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讲义-第八讲:需求定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讲需求定律
在第三讲中我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自私”。

正如几何那样,在公设(基本假设)之上导出的是公理(axiom)。

经济学的公理只有一条:需求定律(the Law of Demand)!
需求定律的内容是:其它因素不变时,需求量随价格的变动而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

以几何来表达的话,那就是课本27页的图2-1中的那条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关于这条需求曲线,大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是价格引起需求量变动,不是需求量引起价格变动。

也就是说,价格是自变量,需求量是因变量。

但大家看到价格是画在纵轴上,需求量是画在横轴上,与你们平时在数学里看到的自变量都画在横轴上、因变量都画在纵轴上的情况刚好相反。

这是为什么呢?这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当年马歇尔画出需求曲线时就是这样把作为自变量的价格画在纵轴上、作为因变量的需求量却画在横轴上,其后的经济学家跟着他这样画,再也没有改过来,于是就成了个习惯。

第二,价格这个变量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严格来说它不是我们平时看到的那个用货币来表示的名义价格,而是用其它物品来表示的相对价格(真实价格)。

例如这里有一台手机和一支水。

手机是1000元,水是1元,这些都是货币价格(名义价格),真实价格应该是这样说:一台手机是1000支水,一支水是1/1000台手机。

在第六讲谈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的时候我已经提到过,微观经济学的世界里是没有货币、物物交换的世界,所以一种物品的价格都是以其它物品来表示的相对价格。

或者可以理解为虽然有货币,但货币的价值是稳定的,因此名义价格与真实价格没有脱节。

大家可以设想一下货币价值不稳导致名义价格与真实价格脱节的情况:如果一台手机的货币价格上升为2000元,水上升为2元,但这时它们的相对价格仍是一台手机相当于1000支水,一支水相当于1/1000台手机,因此其实真实价格没变,只是货币贬值、发生了通胀而已。

微观经济学里因为不研究货币的影响,所以价格都是指相对价格(真实价格)。

第三,需求量这个变量却并非客观存在的事实,而是对人们的意图的描述,与购买量这客观事实不是同一回事!因此严格来说,需求定律的内容应该是:其它因素不变时,价格上升导致人们倾向于少买,价格下降导致人们倾向于多买。

至于这个(心理上的)倾向有没有表现为真正的购买量,那还要看一些局限条件的具体情况(如有没有存在着价格管制、数量管制)。

而且,如果需求量也是客观事实,那么需求曲线的两个变量都是事实,用需求定律去解释现象就会变成用事实解释事实了,这是违反科学方法论的要求的。

第四,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需求定律的内容在一开头有一句限定性的条件——其它因素不变时(ceteris paribus)!为什么要加这么一个限定条件呢?因为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其实有很多、很多,可不仅仅只有价格!例如偏好、收入等也是影响需求量的因素——我比你更喜欢吃苹果,因此同样的价格下我比你更倾向于多买苹果;而即使苹果的价格不变,当你的收入高了,通常你会倾向于比以前收入少时多买了苹果。

但需求定律专注于研究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所以要假设价格以外的、也会引起需求量变动的其它因素都保持不变,以便把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单独地分离出来。

在一些经济学文献中,习惯于把理论(模型)所研究的变量称为内生变量,而把理论不研究、但也会影响到理论之内的因变量的因素称为外生变量。

这个“其它因素不变”是个很重要的条件,我要多花些时间来详细地讲解。

首先,需求定律假设“其它因素不变”,这个假设可不是“自私”那样的不需证明、不准质疑、也不会改变(至少是在经济学范畴之内)的基本假设,而是适用需求定律这公理(理论)的假设条件。

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个条件,在客观事实并不满足这个条件的情况下不管三七二十一地硬套需求定律,结果发现理论推断的行为与事实发生的行为不一致,于是声称理论被事实推翻了,理论需要作出修正、甚至是废弃,这对吗?当然不对了!这不是理论有错,是你用错了理论!理论明明指明了适用的前提条件,你却视而不见、乱用一通,怎么能怪理论出错呢?
举例说明吧。

