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介绍
法国音乐剧
法国音乐剧巡礼《巴黎圣母院》又名《钟楼怪人》提到音乐剧,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美国的百老汇,其实法国的音乐也独具特色。
今天我们来领略一下法国音乐剧的魅力。
我们先从《巴黎圣母院》开始。
众所周知,《巴黎圣母院》是一部老少皆知的经典世界名著,它讲述了15世纪末变动不安的年代中一个描绘人性善恶贪婪与纯真凄美的爱情故事。
同时,它也是一个理想的音乐剧素材。
法裔加拿大人卢可'普拉蒙顿与意大利人李查德'科西安蒂在忠于原作的前提下,连手花费巨资把它搬上了音乐舞台,也成就了这一世界文明的音乐剧,也是法国四大经典音乐剧之一。
《巴》剧在基本音乐结构中纳入了大量流行音乐因子,迥异于一般传统音乐剧,强调古典美声的取向,在摇滚乐的包装之下,强烈的旋律性令人百听不厌,再加上几位主要演员别具风格的声音表现,更使人难以忘怀;在演员用歌声诠释内心感受的同时,编导也给舞者提供了相当自由的发挥空间,舞者将抽象的情感以具体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展现给观众;堪称一流的灯光道具制作效果也将带给观众强烈震撼。
该剧1998年在巴黎连演126场,五十万门票全数售罄,并迅速以其巨大的艺术震撼力和视听上的极高水平,震荡了整个欧洲艺术届。
其音乐衍生唱片销售达700万张,录像带100余万、DVD近20万、剧中歌曲单张唱片300余万。
1、Le T emps des Cathédrales 教堂时代开场曲除了旋律极具欣赏性之外,镇得住全场的气势不能少。
Bruno,吟游诗人的唱腔令人窒息。
与其说第一曲,不如说是第零曲,低吟的漠不关心,高亢的大气恢弘都只能说是故事的药引子。
不属于故事的情绪范畴。
2、Belle 美人该剧很流行的一曲。
让人语塞的精彩绝伦。
卡西莫多牵出旋律线,眼神熠熠,神采飞扬,一份最真诚和甜美的爱情跃然屏幕上。
三重唱将经典段落升华为全剧的当之无愧的最高潮。
掌声经久不息。
3、L' Enfant T rouve为了表达养育之恩罢,作曲家把这段卡西莫多的唱段写的非常温暖。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赏析
论对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的赏析杨sure对于音乐剧,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而我有幸这学期选修了这一门课,在这为数不多的几堂课里,我们观看了几部音乐剧,而其中令我映象最深的就是改编自法国著名小说家雨果所著的时代性小说《巴黎圣母院》的音乐剧。
小说无疑是经典中的经典,它围绕人物卡西莫多为核心,以着重刻画几段不同的爱情,从而将宿命的悲剧提炼成爱的悲剧。
音乐剧则在延续了原作定下的悲凉基调的基础之上,借用现代艺术的形式,表现出了或自由,或压抑,或痛苦,或释然的人物形象,不同于小说,《巴黎圣母院》剧中角色与场面充满对立及冲突:倾慕与狂恋互相纠缠,誓言与背叛相互拆台,权利与占有互依而生,宿命与抗争连续不断,原罪与救赎充斥其中,沉沦与升华互相转换…… 美德与污秽在这里并存,道德与欲望在相对叫嚣。
《巴黎圣母院》这一音乐剧中,一大亮点就是其独特的法国舞台一一带给我们新鲜的听觉与视觉,展现出它不凡的魅力。
移动的方柱,抽象化的布景,绝对堪称舞台设计的经典,他们抛弃了沿用百年的歌剧布景规则,抛弃了群舞、干冰、甚至是绝对的主题曲一一显得此音乐剧更加纯粹,运用了与京剧布景技巧如出一辙的简化布景,用少量象征性元素表现大体量的景物,其中最令人过目难忘的恐怕就是用怪兽雕像象征巨大的巴黎圣母院,不仅充满了现代感,又渲染了整部歌剧的基调:强权下的压制,黑夜中的抗争,使我们感受到不屈的自由的灵魂在强权压榨欺凌的社会中叫嚣着抗争。
《巴黎圣母院》第二大特色就是它诗一般的语言及流行化的唱法,不但符合剧中各人物的性格,更使得音乐剧呈现出一种波澜壮阔血泪交织的艺术效果。
例如其中的《Le Pape des fous (愚人教皇)》、《Tu vas med ruire (致命狂恋)》、《Je revie ns vers toi (迷途知返)》,尤其是在音乐剧的最后一幕《Danse mon Esmeralda (舞吧!艾丝梅拉达吾爱)》,加西莫多这样唱道:“时光流转有一天人们会在地底发现两具缠抱的骸骨向整个宇宙宣告加西莫多如何深爱着波西米亚女郎艾丝梅拉达上帝将他造的如此丑陋是为了帮他背十字架只有死亡能将我们的名字结合让我的灵魂飞翔离开这充满苦难的土地让我的爱融入宇宙之光舞吧,艾丝梅拉达唱吧,艾丝梅拉达再为我跳一支舞吧,艾丝梅拉达我爱你至死不渝……” 一直跟着紧凑剧情的加西莫多的感情终于得到了倾吐,失去深爱之人时绝望的悲鸣在这一刻展现的淋漓尽致。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介绍
爱斯梅拉达
主要人物简介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士时,他恪尽圣职,遵 从教条,过着刻板严肃、清心寡欲的生活。 •为显示自己对世俗生活的决绝,他连到圣 母院造访的公主殿下也拒绝见面。 •为了补偿过错,赎救罪行,他苦口婆心教 育从小沦为孤儿的弟弟;他慈悲为怀,抚养 丑陋的弃儿卡西莫多长大成人,并让他当了 圣母院的敲钟人。 •然而,中世纪天主教的刻板教条严重扭曲 了他的灵魂,而这样的压抑愈是长久,其爆 发的强力也就愈大。 •他既是宗教伪善和教会恶势力的代表,又 是禁欲主义的牺牲品。
创作时代背景
•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以前,由于雨果少年时期一 直在崇信君主政体和天主教的家庭教师和母亲影响下,他 的政治立场和文艺观都是保守的。 •1926年,随着国内反查理十世的斗争和国际上争取独立解 放的革命浪潮对神圣同盟的冲击,雨果的政治和文艺思想 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用理论文章和创作实践向古典主义进行斗争。
主要人物简介
