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干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干中学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狡狯.kuài 旖.yǐ旎矫.jiáo情针砭.biǎn时弊
B伉.kàng俪掂.diàn量枯槁.gǎo 厝.cuò火积薪
C惨怛.dá露.lòu骨荫.yìn庇强.qiǎng颜欢笑
D因为.wâi 蹿.cuān红道行.hãng 故都.dū的秋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妨碍依钵入场券不名一钱
B勾通就绪主旋律自命不凡
C曼延薰陶荧光屏突如其来
D收讫好像打圆场豆蔻词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是()
A多年来从师傅那儿得到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工作上的悉心指导,精神上的安慰鼓励,安国敬谢
..
不敏
..,铭记在心。
B初春的校园,阳光明媚,春风和煦,师生们陶醉在春意阑珊
....的氛围中,欢乐写在他们脸上。
C在农村教了几十年的书,每月工资千来块,两袖清风
....,一套商品房,我们的周老师都买不起。
D何大彤在县医院做药剂师,工作出色,百里挑一
....。
市里的几家大医院都想高薪聘请他。
4、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不恰当的是()
A个别的建筑物,一般地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本身和上部翼状伸展的屋顶。
B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
C(鲁侍萍)不过我觉得没有什么谈的。
(周朴园)话很多。
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D我呆呆地看着檐头的我不认得的《天伦叙乐》的匾,我摸着新换上的衣服的丝的和贝壳的纽扣。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旦潜规则主宰了政治竞争,民主就会受到损害,破坏党内竞争的团结并削弱执政党,增添政治动荡。
B一张出自撒切尔夫人之手、感谢她的丈夫丹尼斯及家人在其政治生涯中对自己的爱与支持的私人短函,在撒切尔夫人的一本自传中被发现。
C科学家在非洲发现了一种可能导致数十万人死于疟疾的蚊子的新品种让人担忧。
D中国空军最近三次在中印边境附近的喜马拉雅山脉上空举行了演习。
6、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贾探春是贾政之女,与贾环为同胞姐弟,是元春、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
在贾府“四春”中,
她居第三。
她的文才虽不及薛宝钗、林黛玉,但也非常人能及。
她虽为庶出小姐,但聪明能干,
有论辩的口才、果断的性格,曾以出色的能力管理过偌大的贾府。
B孙权采用公瑾之计,骗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
诸葛亮在刘备临行前交给赵云三个锦囊,吩咐每个锦囊各有一条妙计,让赵云依次打开。
到南徐后,刘备不仅破了公瑾之计,娶了孙权之妹孙尚香,而且击退东吴追兵,逃回荆州,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C梅弯着腰把手里的蝴蝶轻轻的放在草坪上,用怜惜的声音说:“可怜,不知道哪个把你弄成这个样子!”梅因避战乱来到高公馆,她怜惜那只垂死的蝴蝶,不自觉的说出上面的话。
D弗洛罗表面上道貌岸然、道行高超。
过着清苦禁欲的修行生活,而内心渴求淫乐,对世俗的享受充满妒羡。
他贪图艾斯米拉达的美貌,并支持卡西莫多去抢劫美丽的艾斯米拉达。
卡西莫多和弗洛罗一样内心邪恶,因为他甘愿充当弗洛罗的帮凶,去抢劫艾丝美拉达。
二(9分,每小题3分)
中华饮食文化精神
王学泰
中国人善于在极普通的饮食生活中咀嚼人生的美好与意义,哲学家更是如此。
庄子认为上古社会最美好,最值得人们回忆与追求,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可以“含哺而嘻,鼓腹而游”,也就是说吃饱了,嘴里还含着点剩余食物无忧无虑地游逛,这才能充分享受人生的乐趣。