这学校门口的小店平时卖的伞是10元一把,有一天突然天降大雨,小店的老板坐地起价,把伞的价格涨到20元,然而我们观察到那天买伞的人比平时伞是10元时还更多了!这种看似是越贵越买的情况有推翻需求定律吗?当然没有了!是天气这“其它因素”变了嘛!之前定价10元时的需求状况所对应的那条需求曲线,是以一系列特定的其它因素为前提的,其中就包括了天气是晴天这个因素。

如果天气变成了雨天,其它因素就变了,原来以晴天为前提而画出来的那条需求曲线就不再起作用了。

那怎么办呢?要画另一条需求曲线!
大家看一下课本28页的图2-2。

我们可以把图中的那条D1D1看成是晴天时的伞的需求曲线,D2D2看成是雨天时的伞的需求曲线。

也就是说,D2D2也以一系列特定的其它因素为前提,除了“天气”之外的所有其它因素都跟初始那条D1D1需求曲线一样,只有一个其它因素不同,那就是“天气”从晴朗变成了下雨!这条新的需求曲线是由初始的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而得出来的,因为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新的需求曲线所对应的需求量都高于初始的那条需求曲线所对应的需求量(如价格为P1*时,初始的需求曲线对应的需求量是Q1*,新的需求曲线对应的需求量是Qd’)。

这说明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由于下雨的影响,对伞的需求量都比晴天时要高。

(大家可以自行考虑相反的情况,即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反映的是由于某个其它因素的变动导致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的需求量都比以前低了。


那种完全不管需求定律的前提条件就乱用一通的人,是直接把E1点与E2点连接起来,当成是需求曲线!(大家从图上就看出来,那其实是我们后面才会学到的供给曲线。

)于是画出了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需求曲线,错得离谱了。

任何理论都有它的应用前提,这些前提也是理论本身的内容之一,怎么能置之不理而还能正确运用理论呢?这好比我们说1+1=2的时候,其实是默认了它的前提是十进制,但如果实际上适用的是二进制,这个结论当然会变成是错的了。

由此,我就要提醒大家注意“需求量”与“需求”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从几何图上看,需求量是指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因此需求量的变化是指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的移动;而需求是指整条需求曲线,因此需求的变化是指从一条需求曲线跳到另一条需求曲线去。

大家可能觉得:哎,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吗?怎么会有人犯那么低级愚蠢的错误啊?有必要这样细致地辨析吗?你可别说,犯这种错误的人多的是。

因为在现实世界中,其它因素的变化有时并不是天气从晴朗变成下雨那么容易一眼就看出来的。

曾经有一段时间,中国的经济学界掀起一场大讨论,就是关于需求曲线有没有可能向右上方倾斜(当时对此观点有一个戏称,说是“需求曲线翘尾巴”)。

主张需求曲线有可能向右上方倾斜的人,可以说是既不懂经济学、也不懂科学方法论。

刚才说了,需求曲线是经济学里的公理,一个学科里的公理跟基本假设居于同等的地位,即它不需要证明,凡是参与这一学科的人都必须接受它,不准质疑它!如果你不接受它,那你就别掺合进来,有本事你自己去另起炉灶搞一门“需求曲线向上倾斜的经济学”。

另外,如果你主张需求曲线有时向右下方倾斜、有时又向右上方倾斜,这也是不允许的!因为这会导致需求定律失去了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可证伪性),变成了一个什么都能解释、但其实是什么都没解释的套套逻辑——当你看到事实有利于证明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你就说这时适用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解释;但当你看到事实有利于证明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你就又说这时适用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解释;这岂不是怎么着都是你对的?其实还不就是你说了算?这算什么解释呢?
但那些主张需求曲线有可能向右上方倾斜的人理直气壮地说:明明我就见过推翻了需求定律(即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情况!真的是这样吗?下面我就把我当时见到过的这些人举出的几个典型例子拿出来,大家马上即学即用,以你们刚刚学到的需求定律来判断一下,这些人说的对不对。

第一个例子,是那场讨论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我在北大的经济学论坛上看到的,发帖人称他亲眼见到成都的一家服装店里,一件衣服本来卖20元时无人问津,后来加价到200元反而生意火爆。