• 她是作者理想中“美”的化身。她既有美丽 动人的容貌,更有纯洁无邪的心灵和诚挚善良 的品德,表现出外貌美和心灵美的和谐统一。 她纯真、仁慈,富于同情心,乐于救助人。 • 爱斯梅拉达纯洁无邪,热情天真,对爱情充 满憧憬和渴望。正因为她以为世人都像她一样 的真心实意地待人,所以当弗比斯在巡逻中偶 然救了她后,她就把爱情献给了他。正因为她 纯洁无邪地追求纯真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所 以至死爱着弗比斯,丝毫没有怀疑他会欺骗和 背叛自己还幻想他还会再来搭救自己,其纯真 令人心痛欲裂。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
当代罕见的旷世巨作,法语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改编自法文 学巨匠雨果的不朽名著,1998年9月16号正式在巴黎国会大厅推出首演, 撼动人心、佳评如潮。 此剧在法语系国家连演130场,盛况空前。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与《悲惨世界》比较研究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与《悲惨世界》比较研究虽然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与《悲惨世界》都从法国文豪雨果的文坛名著改编而来,但因前者诞生于巴黎且由法国公司包装、制作与推销,而同样源于法国的后者却由伦敦西区的公司包装运作,所以两者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
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对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与《悲惨世界》作一比较。
一、演绎风格: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由52首歌曲串联起来,每首曲子都具有流行音乐的风格。
歌曲没用现场伴奏形式来呈现,而是采用了另一种形式:电声乐器伴奏录音。
分析一下原因,可能现场演奏电声与现场播放演奏录音的效果没太大区别,并且考虑到多场次演出的成本问题而最终选择了录音。
每个歌唱演员都配有一个耳挂式麦克风,而在大多数音乐剧中观众是看不见麦克风的,麦克风被隐藏起来为的是更贴近戏剧表演形式,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却偏偏要营造出现场巨星演唱会的感觉,这种方法无疑是别出心裁的。
歌唱演员的唱腔似乎属于流行音乐演唱风格,没有美声唱法。
而音乐剧《悲惨世界》就与《巴黎圣母院》不同了,它更接近歌剧,其中有不少咏叹调,歌唱者既似说又似唱,且采用了现场交响乐团伴奏。
《巴》的另一特色是舞蹈演员与歌唱演员各司其职,我们可以看到歌唱演员在唱歌的同时并没有大幅度的舞蹈动作出现。
一首曲子出现,舞蹈演员在歌唱演员身后或是激情热舞,或是翩翩慢舞,他们通过身体的舞动来表现主人公内心的情感,我觉得这比单纯通过歌词的演唱更能同观众产生共鸣。
而演唱者则专注于很好地控制气息来把歌曲唱得更动听,更好地展现人物的音色。
这又和通常的音乐剧有所不同,但演出效果还是不错的。
《悲惨世界》中演员的舞蹈性动作不多,但演员在演唱的同时,他们的肢体语言很丰富,加强了观赏性。
比如德纳第的扮演者在客栈迎接客人入住时做的动作比较多,使人物更生动活泼。
《巴》中演员独唱较多,而在大多数音乐剧中,独唱、重唱和合唱的交相穿插演绎可以更好地表现跌宕的剧情,丰富的声音层次以及产生一种非比寻常的气势,《巴》剧相对来说合唱不多,所以也就不可避免地少了些音乐层次的丰富性。
巴黎圣母院音乐剧观后感
巴黎圣母院音乐剧观后感在近期我有幸观看了一场充满魅力的音乐剧——巴黎圣母院。
演出让我沉浸在激情、悲伤和希望的故事中,同时也让我体验到了音乐和舞蹈所带来的独特魅力。
首先,我要提及的是表演者的出色演技。
他们通过精湛的技艺和饱含深情的演绎,将角色的情感传递给观众。
主角们的表演极具感染力,使我作为观众能够深刻理解他们的内心体验。
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明确的个性和情感,他们的表演将角色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弱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每个表演者都以他们独特的方式生动地呈现了角色的个性,使整个剧场充满了戏剧性的张力和情感的火花。
此外,剧中的音乐和舞蹈也是我难以忘怀的。
音乐是这部音乐剧的灵魂,通过美妙动人的旋律,它将观众引入了一个神秘而迷人的世界。
每一首歌曲都充满了力量和情感,唱出了角色们内心的痛苦、欢乐和渴望。
乐曲的编排和演唱者们的嗓音都充分展示了他们的音乐才华,让我陶醉其中。
舞蹈则给整个剧目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视觉效果。
舞者们的身姿优美、灵动而且富有艺术感,每一个动作都精确而有力地展现了角色的情感和故事的发展。
音乐和舞蹈的结合让整个剧场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同时也为观众带来了无比的享受。
剧情的推进也是这场音乐剧的亮点之一。
巴黎圣母院作为背景,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以爱情,悬念和嫉妒为主线的故事。
主人公克里斯廷和菲利普的爱情故事引发了许多戏剧性的转折和冲突。
他们之间的心灵纠葛和感情纠葛在剧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观众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们的痛苦、喜悦和迷惘。
这种情感的浓郁度和紧张感让我不能自拔,我总是期待着下一个情节的展开。
此外,舞台的设计和道具的运用也是这场音乐剧的一大亮点。
舞台布景逼真而精致,将观众带进了19世纪巴黎圣母院的神秘世界。
光影和灯效的运用也给整个舞台增添了故事所需的神秘氛围。
道具的运用则使故事更加真实而有趣。
例如,巨大的巴黎圣母院模型和精细的服装装饰都为观众提供了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使情节更加紧凑和引人入胜。
巴黎圣母院的简介
