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与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
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炎症。本病可发生于 任何年龄,以中青年多见,男女之比约为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腹膜是本病的根本原因,主要继发于肺结核和体内其他部位结核病。 (二)发病机制 结核性腹膜炎多数是由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输卵管结核等蔓延而来,少数由粟粒型肺结核、骨结 核等原发病灶血行播散引起,常伴结核性多浆膜炎。 本病的病理特点可分为渗出、粘连、干酪三种类型,以前两型多见,但临床上常常是混合存在。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环境 提供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的病房环境,保持病室空气清洁,定时开窗通风,但避免对流。 2.休息与活动 病情活动时,应卧床休息,其后视体力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3.饮食护理 由于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只有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提高机体抵抗力,才能促进疾病的痊愈。 因此,应向病人及家属解释营养摄入对治疗结核病的重要性,并与其共同制订饮食计划,给予足够热量、 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腹泻明显的病人应少食乳制品及富含脂肪和粗纤维的食物,以免加快 肠蠕动。对于严重营养不良的病人,应协助医生进行静脉营养治疗,以满足机体代谢需要。 (二)病情观察 观察并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同时严密观察腹痛的性质、部位及伴随症状,及时正确评估病程进展状况。 观察病人腹泻的程度,注意是否出现脱水征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用药护理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抗结核药的治疗知识,强调按医嘱用药、坚持全程治疗的意义,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 性。护士需督促病人按医嘱服药。常用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及对 氨基水杨酸等。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异烟肼可致周围神经炎、消化道反应;利福平易导致肝损害、 过敏反应;链霉素的不良反应有听力障碍、眩晕、口周麻木、肾损害、过敏反应等,应予以重视。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实验室检查 常表现为轻、中度贫血,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红细胞沉降率多明显增快,可作为判断结核病活动程度的 指标之一。粪便多为糊状,显微镜下可见少量脓细胞和红细胞。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或结核感染T细胞斑 点试验(T-SPOT)阳性有助于诊断本病。 2.X线检查 X线胃肠钡餐造影或钡剂灌肠检查对肠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溃疡型肠结核病人,钡剂在病变肠段排 空较快,显示充盈不佳,而在病变的上、下肠段则显示充盈良好,呈现X线钡影跳跃征象。 3.结肠镜检查 可直接观察全结肠和回肠末段,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对病变肠黏膜进行活检,发现肉芽肿、干酪坏 死或抗酸杆菌时,可确诊。
【临床表现】
多数起病缓慢,可表现为发热、乏力、消瘦、腹胀和排便习惯改变。少数起病急骤,以急性腹痛或骤起高 热为主要表现。 (一)全身表现 结核毒血症状,以低热和盗汗最为常见。高热伴明显毒血症状者,主要见于渗出型、干酪型病变,或伴粟 粒型肺结核、干酪样肺炎、结核性脑膜炎等重症结核病人。后期有明显的消瘦、水肿、贫血、舌炎、口角 炎、维生素A缺乏症等。 (二)腹部表现 1.腹痛 粘连型常以腹痛为主,多位于脐周、下腹,有时波及全腹,呈持续性隐痛或钝痛,与腹膜炎症及伴有活动 性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或盆腔结核有关,也可由肠结核急性穿孔引起。 2.腹泻与便秘 腹泻常见,一般每天不超过3~4次,粪便呈糊状,多与肠功能紊乱有关。有时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3.腹胀 渗出型者常以腹胀为主,伴有腹部膨隆;病人腹胀程度不一,与肠功能紊乱有关。
