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卷02(人民版)(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中测试卷01
高一历史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人民版必修二第1-8单元。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在描述奴隶社会时说:“各种故事讲到,贵族当众责备君主,并吐口水,却没受到他的训斥或处罚;未获邀请而坐上他的桌子;上门邀请他分享晚餐,却发现他在外射鸟。
”此材料表明A.君主和臣民民主协商国事B.君主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C.贵族势力强大超过君主D.君主与贵族矛盾尖锐
【答案】B
【详解】
奴隶社会贵族当众责备君主,不尊重君主,却不会受到君主的训斥或处罚,说明奴隶社会君主权力没有实现高度集中,不能使臣下绝对服从君主,故选B;A、C两项“民主协商”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2.殷人在祭祀祖先过程中,直系祖先、旁系祖先、未列君位的兄长以及女性祖先之间并无明显的尊卑之别,但到西周以后,这些祖先之间却产生了嫡尊庶卑、君尊臣卑、男尊女卑的观念= 这一变化最能说明西周
A.克己复礼的思想逐渐形成B.宗法制度的进一步强化
C.嫡长子继承制度开始确立D.尊鬼敬神文化气氛浓厚
【答案】B
【详解】
由材料“西周以后,产生了嫡尊庶卑、君尊臣卑、男尊女卑的观念可知,这种等级实质上是宗法等级的外在表现,说明宗法制度进一步强化,B项正确;“克已复礼”是孔子在礼崩乐溃之后提出的政治主张,该思想出
现在春秋晚期,排除A;材料没有明确的标志说明嫡长子继承制开始确立,C项错误;D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3.西汉文景时期,朝廷以田地产量的三十分之一向自耕农征收赋税,然而佃农向地主缴纳的地租往往超过田地产量的二分之一。
这一状况导致当时
A.中央政府财政入不敷出B.重农抑商政策的颁行
C.朝廷严惩豪强兼并行为D.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答案】D
【详解】
材料反映出西汉文景时期农民赋税沉重,这会导致自耕农随时面临破产风险,阻碍自耕农经济发展,故选D;材料没有反映中央政府的收入与支出情况,故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到政府抑制商业发展的政策,故排除B;汉武帝时期,朝廷严惩豪强兼并行为,而非文景时期,故排除C。
4.表为两汉时期农业发展概况。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牛耕技术已普及全国B.犁耕技术已经基本定型
C.耦犁是牛耕主要形式D.政府注重犁耕技术推广
【答案】D
【详解】
据材料“搜粟都尉赵过在陕、甘一带‘以人挽犁’、“(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王景迁庐江太守,‘教用犁耕’”可知,材料体现的是政府官员教人们使用犁耕技术,故选D项;材料未体现牛耕技术已普及全国和耦犁是牛耕主要形式,故A、C两项错误;犁耕技术的基本定型是隋唐时期的曲辕犁,故B项错误。
5.战国时期道家人物列子在《两小儿辩日》说,孔子游历看到两个小孩争辩太阳远近问题:一小孩认为,早上太阳离我们近,理由是早上的太阳比中午看起来要大;另一小孩认为,中午太阳离我们近,理由是中
午的太阳比早上感觉热。
孔子无法作出判断。
材料反映了
A.诸子百家之间的争鸣日趋激化B.儒家思想的统治权威受到挑战
C.人们对自然宇宙现象提出思考D.私学发展提高了儿童知识水平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道家人物列子的《两小儿辩日》,通过对太阳与人距离远近的辩论,揭示了战国时期人们对宇宙的思考,故C项正确;孔子游历看到两个小孩争辩太阳远近问题不属于百家争鸣,故A项错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不受重视,故B项错误;材料与私学发展无关,故D项错误。
6.将百家争鸣称之为“哲学的突破”时期的帕森斯注意到,较之其他几大文明,中国的“突破”显得最为温和。
其实,就诸子时代而言,固然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全新时代,却也绝非简单的“突破”或“断裂”。
材料强调百家争鸣
A.实现“哲学的突破”B.呈现气血相承精神
C.奠定传统文化基调D.完成思想理论整合
【答案】B
【详解】
百家争鸣为代表的中国文明是最温和的突破,诸子的思想不是“绝非简单的‘突破’或‘断裂’”等,强调了百家争鸣是在前代文化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即中国文化发展呈现出气血传承精神,B项正确;“实现哲学的突破”只是部分信息,不是材料主旨,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百家争鸣对后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响,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百家争鸣完成了不同思想的理论整合,D项错误。
7.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答案】B
【详解】
材料中的“民之父母”、“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体现的是“家国同构”的“家天下”观念,对官僚体制的政治影响,故答案为B项;秦朝推行郡县制形成官僚政治后,君臣之间不再是宗族关系,排除A项;官员考核的依据应该是官员的政绩,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官民关系表现出的特点,体现不出官员之间具有共同的政治诉求,排除D项。
8.秦朝郡守在治理本郡时,在不和国家法律冲突的前提下,可以制定些符合本郡实际的地方法规,这种地
