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艺术学基础知识整理(死记硬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结构图:
知识点分析:
第一部分:电视艺术概念
一. 电视艺术定义
⏹ 张凤铸:电视艺术是博取广纳、自成一体,具有独立品格的新兴艺术。

电视艺术是电视的派生物,主
要指电视屏幕上播出的运用电视艺术手段塑造审美对象(形象)的各类文艺节目。

它一方面继承了母体的先天条件——电子技术的先进性给它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广泛性、敏捷性和表现手段的丰富性。

另一方面,借鉴电影、戏剧、音乐等姐妹艺术,带来了声画的可溶性和艺术技巧的多样性。

⏹ 苗棣:根据艺术的常规定义,为使接受者获得审美愉悦而创作(制作)出来的东西是艺术品,这种创
作本身就是艺术创作,因此电视节目中的一部分(且比重很大)是艺术作品。

电视中与审美相关的内容及其表现手段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质,完全可以被看作是一门独特的艺术。

电视艺术具有即时传真的特性,是综合艺术、大众艺术。

⏹ 高鑫: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
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目的屏幕艺术形态。

春节晚会、游戏娱乐节目(真人秀、栏目剧)、音乐电视 情节与结构、情节与节奏、情节与故
事、冲突与情境、内容与形式
二.电视艺术基本特性
⏹张凤铸:逼真性与假定性统一;兼容性和选择性统一;大社会与小家庭结合。

⏹苗棣:①即时传真。

即时传真的基本特性使电视艺术具备三个基本功能:通过图像和伴音系统实现对
外部世界的完美再现,即时传达艺术信息,直接传达——复现其他门类的艺术作品(后两点是电视与电影和其他艺术相比最具特色的地方),一次传播使电视难以反复欣赏品味,新奇取胜平庸浅薄,线性流动难被细品,被动接受节奏难握,艺术批评事后诸葛;②综合性。

苏联学者把电视的综合性称为“珂拉支现象”,指电视节目可以弄成一堆互不相干的内容的大杂烩。

电视艺术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的综合,视觉效果与听觉效果的综合,形式美与叙事美的综合,多重艺术门类的
多样性(题材、类别、形式、风格、结构的多样性);
参与性(电视的传播共性、特殊审美心理、特殊表达方式决定);
当代性(真实展现中国社会现实、向历史文化的深层开掘、揭示人们心理结构的嬗变)
三.电视艺术的范围
(见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电视文艺及电视类型作品
一.电视文艺
⏹概念:以先进的电子传输技术为传播手段,以电视独特声画造型为表现形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
对各类文艺作品进行加工、综合、创造,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目的特殊屏幕艺术形态。

⏹特性:政治性、娱乐性、参与性、纪实性、时尚性。

(关玲《知行轨迹》)
⏹主要节目类型:电视剧、电视文学、电视艺术片、综艺节目、电视音乐/戏曲/评书/舞蹈节目、音乐
电视。

二.各类型作品的概念及创作规律
1.电视综艺节目
⏹概念:充分调动电子技术手段,对各种文艺样式进行二度创作,既保留有原有文艺形态的艺术价值,
又充分发挥电子创作的特殊艺术功能,给观众提供文化娱乐审美享受的电视节目形态。

(高鑫)
⏹创作规律:有机性(整体大于局部之和)、兼容性(集欣赏、娱乐、知识、信息、审美于一体)
2.电视艺术片/纪录片
⏹电视纪录片:客观地、真实地记录自然和社会生活现象的一种电视片样式。

⏹电视艺术片:将文学、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等艺术形态融合在一起,运用电视的声画语言(如语
言、动作、光线、构图、色彩、节奏、音响等视听元素)或塑造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或营造抽象美的艺术意境,生动地、艺术化地展现历史、社会、生活、人物,抒发创作者强烈的情感寄寓,以期感
人、娱人、启迪人的独立的电视节目片种。