先秦哲学家中最富于悲观色彩的庄子尚且如此,那么积极入世的孔子、孟子、墨子、商鞅、韩非等人就更不待言了。
尽管这些思想家的政治主张、社会理想存在很大分歧,但他们哲学的出发点却都执着于现实人生,追求的理想不是五彩缤纷的未来世界或光怪陆离的奇思幻想,而是现实的、衣食饱暖的小康生活。
所以,《论语》、《孟子》、《墨子》才用了那么多的篇幅讨论饮食生活。
饮食欲望,一般说来容易满足,“啜菽饮水”,所费无几,即可果腹,所以人易处于快乐之中,李泽厚说中国古代文化传统是乐感文化,是有理由的。
当然不能说先民没有过痛苦的追求,古代无数抒情诗篇中充满了感伤情绪。
屈原就曾感慨:“日月忽其不掩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也表示过:“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并见《离骚》)。
他感到时光急迫,自己要做的事情很多,奋斗的路也很长,可是人生短促,时不我待。
这种痛苦和感伤在一些浪漫主义色彩很浓或十分真诚的诗人身上表现得十分明显,但也应看到在相当多的诗人身上也有浓重的“为赋新诗强说愁”的意味。
但不管是谁,当他们离开了诗人情绪的时候,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奉行中国人的生活准则的。
像苏东坡在《前赤壁赋》刚刚感慨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对于人生短暂寄予了无穷的悲慨,可是诗人善于自解,用相对主义,抹杀了长短寿夭、盈虚消长的差别,后面马上就是“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吃喝解决人生的苦闷,因此在春秋时代人们就说“惟食无忧”。
至于指导人们生活与思想的哲人也只是密切地关注着现实人生,教导人们以微小的现实满足为追求目的。
孔子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之中,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皆见《论语》)孔子或表达自己的志趣,或赞美弟子颜回都是为人们作示范楷模,这里简单的、粗糙的食品就是道德高尚的象征。
虽然这些都打着“安贫乐道”、“忧道不忧贫”的幌子,但这个“道”究竟是什么呢?把它放大到最高倍数,也不过就是实现“大同社会”。
而大同社会的标志仍是人人吃饱穿暖,所以后世有些道学家把“道”解释为“穿衣吃饭”,也无大谬。
在西洋,古代思想家们对于吃饭问题上似乎没有像中国哲人那样倾注了这么多的注意力,更不会把它提高到“天”的高度认识它。
与我们相反,他们更多的是从男女情欲或情爱的角度认识和解释世界。
无论是基督教的关于人的原罪意识,亚当和夏娃的传说,还是古希腊哲学中(如柏拉图对话录)把“爱”这个个人私情看作对美的本体的眷恋,并把它看成是对现实的哲学思考。
这些思想成为西方哲人文化思考的基础。
而情欲生殖从生物学角度来说就是对生殖个体的否定,因而“爱”本身正像西班牙现代思想家乌纳穆诺所说:“世界和生命里,最富悲剧性格的是爱。
”(《生命的悲剧意识》)这些对西方文化的发展和西方人性格都有潜在的影响。
中西文化在人类两个最基本需求(食和性)上各有偏重也是中西思想的重要区别之一。
7、下列对“中国饮食文化精神”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善于在极普通的饮食生活中咀嚼人生的美好与意义,尽情享受温饱所带来的生活乐趣,古往今来都是这样。
B古代哲人虽然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不同,但他们的哲学出发点却都执着于现实人生,追求现实的、衣食保暖的小康生活。
C早在春秋时代人们就说“惟食无忧”。
吃喝玩乐可以解决人生的苦闷,人也像老鼠一样酷爱着大米,也像鸟一样为食而亡。
D中华饮食文化是一种乐观向上的快乐文化。
“含哺而嬉,鼓腹而游”,吃饱了,嘴里还含着剩余食物无忧无虑地游逛才有乐趣。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人云:民以食为天。
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的哲学的出发点都执着于现实人生,追求的理想是现实的、衣食保暖的小康生活。