【诊断要点】
本病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①中青年病人有肠外结核,主要是肺结核;②有腹痛、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右下腹压痛、包块或原 因不明的肠梗阻,伴有低热、盗汗、倦怠、消瘦等症状;③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或T-SPOT阳性有助于诊 断本病;④X线胃肠钡餐检查有溃疡、肠管变形、跳跃征等征象;⑤结肠镜检查可发现主要位于回盲部的 炎症、溃疡、炎性息肉或肠腔狭窄。 如病理活检发现干酪性肉芽肿,对疾病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活检组织中找到抗酸杆菌也有助于诊断。对 高度怀疑的肠结核病人,给予实验性抗结核治疗2~6周,症状改善者或好转,可作出肠结核的临床诊断。
【治疗原则】
1.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 是本病治疗的关键,目前多主张短程疗法,疗程为6~9个月。 2.对症治疗 腹痛可用阿托品或其他抗胆碱酯能药物。严重腹泻或摄入不足者,应注意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3.手术治疗 当肠结核并发完全性肠梗阻、急性穿孔、肠道大量出血经积极治疗不能止血时需手术治疗。
【概述】
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近年来人类免疫缺陷病 毒感染率增高或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等原因,导致本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一般见于中青年,女性略多 于男性,约为1.85∶1。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 常继发于肺结核,90%以上的肠结核主要由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少数可由牛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致病。 (二)发病机制 肠结核的感染途径有:①经口感染,为感染本病的主要途径;②血行播散,见于粟粒型肺结核;③直接蔓 延,由腹腔内结核病灶直接侵犯肠壁引起。肠结核主要位于回盲部,原因为:①含有结核菌的肠内容物在 回盲部停留的时间较长,增加了对局部黏膜感染的机会;②结核菌易侵犯淋巴组织,且回盲部淋巴组织较 丰富。其他部位按发病率高低依次为升结肠、空肠、横结肠、降结肠、阑尾、十二指肠和乙状结肠等,少 数见于直肠。 肠结核的发病是人体与结核分枝杆菌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人体抵抗力低下、肠道功能紊乱的基础上,数量 较多、毒力较强的结核分枝杆菌入侵而致病。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象、红细胞沉降率 部分病人可有轻度至中度贫血。白细胞计数多正常,如结核病灶扩散或伴有其他感染,白细胞计数可增高。 病变活动期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2.结核菌素试验(OT或PPD) 结核菌素试验或T-SPOT呈强阳性反应,对本病诊断有意义。 3.腹水检查 腹水多为草黄色渗出液,少数为血性,偶为乳糜性,比重一般> 1.018,蛋白质含量> 30g/L,白细胞计 数> 500 × 106/L,以淋巴细胞为主。结核性腹膜炎的腹水腺苷脱氨酶(ADA)活性常增高,排除恶性肿 瘤后,如测定ADA同工酶ADA2水平升高,对本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特异性。 4.腹部超声检查、CT或磁共振 超声、CT或磁共振可见增厚的腹膜、腹水、腹腔内包块及瘘管。此外,可协助鉴别腹部包块性质。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5.X线检查 腹部X线平片可见到散在的钙化影,胃肠X线钡餐造影可发现肠粘连、肠结核、肠瘘、肠腔外肿块等征象, 对本病有辅助诊断价值。 6.腹腔镜检查 一般适用于有游离腹水的病人,可见腹膜、网膜、内脏表面有散在或聚集的灰白色结节,浆膜失去正常光 泽,呈混浊粗糙状,组织病理检查有确诊价值。腹腔镜检查禁用于腹膜广泛粘连者。
【临床表现】
4.腹水 多为少量至中等量腹水,超过1000ml时可出现移动性浊音。 5.腹部触诊腹壁揉面感见于结核性腹膜炎。腹部压痛一般轻微,少数病人可有明显的压痛和反跳痛,常提 示干酪型结核性腹膜炎。 6.腹部肿块 以脐周为主,大小不一,边缘不整,活动度小,可伴压痛,多见于粘连型或干酪型。 (三)并发症 肠梗阻常见,多发生于粘连型结核性腹膜炎病人,也可出现急性肠穿孔、肠瘘及腹腔脓肿等。
【治疗原则】
