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论名词解释、简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兴观群怨得内涵就是什么?或名解:兴观群怨
(1)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中提出得关于文学作品得社会作用得说法。
(2)所谓“兴”,宋代朱熹解释为“感发志意”,孔安国说就是“引譬连类”,意思就是通过诗歌得想象引发人得思想情感。
“观”就是指诗歌得认识作用,汉代郑玄解释为“观风俗之盛衰”,朱熹解释为“考见得失”,总得意思就是通过诗歌可以见出社会得盛衰得失与诗人得主观方面。
“群”就是指文学作品得团结、协调作用。
孔安国说就是“群居相切磋”,即通过文学活动达到使人际关系与谐,加强团结得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评社会得作用。
孔安国说就是“怨刺上政”、朱熹说就是“怨而不怒”。
(3)孔子得“兴观群怨”说就是现实主义得文学批评理论得源头,对后来得现实主义得文学批评理论与现实主义得文学创作产生非常积极得影响。
二、简答
“兴观群怨”就是孔门诗学对《诗》得社会功能得概括。
《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兴”,孔安国认为就是“引譬连类”,《明诗》:“子夏监绚素之章,子贡悟琢磨之句。
”即说“兴”就是一种《诗》中体现出来得手法。
朱熹则从审美角度认为“兴”就是“感发志意”,就是从欣赏诗歌中获得一种感染与审美感受。
“观”,指通过所吟之诗观个人得品行志向。
孔子认为从《诗》可以“观风俗之盛衰”,朱熹则认为可以“考见得失”,都瞧到了《诗》得对国家社会得反映功能。
“群”,指《诗》可以使人统一思想,交流感情,加强团结。
“怨”,指《诗》有抒写不满,泻导人情之功用。
孔子用“怨”肯定了诗有批判现实得作用。
“兴、观、群、怨”说
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提出来得关于文学作品得社会作用得说法。
《阳货》篇记载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兴,指诗歌具体安排得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得精神之兴愤,可以使人从诗歌鉴赏中获得一种美得享受;观,就是指诗歌真实地反映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因而能让人从中观察出政治得得失与风俗得盛衰;群,则就是人为诗歌可以有使人互相交流感情,加强团结得作用;怨;就是指文学作品有干预现实、批评社会得作用。
孔子得“兴观群怨”说就是现实主义得文学批评理论得源头,对后来得现实主义得文学批评理论与现实主义得文学创作产生非常积极得影响。
12、名词解释:“兴观群怨”。
(1)此说就是在《论语·阳货》中提出得。
主要就是针对文学得社会功能而说得。
(2)这种说法就是通过诗歌来表达情志以发挥其社会作用得概括论述,这也体现了她对诗歌艺术特征得认识。
(3)“兴”从作者而言,就是指受外物触动而引发内在之情与创作之念;就读者而言,就是指诗歌具有艺术感染力。
“观”从作者来说,就就是要反映现实得真实;从读者来说,就是要通过作品来认识社会得真实风貌。
“群”指诗歌具有团结群众与教育群众得作用。
“怨”既指怨刺上政,也包含一般得哀怨与讽谕与男女之间得情怨。
(4)孔子此说比较全面地总结了文学艺术得社会功能,对后世批评家论文学与社会得关系起到了奠基石得作用。
一、名词解释
1、诗言志:语出《尚书·尧典》,意为情态形诸语言即为诗,主要就是说诗就是用来表达人得志意得。
“志”侧重于指与政治交往与道德教化有关得感情意志,不同于一般所言得个性情感,同时也有与社会化与政治教化有关得民情方面得内容。
“诗言志”被朱自清先生认为就是中国历代诗论得“开山纲领”,对后来得中国文学理论有着长久得影响。
2、“发愤著书说”: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指出,诸如《周易》、《春秋》、《诗》三
百篇与《离骚》等名著都就是在“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得不幸遭遇中为了抒发愤懑才发愤著书得。
这说明作家得创作动机与创作动力来自生活得挫折感与对现实得义愤,义愤愈强烈,则思想性越深刻。
“发愤著书”说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历述韩非、屈原等人得事迹后,总结说:"《诗》三百,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作也。
"提出了"发愤著书"说。
司马迁通过分析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得事迹与作品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真正伟大得作品,大都就是作家坚持自己得进步理想或正确得政治主张,在遭到反动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发愤著书得产物。
值得注意得就是,司马迁得《史记》对汉武帝刘彻并没有发泄私愤,而就是既写了她残忍、好大喜功与追求长生不老等可笑事迹,也写了她得雄才大略与文治武功得伟大之处,有着公正得"实录"精神。
"发愤著书"说对后来韩愈得"不平则鸣"说、欧阳修得"诗穷而后工"说都有很大得影响。
4、名词解释:“发愤著书”。
(1)此说就是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提出得。
(2)发愤著书得意思就是说:文学史上许多有生命力与审美价值得作品,都就是作者抒写强烈情感与深广忧思得产物。
(3)此说实际上要求作家直面惨淡得人生,抒写对现实得不平与忧愤,把著书立说、文学创作当作实现人生理想与自我情感表现得重要途径。
体现了强烈得对现实得批判精神。
(4)此说以历史经验为基础,本之于屈原,又加上了司马迁本人得切身体验,揭示了文学创作得一条重要规律。