巴黎圣母院的简介《巴黎圣母院》是另一部改编自法国名著的同名音乐剧,在基本音乐剧框架中融入大量流行音乐元素,巧妙地将美声唱法和摇滚乐有机地联系起来,动人的旋律令人百听不厌。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一下《巴黎圣母院》的相关内容。
《巴黎圣母院》的内容简介当代罕见的旷世巨作,法语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一出改编自法文学巨擘雨果的不朽名著,由欧美乐界顶尖才子Luc Plamondon 谱词,Richard Cocciante作曲,本剧率先于1998年1月的法国嘎纳唱片大展中绽放异彩,同年9月16号正式在巴黎国会大厅推出首演,撼动人心佳评如潮。
首演未及两年,其魅力风潮迅速袭卷欧陆,此剧在法语系国家连演130场,盛况空前,同时荣获加拿大FELIX艺术奖项“年度剧作”、“年度最佳歌曲”与“年度最畅销专辑”多项殊荣。
19世纪的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偶然看到了巴黎圣母院墙上深深刻下的希腊字母“ΑΝΑΓΚΗ”,它代表了天数-命运之神“Destiny”,一部不朽的传世之作——《巴黎圣母院》就这样诞生了。
本剧取材于这部世界名著,强烈而具有震撼力的现代音乐,极具视觉效果的舞台布景,尽情投入的表演,生动的表达出了原著中对教会和封建制度的揭露和鞭挞、对教会人士邪恶行径和贵族卑劣的精神道德的抨击、对人道主义仁爱精神的颂扬。
巴黎圣母院剧中角色与场面充满对立及冲突:倾慕与狂恋,誓言与背叛,权利与占有,宿命与抗争,原罪与救赎,沉沦与升华,跌宕起伏的戏剧张力,建构成一部波澜壮阔血泪交织的悲剧史诗,跨越时代潮流与文化藩篱,开创当代音乐剧的新纪元。
《巴黎圣母院》的创作背景当鲍伯利和勋伯格以《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与《西贡小姐》(Miss Saigon)造成轰动,来自法国的作品逐渐获得世人的喜爱。
近年一部来自法国的音乐剧新作品,改编自雨果名著的《巴黎圣母院》,又在国际上引领瞩目的风潮。
这一故事永远是值得音乐剧作家们深入挖掘的好题材。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赏析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赏析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浅析作为一部现代歌剧,钟楼怪人无疑在艺术史上画下了重重的一笔,无论从歌曲的编写还是舞蹈的编排还有舞台的设计来看,这部传奇般的歌剧都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它带来的不仅仅是艺术的享受,更是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一) 选材《巴黎圣母院》的剧本改编自法国著名小说《巴黎圣母院》。
小说无疑是经典中的经典,众所周知,要在经典之上创造新的经典着实不易。
然而音乐剧却创造了这样的奇迹,它延续了原作定下的悲凉基调,借用现代艺术的形式,表现出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或自由,或压抑,或痛苦,或释然。
而小说与歌剧主要表现了在强权压榨欺凌的社会中仍有不屈自由的灵魂与之抗争,赞美了人类的自由意志。
歌剧则以不同的方式再现了雨果先生对自由的赞颂。
二) 舞台设计《巴黎圣母院》的舞台设计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设计,移动的方柱,抽象化的布景,绝对堪称舞台设计的经典。
设计是抛弃了沿用百年的歌剧布景规则,运用了与京剧布景技巧如出一辙的简化布景,用少量象征性元素表现大体量的景物,如用怪兽雕像表示巨大的巴黎圣母院,不仅充满了现代感,又渲染了整部歌剧的基调:强权下的压制,黑夜中的抗争。
三) 作词谱曲由欧美乐界顶尖才子Luc Plamondon谱词,Richard Cocciante作曲,本剧率先于1998年1月的法国嘎纳唱片大展中绽放异彩,同年9月16号正式在巴黎国会大厅推出首演,撼动人心佳评如潮。
词作家忠实于原作,以诗一样的语言来演绎古老的故事,将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曲作家的作品更加令人拍案叫绝。
电声乐器的运用更是令人震撼,交响与电吉他,看似很不搭调的组合却为整部歌剧锦上添花。
电吉他具有很强的力量感表现力,摇滚与古典的结合创造了歌剧的又一神话~流行化的曲调重新演绎了《巴黎圣母院》这一经典之作。
此剧在法语系国家连演130场,盛况空前,同时荣获加拿大FELIX艺术奖项“年度剧作”、“年度最佳歌曲”与“年度最畅销专辑”多项殊荣。
浅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中舞美与音乐的运用
浅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中舞美与音乐的运用张恂超辽宁芭蕾舞团摘要:《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传世著作,同名音乐剧自1998年上市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从舞美,舞蹈与音乐三个角度分析《巴黎圣母院》的艺术价值与美学内涵。
关键词:舞美;创新;故事情景;人物塑造音乐剧《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或称为《钟楼怪人》)改编自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同名小说。
这部音乐剧由吕克•普拉蒙登作词,理查德•科奇安特作曲,在充分继承了这部可歌可泣,催人泪下的大型浪漫主义小说衣钵的同时,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自1998年9月16日在巴黎国会大厅首演以来,创下了累计观众达400多万人次的记录,获得了巨大的影响力与关注度。
考虑到音乐剧的时长限制与舞台效果,如何对原著进行合理的再创作与媒介转换成为了主创团队需要顾及的首要之事,既要使经典符合音乐剧的表现形式,又要使音乐剧的改编不能与原著相背离。
