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二、选择题。

1.(2分)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剂一定是水
B.溶液一定是液态的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只有液体和固体可以作溶质
2.(2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不能同时存多种溶质
B.在溶解时,溶质微粒的运动比溶剂微粒快
C.植物油溶入汽油中形成的是不稳定的乳浊液
D.氯化钠溶于水而不溶于植物油,是因为水分子与油分子对钠离子、氯离子作用不同
3.(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硫酸在空气中会形成白雾
B.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C.浓盐酸露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大
D.工业浓盐酸略带黄色
4.(2分)食醋里通常含有3~5%的醋酸(CH3COOH),食醋与鸡蛋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变小
C.醋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H+
D.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
5.(2分)近年来,我国海水淡化工程总体规模稳步增长,对缓解今后淡水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下列有关海水淡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目前能做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主要是膜法和热法
B.蒸馏法淡化海水利用的原理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大小不同
C.为检验蒸馏法得到的冷凝水样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向其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D.海水淡化需要一定的成本和能耗,我们要珍稀每一滴水
6.(2分)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日光照晒后,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B.利用海水在阳光作用下分解得到食盐晶体
C.降低温度使氯化钠析出
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析出粗盐
7.(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味B.测溶液pH
C.蒸发结晶D.稀释浓硫酸
8.(2分)生活中一些常见食物的近似pH如下:
橘子汁3.0~4.0 四川泡菜3.2~3.6 牛奶6.3~6.6 鸡蛋清7.6~8.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四川泡菜
B.鸡蛋清显碱性
C.橘子汁、四川泡菜、牛奶中牛奶的酸性最强
D.橘子汁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
9.(2分)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是按单质、盐、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氧气、碳酸钙、空气B.氢气、硫酸钠、水
C.二氧化碳、食盐、白醋D.铁、氢氧化钡、碘酒
10.(2分)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中各量随盐酸体积(V)的变化情况示意图正确的是()A.
B.
C.
D.
三、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有1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0分)
11.(2分)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正确的是()A.铁锈放入稀盐酸中溶液变黄色
B.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C.在无色酚酞的试液中加入Mg(OH)2,酚酞显红色
D.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絮状沉淀
12.(2分)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一次性鉴别稀硫酸、KOH溶液、Ca(OH)2溶液的是()A.KCl溶液B.K2CO3溶液C.稀盐酸D.NaNO3溶液
13.(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正确的是()A.CaCO3粉末(CaCl2粉末)﹣﹣水
B.CaO粉末[Ca(OH)2粉末]﹣﹣水
C.KCl溶液(KOH)﹣﹣稀硝酸
D.NaOH溶液(Na2CO3)﹣﹣稀盐酸
14.(2分)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丙物质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C.t2℃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量的水,析出溶质的质量:甲>乙>丙
D.若使点a的甲溶液60g,转化到点b,至少应加入30g甲固体
15.(2分)现有一定量氧化镁与氧化铁的固体混合物,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200g,恰好完全反应.则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A.3.2 g B.6.4 g C.1.6 g D.4.8 g
四、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7分。


16.(9分)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其溶质是;碘酒是医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其溶剂是。

(2)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向此溶液中加入氯化钠g。

(3)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小明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实验一的目的是。

实验一的现象是: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紫色溶液,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


比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②实验二,加热后固体全部消失的原因是。

17.(9分)烟台有漫长的海岸线,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

(1)海水淡化。

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的膜分离法淡化海水,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海水中体积较大的盐的离子和其他分子不能通过)进入左侧的淡水池,从而得到淡水。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膜分离法的原理与滤纸过滤原理类似
B.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后,海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大
C.膜分离法也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D.该膜分离法的目的是除去海水中的不溶物
(2)利用苦卤制取镁。

主要流程如图2:
步骤Ⅱ中的试剂a是。

步骤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际生产中,从海水中提取MgCl2历经步骤Ⅰ、Ⅱ、Ⅲ三步转换的主要目的是。

该流程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

(3)粗盐提纯。

从海水中获得的粗盐中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不能满足化工生产的要求,因此必须将粗盐进行精制,流程如图3:
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除了能除去粗盐中的CaCl2外,它还有一个作用是。