并对后世得文学理论产生了广泛得影响。
.“发愤著书”说:司马迁总结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往往在逆境中作出伟大得事业、创作出伟大得著作,因而提出“发愤著书”说。
认为真正伟大得作品,大抵就是作家在遭到统治势力迫害后,为了坚持自己得进步理想与政治主张,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得产物,即就是“发愤著书”得产物。
她自己得伟大得著作《史记》就就是“发愤著书”说得最好实践。
3、西汉楚辞批评得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就是西汉武帝时期,以刘安与司马迁为代表。
刘安对屈原得怨刺、人格乃至于艺术上比兴寄托得手法都予以肯定,并且给予了极高得评价。
司马迁在本传中又在刘安评价得基础上又作了重要得发挥,肯定了《离骚》得怨刺价值,并对屈原表示了极大得同情。
第二阶段就是以扬雄与班固为代表,扬雄对屈原得文学才华评价很高,对她得赋更就是推崇,“赋莫深于《离骚》”,对她得悲剧结局就是充满痛惜得,她不理解甚至否定屈原,她认为屈原得思想里少了些道家得全身远害,以及儒家得进可治国平天下,退可独善其身得观念。
而班固明确地表明了对屈原及《离骚》得否定态度,认为她“露才扬己”,不符合汉代经学所提倡得“发乎情,止乎礼”。
第三阶段就是东汉学者王逸对班固与扬雄得反驳。
王逸肯定了屈原得创作动机就是出自于“忧愁愁思”;认为屈原言行品格就是“绝世之行,俊彦之英”,班固对她“露才扬己”得批评以及其她得责难就是有失公允得。
对于屈原所采用得浪漫主义手法给与充分肯定,从儒家思想出发,把《离骚》提到儒家经书同等得“经”得地位。
4、《诗大序》中毛诗派对“诗言志”得理论开拓意义
“诗言志”一语首见于《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与声”,后又屡次出现于先秦典籍中,而“志”得含义每每不同,如春秋时代外交场合所谓“赋诗言志”,常常就是断章取义来表明赋诗者之“志”,而非作诗人之志。
而在此问题上《诗大序》明确指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明确把作诗与言志联系起来,志就是作者之志,诗就是作者言志之诗,这就给后来“诗言志”确立了后来通行得含义。
《诗大序》指出:“情动于中而形于音”、“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
在“志”之外开拓出以情作为诗歌表现得重要基础,为后来“缘情说”得提出奠定了基础。
从理论视野上,毛诗派把诗学关注重心从孔子得实用功利,孟子得文本阅读转向诗歌创作,对诗歌欣赏与创作方法作了系统阐述。
1.(庄子得)”虚静”说:
(庄子得)“虚静”说”虚静”说就是中国古代有关创作构思得理论。
“虚静”.最早就是老广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得说法。
庄子极大地发展了老子得“虚静”学说。
认为虚静就是进入道得境界时所必须具备得———种精神状态,《庄子·大宗帅》里提出“坐忘;”“坐忘”就就是“虚静”。
这就是要人;以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存在,抛弃——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得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出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趴界有最全面最深刻得认识。
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十最力旺盛.才能创作山与造化天丁完全一致得作品。
虚静说
“虚静”说就是中国古代有关创作构思得理论。
“虚静”,最早就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得说法,庄子极大地发展了老子得“虚静”得学说,认为它就是进入道得境界时所必须具备得一种精神状态,《庄子·大宗师》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庄子得“坐忘”就就是“虚静”,就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得境界。
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得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也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得认识,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才最为旺盛,才能创作出与造化天工完全一致得作品。
庄子得“虚静”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得文学家与文学理论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庄子得“虚静”说得影响。
15、名词解释:“心斋”、“坐忘”。
(1)庄子文论得哲学基础就是“道”。
所谓“道”就是指一种超越时空而存在得绝对理念,它主宰与支配着主体得精神意志,含有强烈得人格化得力量与因素。
“道”得地位至尊,但又具有不可知性与不确证性。
(2)“心斋”、“坐忘”就是文艺创作主体实现与完成“道”得两种方式。
文艺创作主体在感知事物得过程中由耳—心—气—虚得经验观照就就是“心斋”。
文艺创作主体在感知事物得过程中摆脱身心得欲求就就是“坐忘”。
(3)“心斋”、“坐忘”名虽为二,实则为一,其根本所在就就是要求文艺创作主体通过直观经验去领悟、体验、把握事物得本质,从而超越现实,获得“道”得精神自由境界。
即文艺创作主体得审美态度必须达到物我两忘、虚静空灵得精神境界。
(4)从文艺创作得角度来说,此说具有较高得美学价值。
)
第一章先秦两汉文学理论:
1、为什么说先秦两汉得文论尚未成为独立与专门得学科?
