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第二节真理与价值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主体、客体、中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第一,实践关系: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第二,认识关系: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第三,价值关系:客体或主体活动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过程的主要环节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芳菲尽VS 始盛开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首先,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揭示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其次,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揭示出认识是一个辩证的运动过程。

能动性是摹写性与创造性的统一,创造性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列宁(一)从实践到认识(第一次飞跃) 1、感性认识含义: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各个片面的认识。

形式:感觉、知觉、表象特点:直接性、具体性、生动性 2、理性认识含义: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
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形式:概念、判断、推理特点:抽象性、间接性第一,相互区别:含义、形式、特点不同。

第二,相互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为理性认识。

第三,相互包含和相互渗透: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4、意义理论意义:反对唯理论和经验论。

实践意义:其一,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其二,先调查,后作结论。

其三,善于总结经验。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毛泽东 5、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而又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第二,必须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要完整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

”――毛泽东6、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非理性”是相对于理性而言的。

理性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理性是指前述认识过程中
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等认识形式;狭义的理性则是指作为认识过程高级阶段的理性认识,仅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的逻辑思维形式。

狭义的理性与感性相对;广义的理性包含狭义的理性,它与非理性相对。

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

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活动和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

有些非理性因素对认识起着消极作用。

应该以正确的理性认识去指导和调控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二)从认识到实践 1、实现由认识到实践飞跃的必要性第一,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第二,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第三,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实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

2、从认识到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第一,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第三,理论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从主观方面说,人们总是受到自己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范围的限制;从客观方面说,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客观过程的发展和表现程度的限制。

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显露的过程,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
规律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

然而,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并且也永远不会完成。

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

所以,人的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地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企图去发现所谓的“永恒真理”、“终极真理”。

2、学习认识辩证运动过程原理的意义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论基础。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总体上讲是为了获得真理,并用真理指导实践,以取得实践的成功。

(一)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客观性,表现在: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正如列宁所说:“认为我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象;承认客观真理;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这都是一回事”(《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90页)。

2、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反对唯心主义真理观 3、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一、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首先,任何真理都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在特定的范围内都不会被推翻,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2、真理相对性的含义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任何真理由于都会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它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

这是真理在广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任何特定的真理不仅所反映的对象在范围上是有限的,而且其正确程度也是有限的。

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只能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刻程度上、精确度上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性的。

这是真理在深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图底转换效应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4、学习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四)真理与谬误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

就一定范围、一定客
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

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

真理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

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

真理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批驳、被放弃、被真理所取代。

最后,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向谬误的转化的条件:①如果超出真理的适用范围,……②如果断章取义,……谬误向真理的转化:①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是谬误,进入另一个条件、范围就可能转化为真理。

②谬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

③在批判谬误中发现和发展真理。

材料1 当原子论被科学所证实之后,道尔顿断言:“物质是最终的、不可再分的单元”。

整个19世纪,原子论占了绝对统治地位,包括牛顿在内的许多科学家都把原子看作是构成宇宙大厦的“最后之砖”,是关于物质结构的最终的、最完全的绝对真理。

但1897年电子的发现,带来了一场深刻的物理学革命,从根本上冲击了传统的原子论观念。

这时,电子的发现者汤姆生在1900年的《元旦献词》中又声称,“在已经基本建成的科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只要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就行了”,电子再不可分了。

但随后基本粒子的大量发现,又宣告了这一预言的破产。

材料2 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谈到他对科学研究的体会时说:“20世纪7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是由3种夸克组成的。

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3种夸克?为了寻找新的夸克,我决定建造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3种<div
id="loadingAD"><div class="ad_box"><div class="waiting"><strong>文档加载中...</strong>广告还剩<em id="adtime"></em>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