②通过操作Ⅲ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有(用化学式表示)。

其中操作Ⅳ加入适量的盐酸调节溶液的pH等于
7的目的是。

18.(7分)图1为氯化钠、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g;
(2)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碳酸钠的溶解度(填写“>”、“<”或“=”);
(3)10℃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两种物质,至不再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是,其中(填溶质)质量较大.
(4)将碳酸钠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至少填两种).
(5)如图2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B.氯化钠C.硝酸铵.
19.(5分)为探究碱的性质,进行如图实验。

(1)如图(甲)所示,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溶液红色。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如图(乙和丙)所示,同时将两支充满CO2的相同试管分别倒扣在等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丙中液面高于乙,说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本实验中乙的作用是。

(3)实验结束后,进行废液处理,将丙所得溶液全部倒入一大烧杯中,再将甲所得溶液缓慢加入。

全部加入后测得溶液pH为3,调节pH接近7,达到排放标准。

将甲所得溶液缓慢加入的过程中,大烧杯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五、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2分)
20.(6分)欲配制9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操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量取所需要的水应选择(选填“20mL”、“50mL”或“100mL”)量筒。

(2)调平衡后,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氢氧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应(选填序号)。

A.增加适量氢氧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氢氧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D.增加砝码
(3)将氢氧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要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4)小麦发现操作②中有错误,请你指出错误之处。

(5)在做⑥操作时,烧杯的温度(选填“升高”或“降低”)了。

(6)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填序号)。

A.氢氧化钠固体不纯
B.用生锈砝码称量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
21.(9分)兴趣小组同学开展了如图1所示“溶液酸碱性、酸碱度的检验”的实验活动。

(1)把自制的紫色紫薯汁按图所示分别滴加到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表所示:
溶液白醋盐酸蔗糖水草木灰水石灰水
加入紫薯汁后的颜色红色红色紫色绿色绿色
①据上表推测,紫薯汁遇到稀硫酸溶液可能显示的颜色是,该汁液(填“能”或“不能”)做
酸碱指示剂。

②本次实验中滴管使用出现了如图A、B所示的两种常见错误操作。

请你具体说明改正错误的方法,图A 。

图B 。

(2)用pH试纸测定部分溶液的酸碱度:草木灰水pH>7,属于(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白醋pH (填“>”、“<”或“=”)7。

(3)如图2是三位同学分别测定士壤酸碱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填“A”、“B”或“C”,下同),可能导致所测溶液pH数值发生改变的错误操作是。

使用白色点滴板完成实验的优点有(填一项)。

22.(10分)对比学习有利于发现事物的共性与个性。

为探究酸的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图实验。

(1)图一实验中,观察到醋酸晶体试管内,醋酸溶液试管中镁带表面冒气泡。

酸的很多反应通常在水溶液中才能完成。

(2)图二实验中,观察到(填“浓”或“稀”)硫酸使白纸炭化。

即使是同种酸,由于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3)图三实验中观察到两试管中均产生,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性质,因为酸中含(填元素符号)。

(4)E试管中产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不同的
会导致酸的“个性”差异,因此,可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盐酸和硫酸。

(5)清洗试管时,小乔同学将C、F两试管中的无色液体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废液缸,废液缸中立刻冒气泡并出现白色沉淀。

请分析上述现象并回答:
Ⅰ.废液缸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Ⅱ.废液缸里最终产生的白色沉淀中一定有硫酸钡,可能有(填化学式)。

23.(7分)同学们在学习Ca(OH)2的化学性质时,对Ca(OH)2溶液和Na2CO3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请你一同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猜想假设】甲同学认为:只含有NaOH;乙同学认为:含有NaOH、Ca(OH)2;丙同学认为:含有NaOH、Ca(OH)2、Na2CO3;你认为可能含有。

【分析讨论】丁同学认为同学的猜想肯定是不合理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设计】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滤液于试管中,猜想正确
甲同学也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猜想正确
请你对甲同学的实验作出评价。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

六、分析与计算(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8分。


24.(8分)向生锈的铁钉中滴入足量的稀盐酸。

实验测得产生氢气的质量(Y)随着滴入的盐酸溶液的质量(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2)写出a段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计算所用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019-2020学年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二、选择题。

1.【解答】解:A、溶剂不一定为水,汽油、酒精等也可以做溶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B、广义溶液可以是液态、固态、气态,例如空气可以看做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C、溶液的概念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溶质可以为气体、固体或液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2.【解答】解:A、溶液中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溶剂只有一种,故错误;
B、在溶解时,溶质微粒的运动速度和溶剂的运动速度无法比较,故错误;
C、植物油溶入汽油中形成的是溶液,故错误;
D、由于水分子与油分子对钠离子、氯离子作用不同。