B西洋古代思想家们对于吃饭似乎没有像中国哲人那样倾注很多注意力,他们更多的是从男女情欲或爱情的角度认识和解释世界。
C中西文化在人类两个最基本需求食和性上各有偏重,中华饮食文化偏重温饱,西洋文化偏重情欲,也是中西思想的重要区别之一。
D饥饿思温饱,饱暖思情欲,是中华饮食文化精神。
中国人的生活乐趣是吃喝,饮食生活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
9、下列理解,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中华饮食文化精神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说明了“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B人们的饮食欲望和饮食习惯是构成饮食文化的主要内涵,社会越现代化,人们的物质生活要求会越高,饮食文化精神也会得到进一步弘扬。
C西方文化的发展和西方人的性格都和中国不同,西方人不讲究吃、喝、住、穿,而追求男女情欲或情爱,把“爱”当做饮食文化精神的核心。
D人类最基本的两个需求是吃与喝,如果这两个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不能维系最低的生活水平,也就没有了饮食文化精神。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鲁之裕字亮侪,奇男子也。
田文镜督河南,鲁效力麾下。
一日,命摘中牟李令印,即摄.中牟。
鲁为微行,骑驴入境。
父老数百扶而道苦之,再拜问讯,曰:“闻有鲁公来代吾令,客在开封,知否?”鲁谩曰:“若问云何?”曰:“吾令贤,不忍其去故也。
”又数里,见儒衣冠者簇簇然谋曰:“好官去可惜,伺鲁公来,盍.诉之?”或摇手曰:“咄!田督有令,虽十鲁公奚能为?且.鲁方取其官而代之,宁肯舍己从人耶?”鲁心敬之而无言。
至县,见李貌温温奇雅。
鲁拱手曰:“公甫下车而库亏,何耶?”李曰:“某滇南万里外人也,别母游京师十年,得中牟,借俸迎母,母至被劾,命也!”言未毕,泣。
鲁请具汤浴,且浴且思,意不能无动。
良久,击盆水,誓曰:“依凡而.行者,非夫也。
”具衣冠辞李。
李大惊,与之印,不受。
强之。
鲁掷印铿然,厉声曰:“君非知鲁亮侪者!”竟怒.马驰去。
合邑士民焚香送之。
至省,先谒两司,告之故。
皆曰:“汝病丧心耶?以若所为,他督抚犹不可,况田公耶?”明早诣辕,田公南向坐,面铁色,盛气迎之,睨鲁曰:“印何在?”曰:“在中牟。
”曰:“交何人?”曰:“李令。
”田公干笑,左右顾曰:“天下摘印者,宁有是耶?”皆曰:“无之。
”两司起立谢曰:“某等教敕亡素,致有狂悖之员。
请公并劾鲁,付某等严讯朋党情弊,以.惩余官。
”鲁免冠前叩首,大言曰:“固也。
待裕言之。
裕一寒士,以求官故来河南,得官中牟,喜甚,恨不连夜排衙视事。
不意入境时,李令之民心如是,士心如是;见其人,知亏帑故又如是。
若明公已知其然而令裕往,裕沽名誉,空手归,裕之罪也;若明公未知其然而令裕往,裕归陈明,请公意旨,庶不负大君子爱才之心与圣上孝治天下之意。
公若以为无可哀怜,则.裕再往取印未迟。
裕何人,敢逆公意耶?”田公默然,两司目之退。
鲁不谢,走出至屋霤外。
田公变色,下阶呼曰:“来!”鲁入跪。
又招曰:“前。
”取所戴珊瑚冠覆鲁头叹曰奇男子此冠宜汝戴也微汝吾几误劾贤员但疏去矣奈何!”鲁曰:“几日?”曰:“五日,快马不能追也。
”鲁曰:“公有恩,裕能追之。
裕少时能日行三百里,公果欲追疏,请赐契箭一枝以为信。
”公许之,遂行。
五日而疏还。
中牟令竟无恙。
以此鲁名闻天下。
(节选自袁枚《书鲁亮侪》)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即摄.牟中摄:代理
B好官去可惜,伺鲁公来,盍.诉之盍:何不
C竟怒.马驰去怒:激怒
D以此鲁名闻.天下闻:传扬
11、下列四组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且.鲁方取其官而代之若属皆且.为所虏
B依凡而.行者,非夫也弃甲曳兵而.走
C付某等严讯朋党情弊,以.惩余官以.勇气闻于诸侯
D公若以为无可哀怜,则.裕再往取印未迟于其身也,则.耻师矣
12、下列各项断句恰当的是()
A取所戴珊瑚∕冠覆鲁头叹曰∕奇男子此冠宜∕汝戴也微汝∕吾几误劾∕贤员但疏∕去矣奈何!B取所戴珊瑚∕冠覆鲁头叹∕曰奇男子此冠宜∕汝戴也∕微汝吾几误劾∕贤员但疏∕去矣奈何!C取所戴珊瑚冠覆鲁头∕叹曰∕奇男子∕此冠宜∕汝戴也∕微汝吾几误劾∕贤员但疏∕去矣∕奈何!