简言之,是按照编创人员的主观审美理念,用丰富的情感性和文学性塑造的,具有鲜明艺术风格的专题片片种。

⏹电视艺术片的特征:表现题材专题性、手法主观性、风格艺术性(声画+构思)、主题情感性、语言
文学性
3.电视戏曲节目(电视舞蹈、电视评书、电视音乐等均可借鉴于此)
⏹内涵:指运用电视的技术手段,突破戏曲的时空局限,适当采用实景以及镜头组接艺术来表现戏曲艺
术、反映戏曲文化现象的一种电视文艺形式。

⏹外延:一切用电视来表现的戏曲艺术、文化、信息。

⏹功能:宣传戏曲动态,介绍戏曲文化;举办电视竞赛,组织评奖活动;录制珍贵资料,探索结合形式,
组织研究评论。

⏹现有形态:电视戏曲栏目、电视戏曲专题片、戏曲电视剧、电视戏曲综艺(戏歌、晚会、MTV等)
4.电视剧
⏹基本特征:视听叙事、虚构叙事、连续叙事
洁剂广告而得名。

其剧情很拖,结局多为开放式,一般分为日间肥皂剧和夜间肥皂剧。

5.音乐电视
⏹概念:大多数国家指专门的音乐频道;中国,简言之,单曲音乐录像片。

⏹文化属性与功能:是一种促销音乐商品,推出经过“包装”的歌手与乐队形象以扩大社会知名度,从
而获取商业利润的、电视广告性质的单曲音乐录像片。

⏹音画关系(重要):
画面制约音乐:适合拍MTV的音乐应有产生视觉表象的可能性:题材、体裁、歌词、音乐(时间、留白、平易、熟悉与新颖的平衡)
音乐制约画面:意识流(叙事不详尽不连贯不完整、主观夸张)超现实抒情(心理蒙太奇、梦境)
⏹视听特征:视觉轰炸、无逻辑画面拼贴、时空大幅度跳跃、三维电脑特技效果、心理蒙太奇画面结构
方式、快速镜头剪辑。

⏹MTV画面处理上的两个把握:(关玲《知行轨迹》)
虚与实的把握——抓住细节,以实(细节)求虚(意境);以虚写实,以抽象、虚化的景物表现歌词。

运动感(节奏感)的把握——运用高剪接率的镜头体现运动;利用视角的变化造成运动感;利用画面倾斜造成运动感;利用画面变形产生运动感;利用歌手的形体动作表现运动感;相对运动表现运动感;静中之动。

6.电视文学
⏹概念:通过特殊屏幕造型手段,运用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形象的反映生活、塑造人物、抒发感情,给
观众以文学审美情趣的电视艺术作品。

⏹电视艺术的文学性(2006年简释):指文学汲取的构成电视艺术的文学元素,这种文学元素是的电视
艺术具备了某种文学性。

三.重点问题分析
1.真人秀
“真人秀”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译名,借鉴了美国电影《楚门的世界》(The Truman Show)的直译。

但国外对于我们所说的“真人秀”目前最普通的叫法是reality TV,即真实电视节目。

所谓的真实节目,就是由制作者制定规则,然后把普通人在一个假定的情景和虚构的规则中的真实生活录制下来播出,它本质上是一个游戏节目。

这类游戏节目与传统的经典游戏节目的不同在于,游戏节目通常局限于演播室内,每场游戏一般集中于较短的时间完成;而“真人秀”则基本上在实景中拍摄,规则繁琐,时间也拉得很长。

(苗棣)
真人秀是综合娱乐节目的一种,与其他同类节目的最大不同是其以人为本的真实性,因此被称为“REALITY TV”。

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态,真人秀是电视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打破了新闻、纪录片等真实的电视节目与电视剧等虚拟的电视节目之间的界限,是纪实类节目和虚构类节目两类节目的综合体。

真人秀节目是指由没有经过专业表演训练的普通人自愿参加一种活动,参与者的行动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同时被记录下来并制作成节目展示给电视观众,活动有明确目的,而且参与者要在制作者规定的情境中,按照既定的游戏规则进行,具有故事化、情节化的特征。