方性法规被称为“条教",在本郡范围内与国家法律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这说明,秦朝
A.完善了基层社会治理体系B.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的自主权
C.初步建立了分权制衡机制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答案】B
【详解】
由材料信息“制定一些符合本郡实际的地方法规”“在本郡范围内与国家法律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可知,秦朝郡守可以根据本郡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些地方性法规,且这些地方性法规具有与国家法律同等的作用,这说明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的自主权,故B正确;虽然秦朝建立了一套基层治理体系,但“完善了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说法过于夸大,故A项错误;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这不是分权制衡机制,故C项错误;虽然秦朝郡县拥有一定自主权,但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地方分权,故D项错误。
9.宋代以前,历代对于实物税的征收,纺织品这一方面大都是以布帛为主,很少有征收丝织物的。
而在宋代实物税中,绢的数量占布帛总收入的70%左右。
这反映了宋代
A.南方经济发展影响税收征收B.丝织产品在该朝已普遍使用
C.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仍然有限D.民间手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答案】D
【详解】
由材料可知,宋代征收的实物税中纺织品以绢为主,说明绢所代表的丝织品在民间得到了普及,即民间手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绢主要来源于南方,故排除A项;B项普遍的说法太绝对,排除B;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10.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
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
这折射出
A.货币地租成为主要形式B.商品交换日益普及化
C.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强化D.民营手工业地位提高
【答案】D
【详解】
由材料“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家用货币征收取代了对工匠的实物征收,这有利于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折射出民营手工业地位提高,故选D 项;A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商品交换日益普及化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B项;从材料的信息来看,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弱化,排除C项。
11.西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至汉武帝时“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上述经济状况的变化为哪种思想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A.墨家学说B.法家学说C.黄老之学D.大一统思想
【答案】D
【详解】
从材料中文字“西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至汉武帝时“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能够说明至汉武帝时期已摆脱汉初的民贫国弱的状态实现了国家的富强,这种社会局面的出现为开展积极有为的政治实践活动提供了充裕的物质基础,因此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春秋大一统思想”,积极开展与匈奴的战争和采取强化中央集权统治的举措,所以D正确;墨家学说到战国后期便不再受人们重视,到汉朝时期不可能成为其主导思想,所以A错误;法家学说是在战国和秦朝时期实施,所以B错误;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开始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黄老思想适应了这一需要,但汉武帝即位后,强化中央集权,黄老之学被新儒学取代,所以C错误。
12.唐代科举报考者即有中央及地方官学中的在读生,也有从私学直接向州县官府报考的寒素子弟,“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
下表为唐代进士及第者中的生徒与乡贡的变化数据。
它反映了唐代
A.中央教育权力逐渐下移B.州县文官地位日益提高
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答案】C
【详解】
从表格数据可以分析得出,以玄宗时期为界,唐代寒门出身的读书人更多地通过科举考试进士及第,这反映出唐代门阀势力的逐渐衰落,把持官学的豪族实力下降,而在地方私学就读的寒门子弟获得了进身之阶。
这说明了社会阶层流动性的增强,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出中央与地方都有教育权,不能反映出权力下移,排除A;材料未及文官,排除B;材料只涉及考生的选拔,没有体现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排除D。
