘。
4、稳定化/固化工艺方案
根据废物性质的不同分别采取有机螯合剂或硫脲、硫代硫酸钠稳定化和水泥稳定化/固化、石灰(粉煤灰)稳定化/固化等方法处理,经稳定化/固化处理后的固化体直接由自卸车送至安全填埋场作业区进行养护、压实和覆盖。
5、安全填埋方案
为尽快启用安全填埋场,并顺利地排出未与填埋废物接触的雨水,尽量减少渗沥液产生量,将填埋场依次分为一、二区,这样也可以分区建设,减少前期投资,缩短建设周期,具体操作如下:将一区作为启动区,建设主坝、防渗设施以及到一区的道路,二区设施暂不建设。
一区总库容10.0×104m3,服务年限10年;一区服务末期建设二区,二区总库容16.0×104m3,服务年限15年。
(1)防渗处理
按现行标准要求,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采用0.6m厚粘土(k<10-7cm/s)基层+两层厚度分别为2mm和1.0mmHDPE膜的组合防渗
层。
(2)清污分流方案
①清水排出
填埋区截洪沟:设置环库截洪沟,拦截填埋区边界至分水岭约0.2km2所汇集的雨水。
衬垫锚固沟:利用尚未被填埋体覆盖的防渗垫层锚固沟排出上部径流。
溢洪涵管:在分区坝里侧未填埋废物处设置涵管排出清水。
覆盖:采用1mmHDPE薄膜作日常覆盖防雨和防尘,并用搭接和沙袋压盖。
在衬垫底部设有地下水收集盲管,排出地下涌水。
②渗沥液收集
场底和平台采用由DN400mmHDPE多孔管和反滤材料组成的盲沟导排渗沥液,并配有清洗设备,定期(3~4个月)清洗。
③调节池
位于主坝下游,容积3000m3,用于贮存渗沥液、受污染时的地表径流、衬垫底部地下水或第一层膜破损后的渗沥液。
6、废物暂存
废物暂存采用货架式或散堆式存储,货架式分为4层,由叉车放置与取运。
7、等离子体热解系统
工程建设处置能力为10t/d的等离子体热解装置一套,包括危险
废物贮存库、特性分析鉴别系统、预处理系统和等离子体热解处理系统。
主体工程与设备包括:
(1)接收及贮存系统:包括危险废物计量、卸料、暂时贮存、输送、特性分析鉴别及预处理等设施。
(2)等离子体热解系统:包括氮气系统、危险废物进料、热解、玻璃体排料冷却及收集等设施。
(3)尾气处理系统:包括换热器、文丘里急冷、洗涤、吸附、布袋除尘、可燃气利用等设施。
8、废水处理
本工程废水处理方案:物化预处理+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砂滤+活性炭过滤,处理规模按120m3/d,分两个系列建设。
生产废水、污染区初期雨水及生活污水经废水调节池调节后用泵提升送至物化处理装置,根据水质处理要求加入所需的药剂(NaOH 和混凝剂等),处理后进入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池进行生物处理,二沉池出水经过砂滤、活性炭过滤深度处理进一步去除重金属和其它污染物,消毒池消毒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后进入回用水池。
根据出水水质和用户对水质的要求,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于生产或绿化等,无废水外排。
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通过压滤机进行污泥脱水,脱水后的污泥送至稳定固化车间进行处理。
2.3项目选址、所在地自然条件与平面布置
2.3.1 建设地点的地理位置
马鞍山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厂址位于马鞍山市区东南向山镇陶村,向山生活垃圾处理场东北向丘陵地带,313省道南侧,距马鞍山市区约14km,距向山镇约4km,交通较方便。
项目总占地16.6公顷(约250亩)。
2.3.2 建设地点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场区地形由1个向东开口的垄沟及其周围丘陵组成,属由残、坡积层组成的剥蚀丘岗地貌。
最低标高约49m,周边山丘的标高在100~120m之间。
地貌属低山丘陵地貌。
2、地质及水文情况