目前影响很大、收视率很好的大型“真人秀”节目,都像一出精彩的电视连续剧。

从电视的本质看,真人秀节目符合电视的日常性和非日常性的特征。

一方面,在现代生活高节奏高效率下的观众更加渴望了解同他们一样在彼地又同时生活着的人们的生存状况,获得一些日常经验;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看到一些非日常、奇观化的东西。

真人秀节目满足人们日益求真的文化消费心理。

2.娱乐选秀节目(应试精要P94)
3.春节联欢晚会(应试精要P94)
(关玲:《知行轨迹》)
(1)春节联欢晚会的由来及其对电视规律的探索
⏹1983年,黄一鹤提出四条设想:实况直播、电话点播、启用主持、首长出席。

⏹对电视文艺兼容性的探索:多种文艺节目的兼容与包纳;“非纯态”节目的创造。

(小品作为一种戏剧
和表演的训练手段,能在春节晚会上脱颖而出并获得独立的艺术地位,是春节晚会在发挥电视艺术兼容性特长上的最令人瞩目的成就)
⏹从总体考察,春节联欢晚会的创新往往体现在新的技巧或者是推介新人方面,在联欢晚会的形态改革
上并无很大动作。

(2)历年春节联欢晚会总体分析
⏹晚会平均在四个半小时左右,与春节守岁习俗相吻合;
⏹节目总量(含主持)平均在75个左右;
⏹单个节目平均长度约4到5分钟,平均镜头长度总体上有下降趋势。

(3)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构成
⏹歌舞类节目:最重要的节目类型,以歌伴舞形式占绝对优势。

歌曲来源有专门为晚会创作的歌曲,如
《难忘今宵》、《相约九八》;数量较大的是社会上流行的歌曲,现在多以歌组合的形式出现。

歌曲节
目由于以抒情性为主,容易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虚实结合创造新的意境。

如《缤纷四季》(1998)是歌曲与时装艺术的结合,《西部狂想》(2000)是歌曲与魔术的结合,音乐剧《天长地久》(1997)、《过河》(1996)。

歌伴舞中的“人海战术”,和片面追求豪华场面是不可取的,要注意寻找两种艺术形式的契合点。

⏹曲艺类节目:歌舞、曲艺是春晚的“两驾马车”。

相声、小品在内容上与社会生活有紧密联系并且有
强烈的喜剧色彩。

小品节目在节目整体安排上的穿插调度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节奏的缓急。

⏹戏曲类节目:名家名段型、融合型、小品创作型。

⏹其他类节目:其它类节目能起到一定的结构作用,成为晚会整体的重要形式因素。

片花既形成收视节
奏上的变化,又增强了晚会的整体形式感。

贺岁电报使晚会分为几大板块。

(4)春节联欢晚会的结构类型
⏹春晚主题的确指性相对较低,更多地指向一种情绪和氛围而非意义。

⏹春节联欢晚会大多采用“珍珠项链结构”,外化线索的几种常见方法是:以主持人的串联组织为线索,
以收视期待为线索,以时间为线索(1997年“北京时间”),以竞赛形式为线索,以某个情节作为外在的线索。

⏹板块式结构,平行并进式结构(主会场分会场多点时空,借鉴平行蒙太奇的手法)
(5)春节联欢晚会的节奏
⏹快慢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6)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主持方式
(7)春节联欢晚会的时空
⏹总体上取消了时空的假定性,即时直接的传播使传受双方共同处于一种特定而非假定的时空延续中。

春晚的仪式化被强调与放大,最为典型的是零点钟声的仪式化和短暂的狂欢。

⏹晚会空间开拓的主要形式:演播室空间的有效划分与调度,中心表演区的空间立体化,利用大屏幕延
伸扩展空间,多地直播互传实现空间的丰富化。

(8)春节联欢晚会的审美特征
⏹意兴性与时代特色的结合:意兴性指春晚在主题思想含义上较强的情感色彩,作用于人们审美心理上
的写意抒情性。

意兴性的“意”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意兴性与时代特色的结合,是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和演出来实现的。