现在我问你们:这推翻了需求定律吗?(学生回答:没有!)为什么没有?(学生回答:其它因素变了。

)是什么其它因素变了?(学生默然。

)体会到了吗?真实世界里的其它因素,不是那么容易就一目了然的!让我告诉你们答案吧,这里的其它因素是信息!那些蜂拥去买标价200元的衣服的人,一定是并不知道这衣服以前其实是标价20元的,如果他们知道了还去买,那就真的推翻需求定律了;而这个发帖的人,他是信息比较充分的人,知道这同一件衣服以前标价20元,如果他明知如此而以前20元时不买,现在涨到200元反而买,那也推翻了需求定律。

(我能这样指出如果出现什么情况,就说明需求定律被推翻,这就是需求定律在逻辑上具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的特性,因此它是科学理论,不是套套逻辑。

跟前面需求曲线又可以向右上方倾斜、又可以向右下方倾斜,于是你完全想象不出什么情况下它会出错的套套逻辑的区别,大家应该可以体会到了。

)显然,事情并非
如此!那发帖人是以自己的信息充分之心,去度那些信息不足的人之腹,实际上就是以自己那条需求曲线硬套到别人身上去了,又是犯了把位于不同的需求曲线上的点连在一起当成是一条需求曲线的错误!
这个例子其实还需要更深入地进行解释。

由于存在着信息费用(交易费用的一种),消费者一般不太擅长辨别市场上的商品的实际质量,他们就采用“以价定质”的手段来节省有关的信息费用。

也就是说,通常而言,质量高的商品价格较高——质量也是一种其它因素,质量高的商品与质量低的商品所对应的是不同的需求曲线——,于是消费者就简单地倒过来猜测价格较高的商品质量也比较高。

正因为消费者有这种“以价定质”的行为,难免就为商家所利用,故意给质量低的商品定一个偏高的价格,以此来骗取消费者误会这是质量高的商品。

当然,长期来说市场竞争会淘汰掉这种“价不对质”的商品,因为随着时间的过去,关于该商品的真实信息会渐渐地传开,也就是信息费用下降。

但要花费一段时间才能知道这些信息,本身就是存在着信息费用的一个表现。

总之,一时之间,由于受信息费用这种局限条件的制约,有消费者上当受骗了,以为这标价200元的衣服也有相当于市面上其它标着类似价格的衣服所具有的质量。

这衣服涨价之后需求大增,只是两个原因的合并作用:其一,买的人不知情,以价定质而错误判断了这件衣服的质量;其二,价值200元质量的衣服的需求曲线整条都位于价值20元质量的衣服的需求曲线的右方,即这个社会对价值200元质量的衣服的需求(不是需求量!)就是大于价值20元质量的衣服的。

上述两个原因只要有一个不满足,都不会出现发帖人所看到的现象——如发帖人自己是知情的,他就绝不会对该衣服的质量有错误判断;而如果把那衣服的价格提高到20000元(!),一来那衣服是摆在那样的普通小店里出售,根本就骗不了消费者相信它的质量真的值这个钱(所以那小店压根就不会采用那样愚蠢的诈骗方式),二来即使真有蠢到姥姥家的消费者上当受骗而去买了,如此“高质量”的衣服所对应的需求曲线一般也应该是位于价值20元质量的衣服的需求曲线的左方。

好,明白了上述例子之后,我再举第二个例子。

也是在这场关于需求曲线是否必然向右下方倾斜的讨论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有经济学家举了一个他认为是违反了需求定律的实例:MBA(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学费逐年提高,但报读MBA的人却越来越多了。

现在我又问你们了:这有推翻需求定律吗?当然没有了,还是其它因素变了,MBA的需求曲线整条地往右平行移动,就相当于我们刚才举的那个雨天时伞的价格比晴天时上升了、可买的人反而多了的例子是如出一辙的逻辑,因此课本28页上的图2-2也可以直接搬来解释这现象。