13.唐朝自太宗时起,有了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
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预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
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
堂。
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
A.相权有所分散B.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
C.中央集权加强D.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
【答案】A
【详解】
材料反映了唐太宗开始,就开始出现其他官员行使宰相职权、参与决策的情况,进而使得唐朝宰相成为一个集体,这说明了唐代通过设立政事堂等措施加强了皇帝权力,分散了宰相权力,故选A;材料没有体现官僚政治贵族化的趋势,故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没有涉及到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故排除C;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具有政治决策透明开放的特点,故排除D。
14.据记载,西汉时,西域诸国“自译长、城长、君、监、更、大禄、百工、千长、都尉、且果、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凡三百七十六人”。
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西汉时期农耕文明进一步扩展B.西汉王国问题得到了解决
C.西汉时期华夏民族开始形成D.西汉对西域实行有效管理
【答案】D
【详解】
根据材料“自译长、城长、君、监、更、大禄、百工、千长、都尉、且果、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为管理统一后的西域,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开始行使国家主权,因此材料内容体现了西汉对西域实行有效管理,D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西汉时期对西域地区的管理,没有体现西汉时期农耕文明的扩展,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王国问题通过汉武帝时期“推恩令”解决,材料内容没有体现西汉时期对王国问题解决的信息,B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华夏民族这一概念,无法得出西汉时期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结论,并且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
15.《隋书·食货志》载:“晋自过江,凡货卖奴婢、马、牛、田、宅,有文券,率钱一万,输估四百入官,卖者三百,买者一百。
无文券者,随物所堪,亦百分收四,名为散估。
历宋、齐、梁、陈,如此以为常。
”据材料可以得知
A.财产税是政府重要财源B.政府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C.东晋南朝商品经济发达D.政府政策因应经济发展
【答案】D
【详解】
根据“有文券,率钱一万”“无文券者,随物所堪,亦百分收四”可知,政府的政策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调整
了税收制度,故选D;材料反映的是经济政策的变化,没有涉及税收来源问题,排除A;材料反映政府放松了对商业的管理,无法体现强化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经济政策的变化,无法体现“商品经济发达”,排除C。
16.南宋时期,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然而,清代中期以来,广东的潮州府、惠州府、浙江的杭州府、湖州府等著名产粮区都变成了缺粮区,福建、苏南、徽州等地的粮食缺口更大。
据此可以推知,清代中期以来这些地区
A.社会经济出现急剧衰退B.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C.赋税制度变革成效不大D.商品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答案】D
【详解】
材料反映了宋代江南地区的重要产粮区,到清代中期后已经变为严重的缺粮区;结合所学可知,清代时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进而成为缺粮区,故选D 项;清代中期,潮州、杭州等地区的社会经济并未出现急剧衰退,故排除A项;BC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且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
17.宋代的书院、道观与寺庙多选址在名胜、山水之间,借以怡神养性、清心正气。
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
A.儒释道思想的交流融汇B.私人讲学的日益兴盛
C.书院建筑风格的宗教化D.知识分子的避世心态
【答案】A
【详解】
材料“宋代的书院、道观与寺庙多选址在名胜、山水之间”体现的是儒佛道三教在选址方面有着共同之处,说明的是儒释道思想的交流融汇,A正确;B说法片面,排除;CD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A。
18.朱熹认为良知“乃出于天,不系于人”。
王阳明说:“良知即是天理。
”“良知之外,岂复有加于毫末乎?今必曰穷天下之理,而不知反求诸其心。
”由此可知,两人
A.追求良知的途径有别B.对儒学的世俗化认识一致
C.都强调儒学的思辨性D.都重视良知的外在化特征