令人惊喜的是,主创团队没有在剧中插入一句对白,而选择使用音乐与舞蹈相辅相成,紧密结合的形式完成了文本到音乐剧的形式转换,并创新性地将传统歌舞杂糅的表演形式进行突破,通过选用专门的舞蹈、杂技演员配合歌唱演员的演唱,使歌唱和舞蹈表演分离。
并配合上绚烂震撼的舞美灯光、汹涌澎湃的电声音乐,再现了原作中动荡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爱与恨。
一、舞蹈与音乐创新,再造故事情景《巴黎圣母院》的编舞由著名的编舞大师马尔提诺•缪勒(Martino Muller)担任,他立足于文本创作的时代,却又采取了诸多超多时代的舞蹈形式对经典进行创新。
缪勒巧妙地将摩登、街头与杂技等舞蹈风格嵌入剧中,并使之进行令人惊叹的融合,产生的效果让观众叹为观止。
配乐部分则由52首不同风格的音乐组成,风格迥异而个性鲜明,令人印象深刻的有摇滚、西班牙弗拉明戈、法国香颂和中世纪宗教圣咏这四种题材,他们相辅相成,增加了戏剧张力,塑造了舞台场景。
舞蹈与音乐的结合在剧中许多关键的场景都以其震撼的表现形式,富有张力的肢体语言给予观众深刻印象。
简述《巴黎圣母院》中戏剧、音乐、舞蹈的整合
简述《巴黎圣母院》中戏剧、音乐、舞蹈的整合《巴黎圣母院》是典型的法国风格的音乐剧,实际上,这类音乐剧通常被叫“音乐场景剧”,它采用了舞蹈和歌唱相分离的形式,区别于其他音乐剧,具有其鲜明的特色。
在这个音乐剧中,戏剧、音乐与舞蹈的精彩配合使得《巴黎圣母院》十分出色,令人印象深刻。
首先谈的一个片段是克洛潘带领族人首登场的那一幕。
可以说这个场面一出来,我们就被深深的震撼到了,首先是被他们颇具规模的阵势,其次是被他们颇具风格的装束及妆容,这两者无不透露着一种诡异阴暗的感觉。
在克洛潘一开口唱《非法移民》时,我便明了这种震撼来源于何处,可能是这种明显的来源于异教徒内心的不安与骚动。
演唱者的声音沙哑狂野,兼时而爆发出呐喊声,似乎在质问上帝为何会让他们居无定所。
同时在一旁由数十人组成了一个舞群,舞蹈动作并不复杂,但是整个舞蹈多次出现呐喊状,丢弃包袱的舞蹈动作,暗示着异族人生活的艰辛,表现出他们想要与命运抗争,挣脱旧枷锁的决心。
联系剧情,此处为整个音乐剧情节服务,一方面交代了故事的大背景,当时的社会情况、这样一个族群的存在并引发下面艾斯米拉达的出场,推动了剧情。
另一方面,与后面这个异族与巴黎圣母院的对立而作下铺垫。
除以上两点之外,它还成功地塑造了这个群体的形象,即挣扎于社会底层的人群。
然后是腓比斯演唱的《撕裂》那个片段,令人印象深刻。
《撕裂》这首曲子节奏感十分强,整首曲子无不透露出一种紧张忐忑左右为难的感觉,而歌词中总是出现“撕裂”这两个词,外加上演员高亢的嗓音,犹如嘶吼出了心中的矛盾;此外,演员身边有数位男性舞者只露着背影跳舞,他们的舞蹈中身体的动作较大,且动作较快,这种肢体语言形成了一种不协调感,似乎套着一层厚厚的锁链,充满挣扎,在舞台黑暗背景的衬托下,显露出一种诡异而又痛苦的感觉。
联系整个剧情,这种设置十分精妙,它恰当地表现出当时腓比斯的心情,即内心的一种撕裂感,他当时正处于一种徘徊、矛盾、难以抉择的尴尬境地中。
《巴黎圣母院》赏析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赏析学号:姓名:王欣院系:经管系年级专业:15级物流一班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改编自雨果的不朽名著《巴黎圣母院》,正如音乐剧序曲所唱的“这个故事发生于美丽的巴黎,时值一四八二年,是叙述欲望与真爱的故事……”。
那是一个人们期望通过建造教堂从而触摸到天堂的时代,而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弗罗洛道貌岸然、蛇蝎心肠的人,由爱生恨,迫害吉普赛女郎艾丝梅拉达。
但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心爱的女郎而舍身。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在音乐剧激情澎湃的舞蹈与演唱中淋漓精致的体现了出来。
音乐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形式,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舞蹈。
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
虽然音乐剧和歌剧、舞剧、话剧等舞台表演形式有相似之处,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歌曲、对白、肢体动作、表演等等因素给予同样的重视,将各种因素融入其中。
《巴黎圣母院》作为音乐剧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具备了与其他音乐剧一样的因素包括歌曲,对白,舞蹈等,但比起其他的音乐剧,它则有更多的不同之处。
而这些不同之处,也造就了这个独特的作品。
首先说说它与众不同的出处,当今著名的音乐剧大多是由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演艺公司包装而成的,因此这些剧目也带有了百老汇和西区特有的风格特征和运作方式。
而《巴黎圣母院》却是一个例外,《巴黎圣母院》诞生于法国巴黎,远离纽约和伦敦,先天就没有受到百老汇和西区的影响,作品诞生后,从包装到制作推销的整个过程,全部是由法国公司全权包办的,因此它是少数几部闻名世界却没有受到百老汇和西区影响的著名音乐剧。
其次,舞蹈角色与歌唱角色分离《巴黎圣母院》的一大特色是采用了舞蹈和歌唱相分离的形式,也就是跳舞的演员不唱歌,而歌唱的演员不跳舞。
将舞蹈与歌唱完全分离,可以让两者更加投入于自己的演出,将各自的表演发挥到极致。
而不需要因为歌唱演员的缘故而降低舞蹈的难度,也不需要因为舞蹈演员的缘故而影响声音的质量。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歌词艺术特色分析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歌词艺术特色分析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取材于世界名著,强烈而具有震撼力的现代音乐,尽情投入的表演,歌词中表达出了原著中对教会和封建制度的揭露和鞭挞、对教会人士邪恶行径和贵族卑劣的精神道德的抨击、对人道主义仁爱精神的颂扬。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剧中角色的唱词充满对立及;中突:倾慕与狂恋,誓言与背叛,权利与占有,宿命与抗争,原罪与救赎,沉沦与升华,跌宕起伏的戏剧张力,建构成一部波澜壮阔血泪交织的悲剧史诗,跨越时代潮流与文化藩篱,开刨当代音乐剧的新纪兀。