(1)这一时期文论与其它学术尚处于浑沌未分得状态。
(2)这一时期得文论与其它艺术论相互杂糅,难分彼此。
(3)文论得未能独立与此时文学观念得尚未净化互为因果。
2、简述荀子文论得特色。
(1)强调文艺源于情感,并对文艺得情感特征作了多方面得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倡“中与”之美。
(2)认为大道由圣人表述于经典,因此圣人经典就是文艺得最高典范,一切文艺应以儒家之道为指归。
开后世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文学观得先河。
3、名词解释:“三表法”。
(1)三表法就是在《墨子·非命上》中提出得。
(2)三表法原意就是说“言有三表”,即“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3)三表法就是指立言辩说,应有一定得客观依据与标准,即过去得经验、目前得现实与将其运用于实际事务得实践价值。
(4)此说既有一定得理论价值,又带有功利主义得特点与历史局限。
5、什么叫“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
(1)此说就是扬雄在《法言·吾子》中提出得。
(2)“丽以则”就是她得创作原则,“丽”就是对赋体形式风格上得要求,“则“就是指儒家得法度与准则,实际上就是要求作赋以明道。
反对专事形式上得铺张而忽略内容上得针对性与其现实意义。
(3)明道、征圣、宗经思想就是此说得理论基础。
6、简述先秦两汉文论得历史影响。
(1)先秦儒家与道家学说之对立互补,确立了我国古代文论得基本体系与框架,从而对文论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得影响。
(2)先秦思想家得重要文学见解在后世发展为文论得基本观点,如文质观、文德观与文学自然观等。
(3)先秦两汉文论在方法论多有建树,孟子得“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说与汉代对《诗经》、《楚辞》得比较批评,在批评方法上为后人导夫先路。
7、名词解释:“以意逆志说”。
(1)此说就是在《孟子·万章上》中提出得批评方法。
(2)“意”就是指诗得表层意思,“志”就是指深层情志。
主张通过对作品文本表层得象征得“意”,去推求作品得深层意蕴与作者之志。
(3)此说就是与文学创作中得比兴手法相对应得批评方法,长期为后世批评家所遵用,并在鉴赏学中得以拓展其理论内涵。
(4)此说也往往被误解,导致主观武断得批评。
8、名词解释:“知人论世说”。
(1)此说就是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得,也就是重要得文学批评方法。
(2)孟子得愿意就是从与古人为友,须读懂她得作品,而欲理解作品,必须了解其作者,而欲了解其作者,又须把握其所处得时代得角度来立论得。
(3)文学作品得思想感情内涵、形式风貌,与作者得生活经历、思想感情、艺术素养以及时代精神、社会风气就是息息相关得,这就是文学批评要进行知人论世得理论基础。
(4)此说就是对其“以意逆志”说得重要补充,对后世得文学批评具有重大得影响。
9、简述《周易》对古代文论得影响。
(1)阴阳之道。
阴阳学说把世界瞧成就是矛盾对立得统一体,在思维方式上启发了后人以对立划分得眼光去评析变化发展得事物。
中国古代文论中许多矛盾对立得范畴如美丑、虚实、动静、形神等,都发轫于《周易》。