【答案】A
【详解】
据材料可知朱熹认为追求良知要靠天理,而王阳明认为要靠内心,故他们追求良知的途径有别,故选A;题意没有提及儒学世俗化,故B排除;材料没有提及儒学的思辨性,故排除C;只有朱熹重视良知的外在
化特征,故D排除。
19.黄宗羲在清入关初期以明朝为“本朝”,对清朝持敌对态度;稍后,以“有明”代替明朝,用“北”字比喻清朝;康熙十八年后,他用清年号,称康熙帝为“圣天子”,与清朝官吏交往。
材料表明
A.黄宗羲政治立场左右摇摆B.清政府践行“天下为主”思想
C.清朝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D.黄宗羲对清初国家治理的认同
【答案】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对清朝的态度从敌对到认可的变化过程,特别是后来“用清年号,称康熙帝为‘圣天子’”,与清朝官员交往等,反映出黄宗羲对清初国家治理的认同,D项正确;黄宗羲作为地主阶级代表和儒家知识分子的本质未变,A项错误;清朝前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并未践行黄宗羲“天下为主”思想,B 项错误;黄宗羲对清朝和康熙帝态度的变化不能说明清朝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C项错误。
20.“学校,所以养士也”,“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
“太学祭酒,推择当世大儒,其重与宰相等,或宰相退处为之。
每朔日,天子临幸太学,宰相、六卿、谏议皆从之。
祭酒南面讲学,天子亦就弟子之列。
政有缺失,祭酒直言无讳。
”在这段材料中,作者意在强调
A.经世致用B.尊师重教C.知行合一D.直言进谏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世致用指的是做学问应该有益于国计民生,因此根据材料“太学祭酒,推择当世大儒,其重与宰相等,或宰相退处为之”可知A正确;B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知行合一指的是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符合理的内涵,材料显然未涉及,C排除。
故选A。
21.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
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
”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A.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督察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C.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D.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答案】A
【详解】
材料主要强调了内阁官员没有实权,却往往成为其他官员攻击的对象,这不利于政府官员之间的协调,A 项符合题意;内阁不是监察机构,没有对百官监察的权力,B不符合题意;内阁不是正式的行政机构,无法起宰相的作用,也就无法弥补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C不符合题意;内阁是皇权加强的产物,没有实权,
不可能限制皇权,D不符合题意。
22.雍正时期,西南大规模改土归流后,少数民族被要求改剃满族发型,官员还上奏建议归流区域“分设里长甲首”“令百姓轮流充当”,实行与汉地一致的基层治理模式。
这反映了改土归流
A.阻碍了当地的社会进步B.实现了满汉合流
C.解决了边疆的安全问题D.增强了国家认同
【答案】D
【详解】
由材料“实行与汉地一致的基层治理模式”等信息可知,改土归流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增进少数民族地区对中原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了解,有利于增强国家认同,故选D项;改土归流在客观上能够促进少数民族的社会进步,故A项错误;B项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改土归流可以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控,但不能彻底解决边疆的安全问题,故C项错误。
23.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地区手工业行业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这是“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故A项错误;江南工商业市镇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无法体现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故C项错误;明朝张居正改革后,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24.明成化七年(1471年),福建丘弘敏与其党“泛海通番,至满剌加(今马六甲)及各国贸易。
复至暹罗国(今泰国),诈称朝使,谒见番王”,回国后被福建沿海官军逮捕。
这一现象说明
A.闭关导致了沿海社会动荡B.官方的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C.私商力图突破海禁的限制D.海禁的实施恶化了中外关系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福建商人丘弘敏等人违反当时的海禁政策,私自至南洋各国,从事海外贸