吕克·普拉蒙东撰写的歌词极其精彩,而且毫不留情地直指种种时至今日仍然尖锐的社会弊端。
普拉蒙东确实是整出音乐剧的灵魂,而且只有当剧作家和原著作者的意图完全内在地融合在一起时,原著的精神才能成为剧作家创作一部新的协调完整的作品时引导一切的“导演思想”,作品才能达到令观众折服的那种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剧中的一句歌词印象极深“你若下地狱,我也愿意跟上,因为那里就是我的天堂”面对这样的歌词,我无法不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那些深情款款却率真耿直的歌词使每~个角色都显得多维丰满,绝不标榜。
普拉蒙东在几位传统意义的“反面角色”身上绞尽脑汁地营造“善之中心”,使观众即使在道德伦理角度无法非常认可角色,但情感上却无法不倾向于他们。
在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的歌词中,即使最不能令人同情的唱词也被揭示了深层的人物性格而使观众无法不被这些鲜活的灵魂所牵引。
而这些深层的人物展示恰恰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做到的,至少无法做得如此自如。
而其他形象中如:卡西莫多的形象和克罗德副主教恰恰相反,他外表丑陋,内心崇高。
他也爱慕爱斯梅拉达,但这是一种混合着的感激、同情和尊重的柔情,一种无私的、永恒的、高贵质朴的爱,完全不同于副主教那种邪恶的占有欲,也不同于花花公子费比斯的逢场作戏。
这个驼背、独眼、又聋又跛的弃儿,从小就受世人的歧视与欺凌。
克罗德收养了他,向使唤奴隶一样役使他,他也就像一条狗一样盲目服从主人的意志。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的文学语言特点
ywjsxxk@雨果是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他的不少作品都很受人们喜欢。
《巴黎圣母院》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小说自被出版之后得到了越来越多读者的喜爱和欢迎。
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提高,这部作品被翻拍成了电影和音乐剧。
《巴黎圣母院》主要以巴黎圣母院作为舞台,对15世纪巴黎社会生活中的小人物进行详细描写,向观众们展现出吉卜赛少女爱斯梅拉达和敲钟人卡西莫多、副主教克洛德三个人之间曲折的爱情故事。
《巴黎圣母院》音乐剧改编自同名小说,在基本的音乐剧框架中添加了大量的音乐元素,将摇滚乐和美声唱法巧妙结合起来,不仅具有动人的旋律,其歌词也耐人寻味,尤其是音乐剧中的文学语言特点更值得深入研究。
从这部音乐剧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民受封建王朝势力的迫害之重,当然,作者也对下层人民善良、淳朴的品质进行了赞扬。
一、《巴黎圣母院》音乐剧文学语言的形象性形象性是文学语言的显著特点,它通过文字描述来为人们营造出宛在眼前的视觉形象。
所谓形象性就是采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来为读者描述丰富多彩的生活。
《巴黎圣母院》音乐剧的文学语言特点主要是以歌词的形式呈现出来的。
比如序曲中的歌词:“这个故事发生于美丽的巴黎/时值一八四二年/叙述爱与欲望的故事/我们这些无名艺术家/运用意象和诗韵/试着赋予它生命……大教堂撑起这信仰的时代/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类企图攀及星星的高度/镂刻下自己的事迹/在彩色的玻璃或石块上/一砖一石,日复一日……”这段序曲歌词中的文字虽然简短,却把所要讲述的事情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让大家对于将要讲述的故事有了最基本的印象。
另外,《巴黎圣母院》音乐剧还用简单的话语对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进行了概述,如“诗人和吟游诗人唱着爱曲情歌/许诺要带给人类一个更好的明天”“一群群野蛮人聚集在各个城门/异教徒和破坏者纷纷涌进”,这首序曲的歌词简单明了地为读者展示出这样的画面,即在命运面前,面对美丽短暂的爱情,人们注定无能为力。
《巴黎圣母院》的原著小说中也提到,巴黎圣母院的一座尖顶钟楼的阴暗角落里,刻着一个希腊单词“ANARKH”,即宿命。
音乐剧 巴黎圣母院
我看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如果把法国出产的一部部迷醉世人的艺术作品比作塞纳河中沉淀的一颗颗明珠,那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不是最璀璨夺目的那颗,却是其中最圆润饱满的那一颗。
作为一部并非诞生于纽约百老汇或伦敦西区却闻名世界的音乐剧,不遵循一般商业运作模式,没有华丽的舞台布景,纷繁的场景切换,剧情表演与歌唱相分离的《巴黎圣母院》彻彻底底地展现出了那份渗入法国人骨子里的罗曼蒂克——浪漫不需金钱,无关乎精致,而是牵动心底那最柔软的地方的一声轻轻啜息。
在全剧几乎唯一的背景——粗糙昏暗的圣母院墙之下,导演竟然能够出色地完成美与丑的极致对照、纯粹与邪恶的绝对对比,使整部音乐剧卷走了我们全部的思想情感,震撼人心;我想,这与《巴黎圣母院》独特的表演特色和舞台美术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在表演上,《巴黎圣母院》的舞蹈角色与歌唱角色是分离的。
七大主唱在台上虽然都有各自的角色定位,但是几乎没有太多的情节表演动作,仅负责歌唱。
加之旋律几乎没有重复的五十四首歌曲,七个人仿佛聚光灯下的超级明星,如果在观赏时没有歌词提示,你闭上眼睛很容易产生这是一张法国流行音乐的精选辑,而不是一部音乐剧的错觉。
所幸,音乐虽变化多端却不显杂乱,每一段都是震撼人心的经典之作,变化的旋律可以更加符合具体的每个情节的设置,使场景更加贴切具体。