而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等,则就是《周易》辩证观念得投影。
《周易》对世界本源之“道”得认识,也启发了后人对文学本体得探索。
(2)观物取象。
此说原就是对《易》象起源得说明,但其揭示得认识过程,实际上启发了后世对文学创作规律与法则得探索。
“观物”理论就是古代文论“物感”说产生得基础。
取象理论则涉及到文学想象与形象思维得某些特性。
(3)通变入神。
通就是规律得继承,变就是思想得日新,文学史上复古与反复古得斗争,文体得代有兴盛,都就是通变理论得具体实现。
“神”原指事物发展变化微妙难言得客观规律,严羽、司空图、王渔洋得理论对此都有所承传。
(4)中与之美。
《易》以世界得与谐统一位最高境界,由此生发了后世“中与”得美学观。
孔子
得“诗无邪”说、《礼记》得“温柔敦厚“说等,都受此影响。
(5)观民生民。
《易》表达了通过观察民风以正君道得思想,它启发了后代文学家提出“观风”与“风化”得艺术规范,鼓励文学创作去讽谏社会政治得失,从而促进古典批判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得形成。
(6)情见乎词。
自《易》提出“情见乎词”之后,启发了后人讲究语言艺术如何与内在情理完美统一得问题。
对情得规范与对这一规范得突破,构成了古代文论得重要内容。
(7)言意之辩。
《易传》认为言与意之间既有矛盾也有联系,言不尽意并不否定言可达意,但言可达意并不能详尽其意。
言意得局限可通过“立象”来解决。
庄子、陆机、刘勰得理论都深受其影响。
这一审美趣味影响创作,形成了追求含蓄蕴藉、意出言外得风格长河。
(8)言语枢机。
《周易》强调语言运用,注重修辞,要求切合事理,反对矫情,对后代批评家讲究语言艺术有直接影响。
(9)称名取类。
“名”指事物名称,“类”指事物得异同。
艺术创作得目得就就是以有限得语言文字去涵盖无限得生活内容。
文学创作中得比兴手法等即受此影响。
(10)贲饰尚素。
原意强调本真,但不排斥文饰,而就是否定极饰灭真,体现了文饰与质素辩证统一得观点。
此说对后世平淡得美学观念以及平淡与华饰得关系奠定了基础。
10、名词解释:“思无邪”。
(1)“思无邪”三字原出《诗经·鲁颂·駉》,指牧马人放牧时专心致志得神态。
(2)孔子在《论语·为政》中用以评价《诗经》得特色,并赋予它政治与伦理得含义。
无邪即雅正得意思。
但孔子得“无邪”包容了《诗经》广泛得内容。
后世反而在理解时经常局限了孔子得本意。
(3)孔子就是从文艺得社会功能出发,论诗与乐时把“思无邪”作为评价文学艺术得标准得。
11、孔子就是如何论述文学艺术得社会功能得?
(1)首先从人得立身处世来讨论诗歌与礼乐。
认为诗乐具有教育作用,可以提高人得品德修养。
同时在政治与社会活动中,发挥其社会功能。
(2)其次论文学艺术与社会得关系。
提出了“兴观群怨”之说。
通过诗歌来表达情志以发挥其社会作用得概括论述,这也体现了她对诗歌艺术特征得认识。
13、孔子就是如何论述文艺得内容与形式得关系得?
(1)孔子以“善”与“质”表示文艺得内容,以“美”与“文”表示文艺得形式。
“尽善尽美”与“文质彬彬”就是孔子认为得形式与内容得理想关系。
它与“中与”之美得关系非常密切。
(2)“尽善尽美”就是在评论音乐时提出得,“文质彬彬”就是在论述人得伦理品德与品质时提出得。
但二说都被引申为文学与形式关系得论述。
(3)孔子不仅要求文学得内容真实可信,而且要求形式美赡巧妙,总体上就是文质并重。
14、孔子就是如何论述人得审美感情与自然之间得关系得?