⏹综合性与民族特色的结合:综合性体现在构成因素的综合性和艺术品种上的开放性、兼容性。

作为春
节“新民俗”的春节联欢晚会必然体现民族文化、民族传统的特点和要求。

⏹喜剧性与庆典特色的结合:内容上的庆典色彩,艺术手法上融入庆典色彩,喜剧性与整台晚会的庆典
色彩协调一致。

(9)电视文艺晚会创作思辨
4.娱乐化(应试精要P78)
5.低俗化(应试精要P80)
6.情感类节目
7.从“大众史学热”看学者明星化(应试精要P100)
8.韩剧的启迪(应试精要P84)
9.红色经典改编(应试精要P85)
10.名著改编(应试精要P86)
11.现代文学名著与经典改编(应试精要P87)
12.历史剧(应试精要P90)
13.人性问题(应试精要P91)
14.传统艺术形式与电视艺术的关系
第三部分:电视创作规律
一.视听语言规律
1.概念:视听语言是由声音和画面两个元素系列构成的立体的、非线性的语言系统,这两个系统是同时
出现、相伴相生、不可分离的,这两个系统同时出现时,随之出现了声画关系。

在由声画组成的语言符号系统中,所有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特点它本身既有记录现实原生形态的功能,又有表现非现实时空的巨大能力。

它是再现的,也是表现的。

2. 视听元素分类
⏹ 画面系统
⏹ 声音系统
音乐(中外各题材)、音响(自然和非自然)、语言(对白/独白/解说/字幕)
⏹ 声画关系
对应(同步)、对位、分离
1.
蒙太奇:广义——所有镜头之间的组接,主要为叙事性的和交待性的;狭义——从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派生出的手法,通过两个以上镜头的组接产生令人惊奇和赞叹的效果,有时伴随极强的感染力。

包括冲突蒙太奇、杂耍蒙太奇,以及由此演变延伸出来的其他蒙太奇手法。

2.
长镜头:巴赞提出,是指在一个长时间不切换的镜头中,拍摄和反映出事物之间的关系、距离以及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

强调在一个镜头中通过连续拍摄产生意义,而不是靠镜头组接产生的人为的含义。

支持一些强调客观真实的节目类型,如纪录片等。

同时它也是电视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法。

3. 画外音:指影片中声音的画外运用,即不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而是来自画面外的
声音。

主要形式——旁白(客观性/主观性自述)、独白、解说(介绍解释画面内容、阐述影片创作者思想观点的表达方式)、音响的画外运用也是重要形式。

作用——摆脱了声音依附于画面视像的从属地位,充分发挥声音的创造作用,打破镜头和画面景框的界限,把表现力拓展到镜头之外,不仅使观众深入感受和理解画面形象的内在涵义,而且能通过具体生动的声音形象获得间接的视觉效果,强化了视听结合功能。

画外音和画面内视听互相补充衬托,可产生多种蒙太奇效果。

4.字幕的功能:说明背景、时空变换、显示画面中看不到的内容
5.音乐的拼贴式结构:在“参与性”的节目类型中,由于蒙太奇画面语言的制约,音乐的存在方式又往
往以“片断出现”为基本特征,在节目整体进程中形成多个音乐片断缀合的“拼贴”式结构。

6.音乐的纪实性质:在参与类的电视节目类型中,音乐的存在往往需要符合画面所表现的艺术真实。


视音乐与画面的姻缘关系式不可分割的,它必须与画面所规定的场景空间、时间和地点相吻合,尤其是所谓“有声源音乐”(声源存在于画面中)更是如此。

要求声音的基本属性上应该是“不完美”的-不完美即是真实,即是美。

7.电视音乐的主要功能:满足人类多感官综合感观的惯性认知心理;帮助信息接受与记忆;营造或增强
画面心理氛围;协助统一结构和深化方式;协助画面时空定位(源于内在固有文化属性)
8.电视音乐与其他表现元素的关系:节奏功能、戏剧功能、抒情功能
9.各种电视音乐
标志音乐:广播、电视台的台标音乐及各个栏目的片头与片尾音乐。