E2点对应的价格与需求量都比E1点多,但这只是因为情况已经需求曲线D1D1跳到需求曲线D2D2。

其时该经济学家当着张五常的面问了这个问题,张五常简洁地回答:“需求增加,价格上升!”可笑那经济学家事后还对着传媒记者说他不满意这个答案,批评张五常那是答非所问,于是向所有人暴露了他连这入门级的经济学都没掌握好的尴尬……还不自知!(不要说他这样自暴其丑是违反了自私假设,他只是无知而已!)
当然,我们还是要深入地探讨一下这个例子里是什么其它因素变了呢?这个例子比起刚才的衣服例子就没那么简单了,因为你要对现实世界的了解比较深入,才能找出那些关键的其它因素。

首先,MBA这东西在一开始时是个新东西,大家对它不是很了解,不晓得它到底有没有用,所以只是抱着观望的心态,没太多人敢去尝这个新。

这也是存在着信息费用的缘故。

随着时间的过去,大家慢慢了解它的情况,觉得不错,于是就增加了对它的需求。

这是信息费用的下降使得人们对MBA的需求曲线整条地往右平行移动了。

其次,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做生意很讲究人际关系,亲戚、朋友、同乡、同学……所有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的关系都有助于做生意。

而读MBA的人绝大部分就是生意场上的人,能够通过报读MBA课程而与他们结成同学关系,对于做生意的人来说当然是个很好的机会。

也就是说,MBA 这东西有点类似于外国的高尔夫球俱乐部一样,教育(或体育运动)本身的价值其实还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社交平台。

读MBA的人越多,MBA作为社交平台的价值就越高,也就是说MBA的质量在变化,它对应的需求曲线已经整条地往右平行移动。

至此大家应该已经能够体会到,经济学理论的内容本身不一定很难,但真要运用得好,必须对真实世界有深入而细致的认识。

否则一个“其它因素不变”就足以把出身名牌大学如北大的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弄糊涂,也足以把基础打得稀松不扎实的经济学家搞晕菜……还不自知!这是因为他们对需求定律的掌握不到家,也是因为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太浅薄!
再来第三个例子!你们也许经常听到股票市场上有一个叫“追涨杀跌”的行话,就是股价不断上涨之时大家追着买,股价不断下跌时大家赶着卖,这种表面看起来越贵越买、越便宜越卖的现象,有推翻需求定律吗?当然没有了。

但为什么呢?怎么解释这个现象?(一个男生主动举手要求回答,并作出了大致正确的回答。

)对了,这位同学大致上答到了要点。

你是认为这股价是会继续往上涨,你才买的。

也就是说,相对于以后而言,现在这个价格已经是便宜的了!反过来,你是认为这股价是会继续往下跌,你才卖的。

也就是说,相对于以后而言,现在这个价格已经是贵的了!这都恰恰是证明了需求定律,哪有推翻啊?
真正使一个人决定是买进、还是卖出股票的,不是股票的现在价格是高是低,而是现在价格相对于他所预期的未来价格而言是高还是低!高和低是靠比较出来的!我们看到股市上出现所谓的追涨行为,其实不是在追涨,而是不断上涨的行情容易让人们产生股价会继续上涨的预期,所以人们就选择买进。

所谓的杀跌行为,也其实不是在杀跌,而是不断下跌的行情容易让人们产生股价会继续下跌的预期,所以人们就会选择卖出。

但是,如果股价不断上涨只会使人们产生股价会继续上涨的预期,那追涨的结果岂不是会导致股价无止境地上涨?如果股价不断下跌只会使人们产生股价会继续下跌的预期,那杀跌的结果岂不是会导致股价无止境地下跌?现实中哪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啊?现实中出现的情况是,不断上涨的行情不是必然会使人们产生股价会继续上涨的预期的,股价上涨到某一水平总会有人开始觉得“高处不胜寒”,产生“股价该到顶了吧?”的想法,转为卖出股票获利回套。