第二,音乐剧的每段歌词都是神来之笔,既优美动心又能很具体地叙事抒情,比如一开始的《大教堂时代》中,“大教堂撑起了信仰的时代,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人类企图攀及星星的高度,镂刻下自己的事……”,歌词想象空间非凡的高远辽阔,使我们感觉时空错位,仿佛回到了十五世纪喧闹的圣母院前;而在爱斯梅拉达和卡西莫多分别独自沉思时唱的《囚笼之鸟》中,“笼中之鸟,能再飞吗?受辱的孩子,能再爱吗?我曾像一只燕子,随春天一同到临。
我在街上奔跑,唱着吉普赛的歌谣……”,不仅很好地说明了爱斯梅拉达被囚的情节,更带我们走入了此时吉普赛女孩痛苦的心境,体会主角最细腻的心绪起伏。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的人物情感刻画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的人物情感刻画Character portraits in Notre Dame de Paris文:程梦雷 图:郑天然/上汽·上海文化广场OUTLINE / The original story ofNotre Dame de Paris is complicated,involving a plethora of characters.The musical adaptation, however,pre se nts se ve n main role s. Theemotional conflicts among themare cast against the larger backdropof history.862019/102019/10882019/10卡西莫多歪着头渴求她,副主教站在中央凝视着她,菲比斯骄傲地抬头注视着她,在台上形成完美均衡。
在《以我居处为家》(Ma maison, c’est ta maison)中,卡西莫多才敢向埃斯梅拉达袒露些许心意。
他开始唱的时候小心翼翼,声音很轻,仿佛害怕自己丑陋的面貌会吓到埃斯梅拉达,接着向心上人展示自己在圣母院的居所,声调逐渐上扬。
而埃斯梅拉达一开始对卡西莫多心存戒备。
首演版中,依莲娜的演绎先是身体向后倾,又站起来后退了几步,但还算比较镇定。
上海演出时,希芭的第一反应是像一只受惊的小鸟一样跳了起来。
后来埃斯梅拉达逐渐接受了卡西莫多作为朋友,开始用相似的旋律和台词对唱。
卡西莫多像个大孩子似的开心,时而摊开双手,时而半捂着脸。
最后两人一起合唱,上海演出时两人握手时间明显要比首演版时长很多。
这一刻在圣母院里,美丽的少女与外形丑陋的敲钟人善良的灵魂产生了共鸣,有一种艺术上的感染力。
卡西莫多只想为浪迹天涯的吉卜赛女郎提供一个庇护所,但是他的善良无法挽救她的命运。
最后一曲《跳舞,我的埃斯梅拉达》(Danse, mon892019/10902019/1091 2019/102019/10缓,像是为了后面的高音蓄势。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观后感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观后感巴黎圣母院是一部享誉全球的音乐剧,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的影响力。
我有幸在最近的一次演出中观看了该剧,我被这部作品深深地震撼了。
以下是我对巴黎圣母院音乐剧的观后感,以及对其中一些关键要素的分析。
首先,我要赞扬这部音乐剧的舞台设计和布景。
整个舞台设计非常精美,恰到好处地展现了巴黎圣母院的庄严和神秘。
特别是剧中的彩绘玻璃窗,细腻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都令人难以忘怀。
此外,舞台的搭建和运用也非常出色,不仅能够创造出不同场景的氛围,还能够迅速切换,使观众们身临其境。
其次,我要称赞演员们的演技和表演。
他们的演出非常精彩,每一个角色都展现出了独特的个性和感情。
特别是对于主角埃斯梅拉尔达和费百拉这两个角色,演员们将他们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埃斯梅拉尔达的天籁之音和内心的痛苦,以及费百拉的狂热和爱恋,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各个配角的表演也非常出色,他们的演出为整个剧情增添了更多的戏剧张力。
而剧中音乐的选择和演奏也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点。
音乐剧中的歌曲都非常优美动人,旋律和歌词都能够深入人心。
演员们的演唱技巧也非常高超,他们的声音能够完美地表达出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而整个乐队的演奏也非常出色,他们将音乐与舞台剧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绝美的音乐盛宴。
最后,对我来说,这部音乐剧最令人难忘的一点是它所包含的多个主题和寓意。
通过剧中的情节和人物关系,观众们能够思考和探索一些重要的主题,如爱情、信仰、艺术等。
剧中的人物和情节都有着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矛盾的情感,这使得整个故事更加深入人心。
而剧中的结局也给人留下了许多悬念和反思,观众们不禁会思考人性的复杂性和命运的无常。
总之,巴黎圣母院音乐剧是一部非常出色的作品。
从舞台设计到演员表演,以及音乐和主题的处理,每一个细节都展现了制作团队的专业水准和艺术追求。
观看这部音乐剧让人心潮澎湃,不仅给我带来了艺术的享受,更激发了我对音乐剧和艺术的热爱和思考。
巴黎圣母院
内容简介 当代罕见的旷世巨作,法语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改编 自法文学巨擘雨果的不朽名著,首演未及两年,其魅力风潮迅速 袭卷欧陆,此剧在法语系国家连演130场,盛况空前,同时荣获 加拿大FELIX艺术奖项“年度剧作”、“年度最佳歌曲”与“年 度最畅销专辑”多项殊荣。
剧情介绍
1999年秋天,他在尼斯遇到了马克· 托斯卡(电视主持人兼 吉他手),后者提出与他组建一个乐队,他们引起的轰动席卷了 整个尼斯地区。
演员