所以,氯化钠易溶于水而不溶于植物油,故正确。

故选:D。

3.【解答】解:A、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不会形成白雾,故A错误;
B、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故B错误;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因此露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故C错误;
D、工业浓盐酸略带黄色,是因为含有少量铁离子,故D正确;
故选:D。

4.【解答】解:A.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故正确;
B.加水稀释食醋,溶液的酸性减弱,溶液pH变大,故错误;
C.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属于酸,所以醋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H+,故正确;
D.铝是活泼金属,能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铝和氢气,所以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故正确。

故选:B。

5.【解答】解:A、目前能做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主要是膜法和热法,正确;
B、水中含有氯化钠,经过海水蒸发制得氯化钠,是利用水的沸点,所以是错误。

错误;
C、为检验蒸馏法得到的冷凝水样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向其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正确;
D、海水淡化需要一定的成本和能耗,我们要珍稀每一滴水,正确;
故选:B。

6.【解答】解:A、日光照晒后,氯化钠的溶解度略有变大,但不能使氯化钠结晶,故A错误;
B、此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并不是发生分解反应,故B错误;
C、海水晒盐是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温度升高,而不是降低,故C错误;
D、海水晒盐是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故D正确。

故选:D。

7.【解答】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
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

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
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8.【解答】解:
A、四川泡菜的pH小于7,是酸性物质,故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四川泡菜,故选项说法正确;
B、鸡蛋清的pH大于7,是碱性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C、当PH<7时,PH越小,酸性越强,橘子汁、四川泡菜、牛奶中牛奶的pH最大,酸性最弱;故选项说法错
误;
D、橘子汁的pH小于7,呈酸性,不能使酚酞变红,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9.【解答】解:A、氧气属于单质;碳酸钙属于盐;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B、氢气属于单质;硫酸钠属于盐;水属于纯净物,故B错误;
C、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食盐属于盐;白醋中含有其他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
D、铁属于单质;氢氧化钡属于碱;碘酒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A。

10.【解答】解:A、随着稀盐酸的加入至过量,溶液的pH会小于7,故A错误;
B、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完全后,再滴加稀盐酸,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逐渐减小,故B错误;
C、在一开始滴加盐酸时,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故初滴加盐酸时溶液中没有盐酸,故C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剂是水,故未滴加盐酸时,水不在0点,随着稀盐酸的加入,与氢氧化钠反应又生成水,
故溶液中的水逐渐增加,当盐酸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再滴加盐酸,盐酸溶液中有水,故水的质量依旧会增加,
只是增加的慢而已,图中曲线符合以上分析,故D正确。

故选:D。

三、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有1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0分)
11.【解答】解:A、铁诱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溶液是黄色溶液,铁锈放入稀盐酸中溶液变黄色,故A正确;
B、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钙和水,在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盐酸,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故B
正确;
C、氢氧化镁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碱,不能使酚酞变红色,故C不正确;
D、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蓝色沉淀;
故D不正确;
故选:AB。

12.【解答】解:A、氯化钾溶液与被鉴别的三种物质都不发生化学反应,无现象,现象相同,无法鉴别;
B、碳酸钾溶液与稀硫酸混合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有气泡产生;碳酸钾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不反应,无现象;碳
酸钾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产生碳酸钙沉淀,溶液变浑浊,现象不同,可以鉴别;
C、稀盐酸与稀硫酸不反应,无现象;盐酸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钾和水,无现象;稀盐酸与氢氧
化钙溶液反应,无现象,现象相同,无法鉴别;
D、硝酸钠溶液与被鉴别的三种溶液都不反应,现象相同,无法鉴别;
故选:B。

13.【解答】解:A、CaCl2粉末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选试剂正确。

B、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选试
剂错误。

C、KOH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钾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
选试剂错误。

D、Na2CO3和NaOH溶液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
项所选试剂错误。

故选:A。

14.【解答】解:A、t1℃时,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是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
B、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甲、丙物质的溶解度次之,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物
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甲、乙物质会
析出晶体,丙物质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t2℃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故B正确;
C、t2℃时,甲、乙、丙物质的溶解度,甲最大,乙次之,丙物质最小,所以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
发等量的水,析出溶质的质量:甲>乙>丙,故C正确;
D、a点是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最多会溶解甲物质10g,使点a的甲溶液60g,转化到点b,至少应加入15g甲
固体,故D错误。