特征:稳定、短小、音调主题鲜明精炼、很强时空指向性。

广告音乐:对功利诉求的商品化广告进行“艺术化”包装修饰,以增强吸引力和说服力。

短小、独特、精炼。

综艺节目中的音乐:形式多样;功能多样(娱乐、审美、教育、烘托)、重要结构要素
专题片中的音乐:音乐题材——音乐中心、完整、占据时间多、类型规模表演自由、表现功能较少受制约;非音乐题材——主题概括、情绪烘托、结构贯穿、避免喧宾夺主
电视散文中的音乐:仅次于语言或画面的声音结构元素、对情感内涵予以诠释或烘托。

具音乐小品性质。

但不排除在情绪高潮或语言暂停时,作为首要表现因素走向前台,揭示高潮。

要求精心个性创作、注重逻辑性。

电视剧音乐的表现方式:主题歌与插曲;情节音乐的贯穿发展;音乐蒙太奇手法的运用;烘托环境与气氛;具有交响性音乐思维的整体结构方式
10.电视文艺视听语言的功能
运用再现功能形成纪实性语言构成的节目样式,如电视文艺信息报道、电视文艺实况转播。

运用表现功能产生具有艺术表现力的节目样式,如电视艺术片、MTV、电视散文等。

电视艺术片的基本样式大量运用非正常视点机位,以获取美的、有力度的、个性化的画面,摄像机运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速度和长度,在作品中往往运用色彩和光线造型突出主观意识。

作品中除同期声外,大量运用音乐音响。

在演出现场原生状态再现和记录基础之上进行艺术创造,需要同时运用纪实性和表现性视听语言。

如电视文艺晚会、文艺专题片。

11.电视文艺语境下的视听语言
电视文艺语境:语境是指特定的语言环境。

大到电视文艺总体,中到各种节目类型和样式,小到特定节目内容的上下文,都会形成运用某种视听手段的语境。

在特定语境下,一些多义的元素有了特定的含义,而一些指向性明确、含义固定的元素在此时此刻有了新的诠释。

只有当元素存在于特定的语境中时,语言才能称其为有意义的语言。

在电视文艺作品中,我们看到和听到的所有东西都具有语义的相关性,视听语言所有语义符号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相关联的特定的电视文艺艺术情境,它是视听元素在电视文艺特定的样式中使用的结果。

视听元素在电视文艺语境中使用的特点:一些视听元素在运用中超越了自身原有的含义,与语境中其它部分结合,产生了新的意义;电视文艺中常常运用的特技手法在与具体内容结合时,也往往会出现“神来之笔”的效果;一些具有多义性的元素在语境中使语义得到了确定(如春晚用红色和金色);一些元素的结构方式和使用规则在语境中被打破,出现特殊的使用效果;电视文艺在创作时的元素运用带有强烈的愉悦色彩;色彩更多的是各种气氛的代名词。

12.电视文艺视听语言的符号特性:直观性、运动性、立体性、技术性
13.电视文艺视听语言的审美特征:
再现和记录生活中美好的人物和事件,但它本身并不以叙事为重点;
镜头再现链条中虽没有严格的因果关系,但节奏的展开和起伏、结构的省略与延长,以及色彩和照明的表现意味,都使电视文艺的再现具有了特殊的审美效果;
电视文艺在表现意象时,具有时间和空间结合的特点;
电视文艺的视听语言方式使现实记录和还原具有了艺术表现的效果;
电视文艺收视群体巨大而身份庞杂,使得审美结果因人而异。

二.艺术创作基本规律
1.结构
⏹戏剧性结构:(悉德菲尔德)一系列互为关联的事情、情节和事件按线性安排最后导致一个戏剧性的
结局。

⏹非戏剧性结构:(库特冯尼格特)一系列偶然的时刻被随意地串联在一起。

⏹结构要素:是指在艺术品的构成中,为了达到“寓多样于统一”的目的而采用的贯穿结构因素。

这种
贯穿因素因为多次重复出现,而起作用。

比如综艺节目中的音乐。

2.文学剧本
⏹文学剧本:是未来影片(电视剧)的基础和框架。

提供了影片的基本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明确了主
题、情节、人物性格和风格样式,可以称之为影片创作的“施工蓝图”。