1.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 治疗仍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进行。 2.腹腔穿刺放液治疗 腹水过多有压迫症状时,可适量放腹水以减轻症状。 3.手术治疗 对经内科积极治疗未见好转的肠梗阻、肠穿孔及肠瘘病人可选择行手术治疗。
【常用护理诊断/问题】
1.疼痛:腹痛 与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肠壁及腹膜炎症或肠梗阻有关。 2.腹泻 与溃疡型肠结核及腹膜炎所致肠功能紊乱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结核分枝杆菌毒性作用、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有关。
【护理措施】
(四)症状体征的护理 腹痛: (1) 观察并记录病人腹痛的部位、性质及程度,发作时间、频率,持续时间,以及相关疾病的其他临床 表现。如果疼痛性质突然发生改变,伴有发热、恶心、呕吐且经对症处理疼痛反而加重者,需警惕并发症 的出现,如肠梗阻、肠穿孔等。 (2) 生活护理:急性剧烈腹痛病人应卧床休息,要加强巡视,及时了解和满足病人的需求,做好生活护 理。协助病人取适当的体位,以减轻疼痛并有利于休息。烦躁不安者应采取防护措施,以防坠床等意外发 生。 (3) 临床上常用一些具体方法提高病人的疼痛阈值,以减轻病人对疼痛的敏感性,具体如下:①心理护 理。指导病人对某特定人物或事物的想象而达到特定正向效果,如回忆一些有趣的往事等;转移注意力: 如数数、谈话、深呼吸等;行为疗法:如看书读报、欣赏音乐等。②局部热敷。除急腹症外,可用热水袋 进行局部热敷,但避免烫伤。③针灸镇痛。根据不同疾病和疼痛部位选择针疗穴位。 (4) 用药护理:镇痛药物种类繁多,应根据病情,疼痛性质和程度选择性给药,癌性疼痛病人应遵循按 需给药的原则,有效控制病人的疼痛。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口干、恶心、呕吐、便秘及镇静状态等。急 腹症未明确诊断前不可随意使用镇痛药物,以免掩盖病情。
【临床表现】
绝大多数病人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1.腹痛 多位于右下腹,可有上腹或脐周牵涉痛,疼痛一般呈隐痛或钝痛。进食易诱发或加重疼痛,同时有排便感, 排便或排气后疼痛可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增生型肠结核并发肠梗阻时,有腹部绞痛,伴有腹胀、肠鸣音亢 进、肠型与蠕动波。 2.腹泻与便秘 腹泻是溃疡型肠结核的主要表现之一。一般每天排便2~4次,重者每天可达10余次,粪便呈糊状,多无 脓血,不伴里急后重感。有时腹泻与便秘交替,与胃肠功能紊乱有关。增生型肠结核以便秘为主。 3.腹部肿块 多见于增生型肠结核,常在右下腹扪及肿块,较固定,质地中等,伴有轻度或中度压痛。而溃疡型者也可 因病变肠段与周围肠段、肠系膜淋巴结粘连形成腹部肿块。 4.全身症状和肠外结核表现 溃疡型肠结核常有结核毒血症及活动性肺结核的表现,为长期低热、盗汗、倦怠、消瘦,可有贫血发生。 增生型肠结核全身状况一般较好。并发症见于晚期病人,常有肠梗阻、慢性穿孔瘘管形成,肠出血少见, 偶有急性肠穿孔,也可合并结核性腹膜炎。
【诊断要点】
出现下列情况应考虑本病: ①中青年病人,有结核病史,伴有其他器官结核病证据;②不明原因的长期发热达2周以上,伴有腹痛、 腹胀、腹水、腹壁柔韧感或腹部包块;③腹腔穿刺有渗出性腹水,以淋巴细胞为主,普通细菌培养结果阴 性,ADA2水平明显增高;④结核菌素试验或T-SPOT实验呈强阳性;⑤腹部X线平片可见到散在的钙化影, 胃肠X线钡餐造影可发现肠粘连、肠结核、肠瘘、肠腔外肿块等征象。
【小结】
➢ 肠结核主要经口感染,而结核性腹膜炎的感染途径以腹腔内的结核病灶直接蔓延为主。 ➢ 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与便秘、腹部肿块及腹胀、腹水等。 ➢ 结核性腹膜炎腹部触诊呈柔韧感。 ➢ 应向病人及家属解释营养对治疗结核病的重要性,给予足够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 ➢ 腹泻明显的病人应少食乳制品及富含脂肪和粗纤维的食物,以免加重腹泻。 ➢ 加强有关结核病的卫生宣教,提倡用公筷进餐及分餐制,牛奶及乳制品应灭菌后饮用,对肠结核病人的
【护理措施】
(四)症状体征的护理 腹泻: 腹泻病人应注意有无肌肉无力、腹胀、肠鸣音减弱、心律失常等低钾血症的表现;应用止泻药时注意观 察病人的排便情况,腹泻得到控制应及时停药。应用解痉镇痛剂如阿托品时,应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如口 干、视导 加强有关结核病的卫生宣教,肺结核病人不可吞咽痰液。提倡用公筷进餐及分餐制,牛奶及乳制品应灭菌 后饮用。对肠结核病人的粪便要消毒处理,避免病原体传播。 2.治疗指导 病人应保证充足的休息与营养,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指导病人坚 持抗结核治疗,保证足够的剂量和疗程,定期复查。学会自我监测抗结核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如有异 常,及时复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