股价越高,越多人的预期会发生逆转,人数过了某个临界点,市场形势就会突然逆转。

反之,不断下跌的行情也不是必然会使人们产生股价会继续下跌的预期的,股价下跌到某一水平总会有人开始觉得“股价该到底了吧”的想法,转为买入股票进行抄底。

股价越低,越多人的预期会发生逆转,同样是人数过了某个临界点,市场形势就会突然逆转。

也就是说,解释股市上的行为的关键因素是预期。

然而,预期这东西是人的心理,像自私、需求量这些心理动机、意图一样,是不能直接拿来解释现象的,否则就会把什么现象都推到那个心理因素上去解释,心理因素却是无法通过观察来验证是对是错的,也就是失去了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可证伪性),变成了套套逻辑。

解决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加入可以观察到的局限条件作为约束,这是处理自私、需求量的方法(后面会讲解,价格就是那个可观察到的局限条件);另一种是把心理因素用属于客观事实的局限条件来取代,预期就是这样处理的。

预期是什么我们无从考查,但我们可以去考查促使预期形成的那些客观事实——如一个有利于公司收入增加的政策出台,会促使人们形成该公司的股价将上涨的预期。

原则上,如果我们能掌握股票市场上所有这些促使人们的预期形成的客观事实(局限条件),我们是可以分毫不差地准确判断股价是上涨还是下跌、涨跌的幅度是多少、在什么时间上发生这些涨跌等各项细节的。

但问题就在于,要掌握所有这些局限条件,是多么的困难啊!困难得实际上就是不可能!这含义着信息费用(交易费用)的存在,而且费用是相当的高!更麻烦的是,即使给你掌握到了,但股票市场上起关键作用的局限条件分分秒秒都在变化,即使这一分这一秒你掌握到了所有相关的信息,下一分下一秒可能已经变成是没用的,又要重新再收集信息。

这就是股市(其实是一切金融市场)的特征,起关键作用的局限条件不仅多,而且变化迅速,变动一次之后很短时间之内又会再变。

这就不像平时我们对其它事情进行推断时,关键的局限条件相对来说数量较少、也比较稳定,变动一次之后隔很长时间才会再变。

你要是问我:股市(股价)是可以预测的吗?我的回答是:可以,也不可以!说可以,是因为如果你能迅速而准确地掌握所有关键信息,用需求定律就已经足以作出准确无误的推断(有理论、有事实为根据的预测就叫推断);说不可以,是因为事实上你不可能迅速而准确地掌握所有关键信息。

股市里有一类可称为“图表派”的人,以股价在过去的波动轨迹(图表)来猜测股价在未来的波动。

他们实际上是基于“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会继续发生”这样的假设前提来进行预测的,但这根本与科学理论的推断毫无关系。

过去的事情是基于一些特定的局限条件而发生的,未来的事情则将是基于另一些特定的局限条件而发生,你凭什么认为这两组局限条件会是一样的呢?要掌握未来的局限条件,信息费用太高,于是人们就以过去的局限条件来进行猜测,这种折衷的行为可以理解(也就是可以解释),但从道理来说这样的猜测是没有可靠的科学依据的。

上一讲我提到1997年的诺奖得主以他们自己发明的期权定价公式来炒买炒卖各国债券,虽然用了高深的数学,但其本质就是图表派!让我来简要地介绍一下他们在97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中损失巨大、濒临破产的原因吧。

他们那期权定价公式,根据历史数据认定德国债券与意大利债券的价格变动是正相关(即同升同跌),于是对德国债券做空(卖出),对意大利债券做多(买入)。

结果金融危机一爆发,以往导致这两国债券价格正相关的局限条件突然改变,变成是导致两国债券是完全相反的负相关!这种根本不是去调查关键的局限条件、而是“笨拙盲目”地基于以往的表面现象(甚至根本就不管决定了这些表面现象的背后局限条件是什么——如德国债券与意大利债券的价格变动为什么会是正相关)会持续不变来作投资决策的数学模型,自然是大错特错,惨遭滑铁卢。

这出错并不止一次,还在美国30年国库券与29年国库券的价格会收敛(即趋向于相等)上完全猜错(结果是二者发散了,这是因为金融危机这罕有的局限条件出现使得投资者蜂拥而去购买被他们认为是最安全的美国30年国库券),于是又受重创。

还有类似的其它几项“收敛交易”都以发散的结果告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