⏹分镜头剧本(导演工作台本):是导演在文学剧本的基础上确定了拍摄场景以后,按自己对未来影片
画面和场面调度的设想,写出的用于拍摄的台本。

⏹完成台本:是在影视剧制作完成之后,由场记根据已经定稿的影视剧,将其中一切技术、艺术内容,
如场次、镜号、拍摄方法、场面调度、人物对话、音响音乐以及长度等,完整地记录下来的台本形式。

3.主题
⏹主题:情节主题和主题思想两个方面。

情节主题就是“动作和人物”,主题思想则指剧作中所蕴涵的
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

情节主题是为表现主题思想而服务的,主题思想只有通过动作和人物才可能得以体现,两者间相互依存,共同构成剧作的主题。

⏹主题的作用:创作过程中的目标和指南,从一开始就会影响和决定剧本的创作方向。

面对同样的素材,
剧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不同便会有不同的选择:事件、人物关系、结构方式等。

⏹主题的产生:是在创作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与作品一起完成的。

主题应该是生活素材本身所蕴含的某种
倾向,而剧作者只是发现它并选择蕴含着它的素材来表现主题。

⏹多义性主题与多主题:社会、人物、情节复杂决定一部作品主题可能不是单一的,甚至同一条情节主
线、同一个情节主题也有不同主题思想,这便是主题的多义性。

但总有一个是居于主导地位的。

4.人物:影视剧一切以人为中心
⏹功能分类:主要人物(参与冲突、叙事功能)、次要人物(具备某些推进剧情的信息)、不叙事人物(使
主要人物形象丰满、帮助理解主题、增添光彩趣味)
⏹性格分类:扁平人物(类型人物)单一固定平面化,简单性格意念造。

容易辨认、容易赢得认同、便
于把握和使用。

性格特征是人物固有而非剧情发展变化;圆形人物(典型人物)复杂多面、充实丰满。

深度、现实,性格随剧情发展逐渐生成变化。

5.情节与情节点
⏹情节不等于故事:情节之有别于故事正是因为它对因果关系的强调。

情节还需要有明确的指向性:情
节间的相互作用使叙事朝着一个既定的目标——结局-推进。

这便构成了情节线。

在这条线上最关键的使确立叙事推进的终点。

⏹情节模式:某些业已定型的、可供反复套用的安排情节的方式。

有其合理性,但重要的是为模式寻找
到真正有新意的具体的情节而不是模式本身。

⏹情节点:为叙事提供新的戏剧动机以推动其前进的某一事变或事件的发生或某一人物的出现。

6.动作与人物性格:只有通过动作才能了解人物性格
⏹戏剧性动作特征:流动性(剧情因果链条中承上启下)爆发力(对剧情的意义和引起人物情绪的反应)⏹外部动作:人物外在的形体动作或者语言动作——流
⏹内部动作:人的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源
7.冲突
⏹冲突:冲突人物的动作与障碍的反动作之间的反抗就是冲突。

产生冲突产生于人与他的戏剧性需求之
间的距离和障碍,一部剧本的剧情可以归纳为人物实现其戏剧性需求的过程。

⏹特征:在情节发展框架的局限内迅速形成发展和解决,集中、浓缩、真实;更注重冲突之间的因果和
递进关系。

冲突之间的联系和递进保持了情节结构的完整统一。

⏹冲突与情境:情境就是容纳了障碍、人物动作与反动作,形成某种“情势”并激发冲突的环境。

包含
动作的客观环境、人物关系、事件的情势。

形成冲突的情境其实是一种困境。

它可能作用于人的内心世界,打破人物内心的平衡使之陷入冲突。

还可以作用于人物的外部动作,形成人物行动的障碍。

功能在于加强反动作的强度,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物的潜能去克服障碍,由此产生对抗和冲突。

⏹冲突的类型:人与人、人与社会集团、社会集团之间、人/社会集团与自然/超自然因素、人物的内心
冲突
8.悬念
⏹悬念:所有叙事最重要的元素质疑,是指在叙事中某些“悬而未决”的戏剧性因素,这些因素能使接
受者因好奇、焦虑、不安或同情而产生对叙事的以后部分的期待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