D取所戴珊瑚冠覆鲁头∕叹曰∕奇男子∕此冠宜汝戴也∕微汝吾几误劾贤员∕但疏去矣∕奈何!
第Ⅱ卷(共114分)
四(28分)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 田督有令,虽十鲁公奚能为?
(2) 鲁请具汤浴,且浴且思,意不能无动。
(3) 汝病丧心耶?以若所为,他督抚犹不可,况田公耶?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答问题(8分)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
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
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此诗写作背景,作者坐王叔文党祸被贬永州十年后入京,复外放至更偏远的柳州。
(1)分析“春半如秋意转迷”一句在诗中的作用。
(4分)
(2)有人说三、四句将环境景物和诗人内心情感结合得自然无痕,请以“乱”字为例作简要分析。
(4分)
15、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袅袅兮秋风,。
登白薠兮骋望,。
(屈原《湘夫人》)
(2)子曰:,。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
(3),。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4)渔舟唱晚,;,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曹操《短歌行》)
五、(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江湖苏轼
在历史长长的小巷里,有一个人总会让我们为之倾倒。
他总是站在千年外的月光下,峨冠博带,长须飘飘,脸上挂着一副顽皮的笑,看着我们,让我们自惭形秽,自觉污浊不堪;让我们在岁月的驿路上奔波得精疲力竭时,总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对照着他想想:人,应该怎样生活,应该怎样才能称之为人。
这个人,就是苏轼,中国的文人苏轼。
翻开《苏东坡文集》,你的眼中就会出现这个人的影子。
这个古代的读书人,他正手执锄头,躬耕于东坡,生活很苦,却回过头告诉你“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实而冬食根;庶几乎西河、南阳之寿”。
在世俗的人们赏菊时,他竟吃菊,吃了还夸能长寿,这可真让当时朝廷的某些人大失所望。
在宋朝的文人中,只有他永远属于江湖,一如他文中的鹤,潇洒地展展翅,从宫廷里飞出,飞望“西山之阙”,与白云相逐,与江湖为伴,率性而行,自由自在,永远活在青山绿水之间,活在诗词歌赋之中,活在民间传说里,千余年了,苦则苦矣,却风流,潇洒。
他少年得志,名士风流,很有一些同年和诗酒唱和的朋友,再加上他的名头,只要他愿意,只要他稍作暗示,就会重新回到那个金碧辉煌的地方,避免漂泊之苦。
可他不,他爱看云起云涌,爱看沧海落日,爱风餐露宿。
至于那个汴梁,让给那些争名夺利客,让他们去争好了。
而他,属于江湖。
其实,应该说,是江湖属于他。
他可能不知道,历史早已安排好了苏州、杭州、赤壁,在等着他,等着他的到来,大笔一挥,江海生色。
于是,他耸耸肩,抖落了身上所有的光环,包括身份、地位和自己的翰林锦袍,一身轻松,走向江湖。
从此,朝廷上少了一个歌功颂德的词臣,历史上多了一个空前绝后的文学大师。
他是一位文人,他更是一位智者,一位哲人,他把自己淡定之后的心情告诉我们,同时,也点化着我们。
面对世俗的成功失败,他竹杖芒鞋,轻轻一笑,道“也无风雨也无晴”。
面对瘴疠之地,他吟诗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让我们在艰难的环境中想起这话,总会粲然一笑,烦恼顿失。
亲人相别,骨肉分离,是人生最悲戚的事,江淹说:“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
”但在那个遥远的夜里,最重感情的诗人却说出了那句极具哲理的话,“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是啊,既然这是常识,我们就应该看开些,互相保重才是啊。
至于功名,诗人看得更淡,“是身如虚空,谁受毁与誉”,面对荣辱名利的苏东坡,此时一如一轮皓月,冰清玉洁,通体透明:潇洒如春风花雨,青天白云;自然如雪映梅花,水流石上。
这就是苏东坡,中国人的苏东坡。
16、文章首段提到“人,应该怎样生活,应该怎样才能称之为人”,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17、作为“一位智者,一位哲人”的苏东坡,在文章中是怎样体现出来的?请简要分析。