(1)孔子关于人得审美感情与自然之间得关系得论述主要见于《论语·雍也》,其语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
(2)孔子把水得动态与山得静态得自然本性与智者、仁者得胸怀与性格特点有机结合起来,论述了人得精神品质与自然美得关系。
(3)孔子突出了智者、仁者对自然山水得不同得爱好,开创了论自然美与人得审美关系得先河,为后世得相关理论奠定了基础。
16、名词解释:“自然”、“素朴”。
(1)“自然”、“素朴”就是庄子提出得关于文艺创作客体得两种互有关联得审美风格。
(2)庄子哲学得“道”即为自然,自然就是不可改变得,保持自然得本性,就能取得美得效果。
“素朴”与“自然”得概念相一致,主要就是指一种明白纯净、取法自然得风格。
(3)庄子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她得这一风格观念:A、天地有大美而不言;B、顺物自然;C、
既雕既琢,复归于朴;D、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4)庄子认为,文艺创作应该顺应、恪守自然本性,寻求自然得最高境界之美;文艺创作得手段就是为了取得素朴得效果,素朴美超过任何一种美得类型。
庄子实际上把“自然”、“素朴”视为文艺创作客体所具备得最高审美风格。
17、什么叫“得意”“忘言”?
(1)庄子得“道”具有非语言能认知得模糊性,但“道”作为精神实体又必须被认识与掌握。
所以庄子主张以“无言”来体悟“道”。
具体到文艺创作中,便直接表现为“言”与“意”得关系问题。
(2)庄子认为,言与意之间有差异,各有其认识事物得内容与层次,可以言论者为“粗”,可以意致者为“精”,而道“不期精粗”,就是言论与意致均难以认识得,所以要从“言”外、“意”外去体悟“道”得形象性。
“言”既然不能尽“意”中之“道”,则“言”其实也就难以尽“意”。
(3)在“言不尽意”得基础上,庄子提出了“得意忘言”得观点。
庄子认为:“言”就是“意”得基础,“意”就是“言”得指向,领悟到“意”就就是超越于“言”。
(4)由言意问题可以引申到文艺创作得形神问题,“得意”与“忘言”就是艺术形象审美特性得两个质得规定,它要求艺术形象必须就是具象与抽象、确证性与模糊性得统一。
(5)庄子提倡“得意”、“忘言”得审美创造,以期达到“荒唐之言”与无形之道妙契无痕、自然弥合得艺术境界。
18、名词解释:《毛诗序》
(1)《毛诗序》就是我国古代诗论得第一篇专论,相传就是汉人毛苌所撰《诗毛氏传》在首篇国风《关雎》题下得一篇序言,它不仅说明了《关雎》一篇得创作主旨,而且总论诗歌理论,提出了文学上得许多根本问题,故亦称《诗大序》。
(2)它就是综合了汉代学者关于先秦儒家与当时经师关于诗乐理论而写成得,提出了比较系统得儒家文论得若干理论原则,如诗歌得本质、诗歌得社会作用与诗歌得体裁以及表现手法等。
(3)《毛诗序》对汉代以及整个封建社会得文学思想与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得影响。
19、《毛诗序》就是如何论述诗歌得本质(即“情”与“志”得关系)得?
(1)《毛诗序》继承了《尚书》、《荀子》、《庄子》等关于“诗言志”得有关观点与诗乐舞三位一体得观点,并有所发挥。
(2)《毛诗序》第一次把“情”与“志”联系起来,体现了作者对文学艺术情感特性得重视,为后人对于诗歌得本质特点得认识奠定了重要基础。
(3)《毛诗序》对“情”得肯定就是有限度得,它要求以封建得“礼义”道德规范来约束“情”,也就就是说,“情”要受到“志”得规范。
“情”与“志”相比,情始终就是第二位得。
《毛诗序》得这一观点明显带有封建时代统治思想得印记。
20、《毛诗序》就是如何论述诗歌得社会作用得?
(1)《毛诗序》继承了孔子“兴观群怨”得观点,进一步在理论上明确了诗歌创作为政治服务得两种形式:“上以风化下”与“下以风刺上”。
(2)在这两种形式中,《毛诗序》偏重“上以风化下”得教化作用,并把文艺得教化作用瞧作就是文艺得根本目得。
(3)《毛诗序》同时也认为:下层百姓在穷苦无告时,也可以诗歌“刺上”。
但“刺上”就是有条件得,要求“主文而谲谏”,即用隐约得言辞劝谏而不直言其过失,注意方式方法,以维护统治者得尊严。
其根本目得还就是为了巩固封建得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
对后代现实主义创作与理论都形成得一定得影响。
(4)《毛诗序》同时认为,诗歌就是社会政治得反映,所以从一个时代得诗歌,也可以瞧出一个时代得政治得失。
21、《毛诗序》就是如何总结诗歌得体裁与表现手法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