易活动,这说明私商力图突破海禁的限制,故选C项;材料没有涉及沿海地区的社会情况,故排除A项;朝贡贸易体系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B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材料体现不出中外关系的恶化,故排除D 项。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52分。
25.(21分)有学者认为明清社会以经济变动为核心出现了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迹象。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吴地市镇上)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远行村坊织丝,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停足之隙。
——(清)徐锡龄《熙朝新语》材料二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走向社会转型的许多特征。
16世纪开始,以租佃权商品化和货币化为前提的新租佃制推行,导致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主要手工业部门出现了手工工场或包买商。
……社会政治方面,政府改革运动、民间党社运动和市民运动都在明后期蓬勃兴起,构成社会政治新气象。
与此同时,明中后期兴起了突破传统观念束缚的思想大解放,如16世纪阳明心学思潮与反传统思潮兴起,17世纪实学思潮与早期启蒙思潮兴起。
但是,这场开启于晚明的社会转型运动,直到1840年也未完成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
——余同元《明清社会近代转型及转型障碍》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江南市镇发展的表现。
(6分)
(2)据材料二并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走向近代社会转型的主要表现,分析“未完成”转型的经济、政治根源。
(15分)
【答案】(1)表现:大量手工业产品进入市场;市镇成为地区性商业中心。
(2)表现:经济,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并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政治,专制时代极盛而衰,新兴市民阶层扩大;思想,反传统与具有民主色彩的新思潮兴起。
根源: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政治,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
【详解】
(1)根据材料“远行村坊织丝,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停足之隙”可得出
大量手工业产品进入市场;市镇成为地区性商业中心。
(2)表现:根据材料“以租佃权商品化和货币化为前提的新租佃制推行,导致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主要手工业部门出现了手工工场或包买商”,从农业商品化及资本主义萌芽进行回答;根据材料“政府改革运动、民间党社运动和市民运动都在明后期蓬勃兴起”,从专制衰落及市民阶层扩大进行回答;根据材料三“16世纪阳明心学思潮与反传统思潮兴起,17世纪实学思潮与早期启蒙思潮兴起”,从民主新思潮等方面进行回答。
根源:结合所学知识从自然经济模式及封建专制体制的影响进行回答即可。
26.(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就是君主专制和官僚政治。
在这种制度下,君主统治一切,但必须依靠庞大的官僚集团来实现。
君主需要对内外官僚进行严密控制,需要一种督察百官、纠举失职、弹劾非法、维系纲纪的力量,同时,为避免君主在用人行政方面出现重大失误,需要设立一个机构来进行协调和制衡。
——摘编自蒋云贵、戴正良《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借鉴意义》材料二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历史演变,历朝各代的监察体制虽有变化,但基本上都实行了独立、垂直的管理体制,保证监察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以实现对各级官员的有效监督。
历代王朝都把监察官员视为防止官吏腐败的最后一道防洪堤,故而对他们委以重任,正如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云:“夫秩卑而命之尊,官小而权之重,此小大相制,内外相维之意也。
”
——摘编自次城《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及其现代意义》(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建立的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8分)
【答案】(1)原因: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规范官僚队伍;避免决策失误。
(2)特点:由君主直接管理;独立性和权威性并存;具有防止官员腐败的重任;职微权重。
【详解】
(1)原因:根据“君主需要对内外官僚进行严密控制”得出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根据“需要设立一个机构来进行协调和制衡”得出规范官僚队伍;根据“为避免君主在用人行政方面出现重大失误”得出避免决策失误。
(2)特点:根据“君主需要对内外官僚进行严密控制”得出由君主直接管理;根据“保证监察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得出独立性和权威性并存;根据“历代王朝都把监察官员视为防止官吏腐败的最后一道防洪堤”得出具有防止官员腐败的重任;根据“官小而权之重,此小大相制”得出职微权重。
27.(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