故选:BC。

15.【解答】解:氧化镁与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SO4═MgSO4+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由于氧化镁与氧化铁的混合物与2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分析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硫酸根中氧元素没有发生改变,依然在硫酸根中,而氧化镁与氧化铁中的氧元素则转变为水中的氧元素,即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和水中氧元素的质量相等,由方程式可得硫酸与水及氧元素的关系式为H2SO4~H2O~O
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的质量为200g×9.8%=19.6g
设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x,则
H2SO4~H2O~O
98 16
19.6g x
解得:x=3.2g
故选:A。

四、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7分。


16.【解答】解:(1)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其溶质是氯化钠;碘酒是医上常用的一种溶液,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其溶剂是酒精;
故答案为:氯化钠;酒精;
(2)设需要加氯化钠质量为x,则:
=20%
x=12.5g
故答案为:12.5;
(3)①实验一中,溶质的种类与质量相同,溶剂的种类不同,所以该实验是比较高锰酸钾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情况;实验一的现象是: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紫色溶液,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

对比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故答案为:比较高锰酸钾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情况;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②因为硝酸钾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加热后固体全部消失;
故答案为:硝酸钾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7.【解答】解:(1)A.膜分离法的原理与滤纸过滤原理类似,该选项正确;
B.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后,海水中水的质量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大,该选项正确;
C.膜分离法也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该选项正确;
D.该膜分离法的目的是除去海水中的体积较大的盐的离子和其他分子,该选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ABC。

(2)步骤Ⅱ中的试剂a是稀盐酸,用来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
步骤Ⅰ中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Cl2+Ca(OH)2═Mg(OH)2↓+CaCl2;
实际生产中,从海水中提取MgCl2历经步骤Ⅰ、Ⅱ、Ⅲ三步转换的主要目的是富集氯化镁;
该流程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复分解反应(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分解反应(氯化镁分解生成镁和氯气)。

故答案为:稀盐酸;MgCl2+Ca(OH)2═Mg(OH)2↓+CaCl2;富集氯化镁;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3)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除了能除去粗盐中的CaCl2外,它还有一个作用是除去过量的氯化钡。

故答案为:除去过量的氯化钡。

②通过操作Ⅲ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钠和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
其中操作Ⅳ加入适量的盐酸调节溶液的pH等于7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故答案为:NaOH、NaCl、Na2CO3;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18.【解答】解:(1)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10g;
(2)曲线中交点表示该温度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30℃时氯化钠和碳酸钠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10g,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所以所得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多.
(3)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碳酸钠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加碳酸钠,蒸发水、降温.
(4)由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说明温度降低了,也就是说该物质溶于水是吸热的,所以为硝酸铵.
故答案为:
(1)10g;
(2)═;
(3)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钠;
(4)>;
(4)加碳酸钠,蒸发水、降温;
(5)C.
19.【解答】解:(1)加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为红色,加入盐酸后与氢氧化钠反应,溶液不再显碱性,则红色褪去;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所以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故答案为:褪去;NaOH+HCl=NaCl+H2O。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所以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氢氧化钠溶液还有水,因此需要验证液面上升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造成,而不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造成,所以设置乙为对照实验,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故答案为:CO2+2NaOH=Na2CO3+H2O;进行对照实验,证明CO2与NaOH发生反应。

(3)丙中溶液显碱性,慢慢加入甲中溶液,含有酚酞,则大烧杯溶液先变为红色,随着甲中溶液不断加入,而最后溶液pH=3,说明甲中盐酸过量,盐酸与碳酸钠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溶液不再显碱性,则红色又消失,变为无色;
故答案为:溶液先变红后无色,并有气泡产生。

五、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2分)
20.【解答】解:(1)需要水的体积是85.5mL,量取所需要的水应选择100mL量筒。

故答案为:100mL。

(2)调平衡后,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氢氧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说明氢氧化钠质量偏小,应增加适量氢氧化钠固体。

故答案为:A。

(3)将氢氧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要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

故答案为:加快溶解速率。

(4)小麦发现操作②中有错误,错误之处是氢氧化钠没有放在玻璃器皿中。

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没有放在玻璃器皿中。

(5)在做⑥操作时,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烧杯的温度升高了。

故答案为:升高。

(6)A.氢氧化钠固体不纯,导致氯化钠质量偏小,进一步导致质量分数偏小;
B.用生锈砝码称量,导致氯化钠质量偏大,进一步导致质量分数偏大;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不影响质量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