厂址所在区域地层出露威白垩纪下统大王山组三段,上部为杂色安山质凝灰岩、凝灰质粉砂岩,下部威灰白、灰紫色安山质凝灰岩、夹安山质砾灰岩等;下覆白垩纪大王山二段、一段。
区域基岩多处出露,东部威安山岩,北西部威石英安山玢岩、石英钠长斑岩。
第四系覆盖层较薄,主要为粉质粘土,含砂、砾。
根据可行性研究勘察报告,场区①层粉质粘土的渗透系数0.85~1.43×10-6cm/s,其渗透性很弱,属隔水层。
下伏基岩主要为凝灰岩及凝灰质安山岩类,该类岩石普遍具有较强的高岭土化,虽其前部风化裂隙发育,但裂隙多呈闭合状,对水的渗透性能弱;深部岩石半坚硬~坚硬、完整,裂隙不发育,其渗透性差,弱富水性。
场地第四系其内部含有少量孔隙水,在钻孔中形成水位。
该孔隙水在场区范围形成不了统一的潜水水位。
据2007年1月26日水位观测
资料:SK1孔水位埋藏深度为0.50m,SK3孔水位埋藏深度为5.00m,ZK1孔水位埋藏深度为0.8m,其水位监测资料也反应出场区基岩风化裂隙水与区域基岩裂隙地下水没有联系。
3、气候特征
项目所在地位于北亚热带,属季风型亚热带气候,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夏长,春秋短,雨量集中,冬夏温差大,气流随季节的变化而发生明显的变化。
马鞍山市年平均日照时数2109.9小时,最多年达2378.6小时(1996年),最少年达1800.2小时(1985)。
多年年平均气温15.9℃,正常年份的年平均气温约在15.8±0.5℃的范围内,春秋季短,冬夏季长,冬夏温差较显著。
年平均降雨量1004.2mm,最大降雨量1522.2 mm,最小降雨量460.4 mm(1978年),最大日降雨量254.6 mm(1969年)。
降水季节性强,时空分布不均。
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下旬,都会出现一段降水量大、降水日数多的梅雨天气,入梅最早在6月、7月,出梅最迟在7月22日,梅雨期间,一方面降水强度大,另一方面长江水位骤降,这一时间是马鞍山市防汛抗洪排涝的关键时期。
年平均气压1013.3hba。
最高气压1042.8hbar(1965年12月17日),最低气压991.6hbar(1971年2月17日),最大绝对湿度41mm,最小绝对湿度0.50 mm,平均相对湿度77%。
无霜期240天,初霜日期一般在11月上旬,终霜日期一般在3月下旬。
冬季盛行偏北的冬季风,夏季盛行东南风,春秋两季多偏东风,全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年平均风速为2.38m/s。
4、地震基本烈度
根据区域资料,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六度,属弱地震活动区。
2.3.3 建设项目平面布置
2.3.3.1总体布置方案
本工程拟建场地由两个区组成,分别为填埋区和生产管理区。
其中,填埋区位于本场址的西南侧,由周围岗地包围组成。
填埋区西高东低,东边布置有渗沥液调节池和雨水收集池。
填埋场通过生产管理区北大门道路衔接,道路竖向标高在57.0m~71m之间。
整个填埋场地占地面积为7.6公顷。
生产管理区位于本场址的东北侧,东西长约329.6m,南北宽约183m,占地面积为8.5公顷。
场地标高在50~75m之间。
场地北侧与313省道衔接,保证物料运输线路的通畅及其短捷。
本工程拟建场地总占地面积分三块面积即为填埋区场地占地面积、生产管理区场地占地面积和厂外道路占地面积共计16.6公顷。
2.3.3.2总平面布置
根据现有情况及处理危险废物生产工艺特点将生产管理区分为生产区、生产辅助设施区和管理区三个功能区。
其中生产区位于该区中部,布置在较高的台地上。
生产区西侧留有空地用作远期发展综合利用车间作场地;在生产区东部和焚烧车间分别设置变电间,满足生产车间的用电负荷;焚烧车间西边布置油罐区以便于耗油量多的焚烧车间的用油。
生产辅助设施区和管理区布置在厂区北侧。
厂外道路从313省道接入生产管理区,设计了人流和物流两个入口,将物流和人流分隔。
厂区西侧为人流主出入口,东侧为货流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