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傅雷家书》导学案和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语文《傅雷家书》导学案和参考答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与作者、作品相关的知识。
2、感知傅雷家书的内容,感知傅雷的一片爱子之心。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书信格式
三、了解作者:
傅雷(1908~1966),一代翻译巨匠。
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
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
回国后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从流俗而闭门译书,以“稿费”谋生计,未取国家一分俸禄,可见其一生事业重心之所在。
毕生翻译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的文学名著,不仅所译甚丰,而且文笔自然流畅。
四、内容梗概:
这部书是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1954-1966年。
自1981年出版以来,19次重印,发行已达一百多万册。
这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也是现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家训。
五、探究:
(1)这两封家书,分别是针对儿子什么境遇而写的?
(2)作者写这两封家书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3)第一封家书的开头称呼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称呼?
(4)傅雷运用太阳、雨水、五谷、庄稼的比喻,他的用意何在?
(5)傅雷运用古战场的比喻,目的又是什么?
(6)作者举“克利斯朵夫”的事例有何目的?作者为什么要举克利斯朵夫的例子而不举其他人的?
(7)信的开头,傅雷把儿子的信比喻成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8)当儿子成功之时,做父亲的一定非常高兴激动,那么傅雷究竟为什么而感到高兴呢?
(9)傅聪的成功,傅雷异常激动,但是他的信中是否只停留在这种喜悦上,他还写了什么?
六、总结
七、作业
《傅雷家书》导学案答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与作者、作品相关的知识。
2、感知傅雷家书的内容,感知傅雷的一片爱子之心。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书信格式
三、了解作者:
傅雷(1908~1966),一代翻译巨匠。
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
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
回国后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从流俗而闭门译书,以“稿费”谋生计,未取国家一分俸禄,可见其一生事业重心之所在。
毕生翻译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的文学名著,不仅所译甚丰,而且文笔自然流畅。
四、内容梗概:
这部书是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
1954-1966年。
自1981年出版以来,19次重印,发行已达一百多万册。
这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也是现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家训。
五、探究:
(1)这两封家书,分别是针对儿子什么境遇而写的?
明确:1、消沉苦闷之时。
2、欣喜成功之时。
(2)作者写这两封家书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明确:1、劝慰儿子正确对待情绪上的消沉,学会泰然处之。
2、提醒儿子在取得成功时,要保持谦卑、不惧孤独,艺无止境、志在攀登。
(3)第一封家书的开头称呼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称呼?
明确:称呼是“聪,亲爱的孩子”。
因为傅聪当时正是精神消沉的时候,这样温情的称呼,会给傅聪带去父母的爱,给他以感情上的慰籍。
(4)傅雷运用太阳、雨水、五谷、庄稼的比喻,他的用意何在?明确:用太阳、雨水、五谷、庄稼的比喻说明任何人和事情都要掌握分寸,过与不及都不好。
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5)傅雷运用古战场的比喻,目的又是什么?
明确: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
对于感情的创伤,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就“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
沙掩埋。
这时候,即使亲历过战斗的人,纵有万千感慨,也不会再像当初那样身不由己、欲死欲活。
这个比喻,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所有“过来人”回首“过来事”的心情——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
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傅雷要求儿子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要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做到冷静、洒脱。
(6)作者举“克利斯朵夫”的事例有何目的?作者为什么要举克利斯朵夫的例子而不举其他人的?
明确:文章举“克利斯朵夫”的事例既是和傅聪自己的理想结合,也是为了鼓励儿子,凡是成功的人,都要经历许多挫折,关键在于勇于面对,学会解决问题。
“不能栽了筋斗爬不起来”,希望儿子像克利斯朵夫一样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用达观的态度泰然处之“养成另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傅雷的翻译的,主人公克利斯朵夫是以贝多芬为原型塑造的,是父子二人都非常熟悉和喜爱的人物,傅聪从小常以克利斯朵夫自勉(见下一封信)。
作者举他的例子更容易被儿子接受。
(7)信的开头,傅雷把儿子的信比喻成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比喻成新年中的礼物。
表现了傅雷夫妇对儿子的信的盼望和接到信后的喜悦。
(8)当儿子成功之时,做父亲的一定非常高兴激动,那么傅雷究竟为什么而感到高兴呢?
明确:为孩子赢得了成功而感到高兴;为孩子能替祖国争光而高兴;为孩子演奏的音乐能使更多人快乐而高兴。
(9)傅聪的成功,傅雷异常激动,但是他的信中是否只停留在这种喜悦上,他还写了什么?
明确:除了喜悦,他还称赞了傅聪面对掌声、赞美的冷静,指出这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有做到了坚强,才能永远不怕孤独。
六、总结
七、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