18、历史上的苏轼是一个思想较为复杂的文人,作者为什么赋予他以“江湖”的身份?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19、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的题目是“江湖苏轼”,文中多次提到“江湖”,如“江湖为伴”、“他永远属于江湖”等,不难看出苏轼被迫离开朝廷之后,不得不保守漂泊智库闯江湖。
B“这可真让当时朝廷的某些人大失所望”,是指仕途坎坷的苏轼乐天知命,随缘自适,让想看到他难堪的政敌意愿落空。
C正因为贬居他乡风餐露宿的漂泊之苦,才是朝廷少了一个歌功颂德的词臣,历史上多了一个空前绝后的文学大师。
D文中引用苏轼的诗词意在表明,苏使用浓缩的诗词精华阐释了自己在多变的人生遭际中仍然保持着一种气度与品格。
E作为“文人的苏轼”,具有中国文人的气质、智慧和情怀,“作为中国人的苏东坡”,有一种身处困境的大气与潇洒。
六(15分)
请以“冬天的早晨”为主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场景描写的短文。
要求有比喻,有拟人,有排比,结句直接抒情。
21、作文(5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别拿名字当真,羊肉串里没羊肉。
”
“哥,雷锋只是个传说。
”
“邻家女孩都高三了,隔三岔五KTV,‘伤不起呀,伤不起’”
“教育激进改革,为学生减负,暑假寒假接着放,为期七个月。
”
“草根也有春天。
”
“昨天电视上播了,一孙子替爷爷还81年前的债,30个银元,折合人民币一万元。
”
“捐肝救母,捐肝救子的新闻经常有。
”
“手一伸,就能碰着天。
”
…………
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了。
“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了”是网上流行的一句话。
这句话的背后,有无奈、无知、盲从、恐慌、怀疑,有诚恳、信任、执着、乐观。
“信”与“不信”的内容就是生活的点滴,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
我们信什么?不信什么?该信什么?不该信什么?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请写一篇文章把你的思想表达出来。
要求:1、题目自拟,写一篇议论文
2、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750字
余干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答案
1、D (A针砭.biān时弊B掂.diān量C露.lù骨)
2、B (A 依钵衣钵C薰陶熏陶D豆蔻词功豆蔻辞工)
3、D ( 敬谢不敏: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
不能用于感谢别人。
春意阑珊:春意将尽。
句中用
反了,属望文生义。
两袖清风:指为官廉洁。
百里挑一:形容十分出众。
)
4、D (“天伦叙乐”四个字是匾额上的字应打双引号。
)
5、B (A“削弱”,“增添”两个词缺宾语中心词。
C歧义。
D语序不当“三次”应放在“演习”
之前。
)
6、D (卡西莫多,内心并不邪恶,因为被弗洛罗收养,对弗洛罗言听计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劫
持艾丝美拉达。
)
7、C (“人也像老鼠一样酷爱着大米,也像鸟一样为食而亡”这一说法不能表达“中国饮食文化
精神”的含义,原文第二段也无此信息。
)
8、D (“饥饿思温饱,饱暖思情欲,是中华饮食文化精神”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强调的是从温
饱中得到快乐和满足。
A、B、C分别见1、4、5段。
)
9、A (B“人们的饮食欲望和饮食习惯是构成饮食文化的主要内涵”中“主要”表述不当;
C“西方人不讲究吃、喝、住、穿”错,“吃、喝、住、穿”永远是人类生活生存的第一需
求;D“人类最基本的两个需求是吃与喝”错,人类最基本的两个需求是食与性,吃与喝
同属于吃。
)
10、C 竟怒.马驰去怒:奋发(《逍遥游》“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11、B 表修饰,连接的是状语(A且1、连词:何况表让步2、副词:将、将要;C以1、目的
连词2、介词:凭;D则1、连词:那么就2、表转折,却)
12、D
13、(1) 田督有令,虽十鲁公奚能为?
田总督有命令,即使有十个鲁大人又能怎么样呢?(虽、奚、为)
(2) 鲁请具汤浴,且浴且思,意不能无动。
鲁亮侪请求备办热水洗澡,一面洗澡,一面思考,心中不能不被感动。
(汤、且、不能无)
(3) 汝病丧心耶?以若所为,他督抚犹不可,况田公耶?