■西莱尔· 迪维亚(艾丝米拉达的扮演者) 1978年生于巴黎的西莱尔是在法国和美国两国长大的。作为 珍妮· 曼松的女儿,对于她来说,音乐更像是她的一部家族史。 另外,她还从事作词与谱曲工作。目前,西莱尔正在为明年她即 将推出的个人专辑作准备。
■米歇尔· 帕斯卡尔(副主教弗罗洛的扮演者) 继他1972年在加拿大推出了自己的首张专辑之后,米歇尔· 帕 斯卡尔便选择了去美国继续自己的演员生涯。 在这段演出生涯中他囊括了四次音乐大奖,一次唱片奖,加 拿大的菲里克斯奖等……2000年至2001年之间,他推出了自己的 全新专辑《在我旅途》,并来到法国出演《巴黎圣母院》的弗罗 洛。
人物简介
爱斯美拉达
爱斯美拉达纯洁无邪,热情天真,对爱情充满憧憬和渴望。 正因为她以为世人都像她一样的真心实意地待人。正因为她纯 洁无邪地追求纯真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所以至死爱着弗比斯, 丝毫没有怀疑他会欺骗和背叛自己还幻想他还会再来搭救自己, 其纯真令人心痛欲裂。
卡西莫多(钟楼怪人) 卡西莫多有着丑到极点的相貌: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 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 似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但是他的内心 却是高尚的。他勇敢地从封建教会的“虎口”中救出了爱斯 梅拉达,用“圣殿避难”的方法保住了姑娘的性命。在圣母 院中,卡西莫多无微不至地照顾爱斯美拉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作时代背景
• 《巴黎圣母院》写于法国风云变幻、阶级斗争激烈的年代 。1794年雅各宾政权被推翻后,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 随之建立;人民群众的处境日益恶化,巴贝夫的秘密组织— —平等社的活动遭到失败,保皇党的叛乱不断发生。 • 拿破仑以平息国内判乱和击退国外封建联军而震动全欧洲 ,但随后就是波旁王朝的复辟。
•他还写过许多诗剧和剧本,几部具有鲜明特 色并贯彻其主张的小说。
作者简介
• 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作品等身, 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 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 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 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 诗集《光与影》等。 • 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
但浮比斯生性风流,被怀恨在心的克罗德刺杀,但没有死。 并嫁祸于爱斯米拉达,令她被判死刑 行刑时,卡西莫多将爱斯米拉达救走 并藏身于圣母院中,乞丐群众为救爱 斯米拉达而冲入教堂,误与卡西莫多 大战,爱斯米拉达被由克罗德带领的 军队所杀,最后卡西莫多愤然将克罗 德从教堂顶楼摔落地下,卡西莫多抚 着爱斯米拉达的尸体殉情。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l802.2.26~
1885.5.22
)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
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
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作者简介
• 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的杜省贝 桑松,他的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位将军, 儿时的雨果随父在西班牙驻军,10岁回巴黎 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 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 会得奖,17岁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20 岁出版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 辟,获路易十八赏赐,以后写了大量异国情 调的诗歌。
舞蹈角色与歌唱角色分离: 《巴黎圣母院》的一大特色是采用了舞蹈和歌唱相分离的形
式,也就是跳舞的演员不唱歌,而歌唱的演员不跳舞。这与当 今大多数音乐剧处理歌唱和舞蹈的做法不太相符。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
流行化的演绎: 在演唱方法上,《巴黎圣母院》完全运用了流行唱法,没
有融入一点美声唱法。而在演奏乐器上,《巴黎圣母院》也全 部采用电声乐器,没有一件管弦乐器。这两者都表明了《巴黎 圣母院》追求纯粹流行风格的姿态。 独特的演唱安排:
巴黎圣母院剧中角色与场面充满对立及 冲突: 倾慕与狂恋,誓言与背叛,权利与占有, 宿命与抗争,跌宕起伏的戏剧张力, 建构成一部波澜壮阔血泪交织的悲剧史诗, 开创当代音乐剧的新纪元。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
与众不同的音乐剧: 当今著名的音乐剧大多是由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演艺
公司包装而成的,因此这些剧目也带有了百老汇和西区特有的 风格特征和运作方式。而《巴黎圣母院》却是一个例外,它是 少数几部闻名世界却没有受百老汇和西区影响的著名音乐剧。
爱斯梅拉达
主要人物简介
克洛德·弗洛伊德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士时,他恪尽圣职,遵 从教条,过着刻板严肃、清心寡欲的生活。 •为显示自己对世俗生活的决绝,他连到圣 母院造访的公主殿下也拒绝见面。 •为了补偿过错,赎救罪行,他苦口婆心教 育从小沦为孤儿的弟弟;他慈悲为怀,抚养 丑陋的弃儿卡西莫多长大成人,并让他当了 圣母院的敲钟人。 •然而,中世纪天主教的刻板教条严重扭曲 了他的灵魂,而这样的压抑愈是长久,其爆 发的强力也就愈大。 •他既是宗教伪善和教会恶势力的代表,又 是禁欲主义的牺牲品。