你精神失常了?以你这样的做法,别的总督巡抚尚且不会允许,何况是田大人呢?(丧心、以、句式)
书鲁亮侪(译文有删节)
鲁之裕,字亮侪,是一位奇男子。
田文镜任河南总督时,鲁公就在他手下效力。
有一天,田文镜命令他去摘取中牟县李县令的官印,并代理县令。
鲁公装扮成百姓,骑着驴子进入中牟县境。
只见数百位老年人互相搀扶着在大路上叹苦发愁,鲁公走上去一再行礼讯问原因,
他们回答说:“听说有位鲁大人要来代替我们的县令,暂住在开封,知道这事吗?”鲁公随口问:“你们问这个作什么?”老人们说:“因为我们县令贤明,不忍心让他离去之故。
”又走了几里路,看见许多读书人聚集在一起商议:“好官罢掉可惜,等鲁公来,何不去向他申诉?”有人就摇手说:“咄!田总督早有命令,即使有十个鲁公,又有什么办法?何况鲁公正是取代李县令职位而来的,怎么肯自己不做官而让给别人呢?”鲁公听了,心里非常尊敬李县令,但没有做声。
到了县衙,见李县令的相貌温良奇雅,鲁公作揖说:“大人刚刚上任怎么就亏空了国库呢?”李县令回答:“我是远在万里之外的云南人。
与母亲分别后,在京师游学十年,才得到中牟县令之职,因此借了俸银迎母亲到来。
母亲到了,却被弹劾去官,这是命啊!”话尚未讲完,哭了。
鲁亮侪请求备办热水洗澡,一面洗澡,一面思索,内心不能不有所感动。
想了很久,他举手敲浴盆中的水,发誓说:“如果按照常规行事,就不是大丈夫了!”于是他穿戴好衣帽向李县令告辞,李县令大惊,李交给他官印,他不接受;李县令坚决要给,鲁公将官印铿然一声掷在地上,厉声说:“您还不知道我鲁亮侪的为人!”竟拍马飞驰而去。
全县的人民都焚香送他。
到省以后,鲁公先去拜见布政司和按察司,禀告事情的前后经过。
两司都说:“你犯了丧心病了吗?像你这样的做法,在别的总督巡抚面前尚且不许可,更何况是田公呢?”第二天早上,鲁公到总督衙门时,田公朝南而坐,脸色铁青,怒气很盛地在等着他,田公斜着眼看鲁公说:“官印在哪里?”鲁公说:“在中牟县。
”又问:“交给什么人?”答:“李县令。
”田公一声冷笑,朝着左右看看说:“天下有这样去摘印的人吗?”都回答:“没有。
”两司马上起立向田公请罪说:“这是我们平时没有教诫,以致有这样狂妄背理的官员,请您将鲁之裕也一起撤职,把他交给我们,让我们来严厉审讯他们拉党结派作弊的罪行,以警戒其他官员。
”鲁之裕脱下官帽,向前叩头,大声说道:“本来应当这样。
只是让我讲明一下,我是一个贫寒的读书人,因为想谋求一官半职,所以来到河南。
我能得到中牟县令之职,高兴非常,恨不能连夜就摆起仪仗,立即办理公事。
没有想到一入县境,耳闻目睹李县令在百姓心目中的印象竟这样好,士大夫对他也是一样;等见到他本人,知道他挪用银币又是这样的缘故。
假如大人您已经知道他的情况而命令我去,我为了自己沽名钓誉,而空手归来,那是我的罪过。
如果大人您不知道他的情况而命令我去,我回来向您说明这些原因,请示大人的意旨,这样或许可以不辜负大人爱才之心以及圣上主张以孝来治理天下的意旨。
您若是认为李县令没有什么可以哀怜的,那么我再去取印也并不迟。
我是什么人,敢违拗您的旨意呢!”田公听了默然不言。
两司给鲁公递眼色叫他退出。
鲁之裕也不道谢,走了出去。
刚走到屋簷外,田公变了面色走下台阶,呼叫鲁之裕:“回来!”鲁公进来跪下。
田公又招呼他:“向前。
”然后取下自己所佩戴的珊瑚冠戴在鲁公头上,叹息着说:“奇男子!这顶冠帽应该给你戴。
没有你,我几乎错误地撤掉了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