创作时代背景
•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以前,由于雨果少年时期一直在崇 信君主政体和天主教的家庭教师和母亲影响下,他的政治 立场和文艺观都是保守的。
•1926年,随着国内反查理十世的斗争和国际上争取独立解 放的革命浪潮对神圣同盟的冲击,雨果的政治和文艺思想 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的作品充满了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精神。
剧中的高空特技也非常令人惊异。 比如卡西莫多对着自己心爱的 大钟倾吐内心爱慕之情的时候,三 个大钟顿时从天而降,在每一个钟 里面都有一个特技演员,他们扮演 钟摆奋力地摇摆,撞击着大钟, 发出震人心魄的声音。
主要人物简介
• 她是作者理想中“美”的化身。她既有美丽 动人的容貌,更有纯洁无邪的心灵和诚挚善良 的品德,表现出外貌美和心灵美的和谐统一。 她纯真、仁慈,富于同情心,乐于救助人。 • 爱斯梅拉达纯洁无邪,热情天真,对爱情充 满憧憬和渴望。正因为她以为世人都像她一样 的真心实意地待人,所以当弗比斯在巡逻中偶 然救了她后,她就把爱情献给了他。正因为她 纯洁无邪地追求纯真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所 以至死爱着弗比斯,丝毫没有怀疑他会欺骗和 背叛自己还幻想他还会再来搭救自己,其纯真 令人心痛欲裂。
在《巴黎圣母院》中特别偏重独唱,整场50段音乐中,绝 大部分都是独唱,你方唱罢我登场,一首接一首,而较少有重 唱。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舞蹈角色和演唱角色的 完全分离。 不用伴奏用录音:
《巴黎圣母院》中没有使用现场伴奏,这也是很少见的。在 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音乐剧中,基本上都是乐队现场伴奏。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
当代罕见的旷世巨作,法语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改编自法文 学巨匠雨果的不朽名著,1998年9月16号正式在巴黎国会大厅推出首演, 撼动人心、佳评如潮。 此剧在法语系国家连演130场,盛况空前。
本剧取材于《巴黎圣母院》这部世界名著,强烈而具有震撼力的现 代音乐,极具视觉效果的舞台布景,尽情投入的表演,生动的表达出了 原著中对教会和封建制度的揭露和鞭挞、对教会人士邪恶行径和贵族卑 劣的精神道德的抨击、对人道主义仁爱精 神的颂扬。
创作时代背景
• 1824年,路易十八逝世,查理十世执政,是波旁王朝 统治最黑暗的时期,极端保皇分子入内阁,天主教会势 力更为猖獗,这样就促成了人民群众反对波旁王朝斗争 的高涨。
• 1830年七月革命后,掠夺革命果实的银行家统治着法 国,金融资产阶级进入全面胜利和巩固时期,但同时, 无产阶级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这一时期法国社会正处 于急剧转折之中,各种斗争十分激烈、尖锐。
卡西莫多
主要人物简介
弗比斯
• 皇家卫队队长,徒有华丽外表,内心却是一 包烂瓤表妹百合花做未婚妻,同 时又去追逐爱斯梅拉达的美色。 •弗比斯的可恶之处在于他只爱恋爱斯梅拉达的 美色,却丝毫也不爱惜爱斯梅拉达的生命。 •爱斯梅拉达是以谋杀弗比斯的罪名被判处死刑 的,可是弗比斯在接受治疗中从医院逃出来后, 为了不使自己的丑行暴露,竟然不去指证真正的 凶手以解救爱斯梅拉达的生命。
小说《巴黎圣母院》
小说《巴黎圣母院》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
易十一统治时期真实历史,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
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
小说《巴黎圣母院》
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讲述了一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面目 丑恶、心地善良的撞钟人卡西莫多被巴黎圣母院的神父克罗德收 养,外貌正经的克罗德神父自从遇见美丽的吉普赛少女爱斯米拉 达后,被其美色所诱而神魂颠倒,指使卡西莫多强行掳走爱斯米 拉达,途中被浮比斯骑兵上尉队长所救,爱斯米拉达因而爱上了 浮比斯。
主要人物简介:
• 一个被父母遗弃在巴黎圣母院门前的 畸形儿,长相丑陋又聋又哑的钟楼怪人。
•这是小说中对卡西莫多外表最直接的描 述。
•从来就不被人关注,收养他的弗洛罗从 来不把他当人看,就好比自己的奴隶一般。
•就好比当时的法国最底层的人民,他们 从来不被世人关注,有的只是无尽的压迫 和负担,在这样的压迫和负担下他们变得 扭曲,变得毫无生气。
音乐剧欣赏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基本资料
巴黎圣母院基本资料
建造时间: 1163年-1345年
巴黎圣母院基本资料
建筑风格: 哥特式 在13-15世纪的法国, 形成了一种叫哥特式风
格的教堂,建筑高大华美
巴黎圣母院基本资料
它的地位、历史价值无与 伦比,是历史上最为辉煌 的建筑之一。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 中将比喻为 “石头的交 响乐”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
抽象的布景: 《巴黎圣母院》的布景是简单而有冲击力的。剧目一开场,呈现在
观众面前是一堵由几十块泡沫拼板拼成的大墙,再加上几根大柱,就 组成了巴黎圣母院,在灯光的映衬下,呈现出神秘幽暗的气氛。这样 的设计显然只露出了巴黎圣母院一个很小的部分,让人不能马上看明 白,却能给人更多的想象。 高空特技尽显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